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B. 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C. 氢气+氧气→点燃水

D. 一氧化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3.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C.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更多的氧气

D. 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生成氧气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NaOH

B. N2O5

C. Na2CO3

D. H2SO4

5.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 氮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 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B.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

C.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所以发光放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7.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5)可有效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生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塞米松属于氧化物

B. 地塞米松由22个碳原子、2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 地塞米松由4种元素组成

D. 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5

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水

B. 液氧

C. 空气

D. 氯酸钾

9.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氧气由气态变成液态

B. 醋的酿造

C. 动植物的呼吸

D. 食物的腐烂

10.下列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A. B. C. D.

11.在化学领域,总有一些长相和名字都特别不拘一格、十分

酷炫的分子,“企鹅酮”(C10H14O)是一种结构式的形状类

似于企鹅的物质。关于企鹅酮说法正确的是()

A. 企鹅酮是一种氧化物

B. 企鹅酮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企鹅酮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1

D. 企鹅酮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2.很多饮料中都含有柠檬酸(C6H8O7)。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柠檬酸分子由碳、氢和氧元素组成

C.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13.下列“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纯净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4.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

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乙酸乙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 该物质中碳、氢、氧质量比为12:1:16

1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D. 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 纯碱、Na2CO3、碱、制玻璃

B. 生石灰、CaO、氧化物、补钙剂

C. 食盐、NaCl、盐、除铁锈

D. 石灰石、CaCO3、盐、做建筑材料

17.现对下列9种物质进行分类:①锰酸钾;②氧化铁;③氨气;④液氧;⑤冰水;

⑥镁;⑦二氧化碳;⑧空气;⑨水银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④⑤⑧

B. 常温下的气态纯净物:③⑦

C. 单质:④⑥

D. 氧化物:①②⑤⑦

18.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表中X的值是0

B.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4:11

二、填空题

19.有下列十种物质:

①氯气

②石灰水

③氯化钠

④液氧

⑤冰水混合物

⑥石灰石

⑦五氧化二磷

⑧洁净的空气

⑨水银

⑩高锰酸钾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含氧分子的是______。

20.(1)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用字母序号填空)

①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稀有气体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③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易得到电子的粒子是_______。

(2)现有以下物质:五氧化二磷、铜、空气、氯酸钾、水、液氧、氯化钠、海水,

其中:

①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②属于氧化物的有(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单质的有(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④含有氧分子的有

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1.某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

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氯酸钾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 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5??171

实验25二氧化锰0.549

实验35氧化铁0.558

实验45氯化钾0.5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

(3)写出氯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_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

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 mL 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解释原因:______;

(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 mL 氧气所

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

22.根据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观察到火柴梗外焰部分最先碳化,说明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填

“外焰”“内焰”或“焰心”)温度最高。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分子运动。

(3)实验三观察到活塞____________________(“向右运动”“向左运动”“先向

右后向左运动”或“先向左后向右运动”);若最终测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实验四表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且自身的质量和化

学性质不变,则二氧化锰对该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四、探究题

23.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常作为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其他氧化物是否也能催化氯酸钾分解呢?

【查阅资料】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

化作用。分别用下列3种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表所示:

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铜

开始反应(℃)420515305

剧烈反应(℃)490540350

(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若替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佳的金属氧化物应选择______。

【设计并完成实验】

Ⅰ.将3.0g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

Ⅱ.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混合均匀加热;

Ⅲ.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混合均匀加热。

(2)实验Ⅱ与实验Ⅲ比较不同催化剂效果的差异,实验Ⅲ中X的值为______。

(3)实验______和Ⅲ比较可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4)某同学画出如图,表示有、无催化剂时,生成物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其

中表示有催化剂的是______(填“a”“b”)。

2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

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______;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反思与评价】小礼认为小雅的结论不严谨,原因是______。

【交流与讨论】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则收集氧气时最适宜用______(填“排水法”或“排空气法”)。

【拓展延伸】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的变化

同学们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完全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多次实验后发现,只要在反应过程中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反应后分离出的二氧化锰质量就会小于加热前二氧化锰的质量。

查阅资料得出,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二氧化锰+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氯气+氧气

第2步: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第3步:锰酸钾+氯气→加热氯化钾+二氧化锰+氧气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小于反应前的质量,原因可能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制取氧气及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相关操作,掌握各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外焰加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图中装置正确,故A正确;

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伸入太短,故B错误;

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应该放到集气瓶口,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

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所以集气瓶底部要留一层细沙或一层水,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解:A、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是氧化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酒精+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是氧化反应,但生成物是两种,所以不是化合反应;

C、氢气+氧气→点燃水是氧化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一氧化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是氧化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故选:B。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生成物只有一种的氧化反应也是化合反应,有氧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

3.【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故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会改变,故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中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生成氧气,只是反映速率慢,故正确。

4.【答案】B

【解析】解:A、NaOH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N2O5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C、Na2CO3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H2SO4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N2O5属于氧化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可燃性,伸入燃烧的木条时,都熄灭,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B.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另一种是水,该选项方法正确;

C.木炭粉和二氧化锰都是黑色固体,通过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B。

6.【答案】A

【解析】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如中子不带电;故选项正确;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氧化物,如高锰酸钾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现象,但发光放热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本考点考查了微粒的构成、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变化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氧化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

A.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不是由22个碳原子、2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C.地塞米松(C22H29FO5)是由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组成的,选项说法正确;

D.地塞米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5)=33:10,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掌握氧化物的概念特点(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并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B.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属于氧化物;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氯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缓慢氧化的概念、特征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解答】

A.氧气的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B.醋的酿造是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C.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D.食物的腐烂,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及构成方面的知识,会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根据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是否为氧化物时,首先所表示的物质必须为纯净物,然后还得为化合物;因此,能表示氧化物的示意图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是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

【解答】

A.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为氧化物,故A有可能是氧化物;

B.图中是1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单质,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B不可能是氧化物;

C.图中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不可能表示氧化物;

D.图中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不可能表示氧化物。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解:A、企鹅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企鹅酮是由企鹅酮分子构成的,1个企鹅酮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企鹅酮分子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企鹅酮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1,故选项说法正确。

D、企鹅酮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6×1)=60:7:8,则企鹅酮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企鹅酮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1个企鹅酮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计算以及物质的结构和分类,依据化学式的含义作答。

【解答】

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柠檬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柠檬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7)=9:1:14,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7)=9:1:14≠6∶8∶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答案】D

【解析】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但属于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A错误。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但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如氢气是由氢元素一种元素组成,但氢气是纯净物。故B错误;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必须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属于氧元素,故C错误;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正确;

故选:D。

A、根据单质的定义解答

B、根据纯净物定义解答

C、根据氧化物定义解答

D、根据纯净物的微观定义解答

物质根据物质的种类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种类分成单质和混合物.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式的含义和计算,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乙酸乙酯含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8+16×2=88,故C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乙酸乙酯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4):(1×8):(16×2)=6:1:4,故D错误。

故选C。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空气的组成和各成分的用途,依据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作答。

【解答】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A正确;

B.空气质量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B错误;

C.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故C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D正确。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即可,熟练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所属类别、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解答】

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

物,属于盐,故A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作补钙剂,故B错误;

C.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食盐不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不能用于除铁锈,故C错误;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是CaCO3,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可以做建筑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解:A、液氧、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错;

B、氨气、二氧化碳常温是气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液氧和镁、水银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

D、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是氧化物;故D错。

故选:B。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答案】D

【解析】解:A、X=26+8+2+4?1?16?15=8,故A错误;

B、甲物质减少25g,丙物质增加14g,丁物质增加11g,所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C错误;

D、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4g:11g=14:11,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9.【答案】②⑥⑧①④⑨③⑤⑦⑩⑤⑦⑩⑤⑦③⑧

【解析】解:①氯气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②石灰水中含有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氯化钠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含有氧元素,不是含氧化合物,不是氧化物;

④液氧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⑤冰水混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含有氧元素,是含氧化合物,含有两种元素,是氧化物;

⑥石灰石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⑦五氧化二磷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含有氧元素,是含氧化合物,含有两种元素,是氧化物;

⑧洁净的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⑨水银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⑩高锰酸钾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含有氧元素,是含氧化合物,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

故答案为:②⑥⑧;①④⑨;③⑤⑦⑩;⑤⑦⑩;⑤⑦;③⑧。

根据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单质是指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气的物质含有氧分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物质的类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1)①BDEFG②FG ③CE④A; C

(2)①空气、海水②P2O5、H2O③Cu、O2④空气、液氧

【解析】

(1)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①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只有一层电子且电子数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②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③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④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

①由题意可知,BDEFG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或只有一层电子且电子数为2,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②F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表示稀有气体的原子;G 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且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表示稀有气体的原子;

③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CE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④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故答案为:①BDEFG;②FG;③CE;④A;C。

(2)

【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海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铜、液氧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P2O5、H2O都属于氧化物。

【解答】

①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海水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空气、海水;

②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P2O5、H2O都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P2O5、H2O;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铜、液氧都属于单质;故答案为:Cu、O2;

④含有氧分子的有:液氧、空气;故答案为:液氧、空气。

21.【答案】对比实验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有生成的氯化钾加快了反应收集气体的体积

【解析】解:(1)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实验2、3、4中加入药品后有无催化作用;

(2)除了加入药品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对比可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2所用时间最短,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氯化钾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氯化钾对反应起了催化作用;

(5)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

(1)对比实验;

(2)二氧化锰;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4)有;生成的氯化钾加快了反应;

(5)收集气体的体积。

(1)根据对比实验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相同条件生成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文字表达式;

(4)根据对实验1和实验所需时间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生成了氯化钾进行分析;

(5)根据对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进行比较。

本题主要考查了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尽可能的把题中的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找出,然后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22.【答案】(1)外焰

(2)A烧杯中溶液变红

(3)先向右后向左运动;白磷不足(合理即可)

(4)催化

【解析】略

23.【答案】氧化铜 3.0Ⅰ a

【解析】解:(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铜,因为使用氧化铜作催化剂时,开始反应的温度和剧烈反应的温度都是最低的。故填:氧化铜;

(2)若探究比较不同催化剂效果的差异时,除催化剂的种类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所以实验Ⅱ与实验Ⅲ比较不同催化剂效果的差异,实验Ⅲ中X的值为3.0;故填:3.0;

(3)要证明氧化铜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时,需要一个是单独加热氯酸钾,另一个是在等质量的氯酸钾中加入氧化铜进行加热,所以是实验Ⅰ和实验Ⅲ;故填:Ⅰ;(4)在加热分解氯酸钾的反应中,催化剂可以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是并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量,所以表示有催化剂的是a;故填:a。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来分析;

(2)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实验探究的目的来分析;

(4)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24.【答案】氯气不变色三氯气能够溶于水排水法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

【解析】解:【猜想假设】

猜想一: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氯气;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故填:氯气。

【实验探究】

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说明气体中不含有氯气,猜想一成立。

故填:不变色。

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气体中含有氧气和氯气,猜想三成立。

故填:三。

【反思与评价】

小礼认为小雅的结论不严谨,原因是氯气能够溶于水。

故填;氯气能够溶于水。

【交流与讨论】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则收集氧气时最适宜用排水法,从而使氯气溶于水。

故填:排水法。

【拓展延伸】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小于反应前的质量,原因可能是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

故填: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

【猜想假设】

该气体可能为氧气;也可能为氯气,也可能为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思与评价】

氯气能够溶于水,生成的氯气可能完全溶于水中。

【交流与讨论】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较纯净的氧气,则收集氧气时最适宜用排水法,从而使氯气溶于水。

【拓展延伸】

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小于反应前的质量,原因可能是第3步中锰酸钾没有完全反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