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学后疫情时期心理调适(教师篇).

开学后疫情时期心理调适(教师篇).

开学后疫情时期心理调适(教师篇).
开学后疫情时期心理调适(教师篇).

教师心理调适的策略.doc

教师心理调适的策略 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减轻教师的压力,关心、支持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使教师的心理达到健康水平。 心理上产生的压力,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特别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遇到不愉快的事,尽量往好的地方去想,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1、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意识。心理健康的原则要求教师对自己保持 一种悦纳的态度,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如我们在工作暂不顺心、效果不佳时,能坦然面对,不能自暴自弃。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没有做 好可以重新开始,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一个人对自己应有客观分析,不要让缺点和弱点掩盖了自己的优点、长处。用我们老师常对学生的话对自己:“相信你能行!”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 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2、拓宽心胸,保持良好心态。我们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 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 A 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 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 B 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 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有时即 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 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3、学会放松,保持良好心态。就是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例如: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 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或者学会一种技艺。 这样会使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详解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同学们好!再过几天你们就是踏上教师岗位的真正的老师了,对于这个角色的转换,你在心理上准备好了吗?作为一名老师,你将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今天这堂课,将由我与大家共同探讨《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如果进行心理调适》。 一、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健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也就是说,健康至少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到了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对健康给予了定义:健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那么健康的具体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 (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

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 2、心理健康标准:实际上,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尺度,因为它受种族、社会、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是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2、是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进行真诚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能做到: (1)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3)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当前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策略

当前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节策略 教师,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群体,普遍存在着职业压力、情绪问题、人格异常、人际障碍和职业倦怠等方面的问题,由此造成教师常见的一些情绪困扰,比如:紧张、焦虑、抑郁、嫉妒、冷漠、情绪不稳定、自卑和偏执等,对教学工作和学生都产生着较大负面影响。鉴于此,必须根据具体的问题采取具体的干预策略,有效地为教师提供心理援助。心理问题具体干预策略,是指针对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心理健康训练或咨询辅导的方式,使教师掌握并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节,最终达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目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在解决教师情绪问题和改善教师情绪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教师可以在团体交往的过程中,和其他成员分享感受和体验,增强归属感;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和观察他人,及时得到反馈,不断反省自我,练习新行为,这就大大增强了其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它能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同时对解决教师的情绪问题也很有效。

个别心理咨询。充分发挥具体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和高校中相关专业人士在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学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室,除了给学生咨询帮助外,还应为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中小学教师及时提供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或心理训练。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各个方面通力配合。其中,很多因素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教师个体的内部因素往往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途径,应是从教师的个体内部因素入手,通过帮助教师掌握自我心理发展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促进或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策略,就是指在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注重交给教师一些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和方法,强调教师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自我维护。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并不可怕,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就能逐渐恢复。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像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样,积极主动地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接纳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广泛的兴趣,保持乐观的心态,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学会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健康,成功与财富都无从谈起。 教师是社会的人,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一样,也会不时的面临挫折。许多教师在面临挫折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调适,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但也有部分教师不能良好地适应,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对自身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教师心理健康与否及其重要。这种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教育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担负起教育的重任。同时,健康的心理还能增强教育的应变能力,维持心理平衡,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既要开启学生的心智,又要培养他们的心灵。所以,教师只有具备了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素质,才能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用自己对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

公正地对待学生,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因素 教师心理健康,能使其在于学生的交往中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特别是教师的和蔼、热情、宽容和耐心,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谦让、机智、沉着、自信、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教师表现出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负作用,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他们表现出害怕、说谎、冷漠、傲慢、偏激、暴躁等消极心理。一般来说,学生的心理成熟迟于生理成熟,而学生的内心世界又极为丰富,心理发展水平不一,急需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减少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干扰,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调适自己呢,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下面几点是我的体会。 一、愉快接受教师身份,热爱教师工作 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按教师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对教师工作充满信心,热爱教师工作,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教师更应该具备“爱满天下”的基本品德。要做到“我喜欢我选择”的心态,热爱自己的学生,真正做到“敬业奉献,教书育人”。 二、在工作中确立可行的短期目标 工作中,教师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短期的目标,寻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后去实现目标,把事做好。这样他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做事也会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工作更有成效。实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最近阅读了《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一书很有感触。该书从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教师的健康状况分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四个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调适方法。阅读之后,我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清楚地认识。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能者、圣者、权威,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这要求教师除了认真上好课之外,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以课程改革为内容,转变教师观念为重点,培养教学科研能力使每个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表现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是大家得到共同发展,获得最起码的职业心理满足。教师自身要学会自我调适:合理思维,多进行正向思维与客观思维,积极面对矛盾和困难;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信赖、友好、尊重、同情与理解,这样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与矛盾,减少消极情绪;主动和社会的其他领域交流;鼓励教师多参与群体与社会活动,扩大心理交往空间;学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

简论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策略

简论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策略 杨双云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此文通过阐述现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深入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教师自我调节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节策略躯体疾病工作压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我国各中小学纷纷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目标,然而他们在竭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很难想象,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开朗活泼的学生。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境,又怎么能帮助学生去获得快乐?所以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运用教学行为去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根据有关专家对教师不良适应的研究显示,教师心理适应困难比例较一般人群要高。这一问题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待研究解决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响影教师本人的事业心、成就感和个人幸福,但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据市教科院日前披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12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有

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

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 一、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减轻心理压力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 1、兴趣爱好法。 爱好广泛的人较少钻牛角尖。教师要尽量培养较广泛的爱好,遇到不如意的事,试着在工作以外寻求成就感,烦恼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2、顺其自然法。 在适当的情况下想说便说,想休息便休息,想娱乐便娱乐,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 3、自我调节法。 压力太大时,变换一下环境,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可以缓解不愉快的心情。 4、合理宣泄法。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引发心理和生理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如:放声大哭或大笑,和朋友或亲人倾诉,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外出旅游、逛街购物、唱歌跳舞健身等等。 二、时间管理技巧 时间管理主要是指,根据目标的优先次序进行合理排序。这样可以使心情更加放松、工作更有效率。 1、时间表法。 给自己设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制定一个可行的、灵活的时间表,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己。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千万不要将日程排满。 2、时间遗忘法。

时间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让时间来解决问题,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一切都成为了过去时。 三、认知重建策略 认知治疗学派认为,人的烦恼不是起于某个事件,而是起于他对事件的看法,思想和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肯定,避免给自己粘贴负性标签。 1、心理暗示法。 人的情绪越是乐观,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注意愉悦情感的引发和培养,并注意愉悦情感的保持,让自己工作愉快。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就会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对同事多一份支持,不经意间我们会收获快乐。 2、悦纳自己法。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愉悦地接纳自我,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要善待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不要因他人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也没有必要为取悦他人而违心行事。 3、正面总结法。 不要每天盯着自己的不足与他的成绩比较。每天记录自己当天的经验、心得,阶段性对自己进行总结,从正面肯定自己的成绩。你会发现你远比自己想象的要优秀很多。 4、适度期望法。 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适当的目标给人以动力,使人精神振奋。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超过个体承受力, 会使人持续处于应激状态、高度紧张、不堪重压,产生挫折感,从而引发焦虑、压抑、烦躁等不良情绪。 以上三个方面十种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运用,认真对待,调整得法,一定可以化消极被动情绪为积极主动的建设性行动,成为新时期最受欢迎的教师。 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到:

学习《教师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和自我调适》的心得体会 云旗小学孟令公 学习了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以后我了解到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在现代信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人们对健康概念及健康标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解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健康概念和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曾几何时,我们一直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以“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从事教师工作的骄傲;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作为赞美教师人格最经典的语言。然而在赞美教师的职业伟大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更应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事业是教育人的事业,教育要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教育者更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在提供全面素质的今天,我们教师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提高。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合乎某种社会水准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个体必须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有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适,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心理健康以每个人的生活都很重要。看了《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的讲座后,我知道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除了符合上面的标准处,还要符合他人从事的职业。 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标准: 1、对教师角色的认同。2、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1 (3)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不良认知: 是指由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 2 、自卑: 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自卑的实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 3 、接纳自我: 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 4 、教师角色: 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5 、角色冲突: 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6 、焦虑: 是人的一种情绪表现,一般称焦虑状态(anxiety state )或焦虑反应(anxiety reaction ),是为了调适威协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担忧、绷紧的感觉。 焦虑: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有时还伴有生理上的不适,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胸闷、淌汗、恶心、不思饮食、注意力涣散、尿频、失眠等现象。 7 、抑郁: 是一种悲哀、沮丧、郁闷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语言减少、语速缓慢、语音低沉或是整日沉默不语。 8 、喜怒无常: 情绪起伏变化太大,并且在短时间内就迅速转变。 9、语言暴力: 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有的长期对一些“ 问题学生” 有意冷落,甚至“ 横眉冷对” 的现象。 10、冲动: 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缺陷。 11 、角色观念: 是指教师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以及按照角色要求履行角色义务和角色行为的意识。 12、习得性无助: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得体会最近阅读了《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一书很有感触。该书从什么是健康和心理健康、教师的健康状况分析、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四个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调适方法。阅读之后,我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更清楚地认识。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能者、圣者、权威,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这要求教师除了认真上好课之外,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以课程改革为内容,转变教师

教师心理调适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的心得体会 我通过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之后,使我懂得了现在的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是很大的,特别是职业压力给教师的影响。明确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从何而来,最重要的是掌握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调适。 我作为现代的教师也应该学会调整与他人的关系,以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适应社会大变革。如:学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学会给自己照镜子,正确补偿自己,充实自己去适应自我调适等,减少自己的压力,最终达到“乐而忘忧”的买的,获得心理引起的解脱和疏导,以解除由于心理遭受创伤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我认为做好一个教师必须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要不断的去了解认识自己的心理,一旦发现自己存在不良情绪应该要及时进行调适,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受损伤,对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适自己的心理 1、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上下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稳定而有规律的生活,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要领会自身的情趣,拓宽自己的情趣范围,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多做有意义的活动。对待他人的态度要热情,教师尤其是对于学生更亲切热情,不要踢罚学生。与同事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要

注重自己的仪表和服装。对学生不得强压发气,对人对事要冷静要宽宏大亮,不能冲动,要面带微笑每一个学生。 2、必须从自己做起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心理情绪。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者生存。 3、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总爱向上攀比,总以为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别人的能力水平与自己差不多,凭什么生活比自己优越,由此而产生一种不平衡的心态,常有一种失意之感,要调整这种心理失衡就要尝试换一个角度想问题,抽空去旅旅游,想一想开心的事,也可以采用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等等。这样就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 总之,我们要学会坚持心理上积极的自我暗示,选择一个积极的心态介入生活中去,这是一种心灵平衡的好办法。而当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时,可千万不要把自己困在家里独自烦恼,不妨多与好友谈谈心,可为你带来灵感和解决困难的好办法,也可以培养一项与几项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增添生活情趣缓解心理压力。不断去探索心理健康知识,加深自身的素质水平,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我通过学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策略

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策略 榔口小学刘家云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全国各中小学纷纷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目标,然而我们在竭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很难想象,一位患有抑郁症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开朗活泼的学生。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境,又怎么能帮助学生去获得快乐?所以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运用教学行为去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根据有关专家对教师不良适应的研究显示,教师心理适应困难比例较一般人群要高。 一、我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事业心、成就感和个人幸福,但这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据北京市教科院披露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成因及对策》的调查报告显示,打骂学生、讲课死板、对工作不负责任、偏心等不被学生喜欢的行为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对12所中小学的师生进行对比检测,结果发现,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接触时间每天达7至8个小时,比家长还多,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刻、长远的,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所以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准比他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我们上学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由于喜欢某个老师,因而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特别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学得特别好。反之,教师若无缘无故或小题大做地训斥、迁怒学生,学生情绪也会一落千丈,厌恶教师,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事情来。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必须重视并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及表现 所谓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指教师由于职业活动和多种其他因素造成的有损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当前,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教师心理调适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心理调适的途径与方法 当今社会可以说教师是"高压力人群",其心理障碍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掉以轻心。教师心理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作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切实作好"减负"工作,特别是为教师减负,体谅教师的处境,尽量给教师一个宽容的环境,同时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减轻其生存压力,这应是"治本"之策。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搞好"心灵环保",避免不健康情绪的侵扰,进行"心灵养生",解放自我,优化心理素质,作自己心态的主人。 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期表现心理生活全貌的一种暂时特征,人们在从事任何活动或进行任何工作之际,总是一定的心理状态在起作用。但心理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衡常状态,总是在一定时期保持一定的心理状态。一种心理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换成另一种心理状态。有些心理状态保持时间很短,如激情--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会引导进行不加考虑的活动。有些心理状态则较持久,如长时间紧张工作后产生的疲劳状态。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促成心理状态的转换。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一些实例,对教师的自我心理调适,提出如下途径和方法。 l、改变自我法

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他的报告和文章中反复强调,"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将改变自我,自强不息放在第一位,从而达到了教育的自在境界,提升了其人生的层次。生活经历所采取的反应。所以改变自我是应对压力的首要途径。在面临心理压力时,你一定要做到:不要让压力占据你的头脑。保持乐观是控制心理压力的关键,我们应将挫折视为鞭策我们前进的动力,不要养成消极的思考习惯,遇事要多往好处想,努力在消极情绪中加入一些积极的思索。与其将希望寄托在客观条件的改变上,不如将希望寄托于挖掘自身潜能上。正如一个台湾司机所说: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2、多角比较法 清人笔记小说中有一首《行路歌》: 别人骑马我骑驴, 仔细思量总不如, 回头再一看, 还有挑脚夫。 这首歌谣言虽俚浅,足以醒世。哲人说:人生是块多棱镜,从不同角度比较,会产生不同效果。

浅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策略

浅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自我调适策略 教师这门职业不仅是关系未来的职业,而且是关系国家栋梁的职业。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塑造完善学生良好健全的个性。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而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自身首先要俱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教师自身压力大,工资待遇不是很高,难免出现一些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出现的问题。笔者关于存在的这三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心理问题 1、职业厌烦症 教师站在讲台,每天面对的就是一群似懂事但实际并不明了世事的学生。而对于教学近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老而言,他们除了面对这样一批又一批性格大同小异的的学生,还要把自己不知重复多少遍的知识一次有一次的讲给学生们听,这些教学多年的老师觉得自己的教学是“炒现饭”,毫无新鲜感。刚踏进教师岗位的新老师,看着那一张张幼稚、纯真、可爱、求知的脸,豪情满怀。但上班半年、一两年甚至只有几个月后,就觉得教书枯燥无味。因为学生虽纯真可爱,但也调皮捣蛋,自己想尽办法要抓好课堂纪律,却毫无成效。时间久了,不免出现教学厌烦心理。 2、名利思想重 现在教育部规定教师工资有绩效工资,而绩效工资的多少和教师教学成果、职称直接挂钩,这就意味着那些教学能力一般或不好的教师,长期与“评奖”、“评优”、“评职称”无缘。有些老师为了能使自己“评奖”、“评优”、“评职称”,可以说不择手段,没有人道主义,没有想到善良是为人之本,处事之基。毫无同事情、不顾同事名誉,在公共场合对影响自己“评奖”、“评优”、“评职称”的同事的缺点和不足加以夸大,甚至是毁谤。他们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3、原地踏步踏 部分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感觉自己的知识贮备很充足。从而不再去专研教材,学习新的知识。在教学方面是原

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原因及调整方法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校本培训以及建立教师心理辅导室等途径来帮助教师学会正确的心 理调适,增强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二、加强教师自身的自我维护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重中之重。 1、自我积极暗示,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敬业乐教。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我调节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要有一颗平常心和正确的利益观。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尊重自己的职业选择,愉快地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义务。牢记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不要自卑、自怜、怨天尤人。只有在自觉、自爱、自尊的心理前提下,我们才能心情舒畅,敬业乐业,才能享受职业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最新教师心理调适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心理调适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全镇教师心理调适培训会,懂得心理调适对每个人都有非常大的益处。每位教师都要学会自我调节,活出自我,活出健康,搞好工作。 人要学会感恩、学会知足、学会把压力当做动力,要心中有爱,关怀家人,与人友善。 一、教师心理要健康 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但事实上,教师是心理问题的多发群体。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教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教师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使得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高。那么,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些问题,教师才能很好地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更好地教书育人。 1.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事例:我上课说话你就能打我一巴掌?以前上学的时候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狠狠打了一巴掌,我是个脸皮薄的人,而且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的自尊心大受打击,从此心里就留下了阴影。 缺乏师德的深层是什么?应该是反映出了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某些教师的心理不够健康,心理扭曲,有些教师由于心理失调、行为失调导致败德行为,以致出现犯罪的事例。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对教师的品德心理产

生了影响,使某些教师对职业道德产生怀疑,师德表现受到干扰,对一些道德信念产生动摇,失去道德的约束,丢掉道德诚信。若心理不健康,很难体现出应有的道德价值精神。心理健康水平低的教师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更不能为人师表,表现出优秀的职业道德。 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在基础。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概念,但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对职业道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会渗透在教学工作中。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或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 事例:老师,你甩书砸我,那单词我就能记住吗?上黑板默写单词,写错了,老师在众目睽睽之下甩起书本给了我一下。下课后跟我说这是为我好,我以后就不会忘记这个单词了,其实早忘是什么单词了,就记得他这下打了,屈辱啊…… 为什么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心理健康?这是由于教育活动的性质与师生关系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对于学生具有权威性,在师生互动中占据支配地位,所以学生极易受暗示。 3.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师生关系 心理不健康对社会交往的影响:对外界缺乏正常的认识过程和认识能力,不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不良情绪,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下降,理解学生的行为的能力下降,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矛盾不能及时化解,甚至用一些违反心理学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摘要:教师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1、经常自省。人贵有自知之明。2、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3、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多种兴趣爱好。4、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5、期望适度。6、生活作息合理安排。 关键词:教师心理调适心理健康 正文: 教师是教育者,教师的心理问题当然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解决,如与他人坦诚交谈,通过自己的倾诉与他人善意的劝告把心头的疙瘩解开,如果是较严重的心理疾病,还需要请心理医生帮助治疗。但教师主要应自我教育,即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1、经常自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健康状况如何,不仅要明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更要有点"自我感觉"。通常,不少教师对此自我感觉良好,“我有什么心理问题?”殊不知,有时意识不到的问题却真是问题。比如,课堂提问学生回答不了问题,心里着急;工作任务过重,容易厌烦;事情多了感到做不完,着急;时常对别人求全责备,指手划脚;他人因故未理睬你,有点苦闷;子女上大学要交学费了,心里急;在家中和家人斗了几句嘴,有点激动……其实,"想不开"的时候常有,"想不开"的事情常在,如果说没有却是反常,关键是认识它、承认它,才能通过各种途径予以调适而保持心理平衡。

2、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其实有些名言正是说明这种心态的,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常乐"等,以此自勉,是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的。虽说,缘于"责任感"而出现的焦虑也是必要的,干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紧迫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焦虑是一种动力,然而一直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则会使人紧张不安,所以还需要以平常心来调节。 3、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多种兴趣爱好。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各有不同表现,要保持自己稳定的良好心态,就必须扬长避短,因为性格上的弱点往往正是造成心理失衡的主要内部原因。比如在气质上属于胆汁质、多血质的人,要保持自己热情、豪放、明朗、善交际等性格特点,注意克服好冲动、浮躁、自傲、不易自制等弱点;粘液质与抑郁质的人要保持自己冷静、沉稳等性格特点,也要克服孤僻、自我封闭、自卑等弱点。教师具有多种兴趣和爱好,这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所要求的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教师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人是有思想的,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烦恼,但是人们在业余时间从事某些自己感兴趣的或自己爱好的活动时,却专心致志,仿佛把一切烦恼都抛在脑后了。也许这是暂时的,但这些活动,比如旅游、绘画、书法、唱歌、跳舞等,能陶冶人的情操,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常有这种情况,到外面去转转,回来后再想想,也许就觉得原先那些烦恼的确没有什么"意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