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例1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层次学习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长方体,第二层次通过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观察,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及其面、棱和顶点,第三层次探索发现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例2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操作,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出示画面:有一些长方体的实物和正方体的实物。(如电冰箱、饼干盒、魔方等)

谈话:同学们,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你能说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学生回答,并举例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长方体模型,谈话: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你觉得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分组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看一看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汇报、演示观察结果,并说一说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观察,能同时看到的是哪几个面,看不到的是哪几个面。

提问:那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谈话:依据同学们的观察结果,我们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标出面)

谈话:直观图中线和点都有各自的名称,请同学们自学课本。

学生看书,理解棱和顶点的含义。

指名说一说什么叫做棱,什么叫做顶点?

(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演示)在直观图中闪烁棱和顶点,指名说一说(指一指)这条棱是由哪些面相交得到的,这个顶点是由哪些棱相交得到的?

提问:直观图是用实线和虚线两种线画成,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吗?

说明:直观图中的实线表示从某个角度能看到的棱,而虚线则表示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棱。

提问: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自己数一数。

指名演示数一数长方体面、棱和顶点的个数。集体交流数法。(适当进行指导,让学生能体会到面可以一对一对地数,棱可以一组一组地数,顶点可以4个4个或2个2个地数。)

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提问:长方体的面和棱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长方体,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和判断。

谈话:同学们观察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下面我们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实际操作进行验证。

学生分组活动,利用长方体模型进行操作活动,并在小组中交流。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学生1: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的2个面完全相同。

学生3:长方体的棱有3组,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

可以让学生演示操作,证明得到的结论。

谈话:长方体的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完全相同,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学生或教师说出(相对的面)

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是指的哪两个面;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是指的哪四条棱。

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提问:这是长方体吗?这个长方体和刚才同学们观察的长方体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个长方体有2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4个面是长方形的。前面观察的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

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有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6个面中,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演示闪动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

提问: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你知道这三条棱分别叫做什么?(长、宽、高)

说明: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中,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一条棱叫做高。

[设计意图: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一些直观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

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并通过交流,对有关发现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

2、练一练

说明操作要求:同座两人一组,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先指出它的面、棱和顶点,再量出它的长、宽、高。

学生操作活动,互相说一说。

二、探索与发现,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出示正方体的直观图。

谈话:我们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想一想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正方体的面和棱有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自主探索,并在小组中交流。

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

学生1: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学生2: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完全相同。

学生3: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演示操作,验证得到的结论。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出示比较的表格,让学生填一填,再在小组中交流。

名称

长方体

正方体

相同点

不同点

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比较结果。

得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棱。不同的是长方体6个面是长方形或其中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宽、高,正方体都叫为棱长。

2、练一练

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学生在小组中操作,在班级中汇报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能比较完整地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三、巩固与拓展,感受变化,加深理解

1、练习三第1题

学生独立看题,和同座同学说一说。

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集体交流。

提问:这三个长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发现第2个和第3个长方体的长比宽要短,第三个长方体的长和高一样长,说明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2、练习三第2题

第2题中的4个问题学生先独立解答,在图中标注出数据,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想法。说明各个面是什么图形及相应的长和宽的长度是多少。

(第4个问题,教师可以换一种提问:还有哪些面和同学们刚才观察的几个面完全相同?)

3、练习三第3题

出示图。

提问:观察这两个直观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看图,并说一说自己观察的结果。

学生:一个是长方体,一个是正方体。

学生: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4厘米和5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

谈话:继续观察,它们的面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可以发现长方体前后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其余的四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

4、练习三第4题

说明题意,并指名说一说摆成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学生独立标出各个几何体的长、宽、高,再在小组中指一指,说一说。

指名在班级中说一说各个几何体的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和长度。

5、练习三第5题

出示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做一做,做好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和想法,集体交流做法。

提问:怎样算长方体的底面的面积?正方体呢?

(学生可以发现,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就是长乘宽,正方体的底面面积就是棱长乘棱长。)

[设计意图:在巩固练习中,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特征的认识,也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进一步拓展认识,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变式。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做好准备。]

小学数学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题 班级--------------姓名---------------等级-------------- 一、填空题 1.长方体或正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正方体是特殊的(),它六个面都是()。 2.长方体中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3.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是由()和()相乘得到的,前后两个面的面积是由()和()相乘得到。 4.计量长度要用()单位,计量面积要用()单位,计量体积要用()单位。 5.一个长方体长4分米,宽2分米,高2.5分米,它最大的一个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6.一根长2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厘米,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长方体的长是10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体棱长之和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它的棱长是()。 9.把三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粘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2.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与其一条棱长的乘积,就是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就扩大8倍。() 4.长方体的六个面中,也可能有四个面是正方形。() 5.一个正方体的一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胶合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8平方厘米。() 三、选择题。 1、表示一木块大小的单位可以是()。 ①米②平方米③立方米④千克 2、一个汽油桶最多可以装80升汽油,我们就说汽油桶的()是80升。 ①重量②容积③xx④体积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增加2分米,它的表面积就增加()。 ①24平方分米②144平方分米③264平方分米④8平方分米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则表面积就增加()。 ①2倍②4倍③8倍④16倍 5、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把它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①20平方厘米②30平方厘米③40平方厘米④60平方厘米 四、应用题。 1、正方体形状玻璃鱼缸(无盖)的棱长是50厘米,做一个这样的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玻璃? 2、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容器内装满沙土,把这些沙土全部倒入长2米、宽0.8米的长方体容器内,沙土有多高? 3、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它的底面周长和高都是6分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最新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应用题练习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有()、()、() ()、()。 2.()叫周长。 3.()叫面积 4.长方形的周长= 字母表示: 5 正方形的周长= 字母表示: 6.三角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梯形的周长= 7.长方形的面积= 字母表示:s= 8正方形的面积= 字母表示:s= 9长方体的表面积= 字母表示:s= 长方体的体积= 字母表示:v= 10.正方体的表面积= 字母表示:s= 11 正方体的体积= 字母表示v= 二、有关计算 棱长: 1、(1)一个长方体的长6 厘米,宽5 厘米,高4 厘米。它的棱长和是多少?(2)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0 厘米,长6 厘米,宽5 厘米。高是多少?(3)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0 厘米,长6 厘米,高4 厘米。宽是多少?(4)长方体的棱长和是60 厘米,宽5 厘米,高4 厘米。长是多少? 2、(1)正方体的棱长是8 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 (2)正方体的棱长和是96 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 3.一个正方体礼盒,棱长为1.5 dm,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接头不计。)

4.用一根长48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长5 厘米,宽4 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 厘米,宽是12 厘米,棱长总和是148 厘米,它的高是多少、? 6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焊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长 7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三、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的长8 厘米,宽5 厘米,高3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无盖玻璃鱼缸,它的底长4dm,宽25cm,高20cm,做这样一个鱼缸至少要玻璃多少平方厘米?(求什么?)3.一个房间的长6 米,宽3.5 米,高3 米,门窗面积是8 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 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4.一盒饼干长20 厘米,宽15 厘米,高30 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挖一个长50 米,宽30 米,深2 米的养鱼池,这个养鱼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 米的正方形,长2.5 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 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7、在一节长120 厘米,宽和高都是10 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做12 节这样的通风管呢?

(完整版)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典型例题

一、表面积 1.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的玻璃鱼缸,棱长为7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2.教室长为9米,宽为6米,高为3米,用涂料粉刷四壁和天花板,扣除门窗面积20平方米,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体育馆外形为长方体,长是177米,宽是177米,高为30米,他四周的总面积是多少?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用一根48厘米的铁丝扎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为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把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锯成3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 5、把3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6、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桶,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高是0.5分米,做这样一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7、某商店制作的广告箱是长方体,长1.5米,宽1.2米,高2.5米,如果在它的四周贴一圈广告纸,贴广告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学校要粉刷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黑板的面积是11.5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3.5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 9、一个长为10米,宽为3米,高为6米的教室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它的右侧面的周长是多少? 10、某型号洗衣机,底面长10分米,宽5分米,高12分米,要给这个洗衣机做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 11、一个正方体,它的一个面的周长是60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12、把四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排成一排后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一、高的变化引起表面积的变化。 1、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增加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2厘米就成了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减少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2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体,而且表面积要减少56平方厘米。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 资源!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课前准备:故事《聪明的小乌龟》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要搬新家啦,你们替老师高兴吗?(高兴) 师:可是,我家的小金鱼和小乌龟有了意见。请听小金鱼正着急呢!播放课件:《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对话》 小金鱼:小乌龟,小乌龟,怎么办呀,我们的主人要搬家啦!小乌龟:嗨,别急别急,我们的主人有一群既聪明又能干的小帮手,他们一定会帮我们再做一个更漂亮更合适的新家。师:同学们,愿意帮我家的小金鱼和小乌龟再做一个新家吗?(愿意) 师:先请同学们看看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生:小金鱼的家是长方体,小乌龟的家是正方体。 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要想帮小金鱼和小乌龟做一个新家,你认为要应用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那些知识呢? 生:学生自由发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二、实践应用

师:你们会计算吗?(那老师先考考你们) 师:教师课件演示《计算公式》:重点强调计算方法。 动手操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帮小金鱼和小乌龟做新家啦! 教师课件出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家》请认真观察大屏幕,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小金鱼的家长为5分米,宽为2分米,高为3分米;小乌龟的家棱长为3分米。 师:如果老师想用玻璃给它们分别做这样一个新家,你们认为第一步先要求出什么? 生:先要求出它们的表面积。(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师:你们能行吗?开始做吧(女生为小金鱼做,男生为小乌龟做) 师:老师还想知道它们的新家分别要占有多大的空间呢?(能行吗) 生:学生独立计算。(男生为小金鱼做,女生为小乌龟做)师:《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三、深化练习 1、小法官 在给小金鱼和小乌龟做新家的过程中,老师听见有这样几种说法,想请同学们来当小法官判断一下。(用手势表示对错,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最新整理)

长方体、正方体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表面积是54平方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分米、12厘米、10厘米的长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正方体铁块。 这个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体积是()。 4.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根96厘米的铁丝正好做成了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体,它的高是()厘 米。 6、把一根长6米的长方体,切成3段一样的小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3.6平方米。这个长 方体的体积是()。 7.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做一个长方体的烟囱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是求长方体的() 9、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扩大()倍。 10、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的木块锯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剩下部分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看图求它们的表面积与体积。 12 9

三.实践与应用。 1、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在棱长的和是100厘米,它的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水箱,底面是一个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高是30厘米,水面高度是15厘米, 放入一个石头后,水面的高度是18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体的药水箱里装了60升的药水,已知药水箱里面长5分米,宽3分米,它的深 是多少分米? 5、一块长方形的铁皮,长40厘米,宽30厘米。从四个角都剪掉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这个盒子最多能容纳多少毫升的液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练习试题

长方体正方体的课堂练习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2、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个。 3、把一米长的长方体木料锯成3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60平方厘米,原来木料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4、把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铅块,锻造成一个长16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体,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5、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 丝折成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6、用8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他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7、茶叶罐三条的长度分别为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他的体积是()立方厘米,摆 在桌上,所占桌面面积最小是() 8、、用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搭成一座体积为9.72立方分米的祝福墙,需要塑料积木( )块? 9、一块长20厘米、15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从四个角各切掉边长为5厘米 的正方形,再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如图:求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 10、一张长方形纸,长48厘米,宽为36厘米.要把这张纸裁成若干张大小相等的正方 形纸无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厘米。 11、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周长是12分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2、一根铁丝长64厘米,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0.5分米的长方体框架,那么这 个框架的高是()厘米,如果给这个框架每一面湖上纸,需要准备()平方厘米 13、大积木棱长15厘米,小积木棱长3厘米,如果要用小积木堆成和一个大积木相同体积需要()小积木。 14、22、有水深30升,倒入一个底面积为5平方厘米,高3厘米的瓶子里可以倒()盒 15、把一个表面积是400平方厘米的按右图切3刀,切成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常见多边形的特征,并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例1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层次学习活动,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索长方体的特征。第一层次结合实物(或图片)从整体上感知长方体,第二层次通过对长方体的进一步观察,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及其面、棱和顶点,第三层次探索发现长方体面和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例2着重引导学生利用认识长方体的已有经验,自主探索并归纳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教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操作,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出示画面:有一些长方体的实物和正方体的实物。(如电冰箱、饼干盒、魔方等) 谈话:同学们,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你能说说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学生回答,并举例再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长方体模型,谈话: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你觉得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分组操作,进行验证。学生分组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看一看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汇报、演示观察结果,并说一说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观察,能同时看到的是哪几个面,看不到的是哪几个面。 提问:那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说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谈话:依据同学们的观察结果,我们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图。(标出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含答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米,宽和厚都是2分米,把它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 )平方分米。 A. 8 B. 16 C. 24 D. 32 2.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表面积( )。 A. 不变 B. 比原来大了 C. 比原来小了 3.用一根长( )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 28厘米 B. 126平方厘米 C. 56厘米 D. 90立方厘米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A. 21600平方厘米 B. 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5.将下图沿虚线折起来,可折成一个正方体。这时正方体的5号面所对的面是( )号面。 A. 2 B. 3 C. 4 D. 6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长方体(或正方体)有 个顶点,有 条棱,有 个面.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分米,表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立方分米。长方体的长为7cm ,宽为5cm ,高为3cm ,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厘米;表面积是(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8.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500cm 3 = (_____)dm 3= (_____)L 750000cm 3= (_____)dm 3= (_____)m 3 11.一根长方体的方木,横截面的面积为25平方厘米,长5分米,它的体积是(_____)平方厘米。 12.把30L 水装入容积是250ml 的水瓶里,能装 瓶. 13.至少要 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14.物体所占 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 . 15.长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 1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 cm ,它的表面积是(____),体积是(_____)。 17.有时候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一样大. .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______),体积扩大(_____)。 A .3倍 B .6倍 C .9倍 D .27倍 三、解答题(题型注释) 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20.用一根铁丝刚好焊成一个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焊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它的高应该是多少厘米? 21.—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髙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 22.把一个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50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正方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3.木工要做5只长5分米,宽3分米,高15厘米的抽屉,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料? 24. 把一根长为4.8米,宽 1.4米,高0.8米的木料锯成体积相等的2份,它的表面积最多增加多少平方米?最少呢? 四、判断题

小学奥数长方体与正方体

对于小学几何而言,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既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可以具体考查学生在公式应用中处理相关数据的能力,所以,很多重要考试都很重视对立体图形的考查. 如右图,长方体共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 c b a H G F E D C B A ①在六个面中,两个对面是全等的,即三组对面两两全等. (叠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②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是: 长方体的表面积:2()S ab bc ca =++长方体; 长方体的体积:V abc =长方体. ③正方体是各棱相等的长方体,它是长方体的特例,它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如果它的棱长为a ,那么:26S a =正方体,3V a =正方体. 板块一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 【例 1】 右图中共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 前 左面 【巩固】右图中共有多少个面?多少条棱? 例题精讲 长方体与正方体

【例 2】如右图,在一个棱长为10的立方体上截取一个长为8,宽为3,高为2的小长方体,那么新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巩固】在一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八个角上各挖去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体,问剩下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 【例 3】如右图,有一个边长是5的立方体,如果它的左上方截去一个边分别是5,3,2的长方体,那么它的表面积减少了多少? 【例 4】右图是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前后、左右、上下各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边长l厘米的正方体,做成一种玩具.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图中只画出了前面、右面、上面挖去的正方体) 【例 5】如图,有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大正方体,分别在它的角上、棱上、面上各挖掉一个大小相同的小立方体后,表面积变为2454平方厘米,那么挖掉的小立方体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练习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练习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棱长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2、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是6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4分米,它的棱长和是(),占地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3、一个长方体方钢,横截面积是12平方厘米,长2分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底面积是25平方米,水深1.6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升。 5、一块正方体的钢锭,棱长是10分米,如果1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锭重()千克。 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7、用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块。 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h米。如果高增加2米,体积比原来增加()立方米。 二、判断: 1、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a3表示 a×3 。() 4、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两个面面积相等。() 5、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一定相等。() 三、操作题: 右图是长方体展开图,测量所需数据,并求长方体体积。

四、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体铁块,长10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每立方分米铁块重7.8千克,这个铁块重多少千克? 2、一节长方体形状的铁皮通风管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做这节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铁皮? 3、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金鱼缸,长8分米,宽6分米,高7分米。制作这个鱼缸共需玻璃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鱼缸能装水多少升?(玻璃厚度忽略不计) 4、有一个底面积是300平方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里面盛有5厘米深的水。现在把一块石头浸没到水里,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培优

长方体和正方体》培优训练题 一、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 2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 平方厘米,体积是 ( ) 立方厘米。 2、将三个棱长是 4 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立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把一个棱长 10 厘米的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 体积之和是 ( ) 立方厘米,表面积之和是 ( ) 平方厘米。 4、把一个长 6 厘米,宽 5 厘米,高 4 厘米的长方体木块锯成两个小长方体,表 面积至少增加 ( ) 平方厘米,至多增加 ( ) 平方厘米。 5、把一个横截面的边长为 5厘米,长为 2米的木料锯成 4 段后,表面积比原来 增加了 ( ) 平方厘米。 6、把一个长 16厘米,宽 6厘米,高 8 厘米的大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 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最大是( )平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24 平方分米,把它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 每个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8、一个长 2 米的长方体钢材 截成三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 2.4 平方分米,这根 钢材原来的体积是 ( ) 。 9、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 2 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正方体的表面 积是 96 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10、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减少 3 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这时表 面积比原来减 少了 96 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1、一种正方体的棱长是 5厘米,用 4 个这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 方体的表面积可能是 ( ) 平方厘米,也可能是 ( ) 平方厘米。 12、将一个表面涂有红色的长方体分割成若干个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其中一点红色都没有的小正方体只有 3 块。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 方厘米。 二、解决问题: 1、把 110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是宽的 2 倍,宽是高的 1.5 倍,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蓄水池,长 12米,宽 8米,高4米,如果将四壁和地面用 4平方 分米的正方形瓷砖贴上,需要多少块?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11厘米、6 厘米、 4厘米,如果高增加 3 厘米,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4、一个正方体木块,表面积是 30平方分米,如果把它据成大小一样的 8 个小正 方体木块,每个小木块的表面积是多少? 5、要做一个正方形管口周长是 28厘米,长 2 米的通气管子 10 根,至少需要 铁皮多少平方米? )。 )。 大长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一、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它们一般都是( )形,页可能有( )个面试正方形。 2、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cm,5cm,4cm,它的棱长之和是( )cm,表面积是( )cm2 ,上面的面积是( )cm2 ,体积是( )cm3 . 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是60cm,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的总和是 ( )cm.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用a表示,它的棱长总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5、填单位名称 一只热水瓶的容积是1.5( ) 一瓶墨水的容积是45( ) 一间房间的占地面积是20( ) 一块方砖的体积是1340( ) 一个可乐瓶的容积大约是600( ) 6、13.2dm3=( )L=( )cm3 3.05L=( )ml=( )cm3 7、一个正方体水槽的底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这个水槽最多能装( )水。 8、炼钢工人要把一块横截面的面积为400平方厘米、长为3米的钢坯锻造成一块正方体钢块,这块正方体钢块的体积是( )

9、两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10、把一个棱长2dm的正方体切成两个体积相等的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dm3。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 3、一个棱长5厘米的纸盒内一定能装下一个体积为10立方厘米的铁条。( ) 4、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 5、长方体所有的面一定是长方形。(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从中任意拿走一块,大正方体的表面积( ) A大了 B没变 C小了 D无法确定 2、一个最多能装30升汽油的油箱,它的( )一定大于30立方分米。 A 体积 B 容积 C 表面积 D 占地面积 3、一个正方体棱长缩小了2倍,那么棱长总和也一定缩小2倍,表面积一定缩小( ),体积一定缩小( )倍。 A 2 B 24 C 8 D 4

03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9.11)

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2018.9.11)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交于同一顶点处的三条棱的长度之和为4.5分米,则这个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分米。 2.右图正方体展开图中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个面的总和最大 是()。 3.一个长方体平均分成两个正方体(右图), 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条棱长度相等;至少需要()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分米,长是1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6.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操作题 1.下图是边长1厘米的方格图,用阴影部分描出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展开图。(画出两种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用60分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则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做成棱长9厘米的正方体框架;另一根做成一个长10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体框架模型,它高是多少厘米?

3.做一个长方体的无盖鱼缸,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 4.长方体铁皮烟囱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60厘米的正方形,做这样一个烟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 5.如图,有一个长5分米、宽和高都是3分米的长方体硬纸箱,如果用绳子将箱子竖着捆两道,横着捆一道,打结处共用2分米,一共要用绳子多长? 6.学校门厅里有4根方柱,每根方柱高5米,底面都是边长0.6米的正方形,如果要在每根柱子四周侧面贴上大理石,贴大理石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有一个火柴盒,已知它的长是4厘米,宽2厘米,高1.5厘米。 (1)这个火柴盒的内盒是多少平方厘米? (2)这个火柴盒的外盒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综合练习(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综合练习(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已有知识引入: 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图形?请每人画出其中一个?再请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平的)教师明确: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平面图形。请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这些物体(出示:牙膏盒、粉笔盒等)各部分还在一个平面上吗?这些物体不在一个面上,都是立体图形。生活中这样的图形到处都是,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冰箱、楼房等 师:他们给我们的感觉是立体的,他们的轮廓可以看做什么形体? 生:长方体、正方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揭题: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认识),学习之前,你对它是不是已经有所了解了?有怎样的了解呢?学生就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介绍 二、自主探究——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观察一下,小组合作,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的方法。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构成的?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讨论特点,作记录) (1)教师巡视指导并总结学生认识情况 (2)汇报 2、具体知识点: 师:用数一数、摸一摸等方法集体合作认识具体知识点并板书。 (1)顶点——三条棱交叉的点。——长方体、立方体都有8个定点 (2)棱——两个平面交叉的线段。 长方体有12条棱,分三组,每组长度相等——分别成为长、宽、高 正方体12条棱,所有棱都相等——棱长 怎样证明你的观察是正确的? 生:量一下手上物体的长宽高或者棱长。 (3)面——长方体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立方体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面大小相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汇总.

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ab S=2(ah+bh+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bh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a×6 7、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长=体积÷宽÷高a=V÷b÷h 宽=体积÷长÷高b=V÷a÷h 高=体积÷长÷宽h= V÷a÷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8、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9、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 进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5月11日家庭作业 姓名家长签字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平方米=()平方分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米=()升= ()毫升升=()升()毫升 2、长方体、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和()个顶点。 3、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长5厘米、3厘米、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用三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一个长方体木箱,竖着放和横着放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2、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铁皮箱的体积和容积完全相等。()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8倍。() 4、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一个棱长为1米的无盖正方体铁箱,它的表面积是5平方米。() 四、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 × – × (+ ÷ )× ¥ × ×8× ×(+ )

[ 五解决问题 1、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分米。做这个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升汽油 2、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在框架外面全部糊上白纸,需要白纸多少平方厘米 , 3、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横截面积为4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钢锭,这根钢锭长多少米 4、一个长方体侧面展开和底面都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积木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物体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种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长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墨水盒、字典,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长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面.比一比、看一看每个面的大小、形状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或者有两个面是正方体形的,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2.认识正方体.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魔方、药盒等,学生说出它的形状.(贴图并板书:正方体)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一个正方体指给旁边的同学看. (2)建立表象. 学生观察手中的正方体,看一看它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后在全班进行汇报(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相同). (3)形成概念. 学生互相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3.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怎样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巩固拓展.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1”】 2.到生活中去找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图片“生活中的图形”】 师:你能在这张图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吗? 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3.摆图形. (1)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 (2)用8个同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 4.用橡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捏好以后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详细过程参考探究活动“捏图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带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含答案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4?萝岗区)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扩大() A.3B.9C.6 2.(2014?萝岗区)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2cm,它的体积是()cm3. A.9B.27C.36 D.27 D.72 3.(2010?雨花区校级自主招生)把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为() A.5a2B.6a2C.7a2D.8a2 4.(2014?岚山区模拟)把一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是() A.a×a×6B.a×a×7C.a×a×8D.无法确定5.(2014?衡水模拟)包装四盒磁带,下列第()种包装方法最省包装纸. A.B.C. 6.(2014?衡水模拟)一个正方体切成8个相等的小正方体后,这些小正方体表面积的总和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A.2倍B.3倍C.4倍D.8倍 7.(2014?民乐县校级模拟)一个正方体棱长为a厘米,如果它的棱长增加4厘米,所得到的正方体的体积比原正方体增 加()立方厘米. A.16B.64C.(a+4)3﹣a3 D.无法计算8.(2013?顺德区)一个长方体,把它切成3个正方体,一个小正方形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B.D. A.24平方厘米48平方厘米C.56平方厘米72平方厘米9.(2013?云阳县)用8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拼成一个较大正方体,如果拿去一个小方块(如图),它的表面积与拼 成的较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比较() 一样大B.减少了C.增大了 A. 10.(2013?福田区校级模拟)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30厘米、25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箱子里,最多能装进棱长为 1分米的立方体()个. A.45B.30C.36D.72 11.(2012?长寿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米、b米和h米,如果高增加3米,体积增加()立方米.A.3ab B.3abh C.ab(h+3)D.3bh 12.(2012?重庆自主招生)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和厚都是5米,把它锯成1米长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平方米. A.50B.40C.25 13.(2015?长沙)一个长方体的底是面积为3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侧面 积是()平方米. A.18B.48C.54 14.(2012?广元校级模拟)二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一个新长方体,表面积是40平方厘米,求一个正方体的表面 积() A.22平方厘米B.24平方厘米C.36平方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典型例题解析

【同步教育信息】 一、本周主要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表面积 二、本周学习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积累空间和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三、考点分析: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其展开图,能够知道各个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能够根据其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典型例题 例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分析与解: 例2 (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②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③正方体不仅相对面的面积相等,而且所有相邻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④长方体除了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 分析与解: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以判断①、②、③是对的,④中说“不可能有两个相邻面的面积相等”是不对的,因为如果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形,那么除这两个面外的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2)、指出右图中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厘米 20厘米 40厘米 分析与解: 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从一点发出的三条棱长分别是长、宽、高。而这道题的长、宽、高都不相等,所以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只要将对应的长和宽写正确就可以了。 答:右图中的长、宽、高分别是40厘米、20厘米、10厘米。 上、下面长是40厘米、宽是20厘米; 前、后面长是40厘米、宽是10厘米; 左、右面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 例3、下列三个图形中,不能拼成正方体的是() ①②③ 分析与解: 可以把其中一个正方形作为底面,想象一下,其它的正方形围绕这个正方形应如何去拼。 点评: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同的图,用剪刀剪开去拼一拼,看能不能拼成正方体。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如果出现4个连排的正方形,那么还有两个正方形就应该放在四个的正方形的左右两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