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2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2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2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2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

英文译名:Social Work Practice

课程代码:B3052023

学分:3

总学时数:4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学习的目的

课程性质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以社会学、心理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具体介绍了在介入过程中所运用的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是从事社会工作与社区管理的专业人才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社会工作人员只有运用专业化、科学化的方法来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实现社会福利资源的最大化,从而为案主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课程学习目的

了解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树立利他主义的价值观,重点掌握在助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在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及方法发展的历史,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社会工作实务按其工作对象可划分为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三个不同的层次。

2.理解: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些理论如系统论、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3.掌握:系统论的主要概念如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医学模式、生态学模式、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具体内容,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在整个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促成案主变化过程的程序是怎样的,同时还要意识到为案主提供咨询也是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二、考核知识点

1、什么是总体社会工作。

2、促成变化的过程。

3、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的概念)。

4、人类行为医学模式。

5、人类行为的的生态学模式。

6、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

7、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8、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

9、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的选择。

三、教学重点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历史

知识点:

(1)慈善组织协会产生的背景、过程和目的。

(2)睦邻运动产生的背景、过程和目的。

(3)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什么是社会工作

1.知识点:

(1)社会工作的涵义。

(2)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3)社会工作职业。

2.联系实际:

结合书中的案例明确职业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人际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第三节总体社会工作实务

知识点:

(1)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涵义。

(2)总体社会工作的特征:最先接待案主;应有能力诊断案主的需要,界定案主的压力与问题;在服务过程中,能运用一系列的技能与方法。

(3)“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工作程序的6个步骤。

第四节促成变化的过程

1.知识点:

“促成变化的过程”的步骤:界定问题;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制订工作计划并签订契约;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介入策略;选择并实施适当的介入策略;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监管与评价介入的成效;注意运用适当的研究成果与最新技术;结束。

2.联系实际:

结合书中的案例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理解“促成变化的过程”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知识点: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实现者、经纪人、呼吁者、赋权者、行动者、调停者、谈判者、教育者、发起人、协调人、研究者、领导者和公共发言人。

第六节系统论的观点

1.知识点:

系统论的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

2.联系实际:

应用整体性、关系和自动平衡的观点来分析处理案主的问题。

第七节咨询—总体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形式

理解:

“咨询”和“临床社会工作”是总体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咨询能力重要性。

第八节人类行为的医学模式与生态学模式

1.知识点:

(1)医学模式的涵义:它把案主看做是病人,首先诊断病因,然后提供治疗。病人的问题被认为存在于病人的身体之内。

(2)生态学模式的涵义:生态学方法同时注意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强调人和环境之间的机能失调,并把治疗和变革结合起来。

重点:“环境中的人”的概念。

2.理解:

(1)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2)行为动力学评价模式的实质。

3.联系实际:

应用“环境中的人”(人类行为的生态学模式)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九节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

理解:

社会工作实务的目标:提高人们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人道地为人们提供服务;制订和修订社会政策;赋予危难中的人们以应得的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发展和试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第十节微观社会工作、中观社会工作与宏观社会工作

知识点:

(1)微观社会工作的社会个案工作和个案管理的涵义。

(2)中观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小组治疗和家庭治疗的涵义。

(3)宏观社会工作的社区组织、政策分析和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

第十一节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

1.知识点:

(1)社会工作实务的基本知识。

(2)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3)社会工作的本科生应达到的技能水平。

2.理解:

(1)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关于社会工作实务基本知识的规定。

(2)美国社会工作协会关于社会工作实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的规定。

(3)社会工作实务的价值。

第十二节社会工作者对介入策略的选择

理解:

社会工作人员应尽可能掌握多种介入方法,明确各种理论与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介入策略。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知识与价值之间的区别,对案主或自己的价值矛盾应有清醒的认识,

社会工作的价值序列,如何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特许交流原则,象艾滋病之类问题的解决将会面临极其复杂的价值矛盾和冲突。

2.理解并掌握:处理价值矛盾应注意的策略,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案主自决的原则,保守秘密,制度取向的社会服务,在社会工作人员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界限,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和对服务成效的评估。

二、考核知识点

1、知识与价值。

2、解决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的价值矛盾。

3、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的理依据。

4、贯彻案主自决原则的意义及在贯彻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5、相对保密的涵义及其应用的领域。

6、其他价值取向的社会服务。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知识与价值

理解:

知识与价值的区别。

第二节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的价值矛盾

理解:

处理价值矛盾的策略。确定它的存在;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付诸实施,但应具体环境而定;个人价值服从于待业价值;鼓励案主探讨他的价值,并把他的价值与可能的选择方案联系起来思考;在案主不侵害他人的利益的情况下,让案主去做他想做的事,满意他的需要;在价值取舍时按其重要性程度排序,然后进行选择。

第三节尊重案主的尊严与独特性

1.知识点:

处理与自己的价值观、个性等相反的案主问题时,社会工作人员的策略。第一、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尊重的是作为人的案主,而不是案主的偏差行为。第二、他可以把案子转给其他社会工作人员。

2.理解:

(1)在社会工作中,分类与个性化之间的平衡。

(2)尊重案主的尊严与个性化原则的理论基础“镜中之我”的理论。

3.联系实际:

结合书中的案例及自己的生活实践,分析在日常的工作中如何实践这一原则。

第四节案主自决的权利

1.知识点:

(1)案主自决权利的涵义:案主在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有表达自己观点,并按自己观点行事的权利。

(2)案主自决权利的意义:让案主积极参与,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2.理解:

在实践中如何贯彻案主自决的原则:让案认识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多种选择;案主是解决问题的主要人物;社会工作人员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某些领域行使保护社会的功能,但案主自决原则仍然有效。

第五节保守保密

1.知识点:

(1)保密的类型:绝对保密和相对保密。

(2)相对保密的使用范围:工作过程中的交流,教学目的而讨论具体的个案,发现案主的犯罪行为动机,正式授权,法庭作证,被案主起诉,保护案主的生命,制止案主的犯罪行为。2.理解:

保守秘密的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案主如实在讲述思想、情感和行为。

3.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践,思考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第六节特许交流

知识点:

特许交流的涵义:在特定的情况下,未经案主本人许可,不得向法庭披露案主与社会工作人员之间所交流的信息,这是法律赋予案主的权利。

第七节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

理解:

结合书中所给的案例,理解如何选择适当的策略来向案主解释保密原则:无须向案主解释得十分清楚。

第八节关于艾滋病的价值矛盾

理解:

通过艾滋病价值矛盾的问题的分析,认识到解释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并注意在现实工作中灵活性地运用所学的原则。

第九节其他价值与原则

1.知识点:

(1)社会福利思想的两种观点;

(2)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的关系;

2.领会:

(1)划分专业关系“界限“的指导方针。

(2)家庭是一个相对独立、内部成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系统。

3.联系实际:

提高对服务成效的评估意义的认识,并运用评估的技巧与方法来评估自己的日常的服务。

第三章微观社会工作:个案工作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介入”的涵义与目的;自我开放;社会工作人员所扮演的角色。

2.理解并掌握:对案主要热情、理解并真诚;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表现形式有哪些;如何开始介入、实施介入,并在介入过程中解决一些障碍与问题,以及如何结束介入。

二、考核知识点

1.“介入”的涵义。

2.认真倾听。

3.身体语言。

4.热情、理解和真诚。

5.开始介入。

6.实施介入。

7.在介入过程中解决一些障碍和问题。

8.结束介入。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建立专业关系

1.知识点:“介入“的涵义与目的。

2.理解:建立专业关系是为案主服务的前提,提高建立专业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1.知识点:非语言行为的表现形式:目光接触,认真倾听,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2.理解:

(1)目光接触的意义及如何保持适当的目光交流。

(2)影响交流的三类障碍。

(3)在使用面部表情时应该注意的两点。

(4)在运用身体语言时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3.联系实际:

结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实践来理解非语言行为在人际沟通中的作用,运用这些非语言行为来分析案主所传达的信息并有意识地通过这种非语言行为来向案主传达一定的信息。

第三节热情、理解和真诚

1.理解:

(1)热情在社会工作中的作用及表达热情的方式。

(2)理解意味着与案主站在同一立场,理解的作用和理解的表达方式。

(3)在现实的工作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真诚。

2.联系实际:

反思自己的工作和实践,注意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表达自己的热情、理解和真诚。

第四节开始介入

1.知识点:

(1)介入之前的思想准备:准备哪些必备的信息,介入的时间表,介入的目的。

(2)表现自信与能力的五种策略;

(3)介入的开始阶段必须完成的四项任务;

2.理解:

(1)注意介入时的情境、衣着打扮。

(2)如何在与案主的最初会见时消除案主的焦虑。

第五节实施介入

1.知识点:

(1)对案主语言的反映形式。

(2)澄清的方式。

(3)强调案主力量的作用。

2.理解:

如何保持适当的“自我开放“。

3.联系实际:

注重在实际的实施介入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技能。

第五节介入过程中的问题与障碍

1.知识点:

(1)社会工作人员在介入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五个问题。

(2)怀疑案主说谎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措施。

2.理解:

(1)理解案主的沉默,打破因社会工作人员引起的沉默,并运用具有治疗治疗功能的沉默。(2)处理“与案主的意见分歧“的策略。

(3)如何对待“非自愿的案主“。

3.联系实际: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思考这些策略和措施,并注重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措施来处理问题。

第六节结束介入

知识点:

结束与案主专业关系的四种策略:在实际结束介入之前提醒,在结束之前与案主谈一谈对介入过程的感受,让案主对介入的过程作一个总结,适当地安抚案主的情绪。

第四章中观社会工作:小组工作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小组的分类,社会工作人员在小组中所扮演的角色,个案工作的技能与技巧同样适用于小组工作

2.掌握:小组发展的三阶段,小组文化、规范和权利,小组规模、结构和期限,小组做出决定,小组角色,如何解决小组中的矛盾与冲突,处理分歧,咨询和协调。

二、考核知识点

1.小组发展。

2.小组文化、规范和权利。

3.小组规模、结构和期限。

4.在小组中作出决定。

5.小组角色。

6.解决小组中的矛盾与冲突。

7.咨询。

8.协调。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小组的分类

知识点:

(1)任务小组的八种类型:董事会、特别行动小组、委员会、立法机构、成员会议、跨学科团队、个案会议、社会行动小组。

(2)治疗小组的五种类型:成长小组、乔治小组、教育小组、社会化小组、互助小组。

第二节社会工作人员在小组中的角色

知识点:社会工作者在小组中的四种角色:中间人(经纪人、调解人、教育者、促进者。

第三节小组动力学

1.知识点:

(1)小组发展的阶段。

(2)影响小组规模的因素:小组情感、小组任务与目标、小组成员同质性与异质性、小组成员的年龄和性别。

(3)小组中做出决定的方式:一致通过、妥协、多数人同意、一个人决定、专家建议、平均意见、少数人的意见、形式小组技巧、头脑风暴法、议会程序。

(4)任务角色与维持角色的关系。

2.理解:

(1)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小组文化对小组成员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3)形式小组的目的、程序和优点。

3.联系实际:

运用小组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小组,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从而促使小组任务的完成和关系的协调。

第四节小组中的微观技能

知识点:既要运用个案工作的技能,又要熟练运用适用于小组工作的各种技能。

第五节任务小组与治疗小组技能

1.知识点:

(1)避免“输—赢”情境的方法。

(2)如何建立有效的团队(组织支持、领导的称职、成员之间平等、相互熟悉和遵循社会工作的一般步骤)。

(3)处理分歧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社会工作人员直接与案主“对抗”;第二种方法是让整个小组参与解决问题。

(4)咨询的种类(个案咨询和计划咨询)。

2.理解:

(1)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解决矛盾与冲突的框架。

(2)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示范的作用、影响示范效果的因素和提高示范效果的途径。(3)指导的过程中避免“评价”,注意指导过程的方法与技巧。

(4)协调的目标及社会工作人员如何有效的协调。

第五章宏观社会工作: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宏观社会工作的涵义,个案社会工作和小组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技巧同样适用于宏观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在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

2.理解并掌握:什么是宏观社会工作,宏观社会工作的限制与风险诊断,改变组织与社区的途径,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

二、考核知识点

1.专业机构里的矛盾。

2.限制与风险诊断。

3.改变组织与社区的四种途径。

4.组织理论。

5.社区理论。

6.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组织的建立与维持,评估工作结果、筹集资金、预算、谈判、调停、影响决策者、联盟。

三、考核重点

第一节什么是宏观社会工作

知识点:

(1)宏观社会工作的定义。

(2)宏观社会工作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宏观社会工作的组织背景

1.知识点:改变组织与社区的途径(社会改革、社会行动、群体呼吁和个案呼吁)。

2.理解:社会工作人员在遵从专业价值提供服务时,可能受到所在机构政策和规章制度等的限制,所以在改变组织之前,应分析其成功的可能性、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承担的风险。

第三节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理论基础

1.知识点:

(1)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

(2)社区的功能:生产、分配与消费,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相互支持。

(3)关于社区的不同定义。

2.理解:

(1)社会工作关于社区的观点:人们可以组织社区,使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某些活动,以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2)社会工作人员从事社区组织活动的方法:社会行动、社会计划和地方发展。

第四节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微观技能

理解: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个案工作的技能同样适用于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第五节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中观技能

理解:结合书中的案例理解小组技能如:处理冲突、争取“双赢”的结果、建立团队和咨询等都适用于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第六节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宏观技能

1.知识点:

(1)工作结果评估的方法:工作评估与项目评估。

(2)预算的种类:列表预算、项目预算(功能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3)“诊断需要”的方式:关键信息法、社区讨论法、百分比法、社会指标法、实地调查法。2.理解:

(1)“有原则的谈判”的步骤。区别对待问题本身与卷入问题的人;关注双方的共同利益,而不是纠缠于双方的矛盾与冲突;提出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双方必须同按照客观标准来评判问题。

(2)影响决策者的因素:影响的对象(决策者)、社会工作人员的能力、成功的可能性、案主和社会工作人员可能承担的风险等等。

(3)要根据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影响决策者的策略:请愿、使用新闻媒体、教育、劝说、对抗、合作、写信等。

(4)联盟的重要性及社会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地进行联盟(熟悉各类组织机构的目的、影响力及其领导个性,联盟中应维持权利平衡,保证联盟中及时的交流与合作,联盟的任务明确、责任清晰,使各组织机构能服从大局支持联盟的工作)。

3.联系实际:

能在现实生活中,根据不同的情境采取不同的策略影响决策者。

第七节社会工作人员在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中的角色

知识点: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人员通常所扮演的角色:发起人、谈判者、呼吁者、发言人、组织者、调停者、顾问。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本大纲按照知识点、理解、联系实际三个层次规定各章考核重点

1.知识点:要求考生能了解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即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2.理解: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3.联系实际:要求在领会的基础上,能应用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学习方法指导:学习社会工作实务要高度重视实践。社会工作实务来源于社会工作的实践,主要是西方社会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但它是否完全适合于我国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它的进一步发展也还有待于我们在掌握已有方法的基础,密切联系此时此地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和方法。

六、课程内实践

(一)实践目的与任务

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社区管理技能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技能。

(二)实践教学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

1、微观社会工作:个案工作。

2、中观社会工作:小组工作。

3、宏观社会工作: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技能训练。

(五)实践教学内容与具体要求

1、微观社会工作:个案工作。

组织案例演示和教学,要求掌握接案、诊断、疏导、结案等技巧。

2、中观社会工作:小组工作。

组织场景模拟,要求掌握任务小组、问题小组等工作技能。

3、宏观社会工作:组织工作与社区工作。

组织对有关社区的考察。调查社区资源,要求掌握社区事务管理和策划等工作技能。

(六)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及评分方法

组织学生集体评分与教师评分相结合,计入平时成绩。

(七)实践教学教材参考书及实验指导书

待编。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学用书:《社会工作实务》,库少雄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版。

系/教研室主任:陈小明

教学院长:钟萌

最新《旅游英语》教学大纲

《旅游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307053350 2.课程中文名称:旅游英语 3.课程英文名称:Tourism English 4.课程总学时数:36 5.课程学分数:2 6.授课对象:商务英语高职专业二年级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高职专业的专业任选课,是为该专业学生开设的涉外导游系列模块课程之一。本课程属于特殊用途英语课程,旨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经过一定的英语语言训练后,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巩固英语语言基础,获得对旅游英语的语言现象和文体风格的认识,掌握旅游英语的常用表达法,提高他们在旅游专业领域内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旅游史、国内外旅游名胜古迹、文化习俗和旅行社、饭店及航空公司等的运作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旅游英语交流的基本技能,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旅游工作者。 通过学习有关旅游活动的真实语言材料,学生应熟悉并掌握当代旅游理念和国际旅游惯例;提高作为旅游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旅游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不懈的创新意识。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学生应具有一般的听、读、说、写、译的能力,能够在不同的旅游活动中正确使用英语。 (1)听力能力要求:能基本听懂正常语速(每分钟140-180个单词)的一般旅游活动中的电话、对话等,并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所听内容的深层含义。

(2)阅读能力要求:能读懂一般难度的英语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90-12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在65%以上。 (3)口语能力要求:能够用英语介绍交流。语音、语调正确,语流基本连贯顺畅,表达基本得体。 (4)英汉互译能力要求:能够翻译一般性旅游材料。英译汉,要求速度每小时160-200个单词;汉译英,要求速度每小时150-200个汉字。能够承担一般性旅游活动中的口译工作。 (5)综合素质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和勇于创新、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精神。 本课程采用普通高校专业英语教程系列中的《旅游专业英语实用教程》(邹晓燕等编著)为主要授课教材,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样、弹性的教学方法和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教学基础,结合本土景点、景区及文化专题的内容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把景点搬到教室,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氛围,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既“一讲,二背,三模拟,四运用”的教学步骤,循序渐进,最后达到掌握或熟练运用的目的。 四、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旅游业简介 【本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导游业务教学大纲

《导游业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导游业务课程代 码: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适用专 业: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课程学时:48学 分: 3 先修课 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地学 开课学院:商学院开课学 期: 编写者: 编写日期: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主要分四篇介绍导游服务的理论基础,导游服务规范及流程,导游带团技能及讲解能力,导游特殊问题处理与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它系统地介绍了导游业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应用等内容。 2、目的与任务:学习本课程,要求理解导游服务的原则,领会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与修养,掌握导游服务程序及服务质量要求,掌握导游业务的相关知识及基本技能,提高导游服务的水平。它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导游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服务程序与规范熟练掌握,能对导游服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事故及旅游者个别要求做出准确处理;同时开设这门课程也是为了辅导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为导游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如:如何为个性游客提供心理服务,导游员如何运用美学理论激发游客的游兴等。导游服务的内涵、导游服务的文化性和经济性。导游员的工作

纪律及管理,全陪、地陪、领队各自的职责重点。掌握与导游服务密切相关的旅行社相关的旅行社知识、入出境知识、交通知识、邮电知识、货币知识、保险知识、卫生救护常识,并能在导游服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地陪在带团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地陪如何做好旅游团队的购物工作、海外领队带团出境有哪些程序。散客旅游的内涵、散客旅游同团队旅游的区别、散客旅游服务流程的程序、在给散客讲解时,导游员应采取何种形式。 2、理解:旅游团旅游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事故的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导游语言的内涵,运用导游语言的基本要求,导游语言的运用原则,导游交际中的语言方式,导游讲解中手势的运用。 3、了解:导游服务的产生及发展,导游服务的概念、类型、范围、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导游服务的发展趋势,导游服务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导游员的内涵、分类,导游员的基本职责以及境外领队、全陪、地陪和景区景点导游员的职责,导游员的从业素质和修养,导游员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导游员的培训、考核等内容。地陪导游服务的程序,全陪导游服务程序,领队服务程序。 4、在教学中要注意的要点:案例教学与前述各相关内容对应穿插进行学习、了解。用它们之间的关联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始终。 四、课程教学方式 课堂上采用教学方式=课堂授课+自学+模拟练习 具体作法: 1、采用“渗透法”和“案例法”教学方法。即每章知识点讲解透彻,并将各章知识点有机地融会贯通,通过“渗透”连成片,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形成“图钉”,让学生着眼于应用的“点”上。 2、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中“三环节”。即“预习+练习+复习=学习”。 3、案例教学。收集导游业务中的实例,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深入浅出,缩短教与学的距离,让学生学有所获。 五、考试与成绩评定方法 1、考试时间:采取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 2、考试方法:采取闭卷(期末)、开卷(期中)、分小组讨论和搜集案例、分小组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等方法。 3、成绩评定:平时成绩(作业、出勤等)占40%+和期末考试60%。

社会工作实务重点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一.接案 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 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冈 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政府的政策 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什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胚口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蒙自身系统的预估 对胜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三.计划 1制训计划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而具体 (4)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 2制订计划方法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6)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操作性 3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 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四.介入 1介人类型 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 2介入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导游基础》考试考核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考试考核教学大纲 一、课时分配 总学课时: 72 学时 理论课时: 60 学时实践课时: 8 学时 机动课时: 2 学时考核课时: 2 学时 二、命题原则 (一)理论课命题原则 考核命题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导游基础》教材范围之内。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能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按教学大纲要求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分别大致为:5%、20%和75%左右。 2.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40%,较难30%,难10%。 3.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4.试题类型及其结构 (1)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题型: ①填空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②判断题: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中容易出错和易引起似是而非的问题做出是对还是错的准确判断,这类题目将占全部试题的15%左右。 ③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题:前者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门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

④简答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作用、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5%左右。 (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二)实践课命题原则 考核命题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导游基础》教材范围之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与标准 (一)考核方式 1.理论课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平时作业、期中考试、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70%。 2.实践课考核方式实验课成绩评定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占20 %,期末考核占80 %。终结性考核主要采用操作形式,必要时可增加口试或课堂笔试考试。每学期有两次以上无故不上实验课者,不能参加终结性考核,其成绩记为不合格。 考核类型考核方式 考核时间 (分钟) 理论考核平时成绩开卷课后期中考试闭卷或开卷90 期末考试闭卷90 实训技能测试 实训报告课后 现场操作45 (二)考核标准 序号教学单元考核知识点 考核比例 (%) 1 旅游基本知识旅游相关知识、中国旅游史略、中国旅游概况2% 2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1.我国古代思想、科学知识、我国古代民俗 2.湖南发展简史 8%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导游业务》实训教学大纲

《导游业务》实训教学大纲 实验(实习)周数 :30 学时 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 一、实验(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 导游工作是一项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服务工作,在导游服务人员 的培养过程,理 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导游业务》的实训环节, 《模拟导游》一课 程旨在以行业导游服务规范或标准为依据,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应变能力、 人际交往能 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事故处理能力,突出《导游业务》的实用性、综合性、岗位性、技 能性。 二、实验(实习)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认识、理解导游工作的特点、导游工作的主要内容及 导游工作人员应具 备的能力。 能够独立写作导游欢迎辞、 欢迎送辞与景区景点讲解辞, 掌握导游服务程序与规 范,熟悉导游带团技能, 导游讲解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并在导游带团过程中特殊问题的处理 能力和应变能力方面得到培养。 三、实验(实习)内容 实训一 欢迎辞与欢迎辞模拟训练 1、实训地点:教室、导游实训中心或校园内 2、实训内容: 以某一旅游团队到达和离开某城市为情景, 模拟向该团队致欢迎辞和欢送辞, 学生自导自演。 3、时间安排: 8 课时: 4、实训形式及方法:演示与讲解、小组合作 实训二 校园模拟导游 1、实训地点:本校校园 2、实训内容:以校园为旅游区,以宿舍楼区为宾馆,以食堂为旅游餐厅,以校车为旅游巴 士,以校园超市为购物点,以其他教学区,操场为景点,设计一次旅游团队活动,模拟从接 团至送团的全部流程,并设计其间的活动,安排导游讲解,规划旅游路线,体现团队合作, 与个性创意。 3、时间安排:由学生准备 2 课时,实训 6 课时: 4、实训形式及方法:组织、演示与讲解、小组合作 实训三 模拟情境 1、实训地点:教室或导游实训中心 2、实训内 容: 以旅游团队中突发事件及团队成员个别要求为情境,模拟事件发生经过,学 生自导自演, 3、时间安排: 互相观摩。 6 课时 4、实训形式及方法:演示与讲解、小组合作 实训四 模拟导游证口试 1、实训地点:武侯祠(或其他旅游景点) (条件受限时,可在教室或导游实训中心进行) 2、实训内容:以武侯祠(或其他旅游景点)或其中某一景点对讲解对象,学生独立撰写导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新版知识点汇总

2018年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建立信任得专业关系 一、接案得步骤及核心技巧 接案就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得第一步,也就是整个助人过程得基础与起点。成功得接案就是专业助人活动得前提。 接案阶段得主要工作与步骤:了解服务对象得求助原因与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得问题;决定就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一)接案前得准备 1、了解服务对象得来源: 主动求助者(自己找来得)她人转介而来得(别人介绍得)社工主动接触得(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得) 2、认定服务对象得类型: 自愿性服务对象(自己找来得,动机强,工作好做)非自愿性服务对象(有抗拒,不好处,难度大不好对付) 3、了解服务对象得求助过程 前来社会工作机构求助得服务对象通常带有不同得问题与不同层次得需求。 一般来说,大多数服务对象来求助就是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不果后所作得最后选择。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与协助得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就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她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得正常发挥时,她即成为"潜在得服务对象"。工作者得任务就是不仅要与"现有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同时还要联系潜在得服务对象,使其了解接受社会工作服务对她们得意义,促使"潜在服务对象"也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二)面谈 面谈就是接案阶段得第二个主要工作。 1、面谈得目得与面谈得场所得安排 面谈就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就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得过程,同时也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得人际互动。 面谈地点尽量让服务对象感觉自由、舒畅与随意,促进无拘束得沟通与交流 2、面谈得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得问题与需求(她有什么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想干什么,社工与服务对象得格子期望) (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别急,慢慢讲) (4)促进与诱导服务对象态度与行为得改变(您有没有试过?) (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作进程 3、面谈得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向服务对象说明协助得目得,主动介绍机构得目标与功能、自己得工作经验与专长,对求助受助得瞧法等。这些都会有助于消除服务对象得疑虑,使她们顺利进入受助者得角色。 (2)沟通。 内容包括:了解服务对象得问题与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得问题与社会工作机构得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得角色得瞧法与期望。 沟通要注意运用同理(同感)表达:指工作员进入并了解案主得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得过程。以简短正确得话语,表达出当事人感觉、情绪;不分析、不评价。如:您会觉得自己……? 对您来说好像……好像您会觉得……您认为……您觉得-、您感到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英文名称:BasicofTourGuide 课程编码: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旅游政策法规》教学大纲 所属学院: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学分: 先修课程:导游业务、旅游学概论等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主干课程,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旅游行业的基本政策与法规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政策与法规知识解决实际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中所遇到的业务问题。 (二)课程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按照“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并结合我国及本地区旅游行业岗位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课程采取以能力培养和证书考试为中心来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围绕导游人员的职业特点和知识要求,立足导游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与操作实例紧密结合。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理解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熟悉我国旅游立法、旅游法律关系、旅游合同法律制度;熟悉和掌握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掌握旅行社管理法律法规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保险法律法规制度、旅游出入境法律法规制度、旅游交通运输法律制度、旅游食宿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制度、旅游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法律制度、旅游投诉管理法规制度等法律法规知识,为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政策法规基础,同时提升学生在今后从事旅游事业时的知识积淀和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 (二)分目标 1、知识水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掌握旅游业所涉及的基本法律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解决旅游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给案

云南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云南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食品生物技术、化学教育、园艺技术 总学时数:54 学分:3 理论学时:36 实践学时:18 执笔者:生命科学系寇灿 编制时间:2012年5月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旅游类及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地位:,是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导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生物教育、园艺技术等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对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任务: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云南历史、地理、民族文化、风景名胜、旅游资源、风味特产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选读云南历代较有名的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提高导游讲解水平,同时为从事旅游管理和营销工作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总体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云南历史、地理、民族与民族文化、风景名胜区及旅游资源、古今名人、重点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饮食文化、风物特产、云南旅游业及风景名胜楹联与诗歌选读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毕业前顺利通过云南导游资格证书考试。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云南导游基础知识》作为非导游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程,为以后他们从

导游工作做好理论准备,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云南旅游资源尤其是丽江旅游资源的历史、现状、发展为基础。 四、课程教学时间分配 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 五、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云南历史概述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导游工作中应有的云南历史的主要知识,促使学生努力提高历史文化的素养。 (二)教学内容 (一)远古和先秦时期 1、云南古人类的演变; 2、新石器时代遗存; 3、古代文献中的云南; 4、庄蹻入滇。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1、秦开五尺道; 2、汉武帝经略云南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教案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理论教案学时,实践教案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通过学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效计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效益分析能力; .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工程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能对生产、科研、设计等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先学习化工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以增加了解本课程化工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案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案内容和教案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及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 明确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 了解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 明确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投资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成本及费用的估算;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评价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资产的组成; .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 了解设备的折旧和折旧率; . 掌握设备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了解成本及费用的概念; . 掌握成本及费用的估算方法; . 理解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三)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可比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利息与利率;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方法。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可比原则的概念和应用;

《导游业务》实践教学大纲

《导游实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实务 课程编码:040422A107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职业技术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前厅服务与管理》 学时学分:总学时30 实验学时18总学分3 应开实验学期: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 先修课程:酒店管理概论、管理学 一、课程简介 《前厅服务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技术课,是适应于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本课程在饭店前厅部概述、前厅部际沟通、前厅计算机管理系统等专业知识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饭店前厅接待和服务工作的客房预订、入住接待、住店期间服务和离店结账四个阶段,重点明示了预订、迎送、接待、话务、行李、问讯、留言、商务、代办、结账等前厅服务方面的实操技能与标准,最后概括了前厅销售、前厅信息、前厅服务质量控制和前厅部人力资源等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客房预订、入住登记、大厅服务与客人离店结帐服务等前厅对客服务技能,并使学生达到中级以上服务员资格水平。为今后在工作中进行前厅服务管理打下较坚实基础。 二、课程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星级酒店参观 2、可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进行形象化教学。组织学生进行问讯留言服务、散客入住登记、散客离店结账等情景模拟练习。 三、实验内容

四、实验方式与要求 实验方式: 1、分组进行操作,完成前厅接待和服务工作的全部程序,并达到熟练、标准。 2、对某家高星级酒店进行参观,增强对高星级酒店的直观认识。 注意事项: 前厅接待服务部分: 1. 了解客人需求。因为是面对面与宾客交谈,应该特别注意热情礼貌的言谈举止。熟知订房程序。能区分不同类型的预订形式,并知道如何分别处理。 2. 掌握接待员接待无预订散客的工作内容与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3. 通过为宾客提供问讯服务(如回答客人询问、提供留言服务)的实训,掌握饭店问讯员接受宾客咨询过程中的工作程序和各种应急事件处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步骤。贯彻首问责任制。不能做出模棱两可的回答,更不可推托、不理睬宾客或简单回答“不行”、“不知道”。 4. 认识商务中心设施设备,了解酒店商务中心的服务项目内容、服务程序和过程。 5. 通过散客结账的实训,掌握结账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并能够妥善地处理一般账务纠纷。要能用英语为外宾提供结帐服务。 酒店参观部分: 1、集体对某家高星级酒店的客房、前厅、餐厅进行参观,提高对酒店各部门整体及细节的认识。 2、通过对多家星级酒店的参观,进一步了解本市酒店行业软硬件设施的情况,并做出报告。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考点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考点 2018年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精选考点 青少年社会工作 1.青少年类型 A问题青年C文化叛逆青年:不甘平凡,喜欢标新立异 B正直青年D政治偏激青年:好打抱不平,认同采取激进行动追求某些理想 2.青少年工作范围 微观:青少年个人 中观:家庭和小组层面 宏观: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法规政策倡导或改变性工作 3.青少年社会工作类型 发展性青少年服务提供文化、体育、娱乐场所,使青少年得到知识、身体和精神熏陶 设计举办各种活动 提供国内外时事信息服务 提供青少年发展中的生理、心理、法律、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知识辅导服务 提供就业辅导 治疗性青少年服务提供就学或生括补助 未被忽视、虐待的青少年提供保护服务 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安全保护、收容服务与安置服务

为在身体、情绪、精神方面功能缺失及社会人际适应不良的青少年提供治疗服务 为犯罪及过失青少年提供矫正服务 预防性青少年服务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环境 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和发展政策 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4.青少年社会工作重要议题 社会工作价值取向 社会工作本土化 5.青少年社会工作价值取向 尊重青少年的价值和尊严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接纳与关爱青少年协助青少年适应社会变化和成长 6.青少年社区工作特点 介入的层面比较广泛 社会资源的广泛运用 强调参与 7.青少年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社会服务 根据青少年发展需要及青少年政策要求,制定青少年服务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 把规划和政策化为具体的青少年服务活动 建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机制和程序,保证青少年服务的正常有效进行 8.社会工作研究

建设工程经济 教学大纲

《建设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建设工程经济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查) 学时:36 学分:4 适用对象:工程造价专业高职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介于自然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性科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核心内容是一套技术经济分析思想和方法,是人类提高技术实践活动效率的基本工具。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城市建设与工程管理方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土木工程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经济总论,资金时间价值及等值计算,建设项目技术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经营预测与决策,价值工程,工程建设方案和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供建筑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高职高专作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 1、熟悉基本建设的概念,内容,作用,分类及其程序; 2、了解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建设与建筑业的关系; 3、理解经济效果的含义; 4、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意义,建设项目的投资及其来源,固定资产折旧; 5、熟悉建筑工程经济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本章首先从技术实践活动及其要素入手,介绍了技术经济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主要论述了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简要介绍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导游》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拟导游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学时数:64(实验学时:64 ) 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河南旅游基础、导游业务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模拟导游实训是《模拟导游》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本实验属于专业基础实验,其目的是将导游学科中的理论知识点分解为可操作的实训项目,从而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带团工作的各项技能技巧,并能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具备导游工作岗位必备的组织、协调、应变及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游语言技能实训 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导游语言技巧; 2.掌握导游语言特点及基本原则。 实训内容: 1.普通话的语音语调; 2.普通话的语音节奏; 3.导游交际语言技巧。 实训要点: 1.语调抑扬的训练、语流畅达的训练、语句长短的训练、语速快慢的训练; 2.导游语言针对性训练、导游寒暄语运用训练、导游劝说语言技能训练、导游答 问语言技能训练、导游安慰语言技能训练。 总学时:8学时 第二章导游带团技能实训 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导游带团技能的概念 2.掌握导游员的基本带团技能 实训内容 1.树立良好的导游形象; 2.导游常用工具的使用; 3.欢迎辞、欢送辞的组织和表达; 4.导游岗位协调; 5.导游心理服务技能。 实训要点: 1.导游人员姿态训练; 2.持导游旗训练、使用话筒训练、清点人数姿态训练; 3.常用称谓语的训练、欢迎辞的训练、欢送辞的训练。总学时:12学时 第三章导游讲解艺术实训实训要求: 1.了解导游人员审美技巧; 2.掌握导游讲解基本技巧和方法。 实训内容: 1.导游基本讲解技能; 2.导游审美引导技能实训; 3.导游综合讲解技能。 实训要点: 1.导游讲解方法的分类及使用技巧; 2.导游词的创作及运用技巧。 总学时:24学时 第四章导游服务综合实训教学要求: 1.了解导游服务过程; 2.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技巧和导游服务的程序; 教学内容: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笔记整理版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重点笔记整理版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一节接案 一、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考点一、重点) (一)接案前的准备 1.什么是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步骤或任务:p1★★★ 1、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 2、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 3、决定是否接案; 4、订立初步协议。 2.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类型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①主动求助者②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③外展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①自愿型服务对象②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3)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 (4)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自我解决——自然助人网络——社会工作者) 3.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 (1)服务对象资料的准备 (2)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①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②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③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如保密原则)和工作过程。④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⑤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的协助。 (二)会谈 1.会谈的目的和会谈场所的安排 接案会谈的目的在于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成助人目标。 2.会谈的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3)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5)达成初步协议 (6)决定工作进程:①终结服务②转介其他服务⑧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3.会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治疗性沟通,①提供支持;②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带来内心的焦虑;③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正确想法;

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ical Economy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27 学分:1.5 考核方式:考查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任选课。化工技术经济是一门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渗透和外延发展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是应用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化学工业的特点,研究化学工业发展中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及科研等个方面和个阶段的经济效益问题,任务是将化工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和统一,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用化工技术经济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对项目的资金筹措、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及风险决策等有一个系统的评价,掌握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以达到能对具体化工项目进行公正、客观、合理、准确评价的目的。 开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增强经济观念,培养效益意识,使学生能将化工技术实验与经济效果正确地结合起来。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讲述化工生产中技术经济问题,培养学生作为化学工程师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堂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了解 2 第二章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掌握 4 重点与难点投资、项目资产、成本和费用的基本概念及销售收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