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少林寺十二时辰疗伤法

南少林寺十二时辰疗伤法

南少林寺十二时辰疗伤法

据传,南少林寺在福建莆田,也有学者认为在泉州、福清等地。因少林寺可设“僧兵”,故习武者众,在练习武术之际,不免有伤筋动骨之意外,寺院在疗伤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总结出了根据时辰对应十二经络的治疗方法,具有很高的借鉴参考价值。以下是原文内容,为减少篇幅,略有删减。

一、概述

时辰疗伤法,民间称为“十二时”。所谓“十二时”,也是民间流传较广的一种古老的按时取穴、按时投药的治疗方法,即“子午流注”之俗称,国外谓之“生物钟”或“生理钟”。自然界中,生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节律,如季节、昼夜、时辰等变化,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高度时间节律的生长活动特性,即“生物钟”现象。

我国传统医学“子午流注”是以《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内外统一之整体观,以及阴阳相合、“刚柔互配”、五行相生之理论,用天干地支之度变易规律,来推算人体气血在经脉中昼夜循行流注、盛衰开合之时机,而获得最佳疗效之方法。先父戴良鸿老中医,研究此道有年,效验颇显,亦可佐证“子午流注”疗法优越之一斑。

“子午”系指时间而言,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夜半为子时,阴至极而转阳,故子时一刻为阳之始;日中为午时,阳最盛而转阴,故午时一刻为阴之始。“子午”代表阴阳之开始与分界,故有“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之称。所谓“流注”,流是流动,注是灌注,是指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如水之流行灌注。此系受自然界中日时变易之影响,从子时到午时,从午时到子时,随时间之推移,而出现周期性之盛衰开合,开时气血盛,合时气血衰。掌握此种气血流注盛衰开合之时机,针灸、投药、按摩即可提高疗效,显然有“因时施治”之意。

伤科学是中医学科之一,在方药疗法上亦是按照八纲辨证施治的。尤其受到经络学说与气功之影响,产生以经络学说为主要理论依据,按气血传注经络之时辰,不同穴位受伤及点穴治伤等独特疗法,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之经验,形成了颇有影响之“伤科少林学派”,丰富与发展了中国伤科学。

少林派治伤,是以经络气血传输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血头行走穴道”等理论。此类理论之形成,既是中国医学基础理论之派生,亦系长期经验积累之成果。“血头行走穴道”论,最早见于明嘉靖二年异远真人所著之《跌损妙方》,全书以经络学说为立论依据,以穴位不同,按十二大穴血头行走时辰的不同论治,而自立伤科门户。书中所载之《血头行走歌》:“周身

尾穴)

(哑门穴)(命门穴)会,左石蟾宫(肾

”歌中涉及的十二个穴道之解剖位置,不少是处于人体的重要脏器部位,这些部位致伤出现之轻重证候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故在“血头行走穴道”理论的指导下,积累起来的治伤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二、十二时经络

甲子属胆经,乙丑属肝经,丙寅属肺经,丁卯属大肠经,戊辰属胃经,己巳属脾经,庚午属心经,辛未属小肠经,壬申属膀胱经,癸酉属肾经,甲戌属心包络经,乙亥属三焦经。

三、十二时配合时刻日夜共计九十六刻

甲子:一时八刻,属胆经。

乙丑:一时八刻,属肝经。

丙寅:一时八刻,属肺经。

丁卯:一时八刻,属大肠经。

戊辰:一时八刻,属胃经。

己巳:一时八刻,属脾经。

庚午:一时八刻,属心经。

辛未:一时八刻,属小肠经。

壬申:一时八刻,属膀胱经。

癸酉:一时八刻,属肾经。

甲戌:一时八刻,属心包经。

乙亥:一时八刻,属三焦经。

四、十二时血路歌

内八卦十二时血路歌

子午卯酉血归中,寅申巳亥血归左,

辰戌丑未血归右,再分六经行气血。

十二时气血流注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巳脾午心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五、十二时气血起止部位

子时气血注于胆原:出丘墟穴。腧足临泣。

丑时气血注于肝原:出太冲穴。

寅时气血注于肺原:出太渊穴。

卯时气血注于大肠原:出合谷穴。腧在三间。

辰时气血注于胃原:出冲阳穴。腧在陷谷。

巳时气血注于脾原:出太白穴。

午时气血注于心原:出神门穴。

未时气血注于小肠原:出腕骨穴。腧在后溪。

申时气血注于膀胱原:出京骨穴。腧在束骨。

酉时气血注于肾原:出太溪穴。

戌时气血注于心包络原:出大陵穴。

亥时气血注于三焦原:出阳池穴。腧在中渚。

六、十二时血脉所住处

子时血行肚脐。下一日致命,不治难矣。

丑时血行天池。十四日致命,过日不治。

寅时血行额穴。廿日致命,过日不治。

卯时血行大肠。二日致命。

辰时血行肝壑。七步致命。

巳时血行脑海。三年致命。

午时血行中心。不可动之,恐有致命。

未时血行乳膜。一年致命。

申时血行二脉。十四日致命。

酉时血行软骨。二日致命。

戌时血行肠尾。三日致命。

亥时血行肝额。三日致命。

以上十二时穴,戒之慎之,不可轻试。

七、十二时穴位血路流行并血情位处

子时:血位在中心,流行穴道在乳下,三骨中名曰“肺阿”,背左寸半对尖,正十六日,偏四十八日死。

丑时:血位在肾,流行于肝,穴情在脐下左边二寸,名“丹田”,背十九骨左寸半对尖,正三日,偏九日致命。

寅时:血位在肺,流行大肠,穴情在左右乳镜中,名曰“单珠”,背三骨下左寸半对尖,正六日死,偏十八日致命。

卯时:血位在肝,流行于大肠,并左边喘顽,名曰“山肩”,背十六骨左寸半对尖,正对时死,偏三日致命。

辰时:血位在肾,流行于胃穴道,在左钳钫骨科,又名曰“血池”,背十二骨下左寸半尖,正十一日,偏三十三日致命。

巳时:血位在胃,流行于脾穴道,在左肋五骨中,名曰“章门”,背十一骨左寸半对尖,正对时,偏三日致命。

午时:血位在中心,流行于大肠道,在凤眼科,名曰骨”,背五骨右寸半对尖,正未时,偏百日致命。

未时:血位在脾,流行于小肠穴道,在肠脐右边,离腿尖骨2寸,名曰“三焦”,背十六骨右寸半对尖,正十八日,偏五十四日致命。

申时:血位在膀胱,流行穴情在右边,肋下名曰“洲都”,背九骨下右寸半对尖,正三日,偏九日致命。

酉时:血位在肾,流行于腰肋,穴情在右边软骨尾,名曰“冲山”,背十四骨,右寸半对尖,正一年死,偏三年致命。

戌时:血位在心胞络,流行于脐,穴情在腹肚尾,名曰“丹□”,背四骨右寸半对尖,正廿九日,偏八十七日致命。

亥时:血位在肝,流行于肚,穴情在右边乳下三寸,名曰“江边”,背十三骨右寸半骨尖,正卯时,偏次日丑时致命。

八、十二时日夜血路定规

周身三百六十五穴,有大穴三十六,小穴七十二。日夜有十二时,一时分八刻,一刻行一步,每刻聚一穴,行过二刻,本穴血方散尽。四肢手足大穴二步到手,二步到足;小穴六步到手,六步到足。

子时血路胆至尊,肝胆相连气存魂,借问身体穴何处,乳下三骨过中门。

丑时血行在肝经,血游两肋上下行,借问穴位在何处,手到而遇在期门。

寅时血路在肺经,左右手直一般行,点打太阴中府穴,缚龙伏虎手到擒。

卯时血路在中央,大肠营局在长强,廿一骨节尖名现,大便脱气亡魂乡。

辰时血路在胃经,血在肚脐旁边行,左畔旁开四寸处,打伤不治定丧身。

巳时血行在脾经,土生万物仓廪宫,敢问穴位在何处,十一浮肋端章门。

午时血行在心经,血路端正居中庭,请问穴位在何处,便是真正太阳经。

未时血行小肠经,血路沿着脐下行,若然打伤平地腹,大肠之处草无青。

申时血行在膀胱,阴阳自是一理同,跌打损伤精水干,佳期无望永绝空。

酉时血路在肾经,血度向着脐中行,借问穴位在何处,就是在于背后行。

戌时血行于膻中,胞络至尊男妇门,借问身体穴何处,十四骨中寻命门。

亥时血路在三焦,凡人碌碌不知晓,穴位居于两腿上,打中朽木不可雕。

九、十二时血路部位

子时:心头一寸五分。午时:背心上。

丑时:头颅之内。未时:各处走散。

寅时:下牙骨当中。申时:在骑马当中。

卯时:鼻梁上中。酉时:在阴骨之内。

辰时:天心头顶上。戌时:在肚脐下三寸。

巳时:后头颅骨内。亥时:在肚脐眼上。

十、十二时受伤用药方

1 子时伤胆方

(1)郁金 6克,牛膝6克,泽兰6克,苏木6克,生地6克,桃仁6克,沉香3克,大黄6克,熟地12克,归全9克,水煎服。

(2)泽兰6克,地鳖虫5克,苏木2克,五加皮3克,斑节3克,地骨皮4.5克,甘草2克,水煎服。

(3)当归12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红花6克,桃仁10克,郁金10克,泽兰10克,苏木10克,木香5克,沉香3克,大黄3克,桔梗6克,荆芥6克,甘草3克,水煎服。

(4)生地9克,牛膝6克,川三七6克,穿山龙6克,一条根15克,当归6克,猴骨6克,五加皮9克,羌活3克,独活3克,锁地风6克,水煎服。

(5)川三七2克,穿山甲3克,丹皮6克,白芥子3克,血竭3克,枳壳6克,酒当归9克,研细末,分3次,冲童便服。

(6)泽兰10克,沉香1克,乳香6克,菖蒲9克,虎舌红9克,牛膝12克,杜仲12克,红花6克(下部伤用9克),头胸伤加枸杞15克,水酒各半煎服。

2 丑时伤肝方

(1)黑香附6克,砂仁3克,枳壳6克,柴胡4.5克,桃仁3克,花粉10克,红花3克,威灵仙6克,生地6克,地鳖虫3克,甘草2克,清水煎服。

(2)威灵仙10克,荆芥5克,大黄3克,贝母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枳壳10克,泽兰10克,黄芩12克,栀子6克,三棱6克,酒水煎服。

(3)杜仲9克,骨碎补9克,乳香6克,当归9克,破故纸6克,自然铜12克,续断9克,地鳖虫9克,虎骨6克,水煎服。

(4)川三七2克,威灵仙2克,穿山甲3克,乳香3克,没药3克,丹皮3克,红花3克,桃仁9克,共研末,分3次泡童尿服。

(5)珍珠、琥珀、丁香各1克,红曲2克,共研末,冲黄酒服,二肋中伤加桂花皮60克。

3 寅时伤肺方

(1)款冬6克,紫菀6克,黄芩4.5克,桔梗6克,知母3克,枳壳6克,五加皮6克,陈皮6克,花粉4.5克,廷胡索9克,杏仁6克,甘草3克,清水煎服。

(2)天冬10克,麦冬6克,全归9克,莛萱4克,桃仁6克,枳壳10克,水煎服。(3)泽兰10克,槟榔6克,红花6克,荷叶4克,五加皮6克,甘草3克,金不换6克,水煎服。

(4)刘寄奴4.5克,白菊3克,川连6克,大黄6克,赤芍3克,乳香6克,石膏9克,知母6克,栀子6克,人中白3克,水煎服。

(5)九层塔9克,骨碎补12克,武川芎6克,黑生地12克,当归尾9克,川三七3克,南红花3克,锦大黄6克,研细末,分作3剂,酒和童便冲服。

(6)归全12克,桔梗6克,木香4.5克,生地12克,郁金6克,红花3克,桃仁9克,甘草3克,水二碗,煎半碗服。

(7)当归15克,槟榔15克,木香9克,生地21克,郁金9克,三七9克,红花6克,桔梗9克,桃仁12克,荆芥12克,阿利藤15克,炖服。

4 卯时伤大肠方

(1)西红花2克,泽兰6克,木通4.5克,木香1.5克,黑丑6克,车前6克,大黄3克,廷胡索6克,续断3克,乳香3克,没药3克,牛膝6克,水煎服。

(2)川芎6克,地鳖虫6克,赤芍6克,羌活6克,独活6克,升麻6克,柴胡6克,

防风6克,石膏9克,归尾9克,刘寄奴6克,生地6克,荆芥3克,水煎服。

(3)川三七3克,泽兰叶6克,丹皮9克,枳壳10克,淮牛膝9克,大黄4.5克,血竭2克,归尾9克,厚朴6克,共研细末,分3剂,童尿和酒冲服。

(4)木香6克,麝香3克,白曲9克,红曲9克,白芍9克,茯苓9克,槟榔9克,神曲9克,合研为末,泡酒服。

(5)九层塔10克,归尾10克,莛萱6克,桃仁6克,红花6克,麦芽8克,藿香8克,陈皮6克,虎舌红10克,骨碎补15克,甘草3克,伤大肠加青盐,水煎服。

(6)毛大丁草、卷柏、秋石丹、青矾各9克,雄黄1克(研末),清水泡或用童尿,二肩伤加葱头韭菜根,水煎外洗。

5 辰时伤胃方

(1)茯苓9克,苏木3克,枳壳6克,木香3克,郁金3克,神曲6克,红花1.5克,生地6克,青盐1.5克,水糖3粒,水煎服。

(2)人参2克,穿山甲4.5克,川三七3克,血竭3克,枳壳3克,车前6克,水煎服。(3)川三七1.5克,红花3克,桑寄生6克,苏木3克,归尾6克,生地9克,血竭4.5克,青皮6克,桃仁3克,金不换6克,水煎服。

(4)川连6克,黑栀子6克,乳香6克,赤芍4.5克,桔梗6克,郁金3克,姜黄6克,黄柏6克,黄芩6克,大黄6克,羚羊角1.5克,犀角0.1克,刘寄奴6克,水煎服。(5)京三棱6克,蓬莪术6克,川三七3克,归尾9克,油官桂1.5克,吉林参3克,血竭3克,黑炭姜3克,共研细末,分作3剂,童尿和酒冲服。

(6)桂皮9克,川三七6克,锦蛇胆1克,琥珀1.5克,研末,泡酒服。腹脐顶中伤加旱莲草、一支黄花。

6 巳时伤脾方

(1)白芥子4.5克,乌药4.5克,藿香7.5克,红花1.5克,槟榔6克,栀子3克,乳香3克,没药4.5克,炙草2克,香附6克,砂仁6克,水煎服。

(2)归心15克,茯苓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麦冬6月,胆草6克,枳壳8克,乌药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生地15克,加红枣3粒,水煎服。

(3)桂枝6克,五加皮6克,续断9克,防风6克,虎骨9克,地鳖虫9克,蔓性千斤拔9克,生地9克,乳香6克,当归9克,羌活6克,独活6克,自然铜15克,川三七6克,水煎服。

(4)人参3克,当归9克,炙草3克,川三七3克,穿山甲6克,血竭3克,枳壳9克,大黄6克,研细末,作3剂,童尿调酒服。

(5)川椒或用麻子头适量,水酒各半炖服。

(6)还魂草、香蒿草、金锁匙、鸡舌黄适量,酒煎服。

(7)乳香9克,红花9克,牛黄1克,川三七6克,牛膝6克,白木耳75克,水煎服。

7 午时伤心方

(1)夜明砂10克,枣仁8克,黄芩12克,自然铜6克,栀子6克,藕节10克,郁金10克,川连8克,甘草3克,石菖蒲10克,丹参15克,水煎服。

(2)还魂草、韭菜头、叶下红、金锁匙、百根草、虎舌红、山香薷各适量,酒煎服。(3)桔梗9克,三棱9克,莪术9克,血竭6克,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三七9克,木香6克,赤芍9克,丹皮3克,乳香6克,牙皂6克,人中白3克,泽兰6克,栀子3克,水煎服。

(4)午时正穴在中心,不可乱动,打中即刻死,药用:还魂草、香薷草、金锁匙、圭舌癀各适量,酒煎服。

(5)吉林人参6克,川三七4.5克,广木香(或蒲黄)4.5克,淮牛膝9克,青皮(或丹皮)6

克,延胡索6克,江枳壳6克,共研细末,作3剂,童尿泡酒服。

(6)韭菜、泽兰、卷柏、韩信草、红茶、半边莲、生地、香薷各适量。头、心胸骨下损伤加枸杞、麦冬、桔梗各适量,水煎服。

8 未时伤小肠方

(1)木通6克,车前6克,生地6克,川连3克,苏木4.5克,红花2克,枳壳6克,归尾4.5克,莛萱3克,甘草2克,水煎服。(2)牡荆头、韭菜头、叶下红、一条根、金不换、九层塔、木贼草、泽兰各适量,水煎服。

(3)正洋参6克,当归10克,川三七6克,穿山甲6克,枳实10克,血竭6克,大黄5克,甘草3克,水煎服。

(4)郁金3克,青皮6克,红花3克,桂枝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生地9克,当归9克,血竭3克,制南星9克,半夏6克,沉香3克,厚朴6克,牙皂3克,栀子6克,川三七6克,自然铜9克,水煎服。

(5)广木香3克,当归9克,丹皮6克,生地12克,川三七4.5克,车前草9克,人参3克,枳壳6克,水煎服。

(6)小青蛙5只,生食;杜仲头9克,芙蓉菊根7.5克,韭菜头9克,九层塔15克,两肋受伤加桂花皮60克,水煎服。

9 申时伤膀胱方

(1)茯苓9克,牛膝4.5克,木香2克,小茴香3克,木通9克,车前9克,茵陈4.5克,寄生3克,归尾6克,白芷3克,黑丑2克,栀子6克,水煎服。

(2)莲子肉、小金英、葫芦头、蔓性千斤拔、金不换、柿核各适量,水煎服。

(3)归尾9克,琥珀3克,牛膝9克,黑牵牛9克,车前草9克,茯苓6克,桃仁4.5克,水煎服。

(4)木通6克,车前草6克,穿山甲9克,川连3克,牙皂3克,川三七6克,牛膝6克,大黄6克,桃仁9克,地龙3条,乳香6克,蔓性千斤拔6克,水煎服。

(5)丹皮6克,云茯苓9克,淮牛膝9克,川三七3克,肉桂1.5克,广木香3克,人参3克,破血丹3克,研细末,分做3剂,童尿泡服。

(6)白肉根、小金英、柿模根、龙吐珠各适量,老酒炒,三碗水煎服。

(7)鸡舌草、一支香、胡颓子根、苞蔷薇根、白木耳、槟榔、竹连、芙蓉菊根各适量,水煎服。

10 酉时伤肾方

(1)麦冬6克,槟榔6克,莛萱6克,苏木6克,红花3克,杜仲10克,牛膝6克,归尾10克,续断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2)桂尖4.5克,生地9克,丹皮6克,茯苓6克,当归4.5克,牛膝6克,泽泻6克,红花1.5克,水煎服。

(3)酒当归4.5克,杜仲6克,炒龟板15克,牛膝6克,西红花2克,丹皮6克,破故纸4.5克,水煎服。

(4)川三七6克,羌活6克,牙皂6克,防己6克,猴骨6克,川山龙15克,一条根9克,归尾9克,肉桂2克,象皮6克,自然铜9克,血竭6克,乳香6克,水煎服。

(5)人参3克,官桂2.5克,砂仁9克,川三七3克,归尾9克,赤芍6克,桃仁9克,蒲黄4.5克,破血丹3克,水煎服。

(6)一点红15克,杉二重皮10克,苦郎树15克,车前草10克,酒水煎服。

11 戌时伤心包络方

(1)川连8克,莛萱6克,苏木10克,红花6克,藕节10克,栀子8克,川芎6克,生地15克,枳壳10克,砂仁6克,槟榔8克,甘草3克,水煎服。

(2)红花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用雄鸡一只,去内脏,药人鸡肚,炖酒服。(3)瓜蒌12克,川连3克,半夏6克,川三七3克,北柴胡6克,赤芍4.5克,枳壳4.5克,甘草2克,水煎服。

(4)白芷6克,羌活8克,独活6克,升麻6克,防风8克,乳香6克,荆芥10克,生地15克,王不留行6克,水煎服。

(5)人参3克,肉桂3克,川三七1.5克,补骨脂3克,丹皮6克,血竭1.5克,茯苓3克,破血丹3克,共研末,分作3剂,童尿调酒泡服。

(6)红花3克,丁香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用雄鸡一只,去头足肠杂,药放人鸡肚内,炖酒水服。

12 亥时伤三焦方

(1)肉桂2.5克,附子6克,香附6克,木香3克,丹皮3克,红花3克,茯苓3克,当归3克,共研末,分作3剂,童尿调酒泡服。

(2)铺地锦6克,侧柏叶6克,千里橘6克,红曲6克,瓦上焙干,研末泡酒服。(3)栀子10克,黄柏6克,葛根10克,苏木10克,生地10克,知母6克,桔梗6克,大黄6克,甘草3克,藕节10克,水煎服。

(4)川三七3克,桂尖4.5克,红花2克,当归4.5克,黑丑1.5克,制乳香、没药各4.5克,共研末,分作3剂,童尿调酒冲服。

(5)潞党参9克,细生地6克,酒当归4.5克,银柴胡4.5克,炒白术6克,川升麻1.5克,知母3克,黑栀子3克,防风4.5克,干藕节9克,水煎服。

(6)当归12克,血竭3克,牛膝9克,苏木1.5克,木香3克,杜仲9克,肉桂1.5克,洋参3克,珠粉2克,琥珀6克,麝香2克,研末,每次3克,开水冲服。

13 十二时草药引

子时:六味草。丑时:万金草,千金红。寅时:青鱼鳞。卯时:满山红。辰时:梅花草,百根草。巳时:白毛将军。午时:万毒虎。未时:一粒珠,蒲公英。申时:卷柏。酉时:两面针。戌时:圣金草。亥时:莲子草。

十一、春夏秋冬四季打伤方

春季在头,夏季在手,秋季在脚,冬季在心包络。

春打伤方:川三七3克,红花3克,血竭3克,桃仁6克,苏木10克,归尾3克,生地3克,香附6克,陈皮3克,薄荷3克,紫苏3克,金不换6克,朱砂3克,槟榔6克,麝香1克,乳香3克,没药3克,甘草3克,百草丹5枚,水煎服。

夏打伤方:白术6克,大黄3克,茯苓6克,黄柏3克,红花3克,血竭3克,桃仁3克,陈皮3克,槟榔3克,沉香3克,淮山3克,川芎3克,补骨脂10克,木通6克,砂仁6克,甘草3克,水煎服。

秋打伤方:白术6克,茯苓6克,槟榔6克,桃仁6克,生地6克,金不换6克,苏木6克,降春香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百草丹5枚,朱砂3克,甘草6克,郁金6克,麝香1克,水煎服。

冬打伤方:麝香0.6克,沉香6克,木香6克,香附6克,没药6克,乳香6克,红花6克,生地3克,桂枝3克,川芎3克,朱砂3克,桃仁6克,九层塔4克,补骨脂3克,川三七1克,甘草1克,百草丹5枚,水煎服。

春季加荆芥4克,夏季加红花4克,秋季加黑丹4克,冬季加防风6克。

十二、十二时伤药物归经

子、午时伤加车前子、淡竹叶。

丑、未时伤加大黄、生地。

申、寅时伤加茯苓、白术。

酉、卯时伤加桑白皮、杜仲。

戌、辰时伤加防风、荆芥。

巳、亥时伤加木通、栀子。

注:本书中的“寸”系指针灸学上的同身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