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远程会诊中心管理规定

远程会诊中心管理规定

远程会诊中心管理规定
远程会诊中心管理规定

安徽省远程会诊中心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我省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基层医疗水平,便于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得到方便、及时、有效、优质的诊疗服务,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促进我省远程医疗会诊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远程会诊,是指医疗机构之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跨地域医疗会诊。

第三条本办法仅适用于本中心开展的远程医疗会诊。

第二章机构设臵与职能

第四条安徽省远程会诊中心由专家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基层远程会诊分中心(县、市医院)、各网络单位(包括一级及以上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以及管理、信息、收费等部门组成。

第五条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管理工作在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由省立医院院外医疗部负责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能是:(一)组织和协调中心远程医疗会诊工作;

(二)制定远程医疗会诊的流程和考核标准;

(三)远程医疗会诊专家资格的认定;

(四)远程医疗会诊专家的推荐,建立并及时公布和更新安徽省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库;

(五)收集和管理远程医疗会诊资料;

(六)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全省远程医疗会诊相关信息,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参考;

(七)负责审核加入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单位的资质,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安徽省立医院信息中心在省卫生厅信息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实施技术保障、会诊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六条各市、县可依托本地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分中心,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卫生厅备案。

第七条设立中心或分中心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心或分中心建设方案;

(二)依托单位《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复印件;

(三)辖区内各网络单位管理人员与会诊医师人员名单;

(四)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中心和分中心按照各自职责,负责辖区内远程医疗会诊的管理、组织协调和服务,加强网络维护和技术指导,保证远程医疗会诊正常进行。

未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设立远程医疗会诊机构,不得冠以“中心”或“分中心”名称。

第八条开展远程医疗会诊由申请远程医疗会诊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会诊机构)和提供远程医疗会诊机构(以下简称提供会诊机构)共同实施。

第九条拟加入远程医疗会诊的网络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一级及以上各类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具有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工作的场所、基本设施,拥有至少一名经过培训合格的专(兼)职网络技术管理人员;

(三)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的管理制度;

(四)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提供会诊的机构须为二级及以上各类医院且具备远程医疗会诊

网络单位的基本条件。

第十条拟加入远程医疗会诊的网络单位应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或所在地分中心提出申请,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或分中心向上一级机构提交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并报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复印件;

(二)《远程医疗会诊机构申请书》一式三份;

(三)网络设施建设等硬件设施情况(标准参照卫生部相关规定);

(四)远程医疗会诊网络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名单及技术职务证明;

(五)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制度。

(六)本规定实施前已经开展远程医疗会诊的机构,应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补办上述手续。

第十一条安徽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一)为疑难危重患者提供远程医疗会诊服务;

(二)承担远程医疗教育任务,包括远程培训任务和远程考试任务;

(三)接受其他单位远程会诊的要求;

(四)网上门诊预约等其他医疗行为。

第三章执业规则

第十二条远程医疗会诊工作的医师分为远程医疗会诊医师(以下简称远程会诊医师)和申请远程医疗会诊医师(以下简称申请会诊医师),各级会诊中心应建立本中心的会诊医师专家库。远程会诊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

(二)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三)会诊、咨询内容与本人执业范围、专业技术相一致;

第十三条远程会诊医师与申请会诊医师属于医学咨询关系,申请会诊医师与患者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医患关系。远程医疗会诊只作为临床诊疗活动的辅助手段,对患者诊断、治疗的决定权属于申请会诊机构,若出现医疗纠纷由申请会诊医疗机构负责协调解决。

第十四条开展远程医疗会诊的医疗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资料,维护患者和会诊医师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程序与要求

第十五条远程会诊分普通会诊和急会诊。

第十六条会诊前工作

(一)申请会诊机构拟申请远程医疗会诊时,应当向患者说明会诊程序、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当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时,应征得其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同意,并签定“远程会诊知情同意书”,报本单位医务管理部门批准;

(二)申请会诊机构与提供会诊机构医务管理部门取得联系,申请会诊方按要求填写“远程会诊申请单”,并加盖申请会诊机构的公章。“远程会诊申请单”主要内容应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的远程会诊医师姓名或会诊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要求、会诊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用电话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申请的,应及时补办书面会诊手续;

(三)提供会诊方根据会诊目的及要求,审核会诊资料,安排会诊专家,确定会诊时间;

(四)除急会诊外,会诊专家应在会诊前查阅患者的各项病历资料,符合会诊要求的应确定会诊时间,并及时通知申请会诊方,否则可要求申请单位补齐资料后再定会诊时间;

(五)普通会诊应在24小时内确定会诊专家,48小时内安排会诊;急会诊应在1小时内安排会诊。

第十七条会诊

(一)会诊双方应在会诊时间前10分钟,到达会诊现场。会诊前5分钟,由申请单位接通会诊线路,实施会诊;

(二)会诊完毕,由会诊专家填写会诊意见,传输给对方;

(三)会诊时间一般限30分钟。

第十八条会诊后工作

(一)会诊双方应按病案管理要求,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登记和存档,会诊意见应归入病案中保存;

(二)远程医疗会诊结果记入患者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负责向患者及其家属通报远程医疗会诊结果;

(三)远程医疗会诊结束后一周内,申请会诊机构应将会诊费用汇至提供会诊机构的财务部门。

(四)定期向医疗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情况;

(五)做好病例的随访工作。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九条患者因病情需要,需请国家级远程医疗会诊中心会诊或跨单位会诊时,报请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协调,由安徽省远程会诊中心负责协商。

第二十条对患者的诊治应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远程医疗会诊意见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定的会诊方式具有同等效力,即仅具有参考意义,不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各远程医疗会诊机构应按病案管理要求,做好远程会诊图文音影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建立会诊病例数据库,按统计年度向相应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情况。

第二十二条加强安全保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和卫生部门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与境外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或对重要病

人、特殊病种进行远程医疗会诊,应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

第二十三条提供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应按当地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下列费用:

(一)专家会诊费;

(二)通信费;

(三)加急费;

(四)设备折旧和材料消耗费;

(五)管理费;

(六)其它费用。

远程医疗会诊收费标准按照安徽省价格、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远程医疗会诊费用由申请会诊单位统一收取,定期与提供会诊单位进行结算,不得直接支付给会诊医师本人。提供会诊机构会诊取得的收入,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并负责提供由财政部门监制的收费票据。

第二十四条远程医疗会诊所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本单位远程医疗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十五条对积极为患者服务,在远程医疗会诊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卫生部和我省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六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依照卫生部和我省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者进行处理:

(一)对患者推诿或拒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违反规定,违规收取患者费用的;

(三)不服从统一管理,接到会诊通知后,拒不到岗者;

(四)违反保密规定,造成失泄密的;

(五)其它违反本办法,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六)在远程会诊中心网络运行管理与应用工作中,人为造成网络阻断、信息传递延误、失泄密、病毒感染或传播不良信息造成严重后果者,对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电气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气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气试验安全管理制度(新编版) 1、必须坚持检漏继电器的试验,机电维运工区每天必须对井下配电室及各高压配电点进行一次模拟接地试验,并要认真填写试验记录。 2、井下各类低压供电设备凡带有过流保护装置的上坑检修时,机分厂车间必须进行过电流试验。 3、井上下供电系统的接地电阻每年测定一次,3-4月份进行。 4、各供电架空线路的避雷器每年必须进行一次试验,3-4月份进行;避雷器每年检查一次,9-10月份进行。 5、使用中的大型设备每年进行一次电气性能试验,关键部件必须每年进行探伤试验。主扇、绞车、压风机、强力皮带、主水泵每年进行一次技术测定。 6、井下下列项目的按规定定期进行试验: 1)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进行电气性能的测定和试验。

2)高、低压电缆入井前必须进行检查试验。 3)井下高开设备入井前必须进行检查试验。 4)低压开关入井前必须经过短路、过流、漏电闭锁性能试验。5)每日须做综保检漏试验。 6)双风机双电源设备入井前须做试验。 7)井下高低压开关插件性能半年试验一次。 8)电机入井前必须测试,出具试验报告。 9)电气插件入井前试验,合格后方可入井。 10)井下远方检漏试验每月试验一次。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远程医疗分级分类诊疗规范修订版

远程医疗分级分类诊疗 规范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远程医疗分级分类诊疗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远程医疗诊疗行为,充分利用各级医疗机构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基层首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就医制度,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贵州省各远程医疗服务机构。 第三条本规范所含分级诊疗内容,只针对远程医疗服务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时的分级诊疗。 第四条贵州省各远程医疗服务机构须按照本规范,实行远程医疗分级分类诊疗。 第二章远程医疗分级诊疗 第五条远程医疗分级诊疗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以促进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加快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在一级基层医院治疗,疑难病、危重病在二、三级大医院治疗,实行一、二、三级医院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第六条基层首诊是指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诊疗活动,是远程医疗分级诊疗的首诊。在以下医疗机构就诊为基层首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级公立医院、二级甲等及以下医保(新农合)民营定点医疗机构。 第七条需要特殊陪护才能就医的特殊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婴幼儿、重度残疾人、意识障碍等)、急危重症患者、同类疾病需要再次入院治疗者、孕产妇、专科疾病患者等,可根据病情需要自主选择省内首次就诊医疗机构。 第八条双向转诊是一、二、三级医疗机构根据病情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间、专科医院间或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间的转院诊治的过程。双向转诊的作用是积极发挥二、三级大中

Arxsys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1)

Arxsys 远程会诊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艾康(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7-09

目录 1.建设目标 (1) 2.整体架构设计 (1) 2.1总体设计概述 (1) 2.2远程会诊系统示意图 (2) 3.远程会诊系统应用说明 (2) 3.1 远程会诊流程 (3) 3.2预约管理 (3) 3.3影像会诊管理 (5) 3.4超声诊断及手术会诊管理(超声、DSA开放手术)(选配) (6) 3.5系统管理 (8)

1.建设目标 随着现代科技在医学领域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正担负着一个跨时代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来加强远程会诊的精确诊断,如何提升远程会诊的效率及确诊率。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高清视频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将诊疗过程的音视频以及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远程实时医疗会诊,主治医师与专家之间进行实时交流,同时,医院又可将诊疗过程全程录制存档。这样的“远程会诊管理系统” ,正是目前所有需要远程会诊的医院管理者寻求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不但能满足远程会诊,教学研究,远程医疗和病例库建立的需求,更能将医院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 Arxsys 远程会诊系统是一套根据所需医院对于远程会诊的需求进行设计,整合了多种高科技的技术,能够实现医疗远程会诊过程的实时互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2.整体架构设计 2.1 总体设计概述 根据所需医院的要求,建立一套远程会诊系统,实现申请方医院的医患和专家端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的工作。 Arxsys远程会诊系统包含: 1.申请方医院提出会诊申请。 2.会诊前,申请方可以远程上传影像到云端(如需要),供专家调阅。 3.中心平台或申请方医院进行会诊分派,会诊通知。 4.专家阅片:如有必要,专家事先调阅参考影像资料。 5.会诊时,专家实时在线与申请医师音视频互动:用于指导超声操作,指导 DSA手术,指导外科手术。 6.会诊后,专家撰写报告:专家在完成远程会诊后,撰写报告。如在院内,则 直接进入电子病历系统,编写报告。如果是院外,则在Arxsys系统里进行 报告编写后,再传回申请方。

电气试验室管理规定

附件2: 宁波宁通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电气试验室管理规定 宁波宁通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三月

第一部分 高压试验室管理规定 1总则 1.1高压试验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人身、设备和试品的安 全。 1.2从事高压试验室(包括户外高压试验场) 试验及其工作人员都应认真贯彻执行本 规定。 1.3高压试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有高压试验专业知识,熟悉掌握试验设备和试品 性能,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内容(DL560-95高压试验室部分、DL408-91 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9-91电力线路部分、电安生[1994]277号文热力 和机械部分)。 1.4新参加高压试验的实习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在监护下 参加指定的高压试验工作,但不得担任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 1.5从事高压试验室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规程考试并合格。 1.6从事高压试验室的人员应身体健康,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1.7应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法。 1.8了解消防的一般知识,会使用试验室消防设备。 1.9发现任何人有违反本规定,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行为时,应立即制止。 2一般规定 2.1高压试验室(场)应保证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以确保测量准确度和人身安全,接地 电阻不超过0.5欧,试验设备的接地点与被试设备的接地点之间应有可靠的金属 性连接,试验室(场)内所有的金属架构,固定的金属安全屏蔽遮(栅)栏均必须与 接地网有牢固的连接,接地点应有明显可见的标志。 2.2为了保证接地系统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每6年应至少测量一次接地电阻,并检查 接地点的连通状态。 2.3精密、贵重仪器、标准物质、仪表库应长期保持干燥状态,并有专人维护干燥设 备(如抽湿机)的使用,保持干燥设备长期运行。定期对充电型仪器仪表进行充 放电,保持仪器功能正常使用。 2.4试验室应保持光线充足,门窗严密,通风设施完备。通往试验区域(以下简称“试 区”)的门与试验电源联锁装置应定期检查,使之正常发挥作用。当通往试区的 门打开时应发出报警信号,并使试验电源跳闸。应定期检查户外试验场的电源开 关紧急按钮,确保在发生危急情况时可迅速切断电源。 2.5试验室(场)内功能分区标志清晰。通道室内布置整洁,不许随意堆放杂物。试验 室周围应留有消防通道,并保证畅通无阻。 2.6高压试验室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遮栏、标示牌、安全信号灯、警铃。控制室(控制 台)应铺橡胶、绝缘垫等。 2.7根据试验室的性质和需要,配备相应的安全工器具、防毒、防射线、防烫伤的防 护用品以及防爆和消防安全设施,并配备应急照明装置。并定期进行试验检查、 更新,确保器具发挥作用。 2.8试验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发现缺陷及时处理,并应做好缺陷及处理记录,不准 试验设备带缺陷强行投入试验。试验室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应符合有关标准,定

远程会诊管理规定

远程会诊管理规定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远程会诊管理制度 一、各科遇疑难病例需要远程医疗会诊时,由经管医师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单,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经治医师及科主任签字,并请病人或家属填写请求远程医疗会诊同意书,送至医务科审批备案后,由患者家属到财务科按标准付会诊费,并由请求会诊医生将交费发票交医务科,由医务科登记备案后安排会诊各项事宜。 二、对要求远程会诊的病例必须准备如下资料:病历摘要(按标准申请单打印),各项检验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可以是电子版或复印件),各种影像片、病理片。 三、确定会诊时间后,由远程会诊网管通知请求会诊科室的经管医师及科主任,按指定会诊的时间携带必要的检查资料,提前30分钟到达远程会诊室,做好会诊准备。 四、会诊时先由经治医师汇报病史,回答专家提问,可结合临床进行咨询讨论。 五、经治医师参考专家的会诊意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发展,实施具体的诊治方案。按病案要求记录整理会诊资料并归入病案中保存。 六、所有科室对疑难、危重病人要积极开展远程会诊。 七、对于同级医院或下级医院提出院外会诊申请者: ⑴提前约定远程会诊的时间,并提前将会诊患者的资

料交至我院医务科。 ⑵远程会诊医师应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其会诊、咨询内容与本人执业范围、专业技术相一致。 ⑶远程医疗会诊只作为临床诊疗活动的辅助手段,对患者诊断、治疗的决定权仍属于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若出现医疗纠纷由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负责协调解决。 ⑷远程医疗会诊收费标准将按照省、市规定的价格、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县人民医院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异地专家的诊疗指导,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根据《贵州省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 建设以省卫计委指定的三级医院为中心,连接我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远程会诊、监护、预约、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活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信息科、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院长为一把手,亲自抓此项工作。明确各成员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做好远程医疗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此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成立远程医疗中心,负责远程医疗具体工作的实施。 2.制定远程医疗的工作制度 制定出有利于远程医疗工作开展实施的制度和流程。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远程医疗信息保密制度、远程医疗病案安全管理制度、远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远程医疗损害风险

和责任分担制度、远程医疗奖惩制度等。 3.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远程会诊流程。 远程会诊流程

4.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 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成员均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我院各领域带头人,业务精湛的资深专家,专业涵盖了内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及儿科。 5.远程会诊室建设 设置远程会诊室,完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确保远程医疗工作顺利实施。硬件指房屋、设备和人员等,软件指制度规范和远程医疗操作系统等。 三、工作要求 医院必须建立健全远程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远程医疗的规定,规范医院远程医疗管理,推行远程医疗业务,以此减轻群众负担,惠及患者,全面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制度与职责、流程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工作人员职责 一、会诊中心工作人员合理排班,组织和协调中心远程会诊工作,保障会诊工作正常进行。 1、接受XX个县镇医院提出会诊申请。 2、接收对口支援医院的会诊申请,并协调我院专家完成会诊。 二、定期收集、整理、分析远程会诊相关信息,建立远程会诊信息登记表,定期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总报告。 三、定期(每月)统计会诊中心会诊量、参与会诊医生的工作量,为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四、参加远程会诊的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泄露病人病情及隐私、不得泄露会诊相关数据、会诊期间非工作人员及患者家属不得参与会诊。 五、制定值班表,采取工作人员划片包干的方法管理会诊中心的环境卫生及安全。值班人员及时关闭设备及电源,下班前关闭好会诊室的门窗等,确保安全。 六、制定远程会诊流程和考核标准。 七、建立远程会诊专家库,对远程会诊专家进行资格认定。 远程会诊中心制度 一、工作制度 1、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远程会诊中心工作纪律。 2、申请上级医院会诊时,工作人员需充分准备会诊病例的相关检查资料,按照要求规范填写远程会诊申请表。

3、对协作医院会诊时,通知医生按照约定时间参加会诊,会诊专家遵守职业道德、本着严谨的精神给予会诊意见。 4、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远程会诊工作,按照工作流程有序进行。 5、会诊人员严格按照计算机操作规程操作会诊中心的各种设备。 二、保密制度 1、为了维护患者利益,特制定本规定,医务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 2、严守秘密,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医院内外无关人员散布、泄露患者病情及隐私。 3、参加会诊工作人员不得随意传播会诊内容,特别是涉及病人隐私的病情。 4、调岗、离职时,必须将自己经管的会诊登记资料交接管人员,不得私自带走或销毁。不可随意移交给其他人员。 三、设备保养及维护制度 1、会诊中心的各种硬件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机器的除尘和清洁工作。 2、会诊数据必须定期备份,每个月必须统计一次。 3、会诊中心人员必须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一旦遇到故障,必须及时进行维修;会诊中心机器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 4、每日会诊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当关闭机器设备的电源。 5、设备专职专用,不得在会诊专用计算机上安装其他与会诊无关的软件。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 一、为搞好电气设备试验,公司建立电器试验室,各工程处(厂)成立电气试验组,配有负责电气试验的技术人员,配备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的试验人员,装备相适应的仪器、试验设备等。 二、电气试验必须执行“煤矿电气试验规程”,和水电部“电气设备交结和预防性试验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国家有关规程。 三、公司电气试验室负责本系统35KV及以上电气设备试验工作,以及各单位委托的电气试验项目;各处(厂)电气试验组负责6KV及以下电器设备的检查、检修、调整试验工作。 四、电气试验工作,要根据编制批准的试验计划实施,试验后要进行验收,并办理必要的手续。 五、要加强电气试验工作的技术管理,建立健全主要设备历年来试验资料和档案,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趋势,不断提高试验技术水平。 六、对新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按新安装交接试验标准进行,并写出详细的试验报告,交使用单位。 七、电器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开关、电缆等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规定做检查、测试、调整和电气试验。 八、每年冬季,避雷器要退出运行,每年雨季三月一日前对防雷电设施,接地装置进行预防性试验,合格后方准投入运行,定期对输电线 第 2 页共 2 页

路进行巡线检查,排除故障隐患。 九、井下电气试验的安全措施,应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验调整工作结束后,需经防爆员检查签字后方可下井投入使用,井下三大保护严格按“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进行,继电保护定值不经主管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批准,不得任意更改。十、电器设备使用的绝缘油,要进行定期试验、化验,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进行”,油断路器多次跳闸和故障后,应取油试验。 第 2 页共 2 页

医院远程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关于印发《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科室: 我院远程医学中心在院领导的重视下,在安徽省立医院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顺利竣工,为规范管理,理顺远程会诊工作流程,解决我院疑难危重病例诊治,促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特制定中煤矿建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望认真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O一五年七月三十一日 附件:1、《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 2、远程医学中心工作人员职责 3、远程会诊申请单(样表)

附件1: 远程医学中心管理暂行规定 为规范我院远程医学中心管理,理顺远程会诊工作流程,解决我院疑难危重病例诊治,鼓励医务人员通过远程会诊等渠道提高技术水平,同时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及《安徽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管理规定》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一、组织管理及工作人员职责 根据院领导安排,远程医学中心由医务处、科教科负责管理,暂设兼职人员3名,信息中心协助技术支持。工作人员职责见附件2。 二、远程医学中心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一)服务对象和作用 远程医学可满足医生和患者双方的需求。根据医生和患者的信息需求,远程医学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宽,目前已应用于如下方面: (1)远程诊断:包括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学诊断、中医辨证诊治、超声诊断、内镜诊断等。

(2)远程会诊:治疗方案会诊、手术方案会诊、明确临床诊断、治疗等。 (3)远程信息共享:实现各卫生单位、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远程教学、视频会议等。 (二)远程会诊信息的处理 远程医疗服务需处理的主要信息有: 1、图片文件:病理片、B超图片、皮肤病变部位照片。 2、影像文件:内镜图片及录像、CT片、X光片、MRT等。 3、文本文件: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 4、波形文件:心电图、脑电图等。 (三)以下情况均可申请远程医学中心协助: 1、医生单方面需求(即患者没有提出会诊要求),需要上级医院协助进行病 理、X光片、CT片、MRI片、内镜录像(图片)以及其它临床医技诊断的需求; 2、门诊或住院患者提出,要求上级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以明确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的需求; 3、各科室或科教科有远程实时教学需求或其它需要上级医院专家帮助的各种需求; 三、远程会诊工作流程 (一)和上级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流程 1、凡需要远程医学协助的科室,根据需求的紧急程度,需提前1-3天向远程医学中心(远程医学中心地点设在门诊三楼职工书屋旁)提出申请,紧急情况下可随时提出申请。远程会诊和普通会诊一样,均需报医务处同意并备案。如有远程教学活动需相关科室参加的,也可由科教科直接通知相关人员参加。

医院远程医疗项目实施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需求.................................. 1.1需求内容 ............................................. 1.2项目要求 ............................................. 第二章需求分析.................................. 第三章解决方案.................................. 1.1接入方案 ............................................. 1.2终端设备选择 ......................................... 1.3设备配置 ............................................. 第四章通讯资费.................................. 1.1MCU设备报价.......................................... 1.2终端设备报价 ......................................... 1.3数字电路报价 ......................................... 第一章项目需求 需求内容 (1)近期规模:急需实现4所医院远程医疗的可视指导; 具体接入地址如下: 1、云南省昆XX楼 2、海南省医院 3、XX县人民医院 4、XX县人民医院 (2)远期规模:实现国内所有需要帮扶的医院远程可视指导,数量少则几十所,多至几百所。 (3)系统需求:各个医院可与XX医院医生、专家进行面对面进行沟通,XX医院设置控制中心,可视设备可直达各医生、专家办公 室。 项目要求 A、网络安全可靠、质量稳定; B、全部采用双流高清设备,配备50′液晶显示器; C、专线接入,网络带宽要求2M以上; D、价格相对实惠(各接入医院的终端设备需接入医院自行支付,需 考虑各接入医院的实际接受能力); E、具备可升级扩容要求。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教学内容

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XXXXXXX第一医院远程 会诊中心建设建议 一、背景 我院是国内一所大型的综合性三甲医院,辽宁省三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目前,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1631张,每年救治来自辽宁、内蒙、吉林、河北等地的门诊患者6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5.6万人次。近些年随着患者对诊疗的要求提高,信息化和交通的发展,众多患者分流到北京、沈阳等大的综合性或专科医院就诊。使我院的患者流失,不但影响我院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我院的社会形象。如何解决患者的越来越多的外诊?远程会诊中心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当务之急。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网络科技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它通常包括:远程诊断、专家会诊、信息服务、在线检查和远程交流等几个主要部分,它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实现对医学资料和远程视频、音频信息的传输、存储、查询、比较、显示及共享。 建立一个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对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促进患者本地就医具有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 远程医疗在当今世界医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将区域中心医院与国内先进医院连接起来,最大程度发挥医学专家的资源能力,形成一个大范围的综合医疗网络服务体系,从而减小了因为地域环境、医疗水平及部分设备的差别所造成的在诊断疑难病症上的困难。 二、项目意义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也将越来越在我们的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1 )远程会诊平台建设可以缓解老百姓到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可以使我们医院的疑难病人或是有外诊需求的病人及时高效地得到高级医院专家的快速有效诊断,使治疗方案变得明确,早诊断、早治疗,帮助患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患者可能在专家指导下在我院治疗。 (2)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远程医疗具有信息成本低廉、受众面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若能将这个无形的沟通桥梁搭建于医生和患者之间,可以预见的是,远程医疗可跨越时间和地域造成的阻碍,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享有稀缺的医疗资源,从而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3 )逐渐形成大病大医院,小病小医院的就医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率。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居民也能享受到先进的省,市医疗资源。当我区域居民有了病,不必非要到大型医院才能放心诊断,可以通过当我院的远程医疗享受到专家的服务,进而带动一种“大病大医院,小病小医院”的就医模式。平台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精编】安徽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1概述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建设目标1 1.2.1总体目标1 1.2.22011年目标2 1.3项目建设内容2 1.4项目建设工期4 1.5项目建设依据4 1.5.1国家与行业标准4 1.5.2技术标准与规范4 2项目建设原则5 3项目建设需求6 3.1系统业务需求6 3.1.1远程医疗业务需求分析6 3.1.1.1大型综合医院7 3.1.1.2基层医院7 3.1.1.3政府部门8 3.1.2远程医疗管理需求分析8 3.2系统数据需求9 3.3系统功能需求9 3.4系统性能需求10

3.5系统安全需求10 4项目建设总体规划11 4.1系统总体框架11 4.2系统业务框架12 4.3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12 4.3.1业务管理流程规范13 4.3.2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制度13 4.4数据采集方案设计13 4.5基础硬件设施设计15 4.5.1网络及硬件设计15 4.5.1.1网络架构设计15 4.5.1.2数据中心设计16 4.5.2安全保障体系规划16 4.5.2.1物理安全16 4.5.2.2网络安全17 4.5.2.3系统安全17 4.5.2.4数据安全18 4.5.3应用安全18 4.5.4安全管理制度18 4.6远程医疗系统软件功能设计19 4.6.1远程应用集成平台19 4.6.2远程医疗管理中心20 4.6.2.1申请管理20 4.6.2.2财务管理20

4.6.2.3专家管理20 4.6.2.4统计分析20 4.6.3基层远程医疗服务中心21 4.6.3.1远程会诊系统21 4.6.3.2远程诊断系统22 4.6.3.3远程预约及双向转诊28 4.6.4高端远程医疗服务中心31 4.6.4.1病理远程诊断31 4.6.4.2远程监护32 4.6.4.3远程手术指导33 4.6.5远程医疗培训中心(含远程数字资源共享)33 4.6.6远程医疗申请工作站34 4.6.7远程医疗服务工作站34 4.6.8远程医疗培训工作站35 4.7会诊场地装修36 4.7.1房间条件36 4.7.2室内装修36 4.7.3室内布局36 4.8安全建设方案37 4.8.1物理安全37 4.8.2网络安全37 4.8.3系统安全37 4.8.4数据安全38 4.8.5应用安全38

医院-手术示教、远程会诊系统方案

3.6手术示教、远程会诊 3.6.1医疗手术示教系统功能 网络数字医疗手术示教系统是一套基于医院内部网络的视频通信系统,其集视频现场监控、视频即时双向交互、视频存储共享、远程视频浏览等功能于一体,主要由手术示教系统组成。通过该系统,不但可以实现方便的远程手术观摩和教学,而且可以实现快捷的远程指导,其中核心功能如下: 3.6.2实时远程手术教学 手术示教是医院进行临床教学的必要手段,为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感染率,医院手术室都制定了手术室观摩人数控制指标,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人数,这就造成了实习医生学习观摩手术的机会大大减少,不利于提高实习医生的学习质量。采用网络数字医疗手术示教系统可以在手术室外通过大屏幕观摩手术过程,进行实时教学。既减少手术室内交叉感染,又保障了手术室内无菌要求,同时也扩大了手术示教的范围,从而摆脱了传统示教模式在时间、空间和人数上的限制。 一个手术室可以支持多个远程教室同时观看手术过程,同时进行学习。 3.6.3实时专家远程会诊 通过网络数字医疗手术示教系统,专家无需进入手术室,可以通过在观摩会议室实时观看手术的高清画面,与现场医生一同对患者进行确诊,并进行手术指导;当现场手术较为复杂时,借助网络通过教学终端组成手术研讨会,及时解决手术疑难问题。 多个医学专家可以在局域网任意点连接同一个手术室,每个医学专家可以在网络任意点连接多个手术室,进行手术指导和讨论。 通过网络数字医疗手术示教系统可以对手术影像和场景视频进行全程的实时记录,并进行高质量、长时间的存储,用于日后教学。有些具有争议的手术,可以利用这些视频资料作为科学判断的依据。手术后对照这些影像资料进行学术探讨和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医生的手术水平。

电气试验管理规定

电气试验管理规定 1、目的:为了切实保证生产试验中人身设备的安全,杜绝人身伤害及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利用率,保证电气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公司 3、电气试验申请程序 3.1需试验的人员必须向技术部电气主管提出书面申请,附需试验设备的相关资料,说明实验目的,技术手段。 3.2经技术部电气主管同意后方可进行试验。 3.3在实验完毕后需向技术部电气主管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见《电气试验报告模板.doc》),并由技术部文员存档。 4、电气试验管理细则 4.1生产部电工班负责设备及资料的保管、保养和维护,必须保证电气设备完好。 4.2生产部电工班人员负责电气设备的电气试验,必须掌握所负责的试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性能,能熟练操作使用所试验的仪器,必须保证电气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4.3申请人负责试验设备的现场保管、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辅助材料和工具的提供等。 4.4试验时申请人必须服从技术部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安排,任何人不得私自使用电气试验设备,任何人禁止在正在试验的电气设备上从事其他工作。 4.6试验人员使用试验仪器时,必须按照安全规程及设备本身的要求做好安全措施,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严禁盲目作业和误操作。 4.7若试验在当天完不成时,下班后试验设备需恢复原状,申请人负责保管并且保证试验设备完好无损,在此期间严禁其他人员动用试验设备。 4.8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在三日内将试验的数据及调试报告形成书面资料 5、考核办法:电气设备试验期间,任何单位不遵守本规定引起的一切责任由该单位承担并且对责任人按公司规定严肃处理。

远程会诊中心管理规定

安徽省远程会诊中心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我省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和基层医疗水平,便于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得到方便、及时、有效、优质的诊疗服务,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促进我省远程医疗会诊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远程会诊,是指医疗机构之间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实现跨地域医疗会诊。 第三条本办法仅适用于本中心开展的远程医疗会诊。 第二章机构设臵与职能 第四条安徽省远程会诊中心由专家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基层远程会诊分中心(县、市医院)、各网络单位(包括一级及以上各类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以及管理、信息、收费等部门组成。 第五条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管理工作在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由省立医院院外医疗部负责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能是:(一)组织和协调中心远程医疗会诊工作; (二)制定远程医疗会诊的流程和考核标准;

(三)远程医疗会诊专家资格的认定; (四)远程医疗会诊专家的推荐,建立并及时公布和更新安徽省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库; (五)收集和管理远程医疗会诊资料; (六)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全省远程医疗会诊相关信息,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参考; (七)负责审核加入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单位的资质,并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安徽省立医院信息中心在省卫生厅信息中心的指导下负责实施技术保障、会诊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六条各市、县可依托本地的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分中心,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卫生厅备案。 第七条设立中心或分中心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中心或分中心建设方案; (二)依托单位《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复印件; (三)辖区内各网络单位管理人员与会诊医师人员名单; (四)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远程会诊实施计划方案

基层远程医疗会诊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的问题,国家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远程会诊,并提出资源整合、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为充分利用远程会诊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卫生部提出了中西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 建立以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系统和以国家级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会诊系统。5家县级人民医院开展基层远程会诊。 二.建设原则及目标 (一)建设原则顶层设计,统一标准: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建设。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技术成熟,互联互通:充分考虑远程会诊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于扩展升级。保障安全,注重实用:信息及系统安全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远程会诊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二)总体目标建设以人民医院为省级远程会诊中心的的基层远程医疗会诊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诊断等功能,促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有效加强我省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未来实现与部级远程会诊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三、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架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采用B/S架构,大集中模式,具备可扩展性时机成熟时可在各地区建立地区级平台。系统由一套软件、一个网站、一个数据中心构成,组网采用10MB/4MB光纤专线组成。 一套软件:按照卫生部技术方案要求设计具体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软件开发商进行平台开发。 一个网站: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服务网,用于远程视频教学录像点播、远程视频教学信息的通知、数字共享资源的查询、阅览等。 一个数据中心:省级建立远程医疗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管理系统的中枢,实现各类远程医疗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为远程医疗各应用系统,如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支持。 网络:采用初步建成的卫生信息专网进行组网。整个系统包括远程会诊管理、病历资料采集、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视频会议、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数据中心、电子身份认证、短信平台、费用结算等子系统。 (一)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按照实现方式,远程会诊包括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 1、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间的实时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患者的临床需求,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会诊专家对异地病床上的患者视频画面进行远程控制;针对危重症患者,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传输,为会诊专家提供连续、动态的诊断依据。 2、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间的非实时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申请

远程会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系统解决方案 XXX技术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目录 1. 项目概述...............................................................................................................................- 1 - 2. 项目设计...............................................................................................................................- 2 - 3. 系统架构...............................................................................................................................- 4 - 3.1. 网络拓扑...............................................................................................................- 5 - 3.2. 服务器部署...........................................................................................................- 6 - 3.3. 应用模式设计.......................................................................................................- 6 - 3.3.1. 系统组织管理...............................................................................................- 6 - 3.3.2. 应用模式.......................................................................................................- 7 - 3.4. 功能设计...............................................................................................................- 8 - 3.4.1. 实时音视频交互功能...................................................................................- 8 - 3.4.2. 多种移动终端接入功能...............................................................................- 9 - 3.4.3. 会议管理功能...............................................................................................- 9 - 3.4.4. 会议录制和回放功能................................................................................ - 10 - 3.4.5. 电子白板协同操作功能............................................................................ - 10 - 3.4.6. 桌面及程序的共享功能............................................................................ - 10 - 3.4.7. 同步播放多媒体文件功能........................................................................ - 10 - 3.4.8. 文件分发功能............................................................................................ - 10 - 3.4.9. 电子投票功能............................................................................................ - 11 - 3.4.10. 文字交流功能............................................................................................ - 11 - 3.4.11. 会议模式支持功能.................................................................................... - 11 - 3.4.12. 远端会场控制功能.................................................................................... - 11 - 3.4.13. 广播轮巡.................................................................................................... - 11 - 3.4.14. 会议锁定功能............................................................................................ - 12 - 3.4.15. 用户权限管理功能.................................................................................... - 12 - 3.4.16. 界面加水印................................................................................................ - 13 - 3.4.17. 移动APP功能 ........................................................................................... - 13 - 3.5. 设备参数............................................................................................................ - 13 - 3.5.1. 视讯MCU服务器...................................................................................... - 13 - 3.6. 应用安全............................................................................................................ - 17 - 3.6.1. 会议终端推荐配置.................................................................................... - 18 - 3.6.2. 带宽容量需求设计.................................................................................... - 18 - 4. 售后服务............................................................................................................................ - 20 - 4.1服务内容.............................................................................................................. - 20 - 4.2 服务形式............................................................................................................. - 20 - 4.3服务承诺.............................................................................................................. - 2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