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旅游学刊第31卷2016年第1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1No.112016

其需求开发养生美食、山地运动、文娱活动等旅游产品。

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对旅游地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文化要求更加高。我国适合发展康养旅游的地域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较低,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高,也是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区,是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区,更加适合开展高品质的旅游产品。

康养旅游产品应该遵循旅游发展规律和旅游市场的需求,分层次和成体系科学地打造,康养旅游产品应分为高、中、低端旅游产品。低端产品应以环境美化、自然观光、美丽乡村为主,打造“养眼”的观光系列基础产品;中端产品应以健康养生、运动康体等为主,打造“养身”的休闲系列重点产品;高端产品应以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主,打造“养心”的文化系列特色产品。这些产品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满足多层次的康养旅游市场需求,最终把项目地打造成为康养旅游目的地。

七、结论与讨论

康养旅游是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旅游形式,研究尚少,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的结论也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一是康养旅游的终极目标是游客获得幸福感,是要以良好的物候条件为基础的专项度假旅游,而非乡村旅游一般遍地开花。二是我国适合康养旅游的地域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片区和秦岭以南片区,这还需进一步的科学论证。三是康养旅游的需求市场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亚健康人群和追求生活品质的人群。

(作者系四川大学在站博士后,攀枝花学院副教授;收稿日期:2016-09-25)

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①

刘庆余1,弭宁2

(1.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曲阜273165;2.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曲阜273165)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02

一、“旅游+健康+养生”催生旅游新业态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消费观念的升级等,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外出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尤其是健康养生旅游成为业界新宠。健康旅游一般包括保健旅游、医疗旅游、养生旅游、美容旅游等类型,尽管它们侧重点不同,但目

的都是一致的——追求健康养生、修身养性。保健旅游偏重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医疗旅游偏重康复疗养、治疗疾病;养生旅游偏重延年益寿、增强体质;美容旅游偏重美容护肤、整形塑身。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无论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易经》《本草纲目》等文化典籍,还是人们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文化、炼丹术等都展示出丰富多彩的养生传统。当前,健康旅游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得到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探索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世界养生协会等机构认为,养生旅游是一种为保持和增强个人身心健康而进行的旅游。Mueller 和Kaufmann认为健康旅游是指人们以维持和促进健康为目的外出旅行和停留所引发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②。薛群慧等认为健康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背景、休闲养生活动为主题的专项旅游产品,也是利用中医养生、现代医学、心理疏导,以及各种有益于身心的艺术、运动、学习等方式开展旅游健身的活动③。尽管学术界对健康旅游的概念还未统一,但理论与实践界在“旅游+”以下对象时,提及较多的是健康、养生、度假、保健、医疗、美容、中医药等,一般来说“健康养生旅游”这一说法,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二、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是发展健康养生旅游的必然要求

推进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增长点和有效抓手。自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6年3月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一文以来,全域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研究热点。全域旅游是将过去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进行转换,使得旅游经营管理不再局限于景区、旅行社、饭店、导游和旅游商店,而是扩展至包括社区居民、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目的地统筹发展层面。

健康养生旅游所依托的资源种类繁多,大致包

①本研究受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项目(TYETP201431)、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3CDYJ23)资助。

②Mueller H,Kaufmann E L.Wellness tourism:Market analysis of a special health tourism seg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hotel industry[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2001,7(1):5-17.

③薛群慧,邓永进.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245-249.

??4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第31卷2016年第11期

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有森林、温泉、山地、海滨、草原、乡村、花卉、河流等,人文资源有中医养生、健康服务、休闲农业、人文养生(武术、琴、棋、书、画等)、健康养生会所等机构。健康养生旅游所涉及的对象非常丰富,本质上是一种“旅游+”战略,旅游+森林、温泉、海滨、医疗、养生等,可以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和融合力,催生旅游新业态,产生“1+1>2”的增值效应。

从市场宣传来看,与健康旅游相关的有医疗健康旅游、养生度假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可以说他们互有交叉,是旅游与康复、度假、健身、养生、中医药等项目的有机结合。发展健康养生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大致包括旅游、医疗、体育、乡村、林业、水利、社区等,必须改变发展理念,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即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因此,健康养生旅游唯有构建涵盖旅游产品、产业、公共服务以及营销网络的全域发展格局,才能适应“全域旅游”“旅游+”等战略的迫切要求。

三、全域旅游视野下健康养生旅游发展对策

健康养生旅游特别强调全面舒畅身心,理应突破以往景区景点旅游发展模式。为此,本文从健康旅游“全体验旅游产品”“全链条旅游产业”“全覆盖旅游公共服务”以及“全媒体营销网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深入挖掘中医药资源,推出健康养生旅游全体验产品类型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有甲骨文详细记载医疗卫生、疾病类型等内容。延续至今,我国中医诊疗技艺日益精湛,拥有针灸、推拿、拔罐、足疗、刮痧、食疗药膳等全方位医疗手段。近年兴起的“医旅”结合、“医养旅居”结合等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模式,其特点在于发挥中医养生文化与旅游、度假、体育方面的共生优势。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准备推出一批以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集中医药康复理疗、养生保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产品。

各地可根据中医药资源赋存、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全力推出以医疗护理、疾病预防、康复理疗与修养身心为主题的全体验型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首先,依托特色中医药资源、现代医疗技术、良好生态环境等,将中医药资源与观光旅游结合、将中医医

疗服务与度假旅游结合,推出中医药保健养生、康体疗养旅游产品。其次,充分利用中医处方,辅以精美包装,推出中药材、民间药、民族药等购物养生类旅游产品。最后,推进医旅结合,大力发展森林养生、温泉养生、海水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等健康旅游产品。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构建全链条健康养生旅游产业示范区

健康养生旅游活动所涉及的资源种类繁多,相关服务部门综合交叉。从提高游客体验质量角度来看,亦采取组团式发展思路才能打通全链条产业体系,发挥其规模效应。有条件地区可以构建大健康养生旅游产业体系,推进旅游与医疗、养老、度假、体育结合,发展健康养老、休闲养生、温泉养生、旅游度假等旅游新业态。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等发布《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创建工作的通知》,拟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建成1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000个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目前,各地正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健康养生旅游,北京、上海、广州、海南、陕西等旅游发达地区,借助中医诊疗技术、医疗设施以及医疗旅游服务体系,打造健康旅游产业链条。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旅游产品,如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评选“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已确定3批共30多家单位入选;广东省评选“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武夷山举办以“最美武夷山人间养生堂”为主题的茶道养生论坛;山东蒙山重点打造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主推养生、养老、疗养、休闲、健康旅游等产品,自2012年起已举办4届中国蒙山养生长寿文化旅游节。

(三)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健康养生旅游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

全域旅游发展的健康运行,涉及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要素整合等方面,离不开管理体制机制的保障。自2015年国家旅游局实施“515战略”以来,各地不断推进旅游综合改革。一些旅游重点地区纷纷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显著增强旅游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职能。2016年8月,宁夏泾源县同时成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和人民法院旅游速裁庭,为全域旅游发展创造良??5

旅游学刊第31卷2016年第11期Tourism Tribune V ol.31No.112016

好法治环境。

健康旅游公共服务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交通便捷、旅游便民惠民、旅游行政等5大服务体系。这5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本质上与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是一致的。建议构建旅游主管部门与中医药、体育、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的协调机制,形成健康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合作局面。在健康旅游发展成熟地区设立全域旅游发展委员会、健康养生旅游产业协会等,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制定健康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设立健康旅游发展基金、搭建健康养生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康体理疗旅游服务中心,全力做好健康旅游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资格认证、人员培训、交易服务、资金保障、行业自律等综合服务。

(四)以“旅游+互联网”为媒介,构建健康养生旅游全媒体营销网络体系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建立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这实质是构建全媒体营销网络,全媒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各种媒介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它整合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音像、出版、网站等媒介形态,实现多种用户终端的信息融合接收。

目前流行的“医旅结合”“医养结合”等养生旅游模式,涵盖温泉会所、养生休闲小镇、山地疗养度假等旅游目的地,有些已经达到智慧养生、智慧旅游阶段,提供健康管理检测与实时反馈、生理评估与心理健康测评等一整套健康管理服务。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如将石墨烯中医“号脉”手环套到手腕上,打开手机上预置的App,脉搏的波动曲线随即出现在屏幕上,并看到体质诊断、中医建议等。再如,结合物联网手段、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医疗终端等研发的中药熏蒸养生床、熏蒸保健床等可以应用到养生旅游的各个环节。

上述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各类旅游产品均可采用全媒体网络营销,以达到实时、高效、便捷的营销效果,通过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游客提供售后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依托全媒体营销网络可以实现健康养生旅游的精准营销,即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如网络、电商平台、手机、微信、即时信息(IM)、问答式网络社区(ASK)等,借助大数据处理技术对健康旅游产品需求信息进行采集、处理、

存储与分析,从而为供需双方提供快速、精准、有价值的信息,建立个性化的顾客沟通服务体系。

(第一作者系该院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该部副教授;收稿日期:2016-09-22)

对森林康养旅游科学性研究的思考

丛丽,张玉钧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系,北京100083)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03

随着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恶化和城市人群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健康保健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森林康养不仅在林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将成为国民共享的一种生态福利。森林环境可以减轻压力,产生放松身心效果。森林康养是近年来国际非常流行的一种健康体验模式,集林业、医疗、卫生、养老、旅游、教育、文化等于一身,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新兴产业,是未来森林服务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森林康养”一词从“森林浴”发展而来。19世纪40年代,德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森林浴基地,形成了最初的“森林康养”概念。“森林浴”起源于德国的“气候疗法”“地形疗法”和“自然健康疗法”,法国的“空气负离子浴”、俄罗斯的“芬多精”科学和韩国的“休养林构想”,是由温泉浴、日光浴等衍生出来名词,英语称为Green Shower、Forest Bath或Forest Therapy。2007年,国际林联(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rest Research Organizations,IUFRO)发起了一项为期5年(2007—2011年)的“森林与人类健康专项任务”(Task Force on Forests and Human Health)计划,欲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以共同研究森林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在推行“森林康养”项目后,国家医疗费用总支付减少30%。根据这一国际健康潮流,2016年5月6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强调重点发展森林旅游林休闲康养产业。“十三五”将是生态养老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年,我国一些省市地区如北京、甘肃、黑龙江、福建和湖南等就森林康养相关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建立了北京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甘肃秦州森林体验教育中心等,湖南省提出到2025年要建百个森林??6

全域旅游智慧化建设运营模式

全域旅游智慧化建设运营模式(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一代智能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智慧旅游是信息时代的一种全新旅游形态,是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应用普及化和产业高端化的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其内涵是以信息、知识为核心资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手段,以泛在高速光纤网络、无线网络为基础,通过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对环境的透彻感知以及科学有效的信息处理,创新旅游管理模式,提高旅游运行效率,改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区域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区域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智慧旅游”作为未来旅游功能和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是工业化向信息化全面进化的跨越式发展之魂,将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规划、建设、运行、管理营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并将实现游前、游中、游后和再游的巨大变革,

实现政府决策、旅游管理、公共服务和游客全程服务的革命性进展。 全域旅游的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具体工程建设完成后的运营又是一件长期复杂的工作。为切实有效的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对于不同的景区项目需要应当根据其独有特性选择不同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因此对智慧旅游产业链及建设运营模式的分析及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域旅游智慧化产业链分析 全域旅游的建设是以开放式创新的理念汇集大众智力资源,并根据社会需求将相关技术打造成一条囊括全区域全行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的过程。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条产业链整合,现有行业的企业将在这条产业链中一一定位与固化,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从国内外经验来看,目前智慧旅游建设和运营中的产业链主体及各自诉求各异。 其中通信运营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慧旅游的建设运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旅游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关于推进XX镇全域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紫陵镇全域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享受生活,旅游成了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因而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实施的结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旅游产业作为促经济、解就业的新型产业,现在在我镇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我镇依托神农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我镇旅游业的转型升级。现将我镇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紫陵镇位于太行山脚下,神农山,是我们紫陵镇旅游业发展的门面,国家AAAAA(5A)级风景旅游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旅游品牌景区”总评榜当选“2011年中国最具实力景区”。并且吸引了各方游客来这里游玩。 神农山欢乐岛,发展诸多旅游项目丰富了神农山旅游的娱乐设施。主要娱乐项目有:水上电影院、爱情蝴蝶关馆、76米亲水娱乐彩虹滑道、500米海浪漂流河等等,海啸造浪池----在紫陵就能体验大海中冲浪的刺激! 万亩果园,春天的花海,秋天的硕果,也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让每位来玩的游客流连忘返。 但是2016年1月,被河南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给予通报

批评并限期整改。这充分体现出神农山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问题 1、旅游资源较丰富,但景点开发水平低。神农山整体上以登山为主,虽然开发了缆车,滑道等但是这些在别的景区也有,神农山景区内水资源太缺乏,有待进一步开发,还有神农山之前的一线天景观已经在景区缆车滑道建设中被取缔,游客的选择性被局限,没有进行开发建设。整体显的神农山景区太单一。 2、旅游资源分布较好,但总体整合度差。紫陵镇的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大体可分为神农山风景区,仙神谷景区,万亩果园,八一水库的欢乐岛等景区,人文、自然、特产各类资源相得益彰,但是管理水平相对欠缺,总体整合度差。 3、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品位和影响,但是设施服务滞后。神农山景区是国家AAAAA(5A)级风景旅游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旅游品牌景区”总评榜当选“2011年中国最具实力景区”。但是目前各景区内部陈列枯燥,缺乏吸引力,景区内收费项目比较多,价钱也相对较高,无讲解员,无导游服务,无整体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无整合的旅游管理等现象较为突出。在景点或餐饮服务场所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尚需改善、服务热情和接待规范有待提高,在神仙谷景区内的小吃没有形成规模,场地规划不合理,各小店凌乱分布,造成环境差,给人较差的印象。

未来5年中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未来5年中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中国推进“全域旅游”的步伐将更加务实、坚定。 向全域转变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公布了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内先行先试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以全域旅游开创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年多以来,国家旅游局围绕全域旅游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多个文件,除此之外,在“十三五”旅游规划文件中均围绕全域旅游开展工作部署,加大了政策扶持的力度。同时,全域旅游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云南省委书记陈豪、贵州省省长孙志刚、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咸辉等多位党政“一把手”纷纷力推,全域旅游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全域旅游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除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全域旅游时代也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革新,“从过去部门的单一的管理体制,要过渡到现在的综合管理体制,适应这个综合产业、综合需求的一个体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谈到的就是“1+3+X”的综合管理模式。 “1”是指旅游局“升格”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发委”)。从2009年海南省旅游局更名为海南省旅发委,到2017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9年来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3”是指“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局旅游分局”。国家旅游局与各地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87家,旅游工商分局机构43家,旅游巡回法庭机构118家。 “局”改“委”,不是简单的“改名字”而是从源头上“改观念”,将旅游部门由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政府组成部门,显示出从中央到地方,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形成了从行业单打独斗到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的新格局。 此外,国家旅游局还打出组合拳,联合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对A级景区实行“有进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镇全域旅游发展,规范辖区内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建设、服务和发展,加快镇旅游建设,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思路的重要新引擎,深化镇文旅融合,以街为核心,以光尊寺、卧佛寺等文保单位和乌铜走银、百年老茶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在激活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元素的同时,将文化、旅游、康养、饮食等产业与旅游相融合,打造出集“吃、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体,逐步形成全域发展、全产融合、全民参与的美丽旅游模式。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区两级的决策,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沿袭以街为主骨架的传统街区格局,保留、恢复重建部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戏台、古民居;在现有河道基础上穿插引导,再现昔日小桥流水,结合布置绿化恢复旧时外八景之一

的“北津烟柳”、“梅花古渡”等景观;正确处理保护与更新,把古镇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辉煌,力争成为国家历史名镇;利用北庙水库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应旅游市场需求,结合现有的龙王塘、孟官温泉、乌龙社区的草莓采摘、西番莲采摘等景点,开展乡村休闲游。将古镇打造成市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建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融美食、田园采摘的田园旅游,建成集商贸、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商贸区。 1. 旅游基础设施 镇有320 国道及大保高速公路沿镇政府驻地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并设有高速路进出口,交通高速便捷。 镇域内道路硬化率较高,交通便利;人畜饮水水质水量达标;邮政通行便捷齐全;环卫制度落实严格且保持良好;医疗集中便捷高效 2. 旅游管理 镇在旅游管理方面,成立工作小组,就旅游定位做研究,同时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收集游客意见。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创新旅游发展体系,形成统筹推进、综合监管、部门联动、协调高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 3. 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网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导读 “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 ——作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发力点,全域旅游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全域旅游再掀热潮。《标准》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各地在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 绿维文旅基于多年经验与研究,提出了四大关键思维、六大要点与五大规划体系,可为各地提供全域旅游规划与创建辅导全程全链服务。 01 全域旅游规划要体现验收文件要求 从2015 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到近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发布的《标准》制定了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面对 1000 基础分和200 创新分,如何准确理解评分标准?如何正确利用验收标准?这就需要从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绿维全域旅游与景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王志联认为,要抓住全域旅游验收文件的要点,根据各地发展现状补短板,然后基于验收标准进行科学规划与创建辅导。 在《标准》中,公共服务(230 分)和供给体系(240 分)是验收的两大要点,二者的分值和占总分值比例接近50%:一,要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设施完

善,运行有效;重点通过交通体系的完善,带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提质升级。 二,要求旅游供给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结构良好,假日高峰弹性供给组织调控有效。在旅游供给体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均排名前列,尤其是旅游吸引物和融合产业,所占分值远超其他。在旅游吸引物体系中,城市与特色村镇的分值超过了景区与度假区的分值,要重点拓展景区以外的城乡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全域旅游供给水平。 02 全域旅游规划四大关键思维 自主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全域旅游规划非传统规划, 需要规划宽度与深度,需要以“打破边界”的思维,提出适当的解决路径与方案。即,运用简化降维思考,辨析错综复杂的资源信息,形成条理清晰、严密扎实的规划,并实现规划的落地。 王志联院长认为应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思维角度——“解构”“整顿”“降维”“贯穿”。 在历时一年完成的《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中,绿维文旅专家及项目团队正是从上述四个思维角度,形成了厦门独特的全域旅游模式。 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对厦门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解构,融合生态红线、城市总规、土地利用等情况,探索实施战略及路线,围绕发展限制条件与空间突破,最终解决当地特有的问题,形成“重点发展城市、海洋与山乡三个层次”的厦门市旅游新格局。 绿维文旅《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获得了魏小安教授和专家组的高度好评,认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资料丰富翔实,成果体系完整,符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厦门市旅游委杨琪主任表示,这是她多年主持编制的几十个规划中最好的规划、是一个创新性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创新性在全国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示范性样板规划,要求绿维文旅继续深入项目之中,持续辅导,深入设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DB52∕T 1507-2020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5 工作程序 (2) 6 规划要点 (3) 7 规划成果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规划文本参考提纲 (8) 参考文献 (10)

引 言 贵州省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示范省。为规范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编制工作,提升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的引领性、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要求,促进地方全域旅游发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件的制定,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合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实际,在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创新和规范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工作程序、规划要点、规划成果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1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6354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26356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 26358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GB/T 26361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GB/T 2636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GB/T 31380 旅行社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31381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GB/T 3138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LB/T 024 旅游特色街区服务质量要求 LB/T 025 风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服务设施要求 LB/T 035 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 LB/T 064 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 LB/T 065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发展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 展理念和模式。 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创新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提升旅游业发展能力,拓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区域旅游增长极,构建旅游产业新体系,培育旅游市场新主体和消费新热点。 协调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需协调;有利于推动区域特色化发展,促进景点景区内外协调;有利于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城乡协调;有利于完善产业配套要素,促进软硬件协调;有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促进规模质量协调。

绿色发展方面,发展全域旅游能把生态和旅游结合起来,把资源和产品对接起来,把保护和发展统一起来,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创造更多的绿色财富和生态福利。 开放发展方面,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拓展开放发展空间,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形成开放发展的大格局。 共享发展方面,实施全域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带动广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农业人口的福祉;还能提升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形成统一高效、平等有序的城乡旅游大市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发展全域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国内游达40亿人次,人均出游接近3次,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过85%,自驾游超过60%。一个区域的旅游质量,不单单取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服务质量,而是由整个区域的综合环境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全过程,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 当前,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目标不相适应,旅游产品和以厕所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 发展模式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同理心来发展,以幸福感为准绳,以共享、同生为依归,以智慧化为手段,以规划创新为保障。 今年1月19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必须从现在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也就是说,旅游业发展再也不能仅仅盯在一些具象的景区景点上,而要把旅游的视野扩大到一个地区的全域。 因此,“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开花,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近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上所作的《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拓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了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首先就要先弄明白对“全域”两个字的理 解,“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开花,更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而是一种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旅游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全域旅游是什么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到我们未来要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叠和分离的过程中,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团队游时代的旅游体验,其质量可以通过节点的管控来加以控制和保障,而散客化时代由于游客行动空间的分散性,加大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保障难度。散客化发展潮流所推动的全域化旅游发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及时调整与创新。一方面,旅游领域的政府主导应该更多地突出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及时调整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规格,以强化对公共资源的调控能力,通过资源协调、服务对接等具体措施来保证全域旅游理念的落地。 全域旅游也可以表现为体验化。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所瞄准的资源会越来越多样,产品会越来越多元,所以说全域旅游会在全时、全境、全产业链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另一个就是大战略。现在国家对旅游业的期待越来越高,期望旅游业能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突显旅游产业的中心地位,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以开发共享的姿态,去推动群落化的发展,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全域旅游本身在共享经济社会中,是一种新的模式,希望借此推动财富增长机制的变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幸福增长机制的建立,当然它需要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更合理的价格、更适宜的产品。

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调研报告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作用大,影响面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两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对于调结构、扩就业、增收入、优环境、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 一、平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县建于西晋太康年间,历史悠久。境内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可谓面广、质高、种类全。县域风景区总面积310平方公里,占全县陆地面积29%,自然景观涵盖山岳、水体、森林、海滨、海洋、海岛等。人文景观更是涵盖文物古迹、革命圣迹和名人大家,且品质突出,具有典型性和稀缺性。可大致概括为四色:红色(革命圣地),蓝色(海滨海岛),绿色(自然生态),古色(古建筑、古文化)。红色主要有被列为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蓝色主要有“贝藻王国”之称的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绿色主要有4A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市级风景名胜区南雁门、西湾和县级风景名胜区龙戏潭,满田国家森林 公园等;古色主要有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顺溪明清古建筑群、会文书院、苏步青故居、谢侠逊碑林、霁山碑林、金钱会起义遗址、宝胜寺双塔、坡南古街等。古文化方面更是不胜枚举,历史上出了9个状元(如加上苍南的8个和存争议的3个,近20余个),在全国县一级绝无仅有。还有位于万全的古代三大造船中心——三国东吴的横屿船屯,青街的畲族三月三民俗节,此外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腾蛟镇和顺溪镇旅游资源等等。近年来美丽乡村和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更是方兴未艾,成为新兴的旅游资源。

浙江文成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浙江文成县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产业逐渐成熟,可以说已经进入了 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休闲旅游已成为 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但是,单一式的旅游产品或旅游景区已经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出游诉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认为,伴随着旅游发展阶段的加快演进,我国旅游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1全 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下一阶段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省级层面: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2)》,召开全域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市级层面:温州市成立旅游联合会,召开全域旅游工作推进现场会,谋划全域旅游大格局。顺应旅游发展趋势,文成县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号召,立足丰富独特的山水、人文旅游资源,提出了发展全域旅游战略,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浙江省最佳旅游目的地名城和温州的山水理想家园”三大目标。2016年文成县出 台了《文成县旅游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对文成旅游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全域旅游发展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成绩,获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称号,但对全域旅游的相关基础研究还不足。 笔者通过梳理知网上研究文成全域旅游的文章,发现目前仍为空白。全域旅游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理论研究作为支撑,进而政府部门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针对研究不足情况,本文将以文成县作为研究案例,希望通过本次的论文的撰写,能提出符合文成县实际情况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并建设性地提供相关建议供该县决策使用。论文内容一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为后文的展开做铺垫,阐述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阐述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最后阐述论文研究的思路 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部分。首先对旅游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阐述旅游相关理论,为后文撰写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文成县产业现状分析部分,通过介绍文成县的基本概况和分析文成一二三产业现状,得出文成发展旅游的必然性的结论;第四章,文成县旅游发展现状部分。 重点围绕资源条件、市场条件、现实条件、政策条件来介绍文成县旅游发展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旅游经济和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旅游业以持续增长的消费 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朝阳 产业”,并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乐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乐东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乐东旅游业以及整 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 根据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发[2015]182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 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向 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树立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形象,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 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示范区分为 全域旅游示范县(含县级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含地州)。各地首批

申报全域旅游示范区,原则上不超过10%左右的县(含县级市),有条件省份可适当申报市(地州)为创建对象。创建主体为县、市地州人民政府,成熟一批公布一批。2016年验收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主要考核指标 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 2.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 3.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4.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6.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 二、当前乐东旅游业发展现状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乐东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乐东旅游业从无到有,经历了起步、调整和提升等发展阶段,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乐东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尖峰岭原始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升级;二是2015年底通行的海南西环高铁给乐东旅游业增加了新的动力;三是随着我县旅游部门加大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乡村休闲游,在尖峰岭、龙沐湾等景区附近的旅游特色村庄,已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45.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3%;旅游总收入达到 2.17亿元,同比增长15.1%。初步测算2015年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同理心来发展,以幸福感为准绳,以共享、同生为依归,以智慧化为手段,以规划创新为保障。 今年1月19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根据我 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必须从现在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也就是说,旅游业发展再也不能仅仅盯在一些具象的景区景点上,而要把旅游的视野扩大到一个地区的全域。 因此,“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 的全面开花,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 近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上所作的《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 力开拓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了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首先就要先弄明白对“全域”两个字的理解,“全”不是指全部,“域”不只是空间,“全域”不是“全能”,全域旅游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全面开花,更不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模式,而是一种在旅 游发展过程中,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旅游问题的时候,应该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全域旅游是什么? 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式,是来自于需求侧的推动。从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 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到我们未来要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重叠和分离的过程中,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旅游方式和旅游地位也会发生变化。团队游时代的旅游体验,其质量可以通过节点的管控来加以控制和保障,而散客化时代由于游客行动空间的分散性,加大了旅游体验质量的保障难度。散客化发展潮流所推动的全域化旅游发展,要求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及时调整与创新。一方面,旅游领域的政府主导应该更多地突出旅游

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近年来,XX镇坚持旅游“一盘棋”发展思路,围绕“两山一带”(南靠XX山、北靠XX山、万亩橘海风光带X)空间布局,加快镇域旅游建设,形成了“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四季游,收获了旅游产业带来的发展红利。为深入贯彻落实好今天会议精神,全力创建XX市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实现旅游富民、生态强镇,作如下发言: 第一,规划引领,规范全域旅游空间格局。以“景区驱动+全业聚焦+全民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引领,完善“两山一带”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旅游规划与城市、产业、交通、环保等规划深度融合,避免同质化,确保多规合一,实现区域间、行业间无缝对接。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聚零为整,形成全镇上下合力抓旅游的工作格局,树立“全域皆景点、处处有服务”的旅游形象。 第二,深度融合,释放全域旅游发展活力。着力将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以特色农业产业为支撑,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引导发展精油、果茶等深加工旅游品牌;以XXX新区建设为契机,力争将旅游元素融入工业产业,打造工业旅游产品;以商贸服务业为载体,提升土菜、传统美食、小吃等特色餐饮品质,改造特色民宿和家庭旅馆,建设特色文化街区,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释放全域旅游发展活力。 第三,完善设施,提升全域旅游景区品质。按照旅游景

区建设标准,坚持强基础、促服务,持续加大投入,完善“两山”片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等配套设施。配强力量,强化监管,抓实旅游安全等防治工作,提升全域旅游景区品质。 第四,强化宣传,营造全域旅游浓厚氛围。坚持“三分打造,七分包装”,树立大营销理念,制定大宣传方案,谋划大推介格局。积极对接全区旅游发展规划,会同区旅游局开展赏花、摘果等节庆活动。结合人文、爱情、公益、环保等内容,引入旅行社打造“一日游”“两日游”“夏季避暑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开发浪漫度假、休闲观光、登山健身、公益植树等生态旅游产品,盘活XXX全域旅游资源,营造全域旅游浓厚氛围。 各位领导、同志们,全域旅游是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旅游发展模式,我镇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总结提炼XX镇全域旅游内涵和外延,坚持以人为本,站在游客和旅行者的视角,把好方向,管好大局,做好细节,为盘大做强XX镇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建设美丽富饶生态XXX 作出新的贡献。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方案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方案

XX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XX镇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整合本地现有得天独厚的XX景区旅游、独有的XXXXX文化、以及特色旅游产品等资源,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进行营销与推广,打造XX镇特色生态体验服务品牌,促进文化传播效应,加大景区知名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地方经济产业化发展。项目发展规划方案如下: 一、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现状 2、文化发展现状 3、经济发展现状 XX镇地处县城西北方向,人口8748人,该镇距县城9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民风淳朴,主导产业有蚕桑、食用菌、畜牧、烤烟、山林经济等,民办农产品加工厂两家。XX镇主要以农产品的种养销售为主,产品质量错综复杂、品类多而杂、包装简陋或无包装,产品附加值低,产品与其它区域差异化小,没有形

成特有农产品。 二、发展的必要性 1、统筹发展 以旅游为优势产业,按照的发展理念,整合区域内的相关产业、特色产品、农家乐、旅游资源等,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出口,突出特色的发展模式,系统化优化提升,更好的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承载方式 谁拥有文化品牌,谁就拥有引导文化消费潮流的主动权,谁就占据文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将一种绿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文化魅力和经济张力。只有切实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两个作用,打造具有XXXXX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才能创造出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XX镇的文化旅游品牌,应该是以XXXXX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有机统一,回归大自然和回味历史文化的辩证统一。以XXXXX文化为载体,扩大宣传旅游景点,带动人气,大力发展产品的,带动区域的产业发展。 三、战略规划 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全域旅游驱动因素与发展模式

中国旅游报/2014年/6月/4日/第014版 规划·投资 “全域旅游”驱动因素与发展模式 ——以《重庆市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例 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汤少忠 “全域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 1、景区泛化的“大旅游” 景区泛化的“大旅游”产生,一方面是传统景区旺季人满为患,大大降低旅游者的舒适度,于是形成了人们在旅游旺季选择不去传统景区而到城市、乡村、商业街等进行旅游休闲;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兴趣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以及交通的便捷化,人们的旅游空间更加广阔,突破了传统景区的界限;人们的旅游活动内容更加丰富,突破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因此,空间的全景化,成为大旅游时代的一种趋势。笔者在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参与的《上海徐家汇4A景区提升规划》并成功申报都市开放型景区,是景区泛化的一种典型代表;《重庆市渝中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渝中全域5A景区方案,也是一种趋势。 2、国民休闲的“大市场” 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特别是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传统出游两个基本条件有闲时、有闲钱“两个闲”中“有闲时”将更加有保障。而随着游客的旅游需求正逐渐由游览广度向体验深度转变,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景区化的发展模式显然难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创新旅游活动空间、旅游活动内容,进行空间全景化、体验全时化、休闲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来满足休闲大市场的需求。 3、产业升级的“大产业”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具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在产业升级的大产业发展进程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以“出游型消费经济”进行全域全产业融合,发展“泛旅游产业”,能有效地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 4、顶层设计的“大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明确了“旅游产业”和“旅游事业”的双重定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顾此失彼,两手都要抓,只抓旅游事业,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难突出;只抓旅游产业,如同抓工业没有考虑环境影响一样,会产生很大很深的社会负面影响。全域旅游,强调全景化体验、全时化消费、全业化融合、全民化共享,能较好地统筹旅游产业与旅游事业的协调发展。 渝中“全域旅游”的现实意义 1、空间拓展的抓手 渝中区,是重庆的母城,重庆市的行政、文化、商贸和金融中心,也是重庆市唯一一个全域划入都市功能核心区的城区。由于面积狭小,陆地面积仅有18.54平方公里,迫切需要空间优化利用。全域旅游,不仅在空间上强调立体化、全景化打造,在时间上还注重全时化体验,能有效地拓展渝中区旅游发展空间。 2、形象展示的窗口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中国网 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1月 目录 一、背景分析 (1) (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 (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7) (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 (8) 二、总体思路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发展目标 (17) (四)发展思路 (20) 三、主要任务 (22) (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2 (二)党政主导,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22) (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 (24) (四)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4)

(五)破除壁垒,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38) (六)强化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有序 (41) (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43) (八)全域整合,构建开放的旅游营销体系 (46) (九)外引内联,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48) (十)全面开放,实现旅游外交突破 (49) 四、保障措施 (51) (一)加强组织领导 (51) (二)完善利益机制 (51) (三)部门协调推进 (52) (四)推动多规合一 (52) (五)加大财政投入 (52) (六)强化政策扶持 (53) (七)加强队伍建设 (55) (八)强化监督考核 (55) 一、全域旅游概念 (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专栏1 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 五个鲜明特征: ◆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 ◆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

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系列解读之一】如何认识与理解全域旅游 2016-02-04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石培华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何谓全域旅游?为何要发展全域旅游?如何推进全域旅游?笔者从理论技术层面和具体推进落实层面对全域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分析解读。 全域旅游的五个“新” 李金早局长指出,全域旅游是指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旅游业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当作旅游景区,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是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实践中如何理解全域旅游?主要体现在五个“新”: 全域旅游是一种发展新模式新战略。全域旅游是我国新阶段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变革。推进全域旅游就是跳出旅游抓旅游,抓旅游就是抓全面创新发展。全域旅游是旅游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载体,将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综合统筹推动旅游目的地建设极佳载体。我国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抓旅游主要是建景区景点、饭店宾馆,现在要从过去的点线到面的飞跃,要从全局出发,系统全面推进旅游。通俗说,全域旅游就是全域按照景区理念、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服务。发展全域旅游,就是按照五大发

展理念,从战略全局推进旅游发展,要与五位一体建设、五化同步发展等重大战略结合,综合立体推进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新型城镇化,就是抓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抓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抓民生,抓特色产业培育。全域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县域经济、市域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一种创新形态和模式。全域旅游要从战略全局谋划推动,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全方位整体推进,使旅游工作从局部工作变为全局工作,变成重点发展战略,从旅游部门抓旅游变成举当地之合力抓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态新品牌。发展全域旅游是用新的思维方式谋划新的发展方式,贡献新的生活方式,培育一种优秀旅游目的地品牌。对于游客而言,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目的地形态,是一种新的旅游生活方式。全域旅游形成新型的目的地,形成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能够全面动员、全面创新、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注重公共服务系统配套,注重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整体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全域化,统筹建设旅游目的地。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整体优化旅游服务全过程,提供全过程体验产品,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围绕市场构建主打旅游产品,形成全域化旅游产品业态,是公共服务便捷、旅游产品丰富、处处是风景、环境优美、便于自驾自助旅游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全域旅游也是推进旅游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推进全域旅游就是要构建大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整个区域的管理体制机制都应有旅游理念和标准,围绕旅游来统筹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相关产业调整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旅游管理全域化、全过程优化,推进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旅游综合执法、旅游综合统计监测、旅游综合规划管理、旅游社会参与等体制机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