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保护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保护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保护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开发成度较低的区域,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天然状态。是一块唯一的净土和处女地。西藏拉萨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但是随着交通运输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合理的开荒种地和超值的放牧是高原资源和土地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50-60年代青海牧区盲目开荒600多万亩草场,毁草种粮,结果是草粮无收。使原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了草被的保护,土壤被大风刮走,剩下沙硕一片。

高原草场过渡放牧,长期以来草场建设较差不恰当的追求牲畜存栏数,严重超载放牧草场明显的退化。草场的早害、鼠害严重,破坏了地表的完整性,影响了草被恢复。

对森林,灌丛的乱砍滥伐造成环境的恶化。在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区,近年来大批拓荒淘沙金者大量涌进太阳湖一带,淘金发财,把一块完整美丽的净土,破坏的千疮百孔,便地伤痕。疯狂的盗猎者于国家法律而不顾,多次偷进可可西里地区大量猎杀藏羚羊、藏野驴、藏牦牛。

在高原的东南部林区,采伐森林大量增长,加剧了现有森林资源的过分消耗。在峡谷森林区向高原面过渡的地段,处于临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难以恢复的。

全球瞩目的世界屋脊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减缓和制止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下很大决心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对高原这样地块有250万平方公里的贵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加强草场管理,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抓紧农田的基本建设,注重森林的合理采伐和抚育更新。对独特的天然生态系统,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神奇的自然风景合理安排,认真保护,这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紧急任务。

在高原范围内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稀有的野生动植物。

目前以建成的保护区有:

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环境保护区,保护生态平衡和野骆驼等大型有蹄类动物的生存条件。

卧龙大熊猫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环境保护区。保护九寨沟的天然风景和生态环境。

白河金丝猴为主的动物保护区。

铁布梅花鹿为主的动物保护区。

青海湖鸟岛以水禽和候鸟为主的保护区。

黄龙寺生态环境保护区。

贡嘎山海螺沟国家森林环境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著名的长江、古老的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三江源”之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山的王国,高山峻岭携手遥望,银龙雪岭盘怀山中。有誉为“亚洲脊柱”的昆仑山,有雪库之称的唐古拉山,有尊为“中华水塔”的巴颜喀拉山,这是一个水的世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等著名河流的发源于此。有冰川之交的慕孜塔格山。这里雪山相连,冰川纵横,多年冻土广布,河网密布,水资源特别丰富。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高原湖泊的海洋,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湖泊有1653个,其中最有名的扎陵湖、鄂陵湖,库赛湖、乌兰多拉湖等。参于形成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约有兽类76种,鸟类147种,两栖类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藏羚羊、野牦牛、西藏野驴、白唇鹿、雪豹、黑颈鹤、黑天鹅等14种。

(图1自然保护区)

(图2自然保护区)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 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 N ,北止40° N ,纵跨纬度13° ;总面积约230 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 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作一肤浅的阐述。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

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 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

全国生态环境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的薄弱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脆弱区的保护。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我国许多地方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很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生态脆弱地区要实行限制开发。为此,“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通过实施“三区推进”(即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保护战略,为改善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政策保障。 本纲要明确了生态脆弱区的地理分布、现状特征及其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任务,为恢复和重建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编辑本段一、生态脆弱区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一)生态脆弱区基本特征 1.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较差,对环境变化反映相对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发生退化演替,而且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自然恢复时间较长。 2.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因子均处于相变的临界状态,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灵敏。具体表现为气候持续干旱,植被旱生化现象明显,生物生产力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 3.时空波动性强。波动性是生态系统的自身不稳定性在时空尺度上的位移。在时间上表现为气候要素、生产力等在季节和年际间的变化;在空间上表现为系统生态界面的摆动或状态类型的变化。 4.边缘效应显著。生态脆弱区具有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特征,因处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交接带或重合区,是物种相互渗透的群落过渡区和环境梯度变化明显区,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 5.环境异质性高。生态脆弱区的边缘效应使区内气候、植被、景观等相互渗透,并发生梯度突变,导致环境异质性增大。具体表现为植被景观破碎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系统退化明显,水土流失加重等。 (二)生态脆弱区的空间分布 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行政区域涉及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类型包括: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保护

青藏高原是我国开发成度较低的区域,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天然状态。是一块唯一的净土和处女地。西藏拉萨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但是随着交通运输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合理的开荒种地和超值的放牧是高原资源和土地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 50-60年代青海牧区盲目开荒600多万亩草场,毁草种粮,结果是草粮无收。使原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了草被的保护,土壤被大风刮走,剩下沙硕一片。 高原草场过渡放牧,长期以来草场建设较差不恰当的追求牲畜存栏数,严重超载放牧草场明显的退化。草场的早害、鼠害严重,破坏了地表的完整性,影响了草被恢复。 对森林,灌丛的乱砍滥伐造成环境的恶化。在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区,近年来大批拓荒淘沙金者大量涌进太阳湖一带,淘金发财,把一块完整美丽的净土,破坏的千疮百孔,便地伤痕。疯狂的盗猎者于国家法律而不顾,多次偷进可可西里地区大量猎杀藏羚羊、藏野驴、藏牦牛。 在高原的东南部林区,采伐森林大量增长,加剧了现有森林资源的过分消耗。在峡谷森林区向高原面过渡的地段,处于临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难以恢复的。 全球瞩目的世界屋脊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减缓和制止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下很大决心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对高原这样地块有250万平方公里的贵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加强草场管理,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抓紧农田的基本建设,注重森林的合理采伐和抚育更新。对独特的天然生态系统,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神奇的自然风景合理安排,认真保护,这是我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紧急任务。 在高原范围内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稀有的野生动植物。 目前以建成的保护区有: 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与野生动物保护区。 阿尔金山自然环境保护区,保护生态平衡和野骆驼等大型有蹄类动物的生存条件。 卧龙大熊猫保护区。 九寨沟自然环境保护区。保护九寨沟的天然风景和生态环境。 白河金丝猴为主的动物保护区。 铁布梅花鹿为主的动物保护区。 青海湖鸟岛以水禽和候鸟为主的保护区。 黄龙寺生态环境保护区。 贡嘎山海螺沟国家森林环境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著名的长江、古老的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三江源”之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山的王国,高山峻岭携手遥望,银龙雪岭盘怀山中。有誉为“亚洲脊柱”的昆仑山,有雪库之称的唐古拉山,有尊为“中华水塔”的巴颜喀拉山,这是一个水的世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东南亚的澜沧江、湄公河等著名河流的发源于此。有冰川之交的慕孜塔格山。这里雪山相连,冰川纵横,多年冻土广布,河网密布,水资源特别丰富。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高原湖泊的海洋,湖泊星罗棋布,大小湖泊有1653个,其中最有名的扎陵湖、鄂陵湖,库赛湖、乌兰多拉湖等。参于形成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学院:资源与坏境学院 班级:10农业资源与环境 学号:2010084023 姓名:石继龙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许多耸立于雪线之上高逾6000~8000米的山峰。高原的外缘,高山环抱,壁立千仞,以3000~7000米的高差挺立于周围盆地、平原之上,衬托出高原挺拔的雄伟之势。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公里,东西长3000 公里,南北宽1500公里,跨15个纬度。而且高原几乎占冬季中纬度对流层厚度的1/3以上,成为中纬度大气环流中的一个庞大的障碍物。对中国气候的形成无疑起着巨大的作用。 青藏高原的平均高度在4公里以上,是全球最高最大且具有复杂地形的巨大台地,其主体呈椭圆形。 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对气温的影响 1.机械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40°N间,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有相当大的面积,海拔在5000m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超过7000-8000m,占据对流层中低部,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部侵入我国的寒潮一般都是通过准噶尔盆地,经河西走廊、黄土高原而直下东部平原,这就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受西藏高原屏障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障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从冬季北半球700hPa与500hPa月平均气温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高原北部冬季各月都是西北侧暖于东北侧,高原南半部,则东南侧暖

于西南侧,这显然是受到上述分支冷暖平流的影响所致。因西风在高原西侧发生分支,于是高原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之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 夏季青藏高原对南来暖湿气流的北上,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不过暖湿气流一般具有不稳定层结,比冷空气易于爬越山地。从夏季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由巴基斯坦北部和东北部阿萨姆两个地区总是有两个伸向西藏方向的暖舌,其中有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 青藏高原阻滞作用对气温的影响,不仅出现在对流层低层,并且波及到对流层中层。根据我国衢县与同纬度德里各高度上月平均气温的比较,可以看出在500hPa及其以下各层的气温皆是衢县低于德里,尤其是冬半年的差异更大。 2.热力作用 将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高原气温偏低,夏季则偏高。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计算表明,从11月至翌年2月是四周大气向高原地-气系统提供热量,这时青藏高原是个冷源,其强度以12月、1月份为最大,向四周自由大气吸收热量600多J/cm2d。春夏季青藏高原是个强大的热源,其强度以6、7月份为最大,向四周大气提供热量850J/cm2d以上。就全年平均而论,青藏高原地-气系统是一个热源。冬季青藏高原的冷区偏于高原的西部。夏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的环境和灾害问题 青藏高原面积25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高原总面积的1/2,是我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由于地势高亢和山脉阻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青藏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江河源”和“生态源”,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原因,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的趋势。 一、水土流失 青藏高原的土壤侵蚀主要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三种类型,此外,在一些地区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也很发育。 水蚀区主要集中于藏东的“三江”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等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面积的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表层岩石破碎,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层砾石含量高,一旦地表植被遭到扰动或破坏,极易造成大面积的侵蚀,甚至诱发滑坡、泥石流,引发严重灾害。 风蚀区主要集中在阿里地区、那曲地区的中西部及加查山以西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区。这些地区土质疏松,加之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少,大风作用常造成严重的风力侵蚀。 冻融侵蚀分为冰川侵蚀和冻土侵蚀,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高海拔地区。西藏东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和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分布较多的海洋性冰川。冰雪经常崩落,冰川活力旺盛,由于其补给量和消融量很大,经常形成爆发性洪水泥石流。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青藏高原内部山地。大陆性冰川侵蚀作用较弱,但夏天会突然滑动,造成灾害。过渡性冰川主要分布于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其侵蚀作用介于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之间。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主要分布在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南至雅鲁藏布江北侧及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南侧海拔4200米~4780米的地带亦为季节性冻土区。其次是山坡上的草皮和表土在重复的冻融作用下,一旦被水饱和、稀释则形成融冻泥流,顺坡沿冻土层徐徐蠕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也越来越大,新增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同时陡坡地开垦逐年增多,草原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沙化、退化,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逐渐加剧。 二、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是当前草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全区退化草原面积已达11万平方千米,占草原面积的13.93%,而且退化日趋严重。草地退化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

第28卷第3期2009年05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ol.28,No.3May,2009 收稿日期:2008-12;修订日期:2009-02.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BAC01A01-02)。作者简介:于伯华(1974-),男,山东枣庄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环境整治、土地利用。E-mail :yubh@https://www.doczj.com/doc/1513898061.html, 391-397页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 于伯华1,吕昌河1,吕婷婷2,3,杨阿强1,4 ,刘闯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3.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摘要: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以1981-2006年间的GIMMS/NDVI 产品为 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从植被空间分布、植被波动和植被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981-2006年间,雅鲁藏布江河谷区、错那县和墨脱县的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三江源地区的顶端和青海南山北麓等区域地表植被年际波动较大。反映区域植被盖度时间变化趋势的SLOPE 值以及植被盖度,具有从南部、东南部向北、西北部“下降—上升—不变”的规律。植被盖度下降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青海湖南部,其次是三江源中南部地区;植被没有明显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显著上升的区域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区,植被指数明显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山间盆地区,轻微上升的区域分散在明显改善区的周围。依据SLOPE 值的空间分异特征将整个高原划分为4个一级区:帕米尔高原植被指数上升区、藏北高原—阿里高原—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稳定区、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植被指数上升区和三江源—横断山区植被指数下降区。 关键词:NDVI ;植被变化;区域分异;青藏高原 1引言 地域分异也称为区域分异,是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异或分布的规律性现象。水平地域分异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是地域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中,对应的太阳辐射、降水、土壤和生物等主要地表过程和要素都具有与纬度和距海远近相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了各自然要素和地表过程、能量与物质循环以及自然综合体沿纬度和经度的地域分化[1]。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等的空间分布以及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2],是生态地理区域划分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3]。因此开展地域分异研究不仅是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自然综合区划的基础工作之一[4],其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安排生产有指导作用。开展地域分异研究,传统分区方法和过程具有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空间精度差的弊端[5],已经无法满足准确、经济地获取数据的要求,无法解决分区过程中的标准一致性问题。卫星遥感 具有其他调查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实现及时、准确地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特征的目的[6],具有统一量纲的遥感数据产品也为研究过程中保证标准一致性提供了可能[7-8]。同时,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也为分区过程中有效地辨别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提供了技术支持[9]。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为快速识别环境因子和地表过程的地域分异特征提供了可能,并为分区结果的对比提供比较好的参照。 地表植被是一定水分、气温及其他要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植被之间的差异直接反映了不同水热组合及其差异性,是地方、区域和全球尺度生态系统状况、环境压力和景观变化的指示器[6]。每一种气候类型都对应着一套相应的植被类型[10],在具有地域分布特征的各自然因子及过程的影响下,植被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11]。青藏高原的隆起和抬升,形成了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造就了中国现代季风格局,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亚洲植被格局的分布,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带性植被格局,对中国东部、西北干旱区、亚洲的气候和植被格局乃至全球气候变化都具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第21卷第5期2006年5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E S I N E AR TH S C I ENC E V o l.21 N o.5 M a y.,2006 文章编号:1001-8166(2006)05-0459-06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及其适应对策 姚檀栋1,朱立平1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 10008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和强烈影响。青藏高原的现代环境与地表过程相互作用,引起包括冰冻圈和水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高原本身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目前出现三个新的科学动向:关注关键地区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关注以现代地表过程为核心的监测研究;关注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的发展、国际科学前沿的贡献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项目的研究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到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构造事件和环境事件; 重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阐明青藏高原冰冻圈、湖泊和主要生态系统与土地覆被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点和高原热力与动力过程对不同气候系统变化的影响。本项目将在高原南北典型区域利用地貌学与沉积学手段,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的形成过程;利用湖芯、冰芯、树木年轮等手段,研究青藏高原过去环境变化的特征事件、区域分异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利用冰川、冻土、积雪的时空变化,结合对高原特殊大气边界层的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与能量水分循环过程;从冰川、湖泊、大气的监测入手,结合模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机制; 利用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变化,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变化所产生的区域效应和适应对策。 关 键 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全球变化;适应对策 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青藏高原的出现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气候格局[1];其地表过程变化不但会引起亚洲大气环流的重大变化,还会在北半球甚至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在现代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给青藏高原的社会及经济发展带来特殊问题,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与之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西部大开发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青藏高原对周边地区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则举世关注[2]。因此,青藏高原研究既是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 科学意义 在国家以及各部门的不断支持下,特别是通过已经完成的“973”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及其环境资源效应”,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已经完成从面上考察、定性研究、静态研究和分散研究阶段到定点研究、定量研究、动态研究和集成研究阶段的转移。通过一系列专著和论文的发表,积累了大量的基础  收稿日期:2006-04-21;修回日期:2006-04-2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编号:2005C B422000)资助. 作者简介:姚檀栋(1954-),男,甘肃通渭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冰川与环境研究. E-m a i l:t dya o @i t pca s. a c. c n

青藏高原对气候

浅谈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

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 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

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几点建议 2012-11-19 16:21:13 来源: 作者:得荣·泽仁邓珠【大中小】浏览:1806次评论:0条 青藏高原是地球的江河之源、生态之源、众山之源、气象哨和生命极限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为冰川缩退,江河流量减少,湖泊萎缩干枯,土地沙化、盐化和钙化,森林锐减,草原退化,植被破坏,野生动植物处于濒危灭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对全国全球有6大影响:一是引来水资源枯竭;二是影响全球气候;三是失去世界珍奇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领地;四是影响人类健康;五是影响世界景观格局;六是影响建构和谐社会。根据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现状提出12条保护建设措施: 一、重树藏民族传统的生态环保意识。 继承和弘扬藏民族"尊重生命、慈悲为怀、禁止杀生"的珍爱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和生态道

德,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一是全体公民要树立保护生态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 二是不能唯一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的征服,要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有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的义务,承认人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同处一个生命系统,人与大自然是平等的关系,即万物平等观念。 三是用生命道德来约束人们对生态环境实用主义、利已主义和自由主义行为,坚决制止在资源开发中唯利是图、杀鸡取卵的野蛮行为,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把个人或局部行为纳入整个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轨道,建立起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道德规范。 四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动力来自个四个方面:一是政府、二是公众、三是社会、四是专家。政府对生态保护认识到位,加大投入,措施得力,管理有方;民众对自然生态树立自觉保护,善待自然界,强化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自身的意识;社会对自然生态做到保护生态,人人有责,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不分民族、不分国界、不分地区的全人类共同的义务和职责;专家对生态保护作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管理措施和前景预测。二、建立有成效的自然生态保护区 藏区划有很多自然保护区,但大都名存实亡。原因是:一没有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二没有实质性的保护内容,三没有保护经费,四没有强有力的管护人员和管护技术,五没有检查、监督机制。 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总的原则为:政府引导、民众参与普遍鼓励、多方参与、多渠道扶持援助,先易后难,讲究成效。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实现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保得住、有成效。改变保护自然生态与保障人们生产生活相矛盾的传统观念,认清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是相互相存的道理,树立生态建设后面是财富的理念。建立生态保护区的具体策划为: (一)每个地区根据本区域内的自然生态退化和破坏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实施步骤,不宜全面开花,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试点示范,推行以点带面,逐步扩大。 (二)根据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地理气候,建立具有特殊性(指生态种类特殊和珍稀)、针对性和选择性的保护区。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意义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及其意义: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原是一片大海,后来大陆板块碰撞抬升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而且还将继续增高。 青藏高原的隆起与新生代以来全球环境的重大变化具有明显联系。这些变化体现在亚洲季风环境的形成演化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比如,由此导致中国南方广大湿润地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出现,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大面积黄土堆积而形成黄土高原,奠定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现代环境的宏观格局。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该区降基本上都在西北气流控制下,盛行风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属于副热带大陆气候,即干热类荒漠或沙漠气候;没有高原,也就没有了印度低压和蒙古高压,就不会形成现在的冬夏季风。当高原开始隆起,青藏地区干热气候就开始发生较明显的变化,降水增多,气温降低;当高度达到1000-2000m时,雨量增到最大,当高度达2000-3000m,高原季风形成,但较弱,气温继续降低;当高度达到3000-4000m时,夏季青藏热低压、冬季青藏冷高压更明显,高原季风也接近现在的情况,东亚季风也更明显,高原气温更低,降水量明显减少,高原湖泊逐渐干涸,于是青藏高原的隆升,经历了一个较暖湿到凉干的过程。值得详细说明的是,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着高原东南部、南部,形成暖湿气候,高原内部则形成雨影区,十分干旱,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交替控制着青藏高原。 水分入不敷出:高原北部、西北部刮到海洋的空气却又能带走部分水汽,使得高原内陆水分更加缺乏。从北部蒸发上高原的水分,无法从高原北沿流回北部,反而顺着高原的南坡流入印度洋或向东流入太平洋。塔里木盆地的低热与其南边紧邻的青藏高原的高寒恰成鲜明对照。盆地中蒸发出来的水汽随着热胀冷缩的空气而单向地漂移到高原。由于空气热胀冷缩以及盆地高温与高原低温,使得盆地相对于高原总是高压,造成常年的东北风将盆地的水汽吹往高原。水汽遇到高原低温冰川而凝聚。低海拔盆地中的水就这样被蒸发作用送到高原。这些从盆地吹往高原的水汽凝聚在高原广阔的地域,而不是限于高原北坡,这使得凝聚在高原上的水难以循环回盆地。空气中的水分近乎均匀地凝聚在高原群山的四周,

第19讲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

第19讲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 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解读】 (一)分析说明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说出其危害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题一: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104 km2.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其次是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山地丘陵地区。此外华北、东北等地水土流失也相当严重。 (1)以上材料显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区。请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上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请分析黄土高原较南方山地丘陵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资料二:“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某年云贵高原某地区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实测数据 (3)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根据材料二和表格,分析该地区石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4)请分析南方丘陵山地地区水土流失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解读】 (二)分析说明区域存在的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说出其危害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的具体措施 题二:读图回答:

(1)从自然条件看,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广大,其主要原因是 ? (2)说明西北地区的气候对地理环境其它因素的影响。 (3)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主要原因。据右图可知所占比重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4)过度樵采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最为有效? (5)为了杜绝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现象,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我国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解读】 (三)分析说明某区域在森林、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说出其危害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减少带来的负面效应、湿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题三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条等年降水量线间的大小关系是,请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原有鱼类和鸟类等生物资源十分丰富。但近几十年来,该湖泊水域面积不断减少,鱼类资源数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趋于恶化。请说明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3)乙所在的狭长地形区是,这里农业发展主要依赖来自的水源进行灌溉。近年来由于等自然因素和等人为因素导致河流上游水源不断减少。有人建议将图中黄河水引来乙处灌溉,请说明此方法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及应对措施3 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咨询项目组 3本文据“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项目报告整理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川退缩 冻土退化 区域影响 应对措施 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极为敏感。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冻土退化直接影响该区域生态与环境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影响着该区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发挥。在多年连续观测、考察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冰川湖、泥石流滑坡、冻土退化的监测预警系统以及进行灾害防治措施研究示范的对策。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十分独特,对高原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基础保障作用,在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与环境安全保障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30年来,整个地球正经历一次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对青藏高原冰冻圈的影响极为明显。气候变暖导致山地冰川加速消融退缩,引起冰湖溃决和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加大;一些湖泊水位上升并淹没周边草场。温度上升也使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发生程度不同的融化,对大型道路和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潜在或直接的破坏作用。作为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冻土作用区,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加速退缩,不仅给高原本身的发展带来困难,而且影响到更大范围的区域气候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及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条件。因此,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策略是支持藏区发展、构建稳固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1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及其变化趋势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冰川群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高地冰川的核心。最新中国冰川本底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中国境内有现代冰川36793条,冰川面积49873.44km2,占中国冰川总条数的79.5%、冰川总面积的84%和冰储量的81.6%。在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喀喇昆仑山和北部的昆仑山西段等山系冰川分布最集中。在青藏高原内西藏自治区冰川数量最多,有现代冰川19594条、冰川面积24893km2、冰储量约2142km3[1]。冰川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5座山系。 中国的冰川分为海洋型冰川(占中国冰川面积的22%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及横断山系)、亚大陆型或亚极地型冰川(占中国冰川面积的46%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高原南缘和天山)、极大陆型或极地型冰川(占中国冰川面积的3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部)等3类[2]。由于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冰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全面、加速退缩趋势。由于高原各区域增温幅度和冰川消融过程的不同,藏东南、珠穆朗玛峰北坡、喀喇昆仑山等山地冰川退缩幅度最大。例如:1987—2000年,喜马拉雅山中段波曲流域冰川面积减小了20%,冰湖面积增加了47%。位于希夏邦马峰东侧的嘎龙错湖面积增加了104%[3]。大陆性气候的青藏高原内陆地区冰川退缩幅度最小[426],如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1969—2000年冰川总面积仅减少了1.7%[7]。 未来青藏高原冰川的消融情况将取决于该区的气温升高幅度。在2030年、2070年和2100年气温平均上升分别为0.8℃(各地区有所差异,升温在0.4~1.2℃间),2.0℃(1.2~2.7℃)和3.0℃(2.1~4.0℃)的情景下,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将分别减少12%,28%和45%[2]。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洋性冰川的退缩幅度仍将远大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极大陆性冰川。 气候变暖引起青藏高原北部多年冻土面积的减少和冻土分布海拔下界升高,特别是在多年冻土边缘地带的岛状冻土区发生最明显的退化。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多年冻土下界分布高度平均上升约70m(40~80m)。自20世纪80年以来出现季节性冻结深度变浅、季节性冻土厚度变薄和冻结期缩短等退化现象,季节性冻土厚度平均减小20c m[8]。 预测未来在气候变化年增温0.02℃情形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5年后面积将缩小约%,年后将减少3%。如果升温率每年达5℃,5年后冻  自然杂志 32卷1期特约专稿  08.8100 1.40.020 1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交通建设含解析高考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6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交通建设 【高考母题再现】 【2015?新课标全国1】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8分)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8分) 【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4分)

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9T15:53:48.59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8期作者:苗培林牛苗苗 [导读] 气候变化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青海省格尔木市沱沱河气象站,青海格尔木 816000) 摘要:气候变化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增温趋势显著,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确保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安全。 关键词:青藏高原极端天气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垫面和大气过程,其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是国际上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青藏高原境内独特的高寒环境对东亚乃至全球气候系统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中国与亚洲生态和环境安全保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高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对周围气候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加大分析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力度,对于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对策,促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青藏高原极端气候特征 1.1最高、最低气温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青藏高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近50年青藏高原增温趋势呈现出不对称线性变化,最低气温的升温趋势将近是最高气温的1~3倍,平均气温的升温幅度则处于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升温幅度之间。20世纪50年代最高气温值达到最大,进入到60年代后逐渐下降,随后则缓慢上升;1950~1962年最低气温逐渐下降,1963~1968年较为平稳,进入到70年代后气温逐年增加,一直到21世纪最低气温数值达到最高。由此不难看出,20世纪60年代是青藏高原的冷期,90年代则是暖期,从70年代往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呈现出季节性增长的特征,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为显著,春季和夏季增温幅度不太显著,在局部区域内春季最高气温呈现出逐年下降,可能是日照时数和西风指数共同作用的结果。最低气温在四季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夏季增温幅度最小,可能是受大气水汽含量的影响。 对于青藏高原来说,最高气温的增温中心出现在柴达木盆地和三江源谷地的高海拔地区,最低气温的冷中心也出现在35°N的高海拔地区。由此可以看出,高海拔地区的极端气温变化趋势最为显著,青藏高原的最高气温同总云量、日照时数之间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夏季最为明显;春季和夏季最低气温同云量和日照时数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在秋冬季节则表现的不太明显。 1.2极端气温天气事件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等都会有一定的变化,相较于气候平均态,气候对极端气温天气事件的影响最为明显。极端气温天气事件的出现频率或强度均会对自然和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青藏高原境内地貌复杂多样,有冰川、冻土等,极端事件的出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近50年来青藏高原极端低温事件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高温事件则显著增加。平均每年的霜日(最低气温<0℃)天数减少了17d,暖日天数则增加了9d(最高气温≥15℃),其中冬季和夏季高温日数增加的趋势最为显著,低温日数减少则主要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夜间极端低温日数减少的趋势最为明显。50年一遇和百年一遇的极端气温也具有显著变化,前者同常年相近,而安多和拉萨地区的极端低温比往年偏低1.6~2.9℃,由此不难发现,极端气温在频率和强度上均发生了变化。各地极端气温时间的出现受地形、季风年际震荡、厄尔尼诺和高原积雪的影响较大。总之,高原极端气温天气事件的主要特征是高温事件增多、极端低温事件减少、高海拔地区变化比低海拔地区更为明显。 2、青藏高原极端天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草原退化、土壤侵蚀、荒漠化日趋严重 青藏高原最重要的生产活动是农牧业,高原上有超过60%的人口需要依靠农牧业生产。青藏高原中有超过一半的土地面积是草原,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确保农牧业生产顺利开展的基础。由于农牧业生产活动的进行,使得土壤侵蚀、草原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青藏高原已经有超过3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草场植被覆盖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草层较低,生产能力急剧下降。还有一部分草场出现了斑秃化、石漠化、沙漠化现象。青海省境内有超过67%的植被遭到破坏,直接造成沙漠化现象加剧,沙化土地每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综合草场退化、斑秃地和裸地面积的增加,牧草产量逐年下降,再加上虫害和鼠害严重,畜牧业生产中的饲料供应不足,很容易被饿死。由于农牧民盲目开垦草原,在陡坡处进行农业生产,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土地沙漠化。青海湖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环湖草场退化面积占据很大比例,优良牧草和草场覆盖度不断下降。 2.2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加速恶化 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10条大河的发源地,源区内的生态环境直接对下游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青海省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江河源区总面积26×104 km 2 ,将近是源区土地总面积的41%。因源区内草原退化和土地沙漠化问题严重,使得源区内可利用草地面积锐减。另外,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再加上含沙量严重,流域内的农牧业生产水平下降,农牧民长期生活贫困。因植被减少,水源涵养能力不足,导致载畜能力下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断流。 2.3冻土严重退化 对于青藏高原绝大部分地区来说,尤其是三江源和可可西里两个地区,生态系统大都是在多年冻土环境基础上建立起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青藏高原气温增加,高原内冰雪开始消融,其储存量明显减少,直接导致冻土地层原有的水热条件发生恶化,使得冻土退化现象加重,当地冻土区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青藏高原冻土退化的主要特征是:多年冻土从大片状分布逐渐演变为岛状或斑块状分布,冻土层逐渐变薄且面积降低,呈现岛状的冻土逐渐演变为季节性冻土,甚至是消失不见,冻土面积减少趋势较为明显。 2.4物候季节提前或反常、极端灾害频繁出现 气温上升和季节升温差异会造成物候季节提前或反常,可能使季节剧烈转换,经常会有剧烈的高温或者降温天气出现,对人体健康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