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卷(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寥廓(liáo)百舸(kě)浪遏(è)方遒(qiú)B.油腻(nì)罗绮(qǐ)寂寞(jì)斑斓(lán)C.媛女(yuán)坍圮(dān)倩影(qiàn)袅娜(nuó)

D.蓊蓊郁郁(wěng)佝偻(lǚ)长篙(hāo)宁谧(m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云彩神采飞扬诚恳开垦土地B.暄响寒暄客套窗扉敞开心扉C.炫耀耀武扬威慰藉声名狼藉D.忧郁犹豫不决清凉青山绿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哦,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______的容光。

②月亮_____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③如果青蛙耐不住_____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A.庄严渐渐寂寞B.威严渐渐冷清C.庄严逐渐冷清D.威严逐渐寂寞

4、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全对的一项是: ( )

A、贰于楚(从属二主)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动词)

B、亡郑以陪邻(陪伴,动词)晋军函陵(驻军,动词)

C、若不阙秦(缺少,同“缺”,动词)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动词)

D、行李之往来(出门带的衣物等东西,名词)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动词)

5、下列各组中每句均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焉用亡郑以陪邻无能为也已共其乏困朝济而夕设版焉

B、三年释其政将免者以告无不餔也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C、徐公来,孰视之期年之后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

D、少益耆食祝曰:“必勿使反”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阙秦以利晋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述详细的纪传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

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至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一些历史。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取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烛之武是春秋时期郑国人,他劝说秦穆公撤兵而解救了郑国;邹忌是战国时的齐国人,触龙是战国时的赵国人,他们都善于言辞,擅长讽谏。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的片段,完成7-9题

(一)(二)轻轻的我走了,悲哀的正如我轻轻的来;种族我轻轻的招手,我们必须战斗啊!

作别西天的云彩。九月的窗外,亚细亚的

那河畔的金柳,田野上,是夕阳下的新娘;自由呵...... 波光里的艳影,从血的那边在我的心头荡漾。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向我们来了,(徐志摩《再别康桥》)像暴风雨,像海燕。

(田间《自由,向我们来了》)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

B.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自由诗

C.《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新格律诗"。

D.《自由,向我们来了》是新诗中的"自由诗"。

8、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中的这两节分别押"ai"和"iang"韵。

B.《自由,向我们来了》这一节押"ian" 。C.《再别康桥》节奏比较舒缓。

D.《自由,向我们来了》节奏短促如鼓点。

9、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

②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

③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

④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选自《后汉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即:走到B.何至相迫乎迫:窘迫

C.隐身不见见:出现D.除为谏议大夫除:授官11.对下列句子中“乃”和“于”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乃变姓名③迫于典司

②乃张目熟视④舍于北军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不同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因日暮自屈语言B.阿谀顺旨要领绝C.帝从容问光曰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13.全都能表现严光狂傲不羁,淡泊名利的一项是:()

①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

②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

③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

④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⑤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⑥除为谏议大夫,不屈。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光武称帝后,严光却改名更姓,隐居湖畔;后虽然勉强来到京师,仍然是狂傲如故。B.侯霸是严光的旧交,想邀请他来家中叙谈,严光不去,只捎个口信提醒侯霸,一味阿

谀奉承皇帝的旨意,就会走上绝路。

C.对光武帝亲自来访,严光“卧不起”“眠不应”,并且“以足加帝腹上”,表现出对皇帝权势的蔑视。

D.严光坚辞高官不受,始终过着归隐躬耕的生活,后人把他曾经垂钓过的地方起名叫严

陵濑。

第II 卷(共108分)

四、( 15 分,完成15--17题)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每小题2分)。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晋,何厌之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属于“词类活用”,根据要求为它们分类。( 5分, 答对一项给1分)

A、晋军函陵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闻寡人之耳者

D、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E、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F、夜缒而出

(1)、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有(2)、名词用为意动用法的有(3)、名词用作状语的有(4)、动词用为使动用法的有(5)、形容词用为使动用法的有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第3题必选,1、2中任选一小题,4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3)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受上赏; 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下赏. 五.(6分回答18---19题。)阅读陆游的《鹊桥仙·夜闻杜鹃》

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18、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诗人描绘这样景

象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思想感情?(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

虚心交友,审慎择友

由于朋友能够在学问上相互切磋,在品德上相互砥砺,在事业上相互支持,我国古代有见识的学者常能突破长幼、"贵贱"等的限制,广泛地结交朋友。

在封建社会,长幼之分是严格的。但是善于取友的人却能置年龄的悬殊于不顾,于是就有所谓"忘年交"。如三国时的孔融与祢衡就是"忘年交"。那时孔融已年届"不惑",而祢衡年方"弱"冠"。孔融感到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便引为知已。

在封建社会,"贵贱"之分是严格的。但是善于取友的人却能置"贵贱"悬殊于不顾。如后汉

时蔡邕之交王粲就是这样。蔡邕当时才学显著,贵重朝廷,有名的学者常常要他家里聚会;门前常常是车如流水马如龙,把整个巷子都填满了。他听到王粲在门口,就慌忙倒屣出迎。王粲走进来,原来是一位年纪很轻、衣着寒伧的小伙子。在座的宾客都很惊奇。这时,蔡邕郑重地向大家介绍说:"这位朋友有杰出的才能,我不如他。"

凡是善于取友的古代学者,没有不是抱着虚心的态度的。有一次,顾炎武到了济南,在街上闲逛,偶尔听到有人在谈《仪礼》,引起他的注意,不自觉地停下来听。只听得那人侃侃而谈,见解精辟,条理清楚。他大为惊奇,赶紧向别人打听这人的身世。从旁人的介绍中,顾炎武知道他是当地的一位塾师,名叫张尔歧;他的父亲被清兵杀害,他怀着亡明之恨和丧父之痛,立志不做官,精研学问,有很深的造诣。于是,第二天一早,顾炎武就登门去拜访他,同他讨论《仪礼》,谈得十分投机,真是"相见恨晚"。于是,两人便成了亲

密的朋友。后来,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到有关《仪礼》的问题时,便采用了张尔歧的意见。

我国古代学者认为,交友不仅要广取,而且要审慎,也就是说,不仅要有取友的虚心态度,而且要有择友的正确标准。墨子把交友比作染丝,他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

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孔子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入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什么是古代学者心中的正确的择友标准呢?《论语》上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直"是正直,"谅"是信实,"多闻"是见闻广博,同这样的人交友,便不益了。"便辟"是谄媚奉承,"善柔"是当面恭维、背后

毁谤,"便佞"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同这样的人交友,便有害了。"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代表了古代学者理想的择友标准。

摘自吴天石《谈谈我国古代学者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

20、这篇文章中,(1)作者介绍了古代学者广泛地结交朋友的哪些正确作法?(2)他们的择友标准是什么?(5分)

答: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这篇文章中,(1)作者引了墨子和孔子和话,其要点各是什么?(2)作者引墨子和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5分)

答: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文章第五段开头用了两个"不仅······而且······"的句子,试分析这两个"不仅"和"而且"后面的内容与前后文章的联系。(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三国时,孔融已经四十岁,而祢衡只有二十岁,孔融认为祢衡品质坚贞信实,才能超过常人,因而引为知已,结为"忘年交"。

B、顾炎武是爱国学者,他知道张尔歧被清兵杀害怀有亡明之恨和丧父之痛后,就登门拜访,并将其引为亲密朋友。

C、后汉蔡邕才学显著,受宠于朝廷,当时有名的学者都到他家聚会,他家门前常常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连衣着寒伧年纪轻轻的一个小伙子王粲也慕名而来。

D、古代学者认为同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而同那些谄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毁谤、夸夸其谈而华而不实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E、"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此语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个意思,都强调不好的环境里是不会有好人的,所以"君子降慎其所处"。

七、( 10分完成24-26题) 24.仿照下面加浪线的句子,在两处横线上各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句式与加浪线的句子相同,连接顺畅。(4分)

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你别无选择,只有抖落一身的疲惫,咬紧牙关,积蓄力量,再次站起。

站起来,在惊涛骇浪中站成含笑的礁石。

站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 分)庭院里玉兰树在蝉鸣声中舞蹈,不时送来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伴着蝉鸣和幽香,小小女孩长大了,渐渐读懂了①苏东坡的豪放,②李白的飘逸,③李清照的婉约,④

杜甫的沉郁,⑤柔美的朱自清和⑥犀利的鲁迅。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把下面的句子,改为不带"被"字的句子。(2分)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一茎幽草、一杆修竹、一抹阳光……或者,父亲的一句话语、母亲的一次爱抚、朋友的一个微笑……这一切,都有可能让你回味一生。用心体味你生命里的“感动”吧!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500字;

(5)不得抄袭。

答案:

1、B(A选项中舸的读音为"gě",C选项中媛的读音为"yuàn",坍的读音为"tān",D选项中篙的

读音为"gāo")

2、B(B中"暄响"应为"喧响")

3、A

4、A

5、B

6、A

7、B(参照其他几个选项可以知道《再别康桥》应该是"新格律诗")

8、B(田间这一首自由诗没有押韵)

9、B(②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民族战斗显然错了,我们就是诗中的"悲哀的民族")

10 .B(逼迫)11.D(于是、就,才;被,在)12.C(A.说话B。将要引上D。特地征召)13.B 14.C

15.⑴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

⑵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⑶晋国怎么会(或:有什么)满足呢?16。⑴ A. ⑵ B. ⑶DF. ⑷ C. ⑸ E.

17. (1)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2)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⑶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18.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2分)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所做的铺垫。(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1分)

19.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3分)、

20、(1)虚心广取,按标准慎交。(2)友直、友谅、友多闻。

21、(1)墨子:交友如受染色;孔子:近墨者黑,近朱者赤。(2)交友宜慎。

22、总结上文,辩证思考,引出下文。23、AD

24、在冰天雪地中站成灿烂的腊梅在狂风暴雨中站成从容的青松

25、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李清照的婉约,苏东坡的豪放。朱自清柔美,鲁迅的犀利。

26. 十五年中,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这古园的形体,......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 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 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 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 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 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 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 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 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 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 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

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网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 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 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 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妮妮道来B.演绎C.而是D.喜闻乐见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近年来,《战狼》《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同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绝密★启用前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6页,第II卷第7页至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I卷1 ~ 6题,第II卷15 ~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 14题,第II卷18 ~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 笔在答题卡 ...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 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 ................ 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许多贪大求奢的

2019年高考备考语文小练习.(八)docx

2019年高考备考语文小练习(八)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史是从尧舜时期开始逐渐明晰的,《尚书》的便是《尧典》。先秦诸子都对尧舜,虽然说法时有,但都对他们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基本史实亦甚清晰。A.开篇津津乐道歧意 B.首篇乐此不疲歧意 C.首篇津津乐道分歧 D.开篇乐此不疲分歧 1.C【解析】“开篇”,指弹词演唱故事之前加唱的短篇,为正书的引子;后用来指小说等作品的开端;也指开始写作,开始写某一篇(作品)。“首篇”,指第一篇,多用来指有多篇作品构成的集子中的第一篇作品,如《劝学》是《荀子》的首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而《尧典》是其第一篇作品,而非一个作品中的开头一部分。所以,“首篇”更准确。“津津乐道”指很有兴味地谈论。“乐此不疲”指特別喜好做某事,而不以为倦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此处是对“尧舜”,对人,而不是对事,侧重谈论。“分歧”指(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歧意”指贰心,不忠诚。此处主语是“说法”,应选“分歧”。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 C.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D.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2.D【解析】D项“绳墨”为借喻手法,用木工打直线的墨线,比喻规矩、准则、法度、法律。“樯橹”代指曹操水军;“口舌”代指言语;“户牖”代指家。 3.下列对联不适合悬挂在府衙的一项是() A.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听窗外鸭啼雀噪恐有冤民。 B.善恶施报,莫道竟无前世事;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C.与百姓有缘才来到此;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 D.但愿民安若堵;何妨署冷如冰。 3.B【解析】B项为戏台联句。上联指戏台上演绎前世善恶恩怨,启发警示今人;下联写戏剧终究会结束,演员终究会下场。A项“恐有冤民”,C项“与百姓有缘”“不负斯民”,D项“愿民安”都反映主政官员对百姓应有的情感态度。且“前世事”强调往事“总有下场时”不符合府衙角度立联。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一只蝴蝶只顾嬉戏,撞在蛛网上。一只蜜蜂忙着采蜜,撞在蛛网上。它们挣扎了许久,被蛛丝越缠越紧,再也动弹不得。蝴蝶叹口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没能掌握方向!”蜜蜂叹口气说:“都怪那眩眼的阳光,使我没能看清蛛网!” A.不能只埋头工作,还要抬头看路。B.沉迷游戏常常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C.外部环境往往会影响事物命运。 D.遇到问题,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 4.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先认真审读语段,找出关键语句进行理解。本语段重点在“只顾嬉戏”“忙着采蜜”“都怪讨厌的风”“都怪那眩眼的阳光”,这是强调客观原因而忽视主观原因,所以选 D项。 5.下列选项中,对下面邮票图案寓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邮票画面中的钢笔象征记者原有的报道手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钢笔正被录音笔、摄像机等其他先进器材挤压并代替。 B.两侧的半圆形图案分别代指地球和现代网络体系,表示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媒介所呈现出的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最新201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 ;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局限于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 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 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 .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 .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 .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 .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 .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 .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 .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 .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一分析暨2020年备考要点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一分析暨2020年备考要点 一、2019年高考命题特点与试题分析 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遵循《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内容包括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等,在总结以往命题经验的基础上,更加体现时代性,更加重视思想性,更加重视对考生素养与能力的考查。试题整体呈现出稳定为主、略有微调的特点。稳定为主,指高考试题内容稳定、题型稳定、分值稳定,没有大的变化。略有微调,指试题在稳定中呈现出几个细微的变化。 1.顺序有些许调整 全国卷试题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提到了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前面。这样的微调符合试题文体特点,更符合考生实际阅读认知特点。 2.阅读量有少量增加 与2018年全国卷三套试题的阅读字数相比,2019年全国I卷增加约200字、全国II卷增加约1000字、全国III卷增加约900字,三套试卷平均约9000字,比2018年增加约700字。 3.题型有细微调整 (1)语言文字应用题。从2018年开始,成语、病句修改和句子衔接试题被设置在一个语段中进行考查。2019年的试题延续了这一命题思路,但考点有所调整,试题命制更加全面、灵活。如用近义词语辨析题取代近义成语辨析题,增加考查标点符号用法的试题,保留病句修改题。同时,传统的句子填充题又重回高考,只不过限制性进一步加强,将以前15个字的表述变为12个字。试题还将2018

年的语段修改题变为压缩语段题。从整体看,试题加大了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增加了试题的广度。 (2)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19年全国卷三套试题延续2018年三篇小说的考查题型,选文特点有所变化。选文既有现代文学作家鲁迅的《理水》,又有新时期小说《到梨花屯去》,还有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步舞》。文本以现实主义为主,回归经典,中外结合,传统中有创新,主题鲜明,时代特征显著。 (3)作文题。其一,稳定中有变化。全国卷、全国卷延续2018年的命题思路,引导考生思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思考时代特征、民族精神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具有极强的时代感,进一步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自我。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北京卷的作文都有类似特点,这种与时俱进的命题方式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其二,漫画作文再次出现。全国卷的试题以小林漫画为内容,可写立意丰富多元。其三,思辨性作文占据一席之地,如江苏卷以“五味调和,共存相生”为写作指向。各种命题思路形成互补,形成了2019年作文试题的风景。 总结: 题型和分值的变化是显性、表象的,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是2019年高考试题实质性的变化:更加重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包括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能力,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这些变化有如下特点: 一是强化选材的实践应用导向,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如作文的应用文体写作、语段修改中的逻辑应用等。二是强化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试题字数增加,在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和文言文阅读部分专门设题,考查考生面对不同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增加压缩语段,对考生获取、

2019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 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试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Ⅲ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 C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故选C。 2.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都不是保护。故选C。 3. D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B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故选D。 4. A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A项,“最终成就自己”无中生有。原文说“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但没有说最终成就自己;再根据材料二“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等内容可知,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本质上是奉献的,强调社会意义。故选A。 5. C 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型,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其次细读题干,明确问题,回归原文;最后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是否是因果倒置,最后将选项和原文及题干细心比照判断。C项,“为了维护共享秩序的建立”错误。原文表述为“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行为客观上维护了共享秩序的建立,这是结果,而不是他们的目的。文中也说“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出现。故选C。

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Ⅲ 含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III卷精校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蘊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要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而不应仅局限在艺术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经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会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踏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西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征,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时空中呈现的,靠其演出行为形成艺术作品,实现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教保护实践中,有些地区视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遗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符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舞台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避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以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维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者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到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体育文化盛典,充满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22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奧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职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城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 - 1 -

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散文写作

2019年高考语文备考----散文写作 一、知识清单 (一)散文的类型 散文按其写作目的和内容,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1.叙事散文:以叙述事件、描绘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也叫记叙散文。与小说写人叙事的区别。它以叙事为主,通过对事情的具体叙述,表现事件的意义、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作者的深刻感受、真挚感情。侧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于对事件的叙述。所叙之事既可以是一件以往的事,也可以是一件刚发生的事;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有头有尾,也可以是对几个片断的剪辑。但在叙事中,往往倾注作者真切的感情,极富有意义和志趣。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巴金的《怀念萧珊》、张洁的《拾麦穗》等。 2.抒情散文:侧重抒发作者感情的散文品种。抒情性散文以倾吐作者浓郁的感情为主,重在用抒情笔调、象征手法写景状物,在描写中抒发情感。它也叙事、写人、发议论,也有场面和细节描写,但没有贯穿全文的事件和人物;它叙述的事情、描写的人物、景物和发表的议论,都处于从属地位,是为表现作者的强烈感情服务的。抒情性散文与其他的散文的区别就在于情感强烈,想象联想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感情和志趣必须通过写景状物来表现。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峻青的《雄关赋》、贾平凹的《丑石》等。 3.议论散文:以形象的议论为特征,注重文学性,又富于哲理性。杂文、文艺(文化)随笔可归入此类。与议论文的区别:议论散文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议论说理,它也抒发感情,但以论述道理为主;它不用一般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的直接逻辑论证方式来说理,而用形象说理的方法,用形象来说话,融逻辑性、象征性和抒情性于一体。唐代韩愈的“杂说”、现代鲁迅的杂文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范畴。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和叶至诚的《假如我是一个作家》都是典型的议论性散文。 为了让考生快速掌握散文文体的特征,这里重点讲解抒情性散文的写作方法,以区别前面两讲中的议论文写作和记叙文写作。 (二)散文的特点 1.题材广泛,以小见大 散文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怀、明志、访旧、描绘风土人情,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虫鱼,均可入文。但它又讲求审美价值,选择具有内在美质的材料,以此抒情表意,映照人生社会。散文因

2019年全国II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II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汇编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及默写 (课标全国卷、卷、卷、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 第五部分古代诗歌阅读 (一)(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14. C 15.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义、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二)(2019全国卷)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