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

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

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
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

浅谈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

秦重庆

前言:今年8月8日至19日,我与我班另四名同学做了关于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暑期社会实践实地调研,在12天的行程中走访了海口市石山镇美社村,美贯村;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三亚市天涯镇文门村等6个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又在十一国庆假期跟团在海南东线旅游了3天。通过实地参观和访谈对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

一,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就我们实地调研的几个村庄看,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一室一场两改五化”工程已基本完成

从2000年9月起,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主导下,海南开始了以文明生态村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室一场两改五化”工程(即文化室、体育场的建设;改水改厕活动的开展;硬化、亮化、净化、绿化、美化项目的实施)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基础。上述几个村子都在3年内完成了此工程。

2.“村村通”道路建设全部完成

村村通公路工程,简称“村村通”。是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民心工程。

我们调研的几个村子全部完成了“村村通”道路建设,每个村子不仅修建了村与村间的道路,而且在村中主干道也铺上了宽阔了水泥

路。农村公路建设直接惠及到千百万农民群众,高质量的农村公路改善了农民出行条件、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通畅的农村公路,使长期以来困扰农民的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3.文明生态园及庭院经济建设部分完成

生态环境保护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点之一,海南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资源:蓝天,白云,绿树,青山,清水等等。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更是全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我们调研的几个村子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做得都很好,每个村子都能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在生态方面做文章。像海口演丰镇的星辉村能够围绕利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一不可多得的资源来提升全村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策略和水平;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不但能够很好地保护好万泉河这条海南的母亲河,而且能开发利用万泉河漂流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村民的收入;三亚市天涯镇的文门村能够开发利用村属的几个小山从事果林种植项目,并且能在村中建立好几家文明生态园发展庭院经济,如种植反季节瓜菜和有经济效益的花卉即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装饰了村子的生态环境;还建立一家农家乐项目,为游客提供吃,住,玩较全面的服务。

4.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工作初步得到落实

随着“一室一场两改五化”工程的完成,村民的休闲娱乐方式由传统的打牌,打麻将逐步转向篮球,排球等更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我们去文门村时正好是下午,调研至傍晚时,村头排球场上聚集

了十几个村民正在打排球,他们有十几岁的孩子,有刚从城里回来就把摩托车停在路边的大人,并有一个头发微白的老人,真可谓全民健身。当我们在场边观看时,他们向我们要和:“老乡,过来玩玩。”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浏览网页,查看新闻,搜索农业科技知识。当我们在美社村听说村中有一个电脑房和一个文化室是非常惊喜。是的,村中有一个电脑房定期向村民开放,村民可以在这里了解到时事政治,科学知识;文化室主要是用于聚集村民观看农业种植方面的视屏,观看一些国家庆典晚会,或是阅览一些党建科普方面的书籍。听村干部说09年国庆阅兵时,文化室里聚集了好几十人观看这一宏大的庆典。

二,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在文明生态村建设逐步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几个突出的问题。

1.村民的工作及经济收入问题

我们调研的几个文明生态村的村民部分从事农作物种植;部分外出打工;还有一些从事当地的旅游业。例如南强村,全村共有52户,202人,劳力93人,水旱田102亩。村中农田较少,村民主要从事万泉河漂流等生态旅游工作。技术人员大约1000元/月,管理人员3000元/月,年终旅游收入按人口分红,去年(2009年)村民每人分得1700元。村中也有少数人外出打工,村中没有特困户。村中另有2名保洁员,每人每年800元。

与南强村类似,石山镇大力开发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旅游项目,

美社村和美贯村也都把火山口的开发作为建设文明生态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旅游项目的完成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促进了两村的快速发展。

如果每个村子都能够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得每个村民都有工作,稳定其经济收入,那么这种利用旅游业这个绿色资源来发展经济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关键问题在于:第一,生态村集体搞旅游业是不是能够保证每个村民都能得到实惠;第二,光靠旅游业能不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第三,在生态村中发展旅游业会不会破坏原始的生态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安全隐患。解决以上三点问题后,这样的生态、环保、绿色、可持续的旅游业应该是文明生态村最为合理发展产业,才是造福全体村民的合理产业,才是符合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国家战略的最合理的产业。

2.村民的土地问题

土地可以说是农民生命的源泉,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从理论上讲,集体土地属于全体农民所有,由政府代表农民行使管理权。地方政府只是集体土地“财产”的看守者和“管家”,本身对“财产”没有处置权。按道理,“主人”和管理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委托代理人,“管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主人”的授权,其一切行为都需要接受质询和监督。但是,由于农民对集体土地财产权的不明晰,无法具象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缺乏监管,

“主人”名存实亡。“财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在层层下放的过程中,“主人”实际上根本做不了主,而是由“管家”越俎代庖。

就我们调研的几个文明生态村来看,各个村子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相同点是村中集体土地完全由政府管理,政府掌握土地的使用权;农民的土地由自己掌控,用于种植农作物解决吃饭问题,但政府征地现象普遍存在。不同点在于政府征用农民土地的用途不同,例如博鳌南强村村民土地大多被征集,用于万泉河漂流及其相关产业;天涯镇文门村的山地主要承包给开发商用于果树的种植。

3.当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及保护问题

青少年是民族文化血脉的继承者和文化基因的承载体。青少年获得文化传承的知识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这种家庭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是人类最古老、最强韧的关系之一。但是在今天,这种关系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了农村,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这种人口流动的趋势带来了文化生态的改变,民族文化的家庭传承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青壮年在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成家而后定居,置身于一个没有本民族文化底蕴的城市,民族传统习惯的保持更加困难。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传统纽带一旦被割断,要想再重新拾起难上加难。

海南的黎族文化的传承当前就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就我们调研的几个文明生态村来看,黎族传统文化习俗只有无数不多的老人还在奉

行,中年人很少有懂得黎族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几乎就不了解民族特色文化更别说传承了。例如制作黎族传统服饰原料的黎锦,现在掌握黎锦编织技术的黎民只剩下寥寥无几的黎族老人了。如果这种技术不加以保护,若干年后黎锦可能会消失。

4.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资金来源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文明生态村建设的资金大多由政府拨款,少部分由村民筹资。通过对文明生态村先进典型的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已建成文明生态村的基础设施虽然比较好,但依然是当初政府斥资建设的那些,并且利用及维护情况也不甚理想;并且这些先进典型的经济发展状况,却并无大的起色。“输血式”的发展观念依然根深蒂固;“造血式”的意识,仅在博鳌镇的南强村觅到其踪影;“献血式”的精神,纵使有,也恐怕是力不从心,文明生态村先进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依然艰巨。三,促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和发展的几点意见

针对以上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现给出一些解决办法,并就如何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意见。

1.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紧扣发展经济、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提高农村经济建设水平。

文明生态村已完成的初期建设的资金大多来源于政府拨款,政府已经为生态村建设搭建好了一个平台,后期的建设要靠生态村自己出资兴建,而当前生态村如何筹得资金用于可持续性建设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对此,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生态、环保、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2大力发展旅游业。海南

省正在兴建国际旅游岛,各个文明生态村一定要借着这鼓东方,顺着潮流,把村子的旅游业发展起来,用绿色、可持续的方法增加村子的收入。○3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了解文明生态村,让海南,让全国,让全世界知道文明生态村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赞助。

2. 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加强基层执政能力建设

解决村民的工作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的能力。“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基层党建和村干部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1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机制。

按照年初责任状,严格落实目标、分析、问责、通报四项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各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人员、经费、场地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2积极引入大学生村官

基层干部文化程度低、年龄老化的问题由来已久,最近几年经过不断调整、充实虽有明显改观,但还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可以在文明生态村适量引入一些大学生村官。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村官改变了基层干部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他们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提升了基层工作的知识含量,拓展了城乡社区的服务功

同时,大学生村官还以时尚的观念、饱满的激情带来了积极的发展效应,在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中促进了基层干部的观念更新、知识提升

和作风改进,增强了基层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为开创大桥时代基层基础工作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定期安排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

让村干部到发展较好的村子考察,学习别人的发展经验。把学到的宝贵知识付诸实践,发展自己的村子,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3.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协调开发利用集体土地和规范管理村民所有土地。

解决村民土地问题主要看政府如何协调开发利用集体土地和怎样规范管理村民所有土地。

集体土地(如村中的山地,水库,农场)属于全体农民所有。开发利用集体土地首先要考虑能否造福全体村民;其次还要考虑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最后还要考虑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利用价值。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开发利用集体土地的方式才是合理的。

村民所有的土地村民享有使用权,但政府必须加以规范管理,避免村民一些不合理利用土地的错误做法。如伐林造田,租借买卖土地,荒废闲置土地等。村民可能会为了眼前利益而不合理利用土地,只要政府及时引导,加强管理就能使村民合理地利用土地。

4.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要考政府的大力引导,还要靠村民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政府应该做到:○1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如相关部门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政策。○2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是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

村民应该做到:○1时刻培养保护和传承自己传统文化的意识。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而流传下来精华,我们没理由不去珍爱它,不去保护它。○2把自己传统文化包装成一份旅游资源,这种生态环保的资源正符合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这样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

5.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在创建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创建与发展文明生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为此应做到:○1要强化农民思想教育。海南省未来农村工作重点之一,是加强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教育以及对文明生态村先

进典型的引导,大力实施农民教育工程与文明生态村先进典型干部的进修工程,下大力气加强对以文明生态村为综合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宣传,使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提高对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的认识,引导其树立靠自己干的精神,克服“等、

靠、要”的思想,调动农民建设文明生态村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及巩固发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成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必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量,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围绕当地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对农民开展示范性培训,着力培养其科学意识,提高务农技能。对有条件开发热带乡村风情休闲度假游的文明生态村,有必要加强对村民旅游教育培训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旅游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结语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应该惠及广大群众,惠及广大农村,服务国内同胞,这是国际旅游岛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新形势下,政府继续把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巩固发展已有成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安民富民,繁华广大乡村;海南文明生态村的先进典型及广大农村更需要“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闯敢干”,抓住机遇,奋力拼搏,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做实事,把推进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切实融入到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以及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发展中。

十二天的海南文明生态村之行,让我更加感觉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发展生态文明村经济是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是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农业大

国,这一点尤其突出,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特点,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也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务必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出自身的发展之道。

文明生态村被誉为海南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品牌”,是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我们要把这一来之不易的品牌发扬光大,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观光发展旅游村,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文明生态村的发展理念,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力争把每一个生态村都建设为海南的“华西村”!

文明生态村是一艘朝着富裕,民主,和谐,可持续发展胜利彼岸前行的希望之船,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推进文明生态村的建设,为希望之船扬起前进的风帆,始终追逐文明生态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梦想,在高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美好灿烂的明天!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其“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技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次盛会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领会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文明建设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本世纪以来,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 加速推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 人口剧增、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 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的根源通常被人们归纳为三大问题: 人口增长、技术影响、消费方式。这些影响因素虽然重要, 却往往被误解或夸大, 从而掩盖了其根本性问题。快速增长的人口通常被列为环境破坏的头号原因。而人口爆炸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 可是多数的环境破坏, 尤其是那些具有全球性后果的环境破坏, 却是由人口已相当稳定的工业国一手造成。人口增长同环境破坏只不过是同一根本疾患的不同表征而已。 科学技术。无可否认, 对于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现状, 科学技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 世纪纺织机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吹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在短短100 年里人们就创造了过去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进入20 世纪中叶, 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激光通讯、海洋开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出现, 标志着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可是, 生态环境已经在在科技的穷追猛打下千疮百孔。因此,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 在为人类带来充分舒适的同时也为人类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特殊国情的必然抉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全面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速度也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产生量大幅度上升,这就使我国本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海南地理小论文

地理与旅游学院 海南地理期末论文试论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相关措施与成果 学生姓名: 班级: 指导老师: 系部:旅游管理管理系 学号:200711302140 提交时间:2010年 11 月 2 日

试论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相关措施与成果 作者: 指导老师: (地理与旅游学院07 级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本科班) 摘要: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海南省委、省政府从2000年提出创建文明生态村,本文主要研究海南从2006至今关于建设生态省所施行的办法、政策,所举行的活动,所颁布的法规条例等,并且对海南省建设生态省以来的各类措施所产生的成果的论述。 关键词:生态海南环保成果 1.引言 生态省是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是为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矛盾而提出来的政策,是扭转“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整体恶化”趋势的战略思路。 1983年,于光远提出“把青海省建设为生态省”。1997年底至1998年初,九三学社颜家安、颜敏撰文提出建设海南生态省,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1999年初,海南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并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批准。至今已有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广西、四川、辽宁、天津、山西14个省区市开展了生态省建设。 生态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独创。发轫于海南特区的生态省运动,起源于改革开放对地方自主权的扩大,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起源于对民主政治的弘扬以及自下而上的草根参与,这是生态省运动的根本意义。 2.海南建设生态省所采取的措施 从2000年起海南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村至今政府以及各界非政府民间组织都相应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响应政府的号召,一下为收集而来的所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政策和政府部门日常所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条例等等。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全域打造成为有土皆绿、是水则清、四季花香、处处鸟鸣的城市。以下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桂东的决定》(桂发〔xx〕1号)(以下简称《决定》),完成《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落实到城乡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方面,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经费,完善机制,保障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三、明确职责分工 为确保《决定》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全面实现,我县按照国家试点文件和全省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设置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

标体系(见附件1),将生态文明建设5大类2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细化分解成了108项重点工作,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实施时间(见附件2)。其中县林业局和县环保局等部门还要负责牵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五大体系的具体构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四、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和方案 县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决定》的精神,聘请有关专业机构抓紧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论证工作,并尽快组织实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每一项工作任务的详细实施方案,明确具体项目、采取有效措施,按步骤分年度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五、强化督查考核 各乡镇、各牵头部门要对照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于每年1月底前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提出该年度的工作目标和需实施的具体项目。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综合汇总情况研究制定全县年度实施方案,经县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指标任务纳入全县年度绩效考评体系。要建立联合督查机制,组织对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进展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和通报情况,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六、深化工作效果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得时代背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得时代背景 党得十八大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以独立篇章全面加以论述,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主要就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当今世界得发展实践与发展理念就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得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得危害,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得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在过去数百年间,西方发达国家走得就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得现代化道路。但就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得弯路。并不就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而就是这条路就是一条死路。当今得工业化国家,人口仅占世界得15%,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得能源与40%得矿产资源。我们人口占世界得22%,如果走西方得工业化道路,就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得资源。专家测算表明,如果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那么三个地球得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即使把目前可开采得全部后备石油采出来,也只够用一年零三个月[1]。

(二)中国得国情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得现实基础 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得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得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得严峻形势就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得现实国情。 从资源来讲,我国并不就是一个地大物博得国家。国土面积得65%就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得影响,33%就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得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或生活[1]。资源相对紧缺,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得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得1/4—1/2。一方面就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就是有限得资源存在存在浪费得现象。 与此同时,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流得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污染、危险废物、空气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与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与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瓶颈因素。 我国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得发展环境,所面临得资源约束与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得都更加严峻。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得增长模式,将导致资源

浅谈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企业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意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其中包括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途径。这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企业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和谐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由追究社会经济指标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者说绿色企业转变的需求。 企业既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考量,更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低碳经济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自觉意识和市场意识,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表率,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企业的表率。

三、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企业的文化。在企业文化上,强化绿色财富观、绿色幸福观、绿色管理观、生态人格的培育,从而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为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和环境伦理基础。集团企业文化提出的“强基精管”管理观和“创新发展”的工作方针契合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二)做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节能、环保、高效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理念,做好高耗能技术设备的升级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的提升,切实做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做好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首先要做好资源的优化利用。通过技术更新改造替代传统工艺和落后产能,节约有限的城市土地、能源,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其次,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通过政策时势导向、企业文化渲染、职工群众向好意愿,倡导和创造科学发展、绿色健康的发展理念和工作环境,实现企业与社会、人与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发展。再者,形成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制度方面建设与完善,保持和延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生命力。 (四)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领导和运行机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加强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形成包含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创新技术等企业经济、环境管理和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做好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 (五)做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工作,通过形势分析、决策诠释、动态报道、典型宣传、深度报道等形式,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企业员工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主体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全校学生为对象,以建设绿色家园、倡导环保行为为内容,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全校学生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到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毕寨的行动中。 二、活动内容 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在全校深入开展活动。 (一)学校层面: 1.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上好一堂生态环保课,传授生态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和科普宣传。 (二)个人层面: 开展多植一棵树、节省一粒粮、少扔一张纸、节约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动员家长少开一次车活动。积极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绿色校园、绿色家庭等活动与环保相结合,不断增强个人践行环保理念的自觉行动。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与推动我校中心工作、深化教育教学发展相协调、互

促进。. 2.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年级、班级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知特点,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师生的参与面,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活动,努力使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成为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3.加强宣传,认真总结。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宣传。要及时总结推广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活动典型。 毕寨小学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情况,特总结如下: 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活动,也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充分的调动了大家关注、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发现我们的学生在这次活动后环保意识增强了许多,校园变得更美化。现在的环境使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毁坏了我们的生存 环境,我们不能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破坏大自然的基础上,否则我们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但只要我们的每个人都积极的参加到环保的行列中,我们就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毕寨小学

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示范区”的试验区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施农村治污保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级“六有六无”为载体,以示范村五项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将环境绿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三、创建内容 1、高标准建设培山村文化广场,新征地2800平方米,计划总投入60万元。广场建设以景观与实用兼具的理念,按要求配备健身器材和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面达标,综合发挥广场服务和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功能。 2、建设培山村公共垃圾处置场。实行户户配备垃圾桶,统一清运垃圾,集中填埋,培山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确定两位清洁工,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与填埋。 3、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培山农民新村。规划新征地97亩,概算建设投资500万元,计划安置容量为110户。 4、全村13个村民组之间全部修通米水泥路,高标准修建李小湾至张大湾全长3公里的培山农民新村水泥大道。 5、严格稳妥的实施培山村建设规划。切实杜绝村民建

1.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

一、生态文明建设 1.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 1.1.1时代的需求 肇始与英国、集大成于欧美、蔓延至全世界范围的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带来 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不仅发生了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和大规模的生态破坏,而且出现了温室效应、臭氧 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越境污染、 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等大范围的和全球性环境危机,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成立了“政府间气 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和影响进行评估1。IPCC 分别在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7年和2014年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影响进行了5次评估。在第5次评估报告指出,从195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化是千年以 来所未见的。从有详细气象记录以来的1850年代开始,刚刚过去的三个十年每 一个都刷新了气温最高的纪录;从1983到2012年这三十年可能是北半球自1400 年以来最热的三十年。1880-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2003-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2。从1990年至2012年间,由于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其它吸热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暖化效应增加了32%。主要源自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占这一增 量的80%3。 在中国气象局对IPCC的第五次报告解读时指出,气候变化对粮食产生的影 响主要是不利影响,已导致小麦和玉米每年分别减产1.9%和1.2%。如果没有 适应,温度继续升高2℃或更高,到本世纪末,将导致热带和温带地区的主要 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每10年减少0—2%,而预估的粮食需求到2050年则每10年将增加14%。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候变化对淡水资源造成的 风险也将显著增加,温度每升高1℃,全球受水资源减少影响的人口将增加 7%4。 1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我国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来,虽我国一直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生态环境依然遭到严重的破坏,特针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一系列问题作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以期能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措施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the nation's long-term future plan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work of our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been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ry was still serious damage, in view of the shortage of resources,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system degradation of a series of problems analy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asures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践,将有力地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以全新的形式,迎来国际中国社会的绿色希望。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中国

海南省澄迈县六山村美丽乡村项目可行性报告书

中国·海南 澄迈县六山村美丽乡村 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书 海南六山湖庄园开发有限公司 2014年08月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六山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 7800 万元。 1.1.3项目由来 建设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根据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本项目以建设“富裕六山、文化六山、生态六山、文明六山”为总体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为切入点,通过3大体系(生态旅游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建设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休闲旅游经济,着力打造构筑“美丽六山——生态家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快速实现美丽乡村必须达到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基本要求,并通过本项目,摸索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方法与模式,进而带动和推进六山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建设纲要”所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内容,是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基础。

1.1.4项目所在区域情况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广东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因古县治老城有“澄江”、“迈山”,故取山水名之首定县名为“澄迈”。全县陆地面积20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总人口57.5万。 澄迈县辖金江、瑞溪、永发、老城、加乐、文儒、福山、桥头、中兴、仁兴、大丰等11个镇,176村(居)委会,867个自然村。境内有3个国营农场、2个省直属农林场和1个省级开发区(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 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省澄迈县。创建于1988年5月,2006年3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升格为省级开发区,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开发区支撑澄迈经济半壁江山,是海南经济发展的新增亮点。 开发区北依琼州海峡,与海口相邻,距海口中心20公里,离机场32公里;区内有粤海铁路海口南站、外海岸线16.5公里、全国25个中心枢纽港之一的马村港。 1.1.5项目建设内容 澄迈县金江镇六山村委会六山村农场,位于金马大道大丰镇方向12公里处,距规划建设中的琼州跨海大桥仅1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农场现有居民30户,人口227人,土地面积320亩。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橡胶、蔬菜,畜养猪、牛、鸡、鱼等传统农业产业。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精选模板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友好型示范区”的试验区创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实施农村治污保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村级“六有六无”为载体,以示范村五项工程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一)分类指导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将环境绿化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 三、创建内容 1、高标准建设培山村文化广场,新征地2800平方米,计划总投入60万元。广场建设以景观与实用兼具的理念,按要求配备健身器材和相应的文化娱乐设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全面达标,综合发挥广场服务和精神文明的主阵地功能。 2、建设培山村公共垃圾处置场。实行户户配备垃圾桶,统一清运垃圾,集中填埋,培山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确定两位清洁工,负责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与填埋。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完整版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人类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会继续,社会才会发展,这一问题,也是党中央一直贯彻的问题,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可见,生态问题不仅是问题还是难题,本文就是从生态建设的意义、目标、措施等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 随着社会否认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牢固树产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必然性和意义 我们党创造性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所取得的最新的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陆地面积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地,海岛岛屿沿岸水深10m以下的海域达平方公里,是优良鱼类、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海明珠和东方夏威夷之称。然而记者乘船在海上航行40分钟到达南澳岛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3根浸泡在大海中的水泥桥墩从码头一直排向大陆;岩石泥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离开码头沿海岸向北,只见一处填海工地上大车在不断向海中填倒土石,挖土机正在把一棵棵树木连同泥土一块铲起,这座小山头已被挖掉一半填进了海里。据介绍这个工程需要挖山600亩,填海300亩。沿着环岛公路,记者看到了几处这样的填海工程,有的已停工,有的已填好并建设了油库、水泥厂等项目,但都是半截子工程,并没有开工使用。在岛上的后宅镇,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反映,县里在1997年征用了6亩多耕地给海关大楼建了附属设施,又在今年征用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有40余亩耕地),出让给一家公司建北门坑游乐园,使他们几户无地可耕了。 生态文明的发展是符合广大人民的期待和利益的。

海南生态旅游

海南生态旅游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发展 摘要: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最近由海南省提出的关系到海南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在阐述国际旅游岛和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阐明了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迎接挑战,建设和谐海南的口号。 作者: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07城规李力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生态旅游现状对策和谐海南 2008 年4 月25 日,海南省政府发布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这确定了海南旅游发展的基本目标, 发展生态生态环境是海南省发展的最大资本,也是海南旅游发展基础。1999 年,海南省就率先在全国开展了生态省建设。经过10 年的生态省建设,海南的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亮点。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分析生态旅对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国际旅游岛与生态旅游的概念 1.国际旅游岛:“国际旅游岛”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限定在旅游产业领域范围中,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海南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是为了使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实现“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景区零距离、产品零距离”,把海南建设成为“旅游开放之岛、欢乐阳光之岛、休闲度假之岛、生态和谐之岛、服务文明之岛”。 2.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基于回归自然、体验古朴文化、保护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等动机,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到自然环境优美或人文气息浓郁的地区进行的以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为客体,并促进旅游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性旅游活动。 二、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生态旅游资源是海南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生态旅游的发展突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生态资源丰富。 海南省有丰富的热带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①在自然生态资源方面,海南拥有海岸带景、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火山、溶洞、温泉、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等;②在人文生态资源方面,海南拥有许多著名古迹名胜、民族风情、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明生态村等。至2008 年底止,海南省共有68 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8 个,省级23 个,市县37 个。陆地自然保护区56 个,占全省陆地面积约8.1%;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12 个。海南省已涌现出三亚南山、兴隆热带花园、亚龙湾、博鳌等一批以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弘扬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 2.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在政策与法规方面,海南省人大于1999 年通过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划、计划以及专项工作都必须以《纲要》为依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决策都要符合生态省建设的要求。10 年来,海南又先后制定或修订了50 多项有关的地方法规,初步形成了生态省建设的法规体系,确保了生态省建设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第

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139 (方案范本系列) 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 详细版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The Specific Plan For Daily Work Includes The Expected Objective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Other Item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生态文明示范村实施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规划,常见结构包含预期目标、实施步骤、实施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为进一步推动园林村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塑造良好的乡村形象和干部精神风貌,现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园林村创建市级“文明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于改革开放稳定大局,紧密结合本村特点和工作实际,把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大力推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明礼诚信、务实创新”的道德风尚,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提高和促进园林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稳步健康的向前推进。 奋斗目标是:深入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合格干部和文明公民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为经济建设服好务,更好的掌握“依法行政,依法 治村”的本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干部、群众精神风尚好、言行举止文雅、工作勤勤恳恳,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全力以赴力争20xx年度步入市级“文明村”的行列。 二、创建标准 1、村两委班子团结、作风民主,廉洁奉公,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1

班级:14级汉语国际教育班学号:xxxxxxx姓名:xxxxx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展望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物质文明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积极建设和认真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进步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锐减,沙漠化加剧,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物种多样性减少,人口压力等方面。 在这样一个发展艰难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实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但我们清醒地看到,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发展后劲不足越来越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5倍。目前我国不足4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主要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压力大、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生态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中特论文: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经济发展和其他因素,导致生态建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 引言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系统退化。本文主要从环境污染方面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及意义[1]。 2 概述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对的新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要解决的课题,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进行过阐述。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相互渗透使各国关系愈发紧密,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与国外交往日益频繁、遭受生态环境的风险也随之加大。由于国人环保意识的缺乏,加之国内第一二产业的刚性需求与环境承载负荷上限,对于生态文明的欠账与人民对于高水平生活环境的需求,所有这些矛盾都在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其次,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其一,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成为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理想,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命题。其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91594586.html, 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初探 作者:陈祥瑞范士陈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8期 摘要:文章沿袭关联耦合视角,基于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背景与意义的深度解析,探讨了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模式,有望为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海南 一、引言 笔者跟随海南省省委调研组对文昌、昌江、定安、陵水、白沙5县市文明生态村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做了基础调研。调研发现各地文明生态村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依旧面临经济推动力不足、精神文化内涵后继乏力等问题;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基础差,产业要素瓶颈突出,呈现低水平发展。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通过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促使两者实现共同发展。 二、海南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融合发展背景解析 (一)国际背景 1、国际旅游业发展新动态。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天然、宁静、环保等为主要内涵乡村生态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扩大就业率、推动地方经济、拯救乡村中起到积极作用已被广泛认知;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当地社区自豪感,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并推动乡村与外界的社会文化交流。借鉴国外经验,乡村旅游与文明生态村建设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乡村发展模式,是海南不可忽视的产业选择。 2、世界人居环境新的要求。步入21世纪,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人居环境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乡村这样一个大的地理系统背景下,进行着居住、耕作、交通、文化等各项活动,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环境。21世纪初,欧盟已将农村人居环境列为农村发展的最重要课题。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善乡村环境,提高乡村居住环境舒适度是我国乡村建设的关键内容。 (二)国内背景 1、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推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加强制度改革创新,逐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要求,乡村整体发展亟待实现跨越式发展,乡村定位何处?乡村发展何去何从?如何形成自

文明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范本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文明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编号:FS-DY-41630 文明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县的决策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核心,以深化和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和现代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二、目标任务 按照乡总体规划,各示范村结合自身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人文资源、经济发展水平,按照“重点推进、打造精品”的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XX

年重点建设余庄村示范村,成为生态经济发展、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利用、公共服务健全、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内容 1、积极实施“农村生态经济推进工程”。一是培育一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一村一品”面积500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90%以上;示范点推行畜禽生态养殖模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达80%以上。二是示范村加大农家乐的培育力度,规范和提升农家乐特色点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农家乐经营户1-2户;农家乐经营户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0%。农家乐集中村要按照村域统一处理模式,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有经营户要全面推行油烟净化处理设备。 2、积极实施“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农村人口集聚,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年度任务,鼓励高层平面式安置,推进农民新村建设,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采取村庄整理、建新拆旧、适当给予经济补偿等办法,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民点缩减,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