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2 )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26.《十六罗汉图》

《十六罗汉图》尺寸,纵92. 2厘米,横45. 2厘米,晚唐五代时期贯休所画。现存的摹本虽然出于一个底本,但材料和技法五花八门,有绢本、纸本、又有石刻木,有设色,也有水墨。目前大多流传海外, 日木皇宫内厅的这幅贯休的《十六罗汉图》,据日木学者鉴定是宋初摹木,是最接近贯休原作的作品。

27.《珍禽图》

《珍禽图》描绘了龟、蝉、麻雀、鸠等20多种动物。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非常强调真实,重视形似,质感的表达,使描写对象富有生机活力。这幅《写生珍禽图》是黄筌给儿子作范本的画稿,虽然只是为了课图作稿之需,信手而画,大小间杂,动物之间互有联系或无联系,但作为一件独立的创作作品来看, 仍然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28.《匡庐图》

《匡庐图》传为五代时期荆浩创作立轴画作,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绢木墨笔,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有宋高宗所书“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一般认为是其真迹。

此画是一幅绢木水墨立轴。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水

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

《匡庐图》之中峰峦巍峨,林木瘦劲,溪流曲折,山居静谧,表现了山川大地的宏伟壮丽。画家以散点透视法将丰富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而中,构图严谨,用墨精润,景物远近有别,向背分明,树石立体感、重量感、空间感均得以充分表现。

29.《关山行旅图》

《关山行旅图》是戴进仿宋院体的典型代表作。

其画法师承南宋李唐、马远法派,但用笔疏爽,略带写意笔法,别具风格。近景作一山脚,几株劲松屈曲盘桓,枝叶茂盛。几头毛驴款款走来,情态传神。画家在近景的处理上也和马远的“一角之景”十分相

似。远山叠翠,用淡墨写出,近浓远淡,使作品层次富有深度。山顶之树信笔点写,生动自然。整幅作品颇具马远、夏圭遗风,但工细之中见豪放,画而神情气爽,秀逸典雅。

30.《夏山图》

《五代董源夏山图卷》为五代时期画家董源的书画作品。纵49.4厘米,横313.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31.《秋山问道图》

中国传世人物名画鉴赏

公共艺术课程论文 关于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再认识 课程名称:中国传世人物名画鉴赏 上课时间: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 任课教师:*** 职称:助教

关于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再认识 摘要:东晋著名大画家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是依据三国时期魏国著名诗人曹植一《洛神赋》之内容,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展现其神奇魅力故事。描绘了曹植与美丽的洛神在湖边奇遇游玩,最终分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顾恺之以长卷的形式,构思精巧,设色古艳,浓墨重彩的画笔显现了这一奇特的爱情。 关键字:顾恺之;洛神赋。 一、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是江苏无锡人,东晋著名的画家。他多才学,工诗赋,善书法,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他尤其擅长人物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顾恺之本人清瘦俊秀,即所谓的“秀骨清像,线条流畅”,因此他的画风犹如“春蚕吐丝”。 顾恺之所作人物画,善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运用“铁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线条,人物五官描写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感情:衣服线条流畅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因此他的画风犹如“春蚕吐丝”。顾恺之著有《画论》和《画云台山记》等三本绘画理论著书。他在绘画实践中创立了“以形写神”等传世理论。现今传世的顾恺之作品摹本有歌颂曹植与甑氏爱情的《洛神赋图》,和劝诫妇女德行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则是顾恺之根据三国曹植的《洛神赋》诗篇名著有感而作,是他的一幅卓越的代表作。 二、作品介绍与赏析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洛神赋》的内容创作而成。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花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烁若芙蕖出渌波….”这是传诵不已的千古绝唱,是流芳万世的人神之恋。优美的文辞掩饰不住内心的伤痛,动人的旋律宣扬着悲婉凄切的故事。顾恺之针对这篇优美文创作的千古名画,意境缠绵,画风古朴,可以说是艺术和文学珠联璧合,是中国美术史上绘画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早期典范。 现存的《洛神赋图》画卷虽为宋代摹本,但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顾恺之的若干艺术特点和魏晋六朝时期的画风,被称为最接近原作的画卷。《洛神赋》是以曹植与嫂子洛神甄氏之

世界名画欣赏500幅

世界名画欣赏500幅 第31 页【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花卉名画300幅欣赏7750×899世界精品名画欣赏700×1240《艺图_世界名画欣赏_第一辑_文艺复兴大师作650×921世界名画欣赏(二十二)_元令2013_新浪博客 550×454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 荐!)(1286×1848【品味经典】世界名画欣赏- 墨海雪浪的日志480×320高清晰世界名画图片欣赏750×526世界名画欣赏(38):女士肖像-佩鲁其诺_学习天地550×274世界名画欣赏-毕加索(欧版明信片)-se2146231211×314欣赏一下世界名画- 日志- 老陈画室- 雅昌博客651×381★世界名画荷兰艺术家梵高名画欣赏(四)★虔诚600×481【引用】世界名画欣赏(四) - 天边云(原夕阳红)600×790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荐!)(446×1000★世界名画:希施金-俄国风景画大师名画欣赏(二600×378欧洲古典名画欣赏(十一)690×534艺术欣赏-世界名画(1)_沈阳小站_新浪博客490×607【图片+介绍】世界名画欣赏_骷骨髑髅吧_百度470×690世界名画: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作品欣赏- 曦然600×334六一儿童节家长带幼儿欣赏气球上的世界名画525×382世界名画欣赏1 - 汕头四中- 汕头市第四中学419×500olivia的相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世界名画欣赏

600×262第32 页世界名画欣赏_达·芬奇- 〖娱乐灌水区〗- MA426×480【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梵高向日葵名画欣赏_世界名画梵高向日葵_梵610×455世界名画:弗雷德里克·莱顿作品欣赏- 曦然的346×800世界名画,名画欣赏,世界著名油画,凡高油画图片192×279昭君 出塞图名画欣赏,名画欣赏,世界名画欣赏 1859×25001920×1200桌面(世界名画) - 『数码影像』- 凉1920×1200世界精品名画欣赏640×675世界名画欣赏| 视觉中国180×291世界名画鉴赏】梵高精选名画欣赏-摄影俱乐部960×1314【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名画欣赏(111):纺纱女-委拉士贵支_学习天640×424【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世界名画欣赏--震撼您的心灵(经典!浓重推荐!)(1200×1600★世界名画荷兰艺术家梵高名画欣赏(二)★虔诚500×386世界名画欣赏(转载)|人文纪实篇- 深圳市振兴会546×731【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法国卢浮宫名画欣赏》- 中国名画欣赏- 外国400×266走进油画的世界欣赏世界名画-书画鉴赏专区壹328×600【西洋名画欣赏】世界名画鉴赏1920×1200第33 页世界名画壁纸第二辑图片专题,世界名画壁纸第1024×640世界传世名画欣赏(1) - 蓉的日志- 网易博客389×520星夜设计图_高清世界名画_绘画书法_文化艺术1024×862世界名画欣赏(105):情书-维米尔_学习天地_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的简介及创作背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的简介及创作 背景 本文导读:《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千里江山图》全景图,横1191.5厘米,纵51.5厘米。该画卷用一幅整绢画成,无作者款印,有清弘历(乾隆)题诗,后隔水有宋朝蔡京的跋一,尾纸有元朝李溥先的题一。打开卷轴包首,引首即可见朱红印章数枚,以及卷首题诗。开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崇山峻岭,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家笔下应运而生,从前景山峦村居起势,隔岸画群峰秀起,两翼伸展渐缓,与起势的山峦遥遥相对,起到精美的承接作用。峰峦左下方一横跨江面的大桥,并与下一组景物相衔接。翻过两重山可见幽深的宅邸,处处可见着白衣的隐士,且走且停,似在赋诗似在作曲,继续前行,又是一座桥,此桥虽跨度不大,却在桥上修建凉亭。继续向前便临江了。远景烟波浩渺,层峦起伏,犹如仙境。登岸后,悬崖山路九曲盘旋通向深处的庭院。山间瀑布,挂挂溅泻,复流大江。从高远至深远之景,引人入胜。

山峦平缓处是一座宏伟的跨江大桥。 通向第二段美景的跨江大桥蔚为壮观,木质结构梁柱,下有三十二蹬,中间建有宫殿式的两层楼阁,宛如一道彩虹,十分壮观。此段群峰参差节奏频率明显加强,紧接着峰势向左回旋,平坡伸延,直探入江中的琼岛把气势伸展开去,然后画近景山峦和江渚渔村与琼岛相连接。与此相连的又是亭亭玉立的群峰,卷前题诗山中村庄座座古朴的小桥,带有凉亭的桥,簇拥着全卷的高峰,似直插天际,达到高潮。高峰左边的峰峦,与深入画里的曲折江流相映成趣,起到了回转的作用,成为第二段的结处。漫步于此处,意味无穷。由跨江大桥踏上岸,两边排列着建筑,翻过高山,走过山谷,再爬上高山可见一处平原,村落房屋错落有致。平原边的悬崖颇具险势,但另一面的高山又给了村庄无比安全感。但此村落貌似是孤立的,并不能通往下一处,返回原来的小路且赏且行。山谷中的村落,河滩上的渔船,逍遥的隐居生活,招来船家继续前行。舟在水中,可见隔水两山遥相呼应,似是隔着银河的牛郎织女,虽尽力向对方倾斜着,却难以碰触。岸上一片绿色的平地生机盎然,岸边星星点点的渔船,似乎传来了渔翁的吆喝。翻山越岭跋涉,才站到巅峰之下。虽有攀登之情,却难有攀登之勇。 第三段一转前段的曲折紧张,节奏平缓,瞬间消除紧张

中西方名画鉴赏鉴赏——《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

中西方名画鉴赏 鉴赏《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一学期的美术鉴赏课即将要结束了,我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甚至都觉得美无非就是漂亮,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美的内涵。它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而在这些作品中,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我记忆颇深的,也是大家都所熟知的《最后的晚餐》和《韩熙载夜宴图》一西一中两幅名画。 《最后的晚餐》是由达芬奇先生所创作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发明家、医学家、建筑

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现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博学者。他的天赋或许比同时期的其他人物都高,这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使得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以表示人们对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尊敬和怀念。 而这幅《最后的晚餐》也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划得精细入微,唯妙唯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题材。犹大向官府告密,基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基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达·芬奇此作就是基督说出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基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此作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坐

古代名画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 《高逸图》(部分)孙位唐代 此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所剩四贤,四贤的面容、体态、表情各不相同,并以侍童、器皿作补充,丰富其个性特征。人物着重眼神刻画,得顾恺之“传神阿堵”之妙。画中山石用细紧柔劲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渲染墨色,完密地皴擦出山石的质感。画树木是用有变化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用笔按结构皴擦。几株树各有不同的画法。兼有张僧繇“骨法奇伟”的特点。画风在六朝的基础上更趋工致精巧,开启了五代画法的先路,是书画中的瑰宝。 pHY

if 《江行初雪图》(部分)赵斡五代南唐 此图为赵斡仅有的传世作品。表现朔风凛冽、雪花飘飘的冬曰江岸,渔夫们冒着严寒张网捕鱼的情景,全卷布置以芦苇、寒树、坡岸、板桥,渔民活动其间,或撑舟,或撒网,或于芦棚中避寒,或在船上炊食,江岸有骑驴之行旅,寒冷畏缩之状极为生动感人。画中树石笔法劲健,水纹用笔尖利,天空以粉弹出飞舞的雪花,技巧十分娴熟。是一幅流传有绪的中国绘画珍品。 2&lC

《洛神赋图》(部分)顾恺之东晋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3{w

《潇湘图》(部分)董源五代南唐 全卷以横幅形式图写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象,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绘成,开卷处有二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渔夫十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空蒙的特色,人物则以细笔重彩涂写,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世界名画观后感

世界名画观后感 >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 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2.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传说中最重要的故事,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芬奇,

世界上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世界最贵的10幅抽象派名画欣赏 艺术市场上从不缺神作,而天价抽象神作更是令人惊叹。当艺术品卖出上亿美元的天价时,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画如此价值连城?在如今的拍场上,抽象奇迹并非罕见,各种拍卖数据显示,抽象作品大卖已成一种趋势,在世界拍卖最贵的绘画中,“抽象艺术”的价格最高,排名第一。 如今,抽象艺术领跑了全球最贵的名画,成为世界有钱人的收藏目标。艺术品,变为继房地产和股票之后的第三大投资领域。 这个世界有幸被赐予许多大师的杰作,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界最昂贵的抽象派名画。 1.威廉·德·库宁: 《交换》3亿美元

荷兰籍美国画家威廉·德·库宁,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他将欧洲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风格融于自己大而有力的绘画行为之中,把激进艺术的理念融化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试图唤醒人们心中一种与所有生命事物的内在关联感。 2.杰克森·波洛克:《第17A号》2亿美元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森·波洛克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创造了在帆布上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法,画板上滴满稠密的棕黄色、白色、栗色和黑色颜料,形成了鸟巢状的外观,看起来有些杂乱无章。他的滴洒法绘画在随意之间隐藏着戏剧性的偶然效果,激情四射而且充满了色彩的自由、张力和狂野,作品具有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融合了抽象主义、表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

3.马克·罗斯科:《紫色,绿色和红色》1.86亿美元 美国当代著名画家马克·罗斯科是现代艺术史中杰出的抽象派画家。他的作品画面上,矩形的边缘没有被明确地界定,颜色也相互渗透融合,这使得块面仿佛是从背景上隐约浮现出来,并且不断地徘徊、浮动着。它们在画面上产生某种韵律,温和、舒缓而深沉,触动着人们的心灵。对于罗斯科,绘画是表达精神要素、信仰和生存意义的工具。他说:“绘画,一定要象奇迹一样。我选用扁平的形,因为它们能摧毁幻象,揭露真实。”罗斯科家里的聚会总是在讨论哲学,绘画材质和新的绘画语言。

中国古代名画

中国古代名画 中国古代名画是中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丰碑,每一幅是华夏文明史上伟大的巨著。它们承载着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它们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它们流传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荣辱兴衰的历史;中国古代名画是一部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是华夏文明的永久标签。下面我就介绍其中之四来让大家从中体会中国古代名画的独特魅力。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 作,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 栩栩如生而名闻中 外 。 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北海(今山东潍坊) 人。顾闳中《韩 熙载夜宴图》纵28.7厘米 横335.5厘米。绢本设色,该图为长卷,以韩熙载为中心,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 各段独立成 章,又能连成整体。 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 其工细。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作者张择 端([1] 1085年—1145年),字正道,又字文友, 东 武(今山东诸城)人。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 透视的构图法,将 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 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分别是: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 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 热闹的市区街道。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二世纪初期一幅杰出的风俗画,描绘了清明时节,汴京各阶层在城 郊一带的种种活动。其高度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入入胜。人物和景色的虚实、疏密、动静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表现了高低起伏性和动作性。它既有界画工整准 确的优点,又有完整统一的特色,充分发挥了半工笔半写意人物画生动活泼的长处。是我国现实 主义绘画传统的最优秀代表作。 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晚年作品。《富春山居图》元代画家黄公望作。分前后两段。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 色。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 端。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 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这幅7米长、30多厘米高的山水画长卷,向来被认为是黄公望的山水画的

美术鉴赏

《清明上河图鉴赏》 摘要: 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存在一个故事,都有其依托的社会时代背景,而不是简单的由主观意象所决定的,而它的出现往往同当时社会情况有关!一幅画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而我们应该从画中感知当时社会状况,同时也是是考察历史的一种重要的参考文献。通过欣赏一幅画,感受当时的百姓生活的环境!人生如画,画如人生,一幅画一种人生!鉴赏作品也是一种乐趣,从中体会生活的五味杂陈。个人选取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来进行赏析!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宋代张择端背景内容艺术特点形式历史意义 正文: 一幅画的价值不仅仅是他的艺术特点美,简单的内容美,还包括历史意义之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历史的真实写照,从画中反应了当时的商品经济交易繁华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真实写照,社会经济繁荣昌盛。车水马龙,描绘出了一种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非常好的一种状态,很有历史参考价值! 从作品的作者开始赏析:张择端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作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该作品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从作品的背景赏析:《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宋徽宗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清明上河图》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 从作品的内容赏析: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从内容看,《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清明上河图》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695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从作品的结构赏析: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世界名画赏析

世界名画赏析 名称: 缠毛线 年代: 1878年 创作者: 洛德·莱顿英国 规格: 100.3cm×161.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 悉尼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 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莱顿以古典手法去表现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

名称:马拉之死 时期:1793年 创作者:雅克-路易·达维德法国 规格:162cm×125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家美术馆藏 马拉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雅各宾党的领导人之一,1793年7月13日,被当时的右翼吉伦特党派遣的保皇分子谋害,被害时正在浴缸里边洗浴、边工作。这里,达维德满怀悲愤,描绘了马拉被刺的情景。凶手逃遁,匕首抛在地上,鲜血从胸口流出,左手紧握着凶手给他的留言便笺,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一年后,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达维德将此画转移。直到1893年,比利时皇家博物馆将此画正式收藏,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

名称:1879年8月23日,维苏威火山爆发 时期:1881年 创作者: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法国 规格:190cm×303cm 材料:布油彩 存藏处:第戎美术馆藏 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远处是黑暗中爆发的火山,滚滚的尘埃遮蔽了天空和地面,更加突出了身着白衣逃难的女性。这幅作品运用古典的手法,刻画了女人们的表情与神态,体现出古典式的理性与严谨。

外国名画赏析:《春》

《春》赏析 【名称】桑德罗·波提切利《春》图 【类别】木板蛋彩画 【年代】1476~1478年 【作者】桑德罗·波提切利 【规格】此画约203×314厘米 【属地】意大利 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是代表生命之源的女神。画面左上方是风神,他拥抱着春神,春神又拥着花神,被鲜花装点的花神向大地撒着鲜花;画面中间立着女神维纳斯,

在她头顶处飞翔着手执爱情之箭的小爱神丘比特;维纳斯的右手边是三美神手拉手翩翩起舞,她们分别象征“华美”、“贞淑”和“欢悦”,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画面的右下方是主神宙斯特使墨丘利,他有一双飞毛腿,手执伏着双蛇的和平之杖,他的手势所到,即刻驱散冬天的阴霾,春天降临大地,百花齐放,万木争荣。这是一幅描绘大地回春,欢乐愉快的主题。然而,画中人物的情态,画面并无欢乐之气氛,像春天里吹来一阵西北风,笼罩着一层春寒和哀愁;若有所思的维纳斯,旁若无人,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三美神的舞姿似乎是受命起舞,颇有逢场作戏的感觉,令观赏者不解。自文艺复兴始,人文主义精神渗入文艺创作,画家往往借助于宗教神话题材和神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思想情感,传达自己的理想,在波提切利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中,都寓含着对现实的惶恐不安。画家当时体弱多病,抱病从命作画,这种心境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自然也就忧郁哀伤了。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春》

作于1478年,正值他37岁艺术生涯的巅峰时期。 波提切利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流畅轻灵的线条,以及细润而恬淡的诗意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数代艺术家,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春》从绘画技法来讲由于没有采用当时已在法兰德尔流行的油画技法,而是采用传统的蛋清画法。画面上华丽的装饰效果反而更加强烈。由于蛋清干后会使颜色形成坚硬的一层,是一种透明的颜色,因此在这幅画上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接近水彩画的纯净,透明的效果。 在绘画史上,有许多作品描绘春天,然而还没有一幅作品能于波提切利的这幅《春》相媲美。可以这么说,这幅画已经尽善尽美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波提切利在这幅画里,构图上采用了平面的装饰手法,将众多的人物安排在了适当的位置上。画面上一共九人从左至右一横列排开,没有重叠、穿插,并且根据他们在画中的不同作用,安排了恰当的动作。作为主角的女神维

富春山居图赏析论文

富春山居图赏析 杨竟喜给排水三班 于6月9日上映的《富春山居图》引起广大电影爱好者的注意,尤其是刘德华,林志玲等明星的fans。该片主要讲述中国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战争年代流传到国外,几名中国人誓死将它追回祖国的故事,其中包含爱情、冒险、谍战、动作等诸多元素。武打场面惊悚浩大,画面精美,特效由担任《阿凡达》、《终结者2》等好莱坞视觉总监科米斯奇,动作指导由《谍影重重2》鲍勃?布朗和中国张鹏担任。 作为华仔的忠实fans爱上富春山居图,更以这篇文章做为中国名画赏析这门课程的作业。 中国传统绘画中,元代山水画成就最高,尤其是水墨山水画有着开创性的发展。元代山水画注重皴、擦、点、染等技法,在讲求法度、重造化、重理性的宋代山水画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将院体画法森严、严谨工整的风格变为重韵致、求天趣、尚逸品的审美追求。元代山水画作品都表现出“简逸恬淡”的意境。著名的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深得赵孟頫真传,其作品“精通造化,笔尽意在”,水墨淋漓,浑润古雅,将董源、巨然的山水画风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开创了山水画的新风貌。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访司一名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中最负众望的大画家。此外,画作之余,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皆为后世典范之学。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水布局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之一,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因此,这幅画虽然作者以其熟悉的富春江景色为母题,但采用一种即兴、自由的方式流露出感情,显然画上山水不是实景的再现,而是画家心灵和自然合一的形态,意在表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精神。 该画赢得历代画家的赞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笔墨技巧。画家用笔如写行草,中锋、侧锋、尖笔、秃笔夹杂混用,笔法轻松洒脱,洋溢着一种豪迈飘逸的气质,笔墨线条呈现出浓厚的抒情意趣,因此《富春山居图》成为元代写意画风的典范之作。 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

世界10大名画品鉴:《无名女郎》《入睡的维纳斯》《蒙娜丽莎》毕加索《梦 》等等

世界10大名画品鉴:《无名女郎》《入睡的维纳斯》《蒙娜丽 莎》毕加索《梦》等等 慧缘文艺品鉴:慧缘文艺品鉴带你领略世界顶级艺术品真容和其创作者传略……;看不到买不起,今生在《慧缘文艺品鉴收藏》有缘欣赏一番,也是一种快慰!看到的高友门客不要错过,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慢慢品味!1、无名女郎1883年克拉姆斯柯依俄国75.5cm×99cm 布油彩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蓬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克拉姆斯柯依(ИванНиколаевичКрамской1837-1887年)是“巡回展览画派”的组织者和领袖人物,其艺术见解在当时俄罗斯画家中有颇大影响。 1837年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出生在俄国中部伏龙涅什省奥斯特洛戈日斯克城,一个贫寒的市民家里。童年当过听差和乡里的记事员,1853年随一流动照相师修理

底板,因一偶然的机会来到彼得堡,在1857年考入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克拉姆斯柯依的画誉逐渐响誉全国,生活得到了该善,经常出入上流社会。为了富足,整天不停的画,以至未到50岁就已衰老多病。1887年,在给一个叫拉乌赫普斯的医生画肖像时,倒在画前,离开了人世。克拉姆斯柯依的肖像画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革,正如评论家所言:“可以构成一个展示十月革命前夕从事民主进步事业的杰出艺术家和卓越的活动家的画廊,这不仅仅是克拉姆斯柯依的光荣,也是肖像画的光荣”。2、入睡的维纳斯约1510-1511年乔尔乔内意大利108.5cm×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优美而温柔,形体匀称地舒展,起伏有致,与大自然互为呼应。这种艺术处理不是为了给人以肉感的官能刺激,而是为了表现人的具有生命力的肉体和纯洁心灵之间的美的统一。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美的创造,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美'的典范的。 3、蒙娜丽莎达芬奇意大利1503年-1506年布面油画 77cm×53cm 巴黎卢浮宫藏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

中国十大传统名画

近几年,对于传统文化的考察有升温的趋势,琴棋书画诗酒花,中华传统文艺雅致大气,可 考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下其中的“画”。 一、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画作: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现有的只有一卷来自宋 代的摹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 安排疏密得宜,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画作的取材出处。 二、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画作:《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连环长卷的 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最大的特点,是以静止画卷,描绘了流动的 时间。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栩栩如生。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 最杰出的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全长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每一段 都描绘了在宴会的各个阶段,主人韩熙载的动向和所处的状态,生动而不呆板。作者顾闳中 充当了人体照相机一般的功能,将他在宴会上的所见所闻凭记忆用画笔记录下来,令人惊叹。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画作内容的主人公。 三、唐阎立本《步辇图》 《步辇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以贞观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 臣禄东赞的情景。画作中有大量的人物,但是神态动作都生动十分,毫不雷同。笔法轻盈舒畅,不仅对于人物,对于器物的描绘也是别具一格。 考察内容:作者的生活朝代。画作内容的历史事件。 四、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北宋风 俗画作品。传世名作、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艺术 水平高超,,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 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 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 考察内容:作者生活的年代。描绘的城市。描绘的节日。 五、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 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 物馆“镇馆之宝”。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 水画的巅峰。 考察内容:作者的身份以及生活的年代。 六、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宫仕女图》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唐代以丰腴为美,唐代仕女画以其端庄华丽,雍 容典雅著称,一扫中国古代仕女“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羸弱姿态,《唐宫仕女图》中 最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世界名画中的优雅女性

世界名画中的优雅女性 摘要:经过一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欣赏到了许多东西方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绘画风格,对东西方美术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尤其是西方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后,对女性的绘画和歌颂。我对这方面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优雅女性鉴赏能力 蒙娜丽莎 我想世界名画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创作的《蒙娜丽莎》了,她最为人们称道的就是画中人那“神秘的微笑”。只见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袒露的胸部显示了这位妇女的健康、华贵和青春的美。在背景处理上,达?芬奇运用的是“空气透视法”,让后面的山崖、小径、石桥、树丛与潺潺的流水都推向遥远的深处,仿佛这一切都被笼罩在薄雾里,以此来突出形象的地位。 到了今天,蒙娜丽莎已经成为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于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自问世至今,将近五百年,后人不知做过多少品评和揣测,留下越来越多的迷局。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就这样,一幅画成了一门学科,许多人愿意耗费毕生的精力。未来的科学研究也许会为我们解答许多关于此画的疑问。但一幅画能做到如此的地步,已经足够了。 泉 再来看另外一幅——《泉》。他是安格尔在76岁高龄时的作品。安格尔一生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显现出来。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安格尔竟酝酿了26年的时间。它通过一个抱罐倒水的裸体少女形象,表现了画家终身追求的古典美。这幅作品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它匠心独具地表现了少女的纯洁,在画面上创造出了一种恬静、思雅和抒情诗般的意境。 实际上,画中少女上肢的姿态并不符合人体的动态规律。安格尔为了使少女的动态看起来更美,为她编造了这样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动作。这幅作品对于水的表现非常神奇。从水瓶中倾泻而出的泉水是宁静的画面上最具动态的因素。但经过画家的巧妙处理,飞泻的清泉非但没有打破画面的宁静感,还使之平添了一种流动的韵律。安格尔曾说:“标准的美——这是对美的模特儿不间断观察的产物”,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银砖典藏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银砖典藏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晋代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韩滉《五牛图》;唐代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百骏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银砖典藏版,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再次呈现。 规格 《洛神赋图》111X43mm 《唐宫仕女图》117X36mm 《千里江山图》162X26.5mm 《清明上河图》162X26.5mm 《韩熙载夜宴图》162X26.5mm 《五牛图》150X26.5mm 《富春山居图》162X26.5mm 《百骏图》162X26.5mm 《汉宫春晓图》162X26.5mm

《步辇图》111X43mm 铸造厂 南京造币有限公司 参与制作 童友明 材质 Ag.999 发行背景 建国65周年华诞,响应国家国宝再造工程计划的号召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相传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人香草”爱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的《离骚》之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曹植的《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上的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阎立本《步辇图》 这是一幅历史画。它反映唐代初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公元七世纪,地处我国西南的吐蕃(今西藏地区)开始强大兴盛,其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是个“骁勇多英略”的领袖。贞观八年(634年),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