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肖申克的救赎的旁白一种叙事的结构

肖申克的救赎的旁白一种叙事的结构

肖申克的救赎的旁白一种叙事的结构.txt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改变生命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肖申克的救赎》的旁白
——一种叙事的建构

传播学 王朝红 1031513016

1994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肖申克的救赎》是《阿甘正传》最大的竞争对手,如果说《阿甘》是一个梦,那么《救赎》就是一种生活。生活比梦简单,但生活远比梦境残酷。而这两部片子也的确是有很多可比之处,他们也有缘凑在了一个奥斯卡年度。小金人尽管被《阿》夺走,但是《肖》仍旧赢得了广大影迷的认可,在牢狱题材电影中突破了类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类作品罕见的人情味和温馨感觉,因而在公映时成为卖座鼎盛的黑马。

故事固然感人,但是本片的一大叙事特色是旁白的串联,可以说本片彩之处在于,尽管安迪是肖申克监狱里真正的英雄,然而整部影片除了开始部分由寥寥几笔交待了安迪入狱的原因后,就再也没有从他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而是瑞德用冷静、平和的旁白将观众带入高墙里的世界,展现了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瑞德的饰演者摩根?弗里曼在影视界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角儿,属于那种越老越有魅力的人,皱纹越多越耐看。除了精湛的演技,其独白能力同样为人称道, 好莱坞说他拥有上帝的声音。在《刺激1995》一片中摩根?弗里曼担任了旁白主述者,其沉稳却具丰富情感的声音演出,令人为之动容。
本片的成功之处即在于赋予片中的一个人物以“全能之眼”,他可以拥有讲故事的权力,但是他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一员,他无法知道他尚未经历的事情,更无法知晓其他人物的内心。这样的“限制式旁白”既能串联主线,又能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悬念,同时也使银幕上的世界变得越发真实。
影片开头简单介绍了安迪入狱的原因,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将要面临的监狱生活,那将是本片所说的“救赎”(redemption)的对象。作为狱中的“权威人物”,瑞德为我们展开了真正的故事开端。
表格 1:《肖申克的救赎》旁白频次统计
次数 时间段 时长
1 00:07:57-00:08:27 30”
2 00:09:06-00:09:24 18”
3 00:11:15-00:11:26 11”
4 00:14:05-00:14:57 51”
5 00:15:26-00:15:35 9”
6 00:16:00-00:16:11 11”
7 00:18:45-00:18:52 7”
8 00:23:13-00:23:32 19”
9 00:27:06-00:27:34 28”
10 00:30:35-00:31:35 60”
11 00:31:50-00:32:25 35”
12 00:35:37-00:36:59 1’22”
13 00:42:14-00:43:45 1’31”
14 00:45:07-00:45:33 26


15 00:48:57-00:49:09 12”
16 00:53
:52-00:54:43 51”
17 01:06:17-01:07:03 46”
18 01:13:09-01:13:35 26”
19 01:14:21-01:14:51 30”
20 01:15:24-01:16:35 1’11”
21 01:20:30-01:20:53 23”
22 01:22:10-01:22:22 12”
23 01:23:15-01:24:21 1’6”
24 01:45:41-01:45:57 56”
25 01:49:45-02:00:23 1’38”
26 02:04:31-02:05:31 60”
27 02:10:46-02:11:51 1’5”

通观整部电影,瑞德的旁白共出现了27次,共18分24秒。这27次旁白串联起了整个故事的开端、高潮和结局。以“我承认我初次见到安迪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为初始,预示安迪监狱生活的展开,也暗示了“我”对“安迪”必将有一个认识的改变,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到“有特别的感觉”。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开启了他的“全能之眼”,静静地躲在主角背后,对安迪在肖申克监狱的生活展开了叙述。安迪在监狱中的一举一动都难逃瑞德的“法眼”,即便安迪对自我、对狱友、对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也是通过瑞德的旁白来展现。

瑞德首先给他所在的监狱定义了本质,“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瑞德的旁白代表了肖申克监狱里大多数囚犯对待现实生活的看法,也让观众得以近距离地看到安迪思想上的变化,并循着这种变化的轨迹去体验人类的希望对于个体所具有的巨大的推动力。从教导安迪怎样在监狱里生活,到关于因博斯的自杀的讨论,瑞德和安迪的对话正式引出了希望这一主题,再到安迪关于对自己所犯过错赎罪的思考。
此外,片中一共出现了3次瑞德的假释,每一次假释时瑞德的独白也同样引人思考。片头、片中、片尾,每一次的假释都以点明瑞德的监禁时间为开端,20年、30年直到40年,从年少轻狂到垂垂老矣。40年的时间足以使一个人“习惯”并“依赖”监狱的生活,让你觉得在那里“是个重要的人,一个又教养的人”,而在外面“什么都不是”,生活的希望也渐渐远去,“救赎”也就无从谈起。从第一次假释中仍企图通过说好话获得假释,到第二次的失去希望,再到第三次的表达自己已经获得了“救赎”,深刻的体现了西方宗教中“救赎”观念。尽管以独白的形式出现,却能够跟影片中瑞德所有的旁白联系到一起,构成一个叙事的整体,成为影片旁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导演在赋予了瑞德讲故事权力的同时,也让其在最后成为了一个被关注者。接近片尾,保释出狱后的瑞德按照安迪的嘱托,来到一个农场的边墙下

,找到了安迪给他的信。信的内容同样以旁白的方式表现,只不过这次旁白的主
角变成了安迪。电影中对信件通常会以旁白的方式进行表述,但是笔者更愿意相信这同样出自导演的精心安排。在狱中无所不能的瑞德出狱后,需要一个监狱外的精英去为他指明出路,已经获得“救赎”的安迪正好担当此任。获得指点的瑞德,没有遵循同样年老出狱的博斯的老路,而是奔向了蔚蓝的大海……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姓名:王守坤 学号:20062831
《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我原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也就是沙堡监狱。影片故事情节很简单,被诬谋杀自己的妻子及其情夫的银行家安迪被判终身监禁来到了肖申克监狱。他的与众不同引起了黑人囚犯瑞德的注意并最终结成了很好的朋友。安迪总是沉默寡言并尽可能地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保有的一切。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用自己丰富的金融知识帮助狱卒们“合法”地逃税,甚至帮助典狱长洗钱,以此换得一些对囚犯、对自己稍微宽松的待遇。他甚至不厌其烦地给州政府写信,并在几年后得到了回应---州政府向肖申克捐赠了图书、唱机、甚至史无前例的监狱图书基金—每年500美金。然而安迪终于从一个新来的囚犯那儿得知了自己妻子被杀的真相,当他向典狱长提出申诉的要求时却遭到了粗暴的回绝。因为此时贪婪的典狱长已将安迪当作自己谋取暴利的摇钱树,他甚至不惜杀掉那个知情的囚犯从而将安迪永远地留在肖申克来满足自己对于金钱无止境的贪欲。安迪对于法律公正的幻想破灭之后,终于不动声色地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在一个月黑风高、闪电交加的深夜,安迪成功地穿越了自己十九年来挖成的秘密通道,重新获得了自由。
这无疑是部具有深刻内涵的影片。影片清晰的表达了他所要带给观众的思想。给我最强烈的就是三个词语:希望、自由、友谊。
首先,就是希望。希望这个词语可以说是在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词语,而且影片特意的描述一个老图书管理员柏斯,在假释后,因着对自己没有任何希望而自杀。预示希望这个词语可以说是在影片中最重要的一个词语。同时也是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的重要“词语”。因为无论是什么,都关不住希望,一切皆因希望而起,一切只要有了希望便变成可能。有了希望,肖申克监狱不过是一座形同虚设的监狱,有了希望,一把小小的锤子便可以救赎生命,可以救赎自由。有了希望安迪可以在救赎自己的过程中尽情

的享受每一个小小的乐趣,并将这乐趣传播开来,将希望播种在每个人心里。
安迪第一次跟瑞德谈起是在他放了那首《
今夜无人入睡》而被关了禁闭之后的事情,记得里面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白:
ANDY:Here's where it makes most sense.We need it so we don't forget.
RED:Forget? 忘记什么?
ANDY:That there are things in this world not carved out of gray stone. That there's a small place inside of us they can never lock away, and that place is called hope. 安迪:忘记在这世界上,还有这不用高墙栅栏围起来的地方,还有你自己心里的,他们拿不走、碰不到的东西,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希望
RED: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Drive a man insane. It's got no place here.Better get used to the idea.?瑞德:希望?听我说一句老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
希望是关不住的,锁不牢的,是有翅膀的鸟,是流动的空气,是息息尚存的呼吸,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是任何黑暗都无法染指的。有了希望就有了一切,有了希望就一切皆有可能。
我也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不管我们受到什么样的苦难,沉沦和逼迫之后,仍然能够生存,那是因为我们有希望,而且希望永在。
影片很成功的向我们表达了,只要你充满希望,只要你能够持之以恒,你就无所不能。挖地道如此,办图书馆也是如此。
其次,就是自由。不仅仅是身体的自由,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安迪为狱友们争取来了冰镇啤酒,自己却不喝,只是躺在屋顶上沉思微笑。有人认为这段是安迪在自我实现,自我满足,说得好像安迪在精神自慰,我认为这段表达的是安迪渴望精神的自由,虽然他是犯人,他有许多行动上的限制,但是他拒绝心灵上的被监禁,他寻求一切可以释放自己心灵的机会。当安迪不顾一切在监狱的喇叭里放《Le Nozze di Figaro》时,镜头缓缓划过正在广场上放风的犯人们和狱警们。他们叫人感动地静立当地,抛却所有愤懑,狠毒和怨怒,沐浴着我从未觉得如此自由的阳光。莫扎特的乐声铺洒在这些人们身上,来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将他们都濯洗得纯净无比。那声音飞扬,高远入云,超过任何在禁锢中的囚犯们所梦,仿佛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入这灰色的鸟笼,让那些围墙消失,令铁窗中的所有犯人,感到一刻的自由。尤其是瑞德看安迪的信和最后的叙述,那最后的排比,实在是太棒了,那么自然平实,却又那样的鼓舞人心,突然,我感到拥有自由是多么美好而幸福的事,我甚至不需要其他,只要给我一个背包,一张单程车票,一个人踏上那未知的前途。我们

是如此幸福,因为我们能自己行走,自己抉择,自由的呼吸,自由的歌唱,自由的自由着。这样的我们是不应该烦恼的,因为拥有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自由,路就在脚下,
无论平坦还是崎岖,只要我们愿意,都可以向生活的目标前进。
最后,就是友谊。影片中没有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有的就是监狱中男人的友谊。安迪和瑞德的那种友谊置放在高墙之下,似乎比我们纷繁俗世中的友情来得更加纯粹和干净。他们都是内敛的人,然而洞悉一切,心意契合。我想这也预示着这部电影并不比其他的好莱坞电影以悲剧结束,而是以安迪和瑞德两个人在外面世界的重遇而结束。
影片的结尾:湛蓝的天空下是蔚蓝的广阔的大海,沙滩边是一条小船,两个老朋友终于在阳光明媚的海滨相逢,彼此都很愉悦地相互微笑着……
当我们在绝望的谷底,上帝在哪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一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周围的环境而活还是为了自己而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