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同步练习题(一)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同步练习题(一)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同步练习题(一)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同步练习题(一)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同步练习题(一)

一、基础过关:

1.如图1,a∥b,a、b被c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 (2) (3)

2.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b、c、d,若a∥b,a⊥c,b⊥d,则直线c、d的位置关系为()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D.无法确定

3.如图2,AB∥CD,那么()

A.∠1=∠4 B.∠1=∠3 C.∠2=∠3 D.∠1=∠5

4.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各式不一定正确的是()

A.∠1+∠2=180° B.∠2+∠3=180°

C.∠3+∠4=180° D.∠2+∠4=180°

5.如图4,AD∥BC,∠B=30°,DB平分∠ADE,则∠DEC的度数为()A.30° B.60° C.90° D.120°

(4) (5)

6.如图5,AB∥EF,BC∥DE,则∠E+∠B的度数为________.

7.如图,AB∥CD,AE、DF分别是∠BAD、∠CDA的角平分线,

AE与DF平行吗??为什么?

二、综合创新:

8.(应用题)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问∠C是多少度?说明你的理由.

9.(创新题)(1)如图,若AB∥DE,∠B=135°,∠D=145°,你能求出∠C的度数吗?

(2)在AB∥DE的条件下,你能得出∠B、∠C、∠D之间的数量关系吗?并说明理由.

10.(1)(2005年,江苏常州)如图6,已知AB∥CD,直线L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若∠EFG=40°,则∠EGF的度数是()

A.60° B.70° C.80° D.90°

(6) (7)

(2)(2005年,新疆乌鲁木齐)已知:如图7,AB∥DE,∠E=65°,则∠B+∠C?的度数是()

A.135° B.115° C.65° D.35°

三、名校培优:

11.(探究题)如图,在折线ABCDEFG中,已知∠1=∠2=∠3=∠4=?∠5,?延长AB、GF交于点M.试探索∠AMG与∠3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2.(开放题)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BC∥AD,那么∠A与∠C,∠B与∠D 的大小关系如何?请说明你的理由.

橡皮膜上的几何学

有一种只研究图形各部分位置的相对次序,?而不考虑它们尺寸大小的新的几何学,

叫做拓扑学,有时也称它是橡皮膜上的几何学.因为橡皮膜上的图形,随着橡皮膜的拉动,其长度、面积都将发生变化,但有些性质不变.

现用一个正方体做游戏:如图,假设正方体的八个顶点表示均匀分布在地球上的八个城市,而每个城市都有三条路线与毗邻城市相连.某学者从A城出发,要到C′城作考察,途中顺便到其他的六个城市旅游.?要求这六个城市都只经过一次而最后到达C′城.请画出他的旅行路线.

答案:

1.A 2.B 3.D 4.D 5.B

6.180°点拨:∵AB∥EF,∴∠B=∠CFG.

∵BC∥DE,

∴∠E+∠BFE=180°.

∵∠GFC=∠BFE,

∴∠B+∠E=180°.

7.解:平行.

∵AB∥CD,

∴∠BAD=∠CD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E、DF分别是∠BAD、∠CDA的平分线,

∴∠EAD=1

2

∠BAD,∠FDA=

1

2

∠CDA.

∴∠EAD=∠FDA.

∴AE∥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解:∠C=150°.

理由:如答图,过点B作BE∥AD,则∠ABE=∠A=12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BE=∠ABC-∠ABE=150°-120°=30°.

∵BE∥AD,CF∥AD,

∴BE∥C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C+∠CB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180°-∠CBE=180°-30°=150°.

则∠1=180°-∠B=180°-135°=45°(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F∥AB,DE∥AB,

∴CF∥DE(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180°-∠D=180°-145°=35°(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CD=∠1+∠2=45°+35°=80°.

(2)∠B+∠C+∠D=360°.

理由:如答图5-3-2过点C作CF∥AB,得∠B+∠1=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

补).

∵CF∥AB,DE∥AB,

∴CF∥DE(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B+∠1+∠2+∠D=360°.

即∠B+∠BCD+∠D=360°.

点拨:辅助线CF是联系AB与DE的纽带.

10.(1)B (2)C

11.解:∠AMG=∠3.

理由:∵∠1=∠2,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

∴C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E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MG=∠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5=∠3,

∴∠AMG=∠3.

点拨:因为∠3=∠5,所以欲证∠AMG=∠3,只要证AM∥EF即可.

12.解:∠A=∠C,∠B=∠D.

理由:∵AD∥BC,AB∥CD,

∴∠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B=180°.

∴∠A=∠C.

同理∠B=∠D.

数学世界(答案)

要找出这条路线,最好是把它化为平面上的图形来考虑,为此,?我们不妨设想这个正方体是由有弹性的橡皮膜制成的,再用剪刀沿着棱剪掉它的一个面,然后扯着这个缺口把它拉开铺平,就成为一个平面图形.这个图形叫做正方体的拓扑平面图,如答图.图中带箭头的路线就表示它的一种解答.

(完整)2018初一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2018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同位角相等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对顶角相等 2.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如果?=∠+∠18021,那么( ). (A )?=∠+∠18042 (B )?=∠+∠18043 (C )?=∠+∠18031 (D )41∠=∠ 4.如图,∠1+∠B=180°,∠2=45°,则∠D 的度数是( ). 21 D C B A A .25° B .45° C .50° D .65° 6.(3分)直线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1=58°,∠2=58°,∠3=70°,那么∠4等于( )

A .58° B .70° C .110° D .116° 7.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E ∥AC 的是 ( ) A .∠EDC=∠EFC B .∠AFE=∠ACD C .∠1=∠2 D .∠3=∠4 8.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 ∥BE ,且∠D=∠B ;其中,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以上都错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e ,d 所截,若∠1=∠2,∠3=125°,则∠4的度数为( ). A. 55° B. 60° C.70° D. 75° 10.用反证法证明“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 .a 不垂直于c B .a ,b 都不垂直于c C .a 与b 相交 D .a ⊥b 11.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B+∠BCD=90°; (2)∠1=∠2; (3)∠3=∠4; (4) ∠B=∠5. A .1 B .2 C .3 D .4 d c b a

平行线的性质的练习题

第周周 判断题: 1.(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2)如图1,如果180 A B ∠+∠=,那么180 C D ∠+∠=。() 图1 图2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4)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如图2,AB∥CD,则() A.∠1=∠5; B.∠2=∠6; C.∠3=∠7; D.∠5=∠8 3.下列说法,其中是平行线性质的是() ①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 行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A.① B.②③ C.④ D.①④ 4.如图3,已知∠1=∠2,∠3=125°,那么∠4的度数为() °°°° 图3 图4 图5 5.如图4,已知AB∥DE,∠A=150°,∠D=140°,则∠C的度数是。 6.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则同旁内角_________。 7. 如图5,直线a∥b,若∠1=118°,则∠2=_________。 8. 如图6,已知AB∥CD,BC∥DE,那么= ∠ + ∠D B_________。 纠错栏

图6 图7 9. 如图7,已知CE 是DC 的延长线,AB ∥DC ,AD ∥BC ,若∠B =60°,则∠BCE =_________,∠D =_________,∠A =_________。 10. 填写推理的理由 (1)如图8,∵BE 平分∠ABC (已知) ∴∠1=∠3( ) 又∵∠1=∠2(已知) ∴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 ) ∴∠AED =_________( ) (2)如图9,∵AB ∥CD ∴∠A +_________=180°( ) ∵BC ∥AD , ∴∠A +_________=180°( ) ∴∠B =_________。 11. 如图所示,//AB CD ,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G 平分BEF ∠,若 172∠=,求2∠的度数。 321E A B C D F G 评价等级: 评 语: 批阅时间: 图8 图9

(完整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1 班级姓名 一、看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16+30= 15-8= 45+40= 50+6+3= 8+8+50= 23+6= 65+30= 23+5= 5+61+2= 40+20+32=37+50= 80-40= 5+32= 20+60+13= 63―3+26=56+23= 58+41= 19+66= 54+14+9= 51+31= 二、估计得数是几十多。 53+20(十多) 8+81(十多) 34+30(十多)45+2(十多) 40+34(十多) 3+73(十多)三、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4+24○40+24 30+45○30+25 34+2○2+34 67―7○67―60 56+1○56+2 43+4○45+4 四、在()里把正确的得数圈出来。 35+40(39 75) 8+40(48 84) 74+5(79 89)24+20(44 46) 52+3(82 55) 72+1(82 73) 56 94 91 82 47 39 83 +7= 44 -11= 29 61 34 73 64 62 五、走进生活。 1、2、 一共有多少件?柳树再种几棵就和松树同样多?□○□=□□○□=□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65-20= 5 先算()减()得(), 再算()加()得()。 2、 78- 6= 70 先算()减()得(), 再算()加()得()。 3、 被减数49 39 75 80 67 93 55 99 77 63 87 减数 5 6 50 40 7 60 3 20 4 60 4 差 二、在○里填上“<”“>”或“=”。 8―3○80―30 69―5○69―50 48―20○38―10 78―20○68―20 35―2○35―5 64―30○23+10 三、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有76本故事书。 □○□=□()2、 还有几个空座位?□○□=□()

七年级数学初一下(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 条件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条件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 ∥b . ∵ ∠1=∠2, ∴ a ∥b . 条件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180° , ∴ a ∥b . 例1 如图1 ① ∵ ∠2 =_______(已知) ∴ _____∥_____( ) ② ∵ ∠3 = ∠5(已知) ∴_____∥_____ ( ) ③∵ ∠4 +______=180度(已知) ∴_____∥_____ ( ) 图1 例2 如图2 ① ∵ ∠1 =_____(已知) ∴ AB∥CE ( ) ② ∵ ∠1 +_____=180度(已知) ∴ CD∥BF ( ) ③ ∵ ∠1 +∠5 =180度(已知) ∴ _____∥_____( ) 图2 a b 2 1 a b 1 2 a b 1 2

④ ∵ ∠4 +_____=180度(已知) ∴ CE∥AB ( ) 例3 如图3,已知∠1=75度,∠2 =105度,问:AB 与CD 平行吗 为什么 例4 已知∠3=45 °,∠1与∠2互余,试求出AB 如图1所示,下列条 件中,能判断AB∥CD 的是( ) A.∠BAD=∠BCD B.∠1=∠2 C.∠3=∠4 D.∠BAC=∠ACD 3 4 D C B A 2 1 F E D C B A E D C B A (1) (2) (3) 2. 如图2所示,如果∠D=∠EFC,那么( ) ∥BC ∥BC ∥DC ∥EF 3. 如图3所示,能判断AB∥CE 的条件是( ) A.∠A=∠ACE B.∠A=∠ECD C.∠B=∠BCA D.∠B=∠ACE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1 2 3 A B C D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 练习题 温故而知新: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 例1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 (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 解析: 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例2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 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 例3(1)已知:如图2-4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 (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示时,∠ABC,∠CDE与∠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 解析:在运用平行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行线,取到桥梁的作用,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

例4 如图2-5,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应为多少度? 解析: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 举一反三: 1.如图2-9,FG∥HI,则∠x的度数为( ) A.60° B. 72°C.90°D. 100°

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1.如图,若13∠=∠,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14∠=∠ B .34∠=∠ C .24180∠+∠=? D .12180∠+∠=? 2.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65∠=?,则2∠的度数为 A .10? B .15? C .25? D .35? 3.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 A .明天有可能下雨 B .同位角相等 C .∠A 是锐角 D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4.如图所示,AB ⊥EF ,CD ⊥EF ,∠1=∠F =40°,且A ,C ,F 三点共线,那么与∠FCD 相等的角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如图,BE 平分∠ABC ,DE ∥BC ,图中相等的角共有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6.如图,AB ∥CD ,若∠2是∠1的4倍,则∠2的度数是 A .144° B .135° C .126° D .108° 7.如图,AB ∥CD ,直线l 分别交AB 、CD 于E ,F ,∠1=56°,则∠2的度数是________°. 8.如图,a ∥b ,AC 分别交直线a 、b 于点B 、C ,AC CD ⊥,若125∠=?,则2∠=__________度. 9.如图,AB ∥CD ,∠B =115°,∠C =45°,则∠BEC =__________. 10.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等角的补角相等; (3)内错角相等. 11.如图,MF NF ⊥于F ,MF 交AB 于点E ,NF 交CD 于点G ,1140∠=?,250∠=?,试判断AB 和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2.如图,已知AB ∥CD ∥EF ,则∠x 、∠y 、∠z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180x y z ∠+∠+∠=? B .180x y z ∠+∠-∠=? C .360x y z ∠+∠+∠=? D .x z y ∠+∠=∠ 13.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在A ,B ,C 三处经过三次拐弯,此时道路恰好和第一

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小学第一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1) 一、瞧图写数(9分) ( ) ( ) ( ) 三、画一画(10分,) 1.画○,○比△多3个。2、画△, △比□少4个。 △△△△□□□□□□□□□ 四、连一连(28分) 1. 2.(12分) 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 ★★★★ ★★★★

○○○ ○○○○○○○○○○○○○ 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不?(8分) 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 ○○○○○○○○○○ ○○○○○○○○○○ ○○○○○○○○○○ ○○○○○○○○○○ 八、这些食物该分给谁才合适呢?把它们用线连一连(8分)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练习题(2) 一、比长短(10分) ○。 √,最短□ ○。 2.最长□ 1.长□ √,短□ 二、比高矮(15分) ○。 1.最高□ √,最矮□ ○”。 √”轻的画“□ 2、重的画“□

三、比远近(10分)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 (7分)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里打√。 ( ) ( ) ( ) 五、多□√,少□○ (6分) 六、1、比一比,大□ √,小□ ○ (10分) 2.比一比,厚的画□√,薄的画□○。 □ □ □ 七、比一比(12分)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2、 最快的画√,最慢的画△。 ① ② ③ ④ □ □ □ □ 八、 与 哪个重?重□√,轻□○(8分)。 ① ② ③ ④ □ □ □ □ □ □

九、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6分) 十、两个杯里的水一样多,放进大小不同的石块后,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变得更 √。(6分) 高?在更高□ ①□②□ (杯子一样大) 十一、比一比,哪一种水果最重?在最重□√。(10分)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练习题(3) 一、把同类的物体圈出来(8分) 二、请把一类的东西涂成同一种颜色(8分) 三、把应放在书包里的东西圈出来(8分) 四、圈出一个不同类的东西(12分) (1) (2) (3) 五、瞧图说一说,图1与图2怎样分的(8分) 1. 2、 六、把□涂上红色, 涂绿色,△涂黄色 (8分)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测试题 1、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 ⊥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0,则∠2等于【】 A.600B.500C.400D.300 2、如图,AB⊥BC,BC⊥CD,∠EBC=∠BCF,那么,∠ABE与∠DCF的位置与大小关系是() A.是同位角且相等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 C.是同位角但不等D.不是同位角也不等3、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只能()A.相等B.互补 C.相等或互补D.相等且互补 4、下列说法中,为平行线特征的是() 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②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 两条 直线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 线平行. A.①B.②③ C.④D.②和④ 5、若∠1和∠2互余,∠1与∠3互补, ∠3=120°,则∠1与∠2的度数分别为( ) A.50°、40°B.60°、30°C.50°、130°D.60°、120° 6、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一个角小于它的补角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同位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7、如图,由A到B 的方向是() A.南偏东30°B.南偏东60°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7.如图,AB∥CD∥EF,若∠ABC=50°,∠CEF=150°,则∠BCE=() A.60°B.50°C.30°D.20° 8.如图,如果AB∥CD,则角α、β、γ之间的关系为() 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 9.如图,由AC∥ED,可知相等的角有() A.6对B.5对C.4对D.3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习题:5.3.1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平行线的性质 练习题 1、如图所示,AB ∥CD,则∠A+∠E+∠F+∠C 等于( ) A.180° B.360° C.540° D.720° 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3、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 、b 、c 、d ,若a ∥b ,a ⊥c ,b ⊥d ,则直线c 、d 的位置关系为 ( )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 D .无法确定 4、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5、如图所示,如果AB ∥CD ,那么( ). A .∠1=∠4,∠2=∠5 B .∠2=∠3,∠4=∠5 C .∠1=∠4,∠5=∠7 D .∠2=∠3,∠6=∠8 6、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7、如图,AB ,CD 被EF 所截,AB//CD. 按要求填空: 若∠1=120°,则∠2=____°( ); ∠3=___- ∠1=__°( )

8、如图,AB ∥CD ,AD ∥BC ,如果∠B=50°,那么∠ D= 。 9、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c ,d 所截,且c ⊥a ,c ⊥b ,∠1=70°,则∠2= 度. 10、一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 垂直于地面AE 于A ,CD 平行于地面AE ,则∠ABC +∠BCD = 度. 11、如图所示,已知AB ∥CD,∠ABE=130°,∠CDE=152°,求∠BED 的度数. 12. 如图所示,已知AB ∥CD,分别探索下列四个图形中∠P 与∠A,∠C 的关系,?请你从所得的四个关系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 (1) (2) (3) (4) 13、已知:如图,∠AOB 、∠BOC 互为邻补角,OE 平分∠AOB ,OF 平分∠BOC.求证: OE ⊥OF. E D C B A P D C B A P D C B A P D C B A P D C B A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 60厘米○100厘米 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 4厘米○1米 50米○5米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m、cm)。(1)一枝蜡笔长10() (2)姐姐身高是1()46() (3)一条裤子长1() (4)一把剪刀长13() (5)一幢大楼高56() (6)一根丝瓜长60() (7)教室门高2() (8)写字台高80() (9)一条成人围巾长2() (10)写字本长32() 三、将下面的长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40厘米、1米、1厘米、10厘米 四、解决问题。

1、一捆绳子长15米,第一次用去5米,第二次用去6米,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枝蜡笔用去2厘米,还剩下8厘米,这枝蜡笔原来长多少厘米?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一、我会口算 6+7=3+9=4+4=9﹣8=7+8= 3+8=8+7=7+2=5+6=6+4= 10-9=0+8=13-10=17-7=8+8= 4+3=2+8=9﹣6=6+5=9+2= 9+4=9+7=10-5=10-8=8﹣6= 4+5=3+6=10-7=9+3=4+8= 9+1=10+4=10-10=2+4=7﹣5= 5+2=7﹣3=9﹣6=9+9=10-8= 二、我会填 1、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3,和是()。 2、被减数是16,减数是6,差是()。 3、15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 4、20里面有()个十。1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 三、我会连。(请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 7+7 9+6 18-4 9+3 7+4 5+7 8+3 10+4 8+7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一、填空 1.如图1若∠A=∠3,则 ∥ ;若∠2=∠E ,则 ∥ ;若∠ A +∠ = 180°,则 ∥ . 2.同一平面内若a⊥c,b⊥c,则a b . 3.如图2,写出一个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 . 4.在四边形ABCD 中,∠A +∠B = 180°,则 ∥ ( ). 5.如图3,若∠1 +∠2 = 180°,则 ∥ 。 6.如图4,∠1、∠2、∠3、∠4、∠5中, 同位角有 内错角有 ; 同旁内角有 . 7.如图5,填空并在括号中填理由: (1)由∠ABD =∠CDB 得 ∥ ( ); (2)由∠CAD =∠ACB 得 ∥ ( ); (3)由∠CBA +∠BAD = 180°得 ∥ ( ) 8.如图6,尽可能多地写出直线l 1∥l 2的条件: . 9.如图7,尽可能地写出能判定AB∥CD 的条件来: . 10.如图8,推理填空: (1)∵∠A =∠ (已知),∴AC∥ED( ); (2)∵∠2 =∠ (已知),∴AC∥ED( ); (3)∵∠A +∠ = 180°(已知),∴AB∥FD( ); (4)∵∠2 +∠ = 180°(已知),∴AC∥ED( ) 11.如图③ ∵∠1=∠2,∴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13.如图⑤ ∠B=∠D=∠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⑥ ∵ AB ⊥BD ,CD ⊥BD (已知) ∴ ∠B = 180° ∠D = 180° ∴∠B= ∠D A C B 4 1 2 3 5 图4 a b c d 1 2 3 图3 A B C E D 1 2 3 图1 图2 4 3 2 1 5 a b 1 2 3 A F C D B E 图8 A D C B O 图5 图6 5 1 2 4 3 l 1 l 2 图7 5 4 3 2 1 A D C B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4.8平行线(1)平行线 ◆随堂检测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相交或平行 D、垂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个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 (3)如果a//b,b//c,则a//c (4)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 A、0 B、1 C、2 D、3 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5、如果a//b,b//c,则 a c,根据是。 ◆典例分析 例:如图,按要求画图:过P点作PQ//AB交AC与O,作PM//AC交AB于N。 A

P B C 解: 评析:画平行线的关键是:1、过哪个点画;2、画的线和哪条线平行。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和k,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对应的位置关系: l和k没有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l和k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 2、如果MN//AB,AC//MN,则点C在上。 3、直线n m、为空间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相交或异面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A、有三个交点 B、只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 D、没有交点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n m、相交于点O,且n l//,则直线l和m的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重合 D、以上都有可能 6、两条射线平行是指() A、两条射线都是水平的 B、两条射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 C、两条射线方向相反 D、两条射线所在直线平行 7、作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下底分别为AD、BC,点M为AB中点, (1)过M点作MN//AD交CD于N; (2)MN和BC平行吗?为什么? (3)用适当的方法度量并比较NC和ND的大小关系。 B C ●体验中考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同步练习题

小学第一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1)一、看图写数(9分) ( ) ( ) ★★★★★★★★

三、画一画(10分,) 1.画○,○比△多3个。 2. 画△, △比□少4个。 △△△△□□□□□□□□□ 四、连一连(28 分 ) 1 . 2 .(12分) 五、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16分)

○○○ ○○○○○○○○○○○○○ 六、小红今年上一年级,妈妈带她去买学习用品,应该买什么,请把它们圈起来好吗?(8分) 七、数一数,在○里涂色(8分) ○○○○○○○○○○ ○○○○○○○○○○ ○○○○○○○○○○ ○○○○○○○○○○ 八、这些食物该分给谁才合适呢?把它们用线连一连(8分)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练习题(2)一、比长短(10分) ○。 √,最短□ ○。2.最长□ 1.长□ √,短□ 二、比高矮(15分) √,最矮□ ○。 1.最高□ ○”。 √”轻的画“□ 2.重的画“□ 三、比远近(10分) 1.小蚂蚁回家,走哪条路最近,在□里画“√”。 2.在最长的后面的“□”里画“√”。 四、实践能力题 (7分)

把同样多的方糖放进下面的杯中,哪一杯水最甜,在( )里打√。 ( ) ( ) ( ) 五、多□√,少□○ (6分) 六、1.比一比,大□√,小□○ (10分) 2.比一比,厚的画□√,薄的画 □○。 □ □ □ 七、比一比(12分) 1.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2. 最快的画√,最慢的画△。 ① ② ③ ④ □ □ □ □ ① ② ③ ④ □ □ □ □

八、和哪个重?重□√,轻□○(8分)。 九、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6分) 十、两个杯里的水一样多,放进大小不同的石块后,哪个杯子里的水会变得 更高?在更高□ √。(6分) ①□②□ (杯子一样大) 十一、比一比,哪一种水果最重?在最重□√。(10分)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基础练习

《平行线》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有AB=MA+MB,AB<NA+NB,则点M在线段 AB上,点N在线段AB外;③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④40°50′=40.5°;⑤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A.1个B.2个C.3个D.4个 2.(5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两种.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3.(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同位角相等; ②若∠A+∠B+∠C=180°,则∠A、∠B、∠C互补; ③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c与a相交,则c与b相交; 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或垂直; ⑤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4.(5分)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必是() 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D.垂直 5.(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B.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C.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D.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有4条直线是互相平行,那么这10条直线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性质》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并能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用平行线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难点:能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混合应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 ) A.① B.②和③ C.④ D.①和④ 2.若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相交 3、如图(1),a ∥b ,a 、b 被c 所截,得到∠1=∠2的依据是( )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 C B A 1 E D B A (1) (2) (3) 4.如图2所示,AB ∥CD,则与∠1相等的角(∠1除外)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5.如图3所示,已知DE ∥BC,CD 是∠ACB 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 等 于( ) A.78° B.90° C.88° D.92° 6.同一平面内有四条直线a 、b 、c 、d ,若a ∥b ,a ⊥c ,b ⊥d ,则直线c 、d 的位置关系为( ) A .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 C .相交 D .无法确定 7.如图4,AD ∥BC ,∠B=30°,DB 平分∠ADE ,则∠DEC 的度数为( ) A .30° B .60° C .90° D .120°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平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二、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 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 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 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平行关系的 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为今后学习平行线的 判定做好铺垫。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 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结论。

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想象木条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2、实际生活中,大 量存在的是平行线段,要把它们看成直线;3、强调画平行线时要使 用工具,不能徒手画,还注意不能只画横平或竖立的图形,要让学 生画出一些变式图形。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万宁市第二中学是万宁市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只是 按要求就近入学。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较差。但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了知识传授、 接受学习、模仿训练等传统的模式,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 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 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具有 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现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已 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学生之间 互相提问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 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平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平行线的性质判定专项练习40题

平行线的判定专项练习 1.已知:如图,BE平分∠ABC,∠1=∠2.求证:BC∥DE. 2.如图所示,AB⊥BC,BC⊥CD,BF和CE是射线,并且∠1=∠2,试说明BF∥CE. 3.如图,AB⊥BC,∠1+∠2=90°,∠2=∠3,求证:BE∥DF. 4.如图,OP平分∠MON,A、B分别在OP、OM上,∠BOA=∠BAO,那么AB平行于ON吗?若平行,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平行,请说明理由. 5.已知,如图B、D、A在一直线上,且∠D=∠E,∠ABE=∠D+∠E,BC是∠ABE的平分线, 求证:DE∥BC. 6.如图,直线AB、CD与直线EF相交于E、F,已知:∠1=105°,∠2=75°,求证:AB∥CD.

7.如图,∠D=∠A,∠B=∠FCB,求证:ED∥CF. 8.已知∠1的度数是它补角的3倍,∠2等于45°,那么AB∥CD吗?为什么? 9.如图,已知AC∥ED,EB平分∠AED,∠1=∠2,求证:AE∥BD. 10.如图,AC⊥AE,BD⊥BF,∠1=35°,∠2=35°,求证:AE∥BF. 11.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ACD=∠A,∠BDC的平分线交BC于点E.求证:DE∥AC.

12.如图,已知∠AEC=∠A+∠C,试说明:AB∥CD. 13.如图所示所示,已知BE是∠B的平分线,交AC于E,其中∠1=∠2,那么DE∥BC吗?为什么? 14.如图,已知∠C=∠D,DB∥EC.AC与DF平行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15.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3=∠4,∠1=∠2,EG⊥FG. 求证:AB∥CD. 16.如图,已知AB∥CD,∠1=∠2,求证:BE∥CF.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 个数是() A.0 B.1 C.2 D.3 121 2 12 1 2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 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 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 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 B.b⊥d C.a⊥d 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 的关系是() A.m = n B.m>n C.m<n 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A.55°B.60°C.65°D.75° 1 2m n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 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 则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 1 2 等于另一个角的 1 3 ,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 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则∠AOC = ,∠COB = 。 O D E C B A 1 2 D C B A (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AC平分∠DAB,∠1 =∠2。填空:因为AC平分∠DAB,所以∠1 = 。所以∠ 2 = 。所以AB∥。 三、做一做(本题10分) 12.已知三角形ABC、点D,过点D作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

平行线的性质精选练习题

平行线的性质精选练习题 选择题: 1.如图所示,如果AD//BC,则:①∠1 =∠2;②∠3 =∠4;③∠1+∠3 =∠2+∠4;上述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①、②、③ 答案:A 说明:因为∠1与∠2是AD、BC被BD所截而成的内错角,所以由AD//BC可知∠1 =∠2成立;而AB与CD不一定平行,所以②、③难以确定是否正确;答案为A.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 ) ①互余的两个角都是锐角; ②互补的两个角一定不能都是钝角; ③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④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⑤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⑥一个角的邻补角一定只有一个 A.0个B.2个C.3个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C 说明:由互余的概念可得①正确;而若两角都为钝角,则和一定大于180o,所以互补的两角一定不能都是钝角,②也正确;不难说明,邻补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这个命题正确;而只有在两直线平行时,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才互相垂直、同位角的平分线才互相平

行,所以④、⑤都是错误的命题;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其中任一角的邻补角有两个,⑥也是错误的命题,答案为C. 3.如图,已知∠1 = 90o+no,∠2 = 90o?no,∠3 = mo,则∠4等于( ) A.mo B.90o?no C.180o?no D.90o+no 答案:A 说明:如图,因为∠1 = 90o+no,∠2 = 90o?no,所以∠1+∠2 = 180o;而∠1与∠5为对顶角,所以有∠5+∠2 = 180o,因此,得到a//b,所以∠3 =∠4,即∠4 = mo,答案为A. 4.如图,AB//CD则∠α等于( ) A.50o B.80o C.85o D.95o 答案:C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练习题 一、填一填。 1、75-2=□,要先算()减()得(),再算()加()得()。 2、20+32=□,要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100里面有()个十,100里面有()个一。 4、在○里填上“<”“>”或“=。 39―5○93―50 98―20○39―20 52―30○42―20 45+3○54+3 23+20○21+10 67―30○76―30 5、一个数,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十位是第()位,个位是第()位。 二、口算。 58-5=40+34=85+4=29―8=27+2= 78―5=52+20=39-7=96-3=42-2= 19+40-8=40-20+16=16+20+3=58―40―6= 6+32+40=86―50―4=76-5+20=45―30―7= 三、解决问题。 1、有48个苹果,送给幼儿园20个,还有多少个? 2、一共有28棵树,再栽7棵正好栽完。已经栽了多少棵? 3、科技书有46本,文艺书有30本,故事书有55本, (1)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有多少本? (2)故事书比文艺书多多少本? (3)文艺书比科技书少多少本? (4)再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 四、列式计算(要写答) 1、减数是28,差是30,被减数是多少? 2、一个加数是16,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多少? 3、两个数的和是58,其中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4、比89少40的数是多少? 5、比46多30的数是多少? 一年级数学下学期同步作业试题(5月31日) 一、用竖式计算。 38+24= 53+28= 27+37 = 76+15= 35+55= 26+49= 68+8= 3+49= 36+45= 53+18= 9+38= 47+27= 66+24= 75+16= 3 2 7 5 3 4 5 4 二、+ 4 9 + 1 8 + 4 9 + 3 6 三、先找出下面各题错在哪里,再改正。 小红有 2 5颗 1 6枝 3 8个 1 0本 2 4只9 颗 小明有 3 6颗 1 5 枝 2 6个 1 4本 1 7只 2 1颗 一共有()颗()枝()个()本()只()颗 五、解决问题。 (1)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2)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3)菠萝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六、△+○=40 ○-5=35

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练习题

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CD 平分∠ACB ,DE ∥BC ,∠AED =800 ,那么∠EDC 的度数为__________。 2、如图2,AB ∥CD ,FE 平分∠GFD ,GF 与AB 交于H ,∠GHA =400 ,那么∠BEF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E D C B A 图1 H G F E D C B A 图2 F E D C B A 图3 3、如图3,AD ∥BC ,∠DAC =600 ,∠ACF =250 ,∠EFC =1450 ,则直线EF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4、如图5,已知A B ∥EF ∥CD ,且∠B +∠BED +∠D =1960,∠B -∠D =220 ,则∠BEF =_________。 5、如图6,∠1=820,∠2=980,∠3=800 ,则∠4=_________。 F E D C B A 图5 d c b a 4 3 2 1图6 F E D C B A 图8 6、如图8,若AB ∥DC ,AD ∥BC ,则图中与∠A 相等的角有________ 个。 二.选择题。 γ β αE D C B A 图10 4321 A B C 图11 1、如图10,如果AB ∥CD ,则α∠、β∠、γ∠之间的关系是( ) A 、0180=∠+∠+∠γβα B 、0 180=∠+∠-∠γβα C 、0 180=∠-∠+∠γβα D 、0270=∠+∠+∠γβα 2、如图11,下列判断:①∠A 与∠1是同位角;②∠A 与∠B 是同旁内角;③∠4与∠1是 内错角;④∠1与∠3是同位角。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 C 、两条直线平行,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到相垂直 D 、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