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 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如图所示。

图架空输电线路

一、导线和避雷线

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元件。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架空裸导线,每相一根,220kV及以上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大,同时为了减少电晕损失和电晕干扰而采用相分裂导线,即每相采用两根及以上

的导线。采用分裂导线能输送较大的电能,而且电能损耗少,有较好的防振性能。

(一)架空导线的排列方式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对单回线路可采用上字形、三角形或水平排列,对双回路线路可采用伞形、倒伞形、干字形或六角形排列,见图4—1。

图4-1 导线在杆塔上排列方式示意图

导线在运行中经常受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必须具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质量轻、价格低、耐腐蚀性强等特性。由于我国铝的资

源比铜丰富,加之铝和铜的价格差别较大,故几乎都采用钢芯铝线。

避雷线一般不与杆塔绝缘而是直接架设在杆塔顶部,并通过杆塔或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避雷线的作用是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提高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次数,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二)导、地线分类

导、地线一般可按所用原材料或构造方式来分类。

1、按原材料分类

裸导线一般可以分为铜线、铝线、钢芯铝线、镀锌钢绞线等。

铜是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能抗腐蚀,但比重大,价格高,且机械强度不能满足大档距的强度要求,现在的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都不采用。铝的导电率比铜的低,质量轻,价格低,在电阻值相等的条件下,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左右,但缺点是机械强度较低,运行中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后,导电性能降低,抗腐蚀性差,故在高压配电线路用得较多,输电线路一般不用铝绞线;钢的机械强度虽高,但导电性能差,抗腐蚀性也差,易生锈,一般都只用作地线或拉线,不用作导线。

钢的机械强度高,铝的导电性能好,导线的内部有几股是钢线,以承受拉力;外部为多股铝线,以传导电流。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主要在导体外层通过,这就充分利用了铝的导电能力和钢的机械强度,取长补短,互相配合。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几乎全部使用钢芯铝线。作为良导体地线和载波通道用的地线,也采用钢芯铝线。

2、按构造方式分类

按构造方式的不同,裸导线可分为一种金属或两种金属的绞线。

一种金属的多股绞线有铜绞线、铝绞线、镀锌钢绞线等。由于输电线路采用较少,故这里不作介绍。

两种金属的多股绞线主要是钢芯铝绞线,绞线的优点是易弯曲。绞线的相邻两层绕向相反,一则不易反劲松股,再则每层导线之间距离较大,增大线径,有利于降低电晕损耗。钢芯铝线除正常型外,还有减轻型和加强型两种。见图4-1222。

二、杆塔

杆塔是电杆和铁塔的总称。杆塔的用途是支持导线和避雷线,以使导线之间、导线与避、导线与地面及交叉跨越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杆塔现场水泥杆图如下:

图5

(一)杆塔按材料分类

一般可以按原材料分为水泥杆和铁塔两种。

1、水泥杆(钢筋混凝土杆)

电杆是由环形断面的钢筋混凝土杆段组成,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的砂、石、水泥等材料便于供应,并且价格便宜。混凝土有一定的耐腐蚀性,故电杆寿命较长,维护量少。与铁塔相比,钢材消耗少,线路造价低,但重量大,运输比较困难。

水泥杆有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和浇制前对钢筋预加一定张力拉

伸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两种。目前,输电线路使用较多的是非预应力杆。

2、铁塔

铁塔是用型钢组装成的立体桁架,可根据工程需要做成各种高度和不同形式的铁塔。铁塔有钢管塔和型钢塔。铁塔机械强度大,使用年限长,维修工作量少,但耗钢材量大、价格较贵。在变电所进出线和通道狭窄地段35~110kV可采用双回路窄基铁塔。

(二)杆塔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分为直线杆、耐张杆、转角杆、终端杆和特种杆五种。特种杆又包括:跨越通航河流、铁路等的跨越杆,长距离输电线路的换位杆、分支杆。

1、直线杆

直线杆(见图4-1a、g)又叫中间杆。它分布在耐张杆塔中间,数量最多,在平坦地区,数量上占绝大部分。正常情况下,直线杆只承受垂直荷重(导线、地线、绝缘子串和覆冰重量)和水平的风压。因此,直线杆一般比较轻便,机械强度较低。

2、耐张杆

耐张杆(见图4-1d、e)也叫承力杆。为了防止线路断线时整条线路的直线杆塔顺线路方向倾倒,必须在一定距离的直线段两端设置能够承受断线时顺线路方向的导、地线拉力的杆塔,把断线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两个耐张杆塔之间的距离叫耐张段。

3、转角杆

线路转角处的杆塔叫转角杆(见图4-1b)。正常情况下转角杆除承受导、地线的垂直荷重和内角平分线方向风力水平荷重外,还要承受内角平分线方向导、地线全部拉力的合力。转角杆的角度是指原有线路方向风的延长线和转角后线路方向之间的夹角,有转角30°、60°、90°之分。

4、终端杆

线路终端处的杆塔叫终端杆。终端杆是装设在发电厂或变电所的线路末端杆塔。终端杆除承受导、地线垂直荷重和水平风力外,还要承受线路一侧的导、地线拉力,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都应比较高。

5、特种杆

特种杆主要有换位杆、跨越杆和分支杆等。超过10km以上的输电线路要用换位杆进行导线换位;跨越杆设在通航河流、铁路、主要公路及电线两侧,以保证跨越交叉垂直距离;分支杆也叫“T”型杆或叫“T接杆”,它用在线路的分支处,以便接出分支线。

(三)水泥电杆的规格

水泥杆有等径环形水泥杆和锥形水泥杆两种。

等径环形水泥杆的梢径和根径相等,有300mm和400mm两种,一般制作成9m、6m和4.5m等三种长度,使用时以电、气焊方式进行连接。

锥型水泥杆一般用在配电线路上,输电线路的转角杆塔、耐张杆塔、终端杆塔和直线杆塔,均采用等径水泥杆。锥型水泥杆的梢径有

190mm和230mm两种。

(四)横担(参见图5)

杆塔通过横担将三相导线分隔一定距离,用绝缘子和和具等将导线固定在横担上,此外,还需和地线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要求横担要有足够的机构强度和使导、地线在杆塔上的布置合理,并保持导线各相间和对地(杆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横担按材料分为铁横担、瓷横担。横担按用途分为直线横担、耐张横担、转角横担。

三、绝缘子

绝缘子是一种隔电产品,一般是用电工陶瓷制成的,又叫瓷瓶。另外还有钢化玻璃制作玻璃绝缘子和用硅橡胶制作的合成绝缘子。

绝缘子的用途是使导线之间以及导线和大地之间绝缘,保证线路具有可靠的电气绝缘强度,并用来固定导线,承受导线的垂直荷重和水平荷重。换句话说,绝缘子既要能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又要能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按照机械强度的要求,绝缘子串可组装成单串、双串、V形串。对超高压线路或大跨越等,由于导线的张力大,机械强度要求高,故有时采用三串或四串绝缘子。绝缘子串基本有两大类,即悬垂绝缘串和耐张绝缘子串。悬垂绝缘子串用于直线杆塔上,耐张绝缘子串用于耐张杆塔或转角、终端杆塔上。

1、普通型悬式瓷绝缘子

普通型悬式瓷绝缘子(见图4-2)按金属附件连接方式可分为球型

连接和槽型连接两种。输电线路多采用球型连接。

2、针式绝缘子

针式绝缘子(见图4-3),主要用于线路电压不超过35kV,导线张力不大的直线杆或小转角杆塔。优点是制造简易、价廉,缺点是耐雷水平不高,容易闪络。

3、耐污型悬式瓷绝缘子

普通瓷绝缘子只适用于正常地区,也就是说比较清洁的地区,如在污秽区使用,因它的绝缘爬电距离较小,易发生污闪事故,所以在污秽区要使用耐污型悬式瓷绝缘子(见图4-4),以达到污秽区等级相适应的爬电距离,防止污闪事故发生。

4、悬式钢化玻璃绝缘子

悬式玻璃绝缘子(见图4-5)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雷性能和耐高、低温性能均较好。当绝缘子发生闪络时,其玻璃伞裙会自行爆裂。

5、瓷横担绝缘子

瓷横担(见图4-6)绝缘水平高,自洁能力强,可减少人工清扫;能代替钢横担,节约钢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较低。

6、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见图4-7)是一种新型的防污绝缘子,尤其适合污秽地区使用,能有效地防止输电线路污闪事故的发生。它和耐污型悬式瓷绝缘子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清扫周期长、污闪电压高、不易破损、安装运输省力方便等优点。

四、电力线路金具

输电线路导线的自身连接及绝缘子连接成串,导线、绝缘子自身保护等所用附件称为线路金具。线路金具在气候复杂、污秽程度不一的环境条件下运行,故要求金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磨和耐腐蚀性。

金具的用途和分类

金具在架空电力线路中,主要用于支持、固定和接续导线及绝缘子连接成串,亦用于保护导线和绝缘子。按金具的主要性能和用途,可分以下几类:

1、线夹类

线夹是用来握住导、地线的金具。根据使用情况,线夹分为耐张线夹(见图4-8)和悬垂线夹(见图4-9)两类。

悬垂线夹用于直线杆塔上悬吊导、地线,并对导、地线应有一定的握力。

耐张线夹用于耐张、转角或终端杆塔,承受导、地线的拉力。用来紧固导线的终端,使其固定在耐张绝缘子串上,也用于避雷线终端的固定及拉线的锚固。

2、联结金具类

联结金具(见图4-10)主要用于将悬式绝缘子组装成串,并将绝缘

子串连接、悬挂在杆塔横担上。线夹与绝缘子串的连接,拉线金具与杆塔的连接,均要使用联结金具,常用的联结金具有球头挂环、碗头挂板,分别用于联结悬式绝缘子上端钢帽及下端钢脚,还有直角挂板(一种转向金具,可按要求改变绝缘子串的连接方向),U形挂环(直接将绝缘子串固定在横担上)、延长环(用于组装双联耐张绝缘子串等)、二联板(用于将两串绝缘子组装成双联绝缘子串)等。

联结金具型号的首字按产品名称首字而定,如W一碗头挂板,Z 一直角挂板。

图4-10 联结金具

3、接续金具类

接续金具(见图4-11)用于接续各种导线、避雷线的端头。接续金具承担与导线相同的电气负荷,大部分接续金具承担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张力,以字母J表示。根据使用和安装方法的不同,接续金具分为钳压、液压、爆压及螺栓连接等几类。

图4-11 接续金具

4、防护金具类

防护金具分为机械和电气两类。机械类防护金具是为防止导、地线因振动而造成断股,电气类防护金具是为防止绝缘子因电压分布严重不均匀而过早损坏。机械类有防振锤(见图4-12)、预绞丝护线条(见图4-13)、重锤等;电气类金具有均压环(见图4-14),屏蔽环等。

五、杆塔基础

架空电力线路杆塔的地下装置统称为基础。基础用于稳定杆塔,使杆塔不致因承受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事故断线张力和外力作用而上拔、下沉或倾倒。

杆塔基础分为电杆基础和铁塔基础两大类。

1、电杆基础

杆塔基础一般采用底盘、卡盘、拉线盘,即“三盘”。“三盘”通常用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也可采用天然石料制作。底盘用于减少杆根底部地基承受的下压力,防止电杆下沉。卡盘用于增加杆塔的抗倾覆力,防止电杆倾斜。拉线盘用于增加拉线的抗拔力,防止拉线上拔。

2、铁塔基础

铁塔基础根据铁塔类型、塔位地形、地质及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确定。常用的基础有现场浇制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础、灌注桩式基础、金属基础、岩石基础。

3、铁塔地脚螺栓保护帽的浇制

地脚螺栓浇制保护帽是为了防止因丢失地脚螺母或螺母脱落而发生倒塔事故。直线塔组立后即可浇制保护帽,耐张塔在架线后浇制保护帽。

六、拉线

拉线用来平衡作用于杆塔的横向荷载和导线张力、可减少杆塔材料的消耗量,降低线路造价。一方面提高杆塔的强度,承担外部荷载对杆塔的作用力,以减少杆塔的材料消耗量,降低线路造价;另一方面,连同拉线棒和托线盘.一起将杆塔固定在地面上,以保证杆塔不发生倾斜和倒塌。

拉线材料一般用镀锌钢绞线。拉线上端是通过拉线抱箍和拉线相

连接,下部是通过可调节的拉线金具与埋入地下的拉线棒、拉线盘相连接。

七、接地装置

架空地线在导线的上方,它将通过每基杆塔的接地线或接地体与大地相连,当雷击地线时可迅速地将雷电流向大地中扩散,因此,输电线路的接地装置主要是泄导雷电流,降低杆塔顶电位,保护线路绝缘不致击穿闪络。它与地线密切配合对导线起到了屏蔽作用。接地体和接地线总称为接地装置。

1、接地体

接地体是指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为减少相邻接地体之间的屏蔽作用,接地体之间的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为使接地体与大地连接可靠,接地体同时必须有一定的长度。

2、接地线

架空电力线路杆塔与接地体连接的金属导体叫接地线。对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可以利用内部钢筋作为接地线;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杆因其钢筋较细,不允许通过较大的接地电流,可以通过爬梯或者从避雷线上直接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铁塔本身就是导体,故可将扁钢接地体和铁塔腿进行连接即可。

八、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见图4-15)是电缆线路中的主要元件。一般敷设在地下

的廊道内,其作用是传输和分配电能。电力电缆主要用于城区、国防工程和电站等必须采用地下输电的部位。

图4-15 电力电缆

1、电力电缆种类

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电力电缆主要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种类大致有:

(1)按电压等级可分为中、低压、高压、超高压电缆及特高压电缆。

(2)按电流制式分为交流电缆和直流电缆。

(3)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油浸纸绝缘、塑料绝缘、橡胶绝缘以及近期发展起来的交联聚乙烯等。

(4)接线芯校分为单芯、双芯、三芯和四芯等。

2、电力电缆的结构

电力电缆结构必须有线芯(又称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

四部分组成。

(1)线芯:传输电流,指导功率传输方式,是电缆的主要部分;

(2)绝缘层:将线芯与大地及不同相的线芯在电气上彼此隔离,承受电压,起绝缘作用;

(3)屏蔽层:消除导体表面不光滑而引期起的电场强度的增加使绝缘层和电缆导体有较好的接触;

(4)保护层:保护电缆绝缘不受外界杂质和水分的侵入和防止外力直接损伤电缆。

25. 杆塔基础的分类:①按基础抵抗力分:上拔类基础;下压类基础;上拔下压类(即承受

上拔力又承受下压力);倾覆类基础②按施工特点分:装配式基础、现场浇筑基础、桩

基础。说明:现场浇筑基础又可分刚性基础、柔性基础。刚性基础:底板较厚且无钢筋,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及抗剪强度偏低,刚性基础的底板不变形,受刚性角的限制。柔性基础:底板较薄且布置有钢筋,抗拉及抗剪强度高,柔性基础可随土壤变形,利用钢筋受拉,不变刚性角的限制。桩基础又分:岩石锚桩基础、爆扩桩基础、灌注桩基础③按开控方式分:大开控基础:抗上拔力差,开控面积大。掏控扩底基础:抗上拔力强,无需加模板。④按基础与铁塔的连接方式可分:地脚螺栓类、插入式基础或斜插式(省去了地脚螺栓和塔脚,受力性能好,缺点是施工精度要求高)

26. ①无拉线单杆不带卡盘时抗倾覆稳定条件:γf·S0≤SJ γ

f·H0·S0≤MJ γf·S0

基础的实际倾覆力;SJ抗倾覆极限力;γf·H0·S0倾覆弯矩

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第三章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 第四章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 第五章拉线安装 第六章导线架设 第七章10kv及以下架空电路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第八章接户线 第九章接地工程 第十章工程交接验收

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1.0.3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己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0.5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第1.0.6条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第2.0.1条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 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三、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2条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论文属于议论文,其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论题,论证和结论. 1.论题:指论文真实性需要证明的命题. 2.论证:即论述并证明.主要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理形式. 3.结论:即结束语,对文章所下的最后判断.其主要作用是:(1)总结全文,点明主题.(2)展望未来,增强信心.(3)抒发感情,增强感染力. (二)论文组成部分 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名称(题目) 论文标题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语词来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尽可能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省略词,字符,代号,符号和公式等.论文标题一般不超过30个字. 2.作者姓名和单位 论文的署名包括:参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的人员,直接参与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参加撰写论文的人员.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联合完成的论文,应根据每个人员的贡献大小或根据约定排列名次. 3.论文摘要 摘要即摘录要点,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提示论文的主要观点,见解,论据或概括地简单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文字要简明,确切.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以200~400字为宜,重要的学术论文不超过1500字数 4.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指用来表达论文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供资料查询之用.每篇论文的关键词一般选取3~5个词语. 5.提纲

提纲是指论文内容的要点. 6.引言(或称引论,前言,导言,绪论,序论和导论) 引言是论文的起始部分.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论文,称"绪论","序论",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主要是用来简要说明研究问题的内容,目的,方法和意义,阐明全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论点),借鉴会计领域中前辈及他人的研究情况,知识布局和理论基础,提出作者本人对会计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设想以及研究方法,达到的预期成果和现实意义等.如果是调查报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意在概括与领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为宜.在正文里,不用写"前言"二字,一般写1个段落,也有写2个,3个甚至4个段落的.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1行. 7.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功能就是:展开论题,分析论证.正文的内容就是深入分析文章引言提出的问题,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出各专业领域客观事物内部错综复杂的联系及其规律性.正文撰写的内容反映出文章的逻辑思维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了论文的可理解性和论证的说服力.正文撰写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备充分,思维逻辑清晰,层次分明,通俗易懂.转正文撰写时采用的层次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直线推论方式.由文章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由一点进行到另一点的逻辑推演,呈现出直线式的逻辑深入. 2).并列分论方式.把从属于基本论题的若干个下位论点并列起来,分别进行论述. 3).直线推论与并列分论相结合的方式.即直线分论中包含并列分论,而并列分论下又有直线推论,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 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采用第三种方式(即直线推论与并列推论相结合的方式)的结构层次. 8.结束语 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体,首

第4章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

第4章程序设计三种基本结构 一、选择题: 【例1】(2002年4月)下面的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include main( ) { int i=010,j=10; printf("%d,%d",++i,j--); } A. 11,10 B. 9,10 C. 010,9 D. 10,9 【答案】B (i的值是以八进制定义的) 【例2】(2002年4月)以下的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a=5,b=4,c=6,d; printf(("d\n",d=a>b?)(a>c?a:c):(b)); } A. 5 B. 4 C. 6 D. 不确定 【答案】C 【例3】(2002年4月)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 int a=4,b=5,c=0,d; d=!a&&!b||!c; printf("%d\n",d); } A. 1 B. 0 C. 非0的数 D. -1 【答案】A 【例4】(2002年4月)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main( ) { char x=040; printf("%o\n",x<<1); } A. 100 B. 80 C. 64 D. 32 【答案】A 【例5】(2002年9月)已知i,j,k为int型变量,若从键盘输入:1,2,3< 回车>,使i的值为1、j的值为2,k的值为3,以下选项中正确的输入语句是(C )。 A. scanf("---",&I,&j,&k); B. scanf("%d %d %d",&I,&j,&k); C. scanf("%d,%d,%d",&I,&j,&k); D. scanf("i=%d,j=%d,k=%d",&I,&j,&k);

作文布局三种基本结构

作文构思布局的三种基本结构 一.作文的构思(结构布局)法 构思是指在动笔作文前,对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和结构层次的总体设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的问题。它是作文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具体地说,文章构思就是对选材过程中所选的材料作分解和组装,使之有序化、审美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每个人的大脑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分解和组装的方式也呈现多种多样,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常用的构思法,以打开同学们构思的路子。 1、一字(词)贯穿构思法 一字(词)贯穿,是提在构思文章时,选择一个和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关键字或词连接文章的所有材料,从而形成文章的骨架。如《背影》一文,就是采用一词贯穿构思法,文章从始至终以“背影”一词不达意贯穿全文,使读者深深体会到一颗慈父心,体会到父子之间的深情。运用此法,要注意文章要扣紧一个字或词来写,只有这样,才有条件以此为辐射点,进行多角度的思维,才有利于有层次地、深入地进行描述或抒情,使文章丰满而有韵味。如微笑,目光,声音等类的写作。 2、排比组合构思法 排比组合,是指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生动的典型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的片断排比组合成文来表现一个主题的构思方法。用这种方法构思的记人、叙事、写景的文章,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描写景物。 运用排比组合的构思法需要注意的是: A、所组合的片断的形式要统一:或者是人物形象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事件的一系列片断组合,或者是景物的一系列片断组合等。 B、片断本身的叙述必须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C、片断可以是横向排列,也可以是纵向排列。横向的排列要安排好主次、实虚的关系,纵向的排列要注意时间的先后顺序。 格式分类: A并列式排比B递进式排比(如《感受自然》和《我读三国》)C小标题或镜头式排比 3、纵横对比构思法 纵横对比,是指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来叙写的一种构思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构思,形成鲜明的反差,给读者留下极深的印象。或动静对比,或美丑相映,或真假相衬,或善恶对立,或冬夏对比,或天地对照等等。如通过两篇日记或书信写同一件事中的两个不同人的相同或不同的感受。 我的视线 ――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35 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第一章总则 第1.0.1 条变电所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第1.0.2 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3 条变电所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 条变电所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良田,少占农田。 第l.0.5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等各行业新建35千伏变电所的设计。 第1.0.6 条变电所设计,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 第2.0.1 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一、靠近负荷中心; 二、节约用地; 三、便于架空线路的引入和引出; 四、便于运输主变压器和其他主要设备; 五、周围环境清洁。如空气污秽时,变电所应设在污源的上风侧,或采取防污措施; 六、应尽量避开有剧烈振动的场所;七、所址标高宜高于50 年一遇最高水位。

注:如所选址对邻近设施有影响时,应与有关部门协商。 第2.0.2 条所区地面应有适当的坡度,以利排水。 第2.0.3 条所区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互相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150?300毫米。 第2.0.4 条各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根据敷设和检修的要求、建筑物基础的构造、管线的埋设深度等条件确定。 第2.0.5 条变电所内应设置便于设备运输和检修用的道路。 变电所内通往主变压器的道路宽度一般为3 米。此道路应与变电所外部道路连接。 第三章主变压器和主接线 第3 .0.1 条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第3 .0.2 条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中,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应能保证用户的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但此时应计入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 第3.0.3条变压器的高压侧应尽量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如变压器线路组接线和桥形接线等。当能满足电力网继电保护的要求时,也可采用线路分支接线。 第3.0.4 条如能满足电力网安全运行的继电保护的要求,终端变电所和分支变电所的35干伏侧可采用 烙断器或短路开关。 第3.0.5 条35千伏配电装置中,当出线为两回路时,一般采用桥形接线;当出线超过两回路时,一般般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接线。但由一个变电所单独向一级负荷供电时,不应采用单母线接线。 第3.0.6 条变电所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6 千伏和10 千伏配电装置一般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当由此变电所单独向一级负荷供电时,6 千伏和10 千伏配电装置应采用分段单母线接线。 第3.0.7 条连接在母线上的阀型避雷器和电压互感躲,一般合用一组隔离开关。

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配电线路的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第1.0.3条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明。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 方可使用。 第1.0.5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应制订不低于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第1.0.6条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查 第2.0.1条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的器材、设备或原材料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试验: 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 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 三、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2条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施工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应有松股、交叉、拆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二、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三、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良好,无锈蚀;

四、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湍部应有密封措施。 第2.0.3条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满足第2.0.2条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2.0.4条由用黑色金属制造的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第2.0.5条各种联结螺栓应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符合规定。 第2.0.6条金属附件及镙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 螺杆与螺母应配合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第2.0.7条金具组装配合应良好,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二、线夹船体压板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三、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第2.0.8条绝缘子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曹,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二、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三、弹簧销、弹簧垫的弹力适宜。 第2.0.9条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的规定。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 二、放置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超过0.1毫米; 三、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第2.0.10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规定。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不应有露筋、跑浆等现象; 二、应无纵,横向裂缝;

电脑的组成原理与基本结构

第1章电脑的组成原理与基本结构 学习目标 在组装电脑之前,应首先了解组装一台电脑至少需要哪些基本部件,以及各部件的大致功能等基本常识。本章将对电脑的基本组成和结构进行讲解,剖析电脑的基本结构,让读者对电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一些关于电脑的基础知识,迈出组装电脑的第一步。 本章要点 ?电脑的诞生 ?电脑的发展 ?电脑的软件系统 ?电脑的硬件系统 ?电脑的基本结构 1.1 电脑的发展史 电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以说电脑是当代社会、科学和经济发展的奠基石。电脑的发明带动了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以往的工业革命不同的是,电脑将人类从繁杂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这使得人类社会近50年来的发展速度比此前任何一个时期都快,生产总值比此前几千年来的总和还要多。 电脑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呢?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它又是如何被发明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电脑的历史。 1.1.1 电脑的诞生 电脑是人们对电子计算机的俗称,第一台电脑是1946年2月15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名为ENIAC。后来,由天才数学大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命名为“冯·诺依曼”体系电脑,现在的电脑都是由“冯·诺依曼”体系电脑发展而来的,因此冯·诺依曼被西方科学家尊称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在电子计算机之前,还有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台计算器,那就是由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于1642年发明的。在帕斯卡小时候,其父亲在税务局上班,为了减轻父亲计算税务的麻烦,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计算的小机器。这个计算器是一个不大的黄铜盒子,盒子里面并排装着一些齿轮,这些齿轮上标有0~9共10个数字,每个齿轮代表一位数,当低位齿轮转动10圈时,高位齿轮转动1圈,这样就实现了自动进位,这和机械钟表极其相似。 后来,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在帕斯卡计算器的基础上,于169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变电所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第1.0.2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3条变电所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条变电所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尽量少占良田,少占农田。 第l.0.5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等各行业新建35千伏变电所的设计。第1.0.6条变电所设计,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布置 第2.0.1条变电所所址的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一、靠近负荷中心; 二、节约用地; 三、便于架空线路的引入和引出; 四、便于运输主变压器和其他主要设备; 五、周围环境清洁。如空气污秽时,变电所应设在污源的上风侧,或采取防污措施; 六、应尽量避开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七、所址标高宜高于50年一遇最高水位。 注:如所选址对邻近设施有影响时,应与有关部门协商。 第2.0.2条所区地面应有适当的坡度,以利排水。 第2.0.3条所区内的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互相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150~300毫米。 第2.0.4条各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的最小净距,应根据敷设和检修的要求、建筑物基础的构造、管线的埋设深度等条件确定。 第2.0.5条变电所内应设置便于设备运输和检修用的道路。 变电所内通往主变压器的道路宽度一般为3米。此道路应与变电所外部道路连接。 第三章主变压器和主接线 第3.0.1条主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应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第3.0.2条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中,当断开一台时,其余主变压器的容量应能保证用户的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但此时应计入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 第3.0.3条变压器的高压侧应尽量采用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的接线,如变压器线路组接线和桥形接线等。当能满足电力网继电保护的要求时,也可采用线路分支接线。 第3.0.4条如能满足电力网安全运行的继电保护的要求,终端变电所和分支变电所的35干伏侧可采用烙断器或短路开关。 第3.0.5条 35千伏配电装置中,当出线为两回路时,一般采用桥形接线;

kV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组成及杆上设备详解

1. 何为配电线路 输送电能的线路一般称为电力线路,其中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为输电线路,架设于变电(开关站)与变电站之间;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的线路为配电线路。故输电或者配电线路不能按电压等级来区分,只有看其功能作用,在一些地区110kV线路是分配给用户的配电线路,但在一些农村地区35kV也属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的输电线路。电力线路又分架空电力线路与电缆电缆线路,故配电线路又分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又分高压架空配电线路(35kV、110kV)、中压架空配电线路(20kV、10kV、6kV、3kV)、低压架空配电线路(220V、380V),本次小编介绍的主要是中压架空线路,部分涉及低压架空线路,下列阐述的架空配电线路主要指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小编不再重复说明。 ▲电网示意图 架空配电线路是采用电杆将导线悬空架设,直接向用户供电的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每条线路的分段点设置单台开关(多为柱上)。为了有效的利用架空走廊,在城市市区主要采用同杆并架方式。有双回、四回同杆并架;也有10kV、380V上下排同杆并架。架空线路按在网络的位置分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在主干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成分支线路(大分支线路),在分支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又形成分支线路(小分支线路)。主干线和较大的分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为120-240mm2,分支线截面一般不少于70mm2。

架空线路具有架设简单;造价低;材料供应充足;分支、维修方便;便于发现和排除故障等优点,缺点是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供电可靠性较差;影响环境的整洁美观等。架空配电线路主要由电杆、横担、导线、拉线、绝缘子、金具及杆上设备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最常见的有放射式和环网式两类。农村、山区中架空线路由于负荷密度较少、分散,供电线路长,导线截面积较少,大多部具备与其它电源联络的条件,一般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低压架空线路也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 城市及近郊区中压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放射性环网架设,多将线路分成三段左右,每段与其它变电站线路或与本变电站其它电源线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 架空配电线路的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绝缘子、杆塔、拉线、基础、横担金具等,还包括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安装的附属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 与电缆线路相比,架空线路的优点是成本低、投资少、施工周期少、施工周期短、易维护与检修、容易查找故障。缺点是占用空中走廊、影响城市美观、容易受自然灾害(风、雨、雪、盐、树、鸟)和人为因数(外力撞杆、风筝、

三种基本结构流程图

三种基本结构流程图 1.顺序结构 图1 顺序结构N-S流程图 2.选择结构 if语句的三种形式 (1)形式一:if(表达式)语句; 该形式表示的是单分支选择结构,其N-S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形式一N-S流程图 (2)形式二:if(表达式)语句1; else 语句2; 该形式表示的是双分支选择结构,其N-S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形式二N-S流程图 (3)形式三:if(表达式1)语句1; else if(表达式2)语句2; else if(表达式3)语句3; …… else if(表达式n-1)语句n-1; else 语句n; 该形式表示的是多分支选择结构,其N-S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形式二N-S流程图

◆ switch 语句 多分支选择的问题,可以使用嵌套的if 语句解决。但在某些情况下,使用switch 语句可能更为方便。switch 语句的一般形式是: switch (表达式) { case 常量表达式E1: 语句组1; break ; case 常量表达式E2: 语句组2; break ; …… case 常量表达式En : 语句组n ; break ; default :语句组n+1; } 图5 switch 语句N -S 流程图 3.循环结构 ◆ while 语句 (1)一般形式 While (表达式) 循环体语句; (2)N -S 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while 语句N -S 流程图 ◆ do-while 语句 (1)一般形式 do{ 循环体语句; }while (表达式); (2)N -S 流程图如图7所示: 图7 do-while 语句N -S 流程图 ◆ for 语句

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2〕91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起施行。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供电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章和一个附录,这次修订是对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的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进行修订。修订中,经我部提议,并征得建设部同意,将35kV架空电力线路有关内容列入本规范,并改名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能源部 1991年3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第三章电杆基坑与基础埋设 第四章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

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第三章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第一节导线和避雷线 架空线路的导线、避雷线架设在野外,常年在露天情况下运行,不仅经常承受自身张力作用,还受各种气象条件的影响,有时还会受大气中各种化学气体和杂质的侵蚀。因此导线和避雷线除了要求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外,还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对导线的具体要求,一是导电率高;二是耐热性好;三是机械强度好;四是具有良好的耐振、耐磨、耐化学腐蚀性能;五是质量轻,价格低,性能稳定。 一、架空导线的分类 1.裸导线 (1)铜导线 铜导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γ=53m/(Ω·mm2)]和较高的机械强度(σ=382N/ mm2),耐腐蚀性强,铜的密度为9.8g/cm3,是一种理想的导线材料。但由于铜在工业上用途极其广泛,资源少而价格高,因此,铜线一般只用于电流密度较大或化学腐蚀较严重地区的配电线路。 (2)铝导线 铝导线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不及铜导线,铝和铜比较,铝的导电系数[γ=32m/(Ω·mm2)]比铜小1.6倍。铝的机械强度(σ=157N/ mm2)也比较小,抗化学腐蚀能力也比较差。但铝的质量小,铝的密度为2.7g/mm3,并且铝的储量高而价格低,因此,铝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导线材料。铝的性质决定了铝线一般用于档距较小的架空配电线路,但在沿海地区或化工厂附近不宜采用铝线。 (3)钢芯铝绞线 为了充分利用铝和钢两种材料的优点以补其不足,而把它们结合起来制成钢芯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它所承受的机械应力是由钢芯线和铝芯共同承担的,并且交流的集肤效应可以使钢芯线中通过的

电流几乎为零,电流基本上是由铝线传导的。因此,钢芯铝绞线的导电和 机械性能均比较良好,适用于大档距架空电力线路。钢芯铝绞线的结构见 图3-1 所示。 通型LGJ、轻型LGJQ和加 强型LGJJ钢芯铝绞线三种。 普通钢芯铝绞线,铝钢截 面比S L:S G=5.3:6.1; 轻型钢芯铝绞线,铝钢截 面比S L:S G=7.6:8.3; 图3-1 钢芯铝绞线结构加强型钢芯铝绞线,铝钢 截面比S L:S G=4:4.5; (4)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 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其结构形式及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与普通 钢芯铝绞线相同,它可分为轻防腐型(仅在钢芯上涂防腐剂)、中防腐型(仅 在钢芯及内层铝线上涂防腐剂)和重防腐型(在钢芯和内外层铝线均涂防腐 剂)三种。这种导线用于沿海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地区。 (5)钢芯稀土铝绞线(LGJX) 钢芯稀土铝绞线(LGJX)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和广东台山电缆厂共同研制的节能新产品,其产品规格与GB1179—1983 的相同,其特点是在工业纯铝中加入少量稀土金属,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制 成铝导线,并经上海电缆研究所和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等单位检验, 其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均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6)钢芯铝合金绞线(HLGJ) 钢芯铝合金绞线HLGJ,是先以铝、镁、硅合金拉制成的圆单线,再将 这种多股的单线绕着内层钢芯绞制而成。抗拉强度比普通钢芯铝绞线高

三种基本语言结构

利用机器人平台认识三种基本语言结构 一、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尝试程序开发”一节涉及到了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的基本知识点。程序的讲解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听着也比较枯燥乏味。本节课的设计利用智能机器人仿真软件进行讲解,利用该软件既有图形化编程界面,又有相对应的代码窗口的特性,让学生在生动形象利于接受的学习活动中了解三种程序结构,能够使用图形化编程环境实现顺序、分支、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仿真软件如图:左侧为模块库;中间为流程图编辑区;右侧为代码显示区。 二、教材分析 “尝试程序开发”一节是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四单元中的一节,这一节的内容是让学生能够认识程序设计的三中结构,了解三种程序结构执行的过程,读懂简单的程序,为后续开设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课程做知识铺垫。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掌握了仿真软件的使用,对程序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使用仿真软件设计机器人走直线,转弯,停止,发音的设计,并同时可视化的界面看到了自己设计的成果。但是,程序设计中的抽象化和理论化会减淡学生对程序设计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营造教学情境,合理安排任务,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清晰的绘制出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分支结构的流程图,能够读懂程序执行的流程,能够比较三种基本结构的异同; 过程和方法:通过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等方法,学生能掌握流程

图的设计思路,能绘制流程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程序语言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流程图的设计思路;理解三种程序结构的执行过程。 六、教学资源: 机器人仿真软件、视频材料、PPT、相关学习材料。 教学用时:90分钟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 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 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如图所示。 图架空输电线路 一、导线和避雷线 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元件。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架空裸导线,每相一根,220kV及以上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大,同时为了减少电晕损失和电晕干扰而采用相分裂导线,即每相采用两根及以上的导线。采用分裂导线能输送较大的电能,而且电能损耗少,有较 好的防振性能。 (一)架空导线的排列方式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对单回线路可采用上字形、三角形或水平排列,对双回路线路可采用伞形、倒伞形、干字形或六角形排列,见图4—1。

图4-1导线在杆塔上排列方式示意图 导线在运行中经常受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必须具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质量轻、价格低、耐腐蚀性强等特性。由于我国铝的资源比铜丰富,加之铝和铜的价格差别较大,故几乎都采用钢芯铝线。 避雷线一般不与杆塔绝缘而是直接架设在杆塔顶部,并通过杆塔或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避雷线的作用是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提高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次数,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二)导、地线分类 导、地线一般可按所用原材料或构造方式来分类。 1、按原材料分类 裸导线一般可以分为铜线、铝线、钢芯铝线、镀锌钢绞线等。 铜是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能抗腐蚀,但比重大,价格高,且机械强度不能满足大档距的强度要求,现在的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都不采用。铝的导电率比铜的低,质量轻,价格低,在电阻值相等的条件下,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左右,但缺点是机械强度较低,运行中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后,导电性能降低,抗腐蚀性差,故在高压配电线路用得较多,输电线路一般不用铝绞线;钢的机械强度虽高,但导电性能差,抗腐蚀性也差,易生锈,一般都只用作地线或拉线,不用作导线。 钢的机械强度高,铝的导电性能好,导线的内部有几股是钢线,以承受拉力;外部为 多股铝线,以传导电流。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主要在导体外层通过,这就充分利用了铝的导电能力和钢的机械强度,取长补短,互相配合。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几乎全部使用钢芯铝线。作为良导体地线和载波通道用的地线,也采用钢芯铝线。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 导读:议论文基本结构 1.并列式: (1)并列分论点: (中心论点——分论点一——分论点二 ——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文) (2)并列论据:(引论——本论——结论) 2.对照式: 正反论述:(提出中心论点——正面阐述——反面阐述——结论) 3.层进式(递进式) 议论文(一)——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三种格式: (一)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又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 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

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 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 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二)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例:实现心中的理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何谓“天使”呢?天使就是心 中向往的东西,渴望实现的美好的东西,正如你的理想。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必须用心地雕琢心中的天使,用你手上的雕刻刀,把天使雕刻出来,展现出来。“天使”展现了微笑,理想之花绽放着光彩。(是什么) 理想是你在黑暗中指路的明灯,理想是你在迷失方向时的指南针,理想还是你焦急干渴时沁人心脾的清泉,理想是我们人生重要的部分,而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雕琢心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为什么) 那要怎样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雕琢心中的天使呢? 实现理想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意志。刘翔,一个代表速度的名字,已经载入田径史册。他从参加110栏比赛开始,就有着与世界短跑名将同台比赛的理想,同时他为实现理想而努力。跨越一道道栏,

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评比教案 教案科目:构成基础(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构成基础》

授课形式新授授课时数2课时(80分钟) 授课章节名称模块一平面构成单形及群化构成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构成,之前只接触过素描、色彩之类比较直观的美术形式,但是对于较抽象的构成概念理解不透彻。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利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设计单形,并群化,感知图形的奇妙,并基本认识构成; 认识图形的8种组合方式;会通过多种尝试,组合新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讲、答、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抽象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高表达概念要素的能力;借助实例,渗透相关专业的设计思想.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渗透平面构成单形与群化的理念及作用,激发观察、分析、探求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意识;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感受构成的抽象美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单形及群化构成的理解及运用教学难点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及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发现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谈话、讨论等 辅助教学 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巩固知识(计划5分钟) 二、观察生活、引入新课(计划5分钟) 首先我们来看两段视频,大家可以观察下有什么必然的联 系?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观察造房子与搭积木的小视频) 此设计充分利用 学生感兴趣的事 物,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 考,激发学生的 好奇心和求知 欲。

教学过程 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复杂的物体都是由简单的小部 件组成的,同一个物体通过数量、方向等变化可以组合成新的形 象。那“简单的小部件”有多简单呢?它又可以构成多少种形态 呢?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讲述今天的课题:单形及群化构成 三、讲授新课(计划60分钟) 在单元式造型中,决定了一种单元形(或几种单元形)后, 将他们组合而成的形体是无限的。 1 单元型的组合(计划5分钟) 1.1单元型的概念 单元形即基本型,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 线、一块面都可以成为单元形的元素。单元形是千变万化、丰富 多彩的,这就给设计者提供了无数的设计资源。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 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 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 自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 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 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 合设计目的的新形象。 学生学会倾听,能 够主动思考。

35kV架空线路施工规范

总则 1、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 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3、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4、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 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6、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规范规定。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导(地)线 ?金具(横担) ?绝缘子 ?杆塔 ?基础 ?接地装置 ?拉线 ?保护设备 ?接户线 一、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1、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1)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2、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的外观检查: 1)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修蚀。 4)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3、金属材料的要求 (1)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2)各种连接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GB 50173-92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35kV and umder over head power levels 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GB50173—9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3年7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2〕91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2月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供电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章和一个附录,这次修订是对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的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进行修订。修订中,经我部提议,并征得建设部同意,将35kV架空电力线路有关内容列入本规范,并改名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能源部 199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UDC GB50173-92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