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课堂内容环节

高效课堂内容环节

高效课堂内容环节
高效课堂内容环节

根据志远中学高效课堂讲座内容整理

(仅供内部参考)一、老师制作和使用导学案的六条基本要求

导学案制作的过程是通过集体备课这个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团队合作,个人创造的过程。而制作是为了使用,科学使用才能发挥高效作用。那么,导学案的制作的和使用对老师的基本要求有六条。

1、各学科组组长提前分配给主备课人任务,并提出具体要求。

2、先集体讨论下周教学内容,逐课时明确重点难点、教学任务、熟悉教材结构,合理定位每节课的学习目标。

3、主备课人作中心发言,向其他老师说明导学案的设计意图、教学活动方案及课堂结构。

4、其他老师对主备课人的重点难、点定位,教学活动方案,知识面的覆盖及应删减或补充的内容做全面讨论,形成共案统一印制。然后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所教班级学生实际进行二次创新(含学情预测、教学流程设计、任务分配、知识拓展等)

5、老师二次创作的个案要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并抽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要求学科代表会同小组长检查导学案,进行学前调查(也可由老师收回批阅,了解学情后再次发给学生)。老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导学方法,为课堂高效作铺垫。

6、老师对学生使用的导学案做到每发必收,每收必改,每改必评。提倡全收全改,也可由小组互改后老师全收抽改,批改既保证数量,更保证质量。如对错误原因的分析、针对性的语言沟通等,

二、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导学案的五个步骤(简称“学生五步”“老师三查”)

在老师的指导下,导学案设计的所有问题,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当堂解决。对于导学案,课前预习是保障,自主学习是核心,合作探究是关键,展示点评是高潮,测评达标是目的。具体说有五个步骤:第一步、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学习中的困惑,用双色笔作标记。( 老师一查学情)

第二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组内小展示》“小展示”指小组内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展示汇报。可“兵教兵”“兵练兵”,也可结成帮扶队子、合作伙伴等。(老师二查小组展示中暴露的问题)

第三步、积极参加班内大展示,对学生有四条要求:(1)从内容上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重点、难点、易错点。(2)从分工上讲,要避免精英展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机会,既强化团队意识,又让每个同学都体验自信。(3)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展示要声音洪亮、语言规范、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如肢体语言、自制道具等,板书要规范,合理使用双色笔。(4)积极点评质疑,展示自己的风采。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纠错、有补充,有疑问,质疑者发言做到有抢有让、简明扼要。点评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学生归位,整理导学案和纠错本(老师三查纠错情况)。第五步、达标测评,可口头、可书面、可板书、可互测,也可要求学

生整理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

三、组及小组文化建设

各班级要完善小组建设,打造小组文化,强化小组管理。把每个组长及学生在高效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与日常行为规范同步考核。具体做法是:

1.科学分组。①确定小组长,条件:成绩中等以上,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②合理搭配组员,成绩、性格、男女比例等,便于结成帮扶队子。

2.构建文化。①小组命名(有象征寓意,响亮)。②小组宣言,誓词张贴在指定位置(有鼓舞、煽情、励志作用,小组自学前可齐声朗读,增加学习氛围。)③每班都要在制定位置设信息栏、量化栏、光荣榜等。

3.评价考核。①制定小组学习量化细则,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考核,表扬先进,鞭策落后。②与期末评模、表彰奖励挂钩,如评优秀团队、先进个人、展示标兵、优秀辩手、发言积极分子、助人标兵、帮扶模范等,可发证书、奖金奖品等。

4.加强培训,养成习惯。①组长及学科代表主动工作习惯。②课前预习习惯。③使用“三宝”习惯(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④合作交流习惯。⑤展示质疑习惯。没有培训就没有习惯,没有习惯就没有高效。各位老师要注重对小组长和学生的培训。

四、责任与追究:

1.分馆管教学领导指导到位,检查反馈到位。整改推动,奖罚到位,

对学校教学质量承担领导责任。

2.年级部长对本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落实要加强领导,身体力行,一线指挥,天天检查,时时反馈,周周总结,月月整改推动。要做到眼中有问题,手中有典型,心中有方法。年级部长是本年级部教学管理和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3.科任课教师是每节课的策划者和主导者,是直接责任人。要以高度责任额态度伤害每节课,失误就是事故,事故就是伤害,伤害就要负责。

五、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教师积极参加高效课堂的理论培训,提高新课程改革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学校要定期测试,测试不合格者限期补考;在课堂教学中,若不按规定流程操作,要“一读、二警、三听”。

2.导学案编制,实行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专人把关的流程;主备人必须在导学案上签字,备课组长把关签字,年级领导审阅后签字印刷;质量不高的导学案坚决拒印。学校教务处,每周都要检查评定导学案的优劣,通报全校并与奖罚挂钩。

3.虚心学习,坚持培训,加强研究,反思整改,不断提高

教务处对每个年级(部)的课改执行情况要深入调查,自习检查,加大督查。每周教职工例会都要总结反馈,树立典型,一点带面,整体推进。

4.新课改做得好,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备课组、班级、年级总结经验,大力表彰,反之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5.认真参加集体备课,积极创造出高质量的导学案

(1)备课组长在开学的第一个周,要把本学科导学案的编制工作分解到人并上报教务处。(2)每位老师作为主备人时要提前一周备课,将导学案初稿交给本组人员预审,非主备人要提出修改意见,在集体研讨是提交出来,讨论后形成“共案”,经审批后签字印刷。(3)每位老师对共案要联系个人及学生实际“二次创作”后形成个案。(4)主科要做到“一周双研讨”以保证导学案及时出台。

6.每位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着手研究新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关爱每一个学生,积极转化差生,培养优生,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之路,积极承担“示范课”“研讨课”“过关课”“推门听课”及“赛课”“公开课。要求每节课都要有课后反思,每场考试都要质量分析。

7.必须坚决贯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及“分层实施,落实四清”的教学策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