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科学研究的特征:目的性、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①研究对象特殊性;

A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人,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与学习能力;既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心理具有发展性和个体差异性。

B涉及的各种变量多且复杂,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C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即主体与客体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

②研究过程特殊性;

A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对象控制与操纵欠精确;变量多且设计复杂、精细;易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

③研究方法特殊性;

A需要符合伦理性原则。

B“黑箱方法”,难以准确描述脑内心理活动的具体过程与变化。

C难以进行严格的控制实验,较难确认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心理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①按数据形式分:

A量化研究:研究涉及到可量化的变量,并且研究结果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一种数量化的方式来呈现。

B质化研究:研究涉及的是难以进行量化的材料,研究的结论也常常是描述性的。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因果研究B相关研究

③按对变量的干预情况分:

A真实验研究B准实验研究C非实验研究

心理学研究设计方法:

变量数据获得方法:

实验法研究心理现象标志:费希纳1860年《心理物理学纲要》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威廉冯特1879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理论研究:它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方式对心理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如青少年早恋心理分析、教师心理健康及调适、试论心理健康教育运作模式等。

描述研究:它主要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个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观察研究、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访谈研究、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的个案研究等。

实证研究:它主要通过测评、实验等方式获得数据材料以表明或证明有关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看法。如不同类型学校学生自信心状况研究、教师期望改变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实验研究等。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多样共存

新特点:研究思路的生态化、研究方式的多分支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研究结果的数学化、研究过程的计算机化

心理学研究基本环节:

1、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定

2、文献的查阅与综述

3、研究类型的选择

4、变量的确定和控制

5、被试的取样

6、研究的实施

7、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8、结论的获得及其适用性

理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

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即对一系列抽象变量之间可能关系的描述。

归纳:由事例出发形成理论

演绎:由理论出发形成假设

研究就是检验假设,修改理论的过程

演绎的例子:

前提1:马是哺乳动物

前提2:所有哺乳动物都是动物

结论:马是动物

错误:

前提1:观看暴力行为会导致儿童攻击性增强

前提2:警匪片比歌舞节目包含了更多的暴力行为

结论:看警匪片会导致儿童攻击性的增强

当一项研究结果证实了假设,理论是否得到证明?

当研究无法证实先前的假设,能否说否定了理论?

理论的类型:

①数量的与性质的

②描述性、类比性与基础性

③适用范围(领域)大小

好理论的特点:得到数据的支持、可验证性、解释力强、可预期性

评价理论的标准: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能力、简洁性

理论先行于研究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选题的类型

①按研究性质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②按研究目的分:

A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

B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

③其他分类:

A个案研究与样本研究;

B实验室研究与现场研究;

C纵向研究、横向研究与相继研究;

D跨文化研究或跨背景研究。

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兴趣性原则

如何才算是一个好问题?

①可以回答:问题-假设

②妥当:能用客观方法证实;避免太宽泛

③重要:澄清变量间关系,而这些关系又已经是影响被研究的行为系统的;仅仅能够支持若干竞争性假设或理论观点里的一个;能带来明显的实际应用。

研究问题: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另一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假设:指明研究问题的可能结果,即变量之间关系的性质以及变量作用的程度

假设的特征:

①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已有理论、经验或一定事实

②有一定的推测性质——思维中的想象有待检验

③如果……那么……

假设的功能:

①使研究目的更加具体、范围更加限定;

②具体研究假设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设计具体的数据收集程序去检验该假设对所研究问题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推测是否正确。

假设的基本类型:

①预测性假设: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情况作出推测判断。

②相关性假设:对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性质、方向、密切程度作出推测性判断。

③因果性假设:对客观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推测判断。

④一般性假设:对客观事物的状况、性质、相互联系的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有较普遍的适用性的假设。

⑤特定假设:对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某种特定状态、性质和联系提出的假设,它预测的是事物间的特定关系。

提出研究假设的方法

①演绎:从理论和一般陈述、一般假设,然后由此形成更特定的假设

②归纳:从数据、观察开始,然后由此形成更一般性的假设

评价研究假设的标准:

①研究假设的提出应有一定的依据,即一定的理论或一定的经验和观察事实为前提,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探讨价值,而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和猜想;

②研究假设一般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间的关系做出推测;

③研究假设应以陈述句的形式清楚、毫不含糊地加以说明,而不能以问句形式或含糊不清的陈述句形式出现;

④研究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即可被研究人员用一定的方法收集的数据和事实加以验证;

⑤研究假设应简单明了。

文献查阅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研究者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有助于研究者选择研究课题、形成研究假设;

第三,有助于研究者搞好研究设计;

第四,有助于研究者解释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研究文献搜集原则:

第一,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倒查法(逆时法);

第二,在范围、数量上应有所限制;

第三,从资料的性质上看,应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而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

第四,从资料的代表性看,应注意搜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研究文献;

第五,从资料的领域看,不但要搜集与自己研究课题、领域直接有关的资料,而且还应注意跨学科、跨领域地搜集有关资料。

研究文献阅读原则:

①计划性

②顺序性:先原始后综述;先理论后应用;先书籍后论文;时间由近及远;难度由小到大;先中文后外文;论文先两头再中间;先关键再次要

③批判性:问题陈述是否清楚?研究假设是否明确和可检验?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研究变量有无明确的操作定义,恰当性如何?无关变量控制如何?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是否密切相关?被试取样的科学性如何?统计方法运用的适当性怎样?结果解释是否正确?结论是否恰当?

④同时性

综述的作用:

对于研究者的一项具体科研工作而言,文献综述以其严密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动向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逻辑论证,使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方向明确,研究系统化、条理化,避免盲目性。因此,它起到了总结既往、开辟未来、提出理论和指导新课题的重要作用。

综述的格式与内容:序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改进建议、参考文献

综述的基本要求:

①搜集文献应当全面,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要真实可靠;

②坚持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避免材料多评论少;或评论多材料少);

③要有针对性;

④应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⑤可适当使用统计图表来说明发展的过程和现状;

⑥注意区别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

【研究设计】

是为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获取客观、明确可靠的研究结论而制订出的周密的、科学的整个研究工作计划和安排。

【实验设计】

广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经过周密的思考而制定出的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计划和安排。狭义:是指对人类或者动物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实验性观察时,对控制条件的设计;包括如何选择被试、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实验条件、如何控制额外变量以及如何收集数据;目的在于使研究者观察到实验处理效应。

【信度】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①影响因素:

A研究工具的信度;

B被试方面:身心健康状况、动机、注意力、持久性、对待研究的态度;

C主试方面:不按规定程序实施、制造紧张气氛、给予特别帮助、评判主观等;

D研究设计方面:材料取样不当、题目过少、问题陈述不清等;

E研究实施方面:难以控制的变化条件

②判定方法

A重复法;

B相似法:比较同质或类似研究工作、或同类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C独立评判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者同时对一组被试的行为、操作水平等各种表现进行独立判断或评价,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一致性。

【效度】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了所研究的问题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

①构思效度:是指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为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它涉及可观测指标的理论设想及其操作化等方面的问题。

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

A对构思缺乏明确的说明,概念解释模糊,逻辑关系不清,层次不明;

B单一方法和操作引起的偏差;

C构思水平之间的混淆;

D研究过程中主试的期望、被试因猜测而发生的心理与行为改变、不同实验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等。

如何提高构思效度?

A理论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逻辑、层次分明,形成某种“构思网络”;

B对研究的各种变量做出明确、严格的说明;

C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并制定相应的、客观的观测指标;

D要消除或控制影响构思效度的各种因素。

②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的明确程度。其目的是保证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定性。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成熟、历史、被试选择上的差异、研究被试的流失、前测、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统计回归效应、多种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③统计结论效度:是检验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如何恰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

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数据的质量;有无违反统计检验的假设;统计检验能力。

如何提高统计结论效度?

A保证数据质量;

B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根据数据具体特征选用适宜的统计程序;C适当增大样本容量,当样本较小时,应进行统计功效分析,而不能仅凭统计显著性水平做

出推论。

④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总体效度:研究结果能够适用于被试所来自的总体的程度与能力。

生态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概括化和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景的程度和能力。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研究被试的代表性;研究变量的抽象与操作定义,测量方式信效度;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多重处理的干扰;实验者效应;研究与实际情景相差较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如何提高外部效度?

取样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取样的一般程序:规定总体、确定样本容量、确定抽样方法并选取样本、统计推论

取样的基本方法

①简单随机

具体方式:抽签、利用随机数字表

局限:

A事先要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

B总体分布较为分散,会使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

C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向,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D当已知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时,要想对其加以控制,就不能采用简单随机取样;

②系统随机取样法

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序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数求得抽样间隔,最后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作为第一个样本单位,并按抽样距离做等距抽样,直到抽取最后一个样本单位为止。

优点:比简单随机抽样更简便,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更小。

缺点:总体中存在周期性波动或变化,可能出现系统误差

③分层随机取样

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型,然后根据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之比率,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关键是分类标准要科学,并且各层内的变异越小,层间变异越大越好。

优点: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

局限:要求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了解,否则难以做出科学分类。

④整群随机取样

先总体各单位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许多群,然后按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中提出若干群作为样本。

优点:抽样方便,易于组织,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局限: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抽样误差因各群间差异较大而比较大。

⑤多段随机取样

先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群,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然后再按一定标准将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子群,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原则提取样本。

优点:可综合运用各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节省经费,在研究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情况下,十分有用;

局限:抽样误差相对于简单随机取样大。

⑥非随机抽样:方便取样、滚雪球取样

【变量】就是能够变动的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因素以及与之有关的因素。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测量或操纵的条件、现象、事件或事物的特征。

变量的类型:相关变量与因果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主体变量与客观变量;直接测量变量与间接测量变量;操作性变量与非操作性变量;研究变量与非研究变量

类型变量:又称名称变量,它是用数字或字符表示个体在属性上的特征或类别上的不同。变量指标的典型数值特征具有间断性、有限性。

连续变量:是用无限的、连续的数值来表示某个变量在属性上的特征,变量指标的典型数值特征是连续性。

变量选择的原则:

A可靠性: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B有效性:指所测指标能真正反映所考察心理活动的程度。

C敏感性:指变量指标应该能区分行为变化每个细微的变化,给每个不同的行为赋予不同的数值。

D区分性:指心理变量指标应该具有足够宽的变化范围,以区分自变量不同水平导致的行为变化。(天花板和地板效应)

E适宜性:指心理变量指标的选择要考虑到不同被试的特点。

【操作定义】

抽象定义:对研究变量或指标共同本质的概括,其作用在于提示它们的内涵,并将其与其他变量或指标区别开来。

操作定义: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或者说,在定义一个变量时,不直接描述被定义变量的特征、性质,而是说明观察或测量被定义变量所作的实际活动。如智力指学生在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的分数,发散思维

指砖的用途的测试的分数,概念理解能力指准确理解5个概念的时间。

操作定义的特征:

A在定义的内容上,操作定义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来说明变量或概念,而抽象定义则采用概念、同义语进行说明;

B在定义的方法上,操作定义采用经验的方法,即可直接感知和度量的方法,而抽象定义则使用逻辑的方法;

C在定义的着重点上,操作定义着重于界定变量或指标的外延或操作过程,而抽象定义则着重提示变量或指标的内涵和本质。

操作定义的作用:、提高研究的客观性;有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提高心理研究的统一性;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有利于研究的评价、结果的检验和重复。

操作定义设计的原则:

A对称性原则:操作定义与抽象定义的内涵对称,即定义范围不能过大或过小;

B独特性原则:给变量或指标设计出来的操作定义必须使其具有有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独特特征,即操作定义与特定抽象定义对应,不能四不像,也不能什么都像。

操作定义设计的方法:

①方法与程序描述法

如“挫折”——通过阻碍一个人达到其渴望、近在咫尺的目标而使其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饥饿——剥夺个体进食24小时后的个体状态

②动态特征描述法

一个聪明的人——善于解决问题、运算灵活、记忆速度快的人

饥饿的老鼠——为得到食物而每分钟压低杠杆十次以上的老鼠

③静态特征描述法

一个聪明的人——知识渊博、词汇丰富、运算技能多、记忆东西多的人

【无关变量】干扰变量、控制变量、额外变量,指心理学研究中能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并非研究者所选择和操纵、而必须加以有效控制、使其中立化的变量。

无关变量的类型:

A被试方面:参与动机、焦虑、有关经验、性格、生理状态、被试的反作用(霍桑、安慰剂);B主试方面:年龄、性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实验者效应;

C研究设计:方法本身不完善;测量仪器设备安排、布置、调整不当;测量工具不完善,如用词模棱两可、难度不当、指导语不明确;被试选取、研究时间和环境选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D研究实施环境条件;

E数据处理方面;

无关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一致、研究结果不准确、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无关变量的控制:消除法;指导语;恒定法;匹配法;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

指导语简要说明研究基本状况;明确被试做什么、怎么做;简单、明了,少用专门术语,以保证人人能懂;标准化、前后一致,对所有被试一样,不可任意改动;检查被试是否真正理解。

【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人的各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特点:

A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第一手资料”;

B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者能够观察对象在日常现实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C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

D观察是在一定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

E观察总是是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一类是人的感觉器官,主要是眼;另一类科学的观察仪器与装置,如单向玻璃。

类型:

①根据控制程度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考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实验观察法: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对象的某些心理现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②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相关仪器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直接通过感官考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有关科学资料的一种方法。间接观察: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或装置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③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故又被称为局内观察。参与观察又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故又被称为局外观察。

④根据观察是否有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的内容和项目,制定出有关观察表格,并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严格按照其进行观察记录。

无结构观察: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没有详细的观察项目和内容,亦无具体的记录表格,因而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常常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有选择地进行观察。

⑤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分为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叙述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取样观察: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

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评价观察: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对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做出评价判断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法的评价:

优点:

①可以在现象或行为当时进行现场观察、记录,以收集研究资料。现场观察既可把握全盘现象,又能注意到特殊的气氛和情境。

②能够得到不能直接报告或报告可能失实的材料。婴儿、哑巴,精神病患等。

③在研究对象不配合的情况下,访谈、问卷法等的实施有很大困难,这时可用观察法收集资料。

④采用特殊设计(如单向玻璃),或在特殊情境(如参与观察)中,观察者的隐蔽性可使其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观察被试行为与活动,并由此得到其他方法不能得到的真实资料。

⑤其他研究方法多以被研究者自陈的方式进行,它们所收集的资料可能会因被研究者本身的偏见或观察错误或期待效应而受影响,降低信度。

“研究表明,观察法因立足在观察的基础上,故而比较有把握地做出有关心理因果关系的推论,这是问卷法或其他方法所难以达到的。”

局限性:

①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

②许多心理与教育方面的研究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经常是不能预先测知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

③有些观察活动可能会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行为,导致观察结果失真;

④观察法的运用,包括训练观察人员、添置观察仪器等,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⑤观察设计的要求较高,表现在观察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难保证上。

观察策略:

①参与观察策略;

A适用条件

a观察者自身的条件:是否有充足或较长的时间来从事观察;是否能与被观察者和谐相处,成为其中一员,又能客观地、中立地进行观察记录;是否掌握一定的观察技巧

b观察者的研究目的:是否拟对某一特定现象或观察对象做一全面、综合的了解;是否拟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动态过程;是否打算在自然情境中从事研究工作

c被观察者的条件: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与观察者的差异程度如何。

B实施步骤:界定问题;进入情境(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呈现结果

C评价

优点:

a研究者开始时不必使用特定的假设,因此能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假设的约束,研究者无先入为主的偏见,结果可靠并且常常能有意外而重要的发现;

b效果较好,因为观察者参与其中,既有深刻的自我体验,又能与被观察者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所观察的活动有更深入、更真实的了解,并且能更及时地发现新的研究信息;

c观察者始终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因此不仅能收集到静态信息,还能够收集到动态资料。不足:费时、费力,收集的资料琐碎且不易系统化,研究的信度不高,结果推论的范围有限。

②时间取样观察;

要求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记录表上。包括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频率如何;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有多长等。

A适用条件

a只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一般来说,平均至少每十五分钟出现一次。

b只适用于易被观察到的一些外显行为,而不适用于内隐或隐蔽性行为,如脑中的心理活动或个人隐私行为。

B实施步骤

a界定问题与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需要观察的行为,如幼儿的友好行为;

给有关概念做出明确的操作定义,如将幼儿的友好行为具体化为分享、谦让、帮助、抚慰、关心、同情、礼貌等具体行为;

确定观察对象的数量。一般来说,研究个体差异较大或反应水平众多的行为时,所需被试较多,反之则少;

根据研究的要求与具体条件,确定观察的次数和时间间隔

b编制记录表;确定要记录的信息以及每一观察单元的时间区间的长短、间隔和数量。

c记录资料;观察代码系统。

d分析资料。

C 评价

优点:

a周密准备使观察和记录工作简单易行;

b能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观察较多的被试,因此所得结果可以进行推论;

c观察目的明确而具体,研究者可以对观察内容及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d研究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观察数据资料,同时易于取得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

e省时、省力,同时又能有效地保证精确性和客观性;

f观察者不需干扰被试的正常活动;

g能提供量化数据,有助于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不足:

a难以得到有关环境与情景的信息,观察资料也难以向研究者清楚地表明某种行为发生的背景;

b由于采用时间取样观察进行的观察内容只局限于某些方面,加之观察记录结果没有保持行为发生的顺序和连续性,因而难以揭示行为的相关关系、作用以及因果关系。

c缺乏连续性,背景信息和自然性,特别是当时间区间和行为单位很少时。

③事件取样观察;

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行为,然后观察记录该事件或行为的发生情况。

A特点与适用条件

a时间取样观察考察的单位是时间区间,而事件取样观察的是行为事件本身。在事件取样观察中,观察者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所研究的行为事件发生,研究者就可对其进行详细观察和

记录。

b时间取样观察只能研究每十五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但事件取样观察则可以研究各种各样的行为,不受行为发生频率的限制。

c相比较而言,时间取样观察较适合于专业研究者使用,而事件取样观察则较适合于教师使用。一方面,因为任何一项研究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它要因人因事因经费而定,采用时间取样观察可以使研究者比较明确地知道研究要持续多长时间,但采用事件取样观察策略时,研究者需要坐等所研究的行为、事件的出现,难以确定自己收集资料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另一方面,因为事件取样观察注意的是行为、事件本身及其特征而不是时间,所以它适于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使用。

d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时间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是否存在,而事件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的特征。以观察研究教师的言语表达为例,在事件取样观察中,研究者注意的是教师与谁进行交谈,交谈之前的行为是什么,交谈的结果是什么等等;而在时间取样观察中,研究者注意的则是教师进行言语表达的次数和持续时间。B实施步骤

a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行为,给其下操作定义,并尽可能对所研究事件或行为有所了解,这样,研究的事件或行为一旦发生,就能及时、迅速地辨认并记录下来。

b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不同时间地点可能会得出不同结论。

c确定所要记录的信息。记录内容可事先确定,也可叙事型描述。

d在设计、使用记录表和代码系统时,应遵循它们各自的原则和方法,并努力使之简便易行。C评价

优点:

a没有将行为与行为发生的情境分离开来;

b易于进行因果分析,说明并解释行为的原因、内容和结果;

c能被用以研究任何一种行为或事件,且比较省时、省力。

不足:

a由于记录的是与行为或事件的特征、性质有关的信息,因而资料不易进行定量分析;

b虽然它已经把行为与行为发生的情境联系了起来,但仍无法了解导致所观察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条件和情境,使研究者难以了解该行为或事件的全貌。

④行为核查表;

行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使用行为核查表有助于观察目的的具体化,使观察活动更具有针对性。

A编制步骤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

b在核查表中分别列出所要观察的目标行为,这时将第一步的观察内容进一步具体化为观察的实际项目;

c在核查表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排列目标行为,核查表的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常常使用的是按项目的难易水平循序渐进地组织核查表;

d核查表中所列项目应当包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比如某一行为是否发生,第一次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

B常用的行为核查表

个体型、团体型(较常用,主要有两种)

a用于记录某一新行为出现时被观察者的年龄,据此可以计算出该种行为出现的平均年龄;b参与性行为核查表,主要用以记录观察对象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类型(功能:记录日常行为;

提供与参与活动有关的诊断性信息;有利于活动的计划或设置)

C评价

优点:

a简便易行,既适合于专业研究者使用,也适合于教师使用;

b有助于观察者迅速有效地记录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省时、省力;

c可以及时记下某种行为第一次发生或第一次被观察到的日期;

d结果易于整理分析。

不足:几乎不能提供有关行为频率、行为持续时间,特别是行为性质、特征方面的信息。

【观察代码系统】是研究者将行为或事件分为有意义的、可以观察和处理的类型,将大的行为单位分为小的行为单位,并为观察、记录和随后分析处理的方便而制定出的一整套符号系统。

功能:

①丰富资料、简化资料;

②提高观察记录处理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③消除大量主观误差,是对所发生事件更客观、更准确的描述;

④观察的信度、效度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事先已基本确定,观察的可行性高,记录更有意义;

⑤收集的数据适于用计算机处理。

设计原则:

①符合研究目的;

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③全面,保证在任何群体和环境中,观察者都可以用其详细记录一个人的行为表现;观察代码系统不仅应能使观察者记录所观察对象的行为,而且还应能使观察者记录活动中他人的有关行为及相互作用;

④保证同样的行为类别项目适用于群体的所有成员;

⑤保证观察者能详细、如实地记录下个体及个体相互作用的行为顺序,以便分析行为的因果关系。

设计方法:下操作定义;选取或设计代码符号进行标定。

常用观察代码系统:数字型;符号型。

【研究数据收集方法——访谈法】

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点:

①整个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

②具有特定的科学目的和一整套设计、编制和实施的原则。

类型:

①根据访谈内容和过程有无统一的设计要求、有无一定的结构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

②根据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③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

④根据同时参加访谈的被访谈人数分为:个人访谈和集体访谈。

评价:

优点:

①有利于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

②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③可以保证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④适用范围广。

⑤具有较问卷法更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局限性:

①访谈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可能受到研究者素质的影响。

②某些问题不宜进行访谈。

③与其他方法比,访谈法费时、费力、费财。

④访谈获得物研究资料难以量化。

⑤受环境、时间和访谈对象情绪的限制,访谈对象思考问题时间较短等特点,也影响到访谈法的使用。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心理学研究方法》年月期末测验指导

————————————————————————————————作者:————————————————————————————————日期:

0297《心理学研究方法》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题,共20分) 题型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共40分) 题型三:分析设计题(每题10分,2题,共20分) 题型四:综合设计题(每题20分,1题,共20分)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 1、知识的来源:权威人士、个人经验、注意凝聚、科学方法。 2、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1)科学研究的特点: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有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目的;具有一定的控制机制;有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对象的状况;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控制对象发展的方向 (二)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 2、采用实验内省法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分类 1、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研究方法。 2、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 (2)分析数据的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逻辑方法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3、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1)出现大量新的研究技术与手段 2)建立了现代化实验室 3)计算机网络在心理学研究中大量应用 (二)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1、对实验过程进行控制,如呈现刺激、控制其他仪器、对被试的反应进行自动记录 2、处理、分析数据 3、模拟心理过程 4、进行心理测验

心理学研究方法重点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二、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三、研究课题的来源:(1)对日常生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技术发展的推动。 四、选题的原则:(1)课题是可行的。(2)课题是清楚的。(3)课题是有价值的。(4)课题是符合道德的。 五、取样的类型:(一)随机取样: (1)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常用抽签法和随机表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优点:(1)样本的代表性强。(2)取样更灵活。(3)参数估计更加准确。 (3)系统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方法。优点:比较简单,易于实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多。缺点:样本对总体代表性不够,名单中个体的排列方式可能使系统取样产生问题。 (4)聚类取样: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优点:调查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工作的组织和进行比较方便。缺点:如果调查单位在总体上分布

不均匀,准确性相对随机取样要差。 (5)多段取样:适用于总体范围大、对象层次多的研究,能有效的节省调查所需的人力及费用。缺点:由于每级取样时都会产生误差,所以误差较大。 (二)非随机取样: (1)方便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方便的地点将所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 (2)立意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3)定额取样:按特定的标准将总体中的个体分成若干类或层,然后在各层中取样。 (4)滚雪球取样:先从总体中合适的调查对象开始进行调查,再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如同滚雪球一样。 六、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 1、变量:指在性质上或数量上可以变化、可以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值的事物的特征。 2、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1)刺激变量:简称S变量,是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操纵和控制的环境特征。有机体接受的刺激具有多种形式: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2)机体变量:也称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

(完整版)心理学研究方法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考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理论基础与主要方法,检验考生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水平与应用能力。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它的研究主题十分广泛:即涉及人的心理也涉及动物的心理;即涉及个体的心理也涉及群体的心理;即涉及有意识的心理也涉及潜意识的心理;即涉及与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心理也涉及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心理。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心理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由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经验的或实证的资料为依据的,因而使心理学与哲学相区别,也与人文学科相区别。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的要求是,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理解心理学家在探索心理与行动时所做的一切,有助于考生将来为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心理学的性质,了解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方法、特征及基本步骤,理解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和伦理规范。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识记: (1)心理学的含义; (2)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特征:系统性、重复性、可证伪性和开放性; (3)知情同意。 2、领会: (1)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 (2)心理学研究主要包含哪几个步骤; (3)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3、应用: (1)根据科学研究的特征来分析某些心理学的研究; (2)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及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来分析是否可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欺骗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位以及 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学研究 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保障退 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活的观 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文献就 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工检索 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来选 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组排 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样本的 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学 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遇到的 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认识,主观判断选取可以代表总体的个体作为样本。

北师大普通心理学期末总复习

普通心理学(辅)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 一、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2.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现代汉语辞典) (2)科学是由系统的实证性的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有组织的知识 (3)实证性研究方法的特点:数据驱动;客观性;验证性和系统性 3.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1)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是一门中间科学 二、心理学的目的 (一)科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二)心理学的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的行为或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的分支 (一)基础心理学 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历程变化的原理原则 (二)应用心理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节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一)哲学 1.理性主义(柏拉图) (1)一切知识由天赋而来 (2)真理来自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2.经验主义(亚里斯多德) (1)没有天生的观念 (2)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可以获得知识并通向真理 (二)生理学 缪勒:感觉神经的特殊能量说 赫尔姆赫兹: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 费希纳:刺激强度与心理感受的关系 布洛卡:大脑的语言中枢 (三)生物学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科学心理学的产生标志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三、科学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大流派 (一)构造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确定构成心理活动(意识)的基本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合成为复杂心理活动的基本法则 3.基本方法:内省 (二)机能主义 1.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卡特尔 2.基本思想: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探讨人的心理如何帮助人们适应生存环境(心理的功能) 3.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对于应用的关注;对于个体差异研究的关注(三)格式塔学派

期末复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研究方法?) 1)掌握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开阔心理学研究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初步学会做研究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把心理现象放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去考察,并且要用系统方法去考察。系统性的研究有助于把支离破碎的研究结果统一起来,形成对心理现象全面系统的理解。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对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心理学中贯彻客观性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一定外部条件(2)选择合适的行为指标(3)确定心理现象的生理指标 4.科学研究的特点 1)目的性:科学研究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2)创新性:科学研究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3)系统性:科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其组织管理都是一个系统。 4)控制性:科学研究是一种有控制的观察活动。 5.科学研究的目的 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4)控制对象的发生发展 6.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是: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使科学研究进入高一级水平。可见,科学研究是归纳和演绎的整体循环。 7.科学研究方法论体系 任何学科都有其方法论体系,此方法论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1)研究的总体指导思想:一般为一种哲学思想或哲学方法论。主要有现象学、实证主义、释义学(西方);辩证唯物主义。 2)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法、文献综述法、实验法、模拟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通用方法。 8.实验研究是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9.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归纳和演绎。 10.心理学理论有大型、中型、小型之分。目前心理学没有公认的大型理论体系,但出现过多种中型理论体系,如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当代心理学理论以在某些领域提出的小型理论为主,对这些小型理论的整合显得尤为迫切。 1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大样本范式和小样本范式(概念、优缺点) 1)大样本范式: ①定义: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检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 ②优点:被试代表性好,有比较好的外部效度,能够克服系统误差。 ③缺点:研究不够深入,无法研究特殊被试。 2)小样本范式: ①定义:对少量被试进行大量的心理测定,能够对其心理活动开展有效的研究。 ②优点:研究比较系统、深入。

第九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九章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内容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投射法个案研究一观察法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现场观察和人为场所情境观察二实验法实验法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现场自然实验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这一方法的实质就是把实验研究和日常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三问卷法高尔顿于1884年提出构成我们行为的品格是一种明确的东西所以应该加以测量他尝试通过记录心跳和脉搏的变化来测量情绪通过观察社会情境中人们的活动来评估人的性情脾气等人格特征这一切标志着科学地评估性格的开始克瑞普林 E.Krapelin 则是人格测验的先驱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用于临床近几年来经过心理学家的努力已发展了许多科学地评估人格的技术并发表了具备优良特性的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罗夏墨迹测验等等为评价人格提供了科学工具三问卷法问卷法问卷法多以自我报告的形式出现所以又称自陈量表通常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列出一些问答题或一个命题后面有几种答案让受试者选择也可由

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评判在不同评价等级上表明某种程度根据赋予不同评价等级程度的分值将原始数据统计处理后即得到评判结果最早的自陈量表是伍德沃斯 R.S.Woodworth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的个人资料调查表用于考察士兵对军队生活的适应性并淘汰军队中的情绪障碍者该调查表的问题涉及变态的恐怖反应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睡眠障碍以及其它身心症状等后来被奉为人格量表的蓝本自陈量表通常采用的题目形式有以下几种 1.是非式例如你曾经害怕自己发疯吗是否 2.折中是非式例如你喜欢户外活动吗是否不一定 3.选择式例如A当遇到失败时我会意志消沉 B 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会感到紧张 4.文字量表式例如我所喜欢的人大多是 A.拘谨缄默的 B-介于AC之间 C.善于交际的 5.数字量表式例如我担心考试失败 5 4 3 2 1 5代表经常4代表多次3代表偶尔2代表极少1代表从不自陈量表假设被试充分地了解自己并且能对题目作真实的回答这显然是靠不住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对自己的各个方面作全面而正确的观察同时在个人评估自己行为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反应定势首先被试往往对社会赞许性强的题目作肯定回答对具有社会否定特征的题目作否定回答例如我从来不撒谎有些被试就会回答是其次还会出现反应的肯定定势极端定势谨慎定势及猜测定势等倾向例如被试会对题目大部分采用是是是"或否否否"的回答而不考虑内容如何这种反应方式有可能反映了个体的一部分个性特征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王重鸣)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笔记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 第一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科学方法论 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和原则 1、科学研究的特点 科学研究与常识或日常经验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有控制的特点。 (1)系统的理论框架与目的。 (2)控制的机制。 (3)严密的分析。 2、科学研究的目的与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描述对象的状况。 (2)解释对象的活动过程。 (3)预测对象将来的发展。 科学研究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 从各种事实中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即从个别或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的原则、规律和定理;根据这种理论演绎出各种有关假设,即从一般的知识出发,对特殊或个别现象作出理论和假设,以进一步的事实验证这些假设,从而进入科学研究的高一级水平。

3、辨证唯物论是科学研究的指导 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主要著作《新工具》强调了归纳法的重要性,他对归纳的三种方法:求同法、差异法和共变法作了详细论述。 笛卡尔是唯物论的创始人,他的《方法论》一书特别重视演绎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 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严格地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为基础,越来越称为科学研究的指导。 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1、增加心理学研究的知识。 2、开阔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3、提高评价研究的能力。 4、加强心理学的应用。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与分类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理论思路。 (2)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3)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4)研究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结果的报告。 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心理学研究方法1

[06059] 心理学研究方法自学考试大纲 自学用书:《心理学研究方法》,王重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与发展 (一)识记 1.科学研究的特点2.科学研究的目的3.定性研究方法(1)个案分析法(2)文献综合法 4.信息论的定义5.控制论的定义6.系统和系统方法7.早期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研究方法 (二)领会 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2.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分类3.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式 (1)大样本范式(2)小样本范式 4.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特点5.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用途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2.举例说明大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3.举例说明小样本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4.举例说明系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第二章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路 (一)识记 1.传统心理学研究中主要采取的三种理论思路2.项目反应理论3.理论的两种功能 4.外源变量5.一般递归系统6.自抑式函数方程7.理论边界 (二)领会 1.有关因果关系分析的5种理论2.心理学研究中因果关系分析的基本原则 3.相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4.心理学理论构建的类型与方式 (1)归纳理论(2)演绎理论(3)机能理论(4)模型 5.心理学理论评价中采用的标准6.因果模型的条件7.构建因果模型的基本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因果关系分析的意义。2.举例说明理论思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如何构建因果模型。 第三章研究设计与评价 (一)识记 1.自然观察 2.个案研究 3.抽样调查 4.相关研究 5.实验和准实验 6.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 7.心理学研究中常见的变(1)自变量(2)因变量(3)中介变量(4)干涉变量 8.变量的操作定义9.元分析的特点 (二)领会 1.对个案研究和抽样调查的评价 2.进行相关分析应注意的事项 3.实验的主要特点 4.发展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特点 5.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6.作出研究结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7.元分析的步骤 (三)应用 1.举例说明纵向研究。2.举例说明横切面研究。3.举例说明趋势研究。 4.举例说明元分析结果的解释和评价。 (一)第四章研究的取样 (一)识记 1.总体2.样本的代表性3.置换取样和非置换取样4.样本空间 5.随机化6.样本均值的分布7.均值的标准差误 (二)领会 1.几种主要的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法(2)分层随机取样法(3)系统取样法(4)聚类取样法(5)

心理学研究方法试题

1. 在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检验时,需要考察哪些因素?答: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就是对两个样本平均数之 间差异的检验。进行两个平均数差异检验时,需要考虑的条件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总体分布和总体方差,需要注意两个总体方差是否一致;(2)两个样本是否相关以及两个样本容量是否相同等一系列条件; ⑶不同条件下选用不同的公式,不能用错,这是在实际应用中特别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2. 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有哪些潜在的自变量,你认为应该怎样控制?答:自变量是指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作、 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心理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因变量是指由自变量所引起的被测者某些心理现象或行 为的变化。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之外的其余变量称为额外变量,在额外变量中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因素被 称为潜在的自变量。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词频为自变量,反应时间为因变量。而被试间的差异、词频的定性、材料的选择、实验任务、研究设计、实验环境和数据处理方法等都会是潜在的自变量。对于这些潜在的自变量,应以以下方法加以控制:(1)控制被试间差异,应用随机的方式抽取大量水平相近的被试。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以随机抽取一百二十名大学生作为被试。(2)用一个确定的标准来定性词频,如以字或词在报纸、书刊、教材等语言 材料中使用次数统计而得出。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引起的词频不确定性,可以用大被试量来加以控制。 (3) 材料的选择方面,若以拼音文字为实验材料,拼读规则的运用会使词频效应被低估。所以应选择非拼音类文字,如汉字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由于汉字有不同的结构类型,实验可将此作为一个自变量加以操纵。(4)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因变量为反应时间,有很多不同的任务类型如命名、判断、再认、补笔等可以用来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 由于不能确定词频效应究竟发生在字词识别的哪个或哪些阶段,其作用各有多大,所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任务类型:词汇判断、命名和词汇命名,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更准确的结论。(5)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为了达到上述(1)、(2)和(3)的控制效果,应把词频和字类型作为组内设计。但为控制不同类型任务间的相互干扰,任务类型应作为组间设计。(6)实验环境应尽量保持恒定。(7)运用计算机呈现刺激并记时。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计算后,再得出结论。以上是对在词频效应的实验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潜在自变量的控制方法。 名词解释 1.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单一组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和档案记录等。个案研究是心理学历史最长的研究形式之一,学派时期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就是对一些临床个案观察和分析的成果。一般来说,个案研究是对于单一案例或有限数目的事例所进行的全面、深入和详尽的考察和研究。个案研究还比较重视研究结果对于样本所属总体的普遍意义。个案研究是一种自然观察,它既可以作定性的考察,又可以进行定量的分析。个案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运用观察法,目前最多采用的是参与观察法,即由观察者或研究者直接参与所观察和研究的活动或事件。 2?间接观察:指借助于各种仪器或装置(如录音机、录象机、摄象机、照相设备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3. 实验者效应:我们通常把主试的期望等因素造成的实验偏差称为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本身的个 性特、动机、情绪、或其它细微而无意的行为影响被试,使得把实验目的、结果的期望等也在无意中传递给被试,因而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人们早就注意了这种效应,建议运用标准化的指导语和实验程序,并采用“双盲” 实验以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4?横断研究:是研究某一个特定点上的几个不同的组(通常是具有不同的年龄)之间的比较。 5.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6. 随机组设计:最常用和简单的消除组间设计各组被试差异的办法是随机分配被试。假设每个被试被分配到某一组的概率是相同的。 7. 纵向研究:是对一组(“群组”,如果这个组比较大的话)被试进行一个较长时期的跟踪研究,如果对这个群体设计一些“特殊的条件”,那么就可以同一个控制组来进行比较。 &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采用量表方式,进行定量化的测定,也可以运用提问方式让受试者自由地作出书面回答。 9. 准实验设计:是一种未能完全符合控制额外因素作用的实验设计。 10. 低限效应(地板效应、门槛效应):当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别时,我们就说出现了低限效应。 11. 访谈法:使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研究对象某些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 方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谈来收集有关对方心理特征与行为数据资料的研究方法。它是心理学研 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心理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常常用访谈法了解人们的态度、看法、感受和 形,考察被试对这两个或多个物体的不同注视时间(次数、每次时间长短),以判断被试对某一物体的偏好,一般

心理学研究方法(笔记)

第一编心理学研究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与科学 1.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具有不同分析单 位以及既重视内省也重视客观观察的学科。 2.一般人探索世界的常用方法归纳起来有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3.系统性、重复性、证伪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研究的四种典型特征。 4.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5个基本步骤:(1)选择课题和提出假设;(2) 设计研究方案;(3)搜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解释结果以及检验假设。 5.科学研究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多视角、公开性、可争辩性以及科 学研究无禁区四个方面。 6.以人为被试的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包括知情同意、保护被试以及 保障退出自由与保密。 第二章选题与抽样 1.心理学研究课题可以有多种来源。主要的来源是:(1)对日常生 活的观察;(2)实际的需要;(3)理论;(4)研究文献的提示;(5)技术发展的推动等;也可以是这些来源的某种结合。 2.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备4个基本特征:(1)问题是切实可行的;(2) 问题是清楚的;(3)问题是有意义的;(4)问题是符合道德的。 3.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知识的一切材料的总称。心理学 文献就其保存方式可分为纸质文献和互联网文献。纸质文献的常见类型有图书、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

4.查阅文献常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检索工具法。检索工具法分为手 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 5.取样和选题的关系密切,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研究结果的概括程 度来选择被试。取样的方法很多,根据是否按随机原则进行操作,取样可分为两类:非随机取样和随机取样。 6.简单随机取样又称纯随机取样,即对研究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分 组排列,只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的样本,以使总体的每一个样本都有被同等抽取的可能性。分层随机取样,也称比率取样、分类取样和分组取样,是按照总体已有的某些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叫一个层或一个子总体),然后在每一个层或子总体中进行简单随机取样。 7.系统取样,又称等距取样或机械取样,是以某种系统规则来选择 样本的方法。聚类取样,又称整群取样,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班级、地区)划分为若干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取样单位,用随机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子群体,将抽中的子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合起来作为总体的样本。 8.多段取样,也称多级取样、分段取样,先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如 学校、地区)分为若干层(组),称为第一层,然后从这一层中随机抽取出几个层作为第二层,依次类推,直至从最后一层中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中抽取出一定数量的样本作为研究所需样本的取样方法。 9.方便取样:也称偶遇取样,研究者选择在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将所 遇到的人作为研究样本的方法。立意取样,也称主观取样、判断取样,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如对总体构成要素和研究目标的

(完整版)06059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重要概念 1、研究的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 2、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 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内部一致性信度又分为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 3、外推效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能被概括到实验情景条件以外的程度。 4、半结构访谈:半结构化访谈指按照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提纲而进行的非正式的访谈。该方法对访谈 对象的条件、所要询问的问题等只有一个粗略的基本要求,访谈者可以根据访谈时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必要的调整,至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对象回答的方式、访谈记录的方式和访谈的时间、地点等没有具体的要求,由访谈者根据根据情况灵活处理。 5、混淆变量: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 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 淆。 6、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接受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情况的处理。 7、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断。 8、统计回归效应:在第一次测试较差的学生可能在第二次测试时表现好些,而第一次表现好的学生则 可能相反,这种情形称为统计回归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的真正原因就是偶然因素变化导致的随机误差,以及仅仅根据一次测试结果划分高分组和低分组。 9、主体引发变量: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所引起的变量。 11、研究的信度: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换句话说,若能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叫信度,有时也叫测量的可靠性。 12、分层随机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各种类型(或层);然后根据各类型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按照随机原则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13、研究的生态效度:生态效度就是实验的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够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试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14、结构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指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结构访谈对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访谈中提出的问题、提问的方式和顺序、访谈者回答的方式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15、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者(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处理,对另一被试者(组)进行另一种处理。

历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汇总——单选

历年心理学研究方法考试汇总——单项 1. 取样程序中的中心环节是( ) A. 明确目标 B. 确定总体 C.选取样本 D. 统计推论 2. 从样本推论变量间没有关系而实际上存在关系的差误是__类差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3. 一般认为,内部效度是_____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A. 统计结论效度 B. 构思效度 C.测量效度 D. 外部效度 4. 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量表是( ) A. 称名量表 B. 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 等比量表 5. 目前比较流行而且效果较好的信度评定方法是( ) A. 重测信度 B. 等同信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 折半信度 6. 下列属于度量分数集中趋势常用指标的是( ) A. 标准差 B. 方差 C.众数 D. 回归系数 7. 费希纳采用经典心理物理方法是为了测定( ) A. 记忆 B. 概念获得 C.感觉阈限 D. 团体关系 8. 对策论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 ) A. 两难对策法 B. 混合策略对策法 C.严格规定对策法 D. 贝叶斯统计法 9.在心理学研究中,目前最流行的定性方法有个案分析法和( )。 A.元分析 B.文献综合法 C.现场研究 D.相关分析 10.相关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 A.等级相关系数 B.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 C.偏相关系数 D.复相关系数 11.采用聚类取样法时应尽可能做到( )。 A.减少层次间的差异 B.加大层次间的差异 C.减少群类间的差异 D.加大群类间的差异 12.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统计决策论 13.恒定刺激法又叫( )。 A.平均差误法 B.调整法 C.正误法 D.极限法 14.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数据分布是( )。 A.二项分布 B.偏态分布 C.F 分布 D.正态分布 15.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中属于评价法的是( )。 A.趋势分析法 B.相关分析法 C.元分析法 D.因径分析法 16.心理学研究中用以表示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主要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和( ) 等。 A.众数 B.标准差 C.Z 分数 D.方差 17.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韦特墨 B.冯德 C.斯金纳 D.华生 18.心理学研究中,内源变量相应于( )。 A.因变量 B.自变量 C.中介变量 D.控制变量 19.小N 设计的主要类型之一是( )。 A.分组型设计 B.控制型设计 C.序列型设计 D.多重基线设计 20.平均差误法又叫( )。 A.正误法 B.调整法 C.恒定刺激法 D.极限法 21.方差也称为变异,一组分数的方差正好是其标准差的( )。 A.两倍 B.平方 C.三倍 D.三次方 22.多元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是( )。 A.回归分析 B.相关分析 C.判别函数分析 D.方差分析 23.ANOVA 中最简单的设计是( )。 A.相关分析 B.回归分析 C.单向方差分析 D.因素分析 24.等比量表的特点是( )。 A.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 B.有绝对零,但无相等单位 C.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 D.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25.等比量表的特点是( )。 A.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 B.有绝对零,但无相等单位 C.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 D.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 26.斯皮尔曼提出的( )是因素分析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A.多因素论 B.二因素论 C.群因素论 D.三维智力模式 27.Q 分类技术以人为分析单位,其重点在于分析( )。 1

心理学基础题库(全9章)含答案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_。神经冲动 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_来说明。动作电位 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_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_传导。电传导、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_来完成的。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_,另一种是__。兴奋,抑制。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_方式来实现的。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_。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__、__、__、__。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_;_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条件抑制包括:__;无条件抑制包括:__。抑制。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相邻性,相倚性。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概念解释(5*4=20)、简答(3*8=24)、案例分析(4*10=40)、研究设计(1*16=16)。本资料包括老师提到的概念解释和简答,案例分析和研究设计来自于课本挑战性问题。本资料仅供参考。 名词解释: 1、研究假设(Hypothesis):是由理论所推衍出来的更为具体的预测,是针对研究问题提出的有待验证的、暂时性的、推测性的解答。 2、实验混淆(confounding):如果我们所设定的自变量其发生量的改变时,另一个已知或潜在的变量亦随之有量的改变,则这两个变量的作用就发生了相互混淆。 3、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指不同的独立的观察者针对同一观察所做记录的一致性程度。 4、便利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主要根据获得调查对象的容易程度和调查对象参加调查的意愿所进行的。便利抽样是所有取样技术中花费最小的,抽样单元是可以接近的、容易测量的,并且是可以合作的。便利取样是非随机抽样,所选取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5、假相关(spurious relationship):如果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第三个变量进行解释,那么这种关系就被称之为“假相关”。 6、操作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指仅根据可观察的程度来解释概念,这个观察程度是来产生和测量概念的。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7、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 8、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指实验中的自标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如果在试验中:当自变量发生变化时因变量随之发生改变,而自变量恒定时因变量则不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实验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内部效度与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 9、交互作用(interaction effect):是指一个因子的效应依赖于另一个因子的不同水平,当一个自变量的效应在另一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上存在差异时,就表示出现了交互作用。10、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是被试在充分理解研究性质、不参加的后果、影响参加意愿的所有因素后,明确表达参加研究的意愿。 11、统计效力(power):指研究者在进行统计检验时,正确拒绝虚无假设的可能性,换言之,就是当存在真正效应时检验发现效应的概率。统计效力受到统计显著性水平、处理效应大小

心理学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自变量:指在实验中由研究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可能产生影响并且研究者希望观察其效应的变量,其作用是区分和定义不同的实验条件,或者不同类型的被试。 因变量:是实验中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被试的某种特定的反应,是研究者所观察的变量,因此也叫反应测量或反应变量。 混淆因素(额外变量):指引起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之间差别的,研究者并不打算观察其效应的因素。 控制变量:在实验研究中被研究者意识到并使用一定办法加以控制不让其发挥作用的混淆因素。 因果关系研究(实验研究):两个变量中,一个是研究者所操纵的自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研究这操纵自变量来观察这一操纵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相关研究:两个变量均为被试变量,研究者通过测量同一个个体两个方面的特性,然后计算两方面特性之间的相关,来观察自然发生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关研究在揭示因果关系是的局限和解决办法: (1)局限:存在第三变量方法:偏相关分析:在移除或控制第三变量的前提下,测量研究者所感兴趣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局限:难以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方法:跨时间间隔小组相关 (3)方法:结构模型和线性结构方程 心理学实验研究规则:(1)多重条件规则:任何实验都必须包括不止一个条件,其中至少有一个条件用来做控制条件。 (2)避免混淆因素规则:不同条件之间,应该只有在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上才有差别。 (3)随机化规则:研究者必须从自己感兴趣的总体中随机选取被试,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条件中,各个条件的实验必须同时或者按随机顺序进行。 构想效度:指研究中所包含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定义的恰当性。 内部效度: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外部效度:指研究发现能够普遍推广到样本来自的总体以及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 统计结论效度:指在多大程度上研究者恰当的运用统计学,并且由统计分析得出合适的结论。 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 (1)课题的选择和问题的提出:a课题的来源;b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的建立 (2)实验设计的确定(3)被试的选择(4)材料的选择(5)仪器的选择和程序的确定 (6)数据的采集和分析(7)对数据理论意义的讨论和结论的推论 (8)撰写论文并提交发表 (9)附录 研究论文的构成部分:(1)摘要:几百字,是对问题方法结果结论的概括 (2)关键字:5-6个,便于检索文章 (3)题目:不超过25个字,准确反映文章内容

心理学分析研究方法纯手打整理重点

变量:属性地逻辑组合,通常用定义来解释或限定.自变量—实验条件(操控); 调节变量:所要解释地是自变量在何种条件下会影响因变量,也就是说,当自变量与因变量间地相关大小或正负方向受到其它因素地影响时,这个其它因素就是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地调节变量.中介变量:不可观察地,而在理论上又是影响所观察现象地因素 因变量—所需测定地特征或方面(可测量)额外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影响,但与该次实验研究目地无关地变量(控制:屏蔽、中和))随机误差:可见误差.偶然地、随机地无关变量引起,较难控制,无规律可循;影响信效度.系统误差:常定误差.常定地、有规律地无关变量引起,其方向和大小地变化是恒定而有规律地.影响效度. 无关变量地控制:、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地影响.标准化指导语、双盲程序、内隐测量、恒定法实验期间,尽量使得所有地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者及被试都保持恒定.研究在同一时间、地点举行,程序、拉丁方设计、平衡法设置使得无关变量对所有地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影响都均等、统计控制:一种事后补救,统计隔离无关变量地影响,协方差分析,偏相关.操作定义:描述所界定地变量或事项如何测量,包括:工具,方法,程序.将变量或指标地抽象称述转化为具体地操作称述地过程. 、简单随机取样(不作任何预处理,适用范围:对总体中各类比例不了解或来不及了解地情况)) 抽彩法(充分搅匀))随机表法(随

机进入))随机函数法(种子问题) 、分层随机取样:对总体进行预处理,分成若干层次后然后独立地从每一层次中选取样本. ()比例分层取样:按每一层次个体数量占总体中地比例决定该层次样本地数量. ()非比例分层取样:每层次中样本量不按该层次在总体中地比例抽取,而是根据研究者对不同层次个体地研究兴趣和侧重程度确定比例地大小. 、内部效度(逻辑度与额外因素影响度):研究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因果关系地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成熟因素、历史因素、被试选择上地差异、 研究被试缺失产生地效应、前测地影响、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地效应、统计回归效应、研究条件与因素间地交互作用.、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研究结果能一般化或普遍化到样本来自地总体(总体效度)和其它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生态效度)中去地程度,即研究结果地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影响因素:.取样代表性;.变量地操作方式不准,致使研究地可重复性差;.研究对被试地反作用;.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地相互影响;.多种处理地干扰;.实验者效应.研究地人为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地交互作用.提高方法:严格控制;做好取样工作,包括被试取样、实验情境、研究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