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教案封皮

电子教案封皮

电子教案封皮
电子教案封皮

长春版四年级下册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

年班: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

年班: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

年班: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数学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

年班: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4)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4) 【课题名称】 认识投影法与视图 【教材版本】 柳燕君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多学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投影法的概念,掌握正投影的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 3.掌握三视图的关系与投影规律 二、能力目标 正投影法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掌握正投影法是提高看图和绘图能力的关键。 三、素质目标 掌握正投影法的绘图方法,能独立分析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四、教学要求 掌握正投影的特性和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教学重点】 三视图的形成。 【难点分析】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方位关系。 【分析学生】 1.正投影法、三视图的形成比较直观,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不会困难; 2.教学要求最终落实到正投影法绘图能力上,经过反复练习,能提高绘图能力。 3.学习内容不复杂,要防止轻视学习,提倡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 【教学安排】 3学时(135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10分钟) 1.简述平面图形各种线段尺寸特点及绘图步骤。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二、导入新课 机械图样中表达物体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正投影法是平行投影法中,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投影法,它是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基础,本次课将介绍正投影法有关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70分钟) 1.投影法的概念(10分钟)

教师讲授中心投影法、平等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并交叉进行演示。 2.三视图的形成(30分钟) 教师讲授三视图的形成(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形成),交叉演示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展开、投影展开摊本在同一平面上的三视图。 3.三视图的关系与投影规律(30分钟) 与学生一起讨论三视图的位置关系,方位关系,总结投影规律。交叉演示“三等”对应关系与六个方位的位置关系。 四、小结(10分钟) 总结三视图的形成方法,再次演示三视图的形成,同时总结“三等”投影规律。 五、作业 1.完成习题集相关习题 2.思考:教材P62思考题1、2、3题。 六、讲练作业(45分钟)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 【教学后记】

道路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授课时间:20XX年2月29日使用班级:造价14-5 授课时间:20XX年2月29日使用班级:造价14-6 授课时间:20XX年2月29日使用班级:造价14-4 授课时间:20XX年3月01日使用班级:造价14-3 授课时间:20XX年3月01日使用班级:造价14-2 授课章节名称: §1.1 教学目的: 1、了解《道路建筑材料》课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建筑材料应具备的工程性质 3、知道建筑材料的一般检验方法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应具备的工程性质 教学难点:道路材料的一般检验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手段:挂图展示 作业: 1、试解释GB9776-88建筑生石膏、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 料试验规程 教案实施效果追记: (手书) 《道路建筑材料》绪论 讲授新内容 ※※※※ 一、《道路建筑材料》课的研究内容与任务(时间:20分钟) 1、研究内容:1)砂石材料;2)无机结合料及其制品;3)有机结合料及 其制品;4)高分子聚合物材料;5)建筑钢材 教学方法:挂图展示 2、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是公路设计、施工,桥涵设计、 施工,公路工程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 二、建筑材料应具备的工程性质(时间:25分钟) 1、力学性质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工艺性质 教学方法:讲解 ※※※※ 三、建筑材料与路桥工程的关系(时间:15分钟) 1、材料是工程结构物的物质基础 2、材料的使用与工程造价密切相关 3、材料科学的进步,可以给工程提供优质的材料 ※※※※ 四、道路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时间:30分钟) 1、道路材料的一般检验方法 1)物理性质试验 2)力学性质试验 3)化学性质试验 4)工艺性质试验 2、道路材料质量的标准化和技术标准 ※※※※ 小结(时间:10分钟): 1、建筑材料应具备的工程性质 2、我国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的划分等级

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教案

教案 (理论课)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教学系机械工程系 授课班级焊接091 主讲教师晏丽琴 职称讲师

培黎工程技术学院二○一一年二月课程基本情况

系主任: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材料加工概述 一、材料加工概述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第二节材料成形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一、凝固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二、塑性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三、焊接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四、表面成形的基本问题和发展概况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绪论 学习思考问题 ·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是什么? ·材料成形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任务是什么? 一、材料加工概述 任何机器或设备,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零件装配而成的。这些零件所用材料有金属材料,也有非金属材料。零件或材料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4类: (1)成形加工:用来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或兼有改变材料的性能。主要有凝固成形、塑性成形、焊接成形、粉末压制和塑料成形等。 (2)切除加工:用于改变材料的形状尺寸,主要有车、铣、刨、钻、磨等传统的切削加工,以及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进行的特殊加工,如电火花加:[、电解加工、超声加工和激光加工等。 (3)表面成形加工:用来改变零件的表面状态和(或)性能,如表面形变及淬火强化、化学热处理、表面涂(镀)层和气相沉积镀膜等。

(4)热处理加工:用来改变材料或零件的性能,如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特征、工作条件及使用要求、生产批量和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以达到技术上可行、质量可靠和经济上合理。零件制成后再经过检验、装配、调试,最终得到整机产品。 二、材料加工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材料加工方法的种类虽然繁多,但通过对每种材料加工方法的过程分析表明,它们都可以用建立在少数几个基本参数基础上的统一模式来描述。该模式便于对各种加工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横向比较。 任何一种材料的加工过程,都是为了达到材料的形状尺寸或性能的变化。而为了产生这种变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材料、能量和信息(图1.2)。因而材料的加工过程,可以用相关材料流程、能量流程和信息流程来描述。 三大流程: 1.材料流程 表征加工过程特点的类型; 要改变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材料状态; 能够用来实现这种形状尺寸和性能变化的基本过程; 2.能量流程 包括机械过程的能量流程,热过程能量: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3.信息流程 形状信息、性能信息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 【课题名称】 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认识制图国家标准(一)图纸与比例、字体与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与学习方法;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二、能力目标 1.握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2.具有正确认知和选用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的能力,能识别图形中的图线。 三、素质目标 培养严格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质。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的学习方法,并能掌握使用;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并会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难点分析】 比例的规定,图线的应用 【分析学生】 1.入学新生大多数未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和想像力较薄弱;未接触过机械工厂和机械生产,缺少机械零件、部件的知识。 2.刚入学时多数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态度是端正的,学习中遇到困难后,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个别学生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 3.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网络演示,讲授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从家俱、建筑物、机械等的制造实践举例,引出要学会阅读和绘制图样(工程界的共同语言),讲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二、新课教学(70分钟) 1.机械制图的性质、特色、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20分钟)。 教师演示网络课程的课程说明,重点讲解学习方法。 教师讲解时,注意向学生设问,是否听明白,有何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2.图纸幅面和格式(20分钟) 教师讲解,并演示:①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②图纸幅面演示;③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④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3.比例(10分钟) 教师讲解比例的术语、类型。 4.字体(10分钟) 教师讲解字体种类、书写方法。指出不同场合的不同应用。 5.图线(10分钟) 教师对照图形分析图线的画法及应用,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的图线用法。 学生进行习题集相关习题的练习。 三、小结(10分钟) 教师重点强调比例的意义及图线的应用,学生讨论图线的应用,

工程材料教案

工程材料》教案 总纲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 《工程材料》是机械及近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以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为主线,重点介绍材料的本质,提出有关的理论和描述,说明材料结构是如何与其成分、加工工艺、性能以及行为相联系的。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的基本知识。 通过对基础科学和知识的综合和运用,初步具备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妥善安排工艺路线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包含工程材料的分类及性能、材料的结构、材料制备的基本知识、二元相图及应用、材料的变形、钢的热处理、工业用钢、铸铁、有色金属、常用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的选用等11章。纵观本课程所含内容可知,其内容较为庞杂。具有三多的特点;即所谓内容头绪多、原理规律多(涉及原理、规律几十个)、概念定义多(名词、定义三百多个),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有些微观结构看不见、摸不到,而且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因此,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工程材料”是以化学、物理、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和金工教学实习为基础的课程,在学习时应联系上述基础课程的有关内容,以加深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本课程的基础,在今后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时,还应经常联系本书的有关内容,以便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对象: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工程、测控技术、采矿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五、教学指导思想: 1.从材料应用的角度出发讲授《工程材料》,体现21世纪教学理念、教学改革精神和世界工程教育思想。 2.严格按《工程材料》教学大纲及《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注意课程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整体优化。 3.开设的实验及课堂讨论应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 六、教学重点: 1.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2.晶体缺陷; 3.二元相图; 4.铁碳相图及其应用; 5.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6.钢的热处理; 7.工业用钢。 七、教学难点: 1.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 2.晶体缺陷; 3.二元相图; 4.铁碳相图的分析与应用; 5.塑性变形机理与再结晶机制;

《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教案

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 课程简介: 本课程全面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软件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的工作界面、基本组成、常用工具等基本知识,详细介绍了设计电路原理图、生成网络表、设计双面线路板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同时介绍了电路仿真。 达成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及辅助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并通过软件的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为将来从事通信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时安排与考核: 本课程教学课时总计7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30学时,均为上机课,实训课时安排到学期末。 考核方法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平时成绩占30分,包括出勤、纪律、实训等;期末考试包括上机和笔试,占70分。 准备工作: 1、安装盘、电子教案、试装机运行 2、安排机房座位(班长)、线路板(样板) 单元一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概述(1)

新课 1.1 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简介 一、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 是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软件(ECAD-Electronics Computer Aided Device) 主要功能: 1、原理图设计与仿真 2、设计PCB(印刷电路板、印制板、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3、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不是本课重点) 二、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的诞生与发展 1、手工设计阶段(80年代以前) 2、基于DOS系统的电路设计软件(80年代中-90年代) 如:Tango、Protel for Dos等 3、基于Windows系统的电路设计软件(90年代后期) 如: Protel 98、Protel99、Protel99SE和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等 三、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的软件组成 1、原理图设计系统-用于原理图设计和元件制作(2-6章) 1)原理图编辑器 2)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 2、PCB设计系统-用于PCB设计和PCB元件制作(7-9章) 1)PCB编辑器 2)PCB元件库编辑器 1.2 电路原理图和PCB的基本知识 一、原理图的基本知识 1、原理图 电子元器件依据一定的电气特性连接起来,完成一定功能的原理图纸。如彩电、音响的原理图纸。 2、原理图的组成 1)图纸 2)元件←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的库文件 3)连线:导线Wire、总线BUS、总线分支线Branch-具有电气特性 线条Line-无电气特性 4)电路节点 5)电路的端口等 二、PCB的基本知识 1、PCB的板层结构(发板,判断是几层板) 按敷铜面的层数,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 1)单面板:一面敷铜。一面为元件面,一面为焊接面。 2)双面板:两面敷铜。一面为顶层(元件面-Top Layer),一面为底层(元件焊接面-Bottom Layer)。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套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全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简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姓氏歌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 小青蛙本课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字识字,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猜字谜本课是字谜识字,由两则字谜组成,一幅图画描绘了小朋友猜灯谜的情景。两则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 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笔画;学习表示天气的词语。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6.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7.学习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8.读诗歌《祖国多么广大》,感受同一季节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景色,从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地域广大。 9.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三、课时安排

《春夏秋冬》——2课时 《姓氏歌》——2课时 《小青蛙》——2课时 《猜字谜》——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1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要结合课文插图,多看多思考,读朗读,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 1.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建筑材料》课程教案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建筑材料技术标准、建筑材料特点。 一、建筑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人类赖以生存的总环境中,所有构筑物或建筑物所用材料及制品统称为建筑材料。本课程的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地基、基础、地面、墙体、梁、板、柱、屋顶和建筑装饰的所有材料。 建筑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无机材料又分为金属材料(钢、铁、铝、铜、各类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水泥、混凝土、玻璃、烧土制品等)、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等); 有机材料有木材、塑料、合成橡胶、石油沥青等; 复合材料又分为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材料(聚合物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金属—有机复合材料(轻质金属夹芯板等)。 2、按材料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 结构材料——用作承重构件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材料; 功能材料——所用材料在建筑上具有某些特殊功能,如防水、装饰、隔热等功能。 二、建筑材料的特点 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必须有以下特点:具有工程要求的使用功能;具有与使用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耐久性;具有丰富的资源,满足建筑工程对材料量的需求;材料价廉。 建筑环境中,理想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轻质、高强、美观、保温、吸声、防水、防震、防火、无毒和高效节能等特点。 三、技术材料的类型 我国常用的标准有如下三大类: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代号GB)、推荐性标准(代号GB/T)。 2、行业标准 如建筑工程行业标准(代号JGJ)、建筑材料行业标准(代号JC)等。 3、地方标准(代号DBJ)和企业标准(代号QB)。 标准的表示方法为:标准名称、部门代号、编号和批准年份。 第二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本章主要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对性质的影响;重点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一、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构造对性质的影响

封面设计教案

封面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学习任务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杂志封面的组成和布局,以及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和大小位置的更改方法。这课的教学是电子杂志正式开始制作的第二步(第一步是设计版面),是学生踏入实践操作的第二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封面可以立刻吸引人的眼球,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通过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也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实践中创造美,体验美。 2、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封面的合理布局; 2、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难点:封面的合理布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杂志封面的组成和布局 2、掌握图片与艺术字的插入; 3、掌握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4、框架的合理布局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封面的布局设计,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1、重点一蒹难点:封面的合理布局 利用电子教室展示提供的一些漂亮的杂志封面,讲解在给封面进行的布局时的注意点,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立刻给予分析和讲解。其次可以让学生先仿照老师提供给的杂志封面进行“仿制”,体验布局的方法。学生小组讨论最佳的布局方法,并适当向老师求教。 1、重点二: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图片和艺术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利用电子教室演示该项操作,简单介绍图片和艺术字的插入,以及修改的其位置和大小的方法,让学生实践,同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当个“小老师”,代替老师帮忙指点不会的同学。 四、教学媒体准备: 1、教学环境及素材的准备: (1)、提供一些漂亮的杂志封面,供学生欣赏之用; (2)、准备一些漂亮的封面背景图片,以及用于修饰用的图片素材;(存放于FTP上的资料文件夹中) (3)、每组学生都有相应的素材积累;

机械工程材料及应用教案

《机械工程材料应用》教案 项目一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过程 课题:材料的发展过程分类及发展趋势(4课时) 导入:教师以教材“问题”进行课程的始学教育,举出身边某制品或零件,说出是什么材料制造的,为何选用这种材料? 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及其分类; 2.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过程; 4. 了解机械工程材料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前测:什么是机械工程材料?你所知道的机械制造过程有哪些? 教学过程: 【板书】一.材料的简要发展过程 材料是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新材料时代 1、司母戊大鼎发掘历史; 2、新型材料(航空航天材料)。 【讲解】在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材料是一个最大的王国。最早,我们人类使用的金属材料主要是天然产品。(穿插讲解材料史话)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漫长历史过程后,在冶金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又从钢铁时代迈进了新材料时代。在人类文明历程中,金属材料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明的进步,丰富文化的内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今世界,金属材料已成为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科学技术和国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离开了金属材料的“钢筋铁骨”,桥梁将断,舰艇将毁,大厦将倾,工厂将停…… 二、了解机械工程材料的分类及发展过程 1 、定义机械工程材料主要指用于机械工程、电器工程、建筑工程、化工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2、分类(按化学成分分类) 金属材料(综合性能好,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设问】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看到过哪些金属(纯金属)? 【板书】1.金属:如铁、铜、铝、金、银等,共有90种。常温下为固体(除汞外)。 【设问】金属与非金属比较有哪些特性? 【板书】2.金属特性: 具有金属光泽;(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铜、铝是优良的导电体) 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 【交流与讨论】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请说出下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金属。 【讲解】强度、硬度很小,无法用来制造承受大载荷的机械零件和工具。如果我们将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制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得到合金。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第1章 材料基本性质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能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及物性参数对材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 ● 熟悉与各种物理过程相关的材料的性质、与热有关的性质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到熟知建筑材料的各种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从而能够正确选择、运用、分析和评价建筑材料。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将在后面分章讨论,本章先行讲述通常的、共有的主要物理性能,即所谓基本性能。 在建筑物中,建筑材料要经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具有相应的不同性质。如,用于建筑结构的材料要承受各种外力的作用,因此,选用的材料应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又如,根据建筑物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有些材料应具有防水、绝热、吸声等性能;对于某些工业建筑,要求材料具有耐热、耐腐蚀等性能。此外,对于长期暴露在大气中的材料,要求能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冰冻而引起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反复冻融等的破坏变化。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要求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正确地选择和合理的使用材料,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性质是多方面的,某种建筑材料应具备何种性质,这要根据它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和所处的环境来决定。一般来说,建筑材料的性质可分为四个方面,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及耐久性。 本章主要学习材料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材料的物理性能包括与质量有关的性质、与水有关的性质、与热有关的性质;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变形性能、硬度以及耐磨性。 1.1 物理性能 1.1.1 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自然界的材料,由于其单位体积中所含孔(空)隙程度不同,因而其基本的物理性质参数——单位体积的质量也有差别,现分述如下。 1.1.1.1 密度 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 V m =ρ (1—1) 式中:ρ —— 密度,g/cm 3 ; m —— 材料的质量,g ; V ——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简称绝对体积或实体积,cm 3 。

材料封样方案电子教案

材料封样方案

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材料封样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浙江舜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项目部 2018年8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封样管理规定 (2) 四、相关表格 (6)

一、编制依据 根据金辉集团制度要求,为进一步提升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工程施工品质,保证项目进场材料性能、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范和图纸要求,坚持施工质量从源头抓起,严格控制进场材料与封样产品不一致、假冒伪劣、低品质等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项目部对影响建筑环境效果的建筑材料、建筑部品、进行施工封样。本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金辉集团《项目管理制度》以及《项目操作指引手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项目为西安博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东侧为在建工地,西临雁塔南路,南侧为金水路,北临交付区入户第五大道。金辉·世界城H地块二期工程由1#楼、2#楼、3#楼及相应的地下车库及人防等工程组成。其中1#楼地下四层、地上五层;2#楼地下六层、地上二十四层,3#楼地下六层、地上二十六层;1#楼建筑面积139705 m2,2#楼建筑面积49390.98 m2,3#楼建筑面积为52442.13 m2,总建筑面积241538.11㎡。 三、封样管理规定 1、封样目的是为了保证工程采购和使用材料(设备)的质量、性能、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符合法律法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要求,并满足本工程建设、管理以及相应招标文件规定的需要。

2、封样范围及封样分类 以合同、招标文件以及设计要求为准,包括但不限于影响建筑环境效果的甲供、甲指乙供及乙供建筑材料、建筑部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封样材料。 土建主要材料封样目录 水电主要材料封样目录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精选)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 【课题名称】 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认识制图国家标准(一)图纸与比例、字体与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械制图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与学习方法;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 二、能力目标 1.握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方法,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 2.具有正确认知和选用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的能力,能识别图形中的图线。 三、素质目标 培养严格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技术标准的良好习惯,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提高工程素质。 四、教学要求 1.了解机械制图的学习方法,并能掌握使用; 2.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及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并会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

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 【难点分析】 比例的规定,图线的应用 【分析学生】 1.入学新生大多数未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和想像力较薄弱;未接触过机械工厂和机械生产,缺少机械零件、部件的知识。 2.刚入学时多数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态度是端正的,学习中遇到困难后,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个别学生甚至丧失学习信心与兴趣。 3.机械制图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 【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步骤:网络演示,讲授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从家俱、建筑物、机械等的制造实践举例,引出要学会阅读和绘制图样(工程界的共同语言),讲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数学教案封面设计模板专题参考

数学教案封面设计模板专题参考 福海县解乡寄宿制中学 中学英语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目标) 七年级下册 学年: 2021至2021 教课单元:第二单元A部分任课教师:赛尔克·马尔旦 2021年07月26日 福海县解乡寄宿制中学 中学英语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目标) 七年级下册 学年: 2021至2021 教课单元:第五单元A部分 任课教师:赛尔克·马尔旦 2021年07月26日 福海县解乡寄宿制中学 中学英语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目标) 九年级下册 学年:

2021至2021 教课单元:第五单元A部分任课教师:赛尔克·马尔旦 2021年07月26日 《设计封面》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电子期刊封面的构成和作用。 2掌握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等格式的设置与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深化学生对rd字处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电子期刊封面的构成和作用。 2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和文本框等格式的设置与应用。 教学难点: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和文本框等格式的设置与应用。 教法、学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分析体验——接受任务——合作探究——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

回顾复习 引导学生回顾复习制作电子小报的过程,制作一份电子板报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接着复习巩固一下关于页面设置、分页符、艺术字、文本框、分栏和图形对象组合等技术的操作。 二、探究新知 导入新 展示一些期刊封面给学生看,讨论电子期刊比起纸质期刊有什么优势?期刊的组成部分有哪些?以及封面和目录有什么作用?然后老师总结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种情境的导入,一下子把学生吸引过来,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堂的学习中来。 2讲授内容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绘图工具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再将自选图形通过适当的操作演示制作一个期刊的标记图形。让学生对自选图形的操作和应用更加熟悉。 布置练习:制作一个期刊标记图形。 展示电子期刊《校园生活》的封面,学生讨论制作这个封面用到了哪些技术。 了解如何制作一个完整的期刊封面作品。思考:期刊封面由哪几部分组成?以及如何制作期刊封面。 演示如何制作一个完整的期刊封面作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艺术字、图片、文本框等格式的设置与应用。

女西服结构制图电子教案

精心整理 女西服结构制图 本节包含十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1.翻驳领部位线条名称 2.三开身上衣基本结构制图 3.女西服款式特点及外形 4.成品规格 5. 6. 7. 8. 9. 10. 重点 难点 各部位的画顺。 翻驳领部位线条名称 三开身上衣基本结构制图 1.制图规格 单位:cm

2.框架图制图步骤 (一)前衣片(见图) (1)止口线:与布边平行。 (2)底边线:与止口线垂直。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8cm。 (14) (15)落肩线:由上平线量下B/20-0.5=4.8cm。 (16)领口深线:由上平线量下,定数2.3cm。 (17)领口宽线:(14)~(17)B0.8/10=8.5。 (18)肩斜线:按前肩斜线长Δ+0.7cm计算。 (19)后背宽:(14)~(19)B/6+2.5=20.2cm。

(20)后胸围大:在胸围线上,由(14)劈进0.5量起,B/6+2(前后差)=19.7cm。 (三)两片袖袖片(见图) (1)前袖缝基础线:与布边平行。 (2)袖口线:与(1)垂直。 (3)上平线:(2)~(3)等于袖长58.5cm。 (4)袖肥大:(1)~(4)B/5-0.3=20.9cm。。 (5) (6) (7) (8) (9) (10) (11) (12)B/10+4= (13)

增加彩色款式图 图一款式图 成品规格参考表 女衬衫胸围放松量的大小及款式的差异较大,一般女衬衫成品规格可参考表一。 表一女西服成品规格参考表(5·4A)cm 150/76 155/80 160/84 165/88 170/92 衣长62 64 66 68 70 胸围88 92 96 100 104 肩宽38 39 40 41 42 袖长51 52.5 54 55.5 57 领的裁配方法 女西服领一般为翻驳式开门领,通常不测量领大规格,按胸围尺寸在前衣片领口上配领。领的裁配方法很多,本教材使用的裁配方法如下。 (一)配领制图规格单位:cm 领座高翻领宽后领弧长驳头宽 部位胸围肩宽前腰节 长 规格96 40 39 3 4 8.4 8 后领弧长“〇”可按后横开领大B0.8/10+0.7计算或直接测量。 (二)配领制图步骤(见图) 1.领口深线:定数7.5cm,由款式定。 2.领口宽线:B0.9/10=8.6cm。 3.翻驳点:在止口线上由前腰节线提高2.5cm,或由款式定。

电子商务实务教案全套

一、教学建议 本教材以一家制售童装的公司需要开展电子商务业务,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及摸索过 程,带领大家一起经历电子商务部门的建立成长过程及这个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 案。 本项目是公司决定成立电子商务部门,建立该部门并招聘相关电商人员,进行一次电商初步认知的过程。通过2位新入职人员对电子商务初识的报告的制作和整理过程,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平台进行了初步介绍,同时体现了新入职人员要勇于担当的职业素养。 本项目从电子商务初识的报告的制作和整理过程,详细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发 展历程、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常见电子商务模式及各电子商务模式中典型网站的基 本信息和操作。理论知识详细,结合图片的展示,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一些实际应用需要,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穿插该项目中相关知识点的操作实践,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效果,以便学生更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学以致用。 二、教材简案 项目1 认识网络基础知识 课题任务一认识电子商务 参考资料教材教学配套——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授课节数4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 学习重点1.电子商务的含义 2.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常见模式 3.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异同 学习难点1.电子商务常见模式 2.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

学习过程一、导入 (一)认识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是在“电子”基础上的商务,电子是手段和工具。 1. 电子商务的含义 (1)广义的电子商务:简称EB。 (2)狭义的电子商务:简称EC。 2. 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型 3. 电子商务的组成要素 4. 电子商务的功能及特点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 电子商务产生与发展的条件因素 2. 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 3. 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常见模式 (三)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 1.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共同点 2.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区别 二、任务实施 STEP1 确定报告框架 STEP2 搜集相关资料 STEP3 确定报告细部内容 实施建议1. 以任务情景的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初步内容的介绍让学 生初步了解本节所学内容。 2. 通过问题的抛出让学生讨论,得到相关的分析结果,再总结分析,讲解电子商务的概念、特点、模式和功能等,引出学生的进一步讨论。 3. 通过案例的引入,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引出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的区别。 课后评价 让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加深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也 要防止知识的单调引起学生的懈怠,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做好学生考勤记录。 强调上课课堂纪律,活跃互动教学气氛。 【课题导入】 小呦呦是一家制售童装的经营公司,经过 5 年的发展市场相对成熟。为了跟上社会的 脚步,公司决定成立电子商务部门,希望通过电子商务渠道将公司的营业额再度提高。因此将销售部优秀员工陈克昕提升为该部门的经理,对电子商务一窍不通的陈克昕觉得这是一次 挑战,年轻好胜的他欣然上任。新部门成立,陈克昕招聘到了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凌美 琪和陈斐。入职第一天,就召集两人开会,将公司现状做简要说明,并表示他对电子商务了 解甚少,需要两位积极配合。会上要求凌美琪利用一周时间做一份关于电子商务初识的报告, 在下周一进行汇报。 凌美琪接到任务后,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在校期间确实非常用心的学习了很多专业知 识且养成了随时关注电子商务发展动态的好习惯,对电子商务的最前沿信息都有所了解,刚

建筑材料—电子教案(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授课教师:张小龙 授课班级:11建筑

教学课题: 普通混凝土 课程导入:(1)回顾水泥的特性 (2)复习材料的分析方法和特性 教学目标: (1)掌握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特性。 (2)理解和掌握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 (3)理解和掌握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4)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5)理解和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6)掌握混凝土的变形特性。 (7)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8)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的表示方法。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4)混凝土的常用的外加剂及其使用。 (5)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难点: (1)混凝土和易性的概念及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归纳法。教学内容及过程: (见各小结教案) 作业、小结: (见各小结教案)

建筑材料第五章混凝土 ? 5.1 概述 ? 5.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 5.3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 5.4 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 5.5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 5.6 混凝土的耐久性 ? 5.7 混凝土的外加剂 ? 5.8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5.10 复习思考题 5.1 概述

一、混凝土( Concrete )的含义 凡由胶凝材料(胶结料)、粗细骨料和水及其它材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拌合配制并硬化而成的具有所需的形体、强度和耐久性的人造石材,叫做砼,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即:胶凝材料+粒状材料+水+其它外加材料(外加剂、混合材料)→ 硬化得人工石材 水泥砼(Cement Concrete)简称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石为骨料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即: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混合材料)→砼(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现代土木工程最主要的结构材料,本章主要介绍水泥混凝土。 二、混凝土的分类 最常用:普通水泥混凝土(Ordinary Cement Concrete) (一)按表观密度分类 1.重混凝土:为了屏蔽各种射线的辐射,采用各种高密度骨料配制的混凝土,表观密度> 2800kg/m3。骨料为钢屑、重晶石、铁矿石等重骨料,水泥为钡水泥、锶水泥等重水泥。又称防辐射混凝土,用于核能工厂的屏障结构材料。 2.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 2000~2800kg/m3,骨料为天然砂、石,密度一般多在2500kg/m3左右,简称砼,用于各种建筑的承重结构材料。 3.轻混凝土:表观密度<1950kg/m3,骨料为多孔轻质骨料,或无砂的大孔混凝土或不采用骨料而掺入加气剂或泡沫剂形成的多孔结构混凝土。主要用作轻质结构(大跨度)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 (二)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结构砼(普通砼)、防水砼、耐热砼、耐酸砼、大体积砼、道路砼等。 (三)按所用胶凝材料分类 可分为水泥砼、石膏砼、沥青砼、聚合物砼、水玻璃混凝土等。 (四)按强度等级分 可分为低强度砼(fcu≤ 30MPa)、中强度砼( fcu= 30 ~60MPa)、高强度砼( fcu= 60~100MPa);超高强度砼( fcu> 100MPa)。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第一讲绘图仪器的使用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1.本讲知识要点: (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2)标题栏(GB/T 106091-1989) (3)比例(GB/T 14690-1993) (4)字体(GB/T14691-1993) (5)线型及应用(GB/T 4457.4-2002) (6)粗实线铅笔的修理和使用 (7)细实线铅笔的修理和使用 (8)粗实线铅芯的修理和使用 2.教学内容设计 (1)图纸幅面、格式、标题栏、比例:首先用电子挂图说明国家标准对图纸幅面、格式、标题栏、比例等规定,然后展示以往学生的不同幅面的图纸作业,再展示生产上使用的蓝图,同时讲解图纸的折叠。 (2)字体:先介绍国家标准对字体的规定,重点介绍铅笔制图字体的写法,然后以标题栏为例在黑板上介绍标题栏的填写和习题集作业的签名方法。 (3)线形及其应用:主要介绍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画线和底稿线5种线形,其他线形今后用到时再介绍。粗实线铅笔的修理和使用先用电子挂图观看修理的形状,然后用动画演示粗实线铅笔的使用,再分组演示铅笔的修理和使用。 (4)粗实线铅芯的修理和使用不讲,在讲回转曲面时介绍,本讲以只介绍直线的画法。3.课前准备 收集以往学生的作业若干张,到工厂收集一些生产上使用图纸。准备一篇教师的铅笔制图字体和图线范例,将电子挂图和动画用PowerPoint制作成演示文档。因为是第一次课,所以课前要告诉同学上课时带好绘图仪器。 4.本讲作业 习题集上的字体和图线练习。 5.教学内容 【内容概要】本讲主要介绍与工程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如图纸的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标注等,介绍了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要求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在绘制的图样中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的各项规定。 (1)械图样的一般规定 为适应生产发展和技术交流的需要,对图样的绘制方法、绘图格式及绘图规则等作出统一的规定,为此我国在1959年发布了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之后又作了几次重大修改,使其进一步向国际标准化组织靠拢,有利于工程技术的国际交流。 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用标准图纸演示图纸的大小】 表1-1 基本幅面尺寸(单位mm)(电子挂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