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

08会计2班

0808220635

倪殷建

关于中国与世博会的思考

——观百年世博梦有感

前言:从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人持续了百余年的世博之梦终于实现了,向来只有世界强国才可以举办的世博会,如今落户中国上海,中国成为首个承办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世界肯定了中国,中国也以实际行动回馈世界,告诉世界: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前进,而今,世界瞩目中国,气势恢宏的开幕式,水与火的交融,和平与希望的绽放,上海世博尽显大国风采。

关键词:中国世博发展世界经济

一、世博会的由来、演变和意义

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世博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五年一次,展期通常为六个月的注册类世博;另一类则是穿插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展期通常为三个月的认可类世博。

它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一种场所。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

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是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全球融合就是全球化,这个应该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目的,是透过一个国际性的展览平台,使参予的国家在主题上得到广泛的联络与交流。世界博览会是对当时社会文明的智慧的一种记录,和对未来的前瞻。

不过并非每一届世界博览会都成功地表达强烈的主题色彩,许多世博会都变质成为了大型博物会馆的基调,展览会的一些令人惊叹的新奇展品,便成为了永久珍藏。

一般来说,对于主办世界博览会的国家有以下意义:

科技意义: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世博会是工业革命下科技进步的产物,它代表着当代世界技术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现代科技进入人类生活。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亮相”并被人们认识,从而得到普及推广的。

经济意义:促进举办地的产业升级。“世界经济”现象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世博会而产生的经济活动。二是围绕开发世博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三是主办城市借世博会契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建设的各种相关活动。

政治意义:提升举办国的国家形象。世博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无论是从空间还是从内容等角度来讲,设计的范围都非常广泛。由于不受国体限制,不受地域限制,也没有民族、宗教、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参展国家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就给主办国创造了足不出户便可宣传自己、广交朋友的机会。

文化意义: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融合。世博会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能够把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地集中起来,把那些零星的、分散的还不完善的同类事物,通过主题思想将其集中起来,并加以完善化、系统化,甚至艺术化;把人们共同

关心的难题连同相关的各种解决途径集中起来,再生动地加以展现,给人们以最大的启示。

二、中国与世博会

(一)1851初识

1851年,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的西方,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为了彰显国力的强盛,是年,英国在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意义上的世博会——伦敦世界博览会。长达1851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象征着现代国家贸易从简单的商品交换到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生活理念的转变。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天朝大国”,刚刚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中睁开惺忪的睡眼,茫然的看着几千年的生活、经济社会被无情的改变着。也正是这一年,清王朝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中迅速的走向了没落。当英国即将举办世博会的消息传到一个名叫徐荣村的商人耳中,颇具商业头脑的他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消息背后所蕴藏的商机。于是他将他自己所经营的“荣记湖丝”打上12包,船运至英伦。虽然乍到伦敦的“荣记湖丝”由于包装粗陋颇被冷遇,但最终它凭借上乘的质量,在首届世界博览会上独得金银大奖。土生土长的中国蚕丝一举在世博会上扬名,的确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情。但是,这个荣誉的背后却蕴含着无尽的酸楚:由于殖民贸易和鸦片战争,英国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普遍熟悉和喜欢中国的丝绸茶。就此而言,“荣记湖丝”的获奖并不能掩盖当时的中国贫瘠积弱的现状,中国在西方人眼中落后软弱的形象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变。

到了1867年,清政府首次受邀参加巴黎世博会,但是当时“轻商”的观念使中国政府对此未加理会。其后的1873年的维也纳博览会、1876年的美国费城博览会,中国尽管以政府身份参加了,但参加的各项事宜依然把持在英国人的所控制的海关手中。直到1904年,清政府才绕开了海关,派出了亲王溥伦带队的政府代表团参加了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并建立了具有浓郁名族风格的中国村和

中国展馆。

(二)1905年接触

在日俄战争的炮火所带来的创痛中,中国迎来了1905年,这一年,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了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是年,清政府也正式将参加世博会的“主权”从海关手中收回来了。

1915年,刚成立不久的明国政府参加了巴拿马世博会。这一次世博会上,中国成了获奖大户,共获1211项。中国的茅台酒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然而奖项的光环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获奖产品仍然集中在茶酒等传统产品上,在现代工业产品方面并没有突破。这样的情况到了192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上有了改观。以及之后相继参加的几次,在现代工业产品这方面,中国还是停留在“点到为止”的状态中。

(三)1982年参加

1982年,新中国出现在美国诺克威斯尔世博会上,这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次在世界大型展览会上亮相。此次,中国面对以非传统的世博会,用长城砖同1982年的观众建立了友谊。不错,世博会为中国与各国架起了一个友谊的桥梁,同时世博会更是中国展示自己、让世界了解自己的一个舞台。1993年的韩国大田世博会,中国用自己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高科学技术,让韩国,让世界开始对中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一个崛起的东方大国。

(四)2002年相拥

岁月沧桑,历史变迁。转瞬人类进入了崭新的21世纪。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面貌已焕然一新,经济的高速发展、国立的不断强盛,已然是中国在当年的全球国家竞争力报告中,上升到33名。

回顾150年来中国的世博会梦,从观望着到尝试者、参与者,再到主办者,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150年。中国的巨变,中国的魅力以及中国人的精神,让2010

年的世博首次落户发展中国家——中国上海。

三、上海世博会的意义和思考

上海世博会的此次举办,国际社会必然对这一国际盛事和中国有很高的关注度。同时此次世博会的举办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像中国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权一样,世博会举办权的取得是中国近年来经济持续法杖的结果。同时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具有深层次的意义。它不仅代表着国际社会从量上对中国的现代化的认可,而且代表着国际社会从质上对中国现代化的承认,因为上海世博会与创意和革新紧密相关。一般来说世界认为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国是一个是沉睡的国家;在第二阶段,中国开始苏醒,了解自己以外的世界;在第三阶段,中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缘政治的稳定力量、以及世界知识文化、新技术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因素。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如何利用中国的文化、技术创新、社会文明等方面的机会来发展自己。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是两个重要时刻,代表着世界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世博会不仅会给上海留下大量的基础设施,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10月份世博结束的时候,上海拥有了一个与世界各地相关联的关系网。因为世博会期间有千百万的人来到上海,其中包括的参观者:企业家和商人,当世博会结束之后,专业人士之间、人与人之间、文化间和企业间的联系仍然会持续下去。这对上海和中国都非常重要的。对于世博会这种活动的巨大投资的目的也就在于产生这种“关系资产”或者称之为“关系网络产品”。当我们把人、企业融合在一起贸易、革新的时候,这种关系资产就变成了一种价值。

同时,上海世博会对于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上海世博会对于处在危机中的世界好像黑暗中出现的一缕阳光。从量上很难说此次世博会会给世界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但是从象征意义上来看,其意义重大,如同暴风雨中的海上航船看到了远处的灯塔,尽管还在风雨中,但是已经看到了光明。对于世界

经济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希望和未来。此外,上海世博会处在世界经危机末期向新的时期的过渡阶段,时间上非常有利。

四、总结

霓虹闪耀,气势宏博,那一刻,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中国上海,世界赋予了这座这颗东方明珠太多的期待和愿望。在接下来的184天,上海世博呈现给了世界以美轮美奂,上海这座美丽的港口城市展现了无穷的魅力,时尚、创新、科技成为上海新的标签,世博会成了上海最美的符号。

中国百年世博梦,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中国在这条路上,一直前行着,前行着……百年来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让中国有了屹立于世界强国的资本,有了气魄和自信去自己亲手搭建这样一个世博会的大舞台,为世界也为中国,这一切始于上海!

期待中国……

08会计2班

0808220635

倪殷建 2010年12月13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