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1]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1]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1]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1]

课目:电路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路的模型

教学目的1、了解电路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电阻、电容和电感模型的性质。教学重点掌握电阻、电容和电感模型的性质教学难点电阻、电容和电感模型的性质

预习要求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课堂类型理论课

提问内容

教学时数 2学时

作业习题一:1-16、1-20

绪论(introduction)

一、电路及电路理论概念(electric circuit and electric circuit theory concept)

1.电路定义:是指为了某种需要由一些电气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电流的通路,电路又被称为网络。

2.电路理论内容及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在给定电路条件下,求出电路对给定激励的响应。

电路内容

电路综合-----在给定激励和响应即电路传输特性条件下,求出电路。

本课程主要研究电路分析。

电路的等效变换及其化简法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的各种方程分析法

电路定理及在分析电路问题中的应用

3.电路理论研究的对象:实际电路的模型----电路。

4.实际电路种类:(按其用途分类)通讯电路、计算机电路、自动控制电路、电气照明电路等。

5.电路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课。

6.电路课程学习方法:

①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基本分析方法;

②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

二、电路中的基本元件(basic element)

1.无源二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2.有源二端元件:电压源、电流源。

3.受控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

三、电路中的基本定律(basic circuit laws)

①欧姆定律:Ri

u=

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0

i

③基尔霍夫电压定律:∑=0

u

4)叠加定理;5)戴维南定理。

四、电路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并学会其使用方法;

2)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会测量常见的物理量;能够根据实验讲义独立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3)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包括正确选用仪器、仪表,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判断,实验数据的正确读取和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报告的编写。

2、实验要求:

1)课前预习,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并撰写出实验报告。

3)注意安全,按章操作,爱护仪器。

3、实验报告要求

1)格式: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包括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实验结论、问题回答)

2)注意事项:写清组别、日期,数据处理要按有效数字来进行处理。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

1、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模型;

2、掌握负载模型和电源模型的主要性质;

3、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位、电能和电功率;

4、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KCL和KVL)等电路的基本定律。

第一节电路的模型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一、电路:

1、定义:由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流流通提供路径的总体称为电路,也叫网络。

例:最简单的电路:手电筒的电路。

实际电路和等效电路图。

2、电路的组成

A、电源:提供电能的设备或器件;

B、载: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元器件或设备;

C、中间环节:导线、开关等。

3、电路的作用

A、传输、分配、使用电能;如电力电路。

B、传递、处理电信号。如收音机、电视机、卫星通信等电路。

二、单位制

1、定义:由一些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单位体系。

2、国际单位制(SI):

表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表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表三常用的国际单位词头

注意单位和词头的大小写。

1.1.2负载的模型

一、电路模型(circuit model)

1、理想元件:体现某种基本现象,具有某种确定电磁性能和精确数学定义的电路元件。

即理想电路元件不是实际电路和实际电路的部件,而是一些数学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准确地反映实际电路及其部件的电磁性能的模型,它没有体积大小,特性集总在空间的一点,又称集总参数元件(lumped parameter element)。

2.电路模型:用理想电路元件(集总参数元件)构成的电路,如图手电筒电路对应的电路模型。

二、电阻模型

u-平面上的曲线描

1、定义:电阻性元件定义:一个二端元件,若其性能方程可用i

述,在任何瞬刻,元件的电压瞬时值可由其电流瞬时值来决定或相反,其数学定义式为

g

(u

i=

(t

)

f

u=或)

* 电阻元件反映导体对电流运动的阻碍作用。

2、欧姆定律和线性电阻元件(s m Oh 'law and linear resistor )

1.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乔治·欧姆在1826年发现的(1787年—1854年)。欧姆定律内容:在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电阻(R )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Ri u = 或 RI U =

电阻的SI 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有千欧(k Ω)、兆欧(M Ω)等。 电导:电阻的倒数称,用G 表示,单位:西门子(S )。

R G 1=

2.线性电阻及其伏安特性

①线性电阻:通过电阻的电流或电阻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电阻阻值恒定不变,即R 为常数。

②伏安特性(曲线):在i u -坐标平面上表示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缩写为VCR 。

③线性电阻伏安特性:伏安特性曲线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

3.非线性电阻及其伏安特性

①非线性电阻:电阻的阻值随着电流或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②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不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如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本书不讨论非线性电阻电路。

三、电感的模型(inductor )

1、线性电感元件(linear inductor )

①线性电感元件定义:电感器在i ψ-平面上的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电感元件的Ψ与i 成正比关系。

数学定义式 Li ψ=

式中,ψ——通过线圈的磁链(N ΦΨ=),单位:韦伯(Wb );

i ——通过线圈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

L ——比例常数称为线圈的电感或自感系数,简称自感,体现电感线圈储存磁场的

能力。

L

②自感单位:SI 单位是亨利,简称亨(H )。常用单位还有毫亨(mH )、微亨(H μ)。 H 10mH 10H 163μ==

* 线性电感只与线圈的结构、形状有关,与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无关。

* 实际的电感线圈是用导线绕制而成的,因此实际线圈应包含电感和损耗电阻两部分;如果线圈的损耗电阻很小可以忽视不计时,则线圈可以等效为一个纯电感元件。

2、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u-i relation of inductor )

电流、电压取关联参考方向下

t i L t Ψe u L d d d d ==-= 直流时,由于0d d =t i ,0=L u ,即电感对直流相当于短路。

三.电感元件的磁场能量(electromagnetic field energy of inductor )

在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为

t i Li ui p d d ==

从-∞到t 的时间段内电感元件的磁场能量为

2

021d d d d d Li i Li t t i Li t p W i t t L ====???∞-∞-

L W 的SI 单位:焦耳(J).

结论:①i 增大,磁场增强,L W 增加;i 减小,磁场减弱,L W 减少。

②电感与电阻不同,电感不消耗电能,电感是储能元件,而不是耗能元件。

四、电容元件(capacitor )

1、线性电容元件(linear capacitor )

①线性电容元件定义:电容器在u q -平面上的特性曲线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电容元件的q 与C u 成正比关系。

定义式: C C u q =

式中,q ——电容器每一极板上储存的电量,单位:库仑(C );

C u ——电容器端电压,单位:伏(V );

C ——比例常数称为电容器电容,体现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②电容单位:SI 单位:法拉,简称法(F )。常用单位还有微法(F μ)、皮法(pF )。

pF 10F 10F 1126=μ=

* 线性电容元件电容C 只与电容器的结构、介质、形状有关,与电容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是一个常数。

* 实际上任意两个绝缘的导体之间都可以构成一个电容器。例如,两根绝缘的导线之间、线圈的两匝之间等都已构成了电容器,这种非人为制成的电容器,称它们为分布电容。分布电容的电容量通常很小(几个PF ),在低频时,可以不考虑它对电路的影响;在高频时,分布电容的作用不可忽视。

2、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u-i relation of capacitor )

电流、电压取关联参考方向下

t u C t q i c

d d d d == 直流时,由于0d d =t i ,0=L u ,即电感对直流相当于短路。

直流时,由于=0,0=i ,即电容对直流相当于开路。

3、电容元件的电场能量(electric field energy of capacitor )

在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方向下,功率为

t u C u i u p C

C C d d ==

当0)(=-∞C u 时,从-∞到t 的时间段内电容元件吸收的电场能量为

2021d d d d d C C u C C t

C t C Cu u Cu t t u Cu t p W C ====???∞-∞-

C W 的SI 单位:焦耳(J).

结论:①C u 增大,电场增强,C W 增加;C u 减小,电场减弱,C W 减少。

②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一样,也是个储能元件;与电感不同的是,电容储存的是电场能量,而电感储存的是磁场能量。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输电线路的网络参数是指(电阻)、(电抗)、(电纳)、(电导)。 2、所谓“电压降落”是指输电线首端和末端电压的(相量)之差。“电压偏移”是指输电线某点的实际电压和额定 电压的(数值)的差。 3、由无限大的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包含(强制/周期)分量和(自由/非周期)分量,短路 电流的最大瞬时的值又叫(短路冲击电流),他出现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左右,当频率等于50HZ时,这个时间应为(0.01)秒左右。 4、标么值是指(有名值/实际值)和(基准值)的比值。 5、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连接),在三相系统中短路的基本 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接地)。 6、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各类发电厂的发电机),无功功率电源是(发电机),(电容器和调相机),(并联 电抗器),(静止补偿器和静止调相机)。 7、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8、电力网的接线方式通常按供电可靠性分为(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 9、架空线是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构成。 10、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改变发电机端电压)、(改变变压器变比)、(借并联补偿设备调压)、(改变输电线路参 数)。 11、某变压器铭牌上标么电压为220±2*2.5%,他共有(5)个接头,各分接头电压分别为(220KV)(214.5KV)(209KV) (225.5KV)(231KV)。 二:思考题 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p2) 答: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负荷组成的系统。 电力网: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组成的部分。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动力部分的总和。 2.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p4-5) 答: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但难以表示各主要电机电器间的联系。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结线。但难以反映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的相对位置。 3.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p5) 答:特点:(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要求:(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电网互联的优缺点是什么?(p7) 答: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为防止设备事故引起供电中断而设置的备用容量;可更合理的调配用电,降低联合系统的最大负荷,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联合系统中发电设备的总容量;可更合理的利用系统中各类发电厂提高运行经济性。同时,由于个别负荷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减小,其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影响也减小。联合电力系统容量很大,个别机组的开停甚至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将减小,从而可采用大容高效率的机组。 5.我国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与之对应的平均额定电压是多少?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 (p8-9) 答:额定电压等级有(kv):3、6、10、35、110、220、330、500 平均额定电压有(kv):3.15、6.3、10.5、37、115、230、345、525 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发电机母线比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接电源侧为额定电压,接负荷侧比额定电压高10%,变压器如果直接接负荷,则这一侧比额定电压高5%。 6.电力系统为什么不采用一个统一的电压等级,而要设置多级电压?(p8) S 。当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答:三相功率S和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固定关系为

电工基础电路图讲解

电路图基础知识讲解 对一个没有电工基础,或者刚入门的从业者,都比较迷茫,都会有这么一个问题,看到电路图,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边学起,下面简单介绍下一些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了解各个元件的有什么功能,有什么特点。说白了就是要了解各个元件有什么作用。 其次,要了解各个元件间的组合有什么功能。 再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电路,比如:基本的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的相互转换电路,基本的运算放大电路等等。 然后,就是可以适当的看一点复杂的电路图,慢慢了解各个电路间电流的走向。 以上所说的模拟电路,还有数字电路就是要多了解一些‘门’的运用,比如说:与非门,与或门等等。还有在一些复杂的电路图上会有集成芯片,所以,你还要了解给个芯片引脚的作用是什么,该怎么接,这些可以在网上或书上查到,再有,提到一点就是一些电路中的控制系统,有复杂的控制系统,也有简单的控制系统,我说一个简单的,比如说单片机的,你就要了解这个单片机有多少引脚,各个引脚的功能是什么,这个单片机要一什么铺助电路想连接,这样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想学会电路图就是要你多看,多去了解,多去接触,这样更容易学会。 一、电子电路图的意义 电路图是人们为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用约定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电路结构的图形。通过电路图可以知道实际电路的情况。这样,我们在分析电路时,就不必把实物翻来覆去地琢磨,而只要拿着一张图纸就可以了;在设计电路时,也可以从容地在纸

上或电脑上进行,确认完善后再进行实际安装,通过调试、改进,直至成功;而现在,我们更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电路的辅助设计,甚至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电子电路图的分类 ( 一) 原理图 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图1 所示的就是一个收音机电路的原理图。 图一 ( 二) 方框图( 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

电路分析基础_复习题

电路分析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1、测量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时,应先选好电压表的量程,再将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中。(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2、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是恒定的,不随负载变化。(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3、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规定电子流的方向就是电流正方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4、从定义上看,电位和电压相似,电位改变,电压也跟着改变。(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5、导体的长度和截面都增大一倍,其电阻值也增大一倍。(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判断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 6、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 )指向(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 )指向(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高电压,低电压,低电压,高电压 7、测量直流电流的直流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当中,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入端,表的 端接电流的流出端。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正,负 8、工厂中一般动力电源电压为 ,照明电源电压为 。 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如果考虑相位差,设?∠=? 10220A U ,则? B U = , ? C U = 。 知识点:基本知识及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章节1.1 ;题型:填空题; 难易程度:易 答案:380伏,220伏,36伏,?-∠=? 110220B U ?∠=? 130220C U 9、用交流电表测得交流电的数值是其 值。受控源是大小方向受电路中其他地方的电压或电流控制的电源。受控源有四种模型,分别是: ; ; ;和 。

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

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学电子基础很重要,如果你还是电子新手,你的一切迷惑将在这里揭晓!看完之后是否觉得茅舍顿开,那么恭喜你入门了! 一、电的基础知识 1、电是什么?电有几种?电有何重要特性? 电是最早从“摩擦起电”现象中表现出来实物的一种属性。电有正负两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电的重要特性。 2、如何理解“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 电来源于实物本身一般情况,实物本身就存在等量的正负电荷,因而不显示电的特性;由于某种原因当实物失去或得到某种电荷,对外才会显示电的特性。 3、“摩擦起电”是物体变成带电状态的唯一方法,请说明? 不对。除了摩擦之外,受热、化学变化等其它原因都可能使物体变成带电状态。 4、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举例说明。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物和带杂质的水溶液都是导体;塑料、空气、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 5、塑料棒与羊毛摩擦后能吸起小纸绡,而金属物不能,所以金属物无法“摩擦起电”,对吗?为什么? 不对,金属物同样可以“摩擦起电”只是因为金属为良导体,电荷很快通过人体对地放电中和,所以不显示带电状态。 6、各种导体导电性能都一样吗? 不一样。例如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好,铝的导电性能又比铁好。而带杂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能较差,但还是属于导体。 7、导体为什么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导体存在可以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可以移动的电荷极少所以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8、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吗?举例说明。 不对。如空气在电压达到一定强度,就会被电离变成导体。雷电就是空气在高压静电下突然变成导体的自然现象。 9、什么叫“击穿”现象? 原来是绝缘体的物质处在高压电场下变成了导体,这一现象称为“击穿现象”,雷电就是空气被高压静电击穿的一种现象。 10、人体为什么也会导电? 人体含有大量的溶解有其他物质的水溶液,因此也会导电。 1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在外电力的作用下,进行有规则的移动,就形成电流。 12、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法国科学家安培的名字来命名。安培的主要贡献是研究确定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作用力关系。 13.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电流的方向习惯上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正向。 14、金属导体依靠什么导电,其移动方向如何? 金属导体依靠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来导电,“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其移动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相反。

电路的基本常识

第一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1电路的组成 一、授课章节 1.1电路的组成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的概念和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2.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 3.能够识别和画出电路图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4.能够画出简单电路的电路图。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电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2.电路模型的概念。 难点: 电路模型的概念。 五、教具 演示实验设备、电化教学设备。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理实一体化。 七、教学过程 Ⅰ.导入

手电筒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照明工具,手电筒的外形及其分解图如图1.1所示。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试用导线将小灯泡、干电池及开关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小灯泡就持续发光,如图1.2(a)所示;断开开关,小灯泡就熄灭了,如图1.2(b)所示,这是为什么呢? 2.分析解决问题 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这个持续电流是由干电池提供的,像干电池这样能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称为电源。电源有两个极,一个正极,一个负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对外持续供电。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提问:常见的电源有哪些? 归纳总结:干电池、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Ⅱ.新课 一、电路的组成 通过上述观察分析可知:要使小灯泡持续发光,灯丝中就必须有持续电流通过。因此所谓电路就是电流流通的闭合路径。 提问:通过手电筒电路的实例分析,电路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归纳总结:电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四部分组成。 (1)电源——向电路提供能量的设备。它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汽车电路图及其应用 20个基本电路图讲解

《汽车电路图及其应用 20个基本电路图讲解》 摘要:电路图是人们为了研究和 工程的需要,用约定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电路结构的图形。汽车电路图是将汽车电源、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仪表、电子控制装置及辅助装置,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及相互的内在联系,通过开关、导线、熔断器、继电器等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整体。通过电路图可以知道实际电路的情况。汽车电路图的表达方法有:线路图、电路原理图、线束图、接 线图四种。关键词:电路图;表达方法;应用一、汽车电路图概述电路 图是人们为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用约定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电路结构的图形。通过电路图可以知道实际电路的情况。这样,我们在分析电路时,就不必把实物翻来覆去地琢磨,而只要拿着一张图纸就可以了;在设计电路时,也可以从容地在纸上或电脑上进行,确认完善后再进行实际安装,通过调试、改进,直至成功;而现在,我们更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电路的辅助设计,甚至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汽车电路图是将汽 车电源、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仪表、电子控制装置及辅助装置,按照它们各自的工作特点及相互的内在联系,通过开关、导线、熔断器、继电器等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整体。汽车电路图是汽车电工、汽车电气技术员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的维修资料,也是汽 车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资料。作为现代汽车电工,要想提高汽车电器理论水平,就要重视对汽车电路图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组成汽车电路图的基本原则是在电工技术中所提 到的电路“三要素”。即:任何一条电路都得由电源、中间环节和负载组成。电源包括交流发电机和蓄电池;中间环节包括开关、熔断器、继电器、导线……;负载包括喇叭、灯、电动机 等各种用电设备。维修汽车电器时,大家感到轿车电路不好修,难度大,其实只是轿车的“中间环节”略微复杂而已。因此,在分析汽车电路时,一定要从汽车电路组成的三要素这基本原则出发,准确无误地任何一个系统电路的电源、中间环节和负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组成。有的人不会读汽车电路图,更不会用汽车电路图,实际上就是不太了解汽车电路图组成上的上述基本原则,问题的实质是他学习和应用电路图的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二、汽车电路图的表 达方法汽车电路图的表达方法有:线路图、电路原理图、线束图、接线图四种。一)线路图线路图是传统的汽车电路表达方法,它是将汽车电器按汽车上的实际位置、用相 应的外形简图或原理简图画出来,并用线从电源到开关至搭铁一一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如东风EQ1090型汽车的线路图。线路图的主要优点是:图中电器的外形、安装位置都和实际情况一致,因此可以循线跟踪的查找。导线中间的分支、接点容易找到,便于制作线束,因此仍有不

电路基础知识总结(精华版)

电路知识总结(精简) 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2. 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 4. 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 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I=0,U≠0?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 基尔霍夫定律 1.几个概念: 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 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2) 表达式:i进总和=0 或: i进=i出?(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 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2) 表达式:1?或: 2?或: 3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三. 电位的概念?(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称为接地。?(3) 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 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四.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理想电压源?(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2)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2. 理想电流源?(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2)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4. 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1)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2) 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5. 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 支路电流法 1.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2. 列方程的方法:?(1)电路中有b条支路,共需列出b个方程。?(2)若电路中有n个结点,首先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电流方程。 (3)然后选b-(n-1)个独立的回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3. 注意问题:?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则该支路的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少列一个回路的电压方程)。?六. 叠加原理 1. 意义:在线性电路中,各处的电压和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2. 求解方法: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其它电源去掉,把其它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开。?3.注意问题:最后叠加时,应考虑各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问题。 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不适合于非线性电路;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 七.戴维宁定理 1.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2.等效电源电压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等效电源电压UeS等于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3.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1) 把负载电阻断开,把二端网络内的电源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路),从负载两端看进去的电阻,即等效电源的内电阻R0。?(2)把负载电阻断开,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于UOC/ISC。 八.诺顿定理 1.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等效。 2.等效电流源电流IeS的求法:?把负载电阻短路,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流源的电流IeS等于电路的短路电流ISC。?3.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同戴维宁定理中内电阻的求法。 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必须很好地理解掌握。其中,戴维宁定理是必考内容,即使在本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戴维宁定理的内容,在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的题目中也会用到。?第2章电路的瞬态分析?一. 换路定则:?1.换路原则是: 换路时:电容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Uc(o+) =Uc(o-)。 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 Ic(o+)= Ic(o-)。?原因是:电容的储能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感的储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2. 换路时,对电感和电容的处理?(1)换路前,电容无储能时,Uc(o+)=0。换路后,Uc(o-)=0,电容两端电压等于零,可以把电容看作短路。 (2)换路前,电容有储能时,Uc(o+)=U。换路后,Uc(o-)=U,电容两端电压不变,可以把电容看作是一个电压源。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 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 穴的数量相等的。 2、 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 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 ( 射极跟随器 )。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0,其共模抑制比为乂。 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 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 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 4、 5、 上限幅、 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 主从 JK 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 0、置 1 。 7、 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 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 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 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 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 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 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 特性。 12、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 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 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 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 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 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 UC>UB>UE 而PNP 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 UE>UE>UC 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 结正偏。 16、 在 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 N 型半导体中,多 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 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14、 17、 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 20、

电路基础分析知识点整理86894

电路分析基础 1.(1)实际正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2)参考正方向:任意假定的方向。 注意:必须指定电压参考方向,这样电压的正值或负值才有意义。 电压和电位的关系:U ab=V a-V b 2.电动势和电位一样属于一种势能,它能够将低电位的正电荷推向高电位,如同水路中的水泵能够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作用一样。电动势在电路分析中也是一个有方向的物理量,其方向规定由电源负极指向电源正极,即电位升高的方向。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区别:电压和电位是衡量电场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则是衡量电源力作功本领的物理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大小只取决于两点间电位的差值,是绝对的量;电位是相对的量,其高低正负取决于参考点;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 3. 参考方向 (1)分析电路前应选定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标在图中; (2)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参考方向是列写方程式的需要,是待求值的假定方向而不是真实方向,因此不必追求它们的物理实质是否合理。 (3)电阻(或阻抗)一般选取关联参考方向,独立源上一般选取非关联参考方向。 (4) 参考方向也称为假定正方向,以后讨论均在参考方向下进行,实际方向由计算结果确定。 (5)在分析、计算电路的过程中,出现“正、负”、“加、减”及“相同、相反”这几个名词概念时,切不可把它们混为一谈。 4. 电路分析中引入参考方向的目的是为分析和计算电路提供方便和依据。应用参考方向时,“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前面的正、负号,若参考方向下一个电流为“-2A”,说明它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参考方向下一个电压为“+20V”,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加、减”指参考方向下列写电路方程式时,各项前面的正、负符号;“相同、相反”则是指电压、电流是否为关联参考方向,“相同”是指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相反”指的是电压、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5.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结点电流定律(KCL)和回路电压(KVL)两个定律,是集总电路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 中学阶段我们学习过欧姆定律(VAR),它阐明了线性电阻元件上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明确了元件特性只取决于元件本身而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这一基本规律。 基尔霍夫将物理学中的“液体流动的连续性”和“能量守恒定律”用于电路中,总结出了他的第一定律(KCL);根据“电位的单值性原理”又创建了他的第二定律(KVL),从而解决了电路结构上整体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基尔霍夫两定律和欧姆定律合称为电路的三大基本定律。 6.几个常用的电路名词 1.支路:电路中流过同一电流的几个元件串联的分支。(m) 2.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集点(连接点)。(n) 3.回路:由支路构成的、电路中的任意闭合路径。(l) 4.网孔:指不包含任何支路的单一回路。网孔是回路,回路不一定是网孔。平面电路的每个网眼都是一个网孔。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四、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 连通的。 、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源 开关 灯泡 变阻器 电流表 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 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 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 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 A 。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 和微安(卩A ): 1A=10 mA 1 mA=10 3 卩 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A (分度值0.02A ); 0—3A (分度值 0.1A )

初中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基础知识汇总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复习资料沪科版 一、电就是什么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细水流、空易拉罐等 2 雷电:,电压可达几 ,可立即致人死 ②接触带电实质 就是电子转移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不带电的导体带电。实质就是电子转移 关于静电:相对静止的电荷。可利用:静电复印静电防尘。有害需防:避雷针;油罐车铁链;纺织厂增湿;屏蔽 3、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与负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 带的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说明:两物体相互排斥一定带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则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就是否带电。但不能直接分辨带电的种类。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符号:Q 7、元电荷(基本电荷):即最小电荷,用e 表示,1e=1、6×10-19库仑,电子带最小负电荷, ①摩擦起电 Q = I ×t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就是e的整数倍:Q=ne 8、电中与: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物体相互接触后都不带电的现象。 拓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与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与带电量少的物体中与,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与不就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就是等量的正负 电荷使物体整体不显电性。 9、导体与绝缘体: ①、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自来水、酱油、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移动的自由电荷 说明:金属、石墨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其电流就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酸、碱、盐溶液中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其电流就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移动而形成的 ②、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干木材、纯水、空气、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半导体:定义:导电能力界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 常见材料:硅、锗、砷化镓等。 注一:“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就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就是导体。带电过程就是电子得失的 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就是导体,也可以就是绝缘体。 注二: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例如: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10、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①、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就是:正电荷、负电荷或正负电荷同时。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1]

课目:电路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路的模型 教学目的1、了解电路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电阻、电容和电感模型的性质。教学重点掌握电阻、电容和电感模型的性质教学难点电阻、电容和电感模型的性质 预习要求了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 课堂类型理论课 提问内容 教学时数 2学时 作业习题一:1-16、1-20

绪论(introduction) 一、电路及电路理论概念(electric circuit and electric circuit theory concept) 1.电路定义:是指为了某种需要由一些电气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电流的通路,电路又被称为网络。 2.电路理论内容及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在给定电路条件下,求出电路对给定激励的响应。 电路内容 电路综合-----在给定激励和响应即电路传输特性条件下,求出电路。 本课程主要研究电路分析。 电路的等效变换及其化简法 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的各种方程分析法 电路定理及在分析电路问题中的应用 3.电路理论研究的对象:实际电路的模型----电路。 4.实际电路种类:(按其用途分类)通讯电路、计算机电路、自动控制电路、电气照明电路等。 5.电路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课。 6.电路课程学习方法: ①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基本分析方法; ②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 二、电路中的基本元件(basic element) 1.无源二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2.有源二端元件:电压源、电流源。 3.受控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流源、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 三、电路中的基本定律(basic circuit laws) ①欧姆定律:Ri u= 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0 i ③基尔霍夫电压定律:∑=0 u 4)叠加定理;5)戴维南定理。 四、电路实验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电路分析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电路:若干电气设备或器件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构成电流的通路。 2.电路功能:一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二是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3.集总参数电路近似实际电路需满足的条件: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长度)远小于电路 。 正常工作频率所对应的电磁波的波长λ,即l 4.电流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5.关联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压降的参考方向一致。 6.支路:由一个电路元件或多个电路元件串联构成电路的一个分支。 7.节点: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连接点。 8.回路:电路中由若干支路构成的任一闭合路径。 9.网孔:对于平面电路而言,其内部不包含支路的回路。 10.拓扑约束:电路中所有连接在同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约 束,任一回路的各支路(元件)电压之间要受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约束,这种约束关系与电路元件的特性无关,只取决于元件的互联方式。 U(直流电压源)或是一定的时间11.理想电压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端电压为一恒定值 S u t,与流过它的电流(端电流)无关。 函数() S 12.理想电流源是一个二端元件,其输出电流为一恒定值 I(直流电流源)或是一定的时间 S i t,与端电压无关。 函数() S 13.激励:以电压或电流形式向电路输入的能量或信号称为激励信号,简称为激励。 14.响应:经过电路传输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叫做响应信号,简称响应。 15.受控源:在电子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或电流不由其自身决定,而是受到同一电路中其它 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的控制。 16.受控源的四种类型:电压控制电压源、电压控制电流源、电流控制电压源、电流控制电 流源。 17.电位:单位正电荷处在一定位置上所具有的电场能量之值。在电力工程中,通常选大地 为参考点,认为大地的电位为零。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对参考点的电压。 18.单口电路:对外只有两个端钮的电路,进出这两个端钮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19.单口电路等效:如果一个单口电路N1和另一个单口电路N2端口的伏安关系完全相同, 则这两个单口电路对端口以外的电路而言是等效的,可进行互换。 20.无源单口电路:如果一个单口电路只含有电阻,或只含受控源或电阻,则为不含独立源 单口电路。就其单口特性而言,无源单口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阻。 21.支路电流法:以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元件的VAR和KCL、KVL约束关系, 列写独立的KCL方程和独立的KVL方程,解出各支路电流,如果有必要,则进一步计算其他待求量。 22.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各独立节点对参考节点的电压降)为变量,对每个独立节点 列写KCL方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将各支路电流用节点电压表示,联立求解方程,求得各节点电压。解出节点电压后,就可以进一步求得其他待求电压、电流、功率。23.回路分析法:以回路电流(各网孔电流)为变量,对每个网孔列写KVL方程,然后根据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一、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电源开关灯泡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 mA 1 mA=103μ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分度值0.02A);0—3A(分度值0.1A) 四、电压 1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电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电路 1.电路的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的电流途径叫电路. 2.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叫做电源.电源的作用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例如干 电池、蓄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而发电机是把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 (2)用电器:用电来工作,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电灯、电铃、电扇等. (3)开关:用来接通或者断开电路的装置,起控制用电器的作用. (4)导线:导线是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电荷移动的通路.常用的导线是金属导线, 导线外壳长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3.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也叫闭合电路,它是电路正常工作的状态. (2)开路:某处断开或电流无法通过的电路,又叫断路. (3)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两极的电路.若用电器两端被一条导线连接起来,这种情 况叫局部短路,被短路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4.电路元件的连接 连接电路元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先断开; (2)电源两极不允许用导线直接连接,以免损坏电源. 考试要求 知识点睛 电 路

5.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下面是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在画电路图时候,一定要规范,一般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实物,切忌将实物画到电路图中.6.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 (1)必须有电源;(2)电路时闭合的 二、串、并联电路特征 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其特征: ①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流回电源负极的途中,只有一条通路,无别的支路. ②任何一处断开(或用电器损坏),整个电路无法工作. ③开关的控制作用与所处的位置无关.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其特征:①电流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不止一条通路. ②某一处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和电源构成通路,仍能工作. ③开关的控制作用与所处的位置有关,要利用一个开关控制整个电路,这个开关一定要接在干路上. 电路图 电路图是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各种元件画出的电路连接图,对电路图要求做到三会:会看、会画、会连接,即能看懂电路图,知道电路中有哪些元件.都是怎样连接的,在给出各元件和连接方法的前提下能按要求正确画出电路图,若给出实物和要求,能根据电路图连成实际电路. 1.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画电路图时,应注意:①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电路图要画成长方形,连线要画成横平竖直;③各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根据实际电路画电路图时,要首先找出连接图中的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判断图中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开关的作用是控制哪一个用电器工作的,然后再按连接图的顺序,从电源正极开始,顺着电流方向,画出电路图. 连好的电路图要检查:①各元件符号画的是否正确;②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与实物图是否相同;③开关的作用是否改变.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①首先搞清有几个用电器,能正确识别电路,弄清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其次搞清有几个开关,它们的作用是控制哪个用电器;②若是串联电路,则从电源正极开始,按电路图中各元件的连接顺序把实物图中各元

了解电路知识点归纳报告和练习题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知识点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 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 ,异种电荷 。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6、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7、电荷量( Q):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公式:I=Q/t 8、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对应练习题: 1.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 B.通信卫星采用硅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2.用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则毛皮与玻璃棒( ) A .相互吸引 B .相互排斥 C .无相互作用 D .无法判断 3.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 A .一定不带电 B .一定带负电 C .一定带正电 D .可能不带电 4.把与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1)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其金属箔将会_________;(2)接触带很少正电荷的验电器,其金属箔将会________________;(3)接触带很少负电荷的验电器,其金属箔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各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 A.人体、大地、塑料 B 、金属、油、橡胶 C 、玻璃、油、陶瓷 D 、大地、金属、盐水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__________,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_________. 实质: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______________. 能的转化:机械能 -→ 电能 ①摩擦起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