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学复习纲要-山农

自然地理学复习纲要-山农

自然地理学复习纲要-山农
自然地理学复习纲要-山农

第一章绪论

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3.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天然和人为的)

地球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层)

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的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4)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5)研究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第二章

1.干洁空气及主要成分。★

2.大气圈的结构。★

3.大气的保温效应。★★★

4.全球辐射平衡是如何维持的?★★★

·大气(atmosphere)

包围地球的圈层气态物质——空气,统称为大气。

·气象(meteor)

大气中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雾、霜、雷电、光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统称。

一.大气的成分

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

1.干洁空气

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

氮和氧N2约占大气容积的78%,O2占21%。

二氧化碳只占大气容积的0.03%。

臭氧其容积比为0.000001%。

85km以下的干空气各成分的比例维持常定,分子量为28.964。85km以上的高层大气,主要由于氮和氧的离解,大气各成分间的比率开始随高度和时间而变化。

二氧化碳(CO2)

只占大气容积的0.03%,来源于地表火山喷发、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及有机物腐败等。多集中在20km高度以下。

最大特点: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主要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对大气有增温作用,被称为“温室气体”

2、水汽

来源—海洋、江、河、湖泊等各种水体、土壤和潮湿物体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

含量—不仅随时间和地点变化,而且与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含量随纬度增加而减少,随距海洋距离的增加而减少,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主要特点:

①有三相变化,是天气变化中成云致雨主要因素。

②能吸收、放出长波辐射,吸收和放出热量,调节气温

3、固、液态杂质(悬浮颗粒)

固态微粒

液态粒子

来源

①自然源海浪、风沙、植物花粉、火山灰、宇宙尘埃、森林火灾后的灰烬、岩石风化后的粉尘等

③人工源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烟、粉尘等

主要特点:

①能充当水汽的凝结核,常聚集成云、雾,降低大气能见度。

②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表放热,影响低层大气温度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上界——在理论上,当气压为零或接近零的高度为大气的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出现。大气圈的顶部并没有截然界限。不同学者研究结果不同。在高层大气物理中,常把大气上界定在3000km左右。

(地球半径R=6.37×106m )

2.大气压强(气压)

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

1)气压的水平分布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值用等压线绘出高、低气压的分布区域,就是水平气压场。低压(低气压、气旋)

逆时针旋转

向中心辐合

绝热上升

多阴雨天气

高压(高气压、反气旋)

顺时针旋转

向四周辐散

绝热下沉

多晴好天气

气压的垂直分布

1.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呈指数减小,递减率亦随高度减小(图3-3)

2.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有关

A、在气压相同条件下,温度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小,即暖区气压垂直梯度比冷区小;

B、在相同气温下,气压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愈小,气压垂直梯度愈大

3.大气分层

按照分子组成:

均质层——85km高度以下

非均质层——85km高度以上

按照大气温度和运动情况:

对流层——平均11km高度以下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5km高度左右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85km高度

暖层——从中间层顶到800km高度

散逸层——800km高度以上

4.标准大气

标准大气模式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86km以下是均匀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为28.964kg/kmol,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

1.太阳辐射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源

太阳辐射波长0.15-4 μm ——短波辐射

地-气系统辐射波长3-120 μm ——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能。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一是直接辐射

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散射辐射

二者之和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总量,称为总辐射

2. 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大气能量来源

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占到达大气圈顶层的太阳总辐射的18%

对地面辐射的吸收:50%×75%(~95%)

潜热输送:水分蒸发→水汽凝结释放潜热,最主要的方式

感热输送:陆面、水面与低层大气间的温差引起的。

大气的保温效应

大气获得热能后向外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可弥补地面因长波辐射而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大气起到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变化不至于过于剧烈,这种作用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3、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又依据本身的温度向外发射长波辐射,由此形成了整个地-气系统与宇宙空间的能量交换。在地-气系统内部,地面和大气也不断以辐射和热量输送形式交换能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辐射差额)。

1) 全球年平均辐射平衡为零,但局部地区却并非如此。纬度不同,辐射差额不同。

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保持正值的月份愈少。

2) 辐射差额的分布现状是产生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根本原因,并使全球辐射的热能和

温度常年保持相对平衡状态。高纬地区亏损的能量由低纬地区补充,能量由低纬向高纬输送。

3) 辐射平衡有明显的日变化与年变化。

√在一日内白天为正,夜晚为负;

√在一年内夏天为正,冬天为负。

四、气温

1.影响气温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纬度、地形、海陆)

①纬度

②地形

高度、坡向是影响气温高低的又一直接因素

?坡向

山地坡向不同,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热能时间长短不同,直接制约着不同坡向气温的高低。

③海陆

海洋和陆地地表性质不同,导致各自热容量差别而引起气温变化。

2.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结果,形成气温日变化与年变化规律。

日变化

?一天之内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最低值。

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在特殊情况下,某些气层的温度随高度而增加,即气温直减率小于零,这些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的主要类型: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和下沉逆温等

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

2.蒸发和凝结发生的条件。★★

3.降水的形成条件。★★

4.主要降水类型及成因。★★

一、大气湿度

(一)概念—表示大气潮湿程度或水汽含量多少的物理量。

1. 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叫水汽压。

饱和水汽压(E)·饱和湿空气中的水汽压叫饱和水汽压。

大气中的水汽压超过饱和水汽压,水汽就开始凝结

2.绝对湿度(a)

概念—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也叫水汽密度。

3.相对湿度(f)

概念——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E)之比。

关系式:f=e/E×100%

4.露点温度(Td)

概念—一定质量的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E=e)时的温度

二、蒸发和凝结

蒸发面上出现蒸发(升华)还是凝结(凝华)决定于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关系。

当e

当e>E,出现凝结。

(一)蒸发

1.概念—液态水转化为水汽的过程。

2.影响因素—蒸发面的温度、性质、性状、空气湿度、风等。

(二)凝结

1.概念—发生在f≥100%(e≥E)过饱和情况下,水汽转化为液态水的过程。

2.发生凝结的条件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与过饱和

?有凝结核

(一)降水的形成

1. 形成条件

①e > > E,即f>100%

②云滴要大,下降速度要超过上升气流速度,要能经历从云到地面的下落过程而不被蒸发掉。(云滴的增长过程:凝结增长和冲并增长)

③足够数量的凝结核

(二)降水类型

根据形成原因分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四种。

1.对流雨(热雷雨)

概念——近地空气强烈受热上升,绝热冷却时形成的降水。

特征——时间短并伴有雷电、冰雹的暴雨。夏季午后最易发生。赤道带全年均为对流雨。

2.地形雨

概念——暖湿气流运行中,遇山地阻挡在迎风坡(雨坡)凝结高度以上形成的降水。

3.锋面雨

概念——冷、暖空气块(团)相遇时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是中、高纬度的重要降水形式。

特点——水平范围大,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小。

4.台风雨

概念——台风中大量暖湿空气上升产生的强度极大的降水。其性质与对流雨近似,但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易造成灾害。

1.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力有哪些?☆☆☆☆

2.地转风、梯度风☆☆☆和热成风各自的成因。

3.大气环流的主要类型。☆☆

4.季风和海陆风的异同。☆☆☆

5.锋。☆

6.气旋和反气旋。☆☆

一、大气的水平运动

该作用力主要是气压梯度力G、地转偏向力A、惯性离心力C、摩擦力R。

气压梯度

概念——气压梯度为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空间向(矢)量。其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等于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

2.地转偏向力?

概念——由于地球转动而产生的使空气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

作用——同运动方向相垂直,只改变空气运动方向,不改变速率(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大小)。

3.惯性离心力(C)

概念——空气作圆周运动时,为保持沿惯性方向运动产生的力。

作用——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大小。

1. 地转风

概念——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个力相平衡(G=A ),自由大气中空气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产生的风。

2.梯度风

概念——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相平衡,自由大气空气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产生的风。

白贝罗风压定律

(地转风与水平气压差之间的关系)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相反

3. 热成风VT

概念——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

4.台风

大气环流

全球大气环流——行星风系(太阳辐射、地转偏向力影响)

区域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大范围的海洋和陆地间的热力差异)

地方性大气环流——局地环流(小范围的局部环境如地形起伏、地表受热不均等引起

全球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带-称作纬向环流,6个环流圈-称作经圈环流(为便于记忆又常称作3圈环流)。

1.海陆风

概念——由于滨海区域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地方性风。

?形成原理——海陆热力差异(类似东亚季风)

?与季风相同点:海陆相接区域

?与季风不同点:

东亚季风环流周期——一年,影响范围大

海陆风环流周期——一天,影响范围小

海陆风特点:

?白天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晚上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海陆风*山谷风*焚风* 布拉风*峡谷风

焚风

概念——未饱和湿空气,受山地阻挡被迫作动力抬升后,沿背风坡下滑形成的干热风。

2. 锋(fog)

概念——冷暖气团相互作用时的交界(过渡)面。即两个物理属性不同的气团相遇时首先产生锋

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指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反气旋——指占有三维空间的中心气压值比四周高的水平空气涡旋。

气候

概念: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般指30年以上)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其变化特征。

水循环——贮水库水体之间水分的往返交换,周而复始的互补。是地球各圈层最基本的物质流、能量流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实施途径是水的三种物态的更替与流动

?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能与地球引力,以及在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全球水分循环是最基本的物质流、能量流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盐度(S‰):指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平均为34.6‰,变化范围33‰—40‰。

氯度(Cl‰):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标准海水的氯度为19.381‰。

潮汐:海水位周期性涨落的现象。一般一个太阴日有两次涨落,白天的称潮,晚上的称汐,合称潮汐。

引起海洋潮汐的内因是海洋为一种具有自由表面、富于流动性的广大水体;而外因是天体的引潮力。

类型——半日潮、全日潮和混合潮

波浪的折射

波峰线在深水区是和波浪前进方向相垂直的。但波浪前进方向常常与海岸斜交,这样,同一波列两端的水深就可能有较大差异。近岸较浅一端因受摩擦而减速,离岸远而较深一端在深水处继续保持原速前进,于是远岸端以比近岸端相对较快地速度逼近海岸而终致波峰线发生转折,渐趋与海岸线平行。最后波峰线将发生转折而与海岸平行,这种现象就是海浪的折射。

洋流:海洋水体顺一定方向的有规则的水平运动称为洋流

按水温分类可分为暖流和寒流。

按成因分类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和倾斜流。

产生洋流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

洋流的作用:

1对全球热量影响:洋流对高低纬度之间热能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的热量平衡,有重大影响。

2对气候影响:一般来说,暖流流经的地区,气温增高,降水机会多;寒流流经的地区,气温降低,降水的机会极少。

3形成渔场: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随着洋流漂流,暖流和寒流相遇,有机物质十分丰富,吸引着大批鱼群向这里集中寻饵,形成大渔场。

4加速污染净化:陆地上排放到海洋中的污染物质,可以被洋流扩散到别的海域,虽使污染范围扩大,但也能加快污染物净化的速度。

1.基本概念:河流、水系、流域、河流的纵横断面、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径流变率、径流系数。☆☆

2.河川径流的形成和集流过程。☆☆☆☆

4.河流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河流:概指陆地表面依赖重力作用顺槽形洼地向低处流的线性水流

水系:干流和它的各级支流共同组成水系。大大小小的支流与其干流的组合形式称水系形式。流域:某水系的汇水范围称为该水系的流域

落差: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

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单位为m3/s

径流总量W 在一特定时间内通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

河流纵断面形态可分为四类:直线形、平滑下凹形、下落形和折线形

水情要素:

?水位

?流速

?流量

?水温与冰情

径流的形成过程,三个特征阶段:

?停蓄阶段

?漫流阶段

?河槽集流阶段

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口,沿河网向下游游动,使河流流量增加,叫做河槽集流。

河流补给的形式:

1降水补给

2融水补给

3地下水补给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5人工补给

河流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河流是所在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气候条件。

2河流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显著影响:

(1)河流是水分循环不可缺少的路径;

(2)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一起输送;

(3)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使固体物质随水迁移,地表高处不断夷平,低处不断被填高

.沼泽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1是蒸发是主要的损耗方式

2排水不畅,水的流动十分缓慢

3地下水位高

4径流极小

5主要补给来源是降水、融雪水和地下水。

上层滞水: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潜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即年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区与年降雪量小于消融量区之间的界线就被称为雪线

1.生态因子的概念★

2.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特点。★★

3.生态幅★

4.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式。★★

生态因子: 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热、水、空气和其它生物、地形、经度、坡向等。

生态幅:生物在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生态因子的忍耐范围,即生态幅。一般包括最适范围,生理紧张带和不能耐受带。

一、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

1、综合性

各个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2、非等价性

在生物生活环境内的诸因子中,其中一个或二个因子为主导因子。

3、不可代替性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其生态因子不是等价的,但任何一种因子都具有不可代替性和同等重要性。

4、限制性

生物对生态因子所内耐受的范围有一定限度

贝格曼定律:同类恒温动物在寒冷地区的个体通常比在温热地区的个体大的现象。

阿伦定律:哺乳动物其身体的突出部分在寒冷地带的通常要比温暖地区的有明显的缩短现象。

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1、对有害气体的吸收作用;

2、减尘作用;

3 杀菌作用;

4、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CO2的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受到生态因子的长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

?趋异适应:同一种生物由于不同环境的影响,在形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产生不同的生态适应。

种群生态适应对策:

?k-选择

?r-选择

K—对策者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机制,一般扩散能力较弱,但竞争力较强,即把有限能量资源多投入于提高竞争能力上。

k―对策者则以提高竞争能力获得优胜。

r―对策者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弱,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栖息生境,并通过高r值而迅速增殖。r―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

3.名词解释:生态位、优势种、建群种、生活型、演替、演替顶级。★★

4.生态学中的种类多样性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

5.区分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的意义。★★

生态位:群落中每一个生物所占据的小生境和它的功能结合起来就叫生态位。

优势种:生物群落中凡是个体数量多、体积和(或)生物量大、覆盖地面程度也大的物种均可属之。

建群种:指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在建设群落、决定群落内部结构和特殊环境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物种。

共建种:生物群落中两个以上的建群种

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

顶极群落(或演替顶极):指生物群落通过顺向演替最终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结构稳定的群落

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

自然综合体阶段: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是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整体性体现在自然地理综合体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地理系统阶段,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地理耗散结构阶段:非平衡有序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依赖外界环境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接受输出。

生态系统是一个控制系统或反馈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组织能力保持其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三个主要层次: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

?(一)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二)迁地保护

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畜牧场、引种培育中心等人工保护中心?(三)离体保存

建立植物种子库动物细胞库等

1.地带性分异规律及成因。★★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的类型及各自的成因。★★

3.垂直带谱的性质。★★

地带性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地理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的物质成分与物质运动的空间变化,具有沿纬线方向东西向延伸而随纬度增减南北向顺序性变化的特点。

非地带性规律包括:

干湿度分带性

垂直带性

干湿度分带性:指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些指标(大气湿度、降水、大陆度或者地壳厚度等)自海洋向内陆的顺序性变化,构成与经度增减大体相平行的带状变化

垂直地带性:若干自然地理环境指标随高度增加而递变的规律

垂直带谱:基带以上各垂直带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垂直带谱

垂直带谱的性质:

1具有基带的性质,基带为海洋型纬度地带,垂直带谱也具有海洋性特征;

2垂直带谱中不出现比基带纬度和海拔偏低的带;

3垂直带谱上部是否出现高山冰雪带,取决于山地海拔是否突破当地雪线高度;

4山地垂直带在数千米高度内完成了水平地带需要数千千米才能完成的地带更替;

5同一山地的不同地段和坡向,带谱组成或同一垂直带的分布高度都有很大差别。

1.自然区划的概念。★★

2.自然区划的原则及主要方法。★★

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性为理论依据去划分各自然区之间的差异和界线,确定各自然区等级(整体与部分)之间的从属关系,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称为自然区划。

自然区划原则

发生统一性原则

即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

相对一致性原则

即必须保证每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

空间连续性原则

也称区域共轭性原则,要求所划分的区域作为个体保持空间连续性,不可分离,也不可重复。

综合性原则与主导因素原则

任何自然区有别于其它同级自然区,都表现在地域分异因素及整体自然特征的差异上。

湿润系数:表示气候湿润程度的指标。它是干燥度的倒数。用地面水分的收入量与支出量的比值表示。

湿润系数K,降水量P,蒸发量E,即K=P/E,P≥E,表明水分收入≥支出,属于湿润状况;P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 自然地理学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 地理学“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第一章地球 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即一个光年,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小 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 彗星:定义: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动的一类质量很小的天体,是太阳系的成员之一。组成部分: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 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 月食: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月球上,

处于地影区的人们看到月亮全部或部分失去光辉。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受到太阳磁场和稠密气体对流区扰动的影响而处于剧烈运动当中。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太阳结构:1. 内部气体:核反应区、对流区、辐射区。 2. 外部气体:光球、色球、日冕。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 )))))))) 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的运动的共同特征: 各行星轨道面2. 1. 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所3. 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有的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4. 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5. 的倾斜都比较小;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6. 道面也较接近;转方向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形状效应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自然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一、概念题 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9、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0、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1、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二、填空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

三、简答题 (一)简述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环境”含义的差别。 答:在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因研究的主体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各自“环境”的含义也各有差别: 1、环境学领域的“环境”主要研究人体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体为主体的污染环境。 2、生态环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矛盾,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环境”。 3、地理环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环境”。

自然地理学期末总结(第四章)

自然地理学 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 第一节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一、水循环 1 、概念: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的作用下,通过蒸发、 水气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2 、类型:(按水循环的不同途径和规模划分)(1)大循环:海陆间循环(2) 小循环:海上内循环、内陆循环 3 、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依次所需要的时间。 4 、效应:(1)地球圈层构造(2)全球气候(3)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4)生 态平衡(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海洋起源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水量平衡 1 、概念:指任意选择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 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 2 、方程及意义:(1)全球:海上降水量+陆上降水量=海上蒸发量+陆上蒸发量 (2)海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海上蒸发量(3)陆上降水量-入海径流量=陆上蒸发量人为地大规模减少入海径流量,可能破坏淡水平衡。地表径流量入海是全球水量平衡的重要环节,而不是淡水资源的浪费。 三、海与洋 1 、洋与海的概念区分:(1)洋:地球表面连续的广阔水体称为世界大洋(2) 海:大洋的边缘因为接近或伸入陆地而或多或少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部分成为海。 2 、海的类型:内海(地中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四、海水的化学成分 1 、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质量之比。 2 、氯度:每千克海水中所含氯的克数。 3 、影响盐度的因素:大洋盐度一般在33~37之间,因受降水、蒸发和入海径流 的影响而发生区域变化。盐度=0.03+1.805*氯度 五、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 、颜色:决定于海水对阳光的吸收和反射状况。海水对蓝光吸收少,海水中质 点对蓝光散射强烈。 2 、透明度:近海岸低,大洋腹地高。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模板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地球与太阳系、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约30% 地貌、土壤约50% 生物群落及生态系统、自然地理区划约20% (二)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解答题约70% 二、其他

自然地理学 一、地球及太阳系 考试内容 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及太阳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理坐标系统、地球构造及表面特征、地壳的组成物质,岩石的形成及构造,以及火山与地震的分布和相应形成的地貌特征。 本部分难点在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掌握矿物的鉴定、三种岩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构造运动、地质构造、火山和地震的概念和理论; 重点在于掌握时区、地壳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地质构造; 考试要求 1、太阳系及主要行星的特点 2、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3、经纬度的划分 4、地球的圈层结构分布 5、三大岩性的转换模式 二、大气和气候 考试内容 本部分包括大气的层结结构,以及各层的特,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分类、气候带的划分方法、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难点是对大气环流的理解; 考试要求 1、大气的组成、热能来源及循环; 2、掌握基本概念(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冰晶效应、降 水量等)以及水汽的凝结现象、降水的形成过程; 3、大气环流的地理意义及形成的天气现象; 4、气候带的形成; 三、海洋和陆地水 考试内容 本部分包括地球上水资源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世界大洋及其区分、海水的组成及理化性质、海水的运动;河流、水系和流域的区分、河流的补给及流域的水量平衡、河流的分类、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湖泊与沼泽的特点、地下水的理化性质、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及地下水分类、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 重点是河流的分类、补给,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和运动;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是理解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规律; 考试要求 1、水资源分布特点 2、河流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影响 3、水量平衡理论及计算 四、地貌 考试内容

自然地理学考试内容及复习资料整理版

名词解释: 1、喀斯特地貌: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2、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 3、大气湿度: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传递而散布于大气中,使之具有不同的潮湿程度。大气的湿度状况是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由于测量方法和实际应用不同,常采用多个湿度参量表示水汽含量:1.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2.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3.露点温度。 4、地球圈层分化: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匀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而后,放射性元素辐射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 5、土壤: 土壤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的生物与非生物混合体,也是一个能从物质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剖析的自然体。 6、海洋资源:主要是指与海水本身有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例如溶解于海水的化学元素,海洋生物,海底矿藏,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及储存在海水中的热能等。 7、地壳: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界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为三十五千米,大洋下平均厚度5km. 8、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是在一定地形和时间条件下,由气候和生物对母质作用而不断演化和发育的自然实体,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可将土壤剖面理解为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 9、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0、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1、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12、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13、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4、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的综合现象。 15、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指大气中引起天气变化的各种尺度的运动系统。 16、水情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量、水温与冰清 17、地貌: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 简答题: 1、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2、水循环的过程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学(蔡运龙,伍光合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1)地理研究对象 地理研究对象——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2)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三)综合自然地理研究对象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建立划分各级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等级体系,以及对其动态、发展历史、未来变化的预测,以及人类与整体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研究。三、综合自然地理的任务 ?研究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本质联系和作用 ?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阐明他的整体变化和发展规律,并预测他的继承趋势?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划不同层次的自然综合体?确定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方向? ?协调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探索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综合自然地理的形成和发展(1)综合自然地理的基础(1)积累古代地理知识 从古代到18世纪的重大地理发现,地理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集和积累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古代地理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社会过程。 原始社会——所有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都被误认为是神圣的行为,并被

神秘的色彩所覆盖。这一时期被称为地理思想的朦胧阶段。 奴隶社会——地理得到了显著发展,地理应运而生。地理学家中最杰出的三位代表:厄拉多塞、斯特拉波和托勒密。 厄拉多塞(古希腊)——地理之父的代表:“地理”讨论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将地球表面分成五个区域,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区域,并绘制了世界时间地图——代表斯特拉波(古罗马):“地理”解释了尼罗河泛滥的原因,这是由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夏季雨量充沛 托勒密(古罗马) 地理分为地理和地理。地理学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反映了最基本的东西,使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地球的全貌。大地测量学详细地描述了各个国家,并且只向我们提供了一张图片。他绘制了当时世界上最详细、影响最深远的轮廓地图——“托勒密” 封建社会——地理停滞不前,通过旅行、宗教和战争扩大了它的地理视野。马可·波罗游记2。地理发现 “三大事件”——东南航线的开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南航线的开通——极大地刺激了地理学的发展,为综合自然地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古代地理的特点。1.地理处于收集和积累数据的时期。2.古代地理学实际上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3.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是纯粹描述地理现象。4.古代地理学有两个基本流派,即“杂学派”和“普遍学派”( 2)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 1.地理学“博杂派”转折时期自然地理学的诞生——人文地理学

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全国统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723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初试) (科目:723自然地理学) 一、考查目标 《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了解的深入程度,对自然地理各成分的结构、成因、特征、动态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地理各部门研究内容理解的熟悉程度,对自然地理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程度,以及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 基本概念约30% 基本原理与简要问题回答约40% 综合论述与综合分析约30% 注:以上比例与实际出题可能有一定出入。 (二)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 50分 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10分,共 6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选作2题),每小题20分,共 40分 三、考查内容 (一)绪论 地理环境和人类环境的概念和区别;地理学的“三分法”、“三层次”和“三重性”划分的涵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及依据;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地球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规律、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地理意义;岁差、章动和极移;地理坐标的定义;地球的圈层构造及特征;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三)地壳 地壳的物质组成、化学成分与矿物、造岩矿物及常见矿物;岩石的定义,岩浆岩的矿物组成、产状、结构、构造及岩浆岩的主要类型;沉积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类型;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变质作用类型;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地质构造的定义、

自然地理学考试要点

自然地理学教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20分) 1、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门科学,包括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它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作用下形成的。 3、天然环境: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环境。如森林和原始森林。 4、人为环境:是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如城市环境、农田环境。 5、海陆起伏曲线: 6、辐射平衡:P.68 7、天气与气候:P.1040 8、降雨量: 9、锋与锋面:P.99(关键是两侧气团气象要素的差异) 10、河流、水系和流域(P.150): 11、喀斯特地貌(P.207) 12、黄土与黄土地貌(P.225): 13、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P.355 14、纬向地带性: 15、经向地带性: 16、垂直地带性: 17、自然区划: 18、土地适宜性和土地限制性:(P.380)

二、需了解的内容(考试方式为填空,1空1分,30分) 1、地理环境包括:()、()、()三个方面。 2、自然地理学分为()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即把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来研究。 3、地球的起伏与其巨大的半径相比极其微小,可看作为标准的(),其赤道半径()于两级半径,可能原因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4、地球的形状使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有规律地变化,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度地区向两级逐渐(),从而造成地球上()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地带性分布。 5、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否则,地表温度将比现在低得多,温差也将大得多,地表的(生物圈)可能将不复存在。 6、地球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这些圈层可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两部分,其中内部圈层由()、()和()三层组成;外部圈层由()、()和()三层组成。 7、组成岩石圈的岩石可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又可分为()、(),前者是指形成与地下,后者是指岩浆()而形成。 8、构造运动的基本形式有()运动和()运动。在构造作用下岩石发生变形可形成()和()两类构造。 9、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地球发生潮汐变形。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海洋中,也存在于()和()。 8、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能量),高低纬度间因获得的热量不等而产生的(压力差)驱使大气不断运动,从而输送着物质与能量。 9、大气圈具有垂直分层性,最低层为(),大气对流强盛,其上为(),气流稳定。 10、天气和气候都包括()、()、()、()、()、()等气象要素。P.104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绪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 (一)在六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基础上形成四大物质圈层(对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二)内部分异复杂,具有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特有物质和现象(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 (三)通过四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流和信息传输 (四)固,气和液三相物质并存 (五)从地球内部和外层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辐射、地热、重力) (六)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干扰和控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大多已成为人类聚居场所。 第一章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变质作用类型(理解);地壳的结构和类型、三大类岩石的 成因、特征和联系(掌握) 1.地壳的结构: 1)以康拉德面(距地表约10km) ,分硅铝层和硅镁层 2)上层为硅铝层,以O、Si、Al为主,又称花岗岩层,大陆上厚约10—40km 3)下层为硅镁层,以O、Si、Al为主,但Mg、Fe、Ca相应增多,称玄武岩层,大陆平 原厚可达30km 2.地壳类型: 1)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平均厚度约33km,近海薄内陆厚,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2)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平均厚度仅7.3km,最薄处仅5km,仅由硅镁层组成(缺少 硅铝层) 3.岩浆岩: 岩浆岩: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4.沉积岩 1)定义: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 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主要特征: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 3)成岩途径:a.压固;b.胶结;c.重结晶;d.新矿物生长 4)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 的成层特征; 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 5.变质岩 1)变质作用: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 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 2)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 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 3)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4)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6.三大类岩石联系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 考试性质与试题命制的原则 一、考试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或相邻专业(环境类、农林生态类、化学化工类)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目的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要素、分析方法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命制的原则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命题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插班生《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系数。 、考试主要参考书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一版),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第版。 n.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试卷能力层次结构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理解占,应用占。 、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为,易约占,较易约占,较难约占,难约占。 、试卷的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五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题型示例) 皿.考核内容和要求 下面分章节列出《自然地理学》的考核内容及要求,其考试目标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类:识记是要求记住有关基本知识;理解是要求能够领会知识要点,掌握其内在联系;应用是指能够运用有关知

《自然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绪论 1.简述地理系统垂直范围的划分依据。 2.试分析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3.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 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5.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6. 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地球 1.简要回答太阳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2.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 3.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 4.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 6.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7.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 8.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 9.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及其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地壳 1.试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成因、分布、物质组成、结构和结构方面的特点。 2.试说明岩相变化、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3.地质构造在外力配合下可形成哪些构造地貌类型? 4.怎样确定岩层的产状? 5.在野外怎样判断断层的存在? 6.构造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成因。 7.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可形成哪些地貌类型? 8.震级与烈度有何差异与联系?火山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和人类活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9.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10.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壳演变和生物演化各具什么特征?生物的演化与地壳演变有何联系? 11.简述内动力因素影响自然地理系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1.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有何特点? 2.什么是辐射平衡?地气系统辐射平衡随纬度怎样变化? 3.什么是热量平衡?地面热量平衡的方程是什么? 4.何谓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说明它们的区别和原因。 5.试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6.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对大气中气流的形成有何作用? 7.“三风四带”是怎样形成的? 8.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 10.降水是怎样形成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何特点? 11.说明锋的类型和天气特征。 12.说明锋面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13.说明热带气旋的形成、结构和天气特征。 14.说明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的结构和天气特征。 15.对比分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16.影响气候的地形因子是什么?说明地形对辐射、气温、降水、空气运动的影响。 17.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它对气候有何影响? 18.根据你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的月、年平均值,确定其所属的柯本气候类型。 19.简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规律。 20.简述全球变暖的现状和趋势。 21.全球的变暖的原因和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2.人类面临全球变暖应采取那些措施减轻其危害? 23.南极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4.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危害是什么? 25.人类在遏制臭氧层破坏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26.引起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27.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哪些危害? 28.人类应采取什么措施遏制森林面积减少和物种灭绝的趋势? 29.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原因。 30.如何防治土地荒漠化。 31.能源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解决能源问题? 3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的状况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33.谈谈你对解决环境问题的认识。 34.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概念及其变化研究的内容。 35.试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第四章海洋水和陆地水 1.简述水系和流域特征对河流水情的影响。 2.径流有哪些表示方法?各自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综述径流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4.简要说明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5.简述湖泊的成因分类及各类型的主要特点。 6.试说明湖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简述沼泽的水文特征。 8.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试说明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其度量指标。 10.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那几类?试对比说明各类地下水的主要特征。 11.海水盐度水平分布有什么特点?试简述其原因。 12.简要说明海洋热赤道北移的主要原因。 13.试述浅海区的波浪和深海区的波浪的差异。 14.潮汐是怎样形成的?简要说明潮汐的变化规律。 15.试述深海风海流的物理机制和立体结构。 16.简要说明海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7.简述水分循环的自然地理意义。 18.“四水”转化研究的意义何在? 19.水量平衡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第五章地貌 1.怎样理解内、外力动力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2.试分析崩塌与滑坡的异同,怎样防止这两种自然灾害? 3.简述地表流水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4.试述冲出锥与洪积扇在形态和成因上的异同。 5.河漫滩与河流阶地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何特点? 6.三角洲是如何形成的? 7.喀斯特漏斗、竖井、落水洞、地下河在发育过程中有何联系? 8.石芽、峰林、峰丛、孤峰在形态上有何差别?它们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9.冰蚀地貌与冰碛地貌各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第一章 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 1、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即天文单位。 2、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即一个光年。 3、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小而平均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数少,称为类地行星。 4、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大而平均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数多,称为类木行星。 5、太阳系中行星及其卫星绕太阳运动的基本特征? 1)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2)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即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 3)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 4)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5)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6)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6、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不发光却能反射阳光的天体。 太阳系的行星须符合的3个条件: ①在绕太阳系运动的前提下,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而成为其所在空间的最大天体。 ②具有足够大的质量,能够靠自身的引力使形状呈近似球形。 ③内部不发生核聚变反应。 7、矮行星是绕太阳系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呈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 8、当月球阻挡阳光照射地球时,发生日食;当地球阻挡阳光照射月球时,发生月食。 9、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上。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近日点;7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远,地球的这个距离称为远日点。 10、一日的定义,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和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 1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球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2)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移,在南半球则向左偏移。 3)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发生弹性变形,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 5)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要密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学 英文名称: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128 学 分:8.0 适用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二、课程简介 《自然地理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运动、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壳及其运动、地质构造与地壳的演化,气候与气候资源,水文及水资源,地貌及地貌灾害与防治;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自然地理基础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主要阐明地壳、气候、水文、地貌、植物、动物及土壤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和规律,为学生今后开展自然地理学知识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自然地理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发展变化和分布规律,进一步认识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并能在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管理研究和应用中熟练地应用自然地理学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3.熟悉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主要内容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地理环境。 3.问题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时指土地的使用情况。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照一定的经济、社会目 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土地覆被(LUCC:土地覆被是指地表的覆盖情况。不仅包括地表的植被,也包括地表的人工覆盖物和人工改造物,是地球表层的植被覆盖物和人工覆盖物的总和。两者的关系:土地利用时土地覆盖变化的外在驱动力。土地覆盖反过来影响土地的利用方式,两者在地表构成一个综合体。 2、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地段包括地址、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动植物等全部自然要素在内的 自然综合体,也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在内。 土地资源:是指在目前和可预见未来的技术水平下,能直接为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应用的土地。 3、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个因素及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按特确定方向作有规律发生 水平或垂直分异现象,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包括维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自然区划:由于地域分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自然环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种规律性趣划分各自自然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界限,确定各自然区划等级之间的从属关系,可以构成一个区域等级组合体系。自然区域的这种系统研究法,称为自然区划。

4、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表层(A或A+AB和诊断表 下层(B或E。 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5、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生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他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主要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分别研究地球表层的各种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物等和自然综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相互依存与联系,旨在揭示不同地域之间在自然性质方面的差异性或相似性。用以描述空间范围与性质的地理语言包括有地点、地方、区域、地带、圈层、距离、界线、类型、分布格局等。 6、土地类:主要根据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中地貌因素将各土地纲分成若干类型,主要的类型 有: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平地(岗、台地、平地(川地、沟谷地、低湿(沼泽、滩涂等。 土地型:主要依据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 7、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认为因素(如种子、栽培管理技术、物质投入等完全满足的条件下, 在当地光温水土条件作用下作物可能获得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土地经济生产潜力:指在一定的光温水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作用(如改良、适时的栽培管理、科学的耕作制度、合理的物质投入所能达到的单位面积最高产量。

自然地理学复习要点

????自然地理系统的演化节律性的特点? 时间层次性是系统演变有规律的表现,了解系统发展的时间层次性也就是认识系统的发展变化规律,这对人工系统的开发、设计及改造都有重要意义。 系统的特征? a.整体性 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 b.层次性 1、空间层次性 反映系统范围的包含关系,比如国家政体和人体组织的层次结构: 2、时间层次性 由于系统演变具有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的系统具有一些质的不同。 c.相关性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相关性 d.稳定性变异性、 稳定性——系统排除干扰、恢复到稳态的特性,称为稳定性。 变异性——指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稳定性使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我,没有稳定性就不能认识系统;没有变异性,系统就不能发展。 如何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要素和综合体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和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且各要素存在自身固有的运动一个要素的运动必然与其他要素的运动发生联系相互制约 2: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整体功能决定于各组成元素的相互结合的方式,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结构是完成功能的框架和渠道。整体出现的功能是各部分之和所不具备的 3:耗散结构----从-非平衡有序系统的角度认识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与外界环境有物质和能量、信息交换使系统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系统要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这种稳定是非平衡的稳定态,,只有在外界不断输入负熵流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相对稳定。整体性是物质、能量、信息在耗散结构系统中的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性 从地球表层系统组成、结构和物质能量联系的角度,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直接作用),它决定自然地理现象的大规模分异。 1地带性分异因素(太阳能)——按纬度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许多现象,沿纬度有规律的分布,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地带性分异因素(或纬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综合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自然界——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耦合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 1.1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科学的研究对象: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表层。 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天然环境+人为环境=自然综合体=景观 研究范围:上界——以对流层的高度为限;下界——岩石圈上部; 范围:对流层、沉积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 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球表层,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球表层进行。 (2)同时存在气、固、液三相物质和三相圈层的界面。 (3)具有本身自我发展的形成物,通常称为表成体。 (4)互相渗透的各圈层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存在复杂的内部分异,其各部分的特征差别显著。 (6)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场所。 1.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 学科地位: 自然地理学友三个层次:研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综合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社会经济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各个部门的部门地理学。 综合自然地理学位于第二层次,是该层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在第三层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同时也为第一层次的综合地理学提供基础。之研究部分无法回答整体的综合特征,而要研究综合特征就要从研究部分着手,一方面分析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体背景下的具体特征,另一方面又要着重研究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学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sectorial physical geography)综合自然地理学(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区域自然地理学(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y)) (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即研究其组成、结构、时空运动和地理分布规律。如:水文学、地貌学气候学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着重研究其整体的各组成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区域自然地理学: 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对区域的部门情况和区域的综合情况进行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把地球表层不同等级秩序的自然地理单位视为统一的整体,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整体性强弱取决于组分间结构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与试题命制的原则 1、考试性质 《自然地理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或相邻专业(环境类、农林生态类、化学化工类)本科插班生专业课考试科目,是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与地质基础、大气与气候、海洋与陆地水、地貌、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目的是:准确、简明地考核考生对《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要素、分析方法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的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试题命制的原则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命题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插班生《自然地理学》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系数。 、考试主要参考书为《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一版),王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第版。 Ⅱ.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分钟,试卷满分为分。 、试卷能力层次结构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理解占,应用占。 、试卷的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其分数比例为,易约占,较易约占,较难约占,难约占。 、试卷的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五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参见题型示例) Ⅲ.考核内容和要求

下面分章节列出《自然地理学》的考核内容及要求,其考试目标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类:识记是要求记住有关基本知识;理解是要求能够领会知识要点,掌握其内在联系;应用是指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识记) 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识记) 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识记) 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理解)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识记) 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理解) 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理解)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识记) 第二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识记)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理解) 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应用)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与轮廓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识记)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理解)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理解)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理解) 第五节构造地貌(理解)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应用) 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识记) 第二节大气运动(理解) 第三节物质输移(理解) 第四节能量传输(理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