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综合法律知识

2013综合法律知识

2013综合法律知识
2013综合法律知识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节法律概述

一、法、法律的概念030812

(一)法的概念(P1)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法的内容是由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通过规定社会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法律的概念

广义上的法律:与“法”的含义相同,泛指国家的全部规范性文件.在我国,它包括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及某些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等.

提示:狭义上的法律:在我国,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二、法律的基本特征(P2)

1、法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系统,具有如下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规范性和普遍性.第二,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层次.

2、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系统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系统.

4、法律是以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作为主要调整手段的行为规范系统.

三、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法律调整的影响和法的思想影响.法的作用可以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P3)

法律的规范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对主体的意志行为发生影响,从而对主体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强制和教育的作用.0512

1、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通过规定主体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这些规定的制裁,来指引人们的行为.

(1)一般有三种指引方式:第一,规定积极行为的义务;第二,授予主体权利;第三,禁止主体为一定的行为.

(2)法律的指引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如:①根据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分为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②根据国家权力行为的权限幅度的差异可分为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③根据法的构成要素有别可分为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09

2、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则,具有判断和衡量人们行为合法或不合法的作用.法律通过评价作用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选择,从而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070811

3、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根据法律规范可以预测主体即将做出的行为的后果,也可以预知国家对某种行为的态度.

4、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运用国家强制力保障自身得以实现的作用.

5、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通过自身的存在及运作实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督促、引导、教育人们弃恶从善、正当行为的作用.

(二)法的社会作用

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具有维护一定阶级统治和执行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在政治方面的作用.

2、法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3、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四、法的分类(P5)040607

法律的分类是指从一定角度或根据一定标准将法律规范或法律制度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分类.根据法律的外部形式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的一般分类有:(识记)

(一)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发的不同);

(二)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规定的具体内容的不同);

(三)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

(四)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

(五)国内法和国际法(按照法的创制和使用主体的不同);

(六)公法与私法(根据法律调整对象和调整主体的范围不同).

四、法的分类(P5)040607

法律的分类是指从一定角度或根据一定标准将法律规范或法律制度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分类.根据法律的外部形式和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的一般分类有:(识记)

(一)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创制和表达形式发的不同);

(二)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规定的具体内容的不同);

(三)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

(四)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

(五)国内法和国际法(按照法的创制和使用主体的不同);

(六)公法与私法(根据法律调整对象和调整主体的范围不同).

第二节法律的要素

一、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的结构(P6)

1、完整的法律规范——逻辑性规范的内在结构05060708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指法律规范的构成因素,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在结构上由三个要素组成:

(1)假定,即行为条件;

(2)处理,即行为模式;

提示: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种:①可为模式,即在假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和有权如何行为”的模式;

②应为模式,即在假定条件下,人们“应当或必须如何行为”的模式;③勿为模式,即在假定条件下,人们“禁止或不得如何行为”的模式.

(3)制裁,即法律后果.

提示:法律后果可分为两种:①合法后果,又称肯定式的法律后果;②违法后果,又称否定式的法律后果,

2、法律规范的形式结构——命令性规范的结构

命令性规范的结构包含两个构成要素,即:“如果...则...”.例如“宪法规范”、“刑法规范”.

(二)法律规范在立法中的表达方式(P8)

1、逻辑性规范的表达方式

在立法实践中,将一个逻辑性规范的三个构成因素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中的现象为数极少.最常见的情况是

将假定、处理规定于一个条文,制裁措施却规定在另外的条文中.

2、命令性规范的表达方式

命令性规范中的“如果……则……”这两个要素都表现在一个条文当中,一个条文就是一项指令.在立法中往往将命令性规范结构要素中的相同内容集中起来,规定于一些条文中,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将多个命令性规范中的“假定”部分或者“制裁”集中表述.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P8)

1、部门法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调整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不同的部门法规范.如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等.

2、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本身的性质,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权义复合性规范.0609

3、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

提示:确定性规范又分:相对确定性规范;绝对确定规范(例刑法57条第款).

(1)相对确定性规范可以分为:

①必择其一的规范(例刑法27条第2款);

②任选的规范(例刑法37条);

③情况性规范(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104条.05

(2)准用性规范也属于确定性规范(刑事诉讼法)231条.

(3)非确定性规范主要是指委任性规范(例注册会计师法)第43条.

4、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12

按照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的规定和限度的范围,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法律规范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理解掌握强行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内容和涵义.

5、专门化规范(P11)

根据它们在法律调整中不同功能,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则性规范、定义性规范、业务性规范和冲突性规范.

(1)原则性规范的功能在于确定法律调整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或基本价值取向.11

(2)定义性规范的功能是确定和解释法律概念的特定含义.

(3)业务性规范是指专门规定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的规范.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

对人的效力几个方面.

(4)冲突性规范又称“法律选择规范”、“抵触规范”或“间接规范”等,是指在法律、条约或国际惯例中

规定的,在处理国际民商事案件过程中,当有关国家的法律规定相互抵触时,应当适用哪一国法律的规范.

二、法律原则(P12)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国法律体系中对各种法律制度起指导作用的思想,以及具有基础或本源意义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

(一)法律原则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1、从规范的内容和文字的表述来看,法律规范是明确具体的,并且有着较为严格的内部逻辑结构.法律原则

往往比较抽象,不具备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它不预先设定具体的假定条件,更没有设定明确的法律后果,只对人

的行为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标准.

2、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法律规范的适用表现为“非此即彼”或“全有或全无”的模式.而法律原则在适用过程中,两个甚至多个原则可以在同一个案件中同时适用而不构成冲突和矛盾.

3、与上一个差异相联系,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较为狭窄;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则相对要广泛得多.

4、从法律内容的性质和稳定性方面来看,法律规范主要是规范性的,是针对具体的事项提出具体要求,是特

定时期立法者调整社会关系的意图的体现,较容易为立法者设计或改变;而法律原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二)法律原则的功能

1、法律原则对制定法律具有指导意义

具体的立法内容是否和该法域的基本原则相冲突,是衡量该法律是否“合法”的一个重要标准.

2、法律原则对于法律适用具有指导意义

3、法律原则有时可以直接作为判案的依据

法律原则直接作为判案依据往往只出现在下列情形中,或者说它的适用要满足如下的条件,遵循如下的规则:

(1)案件在法律上必须是有争议的特殊或疑难案件,而不是清晰的简单案件;(2)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作为依据,即法律存在漏洞;或者是存在法律规范,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规范存在冲突,无法判定何者适用;或者是存在一个规范,但该规范适用于本案得出的结果显而易见无法使人接受,即法律存在谬误;

(3)法律原则的直接引用必须具备充分的理由.

(三)法律原则的种类

1、按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分为政策性法律原则和公理性法律原则;

2、按法律原则的覆盖面不同,可分为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

3、按法律原则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实体性法律原则和程序性法律原则.

三、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功能

法律概念是有法律意义的概念,即对各种有关法律的事物、状态、行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术语,是在法律上对各种事实进行概括,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征而形成的.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P14)

(1)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的(原本的)法律概念和非基本的(与法律相关的)法律概念.前者如合同、正当防卫,后者如放火、杀害.

(2)根据其所描述的对象,可以分为时间概念、空问概念、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

(3)按照其所涉及的因素可以分为:主体概念、关系概念、客体概念、事实概念、其他概念等.

(4)按法律概念涵盖面大小可以将法律概念划分为一般法律概念和部门法律概念.

第三节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

一、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概念

法律的渊源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它包括四层含义:法律规范创制机关的性质及级别;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法律规范的地域效力.

提示:法律的渊源不包括国家机关作出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判决书、逮捕证、结婚证等.

(二)法律渊源的分类(P15)

法学界依据不同标准,对法律渊源有不同的分类,如分为形式渊源和实质渊源、直接渊源和间接渊源、主要渊源和次要渊源、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等.我国法学界综合各种不同情况,将法律渊源大致归纳为制定法、判例法、习惯法、政策、学说和法理等几种主要类型.11

1、制定法

制定法又称成文法,指由国家机关依照一定程序制定颁布的,通常以条文形式表现出来的规范性文件.制定法在我国是直接的、主要的、正式的法律渊源,其中法典是制定法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形式.

2、判例法

判例法是指法院对于诉讼案件所作判决之成例,由于对于法院以后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约束力,因而便成为法的一种渊源.我国不实行判例法制度,因此法院的判例在我国不属于法律渊源,但是上级法院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习惯法

习惯法是指经有权的国家机关以一定方式认可,赋予其法律规范效力的习惯和惯例.人类社会早期的法的渊源大多表现为习惯法.在我国,习惯必须通过制定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正式的法律渊源.

4、政策

政策通常是指一定政党或其他政治组织为达到一定时期的政治目标,处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而提出并贯彻的路线方针、规范和措施的总称.执政党的政策实际上就是国家的政策,也可能成为国家的非正式法律渊源.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5、学说和法理

学说是法学家对法律问题的见解或观点,法理通常指“事物的当然之理”或“法之一般原理”,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法的基本精神.

(三)我国的正式法律渊源(P16)040512

1、宪法;

2、法律,在这里指狭义的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规章;

7、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特别行政区的法;9、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10、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四)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P18)05081112

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是指采用一定方式,对已经制定、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归类、整理,集中起来做有系统的排列,以便于实施的活动.其方式有三种:

1、法规汇编,又称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依照一定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汇编成册.其特点:

(1)具有系统性,即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部门法分类或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等标准,将规范性文件汇编成一定的系统.(2)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因此不属于法的创制活动.(3)法规汇编既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非官方的.0710

2、法典编纂,是指对规定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而同属于某一部门法的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制具有特定结构的、统一的部门法典的活动.法典编纂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活动,只能由国家立法机关进行.

3、法规清理,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在职权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范围内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确定它们是否继续适用或是否需要修改、补充、废止的专门活动.03

提示:在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方式中,属于立法活动的有:法典编篡;法规清理.

(五)法的效力

1、法律效力的概念和范围(P19)

法的效力是指规范性法律文件所具有普遍约束力和适用范围,指法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对什么人有效.

(1)法律的空间效力.

(2)法律对人的效力.

(3)法律的时间效力.出现法的溯及力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1

①新法取代旧法;②新法将某一类社会关系纳入法律调整;③新旧法并存时.

提示:我国刑法中关于法的溯及力实行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也就是新法在原则上不溯及既往,应当适用旧法,即“从旧”;但是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的,应当适用新法,即“从轻”.06

2、法律效力的位阶和裁决(P20)

(1)法的效力位阶.1112

即: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的规定相抵触;同位法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2)一般法与特别法、新法与旧法的效力问题06

.对于由同一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适用时应遵循: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3)法的效力的裁决(家长裁决制)07081012

我国《立法法》还对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出现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规定了效力的裁决程序.如第85条规定:“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在常委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第86条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

①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②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则应当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③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二、法律体系(P22)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07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在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的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的概念有以下几层含义:

1、法律体系是一国全部现行国内法构成的整体.法律体系包括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国内法,不包括外国法和国际法,是一个国家全部的现行法,只要是现行有效的,都被纳入法律体系中来;

2、法律体系的构成有两个环节,即规范性文件归入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再组成法律体系.在这个意义上讲,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法律部门;

3、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立法活动和法学研究的共同产物.

(二)法律部门及其划分(P22)

法律部门是指以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和调整方法作为主要标准,对现在法进行的一种分类,凡是调整同一领域社会关系并运用相同的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就构成一个法律部门.

理解记忆划分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标:1、法律调整的对象即:调整的社会关系;2、法律的调整方式或调整手段.05060910

(三)我国的法律体系(P23)0405

1、宪法部门;

2、行政法部门;

3、刑法部门;

4、民商法部门;

5、经济法部门;

6、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部门;

7、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部门;

8、军事法部门;

9、程序法部门.

提示:注意区别记忆各法律部门的具体相关法律的内容.

三、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的联系和区别(P25)

(一)法律渊源和法律体系的联系

1、二者都是法的一定内容的表现形式.

2、法律体系是形成法律渊源的依据.

3、法律体系需要以法律渊源来表观.

(二)法律体系和法律渊源的主要区别

1、组成的结构单位不同.

2、划分组合的标准不同.

3、影响的因素不同.

4、具体表现形式不同.

第四节法律制定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点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P26)

法律制定,又称立法,广义的法律制定泛指有关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活动.狭义的法律制定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修改、补充、废止基本法律和法律的活动.

(二)法律制定的特点

1、法律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职权进行活动的形式之一.

2、法律制定是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3、法律制定是制定、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文件的综合性活动.

(三)法律制定的阶段(P26)

法律制定活动基本上可分三个相互独立而又有联系的阶段,即:

1、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

2、法律制定的确定阶段.(P27)10

在法律制定的全过程中着重讲解法律制定的确定阶段,又称法律制定的通过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各中立法活动主要围绕着有关的四个程序进行的,即: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和讨论;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法律制定的确立阶段较之法律制定的准备阶段,在形式上更法律化、制度化和程序化.通常所说的“立法程序”,主要就是指这个阶段的过程和步骤.

3、法律制定的完备阶段.0506

在这一阶段中,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解释;法的修改和补充;法的实施细则的制定;法的废止;法的整理;法的汇编;法典编纂.

二、我国法律制定的原则

(一)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P27)

1、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

2、立法应当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

3、立法应当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二)民主的原则(P28)

1、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2、立法应当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3、要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1)《立法法》第35条专门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法律案,经委员长会议决定,可以将法律草案公布,征求意见.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送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

(2)《立法法》第58条还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三)科学的原则

1、立法应当从中国和各地的实际出发;

2、立法必须注重调查研究;

3、立法科学与否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4、科学合理地规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

三、我国的立法体制(P29)0506

(一)国家最高权利机关的立法权限

全国人大和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根据《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1、国家主权的事项;

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犯罪和刑罚;

5、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6、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7、民事基本制度;

8、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9、诉讼和仲裁制度.

(二)《立法法》对授权立法的规定050611

授权立法,又称委任立法或委托立法.根据《立法法》第九条规定:本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但是有关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除外.

四、我国法律制定的程序

(一)法律案的提出(P31)

1、《宪法》第64条第l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0712

2、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的国家机关或个人是: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4)国务院;(5)中央军事委员会;(6)最高人民法院;(7)最高人民检察院;(8)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08

3、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案的机关和个人是:

(1)委员长会议;(2)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3)国务院;(4)中央军事委员会;(5)最高人民法院;(6)最高人民检察院;(7)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

(二)法律案的审议(P32)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法律案的程序是:(1)听取关于法律草案的说明.(2)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3)法律委员会对法律案进行统一审议.(4)通过审议结果的报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

2、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程序是:(1)听取提案人对该法律案的说明并进行初步审议.(2)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修改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汇报并进一步审议.(3)听取法律委员会关于法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由分组会议对法律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08

(三)法律案的通过

1、宪法的修正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案,是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07

3、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案,由委员长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四)法律的公布(P32)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2、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主席令载明该法律的制定机关、通过和施行日期.06

第五节法律实施

一、法律实施的概念和基本形式(P32)

法律实施是指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动:两种基本形式:1、法律适用;2、法律遵守.11

二、法律适用(P33)12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06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原则.10 12

三、法律遵守(P35)

(一)违法的定义,构成条件

违法是指有一定主体资格的公民或组织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照法律应当予以追究的行为.违法同时具备的条件:

1、违法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即行为本身的违法性,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2、行为结果的社会危害性;

3、违法主体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

4、违法必须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过错.

(二)按照违法行为具体性质,危害程度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违法可分为:1、违宪;2、民事违法;3、行政违法;4、刑事违法.

四、法律监督(P35)

(一)法律监督的概念

1、我国法律监督的主体

(1)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包括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军事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这种法律监督构成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

(2)各政党、社会团体和组织.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以及企业事业组织.

(3)人民群众.

2、我国法律监督的客体

在我国,受法律监督的客体包括进行各种活动的所有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全体公民.也就是说,人人都必须受监督.

3、我国法律监督的内容

在法律监督的内容中,对国家机关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是否合法,是法律监督的重点.

(二)法律监督的种类(P36)

1、按照监督的主体,可以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1)国家监督即国家机关进行的法律监督,又可以分为权力机关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司法机关的监督等;

(2)社会监督即各政党、社会团体、组织和人民群众所进行的监督.

2、按照监督的客体和内容,可以分为对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和对各政党、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的监督.

3、按照监督的方法,可以分为对法律事实的监督和对法律文件的监督.

4、按照监督的时间,可以分为事前的监督、事后的监督和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监督.

(三)我国国家法律监督的基本形式(P37)

1、对立法活动的监督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2)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3)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

(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有权撤销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不适当的决议;

(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

2、对行政活动的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对同级行政机关的活动的监督;

(2)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上级行政机关基于隶属关系,通过报告工作、执法检查、备案批准等方式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3)审计机关的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提示: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4)监察机关的监督.

(5)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6)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法院对行政活动的监督主要是通过行政诉讼进行的.

3、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1)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2)检察机关对法院审判活动、判决、裁定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具体包括对法院刑事、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三个方面.

(四)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2006年8月27日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监督法》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的监督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对于推进我国的法律监督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第六节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

法律解释是指理解和说明法律规范的内容与含义的一种特殊法律活动.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P40)

(一)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即称有权解释官方解释:(1)立法解释;(2)司法解释;(3)行政解释.06 12

2、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1)任意解释;(2)学理解释 .05 09 12

3、按照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语法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逻辑解释.

4、按照法律解释尺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充解释.08

(二)我国的法定解释 04

根据《立法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2、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二、法律推理(P42)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

1、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

2、法律推理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

3、法律推理是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的.

4、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提示:(1)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形式逻辑方法,另一类是辩证逻辑方法.(2)法律推理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或辩证推理)两大类.

(二)形式推理(P43)

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先例推理或形式逻辑,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类推).

1、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具体到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而言,法律规定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或裁决.11

2、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运用归纳推理的典型是判例法制度.

3、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就是类推适用或比照适用.在法律适用中,基本上存在着两种类推适用,即法律类推和法的类推.

(三)实质推理

在疑难案件中,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1、法律规定本身难以把握.

2、法律规范对有关问题本身并无明文规定,也就是出现了通常所说的“法律漏洞”或法律空白.

3、法律中可能规定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可供法律适用者选择适用的条款:例如法律规范竞合,或者法律规范本身可能有抵触或矛盾之处.

4、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出现通常所说的“合法”与“合理”之间的矛盾.

第七节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P44)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主体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主体(P44)

1、自然人,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2、法人 ;

3、非法人团体;

4、国家 .

提示: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04 08

三、法律关系客体

1、物;

2、行为;

3、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又称精神财富.

四、法律关系内容

1、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

五、法律事实(P45)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04

1、根据其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2、根据事实的存在方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确定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提示:注意事件与行为,绝对事件与相对事件的区别.

第八节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一)理解法律责任广、狭两种含义(P46)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狭义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追诉性的责性.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P47)

1、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2、根据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03 05

3、根据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身份和名义的不同,可分为:职务责任、个人责任.08

4、根据承担责任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09

二、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P47)

在我国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主要是合法、公正、合理、及时、不可避免性原则,

在处理具体条件时,法律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应是其合法性的表现,法律责任的及时性,不可避免性也应以合法性为前提.

三、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重点)(P48)

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即通常所说的免责.免责以存在法律责任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是由于某些法律的规定,违法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和实践、免责可分为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和立功免责、补救免责、协议或议定免责.07

四、法律制裁的概念和分类 04

法律制裁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和国家授权的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惩罚措施,理解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的关系.

法律制裁的分类: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第二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宪法的特征(P50)

宪法不仅是“法”,而且还是一国的“根本法”、“基本法”和“政治法”.其基本特征是: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任务;

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具有三层含义:05

(1)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要依据宪法制定,是宪法的具体化;

(2)是一切规范性文件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或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3)是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较之其他法律,宪法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宪法的解释也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门负责. 05 06 08 12

(二)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确认并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综观世界各国宪法,对公民权利通常采取两种方式:

1、例举式(我国采取此种方式);

2、限制式.

(三)、宪法是国家的“政治法”;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

所谓政治力量的对比,首先是阶级力量对比.具体表现两个方面:

1、阶级力量强弱的对比关系.

2、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

二、宪法的分类(P52)

传统上,资产阶级学者根据宪法的某些外部表现特征,对宪法做了如下分类:

1、按照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的类型,可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2、按照宪法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提示: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英国宪法则是典型的不成文宪法.

3、按照宪法的修改是否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可以分为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4、按照宪法制定主体可分为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 06 08 12

提示: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和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钦定宪法的代表;1809

年6月6日的《瑞典王国宪法》和1830年法国君主路易?菲利浦与国会协定产生的宪法则是协定宪法.

第二节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宪法的指导思想(P53)

新中国宪法史上先后产生过4部宪法,现行宪法(即八二宪法)自改革开放初期颁布后,历经4次修宪一直适

用至今.

1、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一个修正案,重点在第11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

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1993年第二个宪法修正案由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现时中国明确定性为“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还将“市场经济”一词引入宪法.修正案将原来“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等

内容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等.12

3、1999年第三次修宪标志着“依法治国”理念的重大胜利.

4、2004年宪法修正案是现行宪法历次修订中变动幅度最大的一次.

(1)2004年宪法修正案直接修改为“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另一重大变动是“人权”概念正式引进宪法.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P53)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即 :人民主权原则;

2、保障公民权力和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即:基本人权原则;

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的原则即:法治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即:权力制约原则.

第三节国家的性质、形式和经济制度

一、国家性质(P54)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即:人民

民主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主要包括:保障人民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组织经济和文化建设;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

二、国家管理形式(P56)

1、政权组织形式可分 :(1)君主制 ;(2)共和制.

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内容主要包括:

(1)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确认人民是国家主人的法律地位.

(2)各级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处于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3)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主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原则.

(4)我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哪些优越性:

(1)能够充分发挥民主,便于人民参加管理国家事务,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民主性.

(2)便于实行“议行合一”,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工作效能.

(3)既能保证实现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国家结构形式(P58)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和分类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和与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现代国家主要分为两种国家结构形式:(1) 单一制;(2))联邦制;(3)邦联制.

(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是:07

1、我国有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传统;

2、我国的民族状况和民族关系有利于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3、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要求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2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四)特别行政区制度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主要是:03

1、特别行政区是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2、特别行政区的外交事物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3、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

4、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

5、特别行政区享有司法权和终审权.

四、经济制度(P62)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06

(二)按照宪法规定,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形式主要有:

1、全民所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2、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

(2)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3)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3、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1)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04

(2)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4、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资企业

(三)分配原则和制度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1、《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07

2、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包括:私有财产权、生命权、自由权.

第四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概念(P64)

公民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所谓国籍就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即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公民资格.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P65)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P65)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的权利.

3、宗教信仰自由03

(1)公民有信仰宗教与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

(3)在同一种宗教中,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4)有过去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仰而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

4、人身自由权(P66)05 07

(1)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即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逮捕、拘禁、非法剥夺或者限制人身自由,以及非法搜查身体.

(2)公民的人格准严不受侵犯.

(3)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4)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社会经济权利(P67)

(1)财产权.(2)劳动的权利.(3)休息权.(4)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5)物质帮助权.

6、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P67)

(1)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进行科研、文化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7、特定主体的权利

(1)国家保护妇女的权益.(2)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3)华侨、归侨的正当合法权益受国家保护.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P68)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和依法服兵役.

5、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五节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是指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利,执行国家只能建立起的各种国家机关,这一整套有机联系的国家机关的总和,称为国家机构.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国家机构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形式.

二、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P69)

1、法治原则;

2、民主集中制原则;

3、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4、责任制原则;

5、精简和效率的原则.

三、国家机构的组成

(一)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提示:各权利机关组成,职权范围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是每年必考的考点,希望学员下大力气学习.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P71)0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行使国家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监督宪法的实施;12

(3)决定、选举和罢免国家领导人.即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选举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有其选举和决定的人员:08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2)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

(3)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4)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5)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6)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决定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P7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0710 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为止,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解释法律.12

(2)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3)决定除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外的国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05 06 08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专门委员会(P72)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设性委员会是民族委员会、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华侨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

(2)临时委员会主要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认为必要时,组织的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P73)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监督.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P73) 05 06 10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三)国务院(P74)04 05 10

1、国务院组成人员包括: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制.

提示:国务院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

2、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1)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2)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3)组织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4)、领导和管理各行业、各部门的行政工作.即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5)、进行行政监督.即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P74) 05

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中央军事委员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相同,五年.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P75)

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新《选举法》规定实行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旨在实现城乡:“同票同权”.11

(1)关于人大代表候选人的产生,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选民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2)选举委员会在汇总代表候选人名单后,将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并交各该选区的选民小组讨论、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3)如果所提代表候选人的人数超过法定的最高差额比例,由选举委员会交各该选区的选民小组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对正式代表候选人不能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进行预选,根据预选时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七日以前公布.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05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

(3)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4、群众性自治组织(P76)03 06

(1)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

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2)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两部法律对落实宪法的基层民主制度发挥了巨大作用.

(3)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居民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在基

层政权或者它的派出机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P77)04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0

2、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08

(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P77)11

根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2、人民检察院(P78)11

(1)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l32条规定:最高

人民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

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07

(2)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

和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3)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

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第三章行政法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则(P80)

1、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或行政法治原则,该原则在结构上包括遵守现行法律和依照法律授权活

动两个方面.它包括法律优位与法律保留两个原则.

2、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行政决定应当具有合理性,尤其适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动.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

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2)考虑相关因素原则;(3)比例原则.

3、程序正当性原则08

(1)行政公开原则;(2)公众参与原则;(3)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

(1)行政效率原则;(2)便利当事人原则.

5、诚实守信原则

(1)行政信息真实原则;(2)信赖保护原则;(3)行政许诺应予兑现.

6、权责统一原则

(1)行政效能原则;(2)责任行政原则.

二、行政法律关系(P81)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2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相对人和第三人.

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行为.

三、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特征(P82)

行政行为是享有行政权能的组织(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对行政相对人所做的法律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1)单方性;(2)强制性;(3)无偿性.091011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1、按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和制定规范性文件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处罚、行政奖励等.

2、按法律是否对之严格拘束,可以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3、按是否可由行政主体主动实施为标准,可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和依申请行政行为.

4、按是否必须具备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三)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是指合法行政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包括:行政主体合法、行政权限合法、行政内容合法、行政程序合法、行政形式合法.

(四)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四个方面.

四、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是指规范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方式和步骤,具有法定性、多样性和分散性.

(一)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P83)

1、公开原则

公开原则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行使行政权的依据必须公开;(2)行政信息公开;(3)设立听证制度;(4)行政决定公开.

2、公正、公平原则

公正、公平原则应当包括如下内容:(1)行政程序立法应当赋予行政相对人应有的行政程序权利;(2)行政主体所选择的行政程序必须符合客观情况,具有可行性;(3)行政主体所选择的程序必须符合规律或者常规,具有科学性;(4)行政主体所选择的程序必须符合社会公共道德,具有合理性;(5)行政主体所选择的程序必须符合社会一般公正心态,具有正当性.

3、参与原则

参与原则的内容集中体现在行政相对人在程序上的权利,主要有参与听政权、陈述申辩权、复议申请权.10

4、效率原则

主要通过时效、代理、不停止执行等制度来体现.

(二)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P84)

行政听证制度;行政回避制度;审裁分离制度;说明理由制度;信息获取制度;案卷制度.

提示:(1)一般认为听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告知和通知;公开听证;委托代理;对抗辩论;制作笔录;

(2)行政行为说明理由的内容是:一是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理由.包括支撑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特别是要说明做出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二是行政行为的正当理由.包括支撑行政行为自由裁量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五、行政责任(P85)

指导行政责任的价值观是现代的权力在民思想;规范行政责任的措施是宪法和法律制度;行政责任制度的目的是约束政府机关及公务员行为,增强公务员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行政责任的类别;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

1、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2、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等.

六、行政救济(P86)

行政救济是法律救济的一种,是指国家机关通过解决行政争议,制止、矫正违法或不法的行政侵权行为,从而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获得补救的法律制度.行政救济的特征:

1、行政救济是以行政争议的存在为前提.

2、行政救济的产生是因为行政相对人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了行政行为的侵害.

3、行政救济只能依相对人的申请而进行.

4、行政救济的目的是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提示: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分为诉讼救济和诉讼外救济.

1、诉讼救济

2、诉讼外救济,包括多种途径:(1)、行政监察;(2)行政复议;(3)行政申诉;(4)立法救济.

第二节行政许可法

一、行政许可的特征(P87)

1、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经济和社会事物实施管理的一种行政行为,不包括对民事权利,民事关系的确认.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外部管理对象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的一种外部管理行为.

3、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4、行政许可的内容或者直接后果在于是否准予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

二、行政许可的原则(P87)

合法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救济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监督原则.

三、行政许可的设定(P88)

行政许可设定是国家机关依据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创设行政许可的一种立法行为.

(一)行政许可设定事项;行政许可法规定以下六类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

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这类许可可以依法转让).

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有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

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二)可以不设行政许可的事项09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

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

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三)行政许可设定权限的划分(P90)

1、凡行政许可法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法律都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2、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3、对于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因行政管理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提示: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资格资质,不得设定企业等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前置性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企业个人到本地区经营,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四、行政许可的实施

(一)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P91)

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2、授权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规则;

3、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法律规则;11

(1)是受委托主体只限于行政机关,不能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也不能是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2)是受委托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委托行政机关承担.

(3)受托行政机关不得将行政许可实施权再转托给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4、实施行政许可主体制度中的创新机制.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

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

(二)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1、一般程序(P92)

(1)申请许可需要采用申请书格式文本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文本,文本中不得包含与申请行政许可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提示: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2)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3)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4)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5)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6)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7)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提示:有数量限制的行政许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申请人的申请均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

2、听证程序(P92)

(1)依职权举行听证,即行政机关主动举行听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

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2)行政机关依申请举行听证,即相对人申请举行听证.

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

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听证的期限是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5日内提出,

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听证申请后20日内组织听证.审核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不得担任听证主持人.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三)行政许可的费用(P93)

1、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

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

2、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按照批准的预算予以核拨.

3、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收取费用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所收取

的费用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财政部门不得以

任何形式向行政机关返还或者变相返还实施行政许可所收取的费用.

五、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P93)

1、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有多种方式,包括:书面检查;实地检查;属地管辖;检举;对特定被许可人履行特定义务的监督;自检.

2、法律责任(P94)

(1)违反行政许可法规定设定的行政许可,有关机关应当责令设定该行政许可的机关改正,或者依法予以撤销.

(2)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

申请该行政许可.

(3)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行政处罚法

一、行政处罚的特征(P95)

1、行政处罚主体的特定性;

2、行政处罚对象的特定性;

3、行政处罚的规范性.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P95)

1、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2、行政处罚公正和公开原则;

3、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保护当事人权利的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一)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P97)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违法财产;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许可证;

6、行政拘留.

提示:行政处罚从其性质划分,大体分为四类:12

1、申诫罚,如警告.

2、财产罚,如罚款.

3、能力罚,如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许可证.11

4、人身罚,如行政拘留.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P98)

1、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03

2、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04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0407

4、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05

四、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P99)11

(一)行政主管机关;

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05

1、受委托组织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2)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3)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2、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具备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3、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4、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五、行政处罚的管辖(P100)

1、级别管辖:原则上由县级以上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地域管辖:原则上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则另作特别规除外;

3、指定管辖,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4、职能管辖.

六、行政处罚适用

(一)行政处罚适用的原则(P101)

1、一事不再罚原则;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1112

2、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3、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二)裁量处罚的的情节(P101)0406

1、不予处罚的情节12

(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2、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3)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4)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5)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三)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P101)

1、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提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税收征管法》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

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2、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七、行政处罚的决定

(一)简易程序(P102)

1、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11

(1)案情简单、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

(2)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简易程序的内容包括:

(1)表明公务身份.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2)认定事实,说明处罚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听取其陈述与申辨.

(3)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4)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5)备案.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二)一般程序(P102)

1、行政调查和检查

(1)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2)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2、听证程序(P103)

(1)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2)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3)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三)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四)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五)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七)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八、行政处罚的执行(P104)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11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提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之日起2日内,交至行政机关.

第四节行政强制法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和特征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P104)

1、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活动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强制的特征

1、行政性.

2、直接强制性.

3、非处分性.

二、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P105)

(一)依法原则

《行政强制法》第4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二)适当原则

《行政强制法》第5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三)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四)禁止滥用原则

(五)救济与赔偿原则

三、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一)行政强制的种类(P104)

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12

1、限制人身自由

(1)行政相对人处于醉酒、精神病发作等状态,非管制不能避免行政相对人对其本人造成危害或对他人构成威胁.

(2)行政相对人意欲自杀,非管制不能保护其生命.

(3)行政相对人存在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情形,非管制不足以预防或救护.

2、处置财物;行政强制执行一般分为间接强制和直接强制.

(1)间接强制,指执行机关通过某种间接的强制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它又可以分为代履行和执行罚两种.

(2)直接强制执行按其内容可分为对人身的强制、对财产的强制和对行为的强制三种:①对人身的强制.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不到指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的人实行强制拘留.②对财产的强制.如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对逾期不缴纳税款的从银行进行强制划拨.③对行为的强制.如根据《专利法》的规定,对专利权人无正当理由不将所申请的专利转为生产的实行强制许可.

(二)行政强制的设定(P106)

1、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

2、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3、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以及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4、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此外,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

解释:其他规范性文件一般包括3类:国务院部门的规章;省级人民政府规章,有规章制定权的较大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其他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是指那些由国家机关制定的不属于立法,但又具有普遍约束力、能够反复适用的文件.

5、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P107)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2)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3)出示执法身份证件;(4)通知当事人到场;(5)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6)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7)制作现场笔录;(8)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9)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二)查封扣柙的实施程序

1、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实施.

2、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3、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查封、扣押的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三)冻结的实施程序

1、冻结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不得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冻结存款、汇款的数额应当与违法行为涉及的金额相当;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冻结的,不得重复冻结.

2、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冻结通知书后,应当立即予以冻结,不得拖延,不得在冻结前向当事人泄露信息.

3、依照法律规定冻结存款、汇款的,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在3日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定书.

五、行政强制执行程序(P108)

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包括一般程序和人民法院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第五节政府信息公开(2013新增)

一、政府应主动公开的信息(P109)

对于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其他依照法律以及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信息,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

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P110)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一般不得公开,但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和程序

(一)政府主动公开信息(P110)

1、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向其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3、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依申请公开信息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由行政机关代为填写.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和保障(P111)

(一)行政监督与法律责任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

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2、若发现违法情形,依具体情形的不同,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二)司法保障

1、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有违法情形,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下列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行政

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1)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复的;

(2)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符合其在申请中要求的内容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适当形式的;

(3)认为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或者依他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侵犯其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

(4)认为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要求该行政机关予更正,该行政机关拒绝更正、逾期不予答复或者不予转送有权机关处理的;

(5)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提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可以一并或单独提

起行政赔偿诉讼.

第六节行政复议法

二、行政复议的特征(P112)

1、行政复议是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的活动;

2、行政复议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3、行政复议是一种裁判活动;

4、行政复议的内容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P113)

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确定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的决定不服的;

(5)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6)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8)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9)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10)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11)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2、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况

(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决定的

3、可以一并申请行政复议的抽象行政行为12

(1)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定(部门规章除外);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地方政府规章除外);

(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P114)

1、申请人必须是行政相对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外国人、无国籍人.

2、行政复议申请人资格转移的情况是:

(1)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2)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二)行政复议代理人

1、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主体是申请人、第三人、不包括被申请人.

2、委托代理人的人数不得超过2名.

3、委托形式原则上必须是授权委托书;但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可以口头委托.

提示:申请人、第三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向行政复议机构报告.

(三)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1、行政复议被申请人,是指作出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

2、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

同被申请人.如:工商局、公安局在联合执法行动中,拘留了一个人.应该告公安局和工商局,因为是联合执法.

3、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共同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

织为共同被申请人.行政机关与其他组织(非行政主体)以共同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4、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

5、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

服申请行政复议的,该派出机构为被申请人.

6、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申请人.

(四)行政复议第三人

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因与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者复议机构通知,参加到复议中的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四、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程序

(一)申请复议的期限(P115)11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注意两点:第一,申请行政复议期限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计算,而不是从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第二,法律规定的复议申请期限与行政复议规定的可能不同,但除了长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60日的,从其规定外,其他情况均以行政复议法规定的60日为准.

(二)复议机关(P115)

1、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申请人选择复议机关,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以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复议.06 11

2、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03 04

3、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09

4、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06

5、关于复议机关的其他规定:

(1)对县级以上地方性人民政府依法设定的派出机关的具体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2)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07

(3)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4)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5)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三)复议申请形式

复议申请形式包括两种,即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

(四)受理(P116)

1、行政复议机关受到复议申请书后,应在5日内对复议申请书进行初步审查,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是不属于该机关受理的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1)对复议机关已经处理过的行政复议案件,或者正在审理的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不能再就同一事实和同一理由向复议机关另行申请复议.

(2)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不得再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2、对复议机关应受理而不受理的处理

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可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如果申请人不服,有两种选择:

(1)将情况向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反映,上级行政机关认为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的,应当责令其受理或者必要时可直接受理;

(2)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对于复议期间停止执行例外规定04 05

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五、行政复议决定(P117)

1、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方式.

2、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七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国家机关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3、复议决定(P118)

(1)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2)对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11

(3)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该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第一,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第二,使用依据错误的;第三,违反法定程序的;第四,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的;第五,具体行政行为不当的.

4、被申请人不按照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提示: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5)赔偿决定

①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复议机关对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应当给予赔偿的,

在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做出赔偿决定(依申请赔偿决定).

②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定撤销或者变更罚款,撤销违

法集资、没收财物、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具体行政行为(与财产相关的行政行为)时,应当同时责令被申请人返还财产,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依职权赔偿

决定).

4、复议期限

复议机关应自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08 第七节国家赔偿法

一、国家赔偿概述

(一)国家赔偿的特征(P119)

1、赔偿主体特定;

2、赔偿范围特定;

3、赔偿方式和标准制定;

4、赔偿程序多元.

(二)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行为要件:侵权主体实施的行为是执行职务的行为.

(三)国家赔偿法调整的范围

国家赔偿法调整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照成损害而给予赔偿的活动.国家赔偿法所覆盖的范围不包括国家立法行为、军事行为,也不包括国家补偿和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

二、行政赔偿

(一)行政赔偿的范围(P120)

1、侵犯人身权的赔偿范围:

(1)违法拘留或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

(3)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

2、侵犯财产权的赔偿范围:

(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征用财产.

3、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事项: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05

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

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

授权的组织为赔偿义务机关.

3、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4、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5、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

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三)行政赔偿程序(P121)

1、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中一并解决赔偿争议程序

(1)在行政诉讼程序中,原告可以在起诉之后到一审庭审结束之前提出行政赔偿的诉讼请求.

提示:对于诉讼请求和赔偿请求,人民法院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2)在行政复议程序中,申请人可以在申请复议之后到复议决定做出之前提出赔偿申请.

2、单独处理赔偿争议程序

(1)请求权人单独提出国家赔偿请求,应当由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请求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害到自己的合法权益之日起2年内提出国家赔偿请求.

(2)在先行处理程序中赔偿义务机关可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进行协商.

(3)先行处理可能出现如下几种处理结果:①赔偿义务机关直接拒绝赔偿;(2)赔偿义务机关决定给予赔偿,但受害人对赔偿方式、赔偿项目或赔偿数额有异议;③赔偿义务机关未作任何决定;④赔偿义务机关决定给予赔偿,受害人对赔偿满意.

提示:在上述情况下,只有最后一种是对赔偿案件的圆满处理,其他的情况下,争议仍然存在.为了解决争议,

还可以提起单独的行政赔偿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来解决.

三、刑事赔偿

(一)刑事赔偿的范围(P121)

1、侵犯人身权的赔偿范围

(1)错误拘留(①违法拘留②合法拘留但超过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2)错误逮捕(逮捕后决定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3)无罪错判,原判刑罚已执行;(4)刑讯逼供和殴打、

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5)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

2、侵犯财产权的赔偿范围

(1)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追缴等措施的;

(2)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罚金、没收财产已经执行的.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通过暑假社会实践,我懂得了许多许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最终他们只会是和你擦肩而过的人。生活即使再残酷我们也要把握现在,笑对未来。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为大家整理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一一年一度的暑假生活将要开始的时候,我们寝室的几个同学都很有热情的开始讨论着我们暑假的生活和去处,有的说要在家里陪自己的父母,有的准备去外面打工。而我也一样开始考虑着自己的去处,最后我决定我要到外面去找份事做。 于是在家里呆了两天以后我便来到了XXx,在这里我找了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我还是在这里经历了一次工作的艰辛,我很庆幸我自己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我有很多的机会去尝试不同的岗位。在工作当中我每天都可以学到许多的东西,就如我们x 主管说的只要你在这个岗位那么你就有责任要把分配给你的事情做好,只要你出了校园你就要肩负起一定的社会压力。刚开始我们的x主管说到的社会压力时我们都不知道她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我在猜测着。随后的几次部门员工会议中她解释了“社会压力”,她解释社会压力时是这样给我们说的。用两个人来比喻如张三和李四是同一个村的同样的年龄,一年他们同时回家,张三是开着奔驰轿车回家别人都和他打招呼而李四是骑着自行车回家

而别人且不和他打招呼,因此张三和李四之间便存在了一种社会压力。听完了我们主管解释我忽然大悟,原来社会压力不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是别人给你的。你不要也不行,因为你不可能左右别人的思想不可能左右别人的对你态度。因此在这个社会生活中只要有其他的人存在你就必须承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社会压力。也许有些人会说那个村里面的人太金钱主义了,但是通过这次的实践工作我充分的肯定了我们主管解释的那个社会压力的说法。因为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没办法,在这个时代我们也只能这样来解释社会压力这个词。 是的通过这次暑假期间的工作我还认识了好多的朋友,在这一个月的工作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的相处之道。也许我们之间可能就像相交的两条直线,经过一个交点便马上向两边无限的延伸。从此便可能再也没有交点了。但是经过这一个月的相处我们都已经成为了的朋友,我们依然记得我们曾经在一起呆过的日子。我们依然记得我们曾经一起在上班下班的路上调侃,一起在上班的时候说笑。虽然我们相处的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在这段时间里都是一起忧了一起笑的。是的我们常常为自己那少的可怜的工资发愁,为今天一起休假而高兴。我们就是这样相互诉说和玩乐的度过了我们的一个月。生活从来就不缺乏乐趣,只是我们不曾去发现他罢了。即使当时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用心去建立属于我们青春年华中的那份友谊之情。

2020年某局开展“岗位尽职责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领导讲话

某局开展“岗位尽职责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 领导讲话 《某局开展“岗位尽职责,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领导讲话》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尽职责,勇争先”主题动员会,目的就是进一步深化“我的岗位与**县发展”实践活动,激发全局干部职工尽责工作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刚才xx副局长宣读了《“岗位尽职责,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希望会后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实施。下面,关于如何开展好“岗位尽,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局党委决定在全局开展“岗位尽职责,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是“我的岗位与温县发展”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深化,是加快领导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提升温县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需要。交通运输工作涉及面广,备受各级领导关切和社会各界关注,稍有不慎将会给整体工作带来被动,对交通行业形象带来不利

影响。近期,由于我们某些方面工作中出现的疏忽纰漏,受到了县长李英杰、常务副县长董红倜等县领导的特别关注,县政府督查室也分别就事态进行了跟踪问效。如:出现的子夏大街与鑫源路大转盘车道设计安全宽度不够、重点工程施工进度缓慢、黄河路排污管道更换不及时、监理整改不到位、南出城口改造涵洞超宽和陈家沟城乡公交车脏、乱、差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充分暴露出我们岗位履责中还存在种种失误,没能完全潜心沉下去调查研究工作,说明我们日常工作中没有很好的尽职尽责,工作细节环节没有洞察抓细,工作标准水平要求过低,工作效能低执行不力,工作抓落实不到位。 开展“岗位尽职责,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就是为切实解决当前交通运输发展中存在的工作思路不清、工作不尽责、工作标准不高、工作落实不力、工作机制不顺和发展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通过扎实开展“岗位尽职责,工作勇争先”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争先意识,引导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工作岗位,爱岗敬业尽责,干好本职工作”,努力形成“爱岗位、爱交通,比作风、比贡献”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全县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责任主体,扎实有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在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 的讲话 ◎孟福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市委决定从市、县两级直属单位中选派一批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锻炼。今天召开动员大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把市委的这个决定落实好。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重要意义 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加强对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举措。挂职锻炼干部工作是我党培养教育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关心、支持、帮助基层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更是组织部门检验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力度,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提高年轻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质”。今年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把基层和生产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为了把中央、省委的要求贯彻落实好,我市今年的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选派后备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工作思路和任务。组工会议之后,市委组织部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确定了挂职干部名单,在较短时间内把这项工作任务落到了实处。 到基层挂职锻炼是年轻干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干部到基层进行挂职锻炼,有利于年轻干部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有利于年轻干部了解基层、服务基层,丰富工作阅历,积累群众工作经验。从多年来机关公务员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没有经过基层锻炼直接进入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普遍要经历一个适应期。这是因为,机关部门的业务工作专业性较强,服务对象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复合能力的提高在客观环境上受到了一定限制。基层是社会的缩影,是全面加强干部能力建设的“大

主题实践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主题实践活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三级干部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通报年度考核结账情况,隆重表彰在××年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动员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力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这里,我简要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切实增强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显著变化、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的一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了超年初计划、超全省平均水平,也是×××改革发展进程中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应该说,我们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7%。在镇域经济发展考核中,×××镇、×××镇跻身前×名,××镇、××镇进位较快,乡镇经济“群星现象”正在显现。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4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6.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增幅达到61.4%,税收占比达到65.1%,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乡镇税收增长较快,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任务。×××工业园、×××镇完成税收翻了一番多,增幅分别达到163%、××4%。 二是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同比增长30.××%;三次产业中二产业比重达到49.68%,比上年提高了3.04个百分点(近×年来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增长××3.78%,居全省市州第××位。工业企业提供税收大幅增长,其中重点企业税收增幅达到43%。×××冶金入库税金一年翻一番,突破3500万元,××集团入库税金突破××000万元,××集团入××金突破1100万元,还有××××、××服饰等一批新办企业投产见效快,迅速成为纳税大户。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全市新建、扩建、跨年度建设项目145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8个。引进了××××LED照明生产基地项目、××重型化工装备生产项目、××控股公司投资的全国棉花交易中心项目等。企业扩规态势喜人。××××家重点企业实施扩规项目34个,当年竣工19个。纺机工业园建设已进入施工高潮,×××织造园已完成征地,××药业扩规一年一个新台阶。天源木业二期扩规项目、××啤酒3万吨易拉罐生产线项目、三机特车开发区项目已经投产。还有×××制药与×××制药,××泵业与×××集团公司708所合作,挂大靠强,前景可期。企业上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已有7家企业纳入湖北省第二批上市后备企业。“一区三园”建设进一步加快。×××经济开发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坚持抗灾夺丰收,战胜了罕见的持续干旱和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0%。我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抗灾夺丰收突出贡献单位”、“全省‘三农’工作发展先进市”、“全省农产品加

在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选模板

在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为了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推动“135”工程的顺利实施,把建设跨世纪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县委决定从县直单位选派15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在各单位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经过审查,确定了挂职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名单。今天召开动员大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把县委的这个决定落实好,使这一工作收到实效,达到目的。刚才桂流贵同志就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指导思想、有关纪律、要求讲了具体的意见,优秀年轻干部代表也在会上谈了认识,表了决心。我相信,县委的这一举措,一定能够得到全县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肯定,得到广大优秀年轻干部的拥护,对加快我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和经济建设步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借此机会向即将奔赴农村、工作的年轻朋友讲几句话,与大家共勉。一、认清形势,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又是一个迎接挑战的时代。从国际情况来看,两极对抗已为多极化的新格局所取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的竞争更趋激烈,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从国内情况来看,在胜利完成“八五”计划,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在本世纪末,我们要达到小康,在下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前进中还面临着各种有待解决的复杂课题及干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些消极因素;从我县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这个主旋律,以力克困难,争创一流的气魄和胆略,深入实施“龙体战略”,强力推进大改革、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进程中,县委、县政府根据望城已经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按照客观形势的要求,明确制定了建设“两个强县”的宏伟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末,把望城建设成为湖北的经济强县和教育强县,到20xx年,把望城建成全国的经济强县和教育强县。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决定望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新世纪,决定望城下世纪在全市、全省、全国发展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非常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八五”时期,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尽管有所增强,但在全省的位次只名列20位,与全省十强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

大学生暑假个人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有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以后就会写一份社会实践报告,这样也是方便自己得出实践的结论,不然的话,那社会实践不就白做了嘛。以下就是XX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暑假个人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希望对您有用。 大学生暑假个人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餐厅里,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我是一名正在读书的学生,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总说从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也许没有经历过社会的人都有我这种不知名遭遇吧!我并没有因为我在他们面前没有经验而退后,我相信我也能做的像他们一样好。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一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一、管理者的管理 在公司里边,有很多的管理员,他们就如我们学校里边的领导和班级里面的班干部。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管理,就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方法,就要以艺术性的管理方法去管理好你的员工,你的下属,你班级里的同学们!要想让他们服从你的管理。那么你对每个员工或每个同学,要用到不同的管理方法,意思就是说:在管理时,要因人而异! 二、自强自立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一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三、认识来源于实践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

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2011年#月#日) 同志们: 3月30日,自治区司法厅召开了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徐呼和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对在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司法厅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司法厅和市委党政法委关于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的要求,对在全市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切实推进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全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水平,努力开创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司法局党组对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徐呼和厅长的重要讲话以及司法厅下发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案。按照司法厅和市政法委的部署和要求,这次为期一年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是,全市劳教人民警察、司法行政机关干部和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局成立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下

发了《关于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出了安排和部署。 下面,我代表司法局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司法行政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1、要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推进司法行政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全市司法行政队伍总体是好的,是一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队伍,为促进乌兰察布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和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理想信念不坚定、群众观念不牢固、执法执业为民意识不强等问题,在一些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特别是当前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并把劳教、律师等作为对我渗透的重点领域和对象,司法行政领域反渗透、反颠覆的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我市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首都“护城河”,一直是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地区。因此,全市司法行政队伍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进一步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执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真正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执

201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书(同名28711)

2013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书(同名28711)

暑期社会实践 活动的总结 经过全体同学的努力,我们于2月22号下午圆满的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家教活动。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同学们交流了各自的感想。其中万健同学的感想值得大家学习,他认为:“通过这项活动,我意识到了钱财的来之不易,那么这个意识将给我今后形成正确的理财观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同时在辅导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个耐心、机智的处事习惯,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结合他人的建议把工作做得更好,这一点是我走向社会前所接受的最有效的磨练……” 我个人认为:首先,这个活动是十分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当今大学生虚度光阴的现象十分严重,我们组织并参与这样的活动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正如条例中所说的“生活在严格教育体系下的我们,对于社会、责任、实践,甚至对于报酬是怎样得来的,还一无所知……发起这项活动。既贡献了自己身上的一份余热,也提高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其次,通过活动我们也很好的实践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提倡的激发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培养积极上进的人生观;促进大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以及增强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的号召。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活动中我再次认可了老师的教育,即人的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大学生就业准备绝不仅仅是最后半年或一年才需面对和投入的任务,而应该是贯穿在我们生活过程中的一件大事。通过组织和参与“爱心

辅导”活动,我个人对于社会的理解以及就业的估计有了更多的认识,而在组织管理能力上更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尽管不是真正的就业,但是体验到了一种在校园里和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带有一定压力的就业氛围,给自己为人生发展而做出的准备提供了帮助。 暑假即将结束,组织并参与“爱心辅导”活动使我的暑假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尽管在这次“爱心辅导”活动中我们取得的经济报酬是微薄的,但是我们收获的精神食粮却非常丰富。因为它让我初步领悟到一个人不管学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社会活动中都离不开“扎实、勤奋、虚心”这样的立身之本。 实践报告正文 一、实践目的: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 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 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言形式,不单列标题及序号。 二、实践内容:先介绍实践安排概况,包括时间,内容,地点等,然后按照安排顺序逐项介绍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工作内容、专业知识与

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讲话稿

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讲话稿 --- 在开展“分类联系解民忧,五查五改五增强”主题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 为使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解决问题不走神、不散光、助推全镇党的路线教育活动见成效,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得实惠的目的,我镇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各环节工作,全面启动了“分类联系解民忧、五查五改五增强”主题实践活动,下面我就如何开展此项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创新载体显特色。 以分类联系群众为切入点,认真查找党员干部思想解放够不够,改因循守旧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查找宗旨意识强不强,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之风,增强服务意识;查找工作作风实不实,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风,增强实干意识;查找基层班子牢不牢,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现状,增强战斗力;查找民生需求清不清,改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后劲。 二、分类联系解民忧。 按照“访贫困户、问衣食冷暖,访温饱户、问发展思路,访小康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党员、问兴村良策,访企业户、问经营状况”的“五访五问”的要求,扎实做好分类包联,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联 3 至 5 个村(社区)、一个产业示范大户(企业)、 3 户连心户,镇机关党员干部每人包联一个村(社区)、 5 户连心户。村级(社区)党员每人包联 2 户连心户;对包联对象逐户登门看一看、生活情况聊一聊、社情民意访一访、党的政策谈一谈、困难之处帮一帮,重点为帮扶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每个包联村要求建设一个好班子、制订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办1-2 件实事、培育1-2 个典型、帮扶连心户解决1-2 件实际困难。制作联系卡,加强联络联系,使包联工作人对人、点对点地衔接落实到位,把人民群众期盼的就 业、就医、住房、上学、用水、用电、出行等民生需求问题解决到位,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血肉关系。

在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推动“135 ”工程的顺利实施,把建设跨世纪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任务落到实处,县委决定从县直单位选派150 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企业挂职锻炼。在各单位民主推荐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经过审查,确定了挂职锻炼的优秀年轻干部名单。今天召开动员大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把县委的这个决定落实好,使这一工作收到实效,达到目的。刚才桂流贵同志就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企业挂职锻炼的指导思想、有关纪律、要求讲了具体的意见,优秀年轻干部代表也在会上谈了认识,表了决心。我相信,县委的这一举措,一定能够得到全县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肯定,得到广大优秀年轻干部的拥护,对加快我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和经济建设步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借此机会向即将奔赴农村、企业工作的年轻朋友讲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认清形势,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 当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充 满希望的年代,又是一个迎接挑战的时代。从国际情况来看,两极对抗已为多极化的新格局所取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后盾的竞争更趋

激烈,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从国内情况来看,在胜利完成“八五”计划,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在本世纪末,我们要达到小康,在下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前进中还面临着各种有待解决的复杂课题及干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些消极因素;从我县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时期,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这个主旋律,以力克困难,争创一流的气魄和胆略,深入实施“龙体战略”,强力推进大改革、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伟大进程中,县委、县政府根据望城已经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按照客观形势的要求,明确制定了建设“两个强县”的宏伟奋斗目标。即,到本世纪末,把望城建设成为湖北的经济强县和教育强县,到XX年,把望城建成全国的经济强县和教育强县。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决定望城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新世纪,决定望城下世纪在全市、全省、全国发展格局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既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非常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八五”时期,我县综合经济实力尽管有所增强,但在全省的位次只名列20位,与全省十强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才缺乏,机制不活,开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后劲不足,效益不高仍然表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某某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关于面包厂生产实践报告 实践地点: 实践时间: 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成绩: 共青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委员会制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们大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有了上班族的味道,还有那种忙碌,那种盼望双休日的心情,这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真的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作为大二的学生,社会实践也不能停留在大一时期的那种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社会实践应在结合我们实际情况,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我觉得我们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应注重实践的过程,

从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感受社会就业的现状,体验一下工作的乐趣,这学期的假期我根据时间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假期期间找了一份离家较近的面包厂工作,因为该厂是轮班制,所以基本上厂里的面包生产过程都有所接触和学习。虽然,每天工作对时间长了点,但热情而年轻的我并没有丝毫的感到过累,我觉得这是一种激励,明 白了人生,感悟了生活,接触了社会,了解了未来。 我所在的厂就是我家小区附近的,主要生产的是汉堡胚,我开始所做的只是简单的“端盘”以及一些琐碎的杂活,像挑拣不合格产品之类的工作。跟我一起的暑期工,有的是刚经历高考后的学生,有的是已经在这里干了好今年的老员工。这家工厂的工作时间是早班八点,中班十点上班,下班时间不固定,完成生产任务就可以下班。但是每天的生产都是看客户订单。时不时会有加班,有时候还会到凌晨一两点钟左右,而加班是没有加班费的。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月四天休息,一般在每个周日,就厂里接的订单来决定。而我们临时的暑假工是休息没有钱的。如果家不是本地的或者是离家太远上下班不方便,厂里给提供免费食宿。我不愿住在那,所以每天早上5点50就得起床,真是比上高三起的还早,洗漱完毕吃完早饭就飞奔而去,一般会在6点50左右到厂,因为有时候上班是看人数,人差不多来了,就可以开工,我们临时的不敢晚去,只能提前等着。由于厂里生产的是食品,所以卫生情况要求的是很严格的。每天进车间前,要带好发罩,口罩,不许露出一根头发,只露出眼睛,还要穿上工作服和工作靴。然后进去前还要用消毒液泡手,然后过风淋室,然后才进到车间里。由于为了面包的发酵,发酵室的温度在4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且烘焙室和面包冷却前的初访室的温度都非常热,一般我们一个小时就要换一下人,让人难以忍受。刚开始进去,由于一切都不熟悉,就是做一些简单的包装,真可谓熟能生巧,我们这些新工跟老工没法比,比如包装,我一直不停地装,第一天装了78箱,而老工可以装100多箱。因为是轮班制,可谓是“我们就是一块砖,哪有需要往哪搬”。在一车间动手分割面团,加工成型,并且送进发酵室发酵,在三车间进行质量检测和产品的包装装箱,并且在下班之前要进行卫生处理。这些活都不难,可是都是细致活,一直不停的干活,一种活一做做一天,真的

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发言稿

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学: 大家好! 在我们的盼望中,社会实践活动终于来到我们身边。“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须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陶行知告诉我们: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时间、空间,使他们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社会实践是一项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活动,它引导你们走出校门,接触社会,感悟生活;它有利于你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可以培养同学们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利他意识;它更是一种学校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是一种更为广泛的学习。 邓小平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希望你们要更好的利用这次实践活动在另一个课堂、另一片天地增长知识、锻炼意志、丰富阅历。“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会让你在合作中分享彼此的经验、智慧和成果,增加才干,认清自己,正确认识社会。作为教师,再一次叮嘱你们,“安全第一”,因为生

命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用心教导你们,生活处处是课堂,请把你们有限的知识、无限的好奇、满腔的热情倾注在新的课堂里;细心叮咛你们,照顾好自己,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互帮互助,学会给予。 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希望无限。请从这里出发,放飞你的梦想,精彩你的青春。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自作主张,不脱离集体,严守纪律;做到不怕苦、不怕累、并时刻牢记“安全”二字,确保各项活动万无一失;做到举止文明,阳光上进,向社会展示你们的青春形象。我相信,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你们会变得更加坚强、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我们有理由相信,青春年少的你们有实力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更相信,因为有你们,一切梦想都可以成真。让我们带着饱满的激情出发! 预祝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三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三篇 篇一 七月流火,伴着此起彼伏的蝉鸣和万里无云的明净蓝天,我度过了人生中第一个充满着温馨和关爱,洋溢着热情与爱心的富有意义的暑假。“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作为大学生,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认识。 近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年龄段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教堂,在那个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这次社区服务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支教中无时不刻不感觉到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无邪的童真童心。当我给他们讲诉三国演义故事的时候,他们对书中刘关张的义薄云天感慨不已,对诸葛亮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忠心敬仰而向往,对战争的残忍流露出的深深同情;当我教导他们读写英语时,他们表现出的浓厚兴趣,踊跃地回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热烈的讨论临时教材上面列出的颇有意思话题,积极地朗读教材里的单词

和课文;当我陪伴他们作画涂鸦的时候,他们的画里都有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一望无际的翠色草地,欢乐的伙伴们,时而有的画里漫天翩跹的彩蝶,又或是恣意飞翔的小鸟,又或是万紫千红的百花,完完全全体现他们对世界和平祖国和谐的深深向往和天真无邪的快乐。 感觉真的很简单:开心、幸福、责任!开心的是看到孩子们的笑容,那种没有任何杂质的笑容,那种从心里发出对我们这样的小老师们的尊敬以及将课外知识传授给他们的感激。幸福,因为孩子们的重视而更显幸福,因为我们已经走过了的童年却能再度去体味的幸福。责任,对待这群天真的孩子们,觉得自己要尽力,要耐心,因为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我听我见,我思我感。当初本着提高自我、充实自我、锻炼自我的目的我参加了这次社会实践,从前期紧张有序的准备工作,斗志昂扬的走进社区,到收获成功的喜悦,这一个星期以来经历的事情仿佛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地在我脑中浮现,不尽的汗水,浇灌了成功的花朵。与社区领导从陌生到熟识,我和很多的伙伴们也从不速之客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拖着疲惫的身体从社区回来,顾不得休息,一回家就忍不住地聊起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嬉笑中洗去了一身的疲惫,我们就是这样乐此不疲的忙碌着,我们的辛苦别人看得见,但其中的喜悦只有我们自己能享受。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晚上10点钟睡觉,常常中午也不得休息;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一手面包,一手豆浆,匆匆走出家门开始一天的征程;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下午一两点别人午休避暑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午饭,直到晚上八九点万家灯火的时候,才想起要吃晚饭了,于是一袋饼干,一杯清水,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对明天活动讨论中去;我们就是这样一群人,烈日

在医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医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 话 在医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市委“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党委研究,召开全院干部职工“服务大局、服务临床、服务患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扎实搞好这项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受高萍书记的委托,我就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提升认识,把握实质,增强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觉性 院党委在全院干部中开展“服务大局、服务临床、服务患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提升思想境界、强化民生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有效举措,是贯彻市委“执政为民,廉洁高效”集中教育活动的拓展和延伸,是落实《廉政准则》建设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的内在要求,势必对医院健康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优化发展环境,塑造和维护医院良好形象的需要。医院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息息相关,担负着救死扶伤、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窗口。应该说,我院与全市卫生行业一样,经过了突如其来的非典、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全运会医疗卫生保障等战役洗礼,白衣天使们用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换

取了人民群众的赞誉,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地位和高度评价。但事过境迁,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使包括医院在内的卫生行业不正之风问题又成为社会痛斥的重点,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群众关心的热点。为此,我院被列为全市优化发展环境民主评议单位,但从民主评议结果来看,很不理想。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行风的好坏是对全院整体工作的评价,绝非是哪个部门的事情。所以要求每个岗位的科主任都要强化“一岗双责”意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全市23个公用服务类部门单位总评中,我院行评位居倒数第二。23家平均综合得分87.5分(我院82.6分)。其中电话随机抽样调查为89分(我院82.9);社会问卷调查84.4分(我院82.14);日常检查考核91.9分(我院83分)。 从社会问卷调查的六项指标测评结果(满意度由高至低的是):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守信践约,工作人员办事效率,办事公开,履行职责。 从电话随机抽样(9个方面满意度由高至低)调查结果显示:24小时开诊,病人随时可以来医院就医;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诚实守信、践行承诺;便民利民新举措;办事公开;排队就医等候时间;缓解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在实施开展大型公益活动方面。据对180人次12条具体意见和建议统计分析:诊疗费用太高64人次;就医时等候时间长39人次;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33人次;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德、不要乱开药28人次;排队有加塞现象4人次;技术和医疗设备方面继续改善和提高4人次;停车难3人次;24小时开诊是实

实践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报告300字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300字 普及法律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xx年暑期,我系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们政法系的专业特色,组建##师范学院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以传承“五四”报国志,“服务和谐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宗旨,以“走入社会,服务群众”为原则,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等社会生活的第一线,通过开展以“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大墙”、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主要形式的志愿活动,大力传播科学文化和现代文明、弘扬科学精神、推广法治思想。 我们服务队主要通过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传单,问卷调查,制作海报、墙报等多种方式进行法律宣传,解答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疑难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使##师院法律志愿者服务队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一面,为##师范学院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现总结汇报如下: “送法下乡,服务社会” 我们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的第一站是到##县吕村镇吕村集进行“送法下乡,服务社会”的法律援助活动,在这流火的七月,我们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激情如火,热情如歌,本着“用我所学,服务社会”的宗旨,带着“建设和谐社会,完

善自我”的满腔豪情奔赴##县吕村镇吕村集与##县法院吕村镇派出法庭、吕村集村委会联合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受到##县人民法院吕村镇法庭的大力支持,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为了解该村的法律普及的现状,我们精心制作了关于普法状况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得知,当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由于对法律的不了解,他们并不是首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对于获知现行的法律时,他们主要通过广播电视的渠道。这些情况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进一步深入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在农村的普法活动过程中,媒体所起到以及将要起到的积极作用。 根据当前农村普法的“切入点”——民事纠纷,有针对性的宣传有关法律。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往农村中常见的争水、争界上的纠纷明显的减少,而日前常见的纠纷是合伙纠纷、婚姻纠纷、赡养纠纷、借款纠纷等,为了使这写纠纷在法律的范围内成功调处,我们利用广播,散发普法宣传材料,出版法律宣传墙报宣传法律法规。并为村办小学赠送了《中华德育歌》宣传小册子,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法律与道德方面的教育,为将来成为一名“懂法、知法、守法、护法” 的合格公民创造条件。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对有关农村土地的征用、占用、流转等问题,进行细致耐心的解答;针对家庭暴力、重男轻女等问题,进行了《婚姻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的宣读和讲解,为农村妇女的权益保障撑起了一把法律“保护伞”。此外我们认真解答了在外务工人员经常遇到的拖欠工资、工伤理赔、用工欺诈等问题,为外出务工的人员提供了保护自己合

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领导讲话

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5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关爱留守儿童”出征仪式,正式拉开我校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在此,我代表商学院分院党政领导班子,向即将参加社会实践的全体师生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祝愿! 开展社会实践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有效载体,对同学们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增进与工农群众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院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时代主题为引导,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每年都有一大批社会实践集体和个人受到全国和省、市各级表彰,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平台。 借此机会,我想提几点希望: 希望同学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用心感受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觉的把个人的抱负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希望同学们发挥所长,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

望同学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和注重实践、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为将来更好地服务祖国和人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要不断抓住学校优势、地方需求、青年兴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层次;各级团的组织和青年学生要善于整合资源、拓展渠道,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团队,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参与面。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要积极推动社会实践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希望指导教师和实践队员,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社会实践队的行前安全教育和实践过程的跟踪、指导,排查安全隐患,做好安全预案,严格遵守实践接受单位和当地的安全规定,确保实践活动安全有序。 老师们,同学们,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传播现代文明、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把爱国热情和成才愿望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现实平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校青年学生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把社会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积极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 最后,祝老师们、同学们实践顺利、满载而归!祝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动员讲话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动员讲话

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动员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学员: 在这春意盎然、百花盛开的美好时刻,我们在北大举行副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首先,我代表***向关心支持本期培训班的***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税收一线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培训班,是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举办的,既是把握新形势、落实新任务的需要,也是大家走上领导岗位、提升个人素质、更好地履行职责的需要。在座的都是领导干部,平时在工作一线,担负的任务较重,学习时间相对有限。这次把大家集中起来学习,思考一些问题,梳理一下思路,希望大家静下心来,全心投入,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抓好学习,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培训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加强学习,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学习,不善于学习,不加强学习,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人也是如此。如果不学习,你就不可能进步,就不可能有机遇。对学习的重要性,并不是每个人都看得透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在内心和行动上重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同志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仅仅是停留在嘴上、写在书上,很少落实到行动上;有的把学习当作重指标、软任务,可有可无,觉得学不学都是一回事;有的把不学习当作是一种光荣,当作一种值得骄傲的缺点。在总 第 2 页共 8 页

结中写自己存在的不足,不好写自己的能力差,就写自己平时学习不够,有的借口时间太忙,工作太重,无法学习。所以讲学习的问题,关键是思想认识问题,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 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和需要。特别是在座的各位,新的职务和责任对大家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只有把培养教育干部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 抓下去,切实提高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才能确保十七大精神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举办这次培训班,目的就是要使大家通过学习,统一大家的思想,拓宽大家的视野,提高大家的素质,进一步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领导水平,更好地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举办这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对于这次培训来说,有三个方面的知识是必须学习的: 一要学政策和法律法规。同志们,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干部很好当,你说什么,老百姓就相信什么,只要是领导讲的就是对的。现在可不一样了。老百姓素质提高了,见识也多了,对政策法规都有不同程度的了 第 3 页共 8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