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学统考统考——中国古代史

历史学统考统考——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

第一节中国远古时代的人类(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粗糙、一百余万年至一万年、三百余处遗迹、群婚→班辈婚→族外婚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

1、元谋人:1965、云南元谋、170万年

2、蓝田人:陕西蓝田、80万年至60万年

3、北京人:1927、房山周口店龙骨山、70万年至20万年、直立行走、用火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智人/古人,二、三十万年至四、五万年)

1、大荔人:陕西大荔县甜水沟,20万年。

2、丁村人:山西襄汾县,10万年。

3、许家窑人:山西阳高县,10万年。

4、长阳人:湖北长阳县。

5、马坝人:广东曲江县。

三、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新人、氏族公社开始产生)

1、山顶洞人:1.8万余年、黄种人特征、骨针(缝纫)、燧石(人工取火)

2、河套人:内蒙古乌审旗

3、柳江人:广西柳江县

第二节氏族公社(新石器时代)

由狩猎、采集到锄农业、畜牧业;磨制石器使用广;陶器发明、使用。

一、仰韶文化

新石器中期;河南渑池县、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黄河中游;半坡遗址。

同期另有长江下游河姆渡、黄河下游大汶口、东北辽宁红山文化。母系氏族公社

二、龙山文化

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晚期;1928、山东章丘龙山镇、5000—4000年。

长河下游则有良渚文化:1936年,浙江余杭县良渚,玉器为主,5000——3700年。

工具进步;家畜种类增多;制陶术进步,冶铜业出现。至晚期母权制让位于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开始形成。与夏、商文化有继承关系。

第三节中国远古社会的传说时代(略)

第二章夏商西周(★★☆☆☆)

第一节夏朝的考古发掘和文化遗址

一、王城岗遗址

20世纪70年代后期;河南登封告成镇;相当于夏朝早期,位置与“禹都阳城”的地望相合。

二、二里头文化

1959;河南偃师;介于河南龙山文化与先商文化之间。宫殿遗址;铜渣(青铜时代);玉器;酒器;水井遗址。

第二节夏朝的巩固和发展

一、国家的出现

1、破坏禅让:禹传位于益,禹子启夺位家天下。

2、设立官职:六卿。

3、设立刑法

4、设立军队

5、设立贡赋制度

二、少康中兴及夏的强盛

1、少康中兴:

第三代王太康(启子)荒淫,兄弟争位,东夷有穷氏首领羿夺取王位。太康弟仲康孙少康在有虞氏部落积聚力量,重新夺回王位。

2、夏朝强盛:少康子杼向东用兵,征服东夷,夏进入盛世。

三、夏朝灭亡

第十四代君主孔甲、第十七代君主桀

第三节商族的起源

一、商的先世

1、地区:黄河中下游的部落

2、始祖:契母简狄吞玄鸟卵生契

二、商朝建国

1、汤灭夏:鸣条之战;伊尹助汤灭夏,放逐汤之孙(第四任王)太甲,太甲悔过复位。

2、商建国:都于亳(今河南商丘)

第四节从盘庚迁殷到武丁中兴

一、盘庚迁殷

1、屡次迁都:盘庚之前四次迁都,可能与地力耗竭有关。

2、定都于殷:第19代王盘庚第五次迁都,自此至灭亡未再迁徙。

3、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盘庚所迁之殷,称为殷墟。商又称殷商。

二、武丁中兴

第22任王。武丁统治50余年,四处用兵,获得胜利,成为最强盛的时期。

第五节周族的兴起和灭商

一、周族的历史

1、活动地区:渭水中游黄土高原。

2、祖先:始祖后稷(名弃);公刘;古公亶父;季历(古公子);姬昌(文王,季历子)。

二、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牧野(今河南汲县北)之战,商王纣自焚,商亡。

第六节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

一、西周前期的政治

1、周公摄政

2、管蔡之叛

二、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1、与周边各族的冲突:

南方:前980年昭王伐荆楚失败;西北:穆王伐犬戎,收效甚微;东南:穆王伐徐偃王,灭徐,受到很大损失。

2、内部矛盾分化(朱著84——85页):

A:裘卫铜器:裘卫不是显赫贵族,但富有财物,矩伯、邦君厉等封君用土地与他交换,或出租与他,是对土地国有制的破坏。

B:师旂鼎:师旂属下不从周王出征,向伯懋告状,伯懋判处罚金三百锊,他们拒不交纳,师旂只得将判词记于鼎上。

C:亻朕匜:师亻朕属下牧牛状告师亻朕,伯扬父指责牧牛不该与上司诉讼,应判鞭刑一千,另加墨刑。经大赦,只鞭五百,罚铜三百锾。表明上、下贵族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只能求助于法官,法官所做判决也流于形式,等级制度遭到破坏。

3、民众的反抗:

二、西周的衰亡

1、共和行政:厉王专利,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朝政(一说由国人共推诸侯共伯和执掌王政)达14年,这一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2、宣王中兴:厉王子宣王派尹吉甫伐西北狁、派方叔南征荆楚,周再次强盛。

3、西周之亡:发生王位继承之争,公元前770年申侯引犬戎,杀幽王于骊山,周亡。

第七节商、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一、商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1、甲骨文:发现于19世纪末,1928年开始发掘。

2、政治制度:

A:商王(余一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相结合,晚商父死子继。

B:文官:尹→多尹/百僚→多宰、小臣;武官:亚、服。

C:内、外服制度:内服系王畿,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系分封给邦伯的封地。

3、社会结构:

A:贵族:主体为与商王血缘关系较近的宗族,包括“王族”、“子族”、“多子族”。

B:平民阶级:“众”与“众人”,承担农业劳动。

C:“工”与“百工”:从事手工业生产。

D:奴隶:来自战俘。

二、西周的制度和社会结构

1、政治制度

A:官僚机构:余一人→三公/师保:辅佐周王;太宰:管理政事→卿士竂:“三有事”或“三事”。另有原宗教长官太史:在周王左右备咨询;内史:起草诏令,出纳王命,为王室近臣。

B:分封制:天子封诸侯,以下为卿大夫、家臣

C:宗法制:嫡长子为宗子、大宗,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则为别子、小宗(朱著63页)。

D:兵制:周六师由周人组成;殷八师由殷遗民组成;虎贲为禁卫军。

E:刑罚:墨、劓、剕(音费)、宫、大辟五刑。

2、社会结构

A:统治者:居于国(征服者建立作为据点的城及其附近的郊)。“君子”与“平民”。

B:被统治者:居于野(国之外的广大田土)。“野人”从事农业,负担劳役地租。

第八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一、夏的社会经济

开沟洫引水或排水;《夏正》;传说铸造铜器。

二、商的社会经济

1、农业

A:农具:耒耜,木石器为主。

B:谷物:禾、黍、稷、麦、稻。

C:六畜

2、手工业

A:青铜冶铸业:铜器使用范围广。司母戊大方鼎。

B:纺织业:织物有麻布、丝织品绮、刺绣。

C:陶瓷器:以白陶为主;最早的瓷器;玉器加工发达。

3、商业

商业萌芽。海贝可能为交换媒介。小商人出现。

三、西周的社会经济

1、井田制(★★★★★)

A:形式:土地分为方块,有公田、私田。

B:地租:农民在公田上为天子、贵族劳作,实即劳役地租。另外提供贡献及傜役。

C:衰落:西周后期宣王时代。

2、农业

A:农具:主要为双齿耒和铲状耜。

B:耕作方式:耦耕。

C:人工灌溉:

D:使用绿肥和制造堆肥:

E:农作物:主要为黍、稷,同种作物分不同品种;桑、麻普遍。

3、手工业

A:官府手工业:“百工”以冶铸青铜器为主。青釉陶器。

B:民间手工业

4、商业

国家垄断,由“质人”管理市场,交换媒介为贝和铜块,商品为宝货、兵器、牛马、丝帛和奴隶。

第九节夏、商、西周的文化

一、夏文化(参二里头文化)

二、商文化

1、天文、历法:日蚀、月蚀的记载;较完善的历法,有闰月。

2、文字:甲骨文单字在4千字以上。

3、宗教迷信:占卜盛行。

4、艺术:饕餮(音贴四声)纹。

三、西周文化

1、礼乐:周礼繁缛,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乐有专门职官“乐官”管理。

2、宗教:不像商代那样神秘。祭祀天神、地祇、人鬼。

3、学校:国人乡里中设学校,称庠。

4、典籍:《尚书》、《逸周书》中的一些篇章;《诗经》;《周易》。

5、天道观:强调天命与德。后者包括敬天、孝祖、保民。

6、科学技术:

A:星宿的记载:《诗经》中有星宿名,记前776年的一次月食的月日干支。

B:地图:各专用地图由专门职官掌管。

C西周最早装置圭表,可以测定太阳年的长度。

7、文字:

A:《金文编》:容庚编,收录新中国成立前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近3000个单字。

B: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近五百字,鼎铭记述周宣王诰诫,是一篇完整的册命,反映西周晚期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事实,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C:曶鼎:中国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为贵族曶(或释舀)所做的礼器。1778年清代学者毕沅所得,晚清毁于兵火,仅存有铭文拓本,存380字。铭文共3段。第一段记述周王命曶继续祖考,任卜官之职。第二段记述曶先用“匹马束丝”,后改用“金(铜)百锊”,向贵族效父赎买5名奴隶之事,是发现的记载西周奴隶价格的唯一史料。

第三章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221年)第一节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剥蚕抽丝)

一、生产力的发展

1、铁器的使用:春秋末至战国初,广泛使用铁器,锻造“熟铁”,冶铸“生铁”。可以深耕。

2、牛耕的使用:

3、施肥、人工灌溉的发展:楚孙叔敖修建芍陂;灌溉工具有“桔槔”。

4、农学著作出现:《管子·地员篇》记载土壤知识;《吕氏春秋》强调深耕熟耨。

5、农产量提商:魏国平常年景亩产1.5石。

二、水利工程的兴修(战国)

1、魏惠王开大沟:引河水入圃田泽,又引之到大梁。

2、魏襄王邺令西门豹开渠引漳水灌溉邺地

3、秦昭王用蜀郡守李冰开都江堰

4、秦用郑国开郑国渠

三、田制、税制的变化(井田制崩溃的过程)

1、春秋的变化

A:从换土易居到辕田制(在自己小片田地上分区休耕)。

B:从共耕公田到废弃公田。

C:从劳役地租发展到实物地租。前645年,晋“作爰田”(把土地赏赐给百姓);齐桓公“相地而衰征”;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表明承认私田合法),前590年鲁“作丘甲”(兵役、军赋负担者由国扩大到野)。

2、战国的变化

A:实行授田(行田)制:对象为平民;性质为国有;数额为百亩

B:农民承担田租和力役:田租为十一,并交刍稿。

四、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战国官府手工业分工细密,有木、铜、玉、陶等工种;冶铁、纺织、煮盐、漆器发展、发达。

民营手工业。

2、商业

A:商人:春秋出现独立富商;战国商业交换兴盛,商贩为业者相当多;

B:金属货币:春秋开始铸造金属货币;战国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形式,楚“郢爰”。

C:度量衡: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渐趋一致。

D:高利贷资本活跃:

E:城邑成为交换中心:春秋为政治中心,战国为政治、商业中心的合一。

五、城市的发展

临淄、武阳/燕下都、郢、陶。

第二节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

一、改革、变法的背景

1、经济的发展

2、兼并战争的发展

二、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春秋)

1、经济方面:

发展农业,相地而衰征;加强对冶铜、制铁、纺织等手工业的管理;设市场,加强控制市场物价。

2、政治体制:

推行国、野分治的“叁其国而伍其鄙”制。在“国”中设二十乡,其中工乡三、商乡三、士(包括军士、农民)乡十五。士乡又分成三个部分(五乡为一军,共三军,桓公与国、高二卿各帅一军),这叫“叁其国”;在“野(鄙)”设置五属,叫“伍其鄙”。各级设官治理,严格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不许杂处、迁徙,四民各行其业。

3、军事方面:

军政合一,国民以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设轨、里、连、乡、帅五级制。全国三帅(即三军)由桓公、二卿统帅。

结果:为桓公称霸打下了基础。

三、鲁国宣公“初税亩”(春秋)

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四、魏、楚、齐、韩的改革

1、魏文侯用李悝改革

A:作《尽地力之教》:鼓励与强迫结合,推行“平籴法”,保护农民。

B:废除官爵世袭制:

C:编纂《法经》:保护王权,加强专制。

2、楚悼王用吴起变法

A:摧毁贵族势力,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

B:撤无能、无用、不急之官。

C:迁贵族开发边地。

3、齐威王用邹忌变革

4、韩昭侯用申不害改革

以“术”为核心,加强君主对臣下的控制,提高行政效率。

五、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注意相关史料)

1、变法前秦国的状况

A:经济发生变动:初租禾

B:国乱、兵弱、主卑

C:以夷狄之国被歧视,无法参预中原各国盟会。

2、公元前356年变法(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

A:什伍连坐制:互相监察,互相告发。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生产粟帛多者可免除傜役;怠惰或弃本逐末籍没为奴。

C:拆散大家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D:奖励军功:平民立功可得爵,宗室无军功,不能取得贵族身份。

3、公元前350年变法(注重于制度建设)

A:废井田,开阡陌,行授田。

B:普遍推行县制。

C:统一度量衡。商鞅方升。

D: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

4、意义与影响

A: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即将出现的大一统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

B: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

C:新的授田制客观上助长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为以后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

六、官僚体制的建立(即改革、变法的结果)

1、相、将分职制度

2、郡县制的产生(注意史料)

3、官吏任免制度

4、符、玺管理制度

5、俸禄制度

6、上计制度(朱著133页)

7、爵位、封君制度:爵位不能世袭;封君只享衣食租税,不治民。

第三节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一、春秋以前的社会等级

1、贵族阶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平民阶层:庶人、手工业者、商人

3、奴隶阶层:官府奴隶、家内奴隶、生产奴隶

二、春秋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化

社会结构变动巨大,由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春秋末年,对社会阶层的概括由贵赋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即“四民”。结构变动导致社会复杂化,统治者对治国方式作出调整,典型例子是成文法的公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13年晋国“铸刑鼎”。(《简史》P35)

1、阶层内的变动

A:诸侯凌驾天子之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诸侯权力下替,卿大夫主政,甚至代替原来的诸侯,为一国之君,如田氏代齐,前453年三家(韩、赵、魏)分晋,成为诸侯等。

2、阶层间的流动

A:庶人上升为士,春秋后期还可以为官。

B:工商业者地位提高。春秋后期可因战功为官,进入统治阶层。

3、新阶层的形成

A:地主和佃农:贵族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成为地主;农民成为佃农

B:开始出现自耕农:土地不再定期轮换,农民家庭占有小块土地,自给自足。

三、战国时期新型社会等级关系的定型(井田制瓦解造成)

1、贵族阶层的没落与地主阶层的形成

A:贵族阶层的分化:成为游士;成为地主。

B:地主阶层的壮大:贵族食封地主;军功官僚地主;豪民(土地买卖形成);

2、自耕小农的普遍存在

A:转化途径:贵族转化而来;“国人”、“庶人”转化而来。

B:权利和义务:治田百亩,独立,有财产;缴纳法定赋税、定期服役、服兵役。

C:存在的意义:各国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从变法目的分析。

3、佃家和雇农

A:佃农的形成:农民失去土地,有的流离失所,成为“宾萌”;有的成为佃农。

B:雇农的形成:农民出卖劳力,成为雇工。农业、水利、手工业方面均使用雇工。

4、奴隶的种类和来源

A:官府奴隶:罪犯罚为“隶臣”,其家属没收为奴;战俘奴。可以赎免,条件苛刻。

B:私人奴隶:官府赏赐;市场购买。

C:赘婿:家贫子壮则出赘。

5、士阶层的变化

A:士来源复杂化:知识分子的代称,摆脱等级制束缚,自由流动。

B:布衣卿相之局:受国君重视,战国养士之风盛行。四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与吕不韦;《吕氏春秋》。

C:推动文化发展:口头论战、著书立说,导致“百家争鸣”。

四、社会等级变化的意义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化,标志着一个新型社会的形成。

第四节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

一、春秋大国争霸(东周迁都洛邑)

1、尊奉王室:郑国率先“挟天子以令诸侯”,郑庄公成为最早称霸的国家。

2、春秋五霸

齐桓(管仲)、宋襄、晋文/重耳(狐偃、赵衰)、秦穆四公加楚庄王(孙叔敖);或者:齐、晋、楚、吴、越。

A:葵丘之会:前651,齐桓公会诸侯,天子派人前往,桓公成为霸主。

B:晋楚相争:前632年,城濮之战,晋确立霸业。前597年邲(音必)之战;前575年鄢陵之战。

C:弭兵盟会:前579年,有宋国华元弭兵之议。前546年,宋向戌提议,召开弭兵盟会。晋、楚的仆从国朝晋朝楚。

D:吴(伍子胥、孙武)越(范蠡、文仲)争霸:前506年,吴王阖闾陷楚都郢;前494年,伍员助夫差灭越;在邗(扬州附近)开凿运河,连接江、淮;前473年,越灭吴,成为霸主。

3、争霸的历史意义(三促进):

A:促进统一

B:促进新旧制度更替: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

C:促进民族融合(从民族大迁徙、大交流考虑)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出现,指中原主体居民;四夷则指较为落后的四邻。春秋时期,四夷势力增大。春秋争霸主要是代表华夏的齐、晋与代表四夷的楚、秦相争。争霸过程中,四夷小国被各大国消灭,楚国也向华夏集团靠拢。争霸对华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作用。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大部融入华夏族,楚国也不再被视为蛮夷。华夷之争使华夏族吸收了新血液,到秦统一,形成了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二、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

1、战争的特点

A:性质:统一战争。

B:规模:巨大。

C:方式:由车战发展为步战为主,骑战为辅。弩、云梯和水战时的钩拒均已发明。

D:防守:修筑长城。

E:军事理论:《孙膑兵法》、《尉缭子》、《司马法》、《六韬》。

2、七国兴衰

A:魏的强盛:魏惠王时最强。公元前341年魏齐马陵之战,魏败,势衰。

B:徐州相王:前334年,惠王与齐威王相会徐州,互尊为王,共分霸业。

C:合纵连横:代表人物为公孙衍、张仪、苏秦。南北相连,“合众弱以攻一强”;各国与秦、齐之一东西相连,“事一强以攻众弱”。前318年,魏公孙衍最早发起合纵。

D:齐燕之战:燕王哙让位于大臣子之,引起内乱,前315年齐宣王灭燕。期间齐、秦互帝。

前284年,燕联合其他五国伐齐,乐毅占齐都临淄。前279年田单反攻,改复失地。齐国衰落。

E:赵秦之战:胡服骑射;长平之战(前263—260年)

3、秦统一中国

A:秦灭六国

B:统一原因: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联系加强,相互依赖,为统一了准备条件;第二,各国实行郡县制和集权制,为出现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三,秦国改革彻底,旧贵族势力被铲除,经济、政治先进。

第五节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1、社会变动,促使人们表明态度,提出主张;

2、士/知识分子为各阶层代言人;

3、文化普及;

4、国君礼贤下士(稷下学宫),学术空气自由;《汉书·艺文志》有“九流十家”之说。

二、孔、孟、荀的儒家思想

1、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整理六经,教授学生,思想反映在其弟子整理汇编而成的《论语》中。

A:“仁”的观念:“仁”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道德最高准则。

B:政治观点:“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正名”。

C:天道观:敬鬼神而远之,更注重人事。

D: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启发式;因材施教;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孟轲(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

邹人,《孟子》。

A:性善论:推而广之,可改造客观世界。

B:仁政观:“有恒产者有恒心”。

C:民本说:“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政治上主张温和改良,反对激进改革。

3、荀况(稷下首领)

赵人,《荀子》。

A:自然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用礼义和刑罚加强统治。

C:政治观:实行法治,加强集权;“量能授官”,“有功必賞,有罪必罚”。王霸结合,德法并用。

D:民本思想:“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墨翟的墨家思想

鲁人,一说宋人,创立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著作为《墨子》。

1、兼爱:反对“仁爱”;“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非攻:谴责兼并战争。

3、尚贤:主张贤人任官。

4、尚同:自下而上服从领导。

5、节用:反对厚葬和礼乐。

6、尊天事鬼:

7、认识论:三表法。

四、老、庄的道家思想

1、老子

《道德经》。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德道经》;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帛书,字数约为今本《老子》的三分之一。“道”为其哲学核心。

A:辩证法思想

B:相对主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周

宋国蒙人,代表作为《庄子》。

A:相对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由认识者主观偏见决定。

B:政治观点:否定是非善恶。

C:生活观念:“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安时而处顺”。

五、名家

辨别名实关系,以逻辑学为探讨对象。惠施“合同异”;公孙龙“离坚白”、“白马非马”。

六、阴阳五行家

阴阳五行说是一种以阴阳两气及五种元素解释宇宙万物构造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出现于西周末年,到战国时代发展成一个思想体系,产生了阴阳五行家。《礼记·月令篇》是代表作。它和天文、历

法、气象、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齐人邹衍将之发展,创立了“五德终始说”,用来解释朝代兴替的原因,适应新的统一王朝的政治需要。后来秦始皇就采用了这个学说。

七、兵家

齐国孙武与《孙子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学术史及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齐国孙膑著有《孙膑兵法》,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

八、文化

1、史学:

A:《尚书》与《周易》(春秋)

B:《逸周书》(春秋)

C:《春秋左传》:注释本有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D:《竹书纪年》:魏国编年体官史,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盗魏襄王墓时发现。

E:《战国策》:

2、文学

A:《诗经》(春秋)

B:楚辞:屈原:《离骚》、《天问》

3、艺术

湖北随县曾国君主墓中出土战国初年编钟。

九、科技

1、天文历法

《甘石星经》

2、司南:

3、医学:

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经》;扁鹊

4、《墨经》:《墨子》中的六篇,探讨了物理学和数学方面的一些概念。

5、建筑机械

春秋时期鲁国公输般。

第四章秦汉

第一节秦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一篮子理论)

一、秦王朝立国的指导思想

1、前期法家

A:术:郑国人申不害强调君主统治的权术。

B:势:赵国人慎到强调君主的权威。

C:法:卫国人商鞅强调“法”是治国的根本手段,“以刑去刑”。重法指导下的改革促进了秦的强盛,但忽视道德与老化(软性政策),使社会处于高速动转、高度紧张中,缺乏调节和弹性,

容易导致国家崩溃。

2、杂家治国方针的尝试

吕不韦召集门人编写《吕氏春秋》,“兼儒、墨,合名、法”,内容兼及哲学、政治、历史、社会伦理、自然科学各方面。哲学上受道家影响较大,主张法天地,顺自然。政治观点更复杂,即赞同法家进化历史观,希望用战争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以法治国,因时变法;又吸取了儒家爱民思想,提倡行德政、用贤人,具有反专制的倾向。说明吕不韦认识到,即将建立的统一王朝,仅有法家理论远远不够,尚须兼综儒、道。吕不韦被杀,其政治主张被束之高阁。

3、韩非法、术、势并重的思想

A:发展的历史观:仁义适用古代,当今依靠暴力和法治。

B:法、术、势并重:实行专制主义的准则。

C:人性恶:“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

D:禁止百家:文化专制主义;“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的政治思想偏激、冷酷,缺乏回旋余地和灵活性。这些策略全部实行的结果,导致秦王朝速亡。但其思想也为新出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王朝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乏实用性。秦亡后,历代王朝的政策大多是“阳儒阴法”、“儒表法里”。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名号

2、三公九卿制

3、废封建,立郡县

史料(附)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第。”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整齐制度: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一

1、根据:

受到了阴阳家的影响。阴阳家是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代表人物为齐国的邹衍。

对“五行”说加以发展,认为万物由五种元素构成,五种元素又与历代上的朝代相对应,相生相克,循环不已,称为“五德”。周为“火”,秦代周应为“水”,宣扬合法性。“水”时间上代表冬季,颜色尚黑,数字尚六,属阴,主杀。

2、内容

A:补充、修订法令:《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系治狱案例的汇编)。统一后,以此为基础,制定通行全境的法律。《龙岗秦简》保留了其中的部分内容。

B: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书年”、“傅籍”、“更籍”、“使黔首自实田”。

C:统一文字

D:统一度量衡

E:统一货币

四、焚书坑儒: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二

五、南征北讨: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三

1、征匈奴:蒙恬击匈奴,收“河南地”,修长城。

2、讨南越:

“百越”是长江下游直至南海交州湾沿海地区居民的泛称,又称“百越”。屠睢讨南越,战死;

监禄开灵渠,沟通湘水与漓水;始皇设南海、桂林、象郡,遣人前往戍守,开发江南。

六、其他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活动之四

1、销兵器,铸铜人

2、坏城防,去险阻

3、迁豪强,实关中

4、修驰道,通四方

5、行封禅,天授命

6、巡郡县、示威强

7、刻石碑,颂功德

七、秦的急政与灭亡

1、急政表现

A:赋役繁重:男子服兵役至少两年,徭役频繁。开疆拓土,修阿房宫、骊山陵。

B:法网严密,条目繁杂,百姓动辄得咎。“法繁于秋荼,纲密于凝脂”。

C:秦二世残暴:始皇死,赵高与李斯密谋矫诏杀其长子扶苏,立幼子胡亥为皇帝。

2、秦朝的覆亡

A:陈胜、吴广起事:前209年,“大楚兴,陈胜王”;“张楚”。

B:项梁、项羽起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巨鹿之战

C:刘邦起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D:秦朝灭亡:刘邦入关,二世出降。

E:楚汉相争:项羽分封18诸侯,混战爆发。刘邦自汉中占领关中。前202年,垓下之战。

史料:

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将帅横行,以服外国,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选自陆贾:《新语·无为》)

第二节汉承秦制与“文景之治”

一、汉承秦制(思考秦的制度)

1、继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A:皇帝专权

B:以丞相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御史监察制

E:官吏考核制度:上计。

2、继承秦的法律制度

A:《九章律》:以秦律为主,在六章基础上增《厩》、《户》、《兴》三章。

B:《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内有《二年律令》、《奏谳书》。前者为吕后二年以前发布的汉初律令的部分内容,共有27种律和一种令;后者是议罪案例的汇编,其中有汉高祖时郡县上报廷尉的16件疑难案例。反映汉初法律大量继承了秦律的内容,只是量罪处刑较秦缓和。

3、继承秦的户籍与赋役制度

A:户籍:年龄、体貌、更籍、财产。

B:赋役:田租。“至秦则不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兴,循而未改”。

4、继承秦的兵制

A:中央军:南、北军分别由卫尉、中尉统领。

B:地方军:材官和骑士由郡守、郡尉掌管。

C:兵役:“(秦)用商鞅之法,……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汉兴,循而未改。”

5、历法

“(秦)自为为获水德,乃以十月为正,色尚黑。汉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秦正朔。”

二、文景之治

1、对秦政的反思

陆贾著《新语》,将秦亡原因归结为暴政,认为以暴力得天下,必须改用宽缓手段治理天下。《无为篇》、《至德篇》是“无为而治”方针的总结,其内容即顺民之情,与民休息,减少国家对社会的干预。

2、无为而治的表现

A:恢复经济:士兵归乡务农;按爵授田宅;一段时间内免除徭役;流亡者各归本土,归其田宅;因饥饿自卖为奴者免为庶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抑制商人。

B:与匈奴和亲:白登/平城之围;娄敬;冒顿(音末毒)单于;开放关市。

C:任用“重厚长者”为官:萧规曹随

D:约法省禁:惠帝、吕后废秦“挟书律”、“妖言令”、夷三族等苛法。

3、无为而治的性质

不同于法家的严刑峻法,也不同于儒家的繁文缛节,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当时的道家思想称为“黄老之学”。但扬弃了道家消级、悲观的思想,对仁义、道德、贤能、知识也不再予以否定,说明吸收了儒、墨的思想。适应汉初希望安宁、清静的普遍社会心理,有助于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安定。

4、文景之治(注意连续性)

文帝、景帝时期,继续“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称“文景之治”。

A:经济方面,轻徭薄赋:田租;算赋、口赋、献费;力役(践更与过更);“弛山泽之禁”;除过关用“传”制。

B:法律方面,轻刑慎罚:以笞刑代肉刑;废“收孥相坐律令”、“诽谤妖言之罪”改不定期刑为有期刑。缇萦

C:边境政策方面,和亲、安抚。南越王赵佗撤帝号,重为汉朝藩属。

D:提倡节俭。

结果与影响:户口增繁息,小农发展;粮价回落,国库收入增加。统治巩固。减免田租,地主

获利;入粟拜爵,商人政治地位提高。助长兼并势力,加剧社会矛盾。

史料:

1、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

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选自陆贾:《新语·无为篇》)

2、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闾里不讼于巷,老

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无夜行之卒,乡无夜召之征,犬不夜吠,鸡不夜鸣,(选自陆贾:《新语·至德》)

第三节汉武帝与西汉的强盛

一、削弱王国势力

1、诸侯王的状况

A:异姓诸侯王:七个。只有长沙王得以保留。

B:同姓诸侯王:辖地39郡,中央只有15郡。中央任命丞相,王国自置御史大夫以下官吏,自征租赋,自铸货币,自行纪年。文帝即位,同姓王势力更大。

2、文、景削弱诸侯王的措施及结果

A:众建诸侯:贾谊《治安策》;文帝16年(前164年),分齐为六,淮南为三。

B:削藩策:晁错;景帝3年(前154年)削藩。

C: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首,“诛晁错,清君侧”。周亚夫。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的斗争。继续损黜王国官制及职权,诸侯王不治民。中央集权巩固。

3、武帝的措施

A:推恩令:主父偃。

B:左官律与附益法:淮南王刘安、衡山王赐被告谋反,武帝颁此律。

C:酎金律:

结果:“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对中央威胁解除。统一集权国家得到巩固。

二、削弱丞相权力

1、武帝前丞相的权力:曹参与惠帝;申屠嘉与文帝;田蚡与武帝。

2、由列侯为相到拜相封侯:公孙弘

3、中(内)朝官的形成(注意史料题):入宫侍从左右,参预决策,与外朝对应。霍光录尚书事。

于是中朝左将军辛庆忌、右将军廉褒、光禄勋师丹、太中大夫谷永(孟康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俱上书曰……

三、设刺史,察地方

1、监察区的划分:13州部。

2、刺史的地位与监察标准:六条问事

3、司隶校尉:最初率官徒“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兵,察三辅、三河、弘农。

四、任酷吏、严刑法

1、迁徙、打击豪强与游侠。

郅都、宁成;张汤、杜周。朱家、剧孟、郭解。

2、律令的繁杂:

惠帝时、叔孙通撰《傍章》。武帝时,张汤撰《越宫律》,是警卫宫禁的法律规定;越禹撰《朝

律》,是诸侯百官朝会制度的法律规定。律令359章、大辟罪409条1882事,死罪决事比(死罪判例)13472事。

五、加强中央军力

1、汉初的军队

A:兵役和徭役结合:男子服兵役两年。服役一月,称“更卒”,或在本县,或在外地,称“践更”;不愿服役的可纳钱300,使人代役,称“过更”。

B:地方军:材官、楼船、骑士称正卒;都试。发郡国兵用虎符。

C:中央军:北军守京师,多由三辅选调,由中尉率领。南军卫皇宫,多由郡国选调,称卫士,由卫尉率领。另有郎中令率领的侍从皇帝的郎。

2、武帝增加中央军力

A:八校尉:建屯骑、步兵等七校尉,常驻京师,统于原有的中垒校尉,隶于北军。

B:期门、羽林军:选三辅、陇西、天水等六郡“良家子”充当,归郎中令掌管。为名将摇篮。

将从军战死者的子孙养于羽林军中,称“羽林孤儿”。

六、统一货币

1、西汉前期的币制:

货币混乱,大小不一,私家盗铸,影响交换,不利于国家统一。

2、武帝改革币制:

铸币权收归中央。铸五铢钱,禁私人盗铸,取消郡国铸钱权利,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五铢,又名“三官钱”。行用700年。

七、筦盐铁和实行均输法、平准法

1、盐铁专营:大盐商东郭咸阳、大铁商孔仅主持,在各产地设盐铁官,隶属于大农。

2、均输法:调剂运输,由桑弘羊主持。郡国设均输官。

3、平准法:平稳物价,在京师设平准官。

八、算缗与告缗

1、算缗:主要针对商人征收的财产税。

2、告缗:杨可主持告缗,杜周处理案件。

九、行察举,立太学

1、汉初任官制度

A:任子

B:赀选

2、察举的渊源

A:孝弟力田:惠帝以来实行。

B: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文帝实行,对象为官吏。

3、察举制的推行

A:察举制的内容:元光元年(前134年)实行,最初由董仲舒提议。一年一举,郡国各举孝、廉一人。“元光元年臣瓒曰:‘以长星见,故为元光。’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师古曰:‘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汉书·武帝纪》)

B:升迁方向:先在郎署任职,再迁尚书、侍中等,或外迁县令、长、丞、尉。

4、特举

公卿郡国举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另有上书拜官法,田千秋上书言事,由郎超升为丞相。

5、立太学

太学学生可免除本人徭赋,随五经博士受业。学成考试后,按等第隶用。令郡国皆立学校官,建立地方教育系统。蜀郡太守文翁。

6、作用

另有征召制。

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霸王道杂之”

1、背景

2、武帝与窦太后的斗争

武帝采纳卫绾之议,罢黜“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的贤良。窦太后则把鼓吹儒学的官员赵绾、王臧下狱。武帝设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齐备。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田蚡为相,排斥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延揽儒生数百人。

4、影响

5、霸王道杂之

儒表法里: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重用酷吏和兴利之,与儒家原则相低触。律令条文大增。

官吏大多是儒法兼综。董仲舒也因“明习文法”受到重用(《春秋决狱》)。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的“盐铁之议”,是基层儒生与文吏桑弘羊的辩论。从表面上看,儒生胜,桑弘羊败,但具体政策上,一些垄断性的财政措施仍未废止。以后的宣帝也仍“霸王道杂之”。这种精神以后为历代王朝继承。

十一、开疆拓土

1、北伐匈奴

A:决战的开始:元光二年(前133年);聂翁壹;马邑。

B:第一次战役: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夺回河套。设朔方、五原郡;徙民。

C:第二次战役: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陇西,攻匈奴右翼。浑邪王杀休屠王降汉。

汉徙其于西北边塞之外,设五属国。在其故地设河西四郡。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交通。

D:第三次战役: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临瀚海,匈奴主力远徙西北。占领逆方以西至张掖、居延间的大片土地,河西走廊安全。

E:建亭障烽燧,开渠屯田:令居至敦煌;敦煌至盐泽(罗布淖尔)。张掖居延戍卒遗存的简牍文书,迄今发现者达三万余枚,称居延汉简。

F:恢复和亲: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单于归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王嫱嫁呼韩邪。汉匈百余年的战争真正结束。

2、通使西域

A:西域概况: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天山以南有几十个小国,主要有楼兰、龟兹、疏勒、于阗、焉耆、莎车等。以北为乌孙人建立的政权。更西的中亚诸国有大宛、大月氏、大夏等。

B:张骞通西域:建元三年(前139年)至元朔三年(前126年);“凿空”。元狩四年(前119年)至元鼎二年(前115年);中亚诸国使者来到长安。西域、中原连为一体,交通线即“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C:与匈奴对西域的争夺:元封三年(前108年)王恢破楼兰,赵破奴破姑师。太初元年(前

104年)、三年,李广利击大宛。

D:设立机构:征大宛后,在轮台、渠犁设使者校尉领护,这是在西域设行政机构的开始。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西域都护,治乌垒城,护南北道各国,诸国与汉的臣属关系至此确定;

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在车师设戊己校尉,管理屯田和防务。

3、南平百越

A:百越概况:东瓯(浙江)、闽越(福建)、南越(广东)。半独立政权,为汉藩属。

B:对百越的用兵:建元三年(前138年),东瓯遭闽越所攻,内徙江淮。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相吕嘉杀越王赵兴、汉使反;汉将路博德、杨仆于次年灭之,置九郡。闽越与南越同反,汉军进击。元封元年(前110年),闽越诸将其其王降。

4、通西南夷

川南、西南和云贵地区的民族。武帝派唐蒙、司马相如前往招抚。张骞在中亚曾发现邛竹杖和蜀布,据说得自身毒(印度),建议经西南夷开辟道路通印度。设郡县。云南晋宁石寨山滇人墓

5、东定朝鲜

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将杨仆、荀彘破朝鲜,设乐浪四郡。

第四节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与王莽改制

一、武帝晚年政策的转变与“昭宣中兴”

1、统治后期的社会危机:豪强;自耕农;“沉命法”

2、巫蛊之祸与轮台罪己诏:征和二年(前91年);江充(兴利)、太子刘据(守文)。四年,武帝

否决在轮台屯田建议,下诏罪己。富民侯田千秋;赵过代田法。(轮台罪己诏)

3、昭宣中兴:霍光

史料:

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武帝后元二年)

二、元、成、哀时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1、外戚专政,官吏敛财:王氏、张禹、董贤

2、商人势力膨胀

3、自耕农破产:有七死而无一生

4、农民、铁官徒起兵:申屠圣、苏令等人。

5、限田、限奴婢之议:哀帝时师丹提出。孔光、何武。

三、王莽改制

1、上台的背景

A:谶纬盛行。“谶”是用诡秘之语暗示“天命”的一种预言,往往附有图,亦称图谶。“纬”

与经相对,专指假托孔子之名用诡秘语言解释经书的著作。

B:易代思潮盛行:甘忠可。“陈圣刘太平皇帝”;“太初元将”。

C:复古思潮盛行:恢复上古礼议制度。

2、王莽篡位

A:家庭背景

B:个人条件

C:篡位过程:平帝元始元年(1年),号安汉公;四年,宰衡;五年,立刘婴为帝,自为“假皇帝”、“摄皇帝”。居摄三年(8年),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

3、王莽改制

A:“王田”、“私属”制

B:“五均、赊贷与六筦”政策:在六城市设五均司市师,收工商业税。五均加专营为六筦。

C:更改币制:先铸错刀、契刀、大钱、小钱等新币,又颁行“宝货”。

D:统一度量衡:

E:改官名、地名

F:在处理边疆关系方面,大肆更张。改王为侯,改玺为章,改高句丽为下句丽。

4、改制失败

第五节刘秀与东汉初期政治

一、刘秀称帝

1、绿林、赤眉起兵

A:绿林军:王匡、王凤;22年,立刘玄为帝,更始政权;昆阳之战;23年灭新莽。

B:赤眉军:樊崇;刘盆子;25年入关中,灭更始。28年,被东汉军击溃。

2、刘秀起兵

A:舂陵军:后归入绿林军

B:在河北的发展:击败邯郸王郎;铜马帝;25年称帝于鄗(音浩,河北柏乡)。

3、统一全国

A:平定北方:建武五年(29年);睢阳刘永;渔阳彭宠。

B:平定西方:建武九年;陇西隗嚣;河西窦融。

C:平定西南:建武十二年;巴蜀公孙述。

二、东汉初期的政治

1、政权的性质

刘秀起兵依靠豪强大姓;士族大姓的政权;家族、宗族势力发展。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A:退功臣进文吏:云台;功臣可任边将,但在京师仅以列侯奉朝请。

B:抑制外戚:马援不得列入28将。明帝令外戚互纠;章帝后兄窦宪因买田受责。

C:限制宗室诸王:“阿附蕃王之法”。明帝之兄楚王刘英自杀,明帝穷治此狱。

D: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令、仆射、左右丞、六曹尚书郎;“录尚书事”(注意史料分析题)。

“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後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至後汉则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

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故李固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

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令及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及右丞,分掌廪假钱谷。汉初,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号。及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於是始见曹名,总谓之尚书台,亦谓之中台。大事八座连名,而有不合,得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