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单元分析及教案

第六单元面积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长度到面积的学习,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中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中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3、教学中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4、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

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

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

六、课时安排:7课时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新授

课题:面积与面积单位(1)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比较面积大小的探索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学习难点: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我们学过那些封闭图形?

2.什么是周长?怎么求周长?

二、导入新课:

1、看书本P70同学们在做什么?

2、他们都在做自己的工艺品,手里拿的图形形状、大小相同吗?

3、各图形的面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学习和面的大小有关的内容。(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1)

三、新知导学:

1.面积的意义

请你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觉谁的面大一些,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觉谁的面大?

小结: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把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钟表表面的大小就是钟表表面的面积。举例说一说吧?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这些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观察比较、重叠比较、数格子比较)

3、认识面积单位

质疑:如何比较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

四、组内探究:

小组内探究如何比较上面两个长方形的大小?(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大小)

引导:(平均分成边长1cm 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圆等)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

五、汇报交流:

(一)认识统一比较的必要性

小组内分别用不同的学具进行比较,标准不同不能进行比较的。

小结:要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要统一标准。都用长方形作为标准,或都用正方形作为标准,就能比较出了它们面积的大小!哪种标准比较方便呢?习惯上用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二)认识面积单位:带着问题自学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比一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有多大

⑤猜一猜,1平方米你能放多少本子?

六、点评解惑:

七、当堂检测:

1.做课本76页第1、2题,做完后交流。

2.做课本76页第4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黑板长4( )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

小明身高128(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小华腰围6( )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新授

课题:面积与面积单位(2)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比较面积大小的探索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学习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回想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有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2.说一说,比一比:

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有多大?1平方米有多大?

二、导入新课:

回顾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三、新知导学: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动笔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

(2)看一看,说一说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3)请用手势比划1厘米和1平方厘米。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根据上面的方法探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四、组内探究:

1.小组内交流探究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区别的方法

2.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不同

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吗?

3.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小组合作先估计课桌的长、宽,用皮尺验证。

(2)估计课桌的面积大小,再用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小组内说一说,周围的哪些物体的一个面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五、汇报交流:

全班汇报交流

六、点评解惑:

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表示物体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

七、当堂检测:

1.完成书本P76练习十八第3、4题,做完后交流。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4.判断

(1)一条线段长5平方米()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5)小明从学校要走5毫米才能到家()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新授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学习目标:

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学习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习难点: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口算下面各题

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 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

二、导入新课:

1、长方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面积呢?

2.如果要知道我们学校操场、墙壁的面积,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量方便吗?

三、新知导学:

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要求:

组长分工,相互配合,共同操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每摆一次,看看这个图形一排摆几个,一共摆几排,然后把拼摆的结果填入表中。学生填在作业纸上.

长(cm)宽(cm) 1cm2正方形的个数面积(cm2)

第1个长方形

第2个长方形

第3个长方形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交流汇报,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并介绍字母公式S=a ×b

四、组内探究: 1、讨论: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猜想。 我猜测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边长

2、对猜想进行验证。

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方法同前面研究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得出结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S=a ×a 。

五、汇报交流:

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 长×宽,并介绍字母公式S=a ×b

得出结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即S=a ×a 。

六、点评解惑:

七、当堂检测: 第一关:我来试试

课本第83页“试一试”。

第二关:我会解答

1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4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引导注意单位不同,说说两种方法)。

2、一张长方形电话卡长5厘米,面积20平方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培养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关 : 我来挑战

刘芳要从一个长9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八、评价反馈:

九、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练习

课题:练习十九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周长、面积的对比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能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变式练习和引导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口算下列各题

4×900= 600×3= 300×9= 4×50= 20×4= 6×500=

22×13= 15×11= 15×17= 70×4= 37×5= 8×53=

2.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3.计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的各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二、导入新课:

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是否能解决生活中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问题呢?今天我们就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检测运用吧?

三、新知探究:

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时多少平方米?

分析:(1)从题目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2)你是怎么思考,如何解决?

2.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厘米

1o厘米

四、组内探究:

1.对探究1、2题进行小组探究,总结交流各自的想法。

2.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组内分析题(合作解决)

3.在方格纸上(每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出几个?算出它的周长,填入书本P77表格图中。

五、汇报交流:

根据填表观察发现:面积一定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当长和宽相等成为正方形时周长最短。

六、点评解惑:

七、当堂检测:

基础练习:

1、书本P80第5~7题。

2、计算下面各题的周长和面积

(1)长23厘米,宽17厘米,求周长和面积

(2)正方形边长=12分米,求周长和面积

(3)正方形的周长是36米,求边长和面积

3、张大伯要在一块边长4米的正方形菜地的四周围上一圈篱笆,要多长的篱笆?菜地能种多大面积的菜?

提升练习:

1.一块长方形的绿地宽24米,长是宽的2倍,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中4棵松树,绿化队应该准备多少棵松树就够了?

2.一个长方形,它的宽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8平方厘米,正好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八、评价反馈:

九、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练习

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计算弄清面积单位件的进率的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公顷、平方千米

学习难点:会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回忆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我们学习了哪些面积单位?比划各表示多大的面?

二、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

进率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三、新知探究:

1.自学书本P82例4

2.这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通过求面积的方法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四、组内探究:

1.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你能够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对比

米分米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5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五、汇报交流:

前两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第三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六、点评解惑:

换算面积单位名数时,首先要弄清两个面积单位哪个大,然后还要知道这两者之间

的进率,如果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用进率乘高级单位的数;如果把

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用低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七、当堂检测:

基础练习:

1、填一填

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黑板的面积是3()

3、一块长方形玻璃,它的长是40厘米,宽是2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提升训练: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分米?

2.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如果用每块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

八、评价反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练习

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

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公顷和平方千米单位换算的计算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公顷、平方千米

学习难点:会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完成下面的单位换算,并说出换算的方法。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平方米=()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2、体育场太大了,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测量吗?

三、新知探究: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它们到底有多大呢?猜一下。

2、课件展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算一算它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点拨: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四、组内探究:

认识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是比公顷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想一想,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算一算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1平方千米=()平方米

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1)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相当于()公顷。

(2)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面积约1公顷。

1平方千米=()公顷

五、汇报交流: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六、点评解惑:

七、当堂检测:

1、 2平方米=()平方分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公顷=()平方米

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5平方千米=()公顷

2、练习二十二

(1)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

(2)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

九、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上课时间:第周星期本期第课时(详、简、略)案课型:练习

课题:综合练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和长度单位,巩固面积公式。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反思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细心审题的习惯,正确灵活地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学习难点:正确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2.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3.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导入新课:

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熟记于心,那么是否能将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今天就让我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吧!

三、新知探究:

1、完成书本P86第4题

2.判断下列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完成书本P86第5~7题

四、组内探究:

1.组内互批完成的题目

2.小组合作分析P87第8题

3.小组合作分析,解决P87第9题

4.组内学习P87你知道吗?知道1亩=667平方米

五、汇报交流: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六、点评解惑:

七、当堂检测:

基础练习: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楼房高15 菜园的面积8 数学书厚6

课桌面的面积33 课桌长8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2.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在黑板四周贴一条彩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

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提升训练:

1.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好?

八、评价反馈:

九、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1)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检测六甲班共28人参加测试,其中A等1人,占3.6%,B 等3人,占10.7%,C等9人,占32.1%,D等15人占53.6%。与上届同年级比较,A、B等率都有所下降,C、D等率上升。与本届学生上学年升级成绩相比,仍是A、B等率下降,C、D等率上升。从整体看,这段时间的线上授课效果不佳,一半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成绩很差。 二、本阶段成绩得与失及原因分析。 本次检测试题共六大题,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至六单元知识,题目侧重检测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扇形统计图》、《比例》、《确定位置》三单元内容掌握情况要好于《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正比例和反比例》这三单元。下面就本次测试试卷作具体分析:第一题填空题,出错较多的是第2、4、8、10题。第2题用长25.12㎝,宽3.14㎝的长方形围圆柱,求两种围法圆柱的高和直径,一部分同学不理解圆柱侧面与围成圆柱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已知圆周长,求直径的方法没有掌握。第4题考查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学生出错在审题不清,将“药水”求成了“水”。第8题,考查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转化,正确答案是1:4500000,

一部分同学不统一单位,写成了1:45,一部分同学错写成1:13500000.第10题,考查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知识点在课本22页第6题发现的规律,出错原因在学生对该知识点遗忘,也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听课,没做笔记。 第二题判断,出错较多的是第5题,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导致出错。 第三题选择,出错较多的是第1题,说明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理解不透彻。 第四题计算,本题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部分。口算中,7x1/7÷7x1/7、1-2/5+3/5出错多,原因是运算顺序出错;简算中,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判断哪些能简算,哪些不能简算,一部分同学乱用简算方法,还有一部分同学格式不规范,导致失分严重;解比例中,3/8 :x=5% :0.6既有分数、小数还有百分数,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出错较多。 第五题操作,第2题出错较多,学生对于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关系理解不透彻导致出错。 第六题解决问题,出错较多的是第4题,此题要求用比例解题,全班只有1位同学做对,一部分同学不理解题目是要求用正比例、反比例解题,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理解方砖面积与块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导致出错。 三、卷面书写情况分析 本次测试六甲班共28人参加,其中卷面分得5分的有15人,占

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xx中:xx 一、试题分析 1、试题质量分析(1)、试题题型分析试题由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看图回答问题、及解决问题组成。题型全面,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 (2)、试题难易程度分析:本试题适合新课标理念,但偏难,题型多样,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教材重点。教材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内容全面,覆盖面广,注重能力培养,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且重点突出。教材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本次考试中解决问题和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贯彻始终,知识点考查很全面。 (4)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本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并让学生通过此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作用,增强了学

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这份试题一题的第7,9,12,14题和第二题的第4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但又在题意的表达方面做足了功夫,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又必须细心认真的思考,充分的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实用性。 2、试题质量评价 六年级数学试题,试题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特别全面,但偏难,侧重了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生活数学,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具体地说,有以下显著特点:(1)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的过程。如第五题在学生想、画的过程中发展其空间观念,动手实践的能力。(2)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第六题的第5题,这些题目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到数学的挑战性。 3、今后命题建议 (1),着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向全体学生。 (2)题目类型能否进一步新颖多样。 二、试卷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1 一、填空题。 1.钟面上的时刻是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5次岗,早上7时30分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3.南京到上海坐汽车要3小时,上午8时40分从南京出发,()到达上海。 4.希望小学的老师每天早上7时到校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6时离开学校,老师每天在校工作()小时。 5.希望小学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上课,该校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时间是(),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二、换算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凌晨3时() 下午5时() 中午1时30分() 晚上12时20分()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4:20()10:00() 15:30()21:40()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时就是8时。() 2.钟面上的12时就是0时或者24时。() 3.19时比晚上6时30分要晚一些。() 4.一天当中,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将上面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 A.8:30和14:30 B.8:30和16:30 C.20:30和16:30 2.小明妈妈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小明妈妈每天睡()小时。 A.4 B.8 C.9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每天18:00起床 B.从上午9时到下午2时经过了7小时 C.小刚和李小飞一般在17:00去踢足球 五、观察下面2008年1月份的日历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教师:牟艳丽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我认为在教学中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成绩分析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行、兴趣、动机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必不可少。 一、班级情况: (1)学生情况:六年级共49人,本班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12岁左右,也有少数偏小的学生,年龄结构比较正常。本班学生的地域来源比较繁杂,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自律性差,上课好动,喜欢说话等。其中男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成绩:由于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而学生又缺少自制力,因此在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存在,及格率很难突破50%。 (3)学习习惯:有近十位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大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浮躁、好动,学习浮躁,做事浮躁,有一颗不能安定下来的心,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搞学习。这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早上来了,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时,看书的不多,讲话聊天的多,跑动的多;上课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总是想法子和周围同学说话,做小动作,更不说有很多课上爱说话、做小动作之类太多了;听到下课铃声响了,你可能还在说最后一句话,就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看着外面了,说明铃声响之前人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了,或许已经忍耐了半天了。仿佛这四十五分钟的忍耐就是为了这一会的激情。 2、部分学生的学习欠缺主动性,存在依赖性。学习的动力来自督促,学习的目的是应付老师和家长的检查。对学习完全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差的作业在老师三令五申要求补齐的情况下,实在没办法了,就一个字……抄。 3、学生学习存在懒惰思想。不愿意去背诵积累,不愿意深度思考问题,不愿意自己探究问题。例如平时做作业、该识记的公式、基本性质等,老师不检查,他就不做不记,做也是应付检查,你明天检查,他可能明天一早来看同学的,而且效果不佳。就是基础好点的同学,作业中也存在着敷衍,遇到思考题,随随便便肤浅写几句,不愿意多问,不愿意多思考,不愿意多写,对自己学习有较高要求的人不多。 4、两极分化的情况日趋严重。学习后进生不光是基础差的学困生,他们往往又是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更是语文、数学老师补差争抢的对象,在校时间特别紧俏,对老师来说,补差压力巨大 三、今后采取措施: 教学方面 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从行为数学做起,再到怎样学习数学,后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完整)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试卷命题特点及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这次六年级数学考试的命题范围涉及的数学内容有: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的周长和面积,比及百分数知识等都在试题上有所反映。考题相互融合,灵活多变,知识的覆盖面广,题型偏难,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紧密结合,更趋向于数学知识生活化,体现了“人人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 整个试卷共6大题,30小题,总分100分。 第一题“填空(20分)”,包括10个小题,20处填空;第二题“判断正误(5分)”包括5个小题;第三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7分)”包括7个小题。这三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第四题“算一算(29分)”包括:1.直接写出得数(8分),2.“解方程(6分)”,3.“用最合理的方法计算(9分)”。4“列式计算”(6分)。这一部分主要检查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笔算能力和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从答卷来看,学生普遍存在计算能力较差,计算过程书写不够规范等问题。 第五题“手脑并用,数形结合“(9分),侧重于检测学生对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图形缩放等知识的运用能力、观察能

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成绩不错。 第六题“解决问题(20分)”,共四个小题,体型广泛,失分较小。命题目的是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说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有待努力提高。 从数学试卷总体分析,基础题占76分,如果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强、能对基本概念理解掌握,成绩就可以合格。 二、教学质量分析 这次考试情况说明: 1,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整体状况不够理想,仍处在一个较低层次。学生呈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今后措施 1.在六大题型中,除了口算和计算外,其他题型的出现基本在平时的复习练习中很少见到,复习不到位。 2.学生审题不严,读题不完整,写丢答案,做错顺序,不认真检查,这类情况普遍存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 3.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今后要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测试卷

第6单元测试卷 卷面(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68分)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1分) 1.一年有()个月,其中()月是大月,每个大月有()天, ()月是小月,每个小月有()天。 2.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共有()天;闰年的2月有() 天,全年共有()天。 3.每年的()是国庆节,5月1日是(),()是儿童节。 4.小林是2000年2月28日出生的,这一年是()年,小林出生的第二 天是()月()日。 5.妈妈在4月25日早上去上海出差,这次出差一共是45天,当妈妈第45 天回家时,这天是()月()日。 6.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3:00表示()。 7.爸爸去青岛出差,火车出发时间是17:35,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从家 到火车站乘车要38分钟,爸爸最迟要()从家里出发才能保证不误火车。 8.一场球赛从14:30开始,一直到下午5:00结束,这场球赛一共进行了() 分钟。 二、我会判。(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每年都有7个大月,5个小月。() 2.21时40分是晚上9时40分。() 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就一定是闰年。() 4.一个月中最多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 5.爸爸每天上午8:00上班,下午5:00下班,一天工作7小时。()

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是建军节。 A.5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2.晚上10时是() A.21:00 B.22:00 C.10:00 3.下面年份中,()是闰年。 A.2018年 B.2100年 C.2040年 4.王叔叔从3月24日早上出发去青岛出差,4月8日晚上结束工作回到家里, 他一共出差()天。 A.14 B.15 C.16 5.李刚每天晚上21:00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他每天睡() 个小时。 A.10 B.11 C.12 四、我会做。(共27分) 1.特殊日子我知道。(6分) 2.分一分,填一填。(10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质量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期末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第一学期 根据县教育局质量检测文件要求,我镇于2018年1月28日上午对六年级数学进行了教学质量检测。本着严肃考纪,诚信考试的原则,实行教师调换监考,学生单人单桌,阅卷流水作业,致使考试和阅卷工作严格有序地进行。现将全镇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检测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数学期末测试系灵璧县教育局命题,从整张试卷看命题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基础题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空间与图形中的圆、图形的变换、观察物体统计与概率等知识。 二、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教学质量检测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功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提高。具体情况见下表:

本次六年级数学试卷共设置了六大项内容,分别为“填空、判断、选择、计算、画一画、解决问题”。从两率上看,各校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基本达标,合格率为100%的学校有4所,优秀率差距悬殊很大,最高为98%,最低仅为36.4%。最高与最低优秀率相差约62个百分点;平均分也有一定的差距,呈现阶梯状,以孟山寄宿部六(1)班和高楼小学六(1)班最好,平均分达到92.4分,多数班级平均分为八十多分,最低的班级平均分为71.1分。最高与最低相差21.3分。同时班级间优秀生、中等生、潜能生分布不均匀,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较大。差分达到80多分,很值得反思。 学生得分较高的项目为“计算和解决问题”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在90%左右,这说明在平时教学中,注重了基本的计算能力的培养,解决简单问题能力的训练。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从试卷中看出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习惯还有待强化和训练, 2、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牢固扎实、导致丢掉分数的很多。 3、学生的综合应用,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提高训练。 4、学生的学习欲望不够强烈,学习兴趣不太高。怎么才能有效的调动其

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评价 本试卷涵盖面比较广,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试卷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操作、应用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操作、问题解决的能力,可以说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次考试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一些成果,也暴露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试卷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二、考试情况 六年级学生8人,由于全班差生的比率比较大,所以总体成绩不理想。 三、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填空题。20% 此题内容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熟练程度。不过大部分学生完成得不是很理想,可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其中第4、5、8、9题失分最多。其中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求比值,大部分学生写出的都是化成最简整数比过程中的某一步,或者直接化简错误因而失分。第5题是常用单位的换算,有些学生对相关单位的进率记不清,单位的大小也较模糊,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学生无从下手,看的出来是对单位换算的理解上还有问题。第8题这题应该是稍微难一点,但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分析能力的有限,

对于本题中三角形内角和与角度的比之间的关系,分析的不透彻;而有些学生较粗心,把角算对了,但在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时又错了。第9小题“已知甲数比乙数少四分之一,求甲乙两数之间的关系”,对于本题大部分学生不能综合的进行分析,同时不能准确的找出单位“1”的量,因而失分就成为必然了。 第二大题,判断题。5% 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错误最多的是第三题:这是教材上的比的基本性质,同时也是教师课上强调的一句话,可见学生上课的专心程度。 第三大题,选择题。5% 这道题共5小题,5分。错误最多的是第四题,这题涉及到工作效率的问题,是五年级的内容。部分学生想当然的认为甲用4小时,乙用6小时,两人合作完成的时间就是4+6=10小时,所以选C的学生还不少。 第四大题,计算题。32% 学生计算习惯较差,经常发生抄错数字或简单的加减法算错的情况,需在平时注意习惯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加强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上下功夫,因为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所在。失分较多的是简便计算,个别学生不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其中第(2)小题有些学生看到除号前后都是相同的数据相乘,就自动改变题意加上括号再计算。解方程也不是很理想,应加强解方程方法的渗透,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因为学好方程是学好初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三年 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解决问题》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2页例8及做一做。 解决问题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情境铺地砖展开的,通过“阅读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体会“制定的计划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除法含义的理解,了解所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如何用,加强了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核心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图理解分析题意,感悟用“画图”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体会几何直观的价值。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出解题计划,并能表述清楚,正确解答,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学习难点 借助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制定解题计划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解决问题》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先画一画,再填空 (1)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正方形,每行能摆 ()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中,摆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的长方形,每行能摆()个,你是怎么想的能摆()行,你是怎么想的共有()个这样的长方形。 (二)课堂设计 1.复习旧知 (1)40里面有()个2。算式: 150里面有()个5。算式: 7200里面有()个9。算式: (2)填空 5平方米=()平方分米 9分米=()厘米 70分米=()米 200平方分米=()平方米 4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厘米=()分米 (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钟面上的时刻是晚上9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2.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5次岗,早上7时30分第一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第一次第二 次 第三 次 第四次第五 次 …… 3.南京到上海坐汽车要3小时,上午8时40分从南京出发,()到达上海。 4.希望小学的老师每天早上7时到校工作,中午休息一小时,下午6时离开学校,老师每天在校工作()小时。 5.希望小学每天早上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第三节课()上课,该校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时间是(),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二、换算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凌晨3时() 下午5时() 中午1时30分() 晚上12时20分()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列时刻。 4:20()10:00()

15:30()21:40()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时就是8时。() 2.钟面上的12时就是0时或者24时。() 3.19时比晚上6时30分要晚一些。() 4.一天当中,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将上面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分别是()。 A.8:30和14:30 B.8:30和16:30 C.20:30和16:30 2.小明妈妈晚上10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小明妈妈每天睡()小时。 A.4 B.8 C.9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每天18:00起床 B.从上午9时到下午2时经过了7小时 C.小刚和李小飞一般在17:00去踢足球 五、观察下面2008年1月份的日历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完整版)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分析 熊坤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四年级时处再全镇的后面,五年级下降到倒数。下面我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 二、学生原因: 这届六年级学生是在一路减负声中走过来的,由于平时训练时间少,训练量有限,学习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在作业中,普遍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考试情况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解决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尽管学生对常见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晰,但是如将题目置身于不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3、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对图文题、表格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解题能力较薄弱,这些题大多把解题条件放在图、表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来解决的,解题困难原因是学生观察能力不强,而导致找不到解题条件。 学生思想方面: 这班六年级学生大都是留守子女,男生占全班人数的二分之一都不到,大多数男生没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认为自己的学习都是因为家长、老师逼的,有几个男生不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不动脑思考,作业不能按质量完成,抄作业、偷看作业,破坏班级的学习风气,考试要把他们的桌子靠墙才能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三、教师原因 由于我的事情太多,耽搁的课较多,课前虽然对教材也进行钻研,对教法进行摸索,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和成年人的不同,每个新内容教下来,我觉得总有一些教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总结一下主要有两方面的欠缺: 1、没有重视学生对题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教材在低中年级不要求学生写数量关系式,但是到了高年级,题目步骤比较多,不理清数量间的关系老师很难讲清为什么这么解答,学生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虽然到了高年级我发现这种情况后及时进行“补救”,但就像炒隔生饭似地,很多成绩中等、后进生就是不能扎实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更别说灵活的运用了。例如:学生会根据“含盐率=盐/盐水”这个关系求出含盐率,后面要根据“含盐率”和“盐”求“盐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蒋家坡小学纪小康 从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次试卷初看难度不大,但知识面涵盖广泛,综合性较强,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多,如果学生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绩,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整体来说,首先是题难度较高,尤其是填空题,仅是13道填空题学生基本上用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其次是题量较大,到考试结束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做完,大部分学生是刚刚做完,基本上没有检查的时间。下面从好的方面、不足的方面以及今后努力方向三方面做以分析: 一、好的方面 1、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如此,特别是计算,在可谓是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我们在平时坚持口算天天练,故失分较少。全年级计算得分率达到了95%以上。 2、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培养学生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结合所学内

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探究,使学生有了较强的动手操作的能力。本次动手操作题得分率较高。 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与我校平时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二、不足之处: 1、对题目理解不够。比如填空题第9小题,“把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入长25厘米、宽8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木盒中,最多可放()个小正方体。”学生误做为“用长方体体积除以正方体体积”,而忽视了实际情况。 2、审题不仔细。比如填空题第7题,有不少学生将“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梯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误做“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再如填空题第12题,有部分学生将“高减少2厘米”误做为“高增加2厘米”。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的题目失分率较高,比如选择题第5题,学生将“时针与分针行走速度的比”当作“时与分的转化进率”,而缺乏应有的思考。再如操作题第4题,学生不能很好的运用学过的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导致不少学生无从下手。再如操作题的第5题,学生在画完图之后,没能将正方形和圆进行联系,借用圆的半径来求正方形的面积,而是又量出正方形边长来计算。总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课时 练习课

第5单元面积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习 【教学准备】 准备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块手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4×90 60×3 300×9 4×50 20×4 6×500 22×13 15×11 15×17 70×4 37×5 8×53 2、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教师板书。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由学生说明每个图形的含义,再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并规范书写格式。 4、先估算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 学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积,然后派两个代表到前面来测量长和宽。全体同学计算它的面积,再看一看,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相差多少,从而丰富自己估算的经验。 5、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手帕先估算面积,再测量它的边长,算

出自己手帕的面积。 引导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加深对面积公式的理解清楚地知道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两个条件,求正方形面积只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了。 二、探究新知 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解题,并口头分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读题并分析:从长方形中所剪下的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以长方形的宽为张方形的边长。 指导学生在教材上画出要剪下的正方形,再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10=60(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60-36=24(平方厘米) 答:剩下的部分是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厘米。 三、对比练习 1、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读题,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求正方形面积需知道什么条件?边长与周长又有什么关系? 提问:题中给了正方形荷花池的周长,怎么求边长?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64÷4=16(米) 16×16=256(平方米) 答:面积是256平方米。 2、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

小学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报告 执笔人:王丽君 一、命题评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命题应该说内容比较全面,有一定的难度,比较能反映出学生对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及运用情况。试卷从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角度,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检测,题型多样,形式灵活。有填空题,判断题、操作题、计算题、解决问题等,一方面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另一方面,生活数学的凸显使测查跳出“机械模仿”的框框,能在数学能力、数学运用等可持续发展上对学生作出引领,较全面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整张试卷注重基础、综合性强,有一定的挑战性。试卷各部份分数比例比较合理,不仅测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还注重测查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就抽样的部分试卷情况作如下分析: 二、质量概况 (一)数据统计 三、质量分析 (一)填空题 填空题的得分率是79.5%,其中第②、④题要求说明含义的错误率比较高,主要是因为学生没理解题意。 (二)判断题 判断题的得分率为82%,其中第5小题“当n为非自然数时,n和n+1的最大公

因数是1”错的比较多,学生对最大公因数没理解。教学建议:引导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同时也要关注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的点滴积累中建立起科学正确的的概念、灵活的思维模式,获得丰富的、内在的、自主的数学素养,同时养成勤于动手、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三)操作题 本题的得分率为86.7%,共3个小题,量比较小,主要考位置和方向。纵观3个小题,可以发现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 (四)计算题 计算题部分得分率81.5%,其中口算题错误少,,简便运算失分多,解方程一般。简便运算失分原因比较多:1、没掌握方法,如,乘法分配律等2、计算粗心,3、格式不合要求等。教学建议: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运算能力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五)解救问题 这部分题目比较接近生活,出得比较灵活,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测了学生对应用题的分析,解题能力。涵盖了分数、比、解方程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试卷在选题上注重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所有题都来自生活,有一定的难度。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该题得分率69%,是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分析原因:一是学生平时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的较少,学生在做一道题目的时候只注重对数字及运算有强烈的反应,而对于需要通过思考、分析、推理才能得出的结论,学生在解决时往往就显得力不从心了。二是缺少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懂在表面,当稍加改头换面时,他又是模糊不清的。三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生活经验,分析问题没有条理,思维不严密,表述不清楚、不完整,失分率高。另外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抄错数字或方程解写成算术解等也造成一部分失分。 教学建议:以生活为载体,巧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感悟知识内涵,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现象数学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以新的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使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知识,发展能力。平时还应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培养,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本套试卷在立意上比较新,符合“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力图体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考查数学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应用,努力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促进我校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一、试卷命题特点及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这次六年级数学考试的命题范围涉及的数学内容有: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的周长和面积,比及百分数知识等都在试题上有所反映。考题相互融合,灵活多变,知识的覆盖面广,题型偏难,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紧密结合,更趋向于数学知识生活化,体现了“人人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 整个试卷共6大题,30小题,总分100分。 第一题“填空(20分)”,包括10个小题,20处填空;第二题“判断正误(5分)”包括5个小题;第三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7分)”包括7个小题。这三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第四题“算一算(29分)”包括:1.直接写出得数(8分),2.“解方程(6分)”,3.“用最合理的方法计算(9分)”。4“列式计算”(6分)。这一部分主要检查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笔算能力和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从答卷来看,学生普遍存在计算能力较差,计算过程书写不够规范等问题。 第五题“手脑并用,数形结合“(9分),侧重于检测学生对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图形缩放等知识的运用能力、观察能

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成绩不错。 第六题“解决问题(20分)”,共四个小题,体型广泛,失分较小。命题目的是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说明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有待努力提高。 从数学试卷总体分析,基础题占76分,如果学生基本计算能力强、能对基本概念理解掌握,成绩就可以合格。 二、教学质量分析 这次考试情况说明: 1,六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整体状况不够理想,仍处在一个较低层次。学生呈极不平衡的发展态势,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今后措施 1.在六大题型中,除了口算和计算外,其他题型的出现基本在平时的复习练习中很少见到,复习不到位。 2.学生审题不严,读题不完整,写丢答案,做错顺序,不认真检查,这类情况普遍存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持之以恒地付诸努力。 3.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今后要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六年级数学成绩分析及备考措施

六年级数学期中成绩分析及备考措施 山南小学秦卓 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我班参加20人,最高分101.5,最低分22.5,平均分64.47,及格率50,优秀率38.89,总名次第6名。从整体上看,本次试卷难易适中,优等生思维都比较活跃,思路清晰,能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整体上计算准确率不高。中等生是由于他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欠缺。差生的主要原因是解题、分析思路不够清晰,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答卷。纵观我们这次考试,看到成绩不够理想的同时,我们更要把目光关注到试卷反应的各种问题上来,以下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改进: 1、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不够好:如:学生不能认真审题,认真答题。体现在第一大题2小题不写单位名称;第五大题的第一小题第二个,题目让判断的是圆柱体的体积和它的底面半径,一部分学生都按习惯思维理解成底面积等;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解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体现在解应用题时题意都没有弄清楚就开始胡乱写答案等。 3、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差,尤其是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正确率太低,算理不明,不能灵活的运用简便方法。部分学生在演草纸上写的都是正确答案写到卷子上就写成错的,为此事本次失分最多的。 4、学生对题型不够熟悉,在答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心不够。 5、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没有到位,课堂教学缺乏知识拓展一类问题的思

维训练。 6、两极分化严重。学生间的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优差悬殊,学困生很难跟上学习的步伐,给教学和辅导带来诸多不利。 而我班这次考试和月考相比进步不大,及格的基本上都优秀,有三个不及格,但是这三位学生努力一次应该可以及格,就是习惯差,下一步争取继续努力让学困生上一个新台阶,优生继续稳步前进。 备考措施: 六年级第二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总复习阶段,为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总复习教学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实际,对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总复习主要内容: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

最新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反思

六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反思 本次期末考试是由区教育局统一举办的,并且严格按照程序命题、考试、阅卷的,可见这次考试的重要性.本次考试主要考察的是六年级上册全册的知识内容内容,所涉及的内容有圆、分数的混合运算及应用、观察物体、百分数的认识及应用、比的认识及应用等.题的难难易适中,涉及考察的面广,所学习到基本的知识点都有考察. 鉴于本次考试的重要性,所以我必须对本次考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反思,以便于从中得到教训. 一、试卷成绩 六年级一班应考54人,实考54人,均分83.9分,优秀率59.6%,及格率98.3%,其中12人集中在70-84之间,2人不及格成绩分别是56分和59分. 六年级二班应考53人,实考50人,其中3人由于休学和特殊情况未参加考试,均分82.5分其中18人集中在70-84之间,5人不及格成绩分别是58分、57.5分、54分、52分和37分. 综合来看,成绩不理想的最大原因还是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不及格的人数达7人之多,包括一个全年级最低的37分. 二、试卷题型分析和失分率情况. 1.直接写出.本题就是对于计算的最基本的考察,没有难度可言.失分率约为28% 2.基础部分. 第1小题.考察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知道半径求直径和圆的面积,失分率为5%. 第2小题.考察比的化简,失分率为5%. 第3小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相关问题.第二小问在平时练习的基础上稍微变动错误率变大.失分率为71%. 第4小题.错误率13%. 第5小题.求利息的问题.没有技巧性错误的都是计算错误失分率为40%. 第6小题.考察分数、小数、比以及百分数的相互转换.失分率为34% 第7、9小题.对于比的应用,此题类型讲过多次错误的同学是对于方法还不能掌握.失分率4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教案

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周长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测量和计算具体事物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难点: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线、绳子、直尺、皮尺、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画一画 1、老师有一种本领,可以一笔画出一个美丽的图案,同学们想见识一下吗? 2、师示范用一笔画出:树叶、花朵、小动物等物体的外部形状。 3、同学们想学老师这样画一笔画吗?从起点开始用一笔画出图形的外部形状,再回到起点为止,不间断,不重复。 4、学生尝试用一笔画出简单的图案。 二、描一描,量一量 5、将自己采集的、喜欢的树叶放在纸上,描出它的外形。 6、你有没有办法量出你所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请试一试。(培养动手能力。) 7、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8、学生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和不尽相同的探究结果。) 9、小结:同学们刚才测量的是一片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树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摸一摸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复习卡

第6单元复习卡 一、我会填。 1.(2018·广西钦南)每年的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这个月是()(填“大月”或“小月”),5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2.(2018·福建仙游)小明每天早上7:30到校,11:30放学回家;下午2时到校,16时30分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时()分。 3.(2018·浙江宁波)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从开始到结束一共()天。 4.填写表格。 (1)改写。 (2)2018年每个季度有多少天? 5.奥运志愿者在路口协助交警执勤。已定每天换岗5次,早上7时30分第1次换岗,以后每隔2小时换一次岗,请你用24时计时法写出每次换岗的时间。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国庆节所在的那个月是30天。() 2.因为2000除以4余数为0,所以2000年是闰年。()

3.如图:,说明每天7时到9时这段路禁止车辆通行。() 4.每个月最多有5个星期日。() 5.(2018·浙江宁波)一袋面包生产日期是:2018.02.25,保质期是5天,那么2018年3月1日早上还能吃。() 三、我会选。 1.下面月份都是31天的是()。 A.1月、12月 B.4月、5月 C.8月、9月 2.(2018·湖北武汉江岸区)一盘围棋赛,从13:20开始,下了80分钟结束,结束时的时间是()。 A.14:00 B.14:40 C.12:00 3.一年中连续三个月的天数最少是()。 A.88天 B.89天 C.90天 4.(2018·广西北海)下列年份中,()是闰年。 A.2006年 B.2018年 C.2020年 5.(2018·安徽宣城)下列关于年、月、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连续4年中,都一定有1个闰年,3个平年 B.贝贝的生日是2006年2月29日 C.小明的生日是国庆节前一天,他的生日是9月30日 四、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的运行时间,并填在表中。 五、2018年1月31日是星期三,你能用下表制成一个2018年2月份的月历吗?完成月历后回答下面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