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

章节(课题)名称物态变化复习(一)学时 1 总课

17

三维目标知识

技能

1.知道常用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2.正确使用温度计;

3.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异同点;

4.会用汽化和液化解释一些现象。

过程

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

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生特征分

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误区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

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

影响。

复习提问

教学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

2.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

3.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现

象的辨识

讲解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

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学生思考

讨论问题创设情境

二、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温度计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及使

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

人体读取。

②用前需甩实验室温度计

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②不能甩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1℃①不能离开被测②不能甩

三、物态变化

1、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大家相互

讨论

引入课题

培养学生认

识图象、利用

图象的能力

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的物体(或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或自身)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因素:

a、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c、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相同气压下,不同液体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液体沸腾条件: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热。沸腾时要吸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5)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气体液化时要放热。

(6)发生液化的两个条件:

a、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b、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

2、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放热。

(2)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相同。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非晶体。(3)熔化和凝固规律

a、晶体在达到熔点(凝固点)时,继续吸收(放出)热量才能熔化(凝固),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b、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物质由硬变软、变稠、再变稀;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物质由稀变稠、变硬。

(4)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a、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b、晶体的凝固条件:温度要降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

3、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固体升华时要吸热,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气体凝华时要放热。

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

A.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白墙变黑,且刷不净

B.在一杯水里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全杯水都变红

C.打开装香水的瓶盖,香味四处飘逸

D.煮稀饭时,米粒在沸腾的水中翻滚

2.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16.2℃ B.18.1℃

C.19℃ D.20℃

3.如图2-3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

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个为学有余力

性化教学学生所做的调整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

板书设计一、物质的三态

二、温度的测量

三、物态变化

教学反思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 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 一、温度 1.温度的意义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2)“三要”。(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蒸发沸腾 不同点发生部位剧烈程度温度条件温度变化影响因素 相同点 【对应训练】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归纳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变化教案.doc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态变化教 案 物态变化是什么意思?物态变化包括汽化和液化,八年级的同学需要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第一部分 一.教学内容: 3 汽化和液化 4 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二. 重点、难点: 1.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4. 知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三. 知识点分析 三汽化和液化 1.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沸腾现象: 探究水沸腾的特征: 1观察实验现象: 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沸腾前;二是沸腾中;三是移去火源之后。 具体观察思考内容: ①首先开始给冷水加热时,在什么地方形成气泡并考虑气泡是怎样形成的? ②继续给水加热观察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同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③当水沸腾时,观察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大小有什么变化?同

时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温度计的示数能说明什么? ④撤掉酒精灯,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 2沸腾的特点: ①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汽化现象。②沸点: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③沸点与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关系:压强增大沸点升高,压强减小沸点降低。④液体沸腾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 蒸发现象: 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 2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控制变量法:增大减少液体的表面积,提高降低液体的温度,加快减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都可以影响液体的蒸发。 2.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任何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A符合题意;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 C、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但风不能降低室温,C不符合题意;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 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 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D. 空调电流约1A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 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 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

九年级物理《物态变化》中考总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章节复习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 掌握物态变化的规律及特点。 3. 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 掌握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框架;明确熔化、汽化与液化是中考物理中的高频考点; 难点: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1、 温 度 (1)温度的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①单位 摄氏度 符号 ℃ ②规定 0 ℃是指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 ℃是指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沸水的温度 2、 温 度 计 ①结构 玻璃泡、圆柱体、刻度线 ②测量范围 0~100 ℃ ;分度值1℃ ③内装液体 煤油或水银 ④使用前要观察 量程 和 分度值 ⑤使用方法: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中、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实验 室温度计 结构上 有无缩口(弯管) 量程与分度值0~100℃与35~42℃),1℃与0.1℃ 使用上 可否取出读数,是否需要甩动 (3)体温计 ①结构 玻璃泡、圆柱体、刻度线、缩口(弯管) ②测量范围 35℃~42℃ ;分度值0.1℃ ③内装液体 水银 ④与实验室温度 计的不同之处 (4)水银温度计的优点 水银的比热容小,测量的精确度高 (5)酒精温度计的优点 凝固点低,适合寒冷地区使用 (1)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3、熔化和凝固(1)定义:熔化由固态到液态;凝固由液态到固态 (2)固体的分类 (3)晶体 (4 )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非晶体糖、沥青、蜡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熔化规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凝固规律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熔化规律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凝固规律凝固时,继续放热,温度降低 4、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是指由液态到气态,汽化要吸热 ②两种方式 (1)汽化 特点: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特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蒸发 ①液化是指由气态到液态,液化要放热 ②两种方法 (2)液化冷却 加压 (1 (2 5、升华和凝华 6、自然界的水①冰的形成凝固;②霜的形成凝华; ③露的形成液化;④雪的形成凝华; ⑤雾的形成液化;⑥雹的形成凝固; 基础型练习题:课件上边讲边练教学后记: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

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②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③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②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使学生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②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难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三、导入新课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所以食物容易被煮熟. 电冰箱也是家庭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学完本节后,相信你会得到答案. 四、教学过程: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2.地球上水的循环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训练及答案

专题训练二 物态变化 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物态变化,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会用温度计测温度;能区分不同的物态变化,理解物态变化的条件;能解释生活及自然界的单间现象;能识读有关物态变化的图线. 中考命题热点: 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表的正确使用与注意事项;结合社会热点、生活问题考查物态变化知识,倡导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分别滴入几滴红墨水,会观察到 的颜色较快变得均匀,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2.图2-1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 3.某人在配制酒精溶液时,把10ml 的酒精倒入10ml 的水中,摇晃混合后发现总的体积小于20ml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4.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5.防“非典”期间,常用消毒液加热熏蒸的办法对病房空气进行消毒处理.从物理上说,对消毒液加热是为了 ,弥漫到空气中是一种 现象. 6.气体打火机的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 7.将烧红的铁棒插入水中,会听到“嗤嗤”的声音,同时看到水面上方出现的“白气”,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是 后是 . 8.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而城市的平均气温高于周围乡村,这种现象称为 效应. 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 10.如图2-2,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 种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甲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 20 10 10 20 甲 乙 图2-1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 章节(课题)名称物态变化复习(一)学时 1 总课 时 17 三维目标知识 技能 1.知道常用温度计原理及构造; 2.正确使用温度计; 3.知道汽化和液化的异同点; 4.会用汽化和液化解释一些现象。 过程 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 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生特征分 析 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误区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 温度不变特征。 3.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及 影响。 复习提问 教学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溶解曲线的辨识。 2.液体沸腾的温度曲线特点 3.实际生活环境下水的物态变现 象的辨识 讲解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 知识梳理 一、物质的三态 1、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冰、雪、霜、雹是固态; 水、露、雾是液态,烧水做饭时见到的“白汽”也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学生思考 讨论问题创设情境

二、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3、温度的测量 (1)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4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温度计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及使 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 人体读取。 ②用前需甩实验室温度计 测温物质为酒精-20℃—100℃1℃①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②不能甩寒暑表测温物质为酒精-30℃—50℃1℃①不能离开被测②不能甩 三、物态变化 1、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体汽化时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大家相互 讨论 引入课题 培养学生认 识图象、利用 图象的能力

《物态变化》复习课 教案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一、六种物态变化 附题单: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有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 蒸发和沸腾 (二)液化: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物态变化》章末复习 一、六种物态变化 二、熔化与凝固 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 2.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3. 三、汽化与液化 (一)汽化(吸热) 1..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持续加热。 3.液体在的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升高。 (二)液化(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_________。 练习题 1. 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河水结冰 升华 露水的形成 凝华 冰化为水 凝固 冰冻的衣服被晾干 熔化 雪的形成 液化 放在阳台上的水逐渐变少 汽化

初二物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教案

一、温度 1、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换算关系T=t+273K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 2、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了解温度计的一些构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上面的玻璃管做均匀且细的目的是: 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以及,体温计玻璃泡上方设计细小的缩口的目的是: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①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融化、溶化、熔华)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如,海波、冰、石英水晶、各种金属;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如,松香、玻璃、沥青、蜡、食盐。 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图象分别为: 分别从状态、吸放热、温度变化等方面,试描述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例子大全

说明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冬天,河内冰层的形成 (2)雾的形成 (3)霜、雪的形成 (4)寒冷的冬天,室内窗户玻璃上形成的冰花 (5)用久的日光灯两端管壁发黑 (6)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 (7)冰箱冷冻室里的冰变小 (8)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 (9)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10)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 (11)暖瓶口出现朦胧的“白气” (12)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 (13)铁矿石变成了铁水 (14)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1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 (16)冰雕没看见“化”就变小了 (17)从冰箱里拿出的汽水瓶子上面有一层“汗” (18)冬天开车出行,发现汽车前车窗的玻璃上有一层水雾 (19)①冰棒从冰柜里拿出后,发现冰棒粘着白花花的“粉” ②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冒“气”; ③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外出“汗” (20)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21)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22)对烧瓶中的固态碘微微加热,发现固态碘消失,出现紫色的碘气体(23)天气炎热,吃冰糕降温解暑 (24)把钢水浇铸成各种零件 (25)新鲜蔬菜放时间长了,容易干瘪 (26)有人发烧,手心脚心涂抹酒精降温 (27)狗喜欢把舌头伸出 (28)开锅盖,带眼镜看不清,哈上一层“雾” (29)夏天自来水管“冒汗” (30)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 (31)夏季,冰雹的形成 (32)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 (33)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 ①先向外拉动活塞,乙醚液体消失 ②再推压活塞.观察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 (3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①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 ②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初二物理教案-物态变化

初二物理教案物态变化 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 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欣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 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猜想:〔……〕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 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 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3)、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4.1-2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实物、录像观察) 3、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 (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物态变化复习课_教案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升华和凝华,并能去解 释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2.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 3.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感知熔化和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知识联系起来,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2.感悟物态变化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对物态变化整章的知识进行建构。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 导入部分 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第五 章《物态变化》的学习,今天这 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章的知识做 一个总复习。物态变化与我们的 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并且是 中考的一个重点部分。我们着重 从三个专题来复习。 对本章知识提起高度 的认识,大致浏览题单上 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 的学习目标。 开门见山的方 式导入,说明 本章的重要 性,可以有效 提高学生的认 识。 专题一:六种物态变化 1.知识建构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题一 的“物态变化三角形”: 2.对应练习 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题, 教师来回走动,接收学生练习过 程中反馈的信息。 1.完成题单上的专题 一:“物态变化三角形” 中的六种物态变化以及 相应的能量转化关系,老 师予以指导和纠正。 2.完成对应练习第1题。 对六种物态变 化的讲解基本 到位,但是如 果在加些生活 中的例子辅 助,效果应该 会更好。 所花时间稍 多,可以让学 生分组做,使 课堂更加高 效。

人教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物态变 化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 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 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② 凝固 : 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 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蒸 发 沸腾 固 液 热 热 升华 吸凝华 放热

沪科版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2013年全国物理中考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2013·丽水)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 答案:B (2013·东营)3.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 答案:B (2013·德阳)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答案:B (2013·福州)8.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 答案:D (2013·宜昌)3、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 答案: A (2013·哈尔滨)1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答案:B

(2013·福州)26.(5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不同。 答案:(1)高(2)92 (3)98 <质量 (2013·庆阳)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 答案:B (2013·武汉)21.(3分)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过程中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 . 答案:蒸发;吸收;减少 (2013·广东)10.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课题物态变化课型复习课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主要涉及了温度的概念,固、液和气三种物态,以及三态之间的变化过程。通过本章的复习,使学生巩固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等自然现象,及物态变化中伴随的吸放热等基本特点。并且会利用物态变化规律解释现象。 学情分析 由于本章知识贴近生活,知识体系简单,学生学习较好,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有些物态变化只 能理解,不能直接感受,需要记忆的概念例子也比较多,容易混淆,因此,掌握还不够扎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物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常用温度计的原理,会测温度 3.知道物态变化的几种具体形式、产生的条件和吸、放热情况 4.能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列表、图像等方式分析、总结、概括和归纳知识

2.通过对各种现象的分析,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形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助人、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能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 2.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学方法列表、讨论、讲解、总结

教具投影仪、温度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知识体系投影出示知 识结构 教师巡视 学生自己复 习 巩固知识点 二、应用知识1.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前应首先了解温度计的 ______、_______和_______. 思路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要了解它的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如图是液态温度计的结构 示意图.(测量前要了解温度计!) 答: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分度值 2: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要求中正确 的是( ) 引导学生回 顾测量工具 使用方法 生讨论交流 后全班交流 让学生会用 所学知识解 释问题做到 学以致用

中考物理大全物态变化

07年物态变化中考试题汇编 选择题 1.(07年福州市)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 液化 D. 汽化 2.07广州 (江苏镇江)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A.凝固现象 B. 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 升华现象 7.(江苏南京)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2) B .(2)(4) C. (1)(3) D .(3)(4) 4.(山东济宁)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4. (山东大纲)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 威海市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 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物质 水 水银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9(山东潍坊)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C.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 07年烟台市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D A.熔化B.凝华C.汽化D.升华 20. 07年四川绵阳市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6、四川省自贡市2007年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升华、熔化、液化 B.凝固、汽化、凝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液化、凝固、凝华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 A.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时细 B.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 (07年北京)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 B. 汽化 C.液化 D. 熔化 2.茂名市2007年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3.2007年广东省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桂林)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

初二物理教案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设计意图 冬天,气温低,水会结冰,说明物态是会变化的,而物态变化又是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系的,物理学上是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这一工具对物体的温度进行具体的测量。教材以说明书的方式,讲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材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栏目,介绍了“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温度问题的思考。 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复习后,重新回到水循环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水在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概括,突出学生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作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1 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能正确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关注环境温度变化的原因。 4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放热条件 5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6 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危机,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7 感知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8 探究家庭或学校用水中的节水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测量温度 3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4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具和学具 学案;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水污染 课前准备 请设想你是一个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员,以水的循环将你所知的物态变化的知识编成讲座稿。要求:归纳六种物态变化知识,并列举自然或生活中实际例子、介绍相关实验辅助说明。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教材、教学参考书、物理中考指导、评价手册 教学评析 本节课通过温度计的使用作为切入点,把物态变化的复习贯穿在水循环的复习当中,浑然一体。通过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教案

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概念,知道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知道温度计的原理、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4.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知道熔化过程吸热,凝固过程放热。 5.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6.知道汽化现象和液化现象,知道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7.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能够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知道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教学方法 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本章知识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投影片),并回答: (1)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单位是如何规定的?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3)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放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4)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点? (5)什么叫熔点和凝固点? (6)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的两种方式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常用的液化方法有哪些? (7)什么叫升华和凝华? 2.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初中物理中考: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 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 一、温度 1.温度的意义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 3.温度计: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 1.熔化和凝固: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 (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 (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 方法提示 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 (1)“一看二清”。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中考题展示 一填空题 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 ;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 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4.右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 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 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的熔化过程需 热. 5.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人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 二、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 〕 A. 固态 B. 固、液共存状态 C. 液态 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

2017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2017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一、选择题 1.【2017?营口卷】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A.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 C.“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分子的运动;液化及液化现象 2.【2017?营口卷】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同学们感觉舒适的教室内温度是36℃ B.一本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300g C.中考体育1000m测试的达标时间为6min D.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6m 【答案】B 【解析】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23℃,故A不符合实际;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300g,故B符合实际;中考体育1000m测试的达标时间为4min,故C不符合实际;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3m,故D不符合实际;故应选B. 【考点定位】温度;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3、【2017?深圳卷】下列数据符合常识的是()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电视机的功率约为2kW C、洗澡水温度约为80℃ D、我国某种新型客机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答案】A 【解析】 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在100g左右,两个鸡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100g左右,故A符合实际;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流在0.7A左右,其额定功率在P=UI=220V×0.7A≈150W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0℃,故C不符合实际;光的传播速度在3×108m/s左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340m/s左右,目前人类发明了超音速飞机,但不可能制造出超过光速的飞机,故D不符合实际;故应选A。 【考点定位】温度,质量的估测,电功率 4、【2017?深圳卷】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5. 【2017?青岛卷】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可以超过它的量程 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左盘 C.使用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D.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马上读数 【答案】C 【解析】 A、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故A错误; B、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B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