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考文献着录新格式

参考文献着录新格式

参考文献着录新格式
参考文献着录新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新格式

执行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引文一般不少于20篇(以近10年的文献为主,国内外的文献均应有),中文参考文献要求双语著录,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并标注。凡自然科学领域中具有实用价值且不涉密的研究报告等内部信息资料都可以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在文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右上角标注编号)。新标准认为文献类型标识在著录中不再是必需的,我刊选择不著录文献类型标识。新标准规定“阅读型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文章的起讫页或起始页,引文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引用信息所在页”。专著作为阅读型参考文献时,可以不著录页码,但当其是引文参考文献时,就应当著录信息所在页码。引用他人的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注意出处。英文文献中作者名在前,姓在后,如D.C.Beard,在参考文献中著录为BEARD D C(姓在前,全大写,名在后,缩写)。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姓全大写,其名可缩写,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①专著:[序号]著者(列前三名).书名.版次(首版不注).译者(为译著时).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所引用部分的起止页码.

[1]裘亦楠,薛叔浩.油气储层评价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90-324.

QIU Y N,XUE S H. Evaluation technology of petroleum reservoir. 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01:290-324.

[2]蒂索,韦尔特.石油形成和分布.2版.徐永元,徐濂,郝石生,等,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61-88.

TISSOT B P, WELTE D. Petroleum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2nd ed. XU Y Y,XU L,HAO S S,et al, trans.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89:61-88.

(中文文献,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只著录其姓,若是同姓不同名者,不仅要著录其姓,还须著录其缩写名)

②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列前三名).题名.刊号,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终止页.

[3]龚一鸣, 徐冉, 汤中道, 等. 广西上泥盆统轨道旋回地层与牙形石带的数字定年.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34(7): 641–64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是最新著录格式)

GONG Y M, XU R, TANG Z D, et al. 2004. The Upper Devonian orbital cyclostratigraphy and numerical dating conodont zones from Guangxi, South Chin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4, 34(7): 641-642.

[4]WALKER R G. Deep-water sandstone facies and ancient submarine fans models for exploration for stratigraphic traps. AAPG Bulletin,1978,62:932-966. ( 英文文献,欧美著者姓在前,全大写,名在后,缩写,缩写点省略)

[5]赵靖舟, 吴少波,武富礼.论低渗透储层的分类与评价标准——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岩性油气藏,2007,19(3):28-31.53.(如果排版中有转页,只用正文起止页码,不需要转页页码)

ZHAO J Z, WU S B, WU F L.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 example from Ordos Basin.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07, 19(3): 28-31,53. 28-31,53.(英文副标题首字母大写与标题之间用:)

[6]赵辉,司马立强,颜其彬,等.川中大安寨段裂缝评价及储层产能预测方法.测井技

术,2008,32(3):277-280.

ZHAO H, SIMA L Q, YAN Q B, et al. Assessment of fracture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forecast of Daanzai reservoir.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2008,32(3):277-280.(复姓作者,按正常的姓全大写,名首字母标注)

[7]吴陈冰洁,朱筱敏,魏巍,等.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巴二段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岩性油气藏,2016,28(6),45.

WU-CHEN B J, ZHU X M, WEI W,et al. Reservoir characters and pore evolution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Bayingebi Formation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in Chagan Depression.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16,28(6),4-5.(父母双姓作者,双姓间用半字线)

[8]唐建云,也尔哈那提·黑扎提,郭加树,等.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烃源岩及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岩性油气藏,2016,28(6),78-79.

TANG J Y, YE’ERHANATI H Z T, GUO J S, et al. Hydrocarbon source evaluation and oil source contrast of the Yan Chang group in Xunyi Exploration area, Ordos Basin.Lithologic Reservoirs, 2016,28(6),78-79. (少数民族作者,按姓·名的形式处理)

[9]董大忠,邹才能,杨桦,等.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前景.石油学报,2012,33(增刊1):107-114. (增刊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DONG D Z,ZOU C N,YANG H,et al.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cta Petrolei Sinica,2012,33(Suppl 1):107-114.

[10]FRESE K S, KATUS H A, MEDER B.Types,characteristics,origin and exploration significance of reef-shoal reservoirs:a case study of Tarim Basin,NW China and Sichuan Basin,SW China.Geology, 2013, 2(1):378-398.

③论文集析出文献:[序号]作者(列前三名).题名∥编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

[10]舒丽娟.奈曼凹陷白垩系九佛堂组沉积体系分布与岩性油气藏勘探方向建议//谢文彦,张方礼.第五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8-70.

SHU L J. Sedimentary system distribution and subtle traps exploration of Jiufotang Formation,Cretaceous in Naiman Sag//XIE W Y,ZHANG F L. The fifth national workshop on spec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technology excellent papers. Shenyang:Laio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12:68-70.

④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11]吕淑英.鄂尔多斯盆地白马南地区长81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西安:西北大学,2006.(姓氏“吕”的英文只用“LYU”)

reservoir of the Yanchang formation at Baimanan LYU S Y. Heterogeneities of Chang 8

1

area in Ordos Basin. Xi’an:Northwestern University,2006.

⑤技术标准:[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出版地:出版社,年.

[12]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陆相烃源岩地球化学评价方法:SY/T 5735—1995.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标准号作为说明信息,放在标准名之后)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Geochemical evaluation of terrestrial source rock:SY/T 5735—1995 . 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5.

⑥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国名:专利号.出版日期.

[13]刘雄志,罗林,杨兆平,等.一种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采油工艺系统及采油方法,中国:201310364223.1.2013-08-20.

LIU X Z, LUO L, YANG Z P, et al. A heavy oil reservoir production process system and production method by natural gas puff, China:201310364223.1.2013-08-20.以上示例参考文献页码均属阅读型参考文献格式,引用型参考文献标注其实际引用页的页码。

[14]杜金虎,徐春春,汪泽成,等.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礁滩天然气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112.(注明引用的具体页码)

DU J H, XU C C, WANG Z C, et.al. Natural gas exploration of Permian-Triassic reef and oolite in Sichuan Basin. 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10:112.

[15]杨俊杰, 李克勤, 张东生, 等. 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2 长庆油田.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3-7. (“长庆油田”作为说明信息,在引文中与“卷12”用空格,在正文叙述时仍有破折号,常见于地质志类)

YANG J J, LI K Q, ZHANG D S, et al. Petroleum geology of China: Vol.12 Changqing Oil Field.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1992: 3-7.(英文按体例一致原则,也用空格)

如何标注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

如何标注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 根据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为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学术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一、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二、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参考文献着录规则及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示例 非综述类文章参考文献的数目一般不少于10个,综述类文章参考文献的数目一般不少于30篇,且最好多引用近两年来在国内外连续出版物(如期刊J类)上刊登的论文文献,尽量少引用图书类(M 类)文献。若参考本刊论文的请务必标注在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著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著录格式采用自然数顺序编码制。 1.说明 1)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表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码依次排列,顶格编排,编码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加方括号、不用标点,后空一字,按著录要求规定依次著录,回行时与首行著录项齐平。每条文献单独排,最后均以“.”结束。 2)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正文中有标注,如[2],[3-5]不宜写成[3][4][5]等。 3)题名、标题、图名、表名上不得标注参考文献编码;摘要、结论(结语)中也不得标注参考文献编码。文末“参考文献”处按引用顺序著录。作者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方式著录(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4)文献的作者,期刊名的缩写一律不加缩写点,缩写的单词要国际通用的缩写方法,不可随意缩写。 5)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 6)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应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份、卷、期、部分号、起止页码。如2006,27(8):25-28.如查不到卷数仅有期数,则写成2006(8):25-26。 7)凡是从报纸中析出的文献,应在报纸名后著录其出版日期与版次。如2000-03-14(1)。 8)题名之后如有其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多卷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等,则之间用“:”隔开。如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世界出版业:美国卷等。 2.著录格式及示例 1)连续出版物(期刊、报纸等)中的析出文献 格式:[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期刊或报纸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起止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 [1] 胡雪玉,李龙,郑秋生,等.轻薄型毛织物生产[J].毛纺科技,2010,38(1):53-57 [2]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3] Liu Zhehui,Zhu Xiaoguang,Wu Lixin,et al. Effects of interfacial adhesion on the rubber toughening of poly (vinyl chloride) I: Impact tests[J].Polymer,2000,42(3):737-746. 2)专著(普通图书、学位论文,技术报告,多卷书等)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 版本项. 出版城市: 出版者, 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一、著录原则和要求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文后按同一顺序列出。同一文献只编1个序号。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一般不宜引用。文献的作者3人以内全部列出,4人以上则列出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外国人姓名采用姓前名后著录法,名字部分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论文中引用文献时,视具体情况将序号作为上角标,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如"XX[1]X[2-3]XX[2-6]对XXXX作了研究,数学模型见文献[7]"。 二、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一)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期刊文章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 [1]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2.书籍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4. 3.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C].出版地: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 [1]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7-8.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示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报纸文章 [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6.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 示例: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7.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 [1]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_7714-2005)-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①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②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③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④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⑥文献起止页码。 ⑦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 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文献类型标识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排写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格式(电子版) A.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着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3]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 C.会议论文集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着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着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E.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1983-08-12: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参考文献撰写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参考文献着录格式

《地理科学进展》征稿简则 (1)内容摘要300-500字左右, 关键词3-7 个,包括:研究专业、研究要素、研究方法、研究地区。来稿(包括图、表及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个版面(10 000字)。 (2)论文的1、2、3级标题分别按1,1.1,1.1.1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3)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的中英文名称和编号。 (4)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t”等。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的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5)表格格式为三线格(在Word软件中选: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简明1)。表格标题为中英对照,在表格上居中。 (6)插图一般不超过5幅,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底图绘制,有审图证明的亦可。插图标题为中英对照。在插图下居中。 (7)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引用他人的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注明出处。 (8)英文摘要篇幅为1/3页面,500个单词,其中应有简要的研究方法、关键的观测、实验、统计数据和基本观点,使英文摘要具有可引用性。外文的中国地名用汉语拼音拼写。 《地理科学进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出版年制)详细要求 为了作者论文写作和修改过程的方便,本刊决定从2013年01期起废止顺序编码制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国际通用的著者—出版年制。此前投来的以顺序编码制标注文献的稿件,也须即时修改为著者—出版年制;同时,为国内外检索的便利,文献列表中的中文文献须给出英文,英文文献则不需译成中文。 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1d3253360.html,)/毕业论文/论文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引用文献应遵循“最新、关键、必要和亲自阅读过”的原则;应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一些常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页-止页. [1] 宋玉芳,周启星,宋雪英,等.土壤整体质量的生态评价毒性[j].环境科学,XX,26(1):130-134. [2] heydorn a, kjar b, hentzer m, et al. experimental reproducibility in flow-chamber biofilms[j]. microbiology, XX, 146(10):2409-2415. 专著:[序号] 作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3] 王建龙,文湘华.现代环境生物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XX.138-170.

报告:[序号] 作者.题名[r].报告地:机构名称,年.起页-止页. [4] 冯雷.生化反应器的动力学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XX.1-5. 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5] 王杏林. 建筑砌块联接件[p].中国专利:cn 1036800,1997-09-27. 标准:[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 [6] gb 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 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起页-止页. [7] 陶建人.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11-17. 会议论文:作者.析出题名[a].见(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8]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2017参考文献著录规则.doc

2017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要放在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更多毕业范文欢迎访问()。 一、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⑴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⑵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⑶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⑷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⑸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二、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⑴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⑵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⑶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 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各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最好

各类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 文献类型及标识码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1)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注方法 在引用文献的著者姓名或成果内容的右上脚,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依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列出。 ①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标记。这个标记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阿拉伯数字,其中的阿拉伯数字是文献的顺序号。比如,在引用第25个文献的地方所加的标记为〔25〕。 ②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③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④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例如:……,表明已低到2500m的高度[2], 文献[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500m。 MacFarland[2]指出,此高度已低到2500m。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应注意几个问题

摘要: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着录的不规范现象, 提出了参考文 献着录规范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参考文献;着录;规范化 参考文献系作者撰写论着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包括着作、期刊、专利、论文、报告等,它在科技论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科学继承性的体现;可避免重复劳动;能提供科学依据,为读者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方便;节省篇幅等。 [1]随着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编排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日渐规范。编辑部和作者越来越重视参考文献的着录。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篇均参考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国外科技期刊的篇均参考文献数。 一、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1、参考文献是学术内涵的扩展与延伸 学术文献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 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有于实际中取得进展的科学总结。从此可以看出,学术论文主要记录了某一特定学术课题的某些新进展。对作者而言,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不同的读者,侧重点就各有不同了,有时文中一笔带过之处读者却很感兴趣,此时参考文献就显得很重要。读者便可据此进一步检索、查找所需的相关资料,使学术内容得以延伸与扩展。 2、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科学研究的社会协同性和继承性,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不可能事事从头 开始,必然借鉴、依赖于别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或实验手段。但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产出形式之一,其论文中凡是涉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是一个观点或结论,或者是一张插图、一个表格,都应标注参考文献(当然,常识性的内容除外)。恰当标引参考文献不仅仅是作者严谨的学术精神的体现,而且会极大地丰富学术论文的内容,避免使文章显得冗长、烦琐,自然科学研究更是依赖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着录不仅是论文格式的要求,参考文献本身对科技论文而言具有极重要学术价值,也是评价科技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3、引用参考文献的意义 参考文献实际上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一个真正严谨的科学研 究过程的完整表达形态,对于被引用的某一篇参考文献来说,它获得了一种社会的、学术的评价,而作者着录参考文献,在表明自已论着学术水平的同时,也是在对别人(被引用者)某一论着学术水平的最为重要的评价之一。 论文被引用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1)被引论文在选题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正是这种实际意义使论文作者在阅读时产生了共鸣或想法,由此愿意把被引论文列入引文或参考文

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我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著录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2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2.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 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 字(英文用et al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 献名不加书名号“《》”。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 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及示例2018版-中国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一、简要说明 (1)本刊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并在文后根据引文序号依次列出。 (2)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不应多次编号。 (3)每条文献中各项必须齐全,并要特别注意以下容易忽略的项目:论文集编者姓名、论文集书名、专著和论文集的出版城市及出版社、起止页码等。 (4)非正式出版物、互联网主页(网址)、数据库(网址)不作参考文献,放在正文中。 (5)每条文献各项信息之间均用“半角(英文)标点+空格”分隔,而每项信息内如出现标点则应与文种匹配,即中文内容用中文标点,西文内容用西文标点。 (6)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名”缩写在后,名缩写不加缩写点,姓、名中间加空。“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名”只写大写首字母,两缩写名间加空。外国人名中间有连字符的,照加,前空后不空;中国人名,中间一般不加连字符。 (7)引用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章时,列前3位作者,加“等(et al)”。 (8)西文文章题目中,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一律小写。 (9)西文刊名一般不缩写;如缩写须遵循ISO规范,不加缩写点且全篇所有文献均统一缩写。 (10)西文书名和论文集名中实词首字母一律大写,介词和连词为小写,但首词和4个字母以上的介词首字母应大写。 二、著录格式示例 1 期刊论文 序号作者. 题名.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例: 1 杨得庆, 隋允康, 刘正兴, 等. 应力和位移约束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 应用数学和 力学, 2000, 21(1): 17-24. 2 Kucheiko S, Choi J W, Kim H J, et al.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Journal American Ceram. Soc., 1997, 80(11): 2937-2940. 注意: 引用增刊论文时, 卷号后注明“(增刊)”“(Suppl)”等。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格式 参考文献著录应项目齐全、内容完整、顺序正确、标点无误。具体要求如下: (1)著录格式: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不用加结束符。在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都采用“半角标点符号+空格”形式。 (2)排列顺序:根据正文中首次引用出现的先后次序递增,或者按第一作者姓的英文字母或拼音字母的英文字母顺序递增,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3)作者姓名:只有3位及以内作者的,其姓名全部列上,中外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国人的名可用第一个字母的大写代替,如:William E.(名) Johns(姓)在参考文献中应写为Johns W.E.;有3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前3位,其后加“,等”或“,et al”。 (4)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根据GB3469规定,对各类参考文献应在题名后用方括号加单字母方式加以标识。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类型及标识,见表1。 表1 传统文献的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Journal)专著(Monograph)论文集(Conferennce Prceeding)(单篇论文)学位论文(Dissertation)专利 (Patent) 类型标识JMCADP 参考文献类型标准 (Standard)报纸文章(Newspaper)报告 (Report)资料汇编(General)其它文献 类型标识SNRGZ 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及标识: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类型的标识,见表2。

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排写格式

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排写格式 无论是阅读期刊,还是写文章,我们经常需要查找参考文献,那么参考文献的排写格式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排写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B.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15.C.会议论文集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供选择项: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A].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D.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A].见(英文用In):专著责任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12]罗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及趋势探讨[A].见:白春华,何学秋,吴宗之.21世纪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5. E.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F.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G.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H.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I.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J.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电子文献地址用文字表述),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 [21]姚伯元.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附: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 著录规则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GB7714-87)、《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3179-92)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并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 1.引用的文献在文内标注格式 对论文所引用的文献,要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在文献的着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序号,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例如:·1981年日本仅给出了扁平车轮冲击钢轨的垂直冲击速度公式[1],…… ·薛杜普等[2]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文献[2]指出,棉酚从体内排泄缓慢。 ·定理的证明见文献[3]。 引用多篇文献或同一着者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分开;如遇连续序号,可用“~”连接,略去中间序号。例如: ·早期的研究结果[2,4,6-9]表明,…… 2.文后参考文献着录格式及示例 (1)书或专着

[序号]着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1]翟婉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74—80. [2]纳霍德金M Д牵引电机设计[M]李忠武,樊俊杰,李铁元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21-25. [3]Eisson H N.Immu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inciples of the immune respones[M].5th ed.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3-6. (2)期刊(连续出版物) [序号]着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1]史峰,李致中.铁路车流路径的优选算法[J].铁道学报,1993,15(3):70. [2]You C H, Lee K Y,Chey R F, et al. Electrogastrographic study of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nausea, bloating and vomiting[J]. Gastroenterology,1980,79:311-314. (3)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中的析出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为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凡是引用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在文中予以标注,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按照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参考文献标注法中的顺序编码制的主要要求如下: 1.参考文献与注释应分别标注 (1)参考文献是为撰写论文而引用的有关文献的信息资源。参考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即在文中用上角标(序号[1]、[2]…)标注,并与文末参考文献表列示的参考文献的序号及出处等信息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的,全文中始终标注第一次引用的序号。 文中同一处引用多个文献时,将各个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为连续序号,可用“-”标注起讫序号。 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1-13]…… 一篇文献如只被引用一次,页码在文末的参考文献表中著录:一篇文献如被多次引用,页码标注在文中上角标“[]”之外(如:[1]32、[15]256…)。 (2)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①、②…)标注,并采用脚注方式。 2.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1)专著 专著的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如有其他题名信息、其他责任者等需著录的信息,其一般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 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 版本项.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 示例: [1]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179-193. [2]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M].刘多田,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4]孙章法.理性经济人的制度规制[D].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连续出版物 期刊、报纸等连续出版物的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年,(期):页码. 如有其他题名信息、出版物卷次等需著录的信息,其一般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 示例: [1]李柄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2):58. [2]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35 (1):101-106. [3]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标准规范 参考文献应引作者亲自阅过的近年的主要文献,一般文章不超过5篇,评述、综述性文章不超过20篇。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但可作脚注处理。参考文献列于文后,正文中也须用上角标标出引用文献的序号。参考文献用“顺序编码制”,即各篇文献按其在正文中的标注序号依次列出。参考文献条目著录: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格式。作者3人以下全部著录,4人以上只著录前3人,之间加“,”,后加“等” 或“etal”。 1.参考文献类型及标识 2.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范例:[1]杨浩滨.食品微生物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8-30. (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范例:[5]肖凯军.大豆分离蛋白的酶法改性[J]. 食品科学,1995,16(9):30-34. 范例:[7]OUJP,YOSHIDA O,SOONGT, etal. 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 Earthquake Eng , 1997,38(3): 358-361. (3) 论文集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A].编者.论文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范例:[8]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 .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1-133. (4) 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范例:[10] 胡鞍钢. 中国能够实现粮食自给目标[N].联合早报,1994,10. (5)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范例:[11]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6)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范例:[12]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7) 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范例:[13]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 OL]. https://www.doczj.com/doc/1d3253360.html,/pub/wml.tex/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8)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范例:[15]张永禄. 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