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人大附中2017高三三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7人大附中三模物理部分2017.5 13.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β衰变现象 B.光电效应现象 C.原子发光现象 D. α粒子散射现象 14.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体积増大,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増大 B. 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増大 C. 若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做正功,则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D. 通常情况下,气体比较难以压缩,这是因为压缩气体时要克服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15. 位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波速v= 400m/s,己知t=0时,波 刚好传播到x= 40m处,如图所示。如果在x= 400m处放置一 接收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 B. x= 40m的质点在t= 0.5s时位移为零 C. 接收器t=1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 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移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变小 16.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O为椭圆ABCD的左焦点,在O点固定一个正电 荷,某一负电荷p正好沿椭圆ABCD运动,这种运动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类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电荷在A点的线速度小于C点的线速度 B. 负电荷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C点的加速度 C. 负电荷由A点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増大 D. 若有另外一个负电荷Q绕O点以OC半径做匀速圆周运动(Q的运动轨迹图中并没有画出), 不计PQ之间的作用力,则P、Q分别运动到C点时速度大小关系为v p

佛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佛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列举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在实验室第一次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 B.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 C.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D.安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 2. 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情景如图,某同学利用这原理和器材探究“磁生电”,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得到符合实验事实的选项是 A.闭合开关瞬间,电流计指针无偏转 B.闭合开关稳定后,电流计指针有偏转 C.通电状态下,拆开与电池组相连线圈的瞬间,电流计指针无偏转 D.将绕线的铁环换成木环后,闭合或断开开关瞬间,电流计指针有偏转 3.如图,在水平面内放置两根平行的长金属导轨,其电阻不计,导线ab 、cd 跨在导轨上,ab 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cd 接入电路的电阻的2倍,当cd 在水平力F 1的作用下向右加速滑动时,ab 在水平力F 2的作用下保持静止, U ab 、U cd 为导线ab 、cd 两端的电压,不计摩擦,某时刻 A. 12F F >,ab cd U U = B.12F F =,ab cd U U = C. 12F F >,2ab cd U U = D.12F F =,2ab cd U U = 4.如图甲,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如图乙的正弦交流电,图中R t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R 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B.在t = 0.025s 时电压表V 2的示数为92V C.R t 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A 和电压表V 2的示数均变大

山东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

山东省2020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 (2015高一下·番禺期中)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B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测出了引力常量 C . 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时,开普勒的第三行星运动定律中的k值与地球质量有关 D . 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2. (2分)让激光照到VCD机、CD机或计算机的光盘上,就可以读出盘上记录的信息,经过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象,这是利用光的() A . 平行度好,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上 B . 相干性好,可以很容易形成干涉图样 C . 亮度高,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 D . 波长短,很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3. (2分) (2018高二下·拉萨期末)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它所受的回复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为正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t从0到2 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减速运动

B . 在t1=3 s和t2=5 s时,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 在t1=5 s和t2=7 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 在t从0到4 s时间内,t=2 s时刻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做功功率最小 4. (2分) (2018高二下·抚顺期中) 如图所示,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最大 B . 振子在最大位移处时,动能最大 C . 振子在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 D . 振子在连续两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 5. (2分) (2017高二下·安阳期中) 在下列几种现象中,所选系统动量守恒的有() A . 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人车为一系统 B . 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铅球为一系统 C . 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 D . 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重物和斜面为一系统 6.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 . 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电磁波的波长变短,声波的波长变长 C . 观察者相对于频率一定的声源运动时,接收到声波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 D . 只有发生共振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才等于驱动力频率 7. (2分)蒸汽火车汽笛发声要消耗内能,设蒸汽机将功率为P1的热功率用于汽笛发声时,发出的声音功率为P2 ,汽笛发声频率为500Hz,而在车站的人听得汽笛的频率为520Hz,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021-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号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这种强调法度顺应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思想作为文化自新的一种体现,在汉代法律思想嬗变及传统社会法律思想确立的过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初,统治者在法律思想上明确提出了“以道统法”之说,表明黄老学说也肯定法律在治国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强调在制定和实施法律时,要遵循“道”的原则和精神。汉初黄老思想家对法家理论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既批判严刑苛法对社会关系的破坏作用,又认识到立法制刑、悬赏设罚具有分别是非、明辨好恶、审察奸邪、消弭祸乱的积极意义。而道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所以汉初又提出“法随时变”的观点,这也与法家“法与时转则治”的理论相契合。受黄老思想影响,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吏之言文深刻,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职的障碍。黄老政治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居功至伟,但无为而治繁荣了经济的同时,也造成社会矛盾的不断酝酿、积聚。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进行了顺应时代的变革和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黄老之学显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变化,儒家思想进而

精品解析:2021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上)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

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八月练习 物理 本试卷共6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2.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玻璃三棱镜后,变为a、b、c三束单色光。如果b光是绿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可能是蓝光 B.c光可能是红光 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D.c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3.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4.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0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当绳上的拉力为10N时,两段细绳之间的夹角 为() A.45° B.60° C.90° D.120° 5.将一定值电阻分别接到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该电阻产生的焦耳热分别为

1Q 和2Q ,则12Q Q :等于() A.21∶ B.12∶ C. D.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使用图中所示的同一套装置,观察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像,已知两人实验时所用的摆长相同,落在同一木板上的细砂分别形成的曲线如图N 1、N 2所示。下面关于两图线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A.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幅度较大,N 2摆动的幅度较小 B.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周期较大,N 2摆动周期较小 C.N 1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比N 2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大 D.N 1对应的砂摆摆到最低点时,摆线的拉力比N 2对应的拉力大 7.如图甲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静电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A B E E 、,电势分别为A B ??、,则() A.A B E E =A B ??A B ??=D.A B E E =A B ??>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3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4~6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 、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2.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 A .t =0.005s 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B .t =0.01s 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 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H Z 3.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 ( ) A .从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比从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B .从n =5能级跃迁到n =l 能级比从n =5能级跃迁到n =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C .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 D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 4. 如图5,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2:1, V 和A 均 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 L =6Ω,AB 端电压u 1=122sin100πt (V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频率为50 Hz B. V 的读数为24V C. A 的读数为0.5A D.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W e /V t /s O 311 -311 0.01 0.02 图2 B 图1 -0.54 3 2 -13.6 1 -1.51 4 n 5 -0.85 E n /eV -3.4 n 1 n 2 图5 L A B u 1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分 。 ) 1. 一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在下列情况下,对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静止 D.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图所示,a 、b 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所通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关于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磁场方向,画法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 ,R2=8Ω。当开关S 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0 A 。当开关S 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可能是 A.0.28A B.0.25 A C.0.22A D.0.16A 4.从地面以速度0υ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小球落回地面的速度减 为0υ/2。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小球的速率成正比,则由此可以计算 A.上升阶段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 B.下落阶段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冲量 C.小球加速度为0时的动量 D.下落阶段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 5.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 、B 和C 、A 和C 围绕B 做匀速圆周运动,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 、C 和B 的距离分别是L 1和L 2。不计三质点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C 带异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1)( L L B.A 、C 带同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 1)( L L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Hotel rooms come in a variety of styles and price ranges. Despite differences m decoration and price, one thing most hotels have in common is a set of rules. Failure to obey these rules can result in fees or fines to cover hotel room damages, removal from the hotel or possibly even arrest. Smoking Some hotels are completely non-smoking. Some hotels designate smoking and non-smoking rooms. If you smoke in a non-smoking room, you will likely be fined hundreds of dollars and possibly asked to leave. Number of Guests Most regular hotel rooms are designed for two adults. If you have more than two people staying in the room, the hotel will likely charge an additional fee for each extra guest, though some hotels let children stay free. Do not put more than four adults in the room unless the hotels policy permits that many people. Or you might be fined or removed from the hotel Hotel Reservations Requirements Most hotels require a major credit card to reserve the room. You can pay cash at the end of your stay, but do not be surprised if there is a temporary charge on your card for a few days after your stay. Most hotels authorize a security deposit on your card to cover any possible damages to the room. Once the hotel confirms that the room is undamaged and that you do not break any hotel policies, your security deposit will be refunded. Breaking the Law You cannot break the law in your hotel room, just as you cannot break the law in your own home or in public. Do not do drugs or commit any other criminal act in the hotel room. If you do, you will likely be arrested. Noise Most hotels have a noise policy you must obey. If you are being too loud you will usually get a warning. If the noise continues and more complaints are issued, you will likely be kicked out of the hotel, regardless of what time it is. 21.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开学考试 物理 2020年08月19日本试卷共6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2.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玻璃三棱镜后,变为a、b、c三束单色光。如果b光是绿光,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可能是蓝光 B.c光可能是红光 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D.c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3.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 粒子散射现象 B.天然放射现象 C.光电效应现象 D.原子发光现象 4.如图所示,用一根轻质细绳将一幅重力为10N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当绳上的拉力为10N时,两段细绳之间的夹角为: A.45° B.60° C.90° D.120°

5.将一定值电阻分别接到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该电阻产生的焦耳热分别为Q 1和Q 2,则12:Q Q 等于: A.2:1 B.1:2 D.1: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使用图中左图所示的同一套装置,观察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的振动图象,已知两人实验时所用的摆长相同,落在同一木板上的细砂分别形成的曲线如右图N 1、N 2所示。下面关于两图线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A.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幅度较大,N 2摆动的幅度较小; B.N 1表示砂摆摆动的周期较大,N 2摆动周期较小; C.N 1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比N 2对应的木板运动速度大; D.N 1对应的砂摆摆到最低点时,摆线的拉力比N 2对应的拉力大; 7.如图甲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静电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A ?、B ?,则: A.E A =E B ,A B ??

最新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库仑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 N获得反冲核 O,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波尔利用氢原子能级量子化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从而创建了量子力学 3.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7.5m/s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时速度是25m/s,g取10m/s2,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A. 5 m/s B. 4 m/s C. 8.5 m/s D. 9.5 m/s 4.原子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我国在综合利用原子能方面进展较快,目前我国核电站已建成9座、正在建设的3座、即将开建的有4座.届时将较好地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对有关原子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C.X 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 D.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内核力与库仑力差不多大 5. 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b 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 ( ) x t 0 t 1 t 2 a b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 .在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D .在t 1到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大 6.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则经过b 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 A. ()m n S mn - B. ()22mn m n S m n ++ C. ()()22m n S m n mn ++ D. ()22m n S mn + 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 =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氢原子由n =3跃迁到n =2能级时,其核外电子的动能将减小 B.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三物理下学期三模试题(含解析) 物理试题 1. 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 A. 粒子散射现象 B. 天然放射现象 C. 光电效应现象 D. 原子发光现象 【答案】B 【解析】 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了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并没有涉及到核内部的变化,故A项错误;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发生变化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电子,从而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故B项正确;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逸出,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C项错误;原子发光是原子跃迁形成的也没有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故D 项错误。 2.以下关于物质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 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B.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离r0时,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增大 C. 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的重力有关 D.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压缩越费劲,主要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斥力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距离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大,选项B正确;气体对容器的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的碰撞引起的,它跟气体的重力无关,选项C错误;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越压缩越费劲,主要是因为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之间斥力无关,选项D错误. 3.用手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B. 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 C. 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多一次 D. 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少一次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波形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选项A错误; 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选项B错误;a点距离波源较近,且ab相差一个波长,则a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比b点多一次,选项C正确,D错误. 4.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如图所示,O为椭圆ABCD的左焦点,在O点固定一个正电荷,某一电子P正好沿椭圆ABCD运动,A、C为长轴端点,B、D为短轴端点,这种运动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规律类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在A点的线速度小于在C点的线速度 B. 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C点的加速度 C. 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 D. 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子绕正电荷做椭圆轨道运动,可类比与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电子在A点的线速度大于在C点的线速度,选项A错误;A点距离正电荷较近,受库仑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电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C点的加速度,选项B 错误;电子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选项D正确,C错误。 5.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同时并入u=311sin(314t) V的交流电源上,均正常工作,用电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word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7?12小题为多选题,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不得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物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某个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一定减小 C.封闭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 D.热量不可能自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下列光学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肥皂泡呈现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通过狭缝看太阳光呈现彩色是光的衍射现象 B.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光导纤维利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D.用同一装置做红光和紫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在形成的干涉图样中,紫光的条纹间距比红光宽 3.如图所示为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当0r r =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r r >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B. 0r r =时,分子势能最小 C.因液体表面层相邻分子间的距离0r r <,所以存在表面张力 D.气体相邻分子间的距离约等于r 0 4.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波源S 1、S 2(图中未画出)形成的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发生干涉,如图所示为在某

个时刻的干涉图样,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处为振动减弱点,c 处为振动加强点 B.再过半个周期,c 处变为减弱点 C.b 处到两波源S 1、S 2的路程差可能为 2 3 个波长 D.再过半个周期,原来位于a 处的质点运动至c 处 5.篮球的质量为0.6kg ,在某次运动中篮球先以3m/s 的速率竖直向下着地,经0.2s 后,又以2m/s 的速率竖直向上离开地面,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10m/s 2 ,在篮球着地的过程中,地面对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3N B.6N C.15N D.21N 6.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理论可解释所有原子的光谱现象 B.—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量为1.89eV C.若用12eV 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电离 D.若用11eV 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跃迁到n=2的能级 7.关于振动和波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喜剧电影《功夫》中,包租婆的“狮子吼”可以将酒杯震碎,这属于共振现象 B.正在鸣笛的救护车远离我们的过程中音调变低,这属于多普勒效应现象 C.用手挡住电视的遥控器,遥控器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这属于波的干涉现象 D.医用超声波定位利用了超声波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的特点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状态A 变化至状态B ,然后又经状态C 返回状态A ,其变化过程在p —V 图象上如图所示,其中段为双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其中1—10小题是单选题,11—15是多选题,多选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当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个科学方法的核心() A.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B.用科学实验进行探究 C.对自然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D.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运算)和谐的结合起来 3、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B.C.D. 4、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 C.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0.75m/s D.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m/s 5、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的面积分别为和(<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处。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若,两车不会相遇B.若,两车相遇2次 C.若,两车相遇1次D.若,两车相遇1次 6、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可求得h等于() A.1.25m B.2.25m C.3.75m D.4.75m 7、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 2.本试卷第4题,选物理考生做甲题,选历史考生做乙题。 3.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创.伤重创.踉跄.寒伧.沧.海桑田 B.揣.测挣揣.瑞.雪脚踹.惴.惴不安 C.果脯.胸脯.花圃.店铺.惊魂甫.定 D.纤.细纤.夫忏.悔歼.灭时过境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 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B.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 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 重视。 C.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目的是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D.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 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不超过40个字)(3分)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 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为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 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 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 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 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4.甲(选物理考生做)下面是校长在一次高三学生大会上讲话的一部 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根据校长讲话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 的学习也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 晚伏案读书做练习要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校长肯定的是: 校长否定的是: 校长的目的是: 乙(选历史考生做)“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故事,请 写出该故事中蜀魏双方的主帅并概述主要情节,不超过100个字。(6分)

2018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模拟测试(一)物理

2018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模拟测试(一)物理2018.3.5 13.利用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可以算出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 A.二氧化碳的密度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B.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和二氧化碳的密度 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D.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和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14.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后,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5.“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组成。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中轨道卫星都在圆轨道上运行,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且h1>h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轨道卫星的周期比中轨道卫星的周期大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 C.静止轨道卫星的角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角速度大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 16.如图1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以O点为中心点,在C、D 之间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已知在t1时刻物块的动量为p、动能为E k。下列说法中正确 A.如果在t2时刻物块的动量也为p,则t2-t1的最小值为T B.如果在t2时刻物块的动能也为E k,则t2-t1的最小值为T C.当物块通过O点时,其加速度最小 D.物块运动至C点时,其加速度最小 17.如图2甲所示,直线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在A点放置一初速度为零的质子,质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AB由A运动到B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B.电场方向一定是从B指向A C.质子从A到B的过程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电场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一 定相等 D.质子从A到B的过程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电场力的冲量一定相等 18.如图3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A、B两个小物块,其中物块A的左侧连接一 轻质弹簧。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物块B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物块A运动,并通过弹簧 与物块A发生弹性正碰。对于该作用过程,两物块的速率变化可用速率—时间图象进行描 述,在图4所示的图象中,图线1表示物块A的速率变化情况,图线2表示物块B的速率 变化情况。则在这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许多科学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C.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这和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着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D.楞次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来描述电场和磁场,极大地促进了他对电磁现象的研究2.在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相同的物理量是() A.电场强度 B.同一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C.电势 D.电荷量相等的正负两点电荷具有的电势能 3.如图所示,MN和PQ是两根互相平行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已知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有一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L,ab是一根不但与导轨垂直而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的金属杆.开始,将开关S断开,让ab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过段时间后,再将S闭合,若从S闭合开始计时,则金属杆ab的速度v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不可能是() A. B.C.D. 4.如图,导体棒ab两个端点分别搭接在两个竖直放置、电阻不计、半径相等的金属圆环上,圆环通过电刷与导线c、d相接.c、d两个端点接在匝数比n1:n2=10:1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两端,变压器副线圈接一滑动变阻器R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导体棒ab长为L(电阻不计),绕与ab平行的水平轴(也是两圆环的中心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如果变阻器的阻值为R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则() A.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P=10I2R B.ab沿环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最大安培力

2021-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2021-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 如图所示,“伦敦眼”(The London Eye)是世界著名的观景摩天 轮,它总高度135米(443英尺),屹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南畔的兰贝斯 区。现假设摩天轮正绕中间的固定轴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对于坐在座 椅上观光的游客来说,正确的说法是 A.因为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所以游客受力平衡 B.当摩天轮转到最高点时,游客处于失重状态 C.因为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所以游客的机械能守恒 D.当摩天轮转到最低点时,座椅对游客的支持力小于所受的重力 15. xx“蛟龙”再探深海,前往太平洋、印度洋执行实验性应用航次。假设深海探测器在执行下潜任务中,探测器最后达到某一恒定的收尾速度。若探测器质量为m,由于重力作用下潜,探测器的收尾速度为v,探测器受到恒定的浮力F,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达到收尾速度后,合力为向下 B.无论是达到收尾速度前,还是达到收尾速度后,探测器受到的合力都不能是零

C.探测器达到收尾速度前,受到的合力可能为零 D.探测器达到收尾速度后,探测器受到的水的阻力为mg-F 16.2016年8月16日凌晨,被命名为“墨子号”的中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开启星际之旅,这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墨子号”卫星的工作高度约为500km,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t小于其运动周期),运动的弧长为s,与地球中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为β(弧度),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关于“墨子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环绕周期为 C.质量为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17.如图,一质量为M、带有挂钩的小球套在倾角为θ的细杆上,恰能沿杆匀速下滑。若下滑过程中小球所受杆的作用力大小为F,且小球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仅增大θ(θ<90°),小球被释放后仍能沿杆匀速下滑 B.仅增大θ(θ<90°),小球被释放后所受杆的作用力小于F C.θ不变,仅在挂钩上再挂一个物体,小球被释放后将沿杆加速下滑 D.θ不变,仅在挂钩上再挂一个物体,小球被释放后所受杆的作用力仍等于F 18.一轻质细杆长为2L,可绕固定于中点O的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杆两端固定有形状相同的小球1和2,它们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整个装置放在如图所示的、在竖直面内关于过O轴的竖直线对称的电场中。现将杆由水平位置静止释放,让两小球绕轴转动到竖直线上A、B两位置。设电势差UBA=U,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小球1、2间的库仑力。则该过程中 A.小球2受到的电场力减小 B.小球1电势能减少了Uq C.小球1、2的机械能总和增加了Uq-mgL D.小球1、2的动能总和增加了Uq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