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气象学》课程复习提纲

《应用气象学》课程复习提纲

《应用气象学》课程复习提纲
《应用气象学》课程复习提纲

知识点准备(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

Chap1 绪论

1、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意义

2、开展应用气象学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3、科学系统的行业气象指标,应具有的“三性”和“二化”主要是什么?

Chap2 农业气象

1、农业气象学概念

2、农业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4、太阳辐射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光强、光质、光周期几个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

本理论。

5、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三基点温度、五基点温度、农业界限温度、积温、温

周期方面涉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6、水分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作物的需水规律、大气降水的影响、土壤水分类型及

其有效性、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水分关键期等基本概念

7、CO2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农田上CO2 的日变化和垂直变化

8、农业上主要气象灾害类型及各灾害的分类

9、农业气候指标的表达形式及举例

Chap3 建筑工程气象

1、风与城市规划,

2、如何改善建筑日照条件

3、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4、采暖区划的气象指标

5、全国集中采暖区划标准及我国划分情况

6、采暖室外计算标准

7、冻胀划分及其强弱的表示方法

8、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9、基本雪压、基本风速、基本风压定义

10、外场施工的天气影响

11、风速、风压在非规定高度处的计算

Chap4 交通运输与气象

1、飞行湍流、飞机积冰、海洋气象导航、公路翻浆、温度力、锁定轨温、飞机颠簸等定义

2、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及气温、风、气压对飞行的影响

3、高原机场跑道与一般机场跑道哪个更长?为什么?

4、影响飞机飞行的气象要素以及机场关闭的标准

5、低空风切变定义及各类低空风切变对飞机飞行、起飞、降落的影响

6、飞机积冰强度及积冰的气象条件

7、海洋气象导航确定较佳“气候航线”时需考虑的因素

8、影响公路交通的主要天气

9、冰雪埋路减阻的常用方法

10、公路翻浆产生的基本原理及影响翻浆的因素

11、铁路的主要气象灾害

12、沙漠中修筑铁路常用的固沙方法

Chap5 水力、电力、通讯与气象

1、水库调度定义及类型

2、气象学在核电站建设和运行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3、引发污闪的主要气象条件

4、架空线路选线、设计时需要考虑得气象要素

5、电线积冰的定义、形态及引发电网事故的常见形式

6、引发污闪跳闸的主要天气

Chap6 商品储运、产销与气象

1、影响商品储存、移运的气象因子

2、大多数商品安全储存的气象条件

3、易霉期、易霉度、粮堆发热的定义

4、中药材的安全水分、平衡水分

5、有效积湿量

6、粮面结露定义、成因

7、粮食后熟、发芽、陈化的定义、不利条件、有利条件

8、影响中药材安全储存的关键性因子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_主观题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主观题 一、简答题: 1.常见的多媒体元素有哪几种? 答: 如声音,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 2.陈俊同学家里有一台电脑,平时到因特网上下载文件或是自己做的一些资料都放在D盘,显得很杂乱,想整理一下,方便以后使用,他该如何做? D盘里的文件:老鼠爱大米.mp3、黄昏.rm 、丁香花.mp3、Flash 学习网.html、雨巷. doc、学习的方法与技巧.doc、哭沙.rm、学习计划.wps、cxsj.html、五指山.jpg、神州五号.bmp 问题一:根据以上文件类型,要在D盘建立多少个文件夹?分别是什么文件夹?(要把建立其中一个文件夹的过程写清楚)。 ①立文件夹个数: ②立的文件夹名称分别是: ③建立其中一个文件夹过程: 问题二:把文件归类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例如,声音文件:丁香花.mp3 3.要把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需要解决哪些关键技术? 答: ①视频音频信号的获取技术; ②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③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④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4.音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①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②编辑与合成; ③ MIDI接口; ④CD-ROM接口及游戏接口等。

5.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常用的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视频)有哪些方法? 答:①计算机产生彩色图形,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 ②用彩色扫描仪,扫描输入彩色图形和静态图像; ③用视频信号数字化仪,将彩色全电视信号数字化后,输入到多媒体计算机中。 6.多媒体数据压缩方法根据不同的依据有不同的分类,书上分为哪三种? 答: ①根据质量有无损失可分为有损失编码和无损失编码; ②按照其作用域在空间域或频率域上分为:空间方法、变换方法和混合方法; ③根据是否自适应分为自适应性编码和非适应性编码。 7.预测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 ①首先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以往的样本值对新的样本值进行预测; ②将样本的实际值与其预测值相减得到一个误差值; ③对误差值进行编码。 8.在MPEG视频压缩中,为了提高压缩比,主要使用了哪两种技术? 答: ①帧内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②帧间图像数据压缩技术。 9.Campbell和Goodman提出,超文本和超媒体系统结构哪三层模型理论? 答: ①用户接口层——表示信息; ②超文本抽象机层——节点和链; ③数据库层——存储、共享数据和网络访问。 10.简述多媒体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答: ①组合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②集中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③客户/服务器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④层次型多媒体数据库结构 11.超文本和超媒体具有哪些特点? 答: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特点包括: (1)多种媒体信息。超文本的基本信息单元是节点,它可以包含文本、图形、图象、动画、音频

课内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课内现代文阅读题(初一下复习资料) (一) 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 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___但__那时__却__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这段文字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_朝花夕拾__,书名含义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摘,比喻对往事的回忆。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家,思想家家、革命家。第一自然段中提到的“朱文公”是指宋朝的_哲学家、教育家朱熹_。 2.在第一段上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把段分两层,在它们的分界处用“||”标出,两层的条理是从整体到___局部_。 4.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这句话,有人认为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有人认为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还有人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你赞同哪种说法请列出你的理由。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因为它是把物当成人来写。 5.第2段文字用了两个“不必说”,一个“单是”把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连缀起来,你认为描写的重点是在前者,还是后者并说明理由。 后者,因为“单是”后面重点描写的泥墙根一带的景物特征。 6.在这段文字中,你可以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感情。你有没有自己十分喜欢的天地(哪怕是门前的一小片草坪),试着依照作者的思路描绘下来。 7.这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了它们的颜色;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形状;描写蝉油 蛉蟋蟀,突出了它们的声音;描写黄蜂叫天子,突出它们的动态。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

初中语文考点及解题方法归纳 基础方法 一、解答阅读题的一般环节和步骤: 1、看标题。(大致了解文章文体) 2、看题目; 3、看文章。①边看边归纳各段或各部分的大意,理解文章的思路、情感;②划出有助于回答题目的词、短语或句子; 4、简单归纳文章的整体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5、再看题,明确有几点要求; 6、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案在文中的范围; 7、在确定的范围内细细筛选提取或概括符合题目要求的要点; 8、将要点连缀成答案。(用数字序号明确标出要点) 二、整体感知的内容 1.理清文章的内容和思路; 2.明确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3.判断文体、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 三、审题、确定答案范围的方法 1、切分题干,明确题目有几点要求。 2、在文中找出与题干相照应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寻求答案。 3、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既不在前面也不在后面,就在句子本身。 四、题干中,一些短语的暗示作用 1.“结合全文”,指答案分布不在一处,常常有2处以上,经常是一段或几段一个要点,需一段一段地阅读,归纳要点; 2.“在第x段中”,指答案需在相应的段落中一句一句地阅读,提取要点; 3.“结合上下文”,指答案在上下文中。 4.“结合材料作答”,指形成的答案里,要有链接材料里筛选的要点,提取的词语。 5.“举具体事例证明xx观点(道理)”,指举的事例要有具体的人名、取得的成就,用词要和观点(道理)相照应。 五、解答阅读题的2个注意点 1、阅读理解是指弄明白作者的思想、态度、情感等,除有特殊要求的外,一般要先抛开自己的观点解读,不可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作者的思想。 2、回答问题应用平实性的语言明确表达意思,不可用修辞、象征等方法含蓄表达。(题目有要求的除外) 文学类作品题型及解法: 一、品味词语的方法 1、明确手法①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②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间等。 ③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④词语——色彩词、动作词、叠音词等 2、根据词语的基本义理解其在文中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通过增、删、换、移等方法思考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表意) 4、体味作者蕴含在词里的情感(人物描写要通过动作、神态等领会人物的心理)。(表情) 二、理解句子的方法

整理与复习总结的思考

应用——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过去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的认识一般停留在知识点小结、查漏补缺、题型训练上。新课程背景下,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当把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 “提取”“整理”“应用”是整理与复习的主要环节。从教学流程的角度看,“提取”是学生从脑中调用所要整理的知识,“整理”是对提取出来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提炼等系统化处理,“应用”则是对整理结果的综合运用。从思维的角度看,“提取”是分析检索的过程,“整理”是比较、综合、归纳的过程,“应用”是演绎的过程。从学生学习的过程看,提取是“温故”,整理是“知新”,应用是“实践”。 一、有效提取,激活原认知 提取是有效整理的前提。整理的质量如何,取决于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在整理之前要对原有的知识要素进行唤醒,使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激活。提取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提供结构性材料 复习有别于练习,它着眼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提供的材料切忌零碎、东一榔头西一棒,要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如在(数的整除)整理与复习时,我提供如下素材:1、2、4、0.8、9、15,请学生说说对这些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学生从数的奇偶性、是否是质数及合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如互质数、倍数、因数)等方面对数的特点进行了描述。通过对这些数的观察、理解,借助具体材料回忆,追溯到相关的概念、法则,有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以此为基点展开梳理、重构便水到渠成。题组也是很好的结构性材料。可以设计对比性的题组,体现结构的关联性以及相似知识的差异性,也可以设计递进式的题组,体现结构的发展性。题组为知识的沟通整理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2.依据提纲举例说明 提纲是对整理内容要领的分解,由此回忆相关的规则、概念等。“举例”则是将内容具体化,暴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整理与复习,可以依据下列提纲进行:举例说明下列问题。①什么是分数基本性质?②什么叫约分?什么叫通分?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什么?③约分、通分有什么作用?教师针对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有序的复习提纲,引导学生思考,既让学生有序地复习了知识,又以提纲的形式 突出了知识结构。 3.引导自主回顾与交流 自主回顾,是学生对所要整理复习的知识板块的回忆。回忆出来的内容可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但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和补充,可以积少成多。引导回顾交流的方式很多。五年级《认识分数》整理复习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与交流: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学生凭借记忆检索或通过阅读教材查找,实现对知识的提取。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则通过一个活动引导回忆与交流:画几个三角形,并说说这几个三角形分别有什么特点。这种方式伴随着具体的事物,学生回忆起来兴趣盎然,直角

现代多媒体技术课程学习心得

现代多媒体技术课程学习心得 学院:机电学院专业:自动化(1)班学生姓名:学号: 关键字: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系统信息技术综合处理 当初在选这个选修课的时候看着那么多的课程可选,确实有点不知道选什么好,虽然还不是很了解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但对比其他的课程,我觉得现代多媒体技术应该会蛮有趣的。而且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在不久的将来了肯定是一个趋势。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知道社会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必要的。不管是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现代多媒体技术都是用得上的东西,所以我就毅然地选了现代多媒体技术这一课程,希望它能够让我学到一点东西。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我印象中一直是比较神秘的一种技术,比如声音的处理、动画的制作、图片的美化等等。现在课程差不多都结束了,但短短的时间内让我确切的知道了该课程的内容,加深了对这个课程的了解程度。也稍微多知道了一点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也让我多媒体技术更加有兴趣了,尤其是图像的处理和动画flash的制作,以前我曾一个人捣鼓过多媒体软件,总希望能做出点好看的东西来,但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不是那么回事,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应该是自己的现代多

媒体技术基础知识不过关吧,现在比起以前来就好多了,因为现在我上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课程。这个课程确实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在我自己的兴趣爱好放方面。 我的老师在课程开始的时候给我们讲了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关的一些东西,还举了一些例子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也明确的和我们讲了一下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它的基本类型包括以下几点:(1)文本 文本是以文字和各种专用符号表达的信息形式,它是现实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信息存储和传递方式。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它主要用于对知识的描述性表示,如阐述概念、定义、原理和问题以及显示标题、菜单等内容。 (2)图像 图像是多媒体软件中最重要的信息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决定一个多媒体软件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3)动画 动画是利用人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也包括画面的缩放、旋转、变换、淡入淡出等特殊效果。通过动画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使许多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迁生动有趣。合理使用动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七年级上册课内现代文复习题

七年级现代文阅读分项测试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挤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⑥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费力地说:“解散。” ⑦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下边没有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 )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2.文章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哪句?写在下面。 3.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给自己锁定一个高目标》⑴一个普通少年有一天说了一句非常不普通的话,他说:“我某某某是为北大而生的。” ⑵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发笑。因为父亲知道儿子的资质并不鼻是出类拔萃的。虽如此,父亲还是懂得不能伤害儿子的积极性,只好报以微笑首肯。 ⑶少年继而又道:“我以前的时间都是浑浑噩噩,全部浪费了。” ⑷见儿子说出这样一句话,父亲有些惊讶了。父亲很慎重地看了看儿子,又想了想儿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原来,儿子一个好同学转到一所省重点中学就读去了,回来后两个人刚刚在一起聚了一次。 ⑸看见儿子坚定的神色,父亲觉得儿子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 ⑹其后的日子,父亲发现儿子有了很多变化。以前要钱总是买零食,如今去买各类学习资料;以前要家长督促学习,现在却要家长督促休息。而且,长时间地坚持着。 ⑺又一天,少年在餐桌上对父亲说:“爸爸,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⑻父亲会心地笑了,很为儿子骄傲。因为父亲知道,当一个人锁定了高目标,并愉快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时,这个人一定会有所作为的。14.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出类拔萃.()浑浑噩噩.() 15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16.下面加点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⑴父亲听后在心里暗自 ..发笑。 ⑶父亲会心地笑了,很.为儿子骄傲。 17.请用原文 ..回答: ⑴第二段“如此”指。 ⑵第四段“这样”指。 ⑶第八段“这个人”指。18.第六段写法上有何特点?作用如何? 19.第本段少年说“我现在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

七年级语文(下)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专项练习4-6单元

七年级语文(下)课内现代文语段阅读专项练习(4-6单元) (一) (甲文)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是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羊蹲在草里。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文)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地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甲、乙的内容。 甲文: 乙文: 2、“我”去时的心情和回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3、甲乙两文都属于什么描写,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4、甲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5、甲、乙两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 甲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乙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6.语段采用了多种感觉写景,试找出二、三种,结合你的理解说说作者这样写景的用意是什么。

解析几何学习知识重点情况总结复习资料

一、直线与方程基础: 1、直线的倾斜角α: [0,)απ∈ 2 、直线的斜率k : 21 21 tan y y k x x α-== -; 注意:倾斜角为90°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①点斜式:00()y y k x x -=-; ②斜截式:y kx b =+; ③一般式:0Ax By C ++=; ④截距式:1x y a b +=; ⑤两点式: 121 121 y y y y x x x x --=-- 注意:各种形式的直线方程所能表示和不能表示的直线。 4、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 1l ∥2l 1221 1221 A B A B C B C B =???≠?; 1212120l l A A B B ⊥?+= . 5、相关公式: ①两点距离公式:11(,)M x y ,22(,)N x y ,

MN = ②中点坐标公式:11(,)M x y ,22(,)N x y , 则线段MN 的中点1122 ( ,)22 x y x y P ++; ③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00(,)P x y ,:0l Ax By C ++=,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 ; ④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11:0l Ax By C ++=,22:0l Ax By C ++=, 则平行直线1l 与2l 之间的距离d = ⑤到角公式:(补充)直线1111:0l A x B y C ++=到直线2222:0l A x B y C ++=的角为 θ,(0,)(,)22 ππ θπ∈U ,则2112 tan 1k k k k θ-=+? .(两倾斜角差的正切) 二、直线与圆,圆与圆基础: 1、圆的标准方程:222()()x a y b r -+-=; 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圆心(,)C a b ,半径r ; 2、圆的一般方程:220x y Dx Ey F ++++=,(22 40D E F +->); 3、点00(,)P x y 与圆222:()()C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在圆内? 22200()()x a y b r -+-<; 点00(,)P x y 在圆上? 22200()()x a y b r -+-=; 点00(,)P x y 在圆外? 222 00()()x a y b r -+->; 4、直线:0l Ax By C ++=与圆222:()()C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从几何角度看: 令圆心(,)C a b 到直线:0l Ax By C ++=的距离为d , 相离?d r >;

多媒体技术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多媒体技术学习心得体会总结 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好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在此分享心得体会总结。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多媒体技术学习心得体会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多媒体技术学习心得体会总结篇1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上,我第一次解接触了如此丰富的多媒体技术,知道了学习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对于我们做老师的来说也更加方便;还有PPT的学习也让我印象深刻,以前制作PPT只是把要说的内容直接写到幻灯片里,只需改一下背景就觉得很好了。通过学习了毕老师的课程,我又学了新的本领:制作自定义动画,也许对别人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了,但是对我来说很新鲜,我也很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但因为网络的限制没有太多接触,这次课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最值得一说的就是“博客和微博”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原来网络沟通还可以这么神奇!我们可以在博客和微博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感、所见、所闻,还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某个话题,还可以将自己的摄影作品发布到博客和微博上供大家鉴赏,也可以发布视频资料到微博或博客上供大家观赏等等。 这个现代技术运用到网上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和

方便,比如,在博客或微博上发布幼儿在园的成长点滴和精彩瞬间的图片,家长能够第一时间就能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还可以大家一起讨论育儿方法和成功的教育案例,大家一起成长。我想这也是我下一步要做的重点工作。 多媒体技术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几天的集中学习,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不在学校工作,但是工作性质与教育教学有关联,这次的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十分感谢现代科技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的便捷。 学习来这门课,让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的了解,“信息化教育的设计、开发、利用和控制”最能具体、贴切的表达这门课的意义来。搜集信息,就是为了“信息化教育”,就是通过使用现代化手段来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 博客和微博,以及思维导图等都是我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工具,这次的学习让我巩固来已有的技能,同时,也获悉来一些其他平时不了解、不注意的功能。学习后,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各工具的功能、以及快捷的操作模式。十分受益。 在这次学习中,我获得来一个新知识点,就是“搜商”。开始对搜索信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重要,当学习结束后,在工作中运用来老师传授的方法,会等得心应手。 令我特别高兴的是,以前在工作中一直使用的是mindmanager,这次学习中,老师提供了汉化的思维导图。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二、课程描述 中文: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是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包括多媒体技术概论、多媒体音频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和数字视频处理技术等。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媒体应用设计原理、掌握常见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培养综合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信息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创新能力。 英文: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s a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digital audio technolog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ani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video processing. The goal of the course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s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 design, to master the use of common multimedia tools and software, and to cultivate the skills of using multimedia software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资料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附录答案 (一) 《敬业与乐业》 阅读“第一要敬业”到“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回答以下问题。 1.选文作者的观点是 2.什么是“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该敬业? 答: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答: 5.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答: 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 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答: 7.《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 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 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 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 答: (二)《傅雷家书》 阅读“音乐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到“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回答下 列问题。 1、你知道克里斯朵夫的原型是谁吗?他具有怎样的个性? 答: 2、“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句中,为什么特别插入“新中国” 一词?这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中,加点的“这种”指代什么内容? 答: 4、请在省略号处,再填一句与上下文意境、情感相一致的古诗句。 答: (三)《故乡》 阅读“这来的便是闰土”到“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回答问题。 1.二十余年之后,闰土见到了童年的好朋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 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 2.闰土见到了“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我”为“老爷”?分析 确切的一项是()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技巧知识点归纳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1)核心人物(2)核心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赞美了)……。 5.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 6.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 (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8.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的来历(背景、遭遇、境况等),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为下文写……作铺垫。 9.语言特色? 写作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 什么表现手法+怎样写+写出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感情 (1)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4)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6)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象征、烘托、对比、讽刺、渲染、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等 修辞方法及作用 什么修辞+怎样写+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幼儿教育:________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幼儿园课程理论》复习资料总结 1、幼儿园课程是指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基础性、启蒙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活动性、直接经验性;潜在性 4、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层次把课程分为:观念层次课程、社会层次课程、学校层次课程、教学层次课程、体验层次课程 5、美国斯坦福教授艾斯纳从课程内容出发,把课程分为: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 6、隐形课程发挥的作用:从物质空间方面:学校的建筑、活动场地、绿化设施、设置等物质条件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从组织制度方面:学校的管理制度、生活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等无形中与学生的发展紧密相联;从文化心理方面:学校的文化价值、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与其行为表现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都大大超过了学校、教师对学生开放的正规课程。 7、英国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依立足教育的内在价值及实践,对目标模式进行详尽而透彻的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过程模式的理论框架,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并系统的确立了过程模式。 8、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9、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对幼儿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第 2 页共 6 页

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心得体会三篇

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心得体会三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中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下面我就自己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方面的有关情况谈以下三点体会。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 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对青年教师来说势在必行。 学校为青年教师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是学校积极营造学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氛围,大力提倡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且进行专门的课件制作辅导;二是学校准备给每个办公室都配备计算机,这为青年教师学习

多媒体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新生力量,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从这一点讲,青年教师也应该成为学习和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先行者。 1、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对多媒体技术和课件制作几乎是一窍不通。可是当我看到有的老师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时,我就觉得课件制作作为一门技术对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必须掌握这门技术。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兴趣我就开始下功夫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和课件制作。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好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制图软件photoshop,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还有各种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3d max、flash等,现在又在老师的专门指导下学习了“课件平台”。在学习 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好多相通之处,学好了其中的某一个,其他的自己动手、多进行尝试也会慢慢掌握。 2、善于研究,多问问题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和使用各种软件制作课件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我就自己先琢磨,每个软件的功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内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现代文(课内)阅读汇编 《春》(一)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想像一下,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到,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的特征。 3、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4、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那么,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想到了什么?用几句话把它描写出来。 5、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6、第①段描述春天景象,先总写______________,后分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的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 8、“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通过(),使描述更加()。 9、文中写蜜蜂“闹”、蝴蝶“飞来飞去”是用来衬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段共用了下列哪些修辞方法?() A、比喻、拟人、借代、引用 B、拟人、比喻、排比、夸张 C、比喻、夸张、排比、引用 D、拟人、借代、比喻、夸张 (二)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这段文字描绘的是________图。作者抓住了___________的特点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从景写到________,从________写到人,由近写到________。 2.文中“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在写______ ,而且也写了“织”字是承上句像________ 的比喻而来,准确地表现了春雨的动态。 3、用“别恼”一词的作用是() A、劝别人不要生雨的气。 B、写出江南春雨的特点。 C、表现作者将要把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 D、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4、下列语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雨的特点,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 ①像牛毛②像花针③像细丝 5、下面是对划线部分几句描写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A、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B、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C、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D、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6、用双竖线给文段划分层次。 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 8、“最寻常”、“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江南春雨的,作者用“”字领起,状写春雨的可爱。 9、“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情状。 10、本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为什么还要突出对小草儿和树叶儿的描写? 11、“静默”一词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用该词写雨中的房屋有何妙处:____________. (三)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这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 5.这三个比喻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谈谈这一部分给你怎样的鼓舞和力量。 7.课文描绘了春草等多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四)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____,本文指___________,还经常用来比喻事物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句出自_____________,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个诗句运用了_________ _的修辞方法,“杨柳风”运用了________ _的修辞方法。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①②③④ 4、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____ 和______ 的特点。 5、“卖弄”原是炫耀的意思,含贬义,本文中的意思是,属于的用法。 6、这段文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拟人排比 B、排比拟人引用 C、引用比喻拟人 D、引用对比拟人 《济南的冬天》(五)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归纳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归纳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如何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道理议论性、总结概括性、抒情哲理性句。4.文章内容(中心)如何表述?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5.如何分析文章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如何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如何分析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如何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

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 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作用:赋予事 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作用:形象生动、 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 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 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复习提纲 基本知识点 一、数学观: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三、课程基本理念 1.“三句”变“两句”。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2.数学课程内容组织要处理好以下关系。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数学教学本质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一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四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