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浮力》知识点

浮力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

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

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Gρ/(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ρ;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g,轮船和货物共重G=mg。

(2)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计算浮力方法:

①读数差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

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

9.如何正确认识液体压强公式P=gh

ρ

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内部的压强之所以有以上特点,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正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gh

ρ。

⑴公式P=gh ρ的物理意义:

P=gh ρ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

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⑵公式P=gh ρ的适用范围: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gh ρ,例如:

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 P=

gh S

gsh

S gV S G S F ρρρ==== 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gh ρ来计算。但对液体来说无论液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用P=gh ρ计算液体内某一深度的压强。 ⑶公式P=gh ρ和P=S

F

的区别和联系 P=

S

F

是压强的定义式,也是压强的计算公式,无论对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是适用的。而P=gh ρ是通过公式P=S

F

结合液体的具体

特点推导出来的,只适合于计算液体的压强。

⑷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则液体内部的压强表现出另一特点:液体不但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而且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侧壁某一点受到的压强与同深度的液体的压强是相等的,同样是用P=gh ρ可以计算出该处受到的压强。

例1:封冻的江河水面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7?Pa ,一辆20t 的坦克能够在冰面上行驶吗?(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m 2)

解:坦克对冰面的压力F=G=mg=20

? 受力面积S=22?m 2=4m 2 P=

Pa Pa m

N S F 5

425

107109.441096.1?

例2:如右上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试比较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

解: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 P=

S

sgh S G S F ρ==甲、乙、丙是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产生的压强与甲、乙相等,但acde bcde 部分产生的压强。由此可知:P 甲=P 乙

解:由于液体的密度相同,本题关键是弄清A 、B 、C 各点的深度。深度是指从自由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从图中可知: h 4=15cm -5cm =10cm=0.1m h B =15cm=0.15cm h C =15cm -10cm =5cm =0.05m 故p B > p A >p C

例4: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若每个半球的截面积S=4104.1?cm

,那么拉开马德堡半球至少要用多大外力F?(大气压强P0=

51001.1?Pa )

解:由公式P=

S

F

可知大气对半球面的压力 F=PS=N =51001.1?Pa ×4104.1?cm 2=510414.1?N

例5:在一个大气压下将一根玻璃管灌满水银后倒置在水银槽中,管高出水银面h=50cm ,如图所示,问:⑴管内顶部受到多大的压强?方向如何?⑵如果在管顶部开一个出现什么情况?(大气压为76cm 汞柱)

解:⑴管内顶部受到的压强为:76cmHg -50cmhg =26cmHg 方向是竖直向上。

⑵如果在管顶部开一个小孔,柱下降到管内外水银面一样高。

例6: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 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

水的容器中,此时,木块的下表面距水面3cm ,请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8个物理量。(g 取10N/kg )

解:⑴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3110/10/p gh kg m N kg ρ==??下水2310m -??300Pa =

⑵木块的边长:因为木块漂浮,所以F G =浮木,则

3333

0.610/31.010/5

V kg m V kg m ρρ?===?木排木水,13

h =,5h cm =。 ⑶木块的底面积:()2

22525S h cm cm ===木 ⑷木块的体积:()3

335125V h cm cm ===

⑸木块排开水的体积:333

31257555

V V cm cm =?=排木= ⑹

木块受

到的浮力

图8

h=50厘米

3363110/10/75100.75F gV kg m N kg m N ρ-==????=浮水排

⑺木块的物重:0.75G F N ==浮木 ⑻木块的质量:0.750.07510/G N

m kg g N kg

==

=木木

(完整)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刃而解了. 例2 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精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ρ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79g=0.079kg ρ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已知:G =43N,浸没水中F =33.2N 求:V空 例4 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G B、G C和密度ρA、ρB、ρC.

图1—5—1 精析不同物体的重力可借助浮力的知识来比较. 例5 将一个蜡块(ρ蜡=0.9×103kg/m3)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盐水中静止后,试比较它受的浮力大小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ρ盐水>ρ水>ρ蜡>ρ酒精) 精析确定状态→受力分析→比较浮力→比较V排. 此题考查学生能否在判断状态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而不是急于用阿基米德原理去解题. 例6(广州市中考试题)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精析此题考查学生是否注意了在解题前先要对物体作“状态的判定”,即铜球静止时是漂浮于水面,还是沉于水中.有的学生拿到题后,就认定V排=0.5 dm3,然后根据F浮=ρ 液gV排,求出浮力F浮=4.9N. 【分析】当题目未说明铜球静止时处于什么状态,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判定物体的状态. 例7 (广州市中考试题)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 (ρ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 A.15g B.12.5g C.10g D.8g 精析分析出金属块在酒精和水中的状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8 体积是50cm3,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ρ酒=0.8×103kg/m3) 例9(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

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球,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 A.A 球 B.B 球 C.C 球 D.B 球和C 球 2.(2012·兰州中考)将重为20 N 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体积的 1 4 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 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 ) A.18 N B.16 N C.14 N D.10 Nzf 3.(2012·河南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 4.新鲜鸡蛋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这是因为( ) A.鸡蛋的重力减小,重力小于浮力 B.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 C.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D.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5.(2012·泸州中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 B.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浮和F′浮,则F 浮>F′浮 C.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F 甲>F 乙 D.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p 甲=p 乙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浮力经典习题

浮力部分练习题 1、如图所示,Q为铜制零件,其上部为边长L=0.2m的立方体,下部为边长l=0.1m的立方体.Q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粘合,且水面恰好与Q上表面相平,则零件所受的浮力为(g取10N/kg)() A.0N B.20N C.60N D.80N 2、重100N的水可以产生的最大浮力为() A、一定小于100N B、一定大于100N C、一定等于100N D、可以大于100N 3、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N(g 取10N/kg,空气的密度取1.29kg/m3) 4、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 所示. (1)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 漏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若将 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________(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________,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5、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N,当把零件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N,求: (1)金属零件所受浮力为多少? (2)金属零件的体积为多少? (3)金属零件的密度为多少? 6、-右下如图,实心物体A、B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 水中,当把盛水槽移走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加了相同 的数值,那么A、B必有相同的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重力 7、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 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 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为10cm3 D.密度为3.0×103kg/m3 8、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取g=10N/kg) A. 0 B. 0.3N C. 0.5N D. 0.8N 9、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 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种液体.弹簧测

物理浮力类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体积是500cm 3 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 .物体的密度是332.2510kg /m ? 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乙图可知,物体重9N ,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9N-5N=4N ,刚刚浸没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浮力4N ,则BD 错误; 物体浸没时 -4333 4== ==4101.010/10/F N V V m g kg m N kg ρ???浮物排液, 故A 错误; 物体的密度: 33-439= 2.2510/10/410m G N kg m V gV N kg m ρ= ==???, 故C 正确。 故答案为C 。 2.如图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 ,现将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则该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和该物体的密度分别为(ρ 水=1×310kg/3m ,g =10N/kg )( )

A .9N ,0.75×103kg/m 3 B .9N ,0.8×103kg/m 3 C .8N ,0.75×103kg/m 3 D .8N ,0.8×103kg/m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的体积为V ,当物体三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即 15N 3 g V G ρ?=-水 ① 当物体二分之一的体积浸入水中时,则有 F G F '''=-浮拉 即 13N 2 g V G ρ?=-水 ② 联立①②解得 12N gV ρ=水 ③ 即物体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12N F =浮 则物体的体积为 3333 12N 12N 1.210m 1.010kg m 10N kg V g ρ-= ==???水 将③代入①得 9N G = 因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物体漂浮于水面。故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即 9N F G '''==浮 物体的密度为 33339N 0.7510kg m 10N kg 1.210m m G V gV ρ-= ===???物 故选A 。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自己)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2.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 <p乙B.p甲=p乙 甲 C.p >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甲 3.如图,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相同深度的A点和B点的压强大小为() A.p =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 A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 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A.p =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确定甲 5.如图,有两容器都装满水,若A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P1,B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P2,则() A.P =P2B.P1<P2C.P1>P2D.无法判断 1 6.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乙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比较水和煤 油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的大小,其结果是() A.水产生的压强大B.煤油产生的压强大 C.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一样大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A.B.C.D. 9.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装满不能混合的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A;若将容器倒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B;比较P A与P B的大小,正确的是() A.P >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比较 A 10.如图所示,压强计的U形管内装的是水银,它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前,两管水银面等高,当把金属盒放入水中H深处时,U形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H:h为() A.大于13.6B.等于13.6C.小于13.6D.无法确定 11.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B.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 C.ρ甲大于ρ乙ρ乙小于ρA D.ρ甲小于ρ乙ρ乙大于ρA 12.质量相同的A、B两个正方体,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正方体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对F A、F B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F 大B.F B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A 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和p 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 (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嬉戏的小鸭B.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在深海潜游的鲸鱼D.深入河底的桥墩 2.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中气泡所受浮力将( )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天津市的张津瀛骑着自己发明的“水上电动自行车”,这辆水上电动自行车长约1.8 m,车身两旁各有一个长2.5 m、横截面积约0.2 m2的“导弹”形状橡胶浮筒,用来提供浮力,它能提供的浮力大约为( ) A.10 N B.100 N C.1 000 N D.10 000 N 4.成成同学课外实验时,把鸡蛋放入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甲;向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鸡蛋到达如图乙的位置.此过程中( ) A.杯中液体密度不变B.鸡蛋的重力变小 C.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大D.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不变 5.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6.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C.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D.在水中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7.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浸没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则( ) 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9.如图所示,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舰长304 m、舰宽70.5 m,排水量达67 500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培优竞赛力学综合八附解析

初中物理思维训练综合训练(八) 一般情况下,河水越靠近河的中央,水的流速越大;越靠近河岸,水的流速越小,如图所示。假设水1.点A船相对水的速度不变),从河岸的流速与离河岸的距离成正比,一艘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方向 ( )B点。则在下列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其行进路径的是(向对岸驶去并到达对岸下游处的 的B2.如图所示,把测量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放在电子秤上,玻璃管A由支架固定,且跟水银槽5 若外界大气压强下,时,电子秤的示数为Q×底部不接触。当大气压强是1.010Pa )降时,电子秤的读数将( Q .大于A.等于Q B .小于Q D.无法确定C ,它们的下端平齐并固定,另一端自由,如图所3.一根大弹簧内套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m,小弹簧示,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弹力与弹簧压缩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1 ),则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 和k (的劲度系数为k

=30 N/m =10 N/m D.k =20N/m 221 =30 N/m =10N/m k =10N/m k =20 N/m B.kA.k2211 kC.k =20N/m k2121 时,压力等于两压缩距离在0时,压力等于一根弹簧中的弹力.当压缩距离大于0.2m~0.2m解析: 根弹簧的弹力之 和. 图知,当x=0.2m.时,,由此得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由(b) ,此时压力0.1m0.3m.时,小弹簧压缩当大弹簧压缩 由此得: 解得.B放入甲杯,℃;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4.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 为1050℃。现将A两物体的℃,乙杯水温降低了4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比热容之比为() 1:2 . 3:5 B .A4:9 . C2:3 .D - 1 - 初中物理思维训练的半球形铁块和立方体铁块构成的物块静止在水底,半球形铁块的半径和如图所示,由密度均为ρ5.',立方体在半球体的正上方,水的密度为ρ,容器中水的深立方体铁块的边长均为r 用含有题中物理.求:水对半球体的下球面所产生的压力F= .(度为3r )量符号的代数式填空,已知球的体积公式V=. gvρ【答案】分析:已知半球形铁块的半径和立方体铁块的边长,可求出它们的体积,根据公式F浮=求出上表面排可求出物体所受的浮力,根据公式P=ρgh可求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再利

初中物理浮力经典例题大全及详细解析(师用)

详细解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 .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 .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 .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 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 浮=ρ液gV 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解 A 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 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 浮不变.A 选项不正确. B 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 选项不正确. C 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 排大.C 选项不正确. D 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 排相同,ρ水相同,F 浮铁=F 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 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 质量为79g 的铁块,密度是7.9g /cm 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 取10N /kg ) 精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 =ρ物gV 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 浮=ρ液gV 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 =79g =0.079kg ρ铁=7.9g /cm 3 求:m 铁、G 铁、m 排、F 浮 解 m 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铁铁 ρm =37.8g/cm 79g =10 cm 3 m 排=ρ液gV 排=1g /cm 3×10 cm 3=10g =0.01kg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图 2 滑雪 细线分割 肥 皂 螺丝连接工 件 拖拉机 螺母、垫片 A B C D 图1 初二物理 压强和浮力 测试题 A 组(1—4节) 一、选择题: 1、如图1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其中哪种情境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 ( ) 2、如图2,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 或压强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F 1>F 2 ,p 1>p 2 B 、F 1<F 2 ,p 1<p 2 C 、F 1=F 2 ,p 1<p 2 D 、F 1=F 2 ,p 1=p 2 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 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 、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4、如图3,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 A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小 B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小 C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大 D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大 5、如图4所示,两容器中都盛有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6、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 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 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 A 、ρ甲= 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7、如图6所示,在水平的两支筷子中间放上两只乒乓球,通过空心塑料管向两球间用力吹气,会发现两只乒乓球 ( ) A 、相互靠近 B 、相互远离 C 、静止不动 D 、向同一方向运动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 A 、自来水笔吸墨水 B 、用吸管吸饮料

初中物理竞赛浮力、压强经典题目大全

提高内容 一、 基本概念 1、 流体静压强:静止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p 设微小面积A ?上的总压力为P ?,则 平均静压强:A P p ??= 点静压强: A P p A ??=→?lim 0 即流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于该表面上的力。 单位:N/m 2 (Pa) 2、 总压力:作用于某一面上的总的静压力。P 单位:N (牛) 3、流体静压强单位: 国际单位:N/m 2=Pa 物理单位:dyn/cm 2 1N=105dyn ,1Pa=10 dyn/cm 2 工程单位:kgf/m 2 混合单位:1kgf/cm 2 = 1at (工程大气压) ≠ 1atm (标准大气压) 1 at=1 kgf/cm 2 =9.8×104Pa=10m 水柱 1atm =1.013×105Pa =10.3 m 水柱 二、 流体静压强特性 1、 静压强作用方向永远垂直并指向作用面——方向特性。 2、 静止流体中任何一点上各个方向的静压强大小相等,而与作用面的方位无关,即p 只是位置的函数 ——大小特性。(各向相等) 3、静止流体中任一点的压强p 由两部分组成,即液面压强p 0与该点到液面间单位面积上的液柱重量h γ。 推广:已知某点压强求任一点压强 h p p ?+=γ12 4、静止流体中,压强随深度呈线性变化 用几何图形表示受压面上压强随深度而变化的图,称为压强分布图。 大小: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方向:垂直并且指向作用面(特性一) 例题: ΔA ΔP

5、 同种连续静止流体中,深度相同的点压力相同。连通器: 三、测压计 1、分类:根据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的不同,分为液式、金属式、电测式。 2、液式测压计 原理:h p p γ+=0 (p 、p 0的标准必须一致,用表压) 方法:找等压面 (性质5:两种互不相混的静止流体的分界面必为等压面) 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简单,常用于实验室中。 a. 液面计 b. 测压管

初二物理浮力培优(实验题与计算题)训练专题

初二物理浮力培优(实验题与计算题)训练专题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飞翔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 (2)比较图甲中的③⑤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有关;比较两图实验可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3)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后,同学们对“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决定继续探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图乙所示a、b、c、d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4)同学们利用图乙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图乙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组内成员对浮力的大小有了清晰地认识,组内成员小慧认为可以利用图甲测出物体A的密度,其大小为kg/m3。 2.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某小组做了如图的一些实验

(1)分析图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2)分析图,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g取10N/kg)。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班里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铜块与铝块的体积相同。 (1)铜块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为N; (2)做①③④三次试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3)分析三次试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4)做①②④⑥四次试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5)做三次试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而班里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可靠,原因是; (6)实验时若先将物体放入水中测浮力再测物体的重力,则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选“偏大”或“偏小”)(7)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铜块的密度为kg/m3; (8)由图中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二.计算题(共10小题) 8.一列队伍长500m,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求: (1)当队伍全部通过一座长200m的大桥要用多少秒? (2)队尾的通讯员以3m/s的速度赶至队首传达命令,需要多少时间。 9.小雨同学的体重为600N,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当他使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物体A时,如图2是动滑轮挂钩对物体的拉力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十章 浮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下列属于利用浮力升空的是 ( ) A.飞机 B.飞艇 C.风筝 D.火箭 2.一块石头和一个小气球捆在一起,当把它们浸没在水中并在水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B .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C .受到的浮力不变; D .受到的浮力先变大后变小 3.“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 .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4.如图10-1,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时制作的潜水艇模型,使用中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 A.向管中吹气时,模型下沉 B.从管中吸气时,模型上浮 C.向管中吹气时,模型上浮 D.向管中吹气和从管中吸气时,模型均上浮 5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 ( ) A. 木块大 B.石块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 6.实心的铜球和铝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如果把它们全部按入水银里,静止不动,所用的向下的作用力 ( ) A.铜球比铝球的大 B.铜球比铝球的小 C.两球的作用力一样大 D.难以判断 7.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C 为正方形,D 为圆球体,B 为梯形,A 为长方体,如图10-2所示,且C 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 ) A. A 所受的浮力最大 B. B 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 小 C. A 所受的浮力最小 B. B 、D 浮力是一样大的 8. 如图10-3所示,小鱼在水中吐出气泡,在气泡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下列关于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9. 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增大;B .浮力不变 C .浮力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 10. 质量为200g 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 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 ). A. 浮出液面 B.悬浮水中 C.沉入水底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11-16每空1分,18题2分,共20分) 11、一个重5N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为 N ,它排开水的体积为 cm 3 。(g 取10 N/kg ) 12.质量为5.4千克的铝块放入水中,在从水面下沉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 _牛顿,当它沉到水底静止不动时,所受 的浮力为 牛顿(ρ铝=2.7×103kg/m 3 ,g=10牛/千克) 13.浮力的大小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决定,与物体的密度_ _关,与物体的体积_ _关,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_ _关。 14.物体的沉浮条件是:__ __在液体里的物体,如果___ ______时物体上浮,如果当______ ___时物体下沉,如果____ ______时物体停在液体中的任何位置。 15.密度为0.4×103kg/m 3 ,体积为0.5立方分米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 _ _牛顿,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___ ___牛顿。(g =10牛/千克) 16.停在海面下10m 的一艘潜艇接到上浮命令后开始上浮,在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______,露出水面以后受到的浮力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盛水的玻璃杯的上面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玻璃杯中的水面 。 18、作图题 将一实心铁球投入如图所示盛有水银的容器中,请在图14-8 中画出铁球静止后的大致位置,并画出铁球受力示意图。 图10-1 吹气或吸气管

(完整)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精讲及答案(强烈推荐)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 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3 例 2 质量为 79g 的铁块,密度是 7.9g/cm ,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 ?重多少 ?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 ?所受浮力是多少?(g 取10N/kg )精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物gV 物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 浮=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3 已知:m= 79g=0.079kg 铁= 7.9g/cm 求:m铁、G铁、m排、F 浮 例 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 在水中 3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已知铜的密度 33 为 8.9 × 10 kg/m ) 已知:G = 43N,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例 4 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 所 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G B、G C和密度A、B、C. 图 1— 5—1

2017中考物理浮力经典难题(答案)

2017中考科学必备 浮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A.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 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2.一个物体在甲溶液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溶液中处于悬浮状态,且两溶液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3.把一根蜡烛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4克,若把蜡烛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 质量为(蜡烛的密度为0.9克/立方厘米)() A.4克B.5克C.4.5克D.3.6克 4.重为G的气球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掉出一个重为G1的小物体后气球又匀速上升,设浮力F和阻力f不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F B.F﹣f=G1C.G1=2f D.F=2G1 5.当物体在足够深的水中处于自由状态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下沉到水底 B.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也可能漂浮在水面上 C.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在水中一定处于漂浮状态 D.相同质量的木块和实心铁块,木块的浮力大 6.(2008?枣庄)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浮力为6N B.物体悬浮,浮力为5N C.物体漂浮,浮力为5N D.物体沉底,浮力为6N 7.(2009?德州)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8.把体积相等的石块和木块同时放入水中,发现石块沉底,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它们所受浮力()A.木块大B.石块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9.质量为200g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60g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A.沉入水底B.悬浮水中C.浮出液面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上;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甲所示,木块A 的重力为10N ,将合金块B 放在木块A 上方,木块A 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 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 沉底,木块A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 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 的密度为0.8×103kg/m 3 B .图乙中水对A 底部的压力为2N C .合金B 的密度为1×103kg/m 3 D .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 2.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 倍。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 ) A . 11n ρ+ B . 1 n n ρ+ C .2 1 (1)n ρ+ D . 2 2 (1)n n ρ+ 3.底面积为1002cm 的轻质平底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体积为5003cm ,重为3N 的木块A 轻放入容器内的水中,静止后水面的高度为8cm ,如图甲所示:若将一重为7N 的物体B 用细绳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水未溢出),不计绳重及其体积;若将一物体C 也系于A 的下方,使其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水未溢出), C B 3V V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B C :21:17ρρ= B .物体B 的密度331.410kg /m ?

C.图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23N D.放入物体B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700Pa 4.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将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时,情景如图甲所示;将细绳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图甲和图乙中,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5∶3 B.在图甲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图乙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C.在图甲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5 D.在图甲和图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不相等 5.将一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6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2g酒精溢出,(ρ酒精=0.8?103kg/m3,g取 10N/kg)下列说法中() ①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36N ②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 ③小球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④小球的密度为1.125?103kg/m3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00cm,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吊6.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 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图丙),示数是22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金属体的质量是2.7kg B.金属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N C.金属体的体积是3 500cm

初中物理典型例题解析(浮力)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详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只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迎.....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刃而解了. 解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 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ρ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79g=0.079kgρ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 解m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 铁 铁 ρm = 3 7.8g/cm 79g =10 cm 3 m 排=ρ液gV 排=1g /cm 3 ×10 cm 3 =10g =0.01kg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委相似,关键 是区别ρ液和ρ物,区别V 排和V 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例3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3 .(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 /m 3 )=> 已知:G =43N ,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 F 浮= G —F =43N —33.2N =9.8N V 排=g F 水浮 ρ=kg /N 8.9m /kg 100.1N 8.933??=1×10—3m 3 浸没:V =V 排=1×10—3m 3 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 铜 铜 ρm = g G 铜铜 ρ = kg /N 8.9m /kg 100.1N 433 3?? ≈0.49×10—3 m 3 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 3 =0.51×10—3 m 3 答案 0.51×10—3m 3 例4 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 、G B 、G C 和密度ρA 、ρB 、ρC .

初中物理浮力经典例题大全及详细解析

初中物理浮力经典例题大全及详细解析 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例2 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 例3 (广州市中考试题)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例4 体积相同的A、B、C三个物体,放入水中静止后,处于图1—5—1所示的状态,试比较三个物体受的重力G A、G B、G C和密度ρA、ρB、ρC. 图1—5—1 例6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后放手,铜球静止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例7 (广州市中考试题)把一实心金属块浸在盛满酒精的杯中静止后,溢出酒精8g (ρ酒精=0.8×103kg/m3),若把这一金属块浸在盛满水的杯子中静止后,从杯中溢出水的质

量是()

A .15g B .12.5g C .10g D .8g 例8 体积是50cm 3 ,质量是45g 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 .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 .( 酒=0.8×103 kg /m 3 ) 例9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5—3中,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 A .5 N ,竖直向下 B .3N ,竖直向上 C .2N ,竖直向上 D .8N ,竖直向下 例14 如图1—5—6(a )所示,一个木块用细绳系在容器的底部,向容器内倒水,当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20cm 3 ,时,细绳对木块的拉力为0.6N .将细绳剪断,木块上浮,静止时有 2 5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b )所示,求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g 取10N /kg ) (a ) (b ) 精析 分别对(a )(b )图当中的木块进行受力分析. 已知:图(a )V 露1=20cm 3 =2×10—5 m 3 ,F 拉=0.6N 图(b )V 露2=5 2 V 求:图(b )F 浮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