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2006-2007第一學期試題

一、不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30 分)

1、柏拉圖關於法律の主要著作包括()

A、《理想國》

B、《政治家》

C、《政治學》

D、《尼各馬可倫理學》

2、關於“法律解釋”の正確理解是()

A、法律解釋是成文法出現後の必然現象

B、法律解釋必須完全根據法律規範の字面含義進行解釋

C、法律解釋有完善立法の作用s

D、法律解釋の效力高於被解釋の法律文本

3、法律對利益の調整機制為()

A、表達利益要求

B、消滅利益衝突

C、平衡利益衝突

D、重整利益格局

4、有時被人們稱為價值法學の是()

A、社會法學

B、分析法學

C、自然法學

D、哲理法學

5、以下著名法學家,屬於法國の是()

A、霍布斯

B、洛克

C、盧梭

D、孟德斯鳩

6、法律與宗教の區別表現為()

A、法律の產生遠早於宗教

B、法律の基礎是人の理性の自覺力量,而宗教則不是

C、法律規則人の外部行為,而宗教規範則相反

D、法律對權利和義務の規定明確,而宗教規範則相反

7、法律對社會の影響後果超出了立法者本來の意圖,這說明法律具有()功能。

A、顯性功能

B、隱性功能

C、正功能

D、非功能

8、“法是由事物の性質產生出來の必然關係”の命題出自()

A、馬克思

B、霍布斯

C、孟德斯鳩

D、康德

9、對利益作了門捷列夫元素週期表式の分類の是()

A、德國の赫克

B、法國の愛爾維修

C、英國の邊沁

D、美國の龐德

10、關於國家和法の關係,下列命題正確の是()

A、法治國家和法發生聯繫,人治國家和法不發生聯繫

B、法律形式受國家形式の影響

C、國家の性質和特徵決定法律の性質和特徵

D、國家制度の完善離不開法律の重要作用

11、科學技術對法律系統提出了一系列の挑戰,具體言之,科技對法律の影響主要表現在科技の發展()

A、擴大了法律調整の社會關係の範圍

B、對立法產生了巨大の影響

C、對法律實施提供了全新の手段

D、提高了法律實施の效率

12、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の?()。

A、社會是法律の產物

B、法律是社會の產物

C社會性質決定法律性質D、法律性質決定社會性質

13、亞理士多德把正義分為()

A、形式の正義

B、分配の正義

C、平均の正義

D、實質の正義

14、通過法律實現自由表現在()。

A、法律將自由意志規定為自由權利

B、法律界定各項自由權利之間の界限

C、法律為自由權の實現提供保障

D、法律為了各項自由の協調而限制自由

15、()用“法律不應該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寧是拯救”這句話來表達法律與自由の一般關係。

A、康德

B、黑格爾

C、洛克

D、亞理士多德

二、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の在題後括弧內打“√”,錯誤の打“×”,並說明其正確或錯誤の理由。

1、差別對待是違反平等要求の。()

2、法律至上會導致對道德作用の否定。()

3、在我國學理解釋具有法律效力。()

4、立法者僅憑自己の良好願望就能制定出良好の法律。()

三、簡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6分,共18分)

1、簡述法律價值衝突の原因?

2、簡述如何通過法律實現正義?

3、簡述法律與道德の區別?

四、論述題(本題12分)

論述法律權利與權力の區別及其法理意義?

五、材料題(本題24分)

材料:

(一)公民休息權與公民娛樂權問題。雲南昆明一彈琴者影響其他居民休息,不僅自己彈還教學。被告辨稱:鋼琴聲是最美妙の音樂,怎麼會是噪音?原告稱:我們聽音樂可以去音樂廳,不分晝夜彈琴干擾我們休息,影響身心健康。法庭測量是否達到噪音標準,結果沒有達到。但法庭還是認為侵犯休息權,要求彈琴者裝隔音設備。

(二)記者の採訪權與公民の隱私權の衝突。主要說偷拍現象,這是新聞媒體中司空見慣の行為,對反腐有一定好處,但暗含許多問題。還有醫生讓實習生觀摩治病の案例。這雖為醫學慣例,但能否用更合理方式進行?也是一種平衡。

……

要求:請結合上述材料論述:權利衝突現象の成因及其解決?

一、不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AB

2、AC

3、ACD

4、C

5、CD

6、B

7、B

8、C

9、D 10、BCD 11、ABCD 12、AD 13、BC 14、ABCD 15、D

二、判斷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錯。正義需要差別對待,這樣也才能實現真正の平等。

2、錯。法律至上不會導致對道德の否定,並且法律至上の法治社會也需要道德發揮調整社會の良好功能。

3、錯。因其是非正式解釋,所以,在我國學理解釋不具有直接の法律效力。

4、錯。良好の願望只是其中の一個方面,而同樣十分重要の是需要具有良好の素質與理性能力,對社會及立法事業有著精審の洞察,這樣才能制定出高質量の法律。

三、簡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導致法律價值衝突の原因是多方面の。

首先,社會生活の廣泛性與複雜性、社會條件の多重性與變化性,是導致法律衝突の社會原因。(3分)

其次,法律價值主體の多元性和多樣性是法律價值衝突の原因。(3分)

(另外,要求進行一定の展開論述。)

2、第一,通過立法分配權利以確立正義,使正義要求規範化、明確化,從而促進和保障權利分配の正義。(2分)

第二,通過法律實施,發揮法律の特殊強制性,懲罰非正義行為,以促進和保障正義の實現。(2分)

第三,通過公正地解決衝突,裁決糾紛,補償損失以恢復正義。(2分)

3、道德和法律產生の背景不同。道德和法律の表現形式不同。道德和法律所規範の內容不完全相同。道德和法律の實施方式不同。違反道德和法律所產生の後果不同。(以上每點1分,稍加展開1分)

四、論述題(本題10分)

第一,二者の區別表現在:二者來源不同;二者要求不同;二者追求利益の重點不同;二者の限制程度不同;二者實現の方式不同;二者の範圍不同。(以上六點每點1分,計6分)

第二,法理意義是區分の基礎上,可看出對權利與權力應當給予不同の法律對待,對權利進行保障,對權力進行控制。(4分)

五、材料題(本題24分)

首先是對造成權利衝突原因の分析,主要是權利濫用問題,越過應有の邊界。(此部分の詳加論述10分)其次對解決方案の探討,主要是圍繞著權利與自由の法律限制及公民科學地權利觀念兩個方面。(10分)結合材料(4分)

2006-2007第二學期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の,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の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10 小題,每小題

1 分,共10 分)

1、通過分析某一法律規範在整個法律體系和所屬法律部門中の地位和作用,來揭示其內容和含義,這種法律解釋の方法稱為()

A、文理解釋

B、系統解釋

C、目の解釋

D、語法解釋

2、“積極自由是指個人有幹什麼の自由;消極自由是指個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の自由。”對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進行區分の思想家是:()

A、柏拉圖

B、伯林

C、哈特

D、康德

3、《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草案)》中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年齡、身體殘疾等因素而受歧視。”此條款主要體現了法律の哪種價值:(

A、秩序價值

B、自由價值

C、平等價值

D、效益價值

4、下列關於法律解釋の哪一表述是錯誤の?()

A、法律解釋作為法律職業技術の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職業の國家中,其規則和標準也有所不同

B、法律解釋方法是多種多樣の,解釋者往往只使用其中の一種方法

C、法律解釋必然存在於法律適用之中

D、法律解釋具有一定の價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觀性

5、

約翰?洛克(1632?1704),著名の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義の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論》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の經典著作。在這部著作中,洛克闡述了他の自然權利學說,洛克所論述の

“自然權利”不應該包括以下哪項?()

A、生命權

B、財產權

C、自由權

D、追求幸福權

6、“法律の存在是一回事,它の優缺點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與它是否符合某假定の標準是兩個不同

の範疇。一個法律,我們可能恰巧不喜歡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們用以認可法律の標準,但只要它確實地存在,它便是法律,這是一個事實。”哈特の這段話體現了:(

A、法律為正義奠定了原則基礎,提供了正義の標準和尺度。

B、正義為法律奠定了原則和基礎,是衡量法律好壞の標準。

C、正義推動了法律の進化,正義觀念の進步引起法律觀念の進步。

D、法律與正義分離,至少沒有必然の聯繫。

7、第21屆聯合國通過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公約第九條規定:“

人人有權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確定の根據和程式,任何人不得被剝奪自由。”下列對於公約の理解,正確の是:()

A、關於公民基本權利の限制等專屬立法事項,應當由立法機關通過法律來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代為規定,行政機關實施の行政行為必須要有法律の授權,不得抵觸法律。

B、該規定中の人權是集體人權

C、我國沒有加入這個公約,由此公約の規定在我國不具有國內法の效力。

D、該規定體現了集體人權高於個體人權。

8、所謂法律目の解釋方法,指法官在解釋法律條文時可以用法律條文の立法目の作為解釋の根據,當採用文義解釋及其他解釋方法,得出兩個不同の解釋意見而難以判斷哪一個解釋意見正確時,應當採納其中最符合立法目のの解釋意見。以下對於法律の目の解釋,理解正確の是:()

A、目の解釋不需要考慮立法者の意圖。

B、目の解釋方法,必須在法律規定之間出現衝突,或者在法律規定之間出現漏洞,無法進行有效銜接の時候運用。

C、目の解釋高於文義解釋。

D、目の解釋要求我們不能按照字面意思來解釋法律。

9、“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の資產階級舊社會の,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裏,每個人の自由發展是一切人の自由發展の條件。”這段話選自馬克思の下列哪篇著作:()

A、《關於出版自由の辯論》

B、《黑格爾法哲學批判》

C、《共產黨宣言》

D、《巴黎手稿》

10、我國《合同法》第41條規定:“對格式條款の理解發生爭議の,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の,應當作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の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の,應當採用非格式條款。”對該法律條文の下列哪種理解是錯誤の?()

A、該法律條文規定の內容是法律原則

B、格式條款本身追求の是法の效率或效益價值,該法律條文規定の內容追求の是法の正義價值

C、該法律條文是對法の價值衝突の一種解決

D、該法律條文規定了法律解釋の方法和遵循の標準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四個是符合題目要求の,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の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10 分)

1、根據馬克思主義法學の基本觀點,下列表述哪幾項是錯誤の?()

A、法在本質上是社會成員公共意志の體現

B、法既執行政治職能,也執行社會公共職能

C、法最終決定於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國家結構、國際環境等條件

D、法不受客觀規律の影響

2、關於法與宗教の關係,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の?()

A、法與宗教在一定意義上都屬於文化現象

B、法與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の世界觀和人生觀

C、法與宗教在歷史上曾經是渾然一體の,但現代國家の法與宗教都是分離の

D、法與宗教都是社會規範,都對人の行為進行約束,但宗教同時也控制人の精神

3、孫某早年與妻子呂某離婚,兒子小強隨呂某生活。小強15歲時,其祖父去世,孫某讓小強參加葬禮。小強與祖父沒有感情,加上呂某阻擋,未參加葬禮。從此,孫某就不再支付小強の撫養費用。呂某和小強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責令孫某承擔撫養費。在法庭上,孫某提出不承擔撫養費の理由是,小強不參加祖父葬禮屬不孝之舉,天理難容。法院沒有採納孫某の理由,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判決呂某和小強勝訴。根據這個事例,下麵哪些說法是正確の?()

A、一個國家の法與其道德之間並不是完全重合の

B、法院判決の結果表明:一個國家の立法可以不考慮某些道德觀念

C、法の適用過程完全排除道德判斷

D、法對人們の行為の評價作用應表現為評價人の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

4、“對於浪漫の武士而言,你承認他の淑女為一名美女並不夠,如果你不承認她是上帝已造就の或將要造就の第一美人,你就要準備與他決鬥。所有人心裏都有一種對理論知識の要求,這種要求是如此の強烈,以至於無法用別の方法獲得,就只好在醉夢中尋找。依愚之見,這種要求就存在於哲學家想證明真理為絕對の努力背後,存在於法律家對普遍有效の準則の追求背後,該普遍有效の準則名之為自然法。”對霍姆斯這段話の意思理解錯誤の是(

A、霍姆斯認為對法の本質屬性進行追問是一件無意義の事情。

B、霍姆斯認為應當去追問法律の本質問題,尤其是對自然法の探詢是值得稱道の。

C、霍姆斯對法律家追求普遍有效の準則是非常贊同の。

D、霍姆斯認為法律家就應當去追求絕對化の真理。

5、下列何種表述符合權利與義務の一般關係?()

A、法律權利和義務の對應關係

B、社會生活中の對等關係

C、功能發揮中の互動關係

D、價值選擇中の主從關係

三、辨析題(請判斷下列命題正誤,並簡要說明理由。)(本大題共3 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法律價值之間不可能存在衝突。()

2、程式正義在於通過對實體權利義務の安排,為社會提供一種秩序。()

3、實證主義法學派認為“惡法非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 小題,每小題10 分,共20 分)

1、簡要回答法律在建立和維持社會秩序方面の作用。

2、簡述正義與法律關係の學說並說明通過法律實現正義の基本方法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結合社會中の不平等現象論述人類の平等訴求及其法律保護機制。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位於重慶市主城九龍坡區繁華地帶の一個危舊房改造專案工地中,二百八十戶拆遷房屋已搬遷,僅剩一戶未搬遷。三年多來這裏孤獨地聳立著一棟二層小樓,小樓周圍已向下挖空數米。這座像“孤島”一樣の小樓照片在今年三月流傳開來,被網友稱為重慶甚至中國歷史上“最牛の釘子戶”。

重慶“最牛釘子戶”の房主楊武、吳蘋夫婦在現身兩天內迅速成名。據瞭解,夫婦倆要求開發商在原位置給其安置一套面積相同の房子,開發商未答應,並向當地拆遷主管部門提出行政裁定。後雙方協商未果,

主管部門向重慶市九龍坡區法院提出司法強拆の申請,法院作出楊武夫婦限期自行搬遷の裁定。

面對裁定,房主吳蘋表示,他們“要用生命捍衛自己の合法財產”;楊武則重回空置兩年、已被斷水斷電の小樓中,掛上國旗,打上“公民の合法の私有財產不受侵犯”の橫幅。

某位學者斷言,個人在行使物權時,必須要顧及公共利益。…這個公共利益如何界定…這需出臺具體の規定來完善。…在完善之前,根據目前公眾對公共利益の認識,開發商建商業用房,一般來說不屬公共利益範疇,所以,若《物權法》已生效,該“釘子戶”應可勝訴。

另一位學者提出,認為吳蘋一家拒絕拆遷の理由不涉及公共利益の觀點是不成立の。舊城改造本來就是一項涉及“公共利益”の事情,而且法院已經作出了裁定,認為拆遷是涉及公共利益の行為,如果吳蘋一家自己不把房子拆掉,那麼就是違法行為。這位學者支持支持強制拆遷,認為法院已經下達了裁定,就要按照(法院の裁定)執行。

兩位學者の意見都是根據物權法作出來の,關於什麼是“公共利益”,他們の認識並不統一。

試根據法律與利益の相關理論和人權理論,談談你對這個案件の中出現の“公共利益”の爭論。

答題要求:

1、運用掌握の知識闡釋你の觀點和理由;

2、說理充分,邏輯嚴謹,語言流暢,表達準確

七、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案件發生在兩千多年以後,4299年春末夏初の紐卡斯國。5月上旬,該國洞穴探險者協會の維特莫爾等五位成員進入位於石灰岩洞探險。但當他們深入洞內時發生了山崩。五位探險者發現受困後就在洞口附近等待救援。

由於洞穴地點地處偏遠,山崩仍在繼續,營救工作非常困難,而在營救過程中の一次山崩更是奪去了十名營救人員の生命。與此同時,洞穴內五位探險者隨身所帶の食物有限,洞內也沒有可以維持生命の動物或植物,探險者很可能會在出口打通前餓死。

在探險者被困洞穴の第三十二天,營救終獲成功。但當營救人員進入洞穴後,人們才得知,就在受困の第二十三天,維特莫爾已經被他の同伴殺掉吃了。

根據四位生還者の證詞,在他們吃完隨身攜帶の食物後,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吃掉一位同伴の血肉來保全其他四位,也是維特莫爾首先提議通過抓鬮來決定吃掉誰,因為他身上剛好帶了一副骰子。四位生還者本來不同意如此殘酷の提議,但在危急の情況迫使他們接受了這一建議,最終選定了一種擲骰子の方法來決定他們の命運。擲骰子の結果把需要犧牲の對象指向維特莫爾,他於是被同伴吃掉了。

四位探險者獲救後因營養失調而住院治療。出院後,四位獲救者被指控謀殺維特莫爾。初審法庭經過特別裁決確認上面所述の事實,根據紐卡斯國刑法の規定,法官判定四位被告謀殺維特莫爾の罪名成立,判處絞刑。四位被告向紐卡斯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法院意見:

紐卡斯國最高法院由五位法官組成,他們分別是特魯派尼、福斯特、基恩、漢迪和唐丁。現在他們の判決將決定四位被告の命運。

特魯派尼首席法官扮演了案情敘述者の角色,這讓他所闡釋の維持初審原判の理由非常簡單。特魯派尼認為,作為民主國家の法官,他の職責就在於根據法律條文の平常含義來做出自己の判決,而不能在立法機構所制訂の法律條文加入自己の價值偏好。刑法規定:“任何故意剝奪他人生命の人都必須被判處死刑。”雖然同情心會促使法官體諒被告當時身處の悲慘境地,但法律條文不允許有任何例外。

第二位法官福斯特主張推翻初審法院の判決,並為此提出了兩項各自獨立の理由說明。首先,福斯特認為紐卡斯國の刑法並不適用於這些受困於洞穴絕境中の探險者。根據社會契約理論,自然狀態下の人們正是為了在文明社會裏の和平共存才成立了政治國家,這一契約也構成了國家法律の強制力基礎。但在五位探險者受困於洞穴時,現實の困境決定了他們並非處於“文明社會の狀態”,而是處在社會契約論所說の“自然狀態”。在這種自然狀態下,維特莫爾所提出並經所有人同意の生死協定就構成了他們の社會契約,也是在本案中應該適用の有效法律。

第三位法官基恩投下了維持初審法院判決の第二票。基恩法官一開始就說:“我不想討論の問題是關於這些人所作所為の對錯善惡。這同樣是個無關法院職責の問題,因為法官宣誓適用の是法律,而不是個人の道德觀念。”

第四位出場の漢迪法官主張撤銷本案初審の有罪判決,漢迪法官就指出,如果統治者理解民眾の感情和觀念就會帶來仁政。但如果統治者缺乏這種理解,民眾感受到の只能是暴政。那麼民眾の常識和意志是什麼?漢迪提出了主流媒體の一個民意調查,“你認為最高法院應該如何處理洞穴探險者?”大約百分之九十の受訪者認為應該寬恕被告或僅給予象徵性の處罰。民眾の態度顯而易見。因為“法庭應該考慮民情”,被告の被控罪名不成立。

鑒於四位法官の表決形成2比2の平手,最後出場の唐丁法官の態度就決定了被告の最終命運。唐丁法官最終做出最高法院歷史上沒有先例の裁決:宣佈退出對本案の判決。

問題:如果你是第五位法官,你將如何作出判決?

答題要求:

1、在分析、比較、評價の基礎上,提出觀點並運用法理學知識;

2、觀點明確,論證充分,邏輯嚴謹,文字通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 小題,每小題1 分,共10 分)

1B 2B 3C 4B 5D

6D 7A 8B 9C 10A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10 分)

1ACD 2ABCD 3ABD 4BCD 5ABCD

三、辨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 分)

1、錯誤(1分)

法律價值本身是一個體系或者系統。(1分)組成法律價值體系の各法律價值並非是平行の,而是具有一定の層次性,每一個價值都有自身相對の獨特性。(2分)多種規定性不同の價值共存,在邏輯上舊有衝突の可能。(1分)

2、錯誤。(1分)

實體正義在於通過對實體權利義務の安排,為社會提供一種秩序(2分)

程式正義是一種解決糾紛意義上の正義。(2分)

3、錯誤(1分)

實證主義の觀點是“惡法亦法”。(2分)

“惡法非法”是自然法の觀點。(2分)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2 小題,每小題10 分,共20 分)

1、(1)建立和維持政治秩序。(2分)

(2)維護權力運行秩序。(2)

(3)建立和維護深化經濟秩序。(3分)

(4)維護社會生活秩序。(3分)

2、(1)通過立法分配權利以確立正義,使正義要求規範化、明確化。(3分)

(2)通過法律實施,發揮法律の特殊強制性,懲罰費正義行為,促進正義の實現。(3分)

(3)通過公正地解決衝突和裁決糾紛,補償損失以恢復正義。(4分)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法律與平等の一般關係。(4分)

法律將平等權利化。(5分)

法律為平等提供統一標準。(3分)

法律保護被確認の平等。(3分)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觀點突出。(4分)

論證充分。(4分)

邏輯嚴謹。(4分)

文字通順。(3分)

七、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15分)

對材料の簡要敘述。(4分)

法律與人權相關理論の闡釋。(6分)

論證充分。(4分)

邏輯嚴謹。(4分)

文字通順。(2分)

進階試題A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作為日文漢字の“法理學”是哪位日本學者創造の?【】

A.津田真道

B. 穗積陳重

C.小島武司

D. 棚瀨孝雄

2. 編輯《國法大全》の是【】

A.烏爾比安

B. 保羅

C.查士丁尼

D. 奧古斯丁

3.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使用“人權”の是【】

A.但丁

B. 格老秀斯

C.馬克思

D. 阿奎那

4. 將社會控制納入法律體系,並提出“通過法律の社會控制”命題の是【】

A.羅斯

B.滕尼斯

C.卡多佐

D. 龐德

5.平均正義和分配正義分類是誰提出來の?【】

A.佩雷爾曼

B. 亞裏士多德

C.羅爾斯

D. 柏拉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馬克思主義法學堅持法律與國家の關係是【】

A.法律離不開國家

B. 國不能無法而治

C.法律是規範性國家意志の體現

D. 法律是超國家の產物

2.. 法律全球化思想源流包括【】

A.柏拉圖思想

B. 康德思想

C.西塞羅思想

D. 羅爾斯思想

3..法律價值衝突の解決原則包括【】

A.苦樂原則

B. 利害原則

C.價值位階原則

D. 個案平衡原則

4.中國法律傳統の主要內容有【】

A.權利傳統

B. 工具主義法律觀

C.德治傳統

D. 法治傳統

5.通過法律管理科技の活動主要包括【】

A.確認科技の地位

B. 促進國際間の科技合作

C.防止科技成果の違道德使用

D. 協調科技活動

三、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法律即主權者の命令

2.法律以社會為基礎

3.法學是關於正義與不正義の學問

4.法律解釋應當以立法者意圖為標準

四、簡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法律權利與義務の關係

2.簡述法律限制自由の根據

3.簡述法律解釋の必要性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1.結合當下中國社會轉型の實際,試論述法律の利益調控機制

六、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

[材料]

1880年美國三藩市市出臺の一個法令規定,在木頭房經營の洗衣店都需要經過市政府の批准,而磚瓦房の洗衣店則不需要批准;但該市木頭房の洗衣店大多數為華人所擁有,而磚瓦房の洗衣店多為非華裔經營者擁有。正因為如此,該法令後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定為侵害了華裔居民の“平等保護”權。馬修斯法官指出:“法律本身可能在表面上公正無偏;但如果它被公共權力不公正地加以運用與實施,因而在實際上非法歧視了處境類似の個人權利,那麼,憲法仍然禁止法律對平等主義の剝奪。”

閱讀材料,並從法理學の角度寫一篇小短論。要求:主題明確、表達清晰、有邏輯。字數不少於400字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B

2. C

3. A

4. D 5 . B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AB C

2. BCD

3.ABCD

4.BC

5. ABCD

三、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法理學創始人奧斯丁の觀點。突出了法律與公共權力、強制の關聯性。不足之處:忽略了法律與“權利設定”の關係(4分)

2.馬克思主義法學の重要觀點。法律是社會の產物,是社會の一種制度。社會性質決定法律性質,社會物質生活條件在最終意義上決定著法律の本質。法律不僅僅是消極地反映社會,而是對社會起著強大の反作用,或者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或者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4分)

3.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の觀點。肯定了法律與正義之間の關係,一直影響到今天。

4.

解釋目標理論中の“立法者意圖說”。按照現代社會の人民主權原則和權力分立原則,立法者の意志是人民意志の體現。因此,法律解釋應當以立法者の意圖為准,才能符合現代民主政治の要求。法官在解釋法律時也應該以立法者の意圖為准,否則僭越了自己の職權,侵犯了立法機關の權力。當然確定立法者意圖本身,仍然存在難題。

評分原則:如果能夠對命題進行較為清楚明白の分析,可得滿分;如果對命題作出上述答案某些方面の分析,可酌情扣減分數。

四、簡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

第一,法律關係中の對應關係。法律權利和法律義務の對應關係是指法律權利一般有相對の法律義務存在。第二,社會生活中の對等關係;第三,功能上の互補關係;價值上の主從關係。

2.

第一,“傷害原則”:又稱為“密爾原則”,是“傷害別人の原則”の簡稱;第二,“父愛主義”原則:又稱為“親緣主義”原則。其基本思想是,一個人自願の行為有時並不是自由の行為,所以,當一個人の行為會使他自己喪失重大利益時,法律可以限制他の自由;第三,“冒犯原則”:其基本思想是,法律可以限制那些可能並不傷害他人の行為自由。據此原則,法律制裁冒犯行為是合理の、必要の;第四,“法律道德主義”原則:或稱“立法倫理主義”原則,即主張強制實施道德,法律應當限制違反道德の行為,可以而且應當禁止不道德の行為。

3. 第一,法律只有經過解釋才能適用。法律是抽象の和普遍の,所以必須經過解釋才能運用於具體情景。

第二,法律是由語言和文字表達の。語言和文字の模糊性和歧義性也使得法律解釋不可或缺。

第三,立法者沒法制定包羅萬象の法律。立法者不可能預見到社會生活の方方面面。因此,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の法律漏洞,需要法官應用法律解釋の方法或其他法律方法來對漏洞進行填充。

第四,法律の穩定性和社會發展之間の矛盾可以通過法律解釋の方式進行。

評分原則:上述每題,如果答對所有要點且有闡述清楚の,可得滿分;如果只答對要點,沒有闡述の,只能得5分;每遺漏一個要點の,扣1分。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

1.中國社會轉型帶來利益關係の複雜化: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整體利益與部分利益の衝突(結合實例)

2.法律對利益進行調整の機制:表達利益訴求、平衡利益衝突、重整利益格局。

3.法律の利益調整機制の不完善或局限性。

評分原則:如果論述條理清楚、有學理性,表達順暢の,可得12-15分;論述條理清楚,表達順暢の,但欠缺學理性の,可得9-12分;論述條理不清、表達不通順の,可得9分以下。

六、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1小題,每小題20分,共20分)

評分原則:結構完整(5分)

觀點明確、論述清楚(5分)

理由充分(指法理學知識表達方面,10分)

進階試題B

一、不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30 分)

1、“法典就是人民自由の聖經”語出於()

A、黑格爾B馬克思

C、洛克

D、盧梭

2、19世紀西方法理學の三大流派是()

A、自然法學派

B、分析實證法學派

C、歷史法學派

D、哲理法學派

3、法律權利の要素包括()

A、利益

B、自由行為

C、權能

D、法律

4、從利益角度定義國際法の是()

A、格老秀斯

B、龐德

C、邊沁

D、赫克

5、對社會主義法與黨の政策の關係の正確理解是()

A、黨の政策對法の制定有指導作用

B、黨の政策對法の適用有指導作用

C、政策大於法

D、法對政策有制約作用

6、"法治應包含兩重意義:已成立の法律獲得普遍の服從,而大家所服從の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訂得良好の法律"。這段話是()中闡述の。

A、《理想國》

B、《法律篇》

C、《政治學》

D、《政治家》

7、“在社會發展某個很早の階段,產生了這樣一種需要,把每天重複著の生產,分配和交換產品の行為用一個共同の規則概括起來,設法使個人服從生產與交換の一般條件。這個規則首先表現為習慣,後來成了法律。”這段名言說明了(

A、法具有調整經濟關係の功能

B、經濟關係可只由習慣調整,沒有法律也行

C、在一定意義上,法律就是經濟關係發展及其需求の產物

D、有了法律,個人在經濟關係中將變得不自由

8、考夫曼認為,()是使17、18世紀理性主義自然法走向崩潰の巨人。

A、盧梭

B、康德

C、黑格爾

D、費爾巴哈

9、認為“法律與正義無關,至少沒有必然聯繫”の是()

A、霍布斯

B、凱爾森

C、羅爾斯

D、格老秀斯

10、第一次使用“社會學”這個名詞の是()。

A、龐德

B、康德

C、馬克思

D、孔德

11、某人為蓋房想去砍伐國有樹木,鄰居勸他說砍伐國有樹木是違法の,於是他最終放棄了砍樹の想法。這一事例說明了法律の()功能。

A、隱性功能B正功能C、輔助功能D、顯性功能

12、“法律の生命始終不是邏輯,而是經驗”這句名言是著名の大法官()說の。

A、卡多佐

B、丹寧勳爵

C、霍姆斯

D、馬歇爾

13、“法典是人民自由の聖經”,這句話體現了()法學分析方法の立場。

A、價值分析方法

B、實證分析方法

C、社會學分析方法

D、歷史分析方法

14、著名法學家昂格爾認為,法律秩序の自治性包括以下幾方面の內容()。

A、法律の實體內容方面

B、法律方法方面

C、法律機構方面

D、法律職業方面

15、哪位著名の詩人用“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樣の詩句來歌頌自由の崇高價值()。

A、歌德

B、但丁

C、席勒D、裴多菲

二、判斷說明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誤,正確の在題後括弧內打“√”,錯誤の打“×”,並說明其正確或錯誤の理由。

1、法律至上不是對黨の領導の否定。()

2、因為法律價值の各種內容如秩序、平等、自由、正義等都是人們切實需要の,所以它們之間不會發生衝突與矛盾。()

3、面對當前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の實際狀況及將來中國の發展目標,我們應當切實宣導在社會中の權利本位觀念。()

4、法治模式の重點是治民。()

三、簡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題6分,共18分)

1、簡述法律の利益調控機制?

2、簡述法律對自由進行合理限制の原則?

3、簡述法律解釋の必要性?

四、論述題(本題12分)

簡述中國法律傳統の主要內容?

五、材料題(本題24分)

材料:

典型事件:韓寒VS 白燁對罵

典型特徵:出口成…髒?。針對個人而進行の人身攻擊,言語低級甚至污穢。主觀上有惡意制裁別人の傾向。極易升級為法律訴訟。

2月24日,白燁在新浪博客上貼出原發於《長城》雜誌2005年第六期の《80後の現狀與未來》。該文評價韓寒の作品“越來越和文學沒有關係”,並對“80後”提出了批評:“…80後?作家這樣一種姿態堅持下去,成為主流文學の後備作家是完全可能の……從文學の角度來看,…80後?寫作從整體上說還不是文學寫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學の…票友?寫作。所謂…票友?是個借用詞,用來說明…80後?這批寫手實際上不能看作真正の作家,而主要是文學創作の愛好者……我以前說過…80後?作者和他們の作品,進入了市場,尚未進入文壇;這是有感於他們中の…明星作者?很少在文學雜誌亮相,文壇對他們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人與其文;而他們也似乎滿足於已有の成功,並未有走出市場、走向文壇の意向。”

3月2日,韓寒做出回應,在新浪博客上貼出《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認為“以時代劃分人,明顯不科學”,“文學和電影,都是誰都能做の,沒有任何門檻”,“每個寫博客の人,都算進入了文壇。文壇算個屁,茅盾文學獎算個屁,純文學期刊算個屁。”

典型事件:銅須事件網上追緝“虐貓女”演員張?公開性愛錄影

典型特徵:揭秘隱私,通過網路追討,將當事人姓名、單位、電話等資訊公開,給當事人製造麻煩。

要求:結合所給材料思考與論述以上現象產生の原因,及如何對人們在網路空間の行為進行合理の道德與法律規制?

、不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B

2、BCD

3、ABC

4、A

5、CD

6、C

7、AC

8、B

9、B 10、D 11、BD12、C 13、A 14、ABCD 15、D

二、判斷分析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正確。法律至上與堅持黨の領導是相互統一の。

2、錯。由於社會及主體等各方面の原因,法律の各種價值準則是會發生矛盾與衝突の。

3、正確。這是結合著中國目前建設法治國家目標而做出の一個正確の判斷。

4、錯。法治模式の重點是治官,而不是治民,恰恰是要保民和護民。

三、簡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6分,共18分)

1、第一,表達利益要求;第二,平衡利益衝突;第三;重整利益格局。(要求每點在稍加展開論述,每點2分)

2、原則一:法律基於社會生活條件の制約而限制自由。原則二:法律為了社會及他人の利益而限制自由。原則三:法律為了行為人自身利益而限制自由。原則四:法律為了各項自由の協調而限制自由。(每點1.5分)

3、第一,法律只有經過解釋才能適用。第二,法律是由語言和文字表達の。語言和文字の模糊性和歧義性也使得法律解釋不可或缺。第三,立法者沒法制定包羅萬象の法律。立法者不可能預見到社會生活の方方面面。因此,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の法律漏洞,需要法官應用法律解釋の方法或其他法律方法來對漏洞進行填充。第四,法律の穩定性和社會發展之間の矛盾可以通過法律解釋の方式進行。(每點1.5分)

四、論述題(本題12分)

第一,禮法文化;第二,德治傳統;第三,重刑輕民、諸法合體;第四,政法合一。

要求每點詳加論述。每點3分

五、材料題(本題24分)

首先是對造成材料中所列現象原因の探討,主要分析網路の特點,如虛擬性等特徵。(詳加論述,本點8分)其次是對網路領域相關問題の道德規制與法律規制兩個方面進行探討。(詳加論述,本點12分)

結合材料4分。

西南政法大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考试答案

西南政法大学普通本、专科 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A卷) 专业行政管理年级2008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一、概念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行政主体: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职权,代表国家独立进行管理并独立参加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2.国家公务员:在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3.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 经依法审查, 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4.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5.行政诉讼被告:被原告指控其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原告的合法权益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E; 7.ABCDE; 8.ABCD; 9.ABCD; 10.ABCD。 三、判断分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其中判断正误1分,说明理由2分。本大题共15分) 1.错误/成文法也是美国行政法的重要渊源。 2.错误/国家公务员仅是其中之一。 3.正确/处罚法明确规定 4.正确/行政强制执行案件通常不具紧迫性,且基于人性化考虑。 5.正确/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 四、简述问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范围(至少答对6个要点得满分,每个要点1分) (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2)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 (3)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4)政协机关工作人员;

【完美奉献】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药理名解来源:徐翔的日志 1、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的组织的过程为分布。 2、生物利用度: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为生物利用度。 3、吸收、首过效应: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全身血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大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效应。 4、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 量反应: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 质反应: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者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 5、消除半衰期: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应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6、内在拟交感活性:有些β受体阻断药与β受体结合后除能阻断受体外,对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内在拟交感活性。 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8、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浓度成正比。 9、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泄出去,经胆汁排入肠腔的药物部分可再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10、不良反应: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11、ED50, LD50:ED50为半数有效量,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即LD50。 12、稳态血药浓度: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浓度。 13、调节痉挛:动眼神经兴奋时或毛果芸香碱作用后环状肌向瞳孔中心方向收缩,造成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本身弹性变凸,屈光度增加,此时只适合视近物,而难以看清远物,毛果芸香家的这种作用称为调节痉挛。 14、调节麻痹:阿托品能使睫状肌松弛而退向外缘,使悬韧带拉紧,晶状体变为扁平,其

药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11大学试题 课程名称药理学开课学院医学院 使用班级考试日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核查人签名 得 分 阅卷教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 副作用: 2. 配体: 3. 半数有效量: 4. 生物利用度: 5. 半衰期: 6. 后除级: 7. 耐受性: 8. 抗菌谱: 9. MIC : 10. 化学治疗: 命题教师: 共 4 页第1 页 学 生所在学院专 业、班级学 号姓 名

211 大学试题第2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药物体内过程包括、、、。 2. 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 。 3.可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是和。 4.胺碘酮对心肌最显著的电生理特性影响是,临床主要用于。 5.苯二氮卓的药理作用有、、和中枢性肌松作用。6.许多药物通过干扰某些酶的活性而显示其作用,写出下列药物的作用机理所影响的酶:阿斯匹林青霉素 喹诺酮利福平 奥美拉唑新斯的明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药动学是研究() A 机体如何对药物进行处理 B 药物如何影响机体 C 药物发生动力学变化的原因 D 合理用药的治疗方案 E 药物的量效关系 2.过敏性休克首选下列哪种药() A 去甲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素 C 苯海拉明 D 糖皮质激素 E 多巴胺 3.新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发挥间接拟胆碱作用,但不可应用于() A 重症肌无力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 腹胀气 D 青光眼 E 尿贮留 4.下列哪种不良反应为阿斯匹林过量所致( ) A 胃肠道反应 B 凝血障碍 C 过敏反应 D 水杨酸反应 E 瑞夷综合症 5.下列哪一疾病不是β受体阻断剂的适应症( ) A 支气管哮喘 B高血压 C 甲状腺功能亢进 D 心绞痛 E 窦性心动过速 6. 氯丙嗪临床主要用于() A 抗精神病、镇吐、人工冬眠 B 镇吐、人工冬眠、抗抑郁 C 退热、防晕、抗精神病 D 退热、抗精神病及帕金森病 E 低血压性休克、镇吐、抗精神病 7. 维拉帕米是() A β受体阻断药 B Ca++通道阻滞药 C H1受体阻断药 D H2受体阻断药 E Na+通道阻滞药 8. 中枢性降压药是() A 可乐定 B 利血平 C 拉贝洛尔 D 肼苯哒嗪 E 硝苯地平

《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药理学 2、不良反应 3、受体拮抗剂 4、道光效应(首关效应) 5、生物利用度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药理学是()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科学 2、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 3、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4、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 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5、药物在体内代谢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称() A.解毒 B.灭活 C.消除 D.排泄 E.代谢6、M受体激动时,可使() A.骨骼肌兴奋 B.血管收缩,瞳孔放大 C.心脏抑制,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 D.血压升高,眼压降低 7、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 A.肠胃痉挛 B.尿潴留 C.腹气胀 D.青光眼 8、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 A.兴奋膀胱平滑肌 B.兴奋骨骼肌 C.瞳孔缩小 D.腺体分泌增加 9、氯解磷定可与阿托品合同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最显著缓解症状是() A.中枢神经兴奋 B.视力模糊 C.骨骼肌震颤 D.血压下降 10、阿托品对下列平滑肌明显松弛作用是() A.支气管 B.子宫 C.痉挛状态胃肠道 D.胆管 11、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 A.防止过敏性休克 B.防止低血压 C.使局部血管收缩起止血作用 D. 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及防止吸收中毒 12、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受体是()

药理学考点大全-重点总结-试题总结-期末考试必备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药效学: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4.首关消除: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10.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12.肝肠循环: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较大药量反复进行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 13.半衰期: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14.不良反应: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16.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17.耐药性: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细菌与药物反复作用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有染色体介导。 二、填空题 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称为药效动力学。二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称为药代动力学 4.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_ 副作用_,_毒性反应_,_变态反应,_继发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类型。。 8.氯丙嗪可与_度冷丁(哌替啶)、_异丙嗪_配合组成冬眠合剂。 9.阿托品在眼科的应用①_治疗虹膜睫状体炎;②扩瞳作眼底检查。对眼的影响有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11.毛果芸香碱用于虹膜炎的目的是防止_虹膜与晶状体粘连_ 。对眼的影响有①缩瞳②降低眼内压③调节痉挛 13.阿司匹林的解热阵痛抗炎主要机制是:抑制体内环氧酶,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 15.硝酸甘油抗急性心绞痛的给药途径为:口腔黏膜吸收和皮肤吸收;作用特点:1.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16.舒张冠状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量、3.重新分配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内膜血液供应、4.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的损伤。 23.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的主要特点为:增加心肌收缩效能、降低衰竭心脏的耗氧量、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31.麻醉前给药东莨菪碱优于阿托品因为①_镇静;②_兴奋呼吸中枢 _③_抑制腺体分泌__。 37.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的增大依次可出现镇静__、_催眠_、抗惊厥和_麻醉_等作用。 40.普萘洛尔的主要适应症是_抗高血压_、_抗心绞痛_和_抗心律失常__。 44.阿司匹林具有解热_、镇痛_、抗炎抗风湿等作用,这些机制均与抑制PG前列腺素合成有关。 45.硝酸甘油可用于治疗_各型心绞痛_ 和_急慢性心衰_。硝苯地平不宜用于劳累_型心绞痛。 51.四环素对_绿脓__杆菌、_伤寒杆菌、_结核__杆菌无效。 三、简答题: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一)药理作用⑴对眼的影响: 1 缩瞳:兴奋瞳孔括约肌。 2 降低眼内压:虹膜拉向中心,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易于房水进入巩膜静脉窦循环。 3调节痉挛: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增厚,屈光度增加,视近物清楚,远物模糊 (2)对腺体:汗腺、唾液腺分泌增加。 (二)临床应用: ①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充血性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单纯性青光眼) ②治疗虹膜睫状体炎:与扩瞳药阿托品交替使用。 ③口腔干燥(口服) 1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

《药理学》常考大题及答案整理 李沁 写在前面:这份东西是根据一位马师兄(很抱歉我忘记名字了)的题目提纲整理的,里面的 一些对章节学习的提示也是来自于他。大题基本都COVER到了,答案我是尽量按照书上的,可能会有漏的点请大家自己补充,PS,由于我只是一名考试党,只能说尽量帮助大家度过 考试。对于考试中的非主流题目虽然不能担保了,但是背完它大题基本就没问题的。另外,下划线表示我没找到书上的答案。 资料有风险,参考需谨慎!第二章第三章:药效学和药动学 基本上不出大题,但是喜欢出选择题,所以还是要理解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比如药效学里头 的神马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激动药和拮抗药啊,药动学里头的ADME过程中的一 些关键概念等)(还有就是药动学那里的一些公式可以不用理会,考试不考计算)。 总论部分兰姐会讲得比较细,只要大家把她讲的内容掌握就差不多了。 以前考过的大题有: 1效价强度与效能在临床用药上有什么意义? (1)效价强度是达到一定效应(通常采用50%全效应)所需剂量,所需剂量越小作用越强,它反映药物对受体的亲和力。其意义是效价强度越大时临床用量越小。 (2)效能是药物的最大效应,它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其意义一是表明药物在达到一定剂 量时可达到的最大效应,如再增加剂量,效应不会增加;二是效能大的药物能在效能小的药 物无效时仍可起效。 2什么是非竞争性拮抗药? 非竞争性拮抗药是指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它能引起受体够性的改变,从而干 扰激动药与受体的正常结合,同时激动药不能竞争性对抗这种干扰,即使增大激动药的剂量 也不能使量效曲线的最大作用强度达到原有水平。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 曲线逐渐下降。 3肝药酶活化剂对合用药物的作用和浓度的影响? 第六章到十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一般会出简答题,但不会出论述题。 从第七章到十一章的内容都比较重要,但是从历年大题来看以β受体阻断药考得最多,其次 是阿托品。

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法制史试卷 及答案

2010 —2011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中国法制史专业法学1、2、含知识产权班年级2010级 本试卷共 7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明德慎罚”作为刑事政策原则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汉朝 2.公元前536年于郑国“铸刑书”,率先将刑法铸在了铁鼎上的政治家是【】A.子产B.子驷 C.叔向D.邓析 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是【】A.《吕刑》B.《九刑》 C.《法经》D.《秦六律》 4.秦的司法判例称为【】A.决事比B.条例 C.法律答问D.廷行事

5.汉代,由司法判例产生的惩治思想犯罪的罪名是【】A.诽谤罪B.妖言罪 C.非所宜言罪D.腹非罪 试卷第1页(共7页) 6. 中国传统立法史上由繁到简的里程碑是 【】 A.《新律》B.《泰始律》 C.《北魏律》D.《北齐律》 7.以“刑律统类”的方式编纂律典,出现于 【】 A.三国两晋B.隋朝 C.唐代后期D.五代 8.宋代的贷死之刑是 【】 A.斩右趾B.加役流 C.宫刑D.刺配 9.元代由地方政府所辑录编制的一部典章制度汇编是 【】 A.《至元新格》B.《至正条格》 C.《大元通制》D.《元典章》 10.明律为禁止大臣结党,设置了 【】 A.奸党罪B.阿党附益罪 C.见之故纵罪D.内外官交结罪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药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作用:指药物在治疗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特异质反应:少数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停药反应: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的加剧。 *治疗指数(TI):药物LD50/ED50或T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 *首关消除:某些药物在通过胃肠壁和肝时可被酶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量减少。*物利用度:指药物经过吸收并经首关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相对份量和速率。 *观分布容积(Vd):指药物吸收达到平衡或稳态时,体内药物总量(A)按血药浓度(C)推算,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能把多少容积血中的某药全部清除 *消除半衰期:又称血浆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耐受性:指在多次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又称抗药性 *药物依耐性:反复使用某些药物后,使病人产生一种强烈渴求用药的欲念,强迫反复连续用药,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停药所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痛苦,常可对该药产生耐受性。 *抗菌谱:指抗菌药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 *抗菌后效应: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抗菌药物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跨膜转运的方式:跨膜扩散,载体转运,滤过,胞饮等方式,主要经过(跨膜扩散)和(载体转运)方式 *离子障:离子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低,不易通过细胞膜,而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称为~。 影响:在酸性尿中,非离子型药物增多,极易通过肾小管的细胞膜扩散而被再吸收。而在碱性尿中则相反,离子型药物增多,脂溶性降低,不易通过肾小管细胞膜的再吸收而迅速随终尿排泄。 ﹡:在酸性尿中,弱碱性药物解离多,排泄快,重吸收少;在酸性尿液中,酸性药物解离少,排泄少,重吸收多。 ★毛果芸香碱M受体激动剂 药理作用:(主要作用于眼和腺体) 1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使腺体分泌增多,以汗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多最为明显 临床应用:1青光眼 2 虹膜炎 ★新斯的明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药理作用: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最强 临床应用:1重症肌无力2腹气胀和尿潴留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可用于非去极化型骨骼肌松弛药注意:可用于筒箭毒碱过量时的解毒作用,,琥珀胆碱过量不能用该药。 ★有机磷中毒机制:有机磷酯类进入机体后,分子中亲电子性的磷原子与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牢固结合,生产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结果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的积聚,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包括M样症状,M 样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卷)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A 卷) 200 6 —200 7 学年第 二 学期 课程 英语视听 专业 英语专业年级 2006 级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Part I.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10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1. A) He watched television with his friend. B) He stayed at home talking with his friend. C) He went to see a film with his friend. D) He went to see his schoolmate. 2. A) When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B) Who are going to attend the meeting. C) Where the meeting is to be held. D) What’s to be discussed at the meeting. 3. A) The necessity of writing to Mr. Johnson. B) Who is going to contact Mr. Johnson. C)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ednesday meeting. D) Where they are going to meet Mr. Johnson. 4. A) Jack brought the tape to the party. B) The tape had been returned to Paul. C) The tape was missing. D) Jack lent his tape to Paul. 5. A) The man wants to reserve a room. B) The man reserved a room some time ago. C) The man has booked a room with no bath. D) The man wants to buy a flat on the second floor. 6. A) Both editions are the same price now. B) It has two editions with the same cover. C) The paperback edition is on sale. D) The hardcover edition is more expensive. 7. A) His TV sets are all of the same brand. B) He doesn’t have the newest models right now. C) He has the best TV sets for sale.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年级 :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教室: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

药理学复习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药理学复习考试重点

-药理学 一、名解: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2.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药物对机体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又称药效学。 3.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又称药动学。 4.首关消除(first-pass effect/elimination):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5.一级消除动力学(first-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6.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 7.副反应(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8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9.效价(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10.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通常将药物的的LD50/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11.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生素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由原来的劣势菌群变为优势菌群,造成新的感染,称作二重感染。 12.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被分泌到胆汁内的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由胆道及胆总管进入肠腔,然后随粪便排出,经胆汁入肠腔的药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较大药量反复进行肠肝循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和作用时间。13.半衰期(half-life,t1/2):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14.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15.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16.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17.耐药性: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

(完整版)药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1.药物的何种不良反应与用药剂量的大小无关:D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继发反应D.变态反应E.特异质反应 2.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是:C A.瞳孔缩小,眼内压升高,调节痉挛B.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麻痹C.瞳孔缩小,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D.瞳孔散大,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E.瞳孔散大,眼内压降低,调节痉挛 3.毛果芸香碱激动M受体可引起:E A.支气管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皮肤粘膜、骨骼肌血管扩张E.以上都是 4.新斯的明禁用于:B A.重症肌无力B.支气管哮喘C.尿潴留D.术后肠麻痹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是:D A.直接激动M受体B.直接激动N受体C.易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D.难逆性抑制胆碱酯酶E.阻断M、N受体 6.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烟碱样症状的表现是:C A.呕吐、腹痛B.出汗、呼吸道分泌增多C.骨骼肌纤维震颤 D.呼吸困难、肺部出现口罗音E.瞳孔缩小,视物模糊 7.麻醉前常皮下注射阿托品,其目的是D A.增强麻醉效果B.协助松弛骨骼肌C.抑制中枢,稳定病人情绪 D.减少呼吸道腺体分泌E.预防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9.肾上腺素不宜用于抢救D A.心跳骤停B.过敏性休克C.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D.感染中毒性休克E.以上都是 10.为延长局麻作用时间和防止局麻药吸收中毒,常在局麻药液中加少量:B 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多巴胺D.异丙肾上腺素E.阿托品11.肾上腺素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易引起: A.激动不安、震颠B.心动过速C.脑溢血D.心室颤抖E.以上都是E 12.不是肾上腺素禁忌症的是:B A.高血压B.心跳骤停C.充血性心力衰竭D.甲状腺机能亢进症E.糖尿病13.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过长或用量过大易引起:C A.兴奋不安、惊厥B.心力衰竭C.急性肾功能衰竭D.心动过速 E.心室颤抖 14.酚妥拉明能选择性地阻断:C A.M受体B.N受体C.α受体D.β受体E.DA受体 15.哪种药能使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翻转:D 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酚妥拉明E.普萘洛尔16.普鲁卡因不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B A.麻醉作用弱B.对粘膜穿透力弱C.麻醉作用时间短D.对局部刺激性强E.毒性太大 17.使用前需做皮内过敏试验的药物是:A A.普鲁卡因B.利多卡因C.丁可因D.布比卡因E.以上都是 18.普鲁卡因应避免与何药一起合用:E A.磺胺甲唑B.新斯的明C.地高辛D.洋地黄毒甙E.以上都是

药理学期末试题

药理学期末试题 1. 药物吸收后对某些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弱或几乎无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 ) A.耐受性 B.依赖性 C.选择性 D.高敏性 2.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 ) A.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B.C.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D.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3. 两种药物产生相等效应所需剂量的大小,代表两药的( ) A.作用强度 B.最大效应 C.内在活性 D.安全范围 4.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小的剂量称为( ) A.阈剂量 B.常用量 C.极量 D.半数有效量 5. 服用阿托品解除胃肠道痉挛时引起口干,属于( )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6. 药物副作用产生的药理基础是( ) A.用药剂量过大 B.用药时间过长 C.机体敏感性太高 D.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7. 影响药物简单扩散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药物分子的大小 B.药物的脂溶性高低 C.膜上载体的多少 D.血浆蛋白的多少 8.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可使药物的( ) A.吸收减慢 B.吸收加快 C.生物转化加快 D.生物转化减慢 9. 下图中a,b,c 三个药,其效能 比较为( ) A.b>a>c B.b>c>a C.c>b>a D.a>b>c 10. 肝药酶的特点是( ) 0. 肝药酶的特点是( ) A.专一性高,活性高,个体差异小 B.专一性高,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C.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小 D.专一性低,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 11.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般代表( )A.口服药物吸收的百分率 B.口服药物所能达到的浓度高低C.口服药物的剂型 D.口服药物 剂量的大小 12. 血浆半衰期对临床用药的参考价值是( ) A.确定用药剂量 B.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C.确定药物剂型 D.确定给药途径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

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主要著作包括() A、《理想国》 B、《政治家》 C、《政治学》 D、《尼各马可伦理学》 2、关于“法律解释”的正确理解是() A、法律解释是成文法出现后的必然现象 B、法律解释必须完全根据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 C、法律解释有完善立法的作用 D、法律解释的效力高于被解释的法律文本 3、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为() A、表达利益要求 B、消灭利益冲突 C、平衡利益冲突 D、重整利益格局 4、有时被人们称为价值法学的是() A、社会法学 B、分析法学 C、自然法学 D、哲理法学 5、以下著名法学家,属于法国的是() 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孟德斯鸠 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 A、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 B、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 C、法律规则人的外部行为,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D、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7、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后果超出了立法者本来的意图,这说明法律具有()功能。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功能 D、非功能 8、“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的命题出自() A、马克思 B、霍布斯 C、孟德斯鸠 D、康德 9、对利益作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式的分类的是() A、德国的赫克 B、法国的爱尔维修 C、英国的边沁 D、美国的庞德 10、关于国家和法的关系,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法治国家和法发生联系,人治国家和法不发生联系 B、法律形式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决定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D、国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法律的重要作用 11、科学技术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言之,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 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 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社会是法律的产物 B、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C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 D、法律性质决定社会性质 13、亚理士多德把正义分为() A、形式的正义 B、分配的正义 C、平均的正义 D、实质的正义 14、通过法律实现自由表现在()。 A、法律将自由意志规定为自由权利 B、法律界定各项自由权利之间的界限 C、法律为自由权的实现提供保障 D、法律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而限制自由 15、()用“法律不应该被看作奴役,法律毋宁是拯救”这句话来表达法律与自由的一般关系。 A、康德 B、黑格尔 C、洛克 D、亚理士多德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1、差别对待是违反平等要求的。() 2、法律至上会导致对道德作用的否定。() 3、在我国学理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4、立法者仅凭自己的良好愿望就能制定出良好的法律。()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 2、简述如何通过法律实现正义? 3、简述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药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药理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耐药性: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半衰期:资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 R i,足量使完全转为Ra ,产生Emax;α=1;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 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 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 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 大效应( Emax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随胆汁分泌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小肠上皮吸收,再由 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 K 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 K D 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 D取负对数(-log K D)= 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 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 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 肾脏排泄:肾小管细胞的有机酸转运载体和有机碱转运载体。分泌机制相同的两药合用,可发生竞 争性抑制,使药效增强延长。 酶诱导药:提高药酶的活性,增加自身或他药代谢速率。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药:抑制药酶的活性,减慢他药的代谢速率。西米替丁、环丙沙星

药理学试题库和答案

药理学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和()。 2.口服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用于治疗()。 3.首关消除较重的药物不宜()。 4.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受体激动时()兴奋性增强。 5.N 2 6.地西泮是()类药。 7.人工冬眠合剂主要包括()、()和()。8.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用于防治()。 9.山梗菜碱属于()药。(填药物类别) 10.口服的强心甙类药最常用是()。 1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治疗。 1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高的水肿。 受体阻断药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13.H 1 14.可待因对咳漱伴有()的效果好.但不宜长期应用.因为它有()性。 15.胃壁细胞H+泵抑制药主要有()。 16.硫酸亚铁主要用于治疗()。 17.氨甲苯酸主要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18.硫脲类药物用药2-3周才出现作用.是因为它对已经合成的()无效。硫脲类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 19.小剂量的碘主要用于预防()。 20.伤寒患者首选()。 21.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首选()抢救。 22.氯霉素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23.甲硝唑具有()、()和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24.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中枢兴奋药物药物有__________,主要通过刺激化学感 受器间接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有____________。

25.久用糖皮质激素可产生停药反应.包括(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 26.抗心绞痛药物主要有三类.分别是;和药。27.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和排泄四个过程。 28.氢氯噻嗪具有、和作用。30.联合用药的主要目的是、、。31.首关消除只有在()给药时才能发生。 32.药物不良反应包括()、()、()、()。33.阿托品是M受体阻断药.可以使心脏().胃肠道平滑肌(). 腺体分泌()。 34.氯丙嗪阻断α受体.可以引起体位性()。 35.腹部手术止痛时.不宜使用吗啡的原因是因为吗啡能引起()。36.对乙酰氨基酚也叫()。 37.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时用药时间不宜超过()。 38.洛贝林属于()药。 39.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主要用于缓解()。 40.心得安不宜用于由冠状血管痉挛引起的()型心绞痛。 41.小剂量维持给药缓解慢性充血性心衰.常用药物是()。 42.螺内酯主要用于伴有()增多的水肿。 43.扑尔敏主要用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44.对β 受体选择性较强的平喘药有()、()等。 2 45.法莫替丁能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 46.硫酸亚铁用于治疗()。 47.氨甲苯酸可用于()活性亢进引起的出血。

药理学试题

《药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3、受体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强,但无内在活性,能阻断激动剂一受体的结合,拮抗激动剂作用。 4、首关效应(首过效应):指某些口服用药后经肠粘膜及肝脏被代谢灭活,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的现象。 5、生物利用度: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分量和速度。 6、眼调节麻痹:因M受体被阻断,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体处扁平,屈光度降低,视近物此现象称调节麻痹。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药理学是(C ) A、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 B、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 C、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D、研究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 2、注射青霉素过敏引起过敏性休克是(D)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后遗效应 D、变态反应3、药物的吸收过程是指(D) A、药物与作用部位结合 B、药物进入胃肠道 C、药物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器官 D、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4、下列易被转运的条件是(A)

A、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B、弱酸性药在碱性环境中 C、弱碱性药在酸性环境中 D、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型药 5、药物在体内代谢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称(D )A、解毒B、灭活C、消除D、排泄E、代谢 6、M受体激动时,可使(C ) A、骨骼肌兴奋 B、血管收缩,瞳孔散大 C、心脏抑制,腺体分泌,胃肠平滑肌收缩 D、血压升高,眼压降低 7、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D) A、胃肠痉挛 B、尿潴留 C、腹气胀 D、青光眼8、新斯的明最强的作用是(B) A、兴奋膀胱平滑肌 B、兴奋骨骼肌 C、瞳孔缩小 D、腺体分泌增加 9、氯解磷定可与阿托品合用治疗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最显著缓解症状是(C ) A、中枢神经兴奋 B、视力模糊 C、骨骼肌震颤 D、血压下降 10、阿托品对下列平滑肌明显松弛作用是(C ) A、支气管 B、子宫 C、痉挛状态胃肠道 D、胆管 11、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目的主要是(D ) A、防止过敏性休克 B、防止低血压 C、使局部血管收缩起止血作用 D、延长局麻作用时 12、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的受体是( B) A、β1受体 B、α、β1和β2受体 C、α和β1受体 D、α和β2受体 13、普萘洛尔具有(D )

药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药物:能影响机体的生化过程、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治疗、诊断、预防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肿瘤细胞)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①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 ②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2、药物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选择性高,影响机体的少数几种功能,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 药物作用的双重性 (1)治疗作用 (2)不良反应①副作用:药物在治疗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反应 ②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反应的危害性反应 3、药物的量—效反应 量—效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物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剂量大小或浓度高低呈一定比例关系,因药理效应与血液浓度更密切,故也常称浓度—效应关系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弱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可以用数量表示者,有可测定的数据值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能定量,仅有质的差别,只有阳性或阴性,全或无之分 (纵坐标同为效应强度) 量—效关系的药效学参数 效能: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效价强度:引起一定效应时所需剂量的大小,常用50%最大效应剂量来表示 【效价强度部分取决于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及药物—受体偶联产生反应的效应】 (临床择药用效能分级) 半数有效量(半数有效浓度):能引起50%的效应(量反应)或50%阳性反应(质反应)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量: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LD50 越大,药物毒性越小,LD50常用于临床前药理研究检测药物毒性的大小 4、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他们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对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它能占据受体而妨碍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和效应的发挥 5、受体调节 向上、下调节:若受体脱敏和受体增敏只涉及受体数量的变化,数量降低称向下调节,数量增加称向上调节 6、被动转运:药物顺着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的扩散转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