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语言学考试资料

文化语言学考试资料

文化语言学考试资料
文化语言学考试资料

文化语言学考试资料

1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其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试论述有哪些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0分

2双语阶段结束后,底层语言不会立即死亡,而是缓慢地萎缩,试举例论述语言萎缩的情况 20分

3简述汉语南方方言形成的历史层次 10分

4什么是等意异字和叠义复合?举例加以说明 10分

5语言接触后一把会产生什么变化?试举例说明 20分

6关于钢铁,枪炮和细菌

1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

()

汉文化起源的多样性。

中原文化时期,夏朝和商朝的建立标志着华夏民族的开始形成。这个时期,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与北狄、西羌、东夷及南方百越等民族时有冲突,同时也有交流,因此,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

(二)汉字的一统作用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尽管各地的人对同一个字还是说不同的音,但汉字统一了全国的书面语,实际上也就是统一了古汉语和汉文化。同时,由于汉字符号的表义性使汉字表示的语素意义长期稳定,从而使汉语记载下来的汉文化作品具有长期稳定的延续性,这就形成了长达几千年的高度发达和统一的汉字文化。而汉字文化反过来也使汉民族的语言自古以来在长期发展中一直保持其稳定的延续性。

(三)佛教文化的融入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时期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渐渐融入汉民族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潮海陆并进,涌入中国,在北方更加上少数民族武力的推波助澜,佛教变成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唐朝,佛教大盛,玄奘在印度求得重要的梵文经本,开始了三百年的佛经运动,从此佛学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分合和人口迁徙

从黄帝到清朝,中国境内曾出现过大大小小共八十多个王朝。割据和统一,依长江的南北对峙,北方王朝的南进等,分分合合的社会政治历史使社会动荡,人口迁徙。这样的结果对汉语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

退缩到宗教领域

中国历史上的犹太移民在放弃母语后,掌教的神职人员仍使用希伯来语诵读讲解犹太经文。

.

退缩到家庭生活中

四川省许多人数较少的濒临消亡的客家方言岛上的客家话

.

退缩到个人内部语言

思考问题、心算、自言自语等情况下使用母语

.

退缩到语言底层中

齐齐哈尔,在蒙古语里即达斡尔语里,齐齐哈尔可以理解为草原

富拉尔基,蒙语,意为红酒

松花江,松花为女真语,意为白色

牡丹江,来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曲的江

.

退缩到个别文化词汇中

地名一般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如闽南地区特有的石厝、高崎、溪墘、石塘、鼓浪屿。其中的“石”、“高”、“溪”“鼓浪”分别是专名,而“厝”、“崎”、“墘”、塘”、“屿”等是通名。

.

保存在文字里

流传在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好乡及其近邻一带汉族妇女中的“女书”,是当地妇女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文字。“女书”中有百越语底层遗留。这种文字记录的是汉语江永方言上江好乡及其近邻一带居民的传统土话。

3汉语南方方言形成的历史层次分为四个:

1)

吴语与湘语。古越语与古吴语合流,是现代吴语的前身。古吴语和古楚语相差不大,安史之乱后移民涌入,吴语湘语更趋相同。 2)粤语。中原汉人足迹及于岭南,又有军队驻扎,古粤语由北方汉语和楚语、越语融合而成。3)闽语。西晋“永嘉丧乱”后,移民的方言和古闽语以及土著语言逐渐融合成闽方言。4)赣语与客家话。永嘉丧乱形成了赣方言的雏形,安史之乱分化出早期客家话,在吴头楚尾形成了赣语,同源异流的客家话形成了客家方言。5)平语。北方方言侵蚀南方方言的产物,是南北方言融合的结果,与广东话类似。

4 等意异字:两个字的意义相同,但字形不同。举例:偷,窃。坏,孬。繁,荣。

叠义复合:是指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词为词根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如资财、灾害、战斗、治理、尖锐、和谐

5

.

语言的同化

外语进入作为一种语言入侵,本国语言间的取代就称之为语言同化。在两种语言的碰撞中,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有着相互的吸纳与融合。其实外语和汉语也有同化的趋势,比如现在出现中国造的单词的ungeliveable,翻译成不给力,就体现了语言的同化,就是互相吸纳融合。

南北朝以来前后入主中原的鲜卑(北魏)、契丹(辽)、女真(金)、满族(清)诸族,入主中原后逐渐与汉族杂居,他们的语言也逐渐融入汉语。

.

语言的借用

汉代以后从印度借用佛教用词(佛,菩萨,罗汉,塔)

元代时借入蒙古语词(胡同、站、蘑菇)

借词:又称外来词,指语音形式和意义都借自外民族语言的词。借词不仅引入了新的外来概念,还引入了外语的音义结合关系。沙发克隆酒吧基因

.

语言的杂交

印度英语将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与本地单词和句法以及词组的直接翻译相互渗透融合。

一个“chaddi buddy”(字面意思:内衣朋友)指的是你从小时候就认识的人;“kabab mein haddi”(字面意思:印度烤肉串上的骨头)指的是旁观者清的第三方;一个“enthu cutlet”(字幕意思:一个热情的炸肉圆)意思是一个过于真诚的灵魂。然而也有一些从地方、亚文化地区甚至居民区出来的单词,比如“Talking-shalking” 强调的是旁遮普人对韵律的喜爱;“Sandra from Bandra”是对孟买天主教盛行的郊区的刻板印象;“Send it”指的是水烟壶。

.

双语或双语现象的产生

双语指当不同民族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区,交际的需要必然会使他们各自学习对方的语言,许多人成为双语者,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双语现象是两种语言融合的相持阶段,是语言融合中的必然现象,是两种或几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过渡阶段。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可以讲两种语言或方言。景颇族使用景颇语和载瓦语。

双语或多语国家:指世界上有些国家官方规定它们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官方语言。

如加拿大:英语和法语

比利时:荷兰语,法语,德语

新加坡:英语、华语、泰米尔语、马来语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大学透视学考试资料[管理资料] 一( 判断正误(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一点透视又称为成角透视图。( ) 2(1525年丢勒的著作《圆规和直尺测量法》出版,提出一种分格画法,试图以平行透视正方形网格作精确的余角透视图。( ) 3(正常视域是由目点引出的视角约为30度的圆锥形空间。( ) 4(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耶稣的头部。( ) 5(透视学著作第一本出版物于150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作者是牧师让.佩雷林。而此前的 透视论著均为手抄本。( ) 6(著名壁画《最后的晚餐》运用的是平行透视线条汇聚的特点,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主人公 耶稣的头部。( ) 7(轴测图即透视图。( ) 8(透视分为三种,其中消逝透视是使观者识别画面空间距离最有效的表现手法。( ) 9(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0(一点透视又称为平行透视。( ) 11(采用透视的方法绘图,画面的景物具有近小远大,近实远虚的特点。( )

12(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及弗 朗西斯卡的《绘画论》和阿尔贝蒂的《绘画透视学》。( ) 13(传统中国画采用的透视方法按照现在科学的透视方法来衡量是完全准确的。( ) 14(视点是投影中心,眼睛的位置。( ) 15(平行透视中,景物空间的方形景物中平行于透视画面的主体原线与面,在透视画面上发 生透视方向的改变。( ) 16(透视是一种视觉现象。( ) 17(一点透视(平行透视)在表现画面空间的活泼和灵活方面是比二点透视(余角透视)更 好的表现手法。( ) 18(沈括提出中国山水画因其视点、位置的变化而产生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种透视 变化构图特点。( ) 19(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近视距。( ) 20(透视是在平面上的中心投影或平面上的圆锥形投影。( ) 21(中国山水画的透视多为远视距。( ) 22(在我国明代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透视书。( ) 五(填空题。 1. 15世纪末意大利画家______________阅读了13世纪波兰学者维太罗的透视学著作,以 及弗郎西斯卡的《绘画透视学》和阿尔贝蒂的______________,写了不少关于透视学、

国际经济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B、 汇率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 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配置 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 3、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4、生产者剩余是指( ) A.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5.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 ) A、不变B、递增C、为零D、递减 2、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交换比价和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 B、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C、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好处就相等 D、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3、下列哪个理论不是建立在比较利益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贸易原因的新贸易理论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5、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 ) A.国际比价线B.提供曲线C.生产可能性边界D.相互需求曲线6、在绝对成本说与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分别是( ) A递增、递增B不变、不变C递减、递增D递增、递减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 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8、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魁奈9、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生产要素成本的差异 10、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11、“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句话可以直接说明哪种理论的基本思想( ) A. 绝对优势理论B. 相对优势理论C. 要素禀赋理论D.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的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 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D、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2、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真正原因( ) A、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B、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C、运输成本的存在

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2014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B、盘古开天平台 C、上海云计算基地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9、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北京邮电大学 B、南京邮电大学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0、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D)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1、微软于2008年10月推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 A、S3 B、谷歌文件系统 C、azure D、蓝云 12、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B、追溯 C、控制 D、协调 13、近年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资源紧张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 C、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D、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14、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A、打车难 B、“车找人”或“人等车”的不对称情况 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D、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信息匹配不及时 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构架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网络一体化 16、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考试重点 透视学 1、简述平行透视在绘画上的运用。 荷兰霍贝玛的<林间小道> 将观者视线顺引导深处,产生画面的深度距离感适 合表现长廊隧道公路铁路 意大利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突出中心人物形成一种稳静的气氛起到截止视 线下行的作用(基督的冷静与十二门徒三人一组一字排开的对称构图形成静与动的对比制约(全开放的艺术处理方法,使观者身临其境( 意大利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心人物不大但平行透视的构图方法对称的高 大的建筑直角边线直指画幅中心因此牵引掌握了视线使主要形象得以突出一道拱门形成了很深的透视感( 2、简述变线的种类及各类变线的透视消失方向。 答:变线分两大类: 1)、和基面平行的水平变线,灭点在视平线上。其中,和画面垂直的直角线消失于心点;和画面成其他角度的成角线消失于心点以外的余点、距点上。 2)、和基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变线,不论与画面成多大角度,他们的灭点都在视平线以外。其中,和画面、基面成近低远高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上的天点;和画面成近高远低角度的直线消失到视平线以下的地点。 3、原线的种类与透视特征有哪些? 答:原线是指与画面保持平行关系的直线,无论怎样延伸也不会和画面相交, 同类线彼此也不会聚拢、消失。原线包括平行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垂直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垂直线,倾斜于基面、平行于画面的斜线三大类。原线不产生消失现象,无灭点。 4、简述远近视距的构图效果。

答:视距决定、制约着60度正常视域圈内的画幅,保证表现透视空间的最近、最大合理容量。视距短画面容量小,视距长画面容量大。 5、简述中国山水画和西洋风景画在透视手法上的差异。答:中国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不受限制。具有时空跨度自由、表现幅度随意的特点,画面容量大。西洋风景画采用焦点透视的构图手法,画面视觉空间受限制。时空容量、表现幅度有严格的限制,画面容量小。 6、平行透视特点: 1)立方体的前后两个面与画面平行,底面、顶面与基面平行。 2)所有向远处消失的立方体各边线都集中到视平线上的心点消失。 3)平行透视指视者在视域60度角之内所表现的画面中只有一个消失点(心点) 4)平行透视画面中大多数线条是平行、垂直线,比较稳定、平衡,适合于表现庄重、宏大的场面。 7、成角透视的画面特点: 成角透视所表现的空间和物体,都是与画面有一定角度的立方体。画面上的立方体空间感较强,画面中主要有左右两个方向的消失点,大多数与底面平行的线条都消失于这两个点。使画面产生强烈的不稳定感,同时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在实践运用中往往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画法,表现娱乐、欢快的场面。 8、倾斜线的消失特点: 1)、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变线时,表现为近高远低或近低远高两种状态。 2)、平行透视中的倾斜线为原线时,保持原状。 3)、斜面上的变线消失到外面的消失点上。 9、倾斜透视的画面特点: 倾斜透视的画面,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相对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给观者的震撼力更大。倾斜透视展现了不同于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物联网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试题及答案 【篇一:物联网基础与实践练习题2015(有答案)】 项选择题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録智慧地球”战略。 a. ibm b.nec c.nasa d.edtd a. 2002 b.2003 c.2004 d.2005 3. 韩国在(C )年提出了 u ?korea 战略。 a. 2004 b.2005 c.2006 d.2007 4.2009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 比重占到(b )。 а. 20% b.25% c.28% d.30% 5.2009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 )的发展战略。 a 智慧中国 b 和谐社会C ?感动中国d.感知中国 б.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a. 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 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 a 二b.三C ?四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a ?电子信息b 生物转基因C ?空间技术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J 也称 乱计算时代b.信息时代C ?互联时代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 )环节。 a 标识b.感知C ?处理d.信息传送 笛?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a ?射频识别b 传感器C ?智能芯片d.无线传输网络 42. (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 a ?射频识别b.智能芯片C ?软件服务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 发展。 a ?金融危机蔓延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c ?技术逐步成熟d.风投资金关 2?日本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湖大环境工程环境毒理学考研真题简答题整理(2002-2014)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基础。 环境毒理学的基础包括医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 2、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生物特别是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各种环境污染物 (environmental pollutant)。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 学性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 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根据环境污染物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环境毒理学的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环境毒理学的主要内容: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相 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剂量与作用的关系,毒物化学结构和毒性以及影响毒作用的各种有关因素。 3、简述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研究意义。 答: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 of pollution)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 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Ⅰ机械性迁移,包括气的机械性迁移、水的机械性迁移和重力机械性迁移。 Ⅱ物理-化学性迁移:①风化淋溶作用:是指环境中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运动时通过水解作用使岩石、矿物中化学元素溶入水中的过程,其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游离态的元素离子。②溶解挥发作用;③酸碱作用;④络合作用;⑤吸附作用;⑥氧化-还原作用。 Ⅲ生物性迁移①生物浓缩:指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出现生物体中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叫生物富集。②生物积累:生物个体随其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从环境中蓄积某种污染物,而使浓度系数不断增

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2014 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 (每题 1 分 ,共 20 题 )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 和路径。 A、祥云工程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 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 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 D )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 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 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9、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 年 9 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北京邮电大学 B、 南京邮电大学C、 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0、智能物流系统(ILS )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 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D)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1、微软于2008 年 10 月推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 A、 S3 B、谷歌文件系统 C、 azure D、蓝云 12、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 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B、追溯 C、控制 D、协调 13、近年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资源紧张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 C、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D、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14、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A、打车难 B、“车找人”或“人等车”的不对称情况 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D、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信息匹配不及时 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 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构架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网络一体化 16、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物联网】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物联网)物联网考试题库 答案

2014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B、盘古开天平台 C、上海云计算基地 D、之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和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 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 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B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环境监测站招聘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站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空格中,单项或多项)(每1小题2分,共30分) 1、制定我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公害, B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A.保护自然资源B.保障人体健康C.保障国家安全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 C 级。 A.五B.四C.三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的类别标准,进行C 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A.多因子B.多因子和单因子相结合C.单因子 4、下列各论述正确的是C、D 。 A.pH值表示酸的浓度。 B.pH值越大,酸性越强。 C.pH值表示稀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D.pH值越小,酸性越强。 5、将下列各数字修约至小数后一位,结果错误的是 D 。 A.4.2468→4.2 B.23.4548→23.5 C.0.4643→0.5 D.1.0501→1.0

6、下列各项监测指标中,表征湖库富营养化的特定指标是B、D 。 A.挥发酚B.总磷C.氰化物D.叶绿素a 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不适用于下面哪种水域 C 。 A.江河B.湖泊C.海洋D.水库 8、“三同时”制度中的三个同时,是指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C、E 。 A.同时立项B.同时设计C.同时施工D.同时申报E.同时投产使用 9、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A、B、C、E 。 A.进行仪器校准B.空白试验C.使用有证标准物质D.平行双样E.加标回收试验 10、噪声污染的特点是A、B、D 。 A.局部性B.感觉性C.持久性D.无残余性 11、由于金属以不同形态存在时其毒性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分别测定A、B、C 。 A.可过滤金属B.不可过滤金属C.金属总量 12、下列污染物属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的是C、 D 。 A.氰化物B.苯胺类C.六价铬D.总镉 13、光化学污染的表征是A、B、C、D 。 A.白色或淡棕色烟雾B.具有气味C.大气能见度降低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6)智能控制技术

透视学 复习资料

1、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西斯卡继续发扬马萨乔的显示主义传统,他与1485年写的《绘画透视学》一书为系统地研究透视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2、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绘画中应用透视理论的一种提法 3、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察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 4、物体、画面、眼睛是构成透视图形的三个要素。 5、画者眼睛做在的位置叫做视点。 6、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行比备的条件,叫做画面。 7、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叫做测点M 。 8、中心视线与画面垂直的交点,叫做视心。 9、不平行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叫做灭点。在地平线以上的叫天点,在地平线以下的叫地点。 10、固定视点做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叫做视域,绘画上通常采用60度以内对此作画。 11、变线,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均称变线,此种线段必定消失。 12、原线,凡是与画面平行的直线均称原线。此种线段在视圈内永不消失。 13、灭线,又称消失线,画面种景物变线与消失点连接的线段称灭线。 14、物体的透视特征:等高的物体近大远小;等宽的距离近宽远窄。构成透视图中的物体在一定的视距内,越远越模糊,越近越清楚。 15、、同远近的景物,距离视平线远时所见面积宽,反之所见面积窄,等高缩窄为一条直线。 16、、视向总体上可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 17、、凡在空间相互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的水平线段,看起来都愈远愈相互靠拢(呈射线状),到无穷远时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 18、从透视原理来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作透视图和作画之前都必须首先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的方向,因为这是作画和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 19、成角透视又叫余角透视,是由于物体与画面构成角度,所以形成了一条向左边消失的线,另一条向右边消失的线,还有第三种垂直向下和画面平行,没有形成消失点。我们习惯把成

(完整word版)《环境材料概论》复习参考资料(答案)(1)

《环境材料概论》复习思考题 1-1.简述材料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重要作用。(看书用自己的话说说) 答:1、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 2、16实际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范围的产业革命,均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 3、21世纪的经济仍然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对材料及其产品的需求增长也更加迅猛。 1-2.用自己的理解给出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 答:1、生态环境材料是指那些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可接受的经济性能,并在其制备、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且再生利用率较高的一类材料。(注意:环境、使用、经济三个性能) 2、生态环境材料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或者那些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的材料。 1-3.生态环境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答:从材料本身性质来看,主要特征是: 1、无毒无害、减少污染,包括避免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 2、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3、可再生循环利用,容易回收。 4、材料的高使用效率等。 按照有关的研究报道和生态环境材料的要求,其特征有: 1、节约能源; 2、节约资源; 3、可重复使用; 4、可循环再生; 5、结构可靠性; 6、化学稳定性; 7、生物安全性; 8、有毒、有害替代; 9、舒适性;10、环境清洁、治理功能。1-4.你认为那些材料属于生态环境材料?举例说明。(举例之后还要简要说明一下) 答:比如:生态水泥、环保建材、降解树脂 环境工程材料 天然资源环境材料 电磁波防护类材料 电子功能材料领域的毒害元素替代材料 1-5.画出传统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材料—环境系统图并说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物联网考试题库答案

物联网技术应用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题) 1、()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路径。 A、祥云工程 B、盘古开天平台 C、上海云计算基地 D、以上三个选项都不对 2、以下不是智能信息设备的发展趋势的是()。 A、感知数据更多样化 B、处理能力更强大 C、具有可编程和可定制能力 D、存储能力更强大 3、相比于传统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物联网的网络连接方式以()为主。 A、有线传输 B、移动传输 C、无线传输 D、路由传输 4、智能农业在()领域的应用,避免了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减少了病虫危害,实现了作物的优质、高产和无公害生产。 A、智能温室 B、节水灌溉 C、智能化培育控制 D、水产养殖环境监控 5、安防和可视对讲集成管理:通过与可视对讲和安防系统的集成,将进行(D )完美结合,通过一块触摸屏即可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设备进行控制。 A、可视对讲和智能安防 B、可视对讲和遥感遥控 C、家居控制和遥感遥控 D、家居控制和可视对讲 6、停车诱导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不对车位数据进行()。 A、采集 B、传输 C、控制 D、处理 7、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提供的功能不包括()。 A、预付费功能 B、付费及电子账单功能 C、失物请求和失物招领 D、自动寻路功能 8、哪类安全是指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它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等)、技术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社会灾害(如骚乱、恐怖主义袭击等)和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药品安全和突发疫情等)等几个方面。()

A、社会安全 B、公共安全 C、国家安全 D、网络安全 9、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无锡市2009年9月与哪个大学就传感网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签署合作协议,标志中国“物联网”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A、北京邮电大学 B、南京邮电大学 C、北京大学 D、清华大学 10、智能物流系统(ILS)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下面哪个属于智能物流的增值服务?( D) A、数码仓储应用系统 B、供应链库存透明化 C、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 D、远程配送 11、微软于2008年10月推出的云计算操作系统是()。 A、S3 B、谷歌文件系统 C、azure D、蓝云 12、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属于可追溯性的哪个方面?() A、跟踪 B、追溯 C、控制 D、协调 13、近年来,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生产资源紧张和农业对资源消耗过大 C、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D、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 14、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 A、打车难 B、“车找人”或“人等车”的不对称情况 C、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给出租车公交系统带来的沉重压力 D、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信息匹配不及时 15、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必须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一体化、()、和软件界面一体化等多种集成技术为基础。 A、构架一体化 B、管理一体化 C、服务一体化 D、网络一体化 16、平安城市的概念框架包括哪些?()①涵盖突发事件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公共

透视知识点

(材料说明:本材料仅为我参照课件,针对老师强调的点、易错点,结合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整理概括所得,特别强调仅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第一部分:必背透视知识点 1、把人眼视为投射中心时,空间几何元素在投影面上的中心投影被称为透视投影或者透视图。简称透视或者焦点透视。 2、由视点、画面和物体构成的包括视觉和投影空间的整个透视投影关系。其中的视点、画面、物体构成了透视关系的三个要素 3、透视变化的条件:纵深关系(没有远近纵深关系,就没有透视。) 4、透视变化的规律:空间物体(直线)由于远近距离关系产生的透视变化规律有三种;物体大小的变化、直线方向的变化、平面方向的变化 视向是视线的方向(投影的方向),即中视线的方向。视向主要分平视、仰视、俯视三种。 5、定义:在视中线与基面(地面)平行的投影中,空间物体(直线)与基面平行、对画面垂直时形成的透视称平行透视,也称一点透视。 6、作透视图的实质:如何表现各种线段在纵深关系中的距离与长度的变化。距点法、测点法(也称量点法)。 7、在透视投影中,凡视线平视,直线与基面平行,对画面成一定角度时的透视称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8、与画面平行的光线(称平行光线),即侧面光线,和与画面相交的光线(称相交光线),即对面光线(逆光)和背面光线。相交光线侧面光线分左侧光和右侧光;对面光线分正对面光、左侧对面光和右侧对面

光;背面光线分正背面光、左侧背面光和右侧背面光。 9、注透视图中物体落影的消失规律是随着物体所在面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影灭点(光足)的位置要根据物体的所在面来确定。 10、在透视投影中,凡是直线(平面)与基面和画面都倾斜时形成的透视,称倾斜透视。由于倾斜透视一般有三个消失点,故又称三点透视。根据视向的变化的规律,倾斜透视可分为平视的倾斜透视和仰视与俯视的倾斜透视。 11、斜面透视又分为平行倾斜透视和余角倾斜透视。其中,平行倾斜透视的消点是在其斜面底迹消点(心点)的垂直上方或下方,余角倾斜透视的消点是在其斜面底迹消点(余点)的垂直上方或下方。 12、在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直接受光部分称阳面,背光部分称阴面。明面和阳面的分界线称阴线,构成阴线的点称阴点。因受光物体的遮挡,附近物体表面或环境出现阴影部分称为影或落影。影的轮廓线称影饯,构成影线的点称影点,影所在的面称受影面(投射面),阴和影合称为阴影。 第二部分:次点 1、透视是绘画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维物象的基本方法。 2、透视的显著特征是:近大远小,所以也称之为“远近法” 3、透视在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概念:透视现象、透视图及透视学 透视现象是一种视觉现象。同样体量的事物由于距离的远近,在人们眼里会发生大小的变化,呈现出近大远小的效果,这种现象被称之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