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复习题(1-6)选择题,填空

生理复习题(1-6)选择题,填空

生理复习题(1-6)选择题,填空
生理复习题(1-6)选择题,填空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D )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 A )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 C )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 A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 B )

A.控制系统

B.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 C)

A.控制系统

B.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 D )

A.控制系统

B.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9.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B )

A. B.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

C.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10.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D )

A.排尿反射

B.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1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C)

A.全身性体液调节

B.

C.神经调节

D.局部性体液调节

12.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 D )

A.种族遗传

B.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13.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C )

A.迅速

B.准确

C.持久

D.短暂

14. 排尿反射是 (D )

A.自身调节

B.

C.体液调节

D.正反馈调节

1. 细胞膜在静息情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 A )

A.K+

B.Na+

C.Ca2

D.Cl-

2. 静息电位大小接近于 ( B )

A.Na

B.K+平

C.Na+平衡电位与K

D.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3. 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 B )

A.K+

B.Na+

C.Ca2

D.Cl-

4.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 ( B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射

5. 安静时膜电位处于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 ( A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6. 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静息状态下,Na+、K

B.细胞接受刺激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

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7. 动作电位的特点之一是 ( D )

A.阈下刺激,出现低幅度的动作电位

B.

C.动作电位的传导

D.各种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各不相同

8. 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 B )

A.局部电位

B.阈电位

C.锋电位

D.后电位

9.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 C )

A.阈电位

B.时间

C.阈强度

D.强度-时间变化率

10. 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 ( D )

A.神经冲动

B.收缩

C.分泌

D.动作电位

11. 电紧张性扩布的特点是 ( C )

A.跳跃传导

B.

C.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

D.不随扩布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12. 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

C. D.不衰减扩布

13. 静息电位的数值变大称作 ( D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14. 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阈强度相比刺激强度增加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 D )

A.增加一倍

B.

C.减小一倍

D.保持不变

15. K+通道和Na+通道阻断剂分别是 ( )

A.箭毒和阿托品

B.

C.四乙胺和河豚毒素

D.四乙胺和箭毒

16.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与下列因素无关 ( )

A.细胞外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浓度

B.细胞膜主要对K

C.细胞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D.细胞内外K+浓度差加大可使静息电位加大

E.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减小

17. 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瞬时变化的电位

B.它可作衰减性扩布

C.它可作不衰减性扩布

D.它是个极化反转的电位

E.它具有“全或无”特性

18. 关于细胞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作电位的锋值接近Na+平衡电位

B.动作电位复极相主要由K

C.静息电位水平略低于K

D.动作电位可发生

E.动作电位复极后,Na+和K+顺电化学梯度复原

19. 当膜的某一离子通道外于失活状态时 ( )

A.膜对该离子通透性减小,几乎为零

B.

C.如遇适当的刺激,可出现通道的开放

D.失活状态的通道不可能再恢复到备用状态

E.

20. 与神经纤维兴奋具有同样意义的是 ( )

A.神经冲动

B.阈电位

C.阈值

D.动作电位

E.静息电位

21.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 ( )

A. B.不随细胞外Na

C. D.

E.不随细胞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 )

A. 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C. D.横管、纵管和肌浆网

2. 骨骼肌中横管的作用是 ( )

A.Ca2+的贮存库

B.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C.Ca2+

D.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3.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 )

A.前负荷

B.

C.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D.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4.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

A.不发生叠加

B.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

5. 下列属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是 ( )

A. B.肌浆网释放Ca2+到肌浆内

C.终池中的Ca2+

D.横管释放Ca2+到肌细胞浆内

6. 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能与细肌丝结合的是 ( )

A.Na+

B.K+

C.Ca2+

D.Mg2+

7. 在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后负荷在何时肌肉收缩的初速度达最大值 ( )

A.为零

B.

C.过大

D.无限大

8. Ca2+通过骨骼肌细胞肌浆网膜的方式有 ( AC )

A.主动转运

B.

C.

D.出胞

E.入胞

9. 关于横桥,正确的论述是 ( BCD )

A. B.本身具有ATP

C. D.能向M

E.可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分子构型发生改变

10. 关于骨骼肌的肌管系统,正确的叙述是 (ACD )

A. B.兴奋时纵管膜上发生动作电位

C.

D.纵管内Ca2+

E.横管与纵管彼此沟通,实为一体

11. 局部反应的特征是 (BCD )

A.?°全或无?±的变化

B.

C.无不应期

D.

E.可发生不衰减性传导

12. 关于骨骼肌的收缩形式,论述正确的有 ( ABCD )

A.单个刺激引起肌肉一次快速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B.单收缩的收缩和舒张时间决定于Ca2+释放和回收时间

C.连续脉冲刺激,如后一刺激落在前次收缩期内则产生完全性强直收缩

D.连续脉冲刺激,如后一刺激落在前次舒张期内则产生不完全性强直收缩

E.整体内肌肉全是等张收缩

13. 关于骨骼兴奋与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ACDE )

A.肌肉的兴奋和收缩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B.动作电位和肌肉收缩同时开始

C.收缩时程比兴奋时程长得多

D.肌肉兴奋是收缩的前提

E.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却不能融合

1.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 AC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氯化钠

D.

E.钙离子

2.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前者 ( AC )

A.缺乏纤维蛋白原

B.

C.缺乏凝血酶原

D.

E.含有大量球蛋白

3. 嗜中性粒细胞 (BD )

A.可产生抗体

B.

C.具有凝血作用

D. E.具有止血作用

4.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 ( CD )

A. B.吞噬结核分支杆菌

C.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速发过敏反应中作用

D. E.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5.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放 ( AC )

A. 肝素

B.

C.组胺

D.

E.促红细胞生成素

6. 根据所在部位的不同将体液分为 ( AC )

A.细胞内液

B.

C.细胞外液

D.

E.汗液

7. 维护血管内外和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BE )

A.血浆中碳酸氢盐浓度

B.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C.血浆中Ca2+浓度

D.血浆中O2和CO2

E.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8.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有 ( CD)

A.维生素B12

B.维生素K

C.铁质

D.蛋白质

E.维生素C

9. 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素有 ( BCE )

A.肝素

B.叶酸

C.维生素B12

D.

E.内因子

10. 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是 (AD )

A.雄激素

B.

C.肾素

D.

E.血管紧张素

11. 缺铁性贫血 ( AB )

A.红细胞数明显减少

B.

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

D.

E.红细胞数明显增多

12. 下列情况中哪种因素可使血沉加快 (BD )

A.血沉加快的红细胞置入正常血浆

B.正常红细胞置入血沉加快的血浆

C.血液中的白蛋白增加

D.血液中的球蛋白增加

E.血液中的球蛋白减少

13. 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 AC )

A.Ca2

B.5-HT

C.ADP

D.ATP

E.肾素

14.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 B )

A.柠檬酸盐

B.

C.肝素

D.维生素K

E.草酸盐

15. 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 (AC )

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

B.

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

D.

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

16. 抗凝血酶的作用是 ( DE )

A.除掉纤维蛋白原

B.除掉血浆中的Ca2

C.增强肝素的抗凝

D.

E.阻断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

17. 下列叙述哪些与“血液”的概念相符 ( ABCE )

A. B.

C.

D. 血红蛋白与O2结合时血液是紫色;与CO2

E. 血液的比重在1.050~1.060,红细胞数越多,血液比重越大

18. 血液的基本功能有 ( BCD )

A.分泌

B.运输

C.调节

D.防御

E.排泄

19.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引起的变化有 ( BDE )

A.血容量增多

B.

C.细胞内液减少

D. E.进入毛细血管的水分减少

20.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有 (ACDE )

A.运输作用

B.

C.缓冲作用

D.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E.参与凝血

21. 红细胞的特点 ( ABCDE )

A. B.平均寿命120天 C.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D. 具有可塑变形性

E.红细胞比重比血浆大,但红细胞的沉降却很慢

22.白细胞的功能 ( ABCDE )

A. B. C.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D. E.可形成抗体

23. 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 ( ABD)

A.红细胞数目有所减少

B.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下降

C.红细胞体积代偿性增大

D.失血可引起此病

E.内因子缺乏可引起此病

24. 以下哪些因素使血沉加快 ( ACDE)

A.血液中球蛋白增加

B.

C.血浆中纤维蛋白增加

D.风湿热等疾病

E.红细胞叠连加速

25. 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 ABCD )

A. B.

C. D.

E.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A

26. 白细胞包括 ( ABCDE )

A.嗜中性粒细胞

B.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27. 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 ( ABCDE )

A. B.

C. D. E.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28. 血型可以指 (C )

A. B.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29. 可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的血型有 ( BD)

A.B型

B.A

C.O型

D.AB

E.Rh阳性

30.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始动因子是 (AE )

A.因子Ⅲ

B.因子

C.因子Ⅸ

D.因子

E.因子Ⅻ

31. 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是避免 (BE )

A.Rh阳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

B.Rh阴性受血者第二次接受Rh

C.Rh阳性女子再次孕育Rh

D.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

E.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32. 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ABCD )

A.血管损伤胶原组织首先激活因子Ⅻ

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

C. D.许多环节有Ca2 E.不需因子Ⅱ参加

33.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 (ABCD )

A. B.因子Ⅰ

C.

D.纤维蛋白降解后不再凝固

E.纤维蛋白降解后能凝固

34. 肝素抗凝的作用机制是 ( ABC )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C.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

D.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E.加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35.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是 (ABC )

A.天然抗体

B.主要为IgM

C.不能通过胎盘

D.能通过胎盘

E.是凝集原

1. 心肌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 )

A.具有快速去极过程

B.有较大的振幅

C.有较长的持续时间

D.复极过程较短

2. 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是由于哪种离子流动引起的 ( )

A.Na+内流

B.Ca2+内流

C.K+外流

D.Cl-内流

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1期复极时程长

B.2期复极时程长

C.3期复极时程长

D.4期时程长

4. 窦房结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 ( )

A.Na+平衡电位

B.K+平衡电位

C.慢钙通道激活电位

D.快钠通道激活电位

5. 心肌细胞0期去极速度主要决定了 ( )

A.兴奋性的高低

B.自律性高低

C.传导速度快慢

D.收缩性的强弱

6. 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下述哪项错误 ( )

A.静息电位稳定

B.0期去极速度快

C.复极速度也快

D.属快反应细胞

1、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血流阻力( E )

A.与血管的半径成正比

B.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血管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D.与血管半径的立方成反比

E.与血管半径的四次方成反比

2、静脉系统成为外周的血液贮存库,主要是由于(D )

A.静脉管壁有可扩张性

B.静脉管壁平滑肌少

C.许多静脉位于皮下组织中

D.静脉系统的容积大

E.静脉血液的氧饱和度低

3.血量分配比例最高的部位是( C )

A.心脏及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皮肤及脾脏

E.肝脏及脾脏

4. 主动脉在维持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由于 ( C )

A. B.管壁厚 C.管壁有可扩张性的弹性 D.血流速度快

5. 心脏射血时,大动脉内所呈现的最高压力称 ( A )

A.收缩压

B.

C.脉搏压

D.平均动脉压

6. 血液停止循环后,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称 (D )

A.收缩压

B.

C.脉搏压

D.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7.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的高低取决于 ( C )

A.动脉血压和外周阻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B.

C.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

D.回心血量和心脏射血能力之间的相对关系

8. 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搏出量增大时,Bp的变化主要是 ( A )

A.收缩压升高

B.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和舒张压等量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9. 搏出量和外周阻力不变而心率加快时BP的变化主要是 ( B )

A.收缩压升高

B.

C.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10. 大动脉管壁硬化时引起 (C )

A.收缩压降低

B.

C.脉搏压增大

D.脉搏压减小

11. 生理状态下影响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 )

A.外周阻力

B.

C.心率

D.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12. 影响外周阻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C )

A.血液粘滞度

B.

C.小动脉口径

D.小静脉口径

13. 肺循环和体循环的 ( C )

A.收缩压相同

B.

C.心输出量相同

D.大动脉可扩张性相同

14.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主要反映 ( D )

A.外周阻力大小

B.

C.

D.回心血流量多少

15. 心肌收缩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主要是因为 ( D )

A.动脉血压升高

B.

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下降

16. 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致水肿,主要原因是 ( A )

A.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增高

17. 血浆蛋白减少时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是 ( D)

A.淋巴回流减少

B.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有效滤过压增大

18. 影响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活动的主要因素是 (C )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组织代谢产物

D.乙酰胆碱

19. 微循环具有营养功能的通路是 ( C )

A.直捷通路

B.动-

C.迂回通路

D.淋巴回路

20. 生理情况下,对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B )

A.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B.

C. D.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21. 关于组织液的生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D )

A. B.

C. D.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时,组织液生成减少

1. 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A.用力肺活量

B.

C.潮气量

D.深吸气量

2. 肺总容量等于()

A.余气量加肺活量

B.

C.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

D.肺活量加潮气量

3. 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无效腔气量3

B.潮气量3

C.余气量3呼吸频率

D.功能余气量3呼吸频率

4. 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吸气肌收缩

B.

C.呼气肌收缩

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5.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A.肺活量

B.

C.用力呼气量

D.肺泡通气量

6. 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 ml减少到250 ml则()

A.肺通气量减少

B.

C.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通气量增加

7.吸气末肺内压()

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等于胸内压

D.小于大气压

8.胸膜腔内压等于( )

A.大气压+肺内压

B.大气压+肺回缩力

C.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D.肺内压-肺回缩力

9.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 )

A.桥脑

B.脊髓

C.延髓

D.中脑

10.某人肺通气量为7.5 L/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 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

A.0.8

B.0.7

C.1.0

D.0.9

11.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刺激( )

A. B.

C. D.延髓呼气神经元

12.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 )

A.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B.直接刺激中枢呼吸神经元

C.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13.切断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

A.呼吸幅度减小

B.

C.呼吸频率加快

D.血液CO2张力暂时升高

14.在血液中CO2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

A.物理溶解

B.

C.碳酸氢盐

D.与水结合成碳酸

15.进行腹式呼吸的吸气时,下述哪块肌肉收缩为主( )

A.肋间外肌

B.

C.肋间内肌

D.膈肌

16.血液中H+增多时,氧解离曲线( )

A.上移

B.不变

C.左移

D.右移

17.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下述哪项错误( )

A. B.

C.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18.当氧离曲线左移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 )

A.增多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不变

19.正常人安静时通气血液比值为( )

A.0.84

B.0.94

C.1.0

D.2.0

20.血氧饱和度是指( )

A. B.

C. D.以上全错

21.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 )

A.一定程度的缺氧

B.血〔H+〕升高

C.一定浓度的CO2

D.以上全错

22.血液中使呼吸运动加强的主要因素是( )

A.CO2分压升高

B.O2

C.乳酸增多

D.非蛋白氮增多

23.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下述哪项不正确? ( )

A. B.

C.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

D.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酯

1.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的形式是( D )

A.单纯扩散

B.

C.易化扩散

D.出胞作用

2.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主要依赖于( D )

A.交感神经的支配

B.

C.内在神经丛的作用

D.平滑肌本身的特性

4.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唾液腺分泌( B )

A.少量、粘稠唾液

B.

C.少量、稀薄唾液

D.大量、粘稠唾液

5.对脂肪、蛋白质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C )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6.胃液分泌的胃期,是由食物的机械性、化学性刺激引起,通过下述哪条途径完成( D ) A.迷走神经 B.

C.内在神经丛

D.所有上述因素

7.分泌盐酸的是( B )

A.主细胞

B.

C.粘液细胞

D.胃幽门粘膜G细胞

8.唾液分泌的调节是( A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以上都不是

10.在胃内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产物是( C )

A.少量多肽

B.

C.月示和胨

D.非蛋白质食物

11.引起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 )

A.乙酰胆碱

B.促胃液素

C.组胺

D.脂肪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B )

A.盐酸

B.蛋白质

C.脂肪

D.高渗溶液

13.胃蠕动的开始部位是在( C )

A.胃贲门部

B.胃幽门部

C.胃中部

D.胃窦

14.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B )

A.Cl-

B.HCl

C.Na+

D.K+

15.胃的容受性舒张主要通过下列哪一条途径实现的( B )

A.交感神经

B.

C.内在神经丛

D.促胰液素

16.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是( C )

A.胆固醇

B.胆色素

C.胆盐

D.胆绿素

17.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 A )

A.大量的水分和HCO 3-,而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分和HCO3-

C.少量的水分和HCO 3-

D.大量的水分,而HCO3-和酶含量很少

18.三种主要食物在胃中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排列是( A )

A.糖、蛋白质、脂肪

B.蛋白质、脂肪、糖

C.脂肪、糖、蛋白质

D.糖、脂肪、蛋白质

19.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体液因素( D )

A.胆盐

B.促胃液素

C.促胰液素

D.促胰酶素

20.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 A )

A.十二指肠和空肠

B.

C.十二指肠

D.回肠

21.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运动形式( A )

A.容受性舒张

B.

C.蠕动

D.分节运动

22.酸性食靡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 D)

A.迷走神经兴奋

B.

C.交感神经兴奋

D.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

23.脂肪消化后的长链脂肪酸和乳糜微粒的吸收途径是(B )

A. B.

C. D.经肠系膜静脉进入下腔静脉

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经通道易化扩散

D、主转运

E、继发性主动转运

F、入胞

G、出胞

1.人体内O2、CO2、NH3进出细胞膜属于

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内属于

3.安静时K+外流属于

4.兴奋时Na+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属于

5. Na+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属于

6.小肠吸收葡萄糖属于

7.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属于

8.小肠吸收氨基酸属于

9.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属于

10.心肌细胞膜上的Na+-Ca2+交换属于

11.甲状腺腺泡聚碘属于

12.肾小管髓襻升支粗段重吸收Cl-属于

1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Ca2+内流属于

14.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属于

15.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Na+-H+交换或Na+-K+交换属于

16.胃黏膜壁细胞分泌H+属于

17.肌肉舒张时,有胞浆Ca2+转移到肌浆网的过程属于

18.胰岛素进入细胞属于

19.在上述跨膜转运方式中,不出现饱和现象的是

填空题。

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保持相对不变的时期是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

2.用心音图描记心脏有四个心音。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期开始;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开始;第三心音发生于快速充盈期末;第四心音发生于心房收缩期。

3.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输出量为

4.5~6 L。

4.正常成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60~80 ml,心指数约为3.2 L/(min2m2)。

5.心脏的射血与充盈过程主要动力来源于心室的舒缩活动。

6.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舒张期。

7.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会同时增加前负荷,使心室收缩张力增强。

8.剧烈运动可使心舒末期容积从125 ml增加到140 ml,此称舒张期储备。

9.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在快速射血期末;最低在等容舒张期末。

10.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百分比称射血分数。

11.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

12.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心指数。

13.房室瓣关闭见于 _______,开启见于 _______。

14. 一个心动周期中,相当于房室瓣开始关闭至开始开放的时程是_______。

15.一个心动周期中,室内压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_______

16.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_______。

17. 心动周期中,哪一期心室容积最大 _______。

18.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是在 _______。

19.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_______。

20.血液进出心腔按一定方向流动取决于 _______。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因_______外流产生的。

2.心室肌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_______通道的激活电位。

3.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4. ______自律性最高。其原因是由于_______期自动_______速度快,被称为正常心脏的起搏点。

5.主要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_______期去极机制的不同,把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及慢反应细胞。

6.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

7._______和_______是慢反应心肌细胞。

8.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是由_______内流所致,2期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和_______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9.窦房结细胞0期去极化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所致,3期是由_______外流所致。

10.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1.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2.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经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心肌发生兴奋后,有一段时间,无论给它多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它再兴奋,此期称为_______。

15.QRS波群出现在_______开始收缩之前,其波幅与T波相比通常较_______。

16.心电图上的_______间期是冲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束所需要的时间。

17.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8.正常心电图中,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的是 _______。

1.血流动力学中,血流阻力与______ 和_______成正比_____4次方成反比。

2.在体循环中,平均血流速度在_______最快,在_______最慢。血压以_______最高,_______最低。

3.平均动脉压等于_______。

4.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___,舒张压为,脉压为___。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增加每搏输出量将导致收缩压_______,脉搏压_______。

7.SV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则______。

8.伴有高血压和外周阻力增高的动脉硬化患者,通常收缩压___,舒张压。

9.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约为_____,它是指______和_____的压力。

10.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公式=_____+____-____-____

11.血液与组织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

12.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快速上升,达最高值称为_______压;心室舒张动脉血压降低,于心舒末期至最低称为_______压。

13.动脉血压形成的基础是_____,_____和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14.外周阻力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其主要表现为_______压升高,脉压_______。

15.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是_______。

16.刺激心交感神经引起心肌兴奋性_______,心肌收缩力______。

17.颈动脉窦、主动脉弓感受器是_______感受器,它们的传入神经大部分包含在_______和_______对脑神经内。

18.血压升高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引起心率___,血管紧张度__。

19.失血后,出现最快的反应是______系统兴奋,______传出冲动增多,使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_______。

20.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肾上腺素增加外周阻力的效应较______。

21. 心舒期长短和_______压是决定冠脉血流量的重要因素;改变_______口径是机体调节冠脉血流量的主要方式。

22.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它与心肌细胞膜上_______受体结合,使心率_______,心肌收缩力_______,房室传导_______,故心输出量_______ 。

23.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它与心肌细胞膜上_______受体结合,使心率_______,心肌收

缩力_______,房室传导_______。

24.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_______,它与血管平滑肌上_______受体结合能力较强,而与_______受体结合能力较弱,故以_______效应为主。

25.夹闭兔一侧的颈总动脉,可引起动脉血压_______,其产生原因是_______。

26.压力感受器反射是一种_____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

27.引起冠脉血管舒张的最重要的心肌代谢产物是_______。

生理学选择题

1.下列属于慢性动物实验方法的是(E ) A. 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 B. 气管插管,观察生理因素对呼吸影响 C.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D.生理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E. 摘除某个动物甲状腺,观察其生理功能改变 2.下列属于离体动物实验方法的是( C ) A. 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 B. 气管插管,观察生理因素对呼吸影响 C.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D.生理因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 E. 摘除某个动物甲状腺,观察其生理功能改变 3.下列属于在体动物实验方法的是 ( A ) A. 动脉插管,记录动脉血压 B. 物理化学因素对血液凝固的影响 C.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测定 D. 蛙心灌流,观察钙离子对心肌的影响 E. 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细胞小片膜上单个离子通道的电流特征 4.兴奋性与下列那项成反比关系 ( C ) A.阈电位 B.作用时间 C.阈强度 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E.刺激频率 5.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 ( C ) A.阈电位 B.作用时间 C.阈强度 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 E.刺激频率 6.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C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浆 E. 组织液 7. 红细胞的内环境是 ( D ) A.体液 B.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D.血浆 E.组织液8.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 ( B ) A. 非自动控制系统 B. 负反馈控制系统 C. 正反馈控制系统 D. 前馈控制系统 E. 自主神经系统 9.下列各项调节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 ) A.降压反射 B.排便反射 C.排尿反射 D.血液凝固 E.分娩反射 10.下列哪项生理活动中存在正反馈控制 ( A ) A.动作电位的爆发B.血压的调节C.肺牵张射 D.胃液的分泌 E.肾小球滤过 11.关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E ) A.单向传递 B.有时间延搁 C.化学性传递 D.易疲劳 E.不易受内环境改变的影响 12.各种细胞兴奋时的共同点是 ( D ) A.肌肉收缩 B.腺体分泌 C.产生神经冲动 D.产生电位变化 E.以上均不是 13.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 D ) A.收缩活动 B.分泌活动 C.神经冲动 D.生物电变化 E.慢波 14.兴奋性为零的时相 ( A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生理学选择题大全带答案

生理学 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E) A.神经活动 B.肌肉收缩 C.腺体分泌 D.反射活动 E.动作电位 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C) A.全身性体液调节 B.局部性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调节 E.自身调节 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B)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 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E) 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 B.降压反射 C.呼吸节律的维持 D.体温恒定的维持 E.排尿反射 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 A.血液凝固 B.排便反射 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ADH释放增加 D.排尿反射 E.分娩反射 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E) A.人体与环境关系 B.人体细胞功能 C.人体功能调节 D.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E.人体功能活动规律 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D)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 D.强度阈值 E.除极速度 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A)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反馈调节 E.前馈调节 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A.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 B.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 C.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 D.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 E.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 1 人体内O2、C02和NH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 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D) A. 主动转运 B.入胞 C. 单纯扩散 D. 易化扩散 E.继发性主动转运 3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属于(D) A.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 继发性主动转运 E.入胞 4 产生细胞生物电现象的离子跨膜移动属于(C) A.单纯扩散 B.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C. 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D. 入胞 E. 出胞 5 运动神经纤维末稍释放Ach属于(D)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继发性主动转运 6 钠钾泵的作用是(A) A.将Na+泵出细胞外,将K+泵入细胞内 B.将Na+泵入细胞内,将K+泵出细胞外 C. 将Na+泵入细胞内 D.将Na+和K+泵入细胞内 E. 将Na+和K+泵出细胞外 7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 A.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出膜外 C.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出膜内 D.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出膜内 E.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出膜内 8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D)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 膜上ATP的作用 9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B) A.基强度 B. 阈强度 C. 阈时间 D.利用时 E. 时值 1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其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D)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 12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 A.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B. 细胞内高 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 C. 细胞内高 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

(完整word版)管理学期末考试题库

管理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D) A.作业标准化B差别计件制C职能工长制D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下面的各种陈述中,哪个属于企业使命的描述(B) A、在2008年完成销售额1000万 B、成为消费者群体中最优秀的商用计算机和商用计算机服务器的供应商 C、顾客第一,服务至上 D、以上都不是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的功能(A)。 A、为领导提供决策 B、保证决策目标的实现 C、为实施控制提供依据 D、利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4、根据赫茨柏格的双因素理论,(B)因素可激励员工。 A、报酬、成就、认可、责任 B、成长、成就、责任 C、成就、责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长 D、报酬、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关系 5.某公司总经理安排其助手去洽谈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合同,结果由于助手工作中的考虑欠周全,致

使合同最终被另一家公司截走。由于此合同对公司经营关系重大,董事会在讨论其中失误的责任时,存在以下几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为合理? (A) A、总经理至少应该承担领导用人不当与督促检查失职的责任 B、总经理的助手既然承接了该谈判的任务,就应对谈判承担完全的责任 C、若总经理助手又进一步将任务委托给其下属,则也可不必承担谈判失败的责任 D、公司总经理已将些事委托给助手,所以,对谈判的失败完全没有责任 6、关于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前者是经过人为筹划设计而形成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两者都有明确的组织目标 C、组织成员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心理需要,正是正式组织不能满足的 D、非正式组织对于正式组织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7、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下列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B)。 A、内部后勤 B、技术开发 C、生产作业 D、服务 8,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 A、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修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 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 型为 型型 型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呆小症 B.巨人症 C.侏儒症 D.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高考化学选择题总结

高考化学选择题总结 题型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帮助 对有多种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反应的顺序问题,按“强先弱后”的原则来书写或判断,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一般说,氧化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步骤1:认真审题,首先看离子反应哪些离子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给参与反应的离子按氧化性或还原性排队。 (1)常见物质氧化性顺序: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H+>Fe2+。 (2)常见物质还原性顺序:Mn2+<Cl-<NO2<NO<SO2<Br-<Fe2+<Cu<I-<H2<Fe。 步骤2:离子按照“先强后弱”的原则依次反应 (1)常见离子氧化性:Fe3+>Cu2+>H+>Fe2+ (2)常见离子还原性:I->Fe2+>Br- 步骤3:根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电子转移守恒定律配平离子方程式。 题型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帮助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步骤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步骤2:分析化学反应的遵循的原理和本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判断。步骤3:通过举反例,验证各选项是否正确 题型三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帮助 对于复分解反应,按“以少定多”的原则来书写,即以量少的反应物(离子)确定量多离子前面的系数。关键是要判断不足的物质是什么,以不足的物质完全反应为根据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防止出差错。一般书写量不足的物质发生的离子反应,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 步骤一:审清题目,明确有哪些离子参加反应,哪种反应物用量不足。涉及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还要根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步骤二:按照不足量的反应物离子配比书写离子方程式。 步骤三:根据电荷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最后检查气体、沉淀符号、反应条件等。

(期末考试复习)金融学试题库

金融学试题库 第一章货币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的本源性要素是 A. 货币 B. 资金 C. 资本 D. 市场 2.商品价值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3.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 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5.货币最早的形态是 A. 实物货币 B.代用货币 C.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6.最适宜的实物货币是 A. 天然贝 B. 大理石 C. 贵金属 D. 硬质合金硬币 7.中国最早的货币是 A. 银圆 B. 铜钱 C. 金属刀币 D. 贝币 8.信用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其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A. 本身价值大于其货币价值 B.本身价值等于其货币价值 C. 本身价值小于其货币价值 D. 无法确定 9.在货币层次中M0是指 A. 投放的现金 B. 回笼的现金 C. 流通的现金 D. 贮藏的现金 10.从近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1.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相含层次指标系列中观察和控制的重点是 A. M0 B. M1 C. M2 D. M0和M1 12.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13.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练习题

[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一) A型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 A.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C.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E.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 2.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 B.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C.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D.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 E.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

3.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4.在目前的医学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 , A.条件反射 B.肌丝滑行 C.心脏射血 D.防御反应 E.基础代谢 5 .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 A.细胞和分子水平 B.组织和细胞水平 C.器官和组织水平 … D.器官和系统水平 E.整体水平 6.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 、 A.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人体高原低氧试验 D.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活体家兔血压描记 7.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

, A.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 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 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 E.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 : 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E.组织液 9.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 D.脑脊液 E.房水 10.内环境的稳态 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 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 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 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正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 2.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 呆小症 B. 巨人症 C. 侏儒症 D. 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B.0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D.4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室性期前收缩时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很长 D.窦房结的一次节律兴奋落在室性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 12.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B.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13.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舒张期长于收缩期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D.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14.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ECG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B.ECG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C.ECG与单个心肌细胞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区别 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ECG基本相同 15.脊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脊髓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 B. 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对其的控制作用 C. 脊髓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D. 突然切断的损伤刺激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16.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余气量+补吸气量 D.余气量+肺活量 17.关于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与温度呈正变 B.与扩散距离呈反变 C.与气体分子量呈反变 D.与气体溶解度呈正变 18.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 A.温度降低时 B.有利于氧从血液进入组织 C.发生在血液PH值降低时 D.发生在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时 19.体力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高中生物选择题易错题总结材料

高中生物选择题易错题总结 1、下列一组数据是几种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地下部分重量(R )和地上部分重量(S )的比值:①R/S = 1.0,②R/S = 11,③R/S = 3,④R/S = 0.213;根据数据分析下列说确的是 A .对贫瘠、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 B .若③为高产农作物,则③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上部分 C .对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是④类型生态系统的植物 D .若④为高产农作物,则④作物收获的可能是它的地下部分 2、2007年洞庭湖区鼠害成灾,农业科技人员在对靠近湖区的某地进行鼠害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 .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 .该地区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 .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较大规模灭鼠活动,则统计结 果是不准确的 3、分析图中小麦对不同元素需求量的数据,据图下 列推断合理的是 A .小麦对P 、K 的需要量与生长发育时期呈正相关 B .在营养生长期,P 可再利用,而K 不可再利用 C .果实和种子形成阶段,小麦对P 的需要量多于K D .开花期K 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不重要 4、若将3 H —TdR (一种3 H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正在进行DNA 复制的细胞就会立即摄取。在相同条件下,向连续培养的两组细胞培养液中同时加入3 H —TdR ,定时取样,检测被标记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将两组 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t 0 t 1 t 2 t 3 t 4 t 5 …… 甲 25 50 75 100 100 100 …… 乙 25 50 75 80 80 80 …… A .两组都有25%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中 B .两组细胞复制期所占时间相同 C .甲组的细胞周期时间比乙组长 D .乙组约有20%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 组别 取样时间 %

(完整版)C++期末复习题库

C++程序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C++语言和C语言的兼容性,描述正确的是( A )A.C++兼容C B.C++部分兼容C C.C++不兼容C D.C兼容C++ 2.在C++中使用流进行输入输出,其中用于屏幕输出的对象是( C ) A.cerr B.cin C.cout D.cfile cerr:标准错误输出;cin:标准输入 3.对使用关键字new所开辟的动态存储空间,释放时必须使用( C ) A.free B.create C.delete D.release 4.如没有使用private关键字定义类的数据成员,则默认为( A ) A.Private B.public C.protected D.friend 5.使用值传递方式将实参传给形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形参是实参的备份B.实参是形参的备份 C.形参和实参是同一对象D.形参和实参无联系 6.在函数调用时,如某一默认参数要指明一个特定值,则有( A ) A.其之前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B.其之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

值 C.其前、后所有参数都必须赋值D.其前、后所有参数都不必赋值 7.设存在函数int max(int,int)返回两参数中较大值,若求22,59,70三者中最大值,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C )A.int m = max(22,max(59,70));B.int m = max(max(22,59),70); C.int m = max(22,59,70);D.int m = max(59,max(22,70));8.下列哪个类型函数不适合声明为内联函数( A )A.函数体语句较多B.函数体语句较少 C.函数执行时间较短D.函数执行时间过长 9.int Func(int,int);不可与下列哪个函数构成重载( B )A.int Func(int,int,int);B.double Func(int,int);C.double Func(double,double);D.double Func(int,double);说明:不能以形参名来区分函数;不能以函数返回值来区分函数。必须是形参的个数或者类型不同才能构成函数重载。 10.对类中声明的变量,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属于全局变量B.只属于该类 C.属于该类,某些情况下也可被该类不同实例所共享 D.任何情况下都可被该类所有实例共享 11.类的私有成员可在何处访问( D ) A.通过子类的对象访问B.本类及子类的成员函数中

生理学练习题(全)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A1 、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 E、血浆 D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控制 A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反馈 E、前馈 D4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过程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动作电位去极化期的Na+内流C5、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血压稳定 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达到某一特定目标 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E、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B6、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主要是通过: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前馈 E、自身调节 A7、人体内0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 B8、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A、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 E、入胞 C9、下列离子中,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其通透性最大的是: A 、Cl-B、Na+C、K+D、Ca2+E、Mg 2+ B10、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A11、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态状态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倒极化 D、复极化 E、超极化 A12、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将使: A、静息电位增高 B、静息电位降低 C、静息电位增高而峰电位降低 D、静息电位降低而锋电位幅值增高 E、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增大 C13、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全或无) D、动作电位的传导距离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C14、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关 E、传导速度与温度有关 C15、人工减少细胞浸浴液中的Na+浓度,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变 B、加大 C、减少 D、先加大,后减少 E、先减少,后加大 B16、当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由-90mV变化为-100mV时称为: A、去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除极化

人体生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生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人体生理功能调节机制中,最重要的是C A.自身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 D.免疫调节 E.以上均非 2.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而兴奋时,膜外Na+迅速大量内流,属于:D A.胞纳 B.单纯扩散 C.主动转运 D.以通道为介导的易化扩散 E.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 3.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 A.前负荷 B.后负荷 C.被动张力 D.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 E.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 4.血浆的比重主要取决于:E A.红细胞数量 B.白细胞数量 C.血小板数量 D.血浆含水量 E.血浆蛋白含量 5.红细胞生成的原料是:B A.Ca2+和蛋白质 B.Fe2+和蛋白质 C.内因子和蛋白质 和蛋白质 D.叶酸和蛋白质 E.VitB 12 6.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过程的区别在于:A A.因子Xa形成的过程不同 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D.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过程不同 E.纤维蛋白稳定过程不同 7.心肌细胞超常期内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D A.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 B.动作电位幅度大于正常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快于正常 D.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E.自动节律性高于正常 8.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E A. 等容收缩期的心室容积 B. 等容舒张期的心室容积 C. 心室舒张末期的动脉压 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9.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E A.血浆胶体渗透压 -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血压 C.(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E.(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10.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由肺泡Ⅱ型细胞所分泌 B. 防止肺水肿发生 C.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完整版)操作系统选择题总结

923操作系统选择题知识点总结 一、引论部分 1.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缺点:系统中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2.多道批处理系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平均周转能力强、无交互能力 3.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 计算机,共享主机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4.实时系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时 间的处理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5.并行:同一时刻发生 6.并发:同一时间间隔发生 7.进程: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8.共享:资源复用,系统中的资源可以供给内存中多个并发的执行 进程共同使用 互斥共享方式:同一时间段只能一个进程使用,如:打印机 同时访问方式:允许一个时间内由多个进程“同时”对他们进行访问,如:磁盘设备

9.并发和共享是多用户OS的两个最基本特征,且互为存在条件 10.虚拟: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时分复用技术:利用某设备为用户服务的空闲时间为其他设备服务,提高资源利用率 空分复用技术:利用存储器的空闲空间分区存放和运行其他多道程序,提高内存利用率。(还可以通过虚拟存储技术在逻辑上扩大存储器功能) 11.异步: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12.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调度 13.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14.设备管理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 15.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 和保护 16.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用户接口:方便用户直接或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 程序接口:用户程序访问系统资源 17.传统操作系统结构 1)无结构操作系统 2)模块化结构操作系统:内聚(模块内部各部分联系紧密程度。 内聚性越高,模块独立性越强)、耦合(模块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程度,耦合越低,独立性越好) 优点:增强OS可适应性,加速OS开发过程,提高OS设计的正

微观期末题库单项选择题

14国贸《微观经济学》 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10倍题库(100道) 1、完全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点上一般() A、利润为零 B、可获得最小亏损 C、可获得利润 D、都有可能 2、恩格尔的统计分析表明,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的支出部分在人们生活支出中。 A. 的重要性将要下降 B. 所占的比重将下降 C. 的重要性将要上升 D. 所占的比重将上升 3、如果一个人只在自己家里抽烟且不在外人面前抽烟,那么,他抽烟( ) A.负的外部影响 B.有正的外部影响 C.属于消费中的正的外部影响 D.没有外部影响 4、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 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 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 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5、短期中的边际成本曲线MC是一条U型曲线,随着产量的增长,先逐渐下降,达到最低点之后又逐渐上升,相继穿过。 A.AC曲线和AVC曲线的最低点 B.AC曲线和AFC曲线的最低点 C.AC曲线和AFC曲线的最高点 D.AVC曲线和AC曲线的最低点 6、如果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那么,( ) A.工资由市场供求决定 B.工资由工会决定 C.工资由厂商决定 D.没有均衡工资 7、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 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 B. 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 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D. 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8、广告作用最大的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垄断市场 9、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等于-3,说明两种商品的关系是() A.独立品 B.互补品 C.替代品 D.既可以相互替代,又不可以完全替代 1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与()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11、当AC达到最低点时,下列正确的是( )。 A. AVC = MC B. MC = AC C. P = AVC D. P = MC 12、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 A. 缺乏弹性 B. 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难以确定 13、在特定时期内,猪肉的需求曲线左移的原因可能是。 A.猪肉价格上涨 B.猪肉价格下降 C.猪肉预期价格上涨 D.猪肉预期价格下降 14、今年以来,我国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市场供给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短缺现象,但是生活消费品 的价格却持续地、较为明显地增长了,这种现象与有很大关系。 A.我国农作物持续丰收 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C.我国工资水平普遍提高 D.国外热钱大量进入 15、2008年1月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 端天气,使交通、电力和通信网络严重受损。请问这场冰雪灾害对相关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A. 手机通信费上升 B. 客运交通成本上升

生理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基本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 动作电位B. 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C. 阈电位D. 刺激阈E. 以上均不是 2.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都是固定不变的B.同一刺激的反射效应相同C.刺激传入神经所产生的反应也是反射D.反射弧的传出途径可以通过体液环节E.反射活动不一定需要反射弧的完整3.下列生理过程中,哪一个不是正反馈()。 A. 排尿反射B. 血液凝固C. 分娩D. 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细胞膜的再生式钠内流E.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 ADH增多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4.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出胞作用的是()。 A. 胃腺粘液细胞将粘液分泌到胃腔中B. 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原到导管中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向管腔分泌NH3 D.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E.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5.如果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为2ms,理论上每秒能传导的动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A. 100次B. 200次C. 300次D. 400次E. 500次 6.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时,发生的变化是()。 A. 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不变B. 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C. 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降低D. 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E. 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7.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出胞作用E. 以上都不是 8.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由于()。 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出胞作用E. 吞噬作用 9.一般细胞用于维持钠泵转运的能量大约占其代谢能量的()。 A. 5~10%B. 10~20%C. 20~30%D. 30~40%E. 40~50%10.正常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钾离子浓度的()。 A. 12倍B. 30倍C. 50倍D. 70倍E. 90倍 11.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膜内钠离子浓度的()。 A. 1倍B. 5倍C. 12倍D. 18倍E. 21倍 12.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3.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中负后电位出现在()。 A. 去极相之后B. 超射之后C. 峰电位之后D. 正后电位之后E. 以上都不是14.就绝对值而言,静息电位的实测值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A. 前者约大10%B. 前者大C. 前者小D. 两者相等E. 以上都不对

所有选择题汇总

1、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TCP/IP体系结构分为()层。 A.2 B、4 C、5 D、7 2、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选定文件后,()直接删除文件而不把被删除文件送入回收站。 A、按ALT+DEL键 B、按ESC键,再按DEL键 C、按SHIFT+DEL键 D、按CTRL+DEL键 3、速度快、分辨率高的打印机是() A、喷墨式 B、激光式 C、击打式 D、点阵式 4、、在微机中,3.5英寸软盘的写保护口开着时() A、只能读不能写 B、只能写不能读 C、既能写又能读 D、既不能写又不能读 5、INTERNET采用的协议是() A、X.25 B、TCP/IP C、IPX/SPX D、IEEE802 6、在资源管理器,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首先应按下()键。 A、CTRL B、SHIFT C、ALT D、CTRL+SHIFT 7、根据文件名的命名规则,下列文件名合法的是() A、*ABC.TST B、ABC?.BAT C、\https://www.doczj.com/doc/1418244945.html, D、ABCD.TXT 8、在资源管理器资源区显示的文件夹树形结构中,在有的文件夹图标前有“+”号,它表示() A、该文件夹下没有子文件夹 B、该文件夹有子文件夹,但在树形结构中没有显示出来 C、该文件夹下有子文件夹,并且已在树形结构中显示出来。 D、该文件夹下只有子文件夹,没有文件 9、含有下列哪种属性的文件不能被修改?() A、系统 B、存档 C、隐藏 D、只读 10、以下()不是数据库系统。 A、ACCESS B、SQL SERVER C、FOXPRO D、EXCEL 11、显示卡的总线类型中不包含() A、ISA B、AGP C、PCI D、IDE 12、MODEM的作用是() A、把音频信号转化为计算机信号 B、把计算机信号转化为音频信号 C、把计算机信号和音频信号相互转化 D、防止外部病毒进入计算机中 13、在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器中,快捷键SHIFT+F10的功能是() A、最大化窗口 B、弹出文件菜单 C、还原窗口 D、弹出右键菜单 14、IE浏览器中INTERNET区域的安全级别有() A、高级、中级、中低级、低级 B、高级、中级、低级 C、高级、中高级、中级、低级 D、高级、中高级、中级、中低级、低级 15、计算机网络是利用()把地理上分散和自主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达到和资源共享目的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A、通信线路 B、通信协议 C、数据通信 D、服务器 16、在工作中,如果要更改OFFICE助手的相关设置,可以先在助手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命令即可。 A、搜索 B、隐藏 C、选项 D、选择助手 17、在资源管理器中,如果要隐藏工具栏按钮的文本提示,可以() A、在工具栏上单击右键,不勾选“文件标签”、

生理学(选择)试题题库

生理学模拟选择试题 姓名:考区:准考证号:成绩: 第九章感觉器官 一.A型题: 1 下列哪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会产生主观上的特定的感觉(E)。 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嗅觉器官 D.味觉器官 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2 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D)。 A.痛觉感受器 B.冷敏神经元 C.本体感受器 D.前庭器官 E.触觉感受器 3 下列感受器中,哪个属于快适应感受器(A) A.环层小体 B.腱器官 C.肌梭 D.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4 人脑获得信息,主要来自(A)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E.味觉 5 光线进入眼内发生折射的主要部位是(A)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 6 人眼视近物时的调节,主要与下列哪种改变有关(C) A.角膜形状 B.房水多少 C.晶状体形状 D.眼球位置 E.瞳孔大小 7 对眼调节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E) A.眼的调节能力大小可用近点的长短表示 B.近点的长短主要与晶状体弹性有关 C.眼的折光能力越大,表示调节能力越强 D.眼的调节能力除用近点长短表示外,还可用屈光度表示 E.屈光度与主焦距呈正变关系 8 正视眼看6 m以外物体时,将出现下列哪项变化(D) A.瞳孔缩小 B.两眼球内聚 C.晶状体变凸 D.不进行任何调节 E.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 9 对瞳孔近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该反射的意义是使看近物清楚 B.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 C.瞳孔缩小可减少球面像差 D.瞳孔缩小可减少色像差 E.该反射的效应是单侧性的 10对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 A.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 B.该反射与动眼神经活动有关 C.反射效应为双侧性 D.用阿托品可使该反射减弱或消失 E.反射中枢在延髓 11 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A) A.视紫红质缺乏 B.维生素D缺乏 C.全反型视黄醛过多 D.11-顺型视黄醛过多 E.视蛋白合成障碍 12 对视杆细胞叙述,错误的是(D) A.感受弱光刺激 B.只分辨明暗,不能分辨色泽

最新麻醉生理学-选择题

麻醉生理学 一、以下每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老年病人肺功能改变的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C) A肺总顺应性明显降低B肺弹性回缩能力减弱C解剖和生理死腔无明显改变 D功能残气量及呼吸储备功能减少E时间肺活量减小 2.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A) A胰腺β细胞B胰腺D1细胞C胰腺PP细胞D胰腺D细胞E胰腺α细胞 3.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是(A) A钾离子的平衡电位B氯离子的平衡电位C钠离子的平衡电位D钙离子的平衡电位 E镁、钾、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4.下列有关与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正常值约为26.6mmHg(3.5kPa) B碱中毒时可降低C温度增高使P50降低 D多次输入库存血时P50降低EP50是用氧解离曲线求出的SO2在50%的PaO2数值 5.眼科手术时可引起心功能过缓甚至停搏的反射是(B) A眨眼反射B眼心反射C眼睑反射D瞳孔对光反射E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性反射 6.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说法,错误的是(B) A保持大小肺泡容积相对稳定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顺应性 C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组织液生成D它是一种脂蛋白复合物 E它由Ⅱ型细胞合成、贮存和释放 7.骨骼肌兴奋一收缩藕联的因子为(D) AMg2+ BK+CZn2+ DCa2+ ENa+ 8.N2O的特点是(E) A易燃烧、爆炸B化学性质不稳定C对气道刺激性强D在体内代谢性高E血气分配系数低 9.肺的闭合容量是指(E) A两侧肺呼出的气量B一侧肺呼出的气量C闭合气量D余气量E闭合气量与余气量之和 10.低温时降低的参数是(A) A血浆容量B血细胞比容C血液黏滞度D微循环阻力E中心静脉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