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报春花属组图--留草堂论坛-7页文档资料

中国报春花属组图--留草堂论坛-7页文档资料

中国报春花属组图--留草堂论坛-7页文档资料
中国报春花属组图--留草堂论坛-7页文档资料

中国报春花属组图——留草堂论坛野生报春花欣赏

翠南报春1

翠南报春2

多脉报春

鹅黄灯台报春

鄂报春

粉背灯台报春

苣叶报春1

苣叶报春2

丽花报春1

丽花报春2 偏花报春1

偏花报春2

山丽报春

雅东粉报春(注:图片由网友提供)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零点实践队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研报告 ——走进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夏欢王文林 2012年9月 目录 摘要┅┅┅┅┅┅┅┅┅┅┅┅┅┅┅┅┅┅┅┅┅┅┅┅┅┅┅┅┅2 前言┅┅┅┅┅┅┅┅┅┅┅┅┅┅┅┅┅┅┅┅┅┅┅┅┅┅┅┅┅2 正文┅┅┅┅┅┅┅┅┅┅┅┅┅┅┅┅┅┅┅┅┅┅┅┅┅┅┅┅┅3 一、国外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3 二、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状况┅┅┅┅┅┅┅┅┅┅┅┅┅┅┅┅ 4 三、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7 四、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8 总结┅┅┅┅┅┅┅┅┅┅┅┅┅┅┅┅┅┅┅┅┅┅┅┅┅┅┅┅┅10

参考文献┅┅┅┅┅┅┅┅┅┅┅┅┅┅┅┅┅┅┅┅┅┅┅┅┅┅┅10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研报告 ——走进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夏欢王文林 摘要 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进步,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垃圾围村”现象成为了影响甚至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中国农村在垃

圾分类处理方面举步维艰,那么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青岛开发区下辖农村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生种种问题的原因何在?我们该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垃圾分类处理之路?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调研小组利用20余天的时间,通过开展村民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走访环保局、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就村民环境意识与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最后,从提高村民环境意识与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角度出发并展开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垃圾农村垃圾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制度措施沼气发电 术语界定: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环境意识:依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作用,认识或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思想、情感、意志等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的总和。 前言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趋于高科技产品,消费数量逐渐增加。因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但农民乱倒垃圾的陋习以及农村缺乏像城市那样的垃圾处理系统和机制,导致垃圾乱堆乱放日积月累。当前农村垃圾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这对农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侯建新 【内容提要】农村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广阔、最深厚的基础,因此关于农村调查及发展研究倾注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20世纪上半叶尤其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调查与研究主要有: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区以及社会学家李景汉的定县调查;陈翰笙领导的保定、无锡农村重点调查和全国性抽查;国民政府首次以国家机关名义进行的农村经济普查与定期统计。此外,还有南京金陵大学美国人卜凯组织的大规模的农村调查和日本人“满铁”的华北农村调查。这些农村调查的目的不一,深浅有别,但客观上都为日后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留下了颇有价值的资料。 【英文摘要】 Rural area is the broadest and deepest foundation of Chinesemodernization so that Chinese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havethrown all their energy into their rural survey and research.The author reviews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Chinese ruralsurvey and research in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half of20century,especially in the 1920s-30s,including Yan Yangchu'sand Ling shuming's experiment area of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investigation in Baoding、Wuxi and other rural area led byChen Hansheng,and general survey and statistics organized by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addition, Japaneseand American made rural survey. Those investigators left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economic research of ruralChina,even though they had different purpose. 【关键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调查The 20th Century/1920s-30s/rural investiga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63;C91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83—0214(2000)04—0125—07 对于20世纪中国农村,我前几年因做中西农村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接触了一批资料,结果印象和感触都很深,其中之一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上下对农村的热情关注以及各种形式的农村调查研究,现在似有必要做一扼要归纳与评述(注:新中国诞生于一场新式的农民革命中,而这场革命的社会内容,至少对占中国绝大部分空间与人口的农村而言,就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实践,而且土地改革过程中对中国农村的认识和研究,以及土改过程中逐村逐户地丈量、分配而形成的土地资料和农户分析资料,也是中国经济史上最具开发价值的信息宝库。不论就其社会价值还是学术价值而言,大概是现存旧中国农村研究的任何资料都无法比拟的,需专文另论,此处不表。)。 20年代至30年代,尤其是1925—1935年的10年间,中国掀起了一股对农村社会经济颇为关注的热潮。农村问题不仅经常见诸书刊报端,而且还第一次出现了用现代方法对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进行实地考查的学者群。到农村参加调查研究或实施某种“建设”的人们,

关于农村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三农?问题也备受关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一、背景介绍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三农?问题的阐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问题也做了进一步的部署和安排,会议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大对‘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 ?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学者们、各领导们争相讨论的问题。?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因此,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想法显得尤为重要,应此要求做了此次调查。壶关县,位于长治市西面,山林较多,经济相对落后。而黄山乡下好牢村,即为此次调查对象,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相对较弱的大环境中,加上这儿丘陵较多,耕地面积小,交通闭塞,观念陈旧,从而导致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苦。 二、调查过程 1、确定调查对象 由于条件限制以及选题适应,本人就选取本人居住的乡村进行调查。村委会及当地村民给予的极大的帮助与支持,为调查的顺利进提供了保障。此次调查的具体对象是当地的农民,特别是个体户、养殖户、种植户、打工户、砍柴户、特困户等。 2、研讨调查方法 初步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但是考虑到农民大部分不会填表,于是就改用现场访谈的方式,从聊天中获取数据,得到需要的答案。此外,直接与村干部交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保证调查的准确。 3、确定调查内容 主要是统计农民对?三农?问题的认知情况,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具体有年收入、平均收入等。此外,吸收农民提出的希望及要求,作为群众的心声报告乡政府,希望乡政府能给予支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实地调查访谈 正式深入农民家中调查始于2011年8月1日。本人就采用抽样、抽典型调查,作好记录,统计数据,做出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挑战的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所2002年论文题录 论文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发表时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挑战的应对杜晓山俄罗斯、中俄经济学家研讨会2002.6.20 农村金融体系框架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小额信贷杜晓山“中国农村经济”2002.8 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李周《林业经济》2002.6 中国森林的变迁及其影响李周《林业经济》2002.1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估计李周《科技导报》2002.4 总论:迎接国际化的挑战李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改革以来的中国农村发展李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资源与环境差异李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村的发展与改革党国英载《中国国情报告》解放军文艺 出版社 2002.11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展望党国英《2002年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政缺口朱钢中国农村观察2002.2 乡镇财政:制度框架与政策改革朱钢中国农村经济2002.4

地方分权与乡镇财政职能谭秋成中国农村观察2002.2 农村问题减负比增收重要谭秋成 中国大米政策分析李成贵中国农村经济2002.9 中国农村工业化研究理论评述李成贵中国农村观察2002.6 中国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李成贵国际经济评论2002.3 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评价李成贵改革2002.3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研究李成贵调研世界2002.11 农民增收重在体制创新李成贵河北学刊2002.1 关于粮改的认识与建议李成贵中国经济快迅2002.5 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李成贵南京社会科学2002.11 关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李成贵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4 2001:中国农村改革评述李成贵载于本所《绿皮书》2002.4 关于大跃进的理解李成贵载于本所《发展报告》2002.4 China food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made 李成贵China and word economy 2002.4 Amorican farmbill threnten Chinese forms 李成贵China daily 2002.6.4 Flexibce grain pllicy needed 李成贵China daily 2002.6.14 入世后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调整李国祥《2002年绿皮书》2002.4

近2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及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及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四 姓名:陈松 学号: 41015149 (一)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 1992 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 中国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金融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1. 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金融业务迅速发展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始于金融机构的组织创新,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基形成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并且在逐步完善。到1996 年末, 中国国内金融机构有:政策性银行3 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4 家、其他商业银行14 家、城市合作银行18 家; 信托投资公司244 家, 证券公司96 家, 财务公司69 家, 保险公司21 家。 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建立, 初步实现政策性金融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离, 随着其内部管理体制的改善, 实现了与商业银行的合理分工, 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国家政策性银行已开始在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改革、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推进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996 年, 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继续向现代商业银行转轨, 加强内部管理, 强化一级法人体制和总行对分支机构业务活动的统一调度, 向集约化经营迈出了重要步伐。1996 年国有独资银行全部进入世界100 家大银行之列, 其他商业银行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1996 年, 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大中城市由35 个扩展到100 个, 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按照合作金融原则进行规范, 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调整和规范中健康发展, 保险在稳定企业经营、安定人民生活和促进市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金融法律框架基本形成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金融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特别是在

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上述观点从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两方面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但是,这些主张在中国的农村未必行得通。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农村问题不在于融资困难的问题,也不在于农产品价格过低的问题,而在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无法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的问题。即使金融机构深入到乡村各个角落,农村的经济也未必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靠数千元或者数万元的资金支持,是无法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同样道理,对于那些生产量很少的农民来说,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固然可以帮助他们脱贫,但未必能够帮助他们致富。凡是那些发财的农民兄弟,除少数种田大户外,大多数是通过从事非农业劳动积累起财富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必须变换思路。 在我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

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虚拟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近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中国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 经济运行与金融活动相伴而行,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金融的发展,金融的发展又反过来成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了解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研究整个金融体系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历史回顾到现状分析,最后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未来进行展望,系统地对中国金融结构的改革与变迁做出详细分析。 一、中国金融结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发展,与之相对的,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金融体系从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转变为现在多种金融工具共存的全方位金融体系,金融机构也从单一银行制逐步发展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行业的结构体系。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格局,这种格局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一)银行业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体 在改革开放前的“大一统”金融体系中,国家银行垄断了整个金融市场。经过改革,金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分离,股份制银行逐步设立,证券、保险等新型机构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也实现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以银行业为主导的结构仍未改变,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主要融资方式。据统计,1995年,我国间接融资10568亿元,直接融资仅有1380亿元,间接融资占比达88.4%。到2003年,我国间接融资比例仍保持在85.1%左右。在此期间银行存贷款也是我国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如1978年,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93%,1986年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87%,1991年,该比例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84%。同样地,银行信贷融资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源融资的主要形式,整个银行业为非金融企业提供的正式渠道信贷资金比重一直处于平稳高位状态,1993年该比例为96.31%,2003年98.26%,平均保持在98%左右。 (二)中国银行业主要以国有性质为主,政府为实际控制者 经过不断改革,我国银行业体系逐步出现多样化构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城

“垃圾围村:”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研报告 ——走进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夏欢王文林 摘要 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进步,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垃圾围村”现象成为了影响甚至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大多数中国农村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举步维艰,那么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青岛开发区下辖农村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生种种问题的原因何在?我们该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垃圾分类处理之路?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调研小组利用20余天的时间,通过开展村民环境意识的调查问卷,走访环保局、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就村民环境意识与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作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最后,从提高村民环境意识与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角度出发并展开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垃圾农村垃圾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制度措施沼气发电 术语界定: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垃圾分类: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环境意识:依据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作用,认识或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思想、情感、意志等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的总和。 前言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结构趋于高科技产品,消费数量逐渐增加。因而,在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垃圾日益增多。但农民乱倒垃圾的陋习以及农村缺乏像城市那样的垃圾处理系统和机制,导致垃圾乱堆乱放日积月累。当前农村垃圾问题的形势日益严峻,这对农村的生活、生态环境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垃圾无人处理是农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现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此,我们实践队进行了这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调研活动。 去年零点实践队通过社会调研活动很好的解决了“垃圾围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队员们意识到了在农村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为了探究青岛开发区农村究竟面临何种局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垃圾分类”这把利剑冲出“垃圾围村”的困扰。 2012年8月19日零点实践队12名成员在青岛开发区农村进行了为期近20天的实地调查。期间我们走访了开发区十多个村庄,深入了解垃圾污染及垃圾分类处理状况;队员们自己动手进行了垃圾分类统计。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咨询访谈等方式对开发区的垃圾及垃圾分类状况进行研究,在获得数据之后,我们运用了数据交叉、图表对比的方法对青岛开发区的居民环境意识与生活垃圾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到一线资料后,我们又先后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农村产业经济方向张元红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系农村产业经济方向张元红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 内部资料 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 院系(招生人数) 专业 (招生人数) 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 403 农村发展系(10) 120301 农业经济管 理 (10) 21农村产业 经济(21)张元红 ①1001英语、1002日语选一 ②2001经济学原理 ③3007农业经济学 22农村产业 经济(22) 张元红 ①1001英语、1002日语选一 ②2002管理学原理 ③3007农业经济学 二、导师介绍 张元红:农村发展系博士生导师。1964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专业领域: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向:农村产业经济。主要著作:《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002年;《走向多元化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2006年;《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2007年;《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2012年。学术论文: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增长与要素贡献,1996年;论中国农业税制改革,1997年;农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深化,1999年;从合作基金会事件看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2002年;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研究综述和构想,2009年;农户民间借贷的利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12年。承担课题:2002年,自然科学基金,农村金融组织行为规范研究;2004年,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中国农村民间金融问题研究;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产业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产品安全战略研究创新项目。获奖情况:1990年,国务院农研中心优秀成果奖;1996、2000、2002、2004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3、2005、2006、2009、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奖;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西农民生活水平分析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山西农民生活水平分析 张启耀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300071) 内容提要:南京政府前期,统治山西的阎锡山政府曾在农村地区实施 村制 改革,产生过一定影响。在近代中国农村社会不断衰败的过程中,山西的农村和农业曾出现过一定程度的短暂复兴。但由于阎锡山政府的军阀本质和持续不断的军阀战争,再加上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山西农村社会陷入了贫困破产的境地。通过揭示这一时期山西农村社会的面貌并对当时山西农户收支状况、生活状况和债务状况的深入研究,清晰再现了抗战前十年山西农民陷于贫困甚至濒于死亡的真实生活状况。 关键词:山西 南京政府前期 农户生活水平 近代农村社会经济一直是史学界的热门研究话题,相关成果已有不少,其中,对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的探究尤其显示了蓬勃的学术生机。笔者仍感觉其中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尤其是在近代山西农村社会研究领域,目前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仅相关成果不多,而且仅有的一些成果并不是被作为专题述及,而是穿插、渗透在其他相关研究领域中。这种状况促使笔者决定以探究近代山西农民的生活水平为突破点,对整个近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经济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是其中一阶段性的学术成果。 一、抗战前的山西农村经济 山西省深处内陆,由于四周群山大河环绕的特殊自然环境和历来形成的独立封闭、安于统治的民众心理,因此在整个近代时期各方面的变化并不大,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对沿海地区来说较为迟缓,体现出典型内陆省份的特点。时人有评论说: 山西的一切,所谓娘子关内的事情,自来对于国人就是 一个大谜 。! 所以,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研究和揭示抗战前夕山西农村经济状况及农民生活水平, 对于了解当时山西甚至全国的社会经济情况是很有必要的。 总体来看,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处于贫困和动荡不安的状态。农村经济自近代以来所呈现的基本轨迹是无可避免地走向崩溃和破产。进入20世纪后,这种趋势表现得似乎更加明显。就南京政府时期而言,内战几乎没有停止过,大半个中国直接处在战火硝烟之中。不久,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又波及和冲击中国,农村地价与粮价双双大跌,农户谋生无着,再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致使 人民穷困,几 至不可存活 。 ?以抗战前的1933年为例,当时, 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了一种兀臬不安的现象 。# 因此,有学者讥讽说: 一九三三年是各方高唱农村复兴的年头,同时也就是农村崩溃最急遽的时候 。 ?这一时期,山西农村同样呈现一派衰败的景象。但是,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阎锡山统治的早期, 山西地区有一些周围其他省份所没有的特殊之处。由于 晋民性俗%%民国以来,又夙擅有模范省之 & 119&!?# ?何冰:?今年国内外经济之展望(,?申报(1934年1月1日第38版。 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新中华杂志(1933年第9期。 王毓霖:?经济统计提要(序言,1935年版,出版社不详。 悲笳:?动乱前夕的山西政治和农村(,?中国农村(1936年第6期。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一直发展相对平稳。农村经济在多年的发展中其成果表现如下: (一)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大部分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农户手里,一些农户开始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权,农户开始以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并具有独立财产权和经营权;对于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主要由集体控制并拥有,企业的经营计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集体来决定,国家对其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弱;此外,农村还出现了很多私人企业和“三资”企业,它们为了实现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对行使商品生产经营者的主权有很高的要求。 (二)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下,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逐渐转变为商品经济,农村经济原有的单一经济形式已逐渐转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单一的经济结构也变成了一体化经营的复合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三)农村经济关系开始走向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指令性特点逐渐消失,农村里面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逐步市场化,完全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价值规律来自由调节,由市场去优化配置农业各种资源。

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跟不上 目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的过剩。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过快,但是由于农业科技发展滞后,人均资源匮乏,导致产品质量没有跟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导致大量产品处于积压状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迫在眉睫,但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资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农业技术进步受阻,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对生产的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投资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受到资金的限制,另一方面投资动力相对缺乏、缺乏优越的投资“技术”,投资引诱也严重不足。过度安逸的农村生活使得农民缺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从而导致其抗风险能力不高,因此农民通过投资来进行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动力相对缺乏。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过长,规模较大、风险较高,而且盈利水平还相对较低,缺乏对市场资本吸引力,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去农村投资。 (三)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目前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大比例的薄弱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高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使党支部缺乏履行领导职能,缺少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的能力,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不到更好地服务,因此他们的凝聚力、号召力、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发表于《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3期)

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影响、启示与战略选择* 程国强 内容摘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严格履行加入承诺,农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对中国农业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农业不仅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而且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市场贡献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但是,在农业对外开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包括,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还有待深化;缺乏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今后随着中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挑战。本文提出,要以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为推进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稳步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促进中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环境。 关键词:农业对外开放WTO 农产品贸易 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受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近10年来,有关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张晓山、崔红志,2002;黄季焜等,2002;钟甫宁,2003;柯炳生,2005;程国强,2005;Anderson et al., 2010;牛盾,2011)。如何评价加入世贸组织10年对中国农业的影响,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和决策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与评估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农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和辨识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取向与政策选择。 *本文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农业改革发展”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本课题研 究还得到商务部政策研究项目以及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编号:ZBA1101)的资助。

中国金融大变革

中国金融大变革 金融体制改革加速进行时 * 西方国家经济仍飘摇动荡,中国政府则着眼于在未来3-5 年内推动改革全面加速 * 利率市场化推进有望加快,债券市场规模将增加一倍... * ... 人民币在五年内可能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 提要 西方经济疲弱仍在持续,市场将目光投向中国并密切关注决策层刺激经济的政策举措。未来一段时间,有望看到财政和货币稳增长的政策努力持续,并拉动经济温和回暖。关注短期政策波动之余,更应注意到金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正加速推进。预计明年年初上台的新一届政府领导人金融领域的改革进程表中将包括银行体系改革、发展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可兑换几个方面,推进的速度可能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这一变化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获取更高收益并进而促进消费,为经济增长从投资向消费转型并提升潜在增长速度创造条件。 本报告分析了未来三到五年可能的改革推进路径。金融领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过程中的波动和曲折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借鉴他国历史经验及教训无疑有助于少走弯路。 从银行到债券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问题的累积迫使决策层加快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渠道。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转移催生了巨大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等)投资需求。超过50%的国民储蓄率决定了资金并不成其为问题。但长期融资工具的匮乏意味着基建投资项目的融资不得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并因而造成了项目周期长期性与银行贷款短期性之间的错配。要解决这一错配,适应未来城市化需求,债券市场的发展亟待加快。在推出了市政债及高收益债试点之外,企业债发行提速。给定未来十年总计约20-30万亿人民币的城市化基建投资需求以及金融十二五规划将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15%的目标,预期市政债及企业债规模可能在未来五年扩大一倍。当然,发展债券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巨大的挑战:如何将相互割裂的几个债券市场一体化并对发行统一监管以及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框架对提高市场效率至关重要。此外,允许国际金融机构更多参与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债券市场的发展反过来也将刺激银行业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及消费者的融资需求。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对于探索贡献我国GDP的65%、就业的80%以及税收50%的中小企业未来融资效率将做出有益探索。 利率市场化 央行今年6、7月份连续两次扩大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程有所加速。目前主要商业银行重组上市基本完成,市场化改革有所深化。鉴于非国有部门占投资比重已近60%。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时机成熟,也对资本市场的深化意义重大。

伊宁市特克斯县阔步村农民收入差距成因的调查分析(开题报告)

附件6: 论文(设计)管理表一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宁市特克斯县阔布村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最后提出缩小伊宁市特克斯县阔布村农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以期为新疆其他地区农民缩小收入差距提供借鉴。 2、内容创新点 现阶段,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对口援疆的背景下,很少有人以县级地区为例研究农民收入差距的问题,本文选取角度新颖,详细的分析了新疆伊宁市特克斯县阔布村农民收入差距情况,为进一布推动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参考文献 [1]马玉婷.高村乡上平村农民收入差距现状及成因[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5):75-75. [2]宋莉莉.我国区域间农民收入差异及成因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 18(5):200-206. [3]甄小鹏.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分析[J].中国劳动,2015(24):14-17. [4]徐文元.我国近年来个人收入差距的问题、成因、与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5]相广芳,李春妍.平顶山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9):137-139. [6]朱长笛.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分析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34). [7]秦布焕.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6,34(2):33-39. [8]常彩虹.静宁县中部乡(镇)农民收入调查[J].发展,2015(7):67-67. [9]梁凯膺.中国东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 [10]高梅. 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特征、趋势及成因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5(2):59-64. [11]甘露,关志强.新疆城乡收入差距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6(5):96-99. [12]张宇华,秦月培,王冉.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J].商情,2016(48):14-15. [13]刘志林.贫困乡镇农民收入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以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盘河镇为例[J].北京农业,2016(4):32-33. [14]温远豪, 黎清文, 刘斯萌,等. 基于产业结构、家庭规模视角下的广西农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J]. 北方园艺, 2017(13):190-197. [15]王轶, 詹鹏, 姜竹.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和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研究——基于北京地区的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经济转轨,和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一轮考试快速发展时期。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94年比93年增长4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产值94年比93年增长57.6%,经济实力明显增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1、中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业经济运行的宏观政治背景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市场农业的以及市场机制对农 业调节作用大为在增强,传统农业正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的 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内部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受社会需 求和市场价格的作用。畜牧业、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94年比93年相比,其比重分别由27.4%和8%上升为29.%和 8.9%,粮食作物种植中,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种植面积明显增强。 1993年全国优质稻种种植面积达一亿多亩,占水稻种植面积 30%以上,压缩种植米质较差的早米山稻1200万亩,同时经济 收益的蔬菜、瓜类、和水果种植面积增加较多,94年比93年 扩大84万公顷。 2、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稳定增长的同时,以乡镇企业为主 体的农村非农行业高速增长,推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增 长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93年农村

非农行业总产值45624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其农村工业总产值35841亿元,增长58%建筑总产值3911亿元,增长44%,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总产值3345亿元,增长65%。农村非农行业发展规模日益增大,科技进步作用大大提高,特别是全国各地区农村非农企业增长推动因素不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加大了农村非农行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同时注重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优化企业布局,推进企业集团化经营,狠抓企业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为乡镇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中西部地区农民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国家和地区的投入增加,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不断扩大,以及在东部地区的影响,使中西部地区的农村资源不断挖掘,形成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 3、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农民收入 的主要特点:一是农民家庭经营生产活动仍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94年农村家庭纯收入人均为881.3元,比上年增长 30.3%,占总纯收入的72.7%;二是乡镇企业职工报酬收入继续 增长。94年农民从企业所得到的劳动收入人均为328元,比上年增长67.7%;三是农村低收入比重下降,高收入人口比重上升。94年人均500元以下的人口比重达到24.3%,比上年上升了3.8个百分点,接近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 然而,农村增收困难仍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最大难

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

2014.12 -77-改革以来的中国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村经济》刊文视角的回瞰 冯开文1原正军1、2王任1李军1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农村经济》刊文为素材,通过文献统计和分析,揭示了1985~2010年间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主题、研究重点的变化趋势以及中国农业经济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演进的基本态势,并从“三农”发展实践等层面探索了农业经济学不断进展的原因。本文指出,投身并服务于“三农”实践的要求,是中国农业经济学取得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原因。而在注解实践的同时,农业经济学研究也为实践提供先导性的引领;在整体不断优化提升的态势中,农业经济学适时采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也充分体现了自身的固有特性。 关键词:中国农业经济学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一、引言 以农村改革为起点,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中国经济已高速增长了30余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总结过去,鉴照未来,是今人不能不做的反思。 无疑,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经济学的发展是一幅鸿篇巨制。期刊论文,尤其是《中国农村经济》刊载的论文,是一个有代表性的观察中国农业经济学发展的视角。这是因为: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这一农业经济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奖项,所评选出的在农村政策咨询研究、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方法研究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作品中,《中国农村经济》所发表论文的数量位居其首。该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五届共评选出优秀论文50篇,从图1可以看到,《中国农村经济》发表的论文有12篇获奖,占总数的24%。 相关机构对学术期刊的评价也体现出《中国农村经济》论文的代表性。在国内三家权威的学术评价机构——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的农业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评价中,《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力均位居首位。 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根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12月30日报道,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依据国际影响力指数、国际他引总被引频次、国家他引影响因子等指标完成遴选并发布的“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在112种中英文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名列第23位;在经济学类期刊中排名仅仅位居*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期刊论文视角的当代中国农业经济学发展研究”(批准号:13YJA790020)、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京郊各类合作社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13JGB057)和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塔里木 大学合作研究课题“当代中国农垦制度变迁研究”的部分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