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航测与遥感技术》

学生姓名:王宁

学号:3115704044

专业年级: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成绩:

指导教师:马丹老师

批改时间:

目录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

三、实习原理 (2)

四、实习路线和步骤 (4)

五、实习内容 (5)

(一)、调绘前准备工作 (5)

(二)、室内预判与建立解译标志 (5)

(三)、航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 (5)

(四)、内业绘图 (6)

六、实习结果与分析 (6)

1、面积量算 (6)

2、结果分析 (6)

七、实习心得 (7)

感谢 (14)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全面复习和掌握航测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掌握

航测与遥感技术应用的技术流程,了解本学科的应用情况及其与交叉学科的结合点。

2、通过航测与遥感技术的专题应用后,达到对航测与遥感技术的理论及应

用有较深的认识,形成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从事航测与遥感技术行业生产的能力。

3、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利用现有仪器设备

及资料进行综合训练,系统全面地学习并应用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知识,锻炼实践技能。能够利用航测与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更新调查和动态监测。

4、要求每组提交一份遥感专题图,每位实习成员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总结。

5、我们小组所做的课题是“土地利用调查”。调查福建农林大学各地区土地

利用的状况,对学校原有建筑物、草坪、林地、道路等做面积调查;对新增地物做面积、位置等的调查,各类地物在学校的分布、占有率,并对新增地物的外业调绘进行处理分析。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

2013.10.28-2013.11.01(共五天)

2.实习地点

室内:福建农林大学下安遥感实验室

室外: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周围、福建农林大学北区(玫瑰园、新食堂1、2、3堂、北2北3宿舍楼)、福建农林大学附属幼儿园周围、海峡两岸技术交流中心、海西农产品中心大楼、下安新苑小区、福建农林大学西门、福建农林大学

南门金山行政楼、福建农林大学印刷厂及旁边的汽车厂、新盖的研究生楼及旁边的成教院、福建农林大学新校医院、。

3、小组成员及安排

郭豪、王瑾玲、何瑞琼、王宁、王静、田磊、郭华浩、贾孟洋

日期

天数(天)

实习内容提要

分配人员

2013.10.28 0.5

实习动员、分组、遥感图像与仪器的

准备、编写实习设计书和技术路线图、测算图像比例尺、GIS 图件及其它图件准备

全组人员:郭豪、王瑾玲、何瑞琼、王宁、王静、贾孟洋、田磊、郭华浩 2013.10.29 1

室内遥感图像专题判读与制图(目视判读法),外业调查、测量 内业:郭豪、王瑾玲、王静、何瑞琼 外业:王宁、田磊、郭华浩、贾孟洋 2013.10.30-201

3.10.31 1.5

专题判读成果野外调查检验与修正、室内编绘 内业:郭豪、王瑾玲、王静、何瑞琼 外业:王宁、田磊、郭华浩、贾孟洋 2013.10.31

0.5

面积计算与土地利用监测

全组人员:郭豪、王瑾玲、何瑞琼、王

宁、王静、贾孟洋、田磊、郭华浩 2013.11.01 1 制图、修改、整理、完善、总结

全组人员:郭豪、王瑾玲、何瑞琼、王宁、王静、贾孟洋、田磊、郭华浩

三、实习原理

图1 航空摄影测量原理

以上就是航测实习的原理图。本次实习主要是根据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调

领取卫星图像 收集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单号片 外 业 调 绘

确定调绘面积线

室 内 清 绘

内 业 转绘底 图

量 算 面 积

地类面积汇总统计

面积量算 表

1:2500底图

绘的原理进行。在土地利用调查基础上,进行内业和外业的工作。内业包括地物判读数据处理、绘制聚酯薄膜地形图、土地利用的检验和修正以及新增地物利用调查数据草图处理、面积的量算等,外业包括外业的调查(新增地物的数据调查)和外业的测绘新增地物草图的绘制)。通过两项工作,绘出福建农林大学土地利用调查成果图。

在遥感影像上,不同的地物有不同的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这些都称为判读或解译标志。解译标志包括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解译标志是指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如 :(1)形状(2)大小(3)颜色和色调(4)阴影(5)位置(6)结构(图案)(7)纹理(8)分辨率(9)立体外貌。间接解译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1)水系(2)地貌(3)土质(4)植被(5)气候(6)人文活动等

一、形状

形状是指地物外部轮廓的形状在影像上的反映。不同类型的地面目标有其特定的形状,因此地物影像的形状是目标识别的重要依据。

二、大小

大小是指地物在像片上的尺寸,如长、宽、面积、体积等。地物的大小特征主要取决于影像比例尺。有了影像的比例尺,就能够建立物体和影像的大小联系。

三、色调和色彩

色调是物体的电磁波特性在图像上的反映,在黑白像片上指黑白深浅程度。地物的形状、大小都要通过色调显示出来,所以色调特征是最基本的解译标志。在利用色彩判断地物时,要注意:

①多波段的彩色合成图像,不仅要了解地物的波谱特性,而且要知道彩色合成时波段影像与红、绿、蓝三色的对应关系

②彩红外图像:植被-红、水-蓝青、道路-灰白、建筑物-灰或浅蓝。

四、阴影

阴影分本影和落影两种。

本影-指物体本身没有被光线直接照射到的部分,在像片上呈暗色调。它有

助于建立像片的立体感。

落影-地物经光线照射投影于地面的物体阴影,在像片上呈暗色调,它有助于观察地物的侧面形态及一些细微特征。

五、水系

水系在遥感图像上反映最明显,最易判读。河流常表现为界限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湖泊在像片上一般表现为均匀的深色调,其湖岸线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海岸附近的浅海海域,一般为浅蓝色,深海一般为深蓝色。

六、植被

植被判读中,色彩,形状,大小,阴影及图案等判读标志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同植物在像片上所呈现的色彩有差别,可根据像片上色彩的变化,即可识别出不同的植物类别。

七、道路

道路在航空像片上呈条带形状容易判读。铁路在像片上一般为深灰色调,呈线状延伸,转弯较为平滑均匀,而公路转弯教急,曲率半径小。乡村道路多为浅灰色或白色的线条宽窄不一,边缘往往不太清晰。

八、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往往局部地改变自然环境,在航空遥感像片反映人文活动的痕迹,大部分能在大比例尺图像上判读出来,小比例尺图像上只能反映大型人文活动的痕迹,如铁路建筑、堤坝工程、围湖造田、防护林带、城市发展、工矿设施及农业活动等。

四、实习路线和步骤

仪器的准备和领取→地物的判读→编写实习策划书和调绘路线→室内编绘福州地方坐标系福建农林大学地形图图件→外业勘察→外业测绘→野外调查成果检验与修正整理→室内编绘福州地方坐标系福建农林大学地形图图件→面积

的量算和统计→面积的数据表格制定→数据分析评价及成果→编写实习报告整理绘图成果。

五、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主要是利用2009年比例尺为1:2500的福建农林大学的航空摄影资料,对该地区资源与环境进行专题判读;并根据我们组外业调绘该地区的最新实际情况,进行专题图的更新与检验。根据我们已有的遥感资料和其它图件,按照实习分组的原则,我们组选择了航空摄影图像在土地利用调查的专题。

(一)、调绘前准备工作

10月28日星期一早上,马老师将大家集中在遥感实验室讲解此次航测实习的要求、注意事项和实习工作的内容、意义等,并确定了我们小组的实习研究课题为: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查与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发给我们实习必须的资料和仪器。

(二)、室内预判与建立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是根据影像的特征,即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位置和布局建立起影像和实地目标物之间的对应关系,是遥感图像解译准确性的保证。我们小组先将航片上的地物按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在调绘纸上用相应的符号标注出来,清绘到透明聚脂薄膜上。

(三)、航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

我们主要采取总体观察法。先观察遥感图像特征,分析图像对判读目的的可判性和各判读目标间的内在联系,再观察各种直接判读标志在图像上的反映,从而可以把图像分成大类别以及其他易于识别的地面特征。其过程为图像信息获取→特征提取→识别证据选取→确定目标。当我们了解了图像与现实中存在差异的地物的判读标志之后,着手开始进行航片调绘。我们在判读中先整体后局部,

先易后难,以此确保解译内容不遗漏和图斑勾绘的正确性。

(四)、内业绘图

我们完成了外业新增地物调绘后,进入像片的整饰与接边的工序。我们先根据外业测绘所得数据,按照1:2500的比例尺换算成航片上的数据单位,并在聚酯薄膜上绘制出新增地物的轮廓形状;而后,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测绘总局制定的地形图式,处理各种分类的地物,并用相应的标识在图上表现地物。这是调绘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绘图的质量,所以我们组的成员都丝毫不敢马虎,都很细心地调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即(1)在整饰之前应将调绘的象片(调绘在一张象在象片上的透明的插图纸上)认真检查一遍,然后开始清绘,着墨整饰应有条不紊,层次分明,一般清绘的顺序是:①独立地物;②居民地;③道路网;④水系;⑤地貌符号;⑥名称注记;⑦土壤、地类;⑧境界;⑨最后配置植被符号。

(2)调绘完毕。应作自我认真检查,并做必要的修改,保证成图质量。

(3)调绘中的接边:在调绘过程中,由于时间缓急、技术水平施测方法及其他原因,往往造成接边矛盾,因此,此项工作一般必须在外业完成,内业认真检查、调绘。

六、实习结果与分析

1、面积量算

待绘图完成后,我们小组利用1cm*1cm的方格纸,采用坐标纸法测量出道路和绿化地物的面积,再根据1:2500的比例尺换算成实际面积。

即实际地物面积=图测面积*2500*2500*1

地物面积及总计见附表

2、结果分析

从调查和最后的土地类型汇总表来看我校的科教用地、空地荒地的面积较

其他地类高。公共设施用地面积较少。通过实地测绘和室内绘图,发现学校新增的地物并不多,主要是西大门公路,金山学院办公大楼,校印刷厂与汽车厂,北区玫瑰园宿舍和校医院。还有我校绿化面积还是挺多的,不过由于学校正在修建西门,所以那边出现了比较多的空地荒地,没有被充分利用,不过,在西门修建完成后,空地面积应该会减少。

在作图的过程中,我们先前对学校建筑物的描绘用的是其屋顶点,与实际的相比,误差较大,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屋角点绘画。还有,由于学校的道路多,交叉口也多,道路变得树木、绿化也多,所以在勾画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误差。或者有些太小的地方没有勾画到就前部归入了道路的部分,所以道路的部分面积可能会偏高;学校沟渠较多,有些沟渠没有勾画到,所以沟渠的面积可能会偏低。在进行目视解译的过程时会遇到很多的情况,处理不好也会出现大量的误差。

七、实习心得

通过为五天的实习,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实习是理论与实际的最好结合,将书本的知识实物化,具体化。实际动手操作和书本的学习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课堂上遇不到的。

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并熟练的操作激光测距仪、不规则的图形面积量测仪等仪器,虽然在操作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懂和错误,但是都被一一解决了。在实习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野外调查的时候必须得分工明确才能更快更有效的完成各组的任务。老师在实验室的时候会指导我们画图以及怎么去量测,同学们也认真的听着,并去更正自己小组所犯的错误,甚至返工重新画图,有些同学为了赶进度,中午不回宿舍午休,晚上也在实验室加班,所以虽然做的时候很痛苦但是当看到自己小组做出的现状图时,很有成就感,这个实习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现在想想其实我们都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老师也和我们一起痛并快乐着,感谢老师的指导和耐心的教育。总之这次的实习让我们获益匪浅。

附录表1:

土地动态监测面积量算表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号 面积(cm2) 实际面积(m2) 总计面积(m2) 比例(%)

11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

114坑塘水面 114-1 129 80625

273343.75 15.795%

114-2 6.72 4200

114-3 13.2 8250

114-4 1.73 1081.25 114-5

286.7 179187.5 117沟渠 117-1

5.1 3187.5

6075 0.351% 117-2 1.02 637.5

117-3

3.6 2250

12其他用地 121西区空地 121-1 95.2 59500

59500

3.438% 127裸地 127-1

475.6 297250 297250 17.177% 122施工用地

122-2 3.55 2218.75 2218.75 0.128% 01耕地 011水浇地

011-1

63.82 39887.5 39887.5 2.305% 012旱地 012-1 85.7 53562.5 53562.5 3.095% 03林地 031有林地

031-1

464.4 290250 290250 16.772%

085文体娱乐用地 085-1 8.48 5300 77787.5

4.495%

085-2 23.5 14687.5 085-3 1.1 687.5 085-4 13.9 8687.5 085-5 8.25 5156.25 085-6 13.26 8287.5 085-7 0.91 568.75 085-8 24.5 15312.5 085-9

0.51 318.75 085-10

4.7 2937.5 085-11

7.6 4750 085-12

3.75 2343.75 085-13

14 8750 084医卫慈善用地 084-1 1.24 775 7581.25 0.438%

084-2 0.65 406.25 084-3 10.24 6400 083科教083-1

2.87

1793.75

0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用地083-2 3.6 2250

337106.25 19.480% 083-3 1.3 812.5

083-4 5.1 3187.5

083-5 2.1 1312.5

083-6 2.7 1687.5

083-79.4 5875

083-8 3.2 2000

083-9 2.5 1562.5

083-10 3.2 2000

083-11 4.45 2781.25

083-128.97 5606.25

083-130.71 443.75

083-14 1.84 1150

083-15 5.45 3406.25

083-16 1.32 825

083-17 3.34 2087.5

083-18 1.68 1050

083-19 1.82 1137.5

083-20 2.7 1687.5

083-21 1.47 918.75

083-228.8 5500

083-2317.4 10875

083-240.5 312.5

083-25400 250000

083-26 1.72 1075

083-27 4.7 2937.5

083-280.42 262.5

083-290.69 431.25

083-30 2.39 1493.75

083-3114.9 9312.5

083-32 1.11 693.75

083-33 1.4 875

083-34 2.95 1843.75

083-350.91 568.75

083-36 1 625

083-370.9 562.5

083-380.84 525

083-39 1.89 1181.25

083-40 2.2 1375

083-41 2.4 1500

083-420.97 606.25

083-430.9 562.5

087公园

与绿地

087-1116.25 72656.25 72656.25 4.199%

081机关团体用

地081-1 1.17 1437.5

1437.5 0.083%

086公共设施用

地086-10.84 525

525 0.030% 086-20.18 112.5 112.5 0.007%

10交通运输用地103街巷

用地

103-1 6.25 3906.25

33668.75 1.946% 103-2 6 3750

103-49.6 6000

103-59 5625

103-623.02 14387.5

07住宅用地071城镇

住宅用

071-118 11250

11250 0.650%

05商服用地052住宿

餐饮

052-147.7 29812.5

107287.5 6.200% 052-2 5.26 3287.5

052-3 3.35 2093.75

052-4 1.29 806.25

052-5 1.44 900

052-6 3.83 2393.75

052-7 3.18 1987.5

052-8 2.83 1768.75

052-912.38 7737.5

052-10 3.52 2200

052-11 3.76 2350

052-12 6.88 4300

052-13 4.92 3075

052-140.94 587.5

052-15 1.86 1162.5

052-16 1.86 1162.5

052-17 1.35 843.75

052-18 2.1 1312.5

052-19 1.8 1125

052-20 1.92 1200

052-21 4.58 2862.5

052-22 4.5 2812.5

052-23 6.4 4000

052-24 4.16 2600

052-26 3.2 2000 052-27 2.1 1312.5 052-32 2.47 1543.75 052-33 19.56 12225 052-34 3.74 2337.5 052-35 0.9 562.5 052-37 1.55 968.75 052-38 2.99 1868.75 052-39 0.28 175 052-40

1.36 850 054其他商服用地 054-1 3.85 2406.25 3241

2.5

1.873%

054-3 3.85 2406.25 054-4

1.85 1156.25 054-5 0.75 468.75 054-6 21.64 13525 054-7 1.5 937.5 054-9 17.8 11125 054-11

0.62 387.5 04草地 041公园绿地 041-1

19.1 11937.5 26606.25

1.537%

041-2

9.3 5812.5 041-3 3.25 2031.25 041-5 7.75 4843.75 041-6

3.17 1981.25 总面积

1730518.75

1730518.75

100.000%

附表2: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判读标志

城市土地

利用类型

直接判读标志间接判读标志

居住用地旧式住宅:黑色倾斜屋顶,房屋矮小,1~2层,阴影不明显绿化差,放大观测,时有小院落

新式住宅:黑色倾斜屋顶或白色平顶,8~6

层长条块状,有一定间距,排列整齐,造型

统一,有阴影

一般绿化较差

别墅式住宅:灰色二层小楼,稀疏分布,有

院落

绿化极好

工业用地浅黑色大小不一,多种方向、多面倾斜、方、圆不一的屋顶有些较高的烟囱,阴影较明显,

高围墙,院内有货堆绿化差,厂房组合的大小与其周围建筑物差异明显

仓储用地黑色倾斜屋顶,多为一层较高大的长块状房屋,排列整齐,有露天院落或质量较好的车

行道与对外交通用地相邻

对外交通用地铁路:多条规划的铁道,客运站有较大的候

车厅,站前有广场,站内有数列站台,车体

呈黑色

水路:灰白色航运,浅黑或灰白色大小船只,

伸向水中的码头,沿岸有露天货场或仓库库

水体

公路:车库(颇像仓库库房)调车场,场内

车辆

公共建筑用地大商业用地:沿主要道路叉口分布,沿路排

列,建筑规划较大

文教用地:中小学有或大或小的白色空地,绿化较好,靠近道

其周围有建筑物、体育用地,有黑色环型跑

道的运动场,有天蓝色游泳池与建筑规划较

大的体育馆等

旁,交通便利

医疗卫生用地:一栋门诊大楼为主体,3~5层,规划有病房绿化好,院内道路较多,到达主楼有一定距离

行政用地:或分散旧式建筑组合,或高层大

楼为主体,有院落,建筑比较分散

公园绿地山、水、庙、塔、绿地等组合,像片上多呈

灰色斑块

绿化率高

道路广场用地亮灰、灰或白色路面,路旁绿地呈灰白色串

珠状,有车辆通行

伴有行走车辆

市政及公用设施用地水厂:不同色调规划的水池和建筑组合

公交用地:院落、车辆呈白色小条块状,一

般没有车库和仓库

伴有水池、水塔

大专院校及科研用地多数学校有标准的运动场地,教学及科研用

房较大,有宿舍与食堂,宿舍区有大小不一

的活动场地

绿化比较好

军事用地灰黑色,低层长条块状规划建筑物,有大院

落,建筑密度小,空地较大

绿化极好,道路规划

河湖水面用地由不同色调水体组成,但不包括公园绿地之内的水体

其他用地市内呈浅灰色或淡灰色的空地,多数是小丘、陵坡等

感谢

感谢马老师这学期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以及助教老师们的辛勤工作。马老师传授给我们遥感知识,以及一些先进仪器的使用方法,我们学会并能熟练的使用它们。助教老师们的辛勤工作,让我们知道了我们作业的错误,及时纠正;还有,老师也大方的借给我们仪器。给我们完成遥感实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最后,再一次对老师们说一声:谢谢!

遥感实习报告一

遥感图像的输入/输出、波段组合及图像显示 一实习目的 1. 学习如何将不同格式的遥感图像转换为ERDAS img格式,以及将ERDAS img格式转 换为多种指定的图像格式; 2. 学习如何将多波段遥感图像进行波段组合; 3. 在ERDAS系统中显示单波段和多波段遥感图像的方法。 二实习操作介绍 1. 图像的输入/输出 ERDAS的数据输入/输出模块可以进行数据格式的输入/输出转换。目前,IMAGINE 8.4可以输入的数据格式达70多种,可以输出的格式达30多种,几乎包括常用的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格式,具体的数据格式见IMAGINE输入/输出对话框中的列表。操作过程如下: 1.在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单击Import/Export命令, 打开Import/Export对话框; 2.选择数据输入,即选中Import复选框; 3.选择数据类型,设置图像格式类型; 4.选择图像存储介质类型,设置为File; 5.选择输入图像文件名,并给出输出图像文件名; 6.单击OK按扭,执行图像格式转换 2. 波段组合 在将单波段的图像文件转换为ERDAS系统的内部格式后,由于对遥感图像的处理大多数是针对多波段图像进行的,因此,必须将若干单波段遥感图像文件组合生成一个多波段遥感图像文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在ERDAS图标面板采单条单击Main | Interpreter | Utilities | Layer Stack命令, 打开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对话框。 2.输入单波段文件; 3.单击Add按扭; 4.重复(2)和(3),将其他波段文件输入; 5.输入多波段文件名; 6.输出数据类型unsigned 8bit; 7.波段组合选择Union单击按扭(波段提取选择Intersection); 8.输出统计忽略零值,即选中Ignore Zero In Stats复选框。 9.单击OK按扭(关闭Layer Selection and Stacking窗口,执行波段组合) 3. 图像显示 3.1 对于无地理基准参考信息的遥感图像,需要修改与地理参考有关的信息,如投影信息、统计信息、显示信息等。具体操作如下: (1)在ERDAS图标面板采单条单击Tools | Image Information命令,打开ImageInfo对话框;

6-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上次课主要内容 4.4简单自然地物可识别性分析 4.5复杂地物识别概率(重点理解) ①要素t 的价值②要素总和(t 1,t 2,…,t m )t 的价值 K -K E ∑ = ③复杂地物识别概率的计算理解p70~71例子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5.2 遥感图像特征与解译标志的关系 5.3 遥感图像的时空特性 5.4 遥感图像中的独立变量 5.5 地物统计特征的构造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地物特征 电磁波特性 影像特征 遥感图像记录过程 n 图像解译就是建立在研究地物性质、电磁波性质 及影像特征三者的关系之上 n 图像要素或特征,分“色”和“形”两大类:?色:色调、颜色、阴影、反差; ?形:形状、大小、空间分布、纹理等。“形”只有依靠“色”来解译才有意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两个定义: ?解译标志定义:遥感图像光谱、辐射、空间和时间特征决定 图像的视觉效果、表现形式和计算特点,并导致物体在图像上 的差别。 l给出了区分遥感图像中物体或现象的可能性; l解译标志包括:色调与色彩、形状、尺寸、阴影、细部(图 案)、以及结构(纹理)等; l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揭示标志定义:在目视观察时借以将物体彼此分开的被感知 对象的典型特征。 l揭示标志包括:形状、尺寸、细部、光谱辐射特性、物体的阴 影、位置、相互关系和人类活动的痕迹; l揭示标志的等级决定于物体的性质、他们的相对位置及与周围 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第五章遥感图像特征和解译标志 5.1 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分类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的关系: ?解译标志是以遥感图像的形式传递的揭示标志; ?虽然我们是通过遥感图像识别地物目标的,但是大多数情况 下,基于遥感图像识别地物并作出决定时,似乎并不是利用解 译标志,而是利用揭示标志。 例如,很多解译人员刚看到图像就差不多在脑海中形成地物的形象, 然后仅仅分析这个形象就能作出一定的决定。实际上,有经验的解译人 员,在研究图像的解译标志并估计到传递信息的传感系统的影响以后, 思想中就建立起地物的揭示标志,并在这些标志的基础上识别被感知物 体。解译人员在实地或图像上都没见过的地物或现象是例外。 n解译标志和揭示标志可以按两种方式进行划分:?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 ?永久标志和临时标志;

中国地质大学遥感图像处理上机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课程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王蜀越 班学号: 学号: 指导教师:王红平、许凯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7月1日

目录 目录 ............................................................................................................................................... - 1 - 实习一:影像融合........................................................................................................................ - 2 - 1.1【实习目的】 (2) 1.2【实习步骤】 (2) 1.3【实习过程】 (2) 实习二:几何校正........................................................................................................................ - 6 - 2.1【实习内容】 (6) 2.2【实习步骤】 (6) 2.3【实习过程】 (6) 实习三:影像分类(一).......................................................................................................... - 10 - 3.1【实习内容】 (10) 3.2【实习步骤】 (10) 3.3【实习过程】 (10) 实习四:影像分类(二).......................................................................................................... - 14 - 4.1【实习内容】 (14) 4.2【实习步骤】 (14) 4.3【实习过程】 (14) 心得与感想 ................................................................................................................................. - 18 -

遥感实习报告(报告)

重庆交通大学测绘工程《遥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验室:地理信息中心实验室 实验一ENVI 视窗的基本操作

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ENVI 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软件与数据 软件: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数据:重庆地区UTM第八波段数据。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E nvi软件的主菜单: 这个是ENVI软件的主菜单,其中包括了文件的载入,基本工具栏,以及图像处理的一些必要的功能。 四、实验体会与建议 本次实验主要是熟悉Envi软件的菜单,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还有就是将Envi软件菜单的界面转换成中文菜单。 1、在ENVI安装目录..\RSI\IDL60\products\envi40\menu下建立新文件夹,命名为orgmenu 2、拷贝..\RSI\IDL60\products\envi40\menu下原有的英文菜单文件display.men、display_shortcut.men和envi.men到新建的orgmenu目录中进行备份 3、拷贝下载的display.men、display_shortcut.men和envi.men文件到..\RSI\IDL60\products\envi40\menu中,覆盖原文件。 4、启动ENVI4.0。 实验二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通过实习操作,掌握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深刻理解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意义。 二、实验软件与数据 软件: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数据:重庆地区UTM第八波段数据以及未经校核的重庆地区jpg图片。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打开ENVI软件将UTM图像和jpg格式的图片载入, 上述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12840-8图像下面有图像的地理信息,而重庆城区图片是没有信息说明的。 2、选择校正与镶嵌菜单下的校正图像选取控制点(图像到图像),

遥感画图实习报告

遥感画图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成绩评定教师签字 专题一:DEM图像进行彩色制图(叙述制图过程并把自己处理结果加载到本文档里) (1)ENVI彩色表的应用 ENVIColorTables选项允许对灰阶图像进行线性对比度拉伸和应用标准颜色表(密度分割)。①在主图像窗口中,选择 Tools>ColorMapping>ENVIColorTables. 出现ENVIColorTables对话框,可以使用系统默认的IDL颜色表来调整屏幕的颜色表。该对话框包括一个灰阶wedge(或彩色wedge,若使用颜色表)和两个滑动块来控制对比度拉伸。它也有两个下拉菜单:File和Options。 ②选择下列选项之一: ?要将颜色表的任何变化自动地应用到打开的图像中,选择Options>AutoApply:On.?要手动地将变化应用于图像: A.选择Options>AutoApply:Off。 B.变化后,选择Options>Apply。 注意:AutoApply选项自动地设置为8位颜色模式。 ③分别移动标签为“StretchBottom”和“StretchTop”的滑动块,来控制被显示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向右移动StretchBottom滑动块,

导致图像亮区域变暗;而向左移动StretchTop滑动块,导致图像暗区域变亮。 把拉伸底部设置为最大值,拉伸顶部设置为最小值,拉伸可以被“inverted”。 若AutoApply是打开的,新的对比度拉伸将立即应用于图像。 ④通过在所需要的颜色表名上点击,把一个选定的颜色表应用到当前图像。 IDL提供许多预先保存好的颜色表。“B-Wlinear”表提供一个灰阶图像。“RAINBOW”颜色表提供一个从“冷”到“热”的密度分割。其它颜色表选项允许你应用它们首选的颜色方案。?要把颜色表保存为一个ASCII文件: A.选择File>SaveColorTabletoASCII. B.输入一个文件名,然后点击“OK”。 ?要重新设置为初始的颜色表和拉伸,选择 Options>ResetColorTable。 ?要返回到主屏幕并保留被选择的颜色表,选择File>Cancel。 (2)交互式密度分割 交互式密度分割功能允许选择数据范围和颜色以便突出灰阶图像中的区域。用于控制密度分割色彩的数据范围可以来源于显示的图像或其他相同大小的图像。 1.在主图像窗口,选择Tools>ColorMapping>DensitySlice,或选择Overlay>DensitySlice。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要点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要点 1.概论 遥感、遥感过程 遥感图像、遥感数字图像、遥感图像的数据量 遥感图像的数字化、采样和量化 通用遥感数据格式(BSQ、BIL、BIP) 遥感图像的模型:多光谱空间 遥感图像的信息内容: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 遥感图像的获取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如何估计一幅遥感图像的存储空间大小? 遥感图像的信息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多光谱空间中,像元点的坐标值的含义是什么? 与通用图像处理技术比较,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有何特点?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包括那几个环节?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是什么? 2.遥感图像的统计特征 2.1图像空间的统计量 灰度直方图:概念、类型、性质、应用 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方差的意义 2.2多光谱空间的统计特征 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相关系数、相关矩阵的概念及意义 波段散点图概念及分析 主要遥感图像的统计特征量的意义 两个重要的图像分析工具:直方图、散点图 3.遥感数字图像增强处理 图像增强:概念、方法 空间域增强、频率域增强

3.1辐射增强:概念、实现原理 直方图修正,线性变换、分段线性变换算法原理 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匹配的应用 3.2空间增强 邻域、邻域运算、模板、模板运算 空间增强的概念 平滑(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原理、特点、应用 锐化、边缘增强概念 方向模板、罗伯特算子、索伯尔算子、拉普拉斯算子的算法和特点 ?计算图像经过下列操作后,其中心象元的值: –3×3中值滤波 –采用3×3平滑图像的减平滑边缘增强 –域值为2的3×1平滑模板 –Sobel边缘检测 –Roberts边缘检测 –模板 3.3频率域处理 高频和低频的意义 图像的傅里叶频谱 频率域增强的一般过程 频率域低通滤波 频率域高通滤波 同态滤波的应用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图像,图像清晰、色彩饱和、地貌地物标志明显、地质内容丰富。二.实习方法与步骤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常用方法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综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本人在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象目视判读直接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实习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如下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收集与分析有关材料;2.遥感影像整体判读;3.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4.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色调、色斑、纹理等)特征,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5.识别并建立各类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6.应用Coreldraw9软件绘制目视解译成果,并对解译图进行整饰加工7.编写简明扼要的实习报告。三.解译标志1.水系(河流、湖泊)地物识别标志水系主要分布于负地形即沟谷和地势低洼地区,根据水系遥感影像的色彩和形状来识别,水系遥感影象色彩为蓝色,线状分布的为河流,影象上为面状分布(椭圆、不规则多边形等)为湖泊。2.岩石类型的识别标志(1)沉积岩的识别在遥感影象西北和东部区域,色彩呈条带状展布(沉积岩最大的特点是具成层性),色调居中,为黄褐色,根据资料知个旧地区发育有个旧组灰岩,故可将黄褐色区域解译为个旧组灰岩。遥感影象图的北东角为负地形,色彩斑杂,色调低,据此可知岩石类型反射率较低,岩石疏松所以判别为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2)岩浆岩的识别标志色调最深,为红褐色,与周围岩石的色调截然不同,近圆形分布,为环形构造,中部地区解译为岩浆岩。(3)哀牢山变质岩的识别标志在影象图的西南角,色调深与岩浆岩的色调相似,但是该区的岩块被分割成棱角明显的块状,地面比较破碎。沿着这些区域的裂隙发育的水系,交汇、弯处不太自然,成之字形。3、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断层在遥感影象上表现为线性影象。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线性的色调异常,即线性的色调与两侧的岩层色调明显的不同;二是两种不同色调的分界面呈线状延伸。地貌标志一连串负地形呈线状排列;水系标志河谷异常平直。据上述标志可解译断层构造如图1分布。四.解译结果说明该地区综合解译结果见图1,解译内容主要有①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山峰等);②岩石大类(沉积岩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岩浆岩如花岗岩,变质岩如哀牢山群);③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自然地理河流主要发育于本区的东北部,湖泊分布于东南地区。岩石大类在本区的西南角分布有哀牢山群变质岩,北部和东南部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它们的分布如图所示。在本区的北东和北西分布有第四纪松

遥感实习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课程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航测与遥感技术》 学生姓名:王宁 学号:3115704044 专业年级:11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成绩: 指导教师:马丹老师 批改时间:

目录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 三、实习原理 (2) 四、实习路线和步骤 (4) 五、实习内容 (5) (一)、调绘前准备工作 (5) (二)、室内预判与建立解译标志 (5) (三)、航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 (5) (四)、内业绘图 (6) 六、实习结果与分析 (6) 1、面积量算 (6) 2、结果分析 (6) 七、实习心得 (7) 感谢 (14)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全面复习和掌握航测与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掌握 航测与遥感技术应用的技术流程,了解本学科的应用情况及其与交叉学科的结合点。 2、通过航测与遥感技术的专题应用后,达到对航测与遥感技术的理论及应 用有较深的认识,形成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从事航测与遥感技术行业生产的能力。 3、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利用现有仪器设备 及资料进行综合训练,系统全面地学习并应用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知识,锻炼实践技能。能够利用航测与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更新调查和动态监测。 4、要求每组提交一份遥感专题图,每位实习成员提交一份实习报告总结。 5、我们小组所做的课题是“土地利用调查”。调查福建农林大学各地区土地 利用的状况,对学校原有建筑物、草坪、林地、道路等做面积调查;对新增地物做面积、位置等的调查,各类地物在学校的分布、占有率,并对新增地物的外业调绘进行处理分析。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 1、时间 2013.10.28-2013.11.01(共五天) 2.实习地点 室内:福建农林大学下安遥感实验室 室外:福建农林大学观音湖周围、福建农林大学北区(玫瑰园、新食堂1、2、3堂、北2北3宿舍楼)、福建农林大学附属幼儿园周围、海峡两岸技术交流中心、海西农产品中心大楼、下安新苑小区、福建农林大学西门、福建农林大学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简 易版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 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 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目的是通过本次综 合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 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情况等。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云南省 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图像,图 像清晰、色彩饱和、地貌地物标志明显、地质 内容丰富。二.实习方法与步骤遥感影象目视 解译方法常用方法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 法、信息综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 法。本人在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

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象目视判读直接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实习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如下: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收集与分析有关材料;2. 遥感影像整体判读;3. 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 4. 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色调、色斑、纹理等)特征,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 5. 识别并建立各类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6.应用Coreldraw9软件绘制目视解译成果,并对解译图进行整饰加工7. 编写简明扼要的实习报告。三.解译标志1.水系(河流、湖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班级: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 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011 学号:20213025900 姓名:李祥指导老师:刘继琳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 掌握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方法和流程,能够对快鸟影像、SPOT影像和航拍 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2. 学会使用图纸制作遥感影像底图并清绘遥感影像; 3. 掌握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的基本方法; 4. 学会使用ERDA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制作专题图。 二、实习资料与设备 在进行内业清绘和外业调绘阶段,实习资料有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2002年的SPOT影像一张、20xx年的航空影像一张、转印纸三张。 在进行室内计算机成图阶段,实习资料有20xx年的航空影像一张、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以及ERDAS软件。 三、实习原理

一)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1) 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 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2) 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 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 3) 阴影(shadow):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 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 4) 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5) 纹理(texture):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 的影像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二)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课程实习报告 (第三组) 遥感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一、主要内容 1、根据实际测量的GPS坐标点校正每组截取的百度地图或谷哥地图,校正后坐标统一转化成WGS84投影。 2、使用每组校正后的百度地图或谷哥地图校正CBERS-02B全色影像。 3、用CBERS-02B全色影像校正CBERS-02B多光谱影像。 4、根据每组指定区域,完成相邻图像镶嵌或裁剪。保证20米和2.36米影像区域完全重合。 5、图像噪声消除与图像增强(本步骤在有需要的时候执行) 6、使用适当方法完成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的融合。 7、通过目视判读识别和手工提取地物(可在Arcgis中完成),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进行地物分类及分类后处理。 8、利用手工解译的地物评价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地物的精度。 9、用原始的遥感影像作为底图,提取的地物附在底图上制作专题出图。 10、根据第17章的内容,研究区提取地物的算法模块化。(需编程较好,这一步不强行要求)。 二、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15-16周,课程设计严格按照日常作息时间,上午8:10~11:50,下午2:00-5:30.

二、学习内容及分工 每个小组按照《ENVI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必须学习第1至第6章、第8章、第10章、第15章、第17章的内容,其它章节选学。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可按照分工完成,但小组每人都需掌握相关内容,每个小组必须在15周内完成所学内容。 每个小组在第15周周末之前完成赣州市区指定区域的实地数据采集测量(必须同时保证GPS机和手工两种记录), 第三组组员:丁嘉树(组长)、廖峭、陈满姣、朱龙龙 任务分工:野外采集:丁嘉树,廖峭,朱龙龙 室内处理:几何校正部分由丁嘉树,朱龙龙共同完成;融合及分类部分由丁嘉树,廖峭共同完成;实习报告由丁嘉树,陈满姣共同完成;展示的成果虽基本由丁嘉树完成,其他组员也都自己每一步都进行了操作,对基本操作都了解。 四、具体步骤 1、百度地图截取指定区域,通过ps处理得到指定的图形

遥感实习报告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专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 年级:2013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评语: 日期: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一、土地变化检测—2002年与2006年武汉市城区变化检测 1. 城区目视解译 1.1 图像校正 图1-1-1原始2002年武汉市遥感影像图1-1-2原始2006年武汉市遥感影像 操作流程: (1)在ERDAS IMAGINE中打开2002年和2006年的两幅武汉市城区遥感影像,如图; (2)选择 DataPrep→Image Geometic Correction,选择待校正图像Input File 为2006年的遥感影像,校正方式 Geometric Model 选择多项式 Polynomial,并设置多项式参数、变换系数、投影类型,其中 Polynomial Order为2,然后依次点击 Apply,Close,Collect Reference Points From 选择 Existing Viewer,点击2002年的遥感影像。利用GCP Tool 选择至少 12 对相应的控制点,且保证 RMS Error 均在 1 以内; (3)完成后保存 File→Save Input As,File→Save Reference As,如图; 图1-1-3 2006年图像上控制点位置图1-1-4 2002年图像上控制点位置

图1-1-5 控制点属性及分析 (3)在Geo Correction Tools 面板中点击 display resample image dialogA,在 Resample 对话框中Resample Method 为三次卷积Cubic Convolution,并将输出文件命名为resample06。在两个 Viewer 中分别打开 2002 年的影像和校正后的 2006年的影像。选择View→Link/Unlink Viewers→Geographic,点击另一图像进行连接,目视检测匹配情况。 图1-1-6 2002年影像与校正后2006年影像匹配情况 1.2 切割子图像 选择 DataPrep→Subset Image,Input 选择 resample06,Output 命名为 subset06,选择AOI→AOI File,然后选择wuhanchengqufanwei.aoi 文件。 图1-1-7切割后 2002 年武汉市遥感影像图1-1-8切割后 2006 年武汉市遥感影像

微波遥感实习报告

Ⅰ、DEM生成实习: 1.Sarscape,basic ,import data,standarformat。 2.对两个时期的影像进行数据转换:第一栏改为ers1-ers2;输入 leadfile,datafile,输出路径,start。 3. Sarscape—basic—multilooking,打开两个上一步转换后的.slc,转换成.pwr。

4.在19930129.pwr显示窗口双击裁剪。 5.裁剪:sarscape—tools—sampl eselections—manual selection—iuput 19930129.slc

西:2600; 东:3600; 北:12400; 南:18400; Start 生成一个slc-rsp文件。对裁剪后的进行multilooking

6导入dem数据。Basic,importdata,tiff,输入dem,catagraphic,commit,start。 7sarscape, interferometry,baseline estimate,master file:0129.slc。rsp;slave file:0305.slc Start,

8.相位解缠 sarscape,interfermotry,inferogram to phase unwrapping,输入 input master file:19930129.slc.rsp; Slave file:19930305.slc; dem:19930129dem; 阈值从0.25改为0.1 生成19930129.upha。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精选范文: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共2篇)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图像,图像清晰、色彩饱和、地貌地物标志明显、地质内容丰富。二.实习方法与步骤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常用方法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综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本人在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象目视判读直接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实习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如下: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收集与分析有关材料;2. 遥感影像整体判读;3. 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4. 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色调、色斑、纹理等)特征,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5. 识别并建立各类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6.应用coreldraw9软件绘制目视解译成果,并对解译图进行整饰加工7. 编写简明扼要的实习报告。三.解译标志1.水系(河流、湖泊)地物识别标志:水系主要分布于负地形即沟谷和地势低洼地区,根据水系遥感影像的色彩和形状来识别,水系遥感影象色彩为蓝色,线状分布的为河流,影象上为面状分布(椭圆、不规则多边形等)为湖泊。2.岩石类型的识别标志:(1)沉积岩的识别:在遥感影象西北和东部区域,色彩呈条带状展布(沉积岩最大的特点是具成层性),色调居中,为黄褐色,根据资料知个旧地区发育有个旧组灰岩,故可将黄褐色区域解译为个旧组灰岩。遥感影象图的北东角为负地形,色彩斑杂,色调低,据此可知岩石类型反射率较低,岩石疏松所以判别为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2)岩浆岩的识别标志:色调最深,为红褐色,与周围岩石的色调截然不同,近圆形分布,为环形构造,中部地区解译为岩浆岩。(3)哀牢山变质岩的识别标志:在影象图的西南角,色调深与岩浆岩的色调相似,但是该区的岩块被分割成棱角明显的块状,地面比较破碎。沿着这些区域的裂隙发育的水系,交汇、弯处不太自然,成之字形。3、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断层在遥感影象上表现为线性影象。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线性的色调异常,即线性的色调与两侧的岩层色调明显的不同;二是两种不同色调的分界面呈线状延伸。地貌标志:一连串负地形呈线状排列;水系标志:河谷异常平直。据上述标志可解译断层构造如图1分布。四.解译结果说明该地区综合解译结果见图1,解译内容主要有:①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山峰等);②岩石大类(沉积岩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岩浆岩如花岗岩,变质岩如哀牢山群);③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自然地理:河流主要发育于本区的东北部,湖泊分布于东南地区。岩石大类:在本区的西南角分布有哀牢山群变质岩,北部和东南部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它们的分布如图所示。在本区的北东和北西分布有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岩浆岩构造:本区中部有花岗岩体,岩体围岩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和第三纪地层断裂构造:本区发育3条大断裂:西部地区花岗岩体左侧南北走向的大断裂;花岗岩体右侧近南北走向的大断裂,可看出岩体发育于两条断层之间并受岩体控制。根据断裂两侧三叠统个旧组灰岩遥感影象中条纹的相对错动,可知北东角第四系与个旧组灰岩之间的大断裂为左行断裂。花岗岩体中部还发育次级断裂,走向大致为南北向。五.结束语遥感这门课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遥感这门技术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几次实习,我初探了遥感解译的奥妙,感受了遥感技术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遥感解译的方法与技巧。最后,我衷心的感谢陈建国和夏庆霖两位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共2篇)]篇一: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

第四章 遥感图像的特征

第四章遥感图像的特征 一空间分辨率 二光谱分辨率 三时间分辨率 四辐射分辨率 五遥感系统的信息容量 一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s p a t i a l r e s o l u t i o n),又称地面分辨率 ●前者是针对传感器或图像而言的,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 或大小; ●后者是针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 空间分辨率的三种表示法: (1)象元(p i x e l) (2)线对数 (3)瞬时视场 空间分辨率的三种表示法: (1)象元(p i x e l),指瞬时视域内所对应的地面面积,即与一个象元大小相当的地面尺寸,单位为米(m)。 如L a n d s a t T M一个象元相当地面28.5×28.5m的范围,简称空间分辨率30m……。 象元是扫描影像的基本单元,是成像过程中或用计算机处理时的基本采样点。 (2)线对数(L i n e P a i r s),对于摄影系统而言,影像最小单元的确定往往通过l毫米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单位为线对/毫米(1/m m)。 所谓线对指一对同等大小的明暗条纹或规则间隔的明暗条对 (3)瞬时视场(I F O V),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单位为毫弧度(m r a d)。

I F O V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可分像素)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 一个瞬时视场内的信息,表示一个象元 遥感数据的概括能力 地面目标是个多维的真实模型,是个无限、连续的信息源(时空尺度上);遥感数据是对地面信息源有限化、离散化的二维平面记录。 像元的大小反映了离散化程度。 从地面原型到遥感信息,即把地面信息有限化、离散化过程必然要损失部分信息,这本身就是一种概括能力。其概括程度是随着空间分辨率的增大而增加的。这种概括能力对于宏观概念的建立是有意义的 几何特性 每张遥感图像与所表示的地表景观特征之间有特定的几何关系。这种几何关系是由遥感仪器的设计、特定的观测条件、地形起伏和其它因素决定的。 地面目标均有其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位置、形状、大小、相互关系)。 从地面原型经遥感过程转为遥感信息后,受大气传输效应和传感器成像特征的影响,这些地面目标的空间特征被部分歪曲,发生变形 全景摄影图像的几何畸变 常规象片(A)与扫描图象(B)几何畸变比较 二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决定了传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 长间隔的大小 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也就越好。 但是,多波段信息直接地综合解译是较困难的,而多波段的数据分析,可以改善识别和提取信息特征的概率和精度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_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docx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_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网免费发布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更多航空摄影测量实习报告相关信息请访问实习报告网。 一、实习目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是摄影测量学和遥感技术相应用的综合实习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习掌握摄影测量的原理、影像处理方法、成图方法,掌握遥感的信息获取、图像处理、分类判读及制图的方法和作业程序。从而更系统地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通过实习使我们更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工作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以后从事生产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基础。二、实习内容1) 遥感影像图制作; 2) 相片控制测量; 3) 航空摄影测量相对立体观察与两侧; 4) 航片调绘、遥感图像属性调查; 5) 相片及卫片的判读及调绘6) 调绘片的内页整饰7) 撰写实习报告,提交成果。三、实习设备与资料1) 摄影测量与遥感书本上的理论知识。2) 通过电脑查找有关这门学科的实践应用及其它相关知识等。3) 电脑上相关的摄影测量的图片信息资料及判读方法。4) 现有的实习报告模板及大学城空间里的相关教学资料。四、实习时间与地点时间:2011年6月19日——2011年6月26日。地点:学校图书馆、教室、寝室及搜集摄影测量与遥感这门学科的资料等相关地方。五、实习过程 5.1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的发展情景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从摄影影像和其他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取所研究物体,主要是地球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并对其进行记录、量测、分析与应用表达的科学和技术。随着摄影测量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及多传感器、多分辨率、多光谱、多时段遥感影像与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融合,摄影测量与遥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型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由于它的科学性、技术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及所涉及的广泛科学技术领域,其应用已深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5.2单张像片测量原理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而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则是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广义来说,前一情况的基本原理也是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20世纪30年代以后,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都是应用各种结构复杂的光学机械的精密仪器来实现的。50年代,开始应用数学解析的方式来实现。图1就是用光学投影方法实现摄影几何反转的示意图。图中假设两张相邻的航摄像片覆盖了同一地面AMDC,它们在左片P1上的构像为ɑ1m1d1c1,右片P2上的构像为ɑ2m2d2c2,两摄站点S1和S2间的距离为基线B。如将这两张像片装回与摄影镜箱相同的投影器内,后面用聚光器照明,就会投射出同摄影时相似的投影光束。再把这两个投影光束安置在与摄影时相同的空间方位,并使两投影中心间的距离为b(b为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的摄影基线),此时所有的同名投影光线都应成对相交,从而得出一个地面的立体模型A"M "D "C "。这时, 用一个空间的浮游测标(可作三维运动)去量测它,就可画得地形图。 5.3航空摄影测量的内外业技术要求航测外业工作包括:①像片控制点联测。像片控制点一般是航摄前在地面上布设的标志点,也可选用像片上的明显地物点(如道路交叉点等),用普通测量方法测定其平面坐标和高程。②像片调绘。是图像判读、调查和绘注等工作的总称。在像片上通过判读,用规定的地形图符号绘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测绘没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记通过调查所得的地名等。通过像片调绘所得到的像片称为调绘片。调绘工作可分为室内的、野外的和两者相结合的3种方法。③综合法测图。主要是在单张像片或像片图上用平板仪测绘等高线。航测内业工作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的加密。以前对于平坦地区一般采用辐射三角测量法,对于丘陵地和山地则采用立体测图仪建立单航线模拟的空中三角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