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探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探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探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探微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探微

思想政治课条条多、框框多,政治理论阐述与现实有一定距离,难以让学生信服,学生感到很乏味,教师也感到很伤脑筋。针对这种状况,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合理运用一些教学艺术,教活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强大育人功能。

一、让学生走出课堂,带着问题从事社会调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思想政治课单靠教师运用课本对学生进行政治说教,很难让学生心服口服。曾有人对某校1200人作过问卷调查,在“你认为学校开设政治课是否必要”这个问题的回答上,持肯定回答的只占47%。这一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它说明思想政治课一定要打破传统教法,应当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感知,让他们带着教材中的问题,走出课堂,从事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自觉地检验教材中政治理论的正确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比如在讲“环境问题”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护城河,看水质污染情况;看居民区周围的卫生状况;到环保部门调查本区的环境状况、了解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等。学生通过调查走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危害,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很显然,教材中“环境问题”的相关论述,学生已经明了,教师也无需赘述。

二、根据教材内容,邀请有关人员来校作专题演讲,现身说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功能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功能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功能,是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具有激趣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研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功能,有助于促进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功能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功能,是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作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存在并得以发展和研究的内在依据。加强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功能的研究,进一步丰富这一方面的理论成果,可以提高教师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功能的认识,更加讲究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增强教学实践的效果。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功能主要有: 1 激趣功能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激趣功能,是指通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轻松活泼、幽默有趣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主动探求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功能。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1]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哪里就有成功。要想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好学而不厌学,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之好学、乐学。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授课的内容系统而又紧跟时代脉搏,教学方法得当而又富于情趣,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浓厚兴趣。一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顽强的意志,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例】讲授“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时,可以通过一则笑话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人每次上街都要买四只烧饼,别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两个还债,一个放债,一个自己吃。据此,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这个人谈的“还债”和“放债”是什么意思?(2)这则笑话告诉我们公民在家庭中有什么权利和义务?[2]老师刚一讲完这个笑话,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主

论《红楼梦》的隐喻艺术

广西大学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 课题:论《红楼梦》的隐喻艺术 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层次本科 准考证号 姓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 一、《红楼梦》的背景 (1) (一)《红楼梦》作者的背景 (1) (二)《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2) 二、《红楼梦》的隐喻 (2) (一)人名的隐喻 (2) (二)人物的隐喻 (3) (三)社会的隐喻 (5) 三、《红楼梦》隐喻的艺术性 (6) 四、《红楼梦》隐喻的作用 (8) 总结 (8)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摘要 本文以《红楼梦》的隐喻艺术为研究对象,对曹雪芹先生的著作《红楼梦》进行了人物分析、事件分析以及小说背景的分析。《红楼梦》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思想上具有很高的价值,更多的是它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成就,就如本文所述,在《红楼梦》一书中,随处可见各种隐喻手法的使用,人名、人物、社会方面的隐喻均用得非常巧妙。除此之外,本文在介绍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背景以及他的小说的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深入地对其作品《红楼梦》运用的隐喻手法的艺术性进行阐述,让世人更加清晰曹雪芹笔下所隐喻的人物形象与思想感情。《红楼梦》中隐喻的应用,不仅成就了它的文学价值,巩固了它在世人眼中的崇高地位,更是影响了世人的文学创作思维与文学创作手段,而《红楼梦》中隐喻的作用以及它的艺术性也由此显现。 关键词:隐喻艺术红楼梦人物事件背景作用文学价值

前言 《红楼梦》一书是中国史上最具文学成就的一部古典文学著作,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巅峰。同时它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红楼梦》于十八世纪中叶问世,问世以来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而广泛的影响。作者曹雪芹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非凡思想、创作才智与勇气都通过《红楼梦》艺术一一展现出来了。《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荣与衰落为线索,为世人展示了一个森罗万象的世俗生活与时代背景,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比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一种心理、语言和文化行为,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隐喻是文学著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修辞手段,作者使用隐喻,一方面将内心的感受图像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使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变得清晰、生动、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试图传达的内在涵义与言外之意;另一方面,使文学作品变得意义深刻,更具可读性。正是由于隐喻的运用,一个故事才显得意义深刻,充满趣味。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张力会使读者产生无尽的联想。文人喜欢用简洁、含蓄的语言形式来抒发情怀,同时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有些针砭时弊的评论不可直抒胸臆,这都为隐喻提供了用武之地,同时这也是隐喻为何产生的原因及作用。 一、《红楼梦》的背景 (一)《红楼梦》作者的背景 曹雪芹出生于康熙末年,诞生在康熙的亲信贵族家庭里,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当时正是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巩固其专制统治而残暴、恶劣地大兴“文字狱”的极端黑暗时期。他的先祖曹振彦是明朝的军官,在战争中立有战功。曹振彦的儿媳也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 题目:<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案例 作者:兵强 单位:谯城区大寺中学 指导教师:传义田书玖 形式: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精神,要求改变以往教学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应试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不良倾向,强调课程改革要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注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学过程中受到知识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熏,学会交流与合作。 二、教材分析 “树立正确的消费面观”,有两目容。 第一目“消费心理面面观”,重点析四种主要的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对每一种消费心理,教材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介

绍每种消费心理的表现,二是对它进行科学的评价。这两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第二目“做理智的消费者”,主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教材引入理性消费要浅行的若干原则。主要有四点。 一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首先,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消费者要把当前和未来的收入综合考虑,作出合乎自身状况的消费计划。另外,过分抑制消费并不可取,说明适度消费的重要性。 二是“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教材首先教育学生在消费中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其次,针对学生容易凭一时冲动而购物,教育学生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还有一重要的思想教育点,即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消费结构合理化。 三是“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可持续消费。通过“5R”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观念。 四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重要的教育点。教材教育学生,勤俭节约、艰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 尚志中学杨玉芬全面实施新课改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状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为了与时俱进,适应当代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需求,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已成为当代高中政治教师深思、探讨的课题。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面临高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教师在课前备好课、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后反思,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等多面。下面我对这个课题阐述几个自己的观点。 一、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松紧适度,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认为学习内容简单,有条理,易于理解。教学设计完成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好不好,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环节。 1、巧妙设计教学情境 教师要精心组织,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创设出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加,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我在讲《征税和纳税》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违法税法的四种行为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剧的教学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展示自己课前

的小情景剧,其他同学观赏的同时归纳总结了四种违法税法的行为。不仅让他们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更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2、案例设计要恰到好处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身边的事、名人事迹、时事政治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所举事例与教学内容能够联系的恰到好处。教学中教师会经常用到案例设计,举出好的例子,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点。我在讲《国家财政》时,在讲“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个知识点时,我采用了国家近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学生既知道又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此知识点。 3、做好课堂问题的设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前要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认真设计课堂问题,做到精、准、变的同时要难易适中。不做无谓的提问,对问题的设置要合理有效,例如不要总问是不是,对不对一些对学生来说觉得冗长、枯燥的问题,要使问题有新意,挑起学生对解答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达到让他们主动找寻问题答案的目的。如我在讲《企业的经营》时,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你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走向成功?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觉得很有发挥的空间,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做到导课生动有趣

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艺术_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为例

到抽象的表意过程,具有 而同地在某种意义上淡化于“隐喻与象征” 式,如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尔、费里尼、帕索里尼、 鼻祖, 延伸。 巨大的概括力、 染力。爱森斯坦在 个沉睡、苏醒、 国人民已经觉醒。 让?谷克多、 尼、帕索里尼、 晦、 考。“ 钢琴、几条被宰杀的牲畜、达鲁狗》), 人、海滩上的骡子( 邮递员和大公鸡( (《白日美人》), 安娜》 中,《维里迪安娜》 《最后的晚餐》, 瞎子, 尼轰动国际影坛的影片 的场景设置,

与阐明力。如果说上述雕像的意象旨在古今之间做喻,手法上还带有含蓄之处的话,《雾中风景》中的雕像则模糊了时空背景,其内涵之深,更加令人惶惑。寻父的孩子最终行至海边,海水中出现了奇迹:一只雕像的巨手浮出水面——在直升飞机的牵引下,雕像的巨手缓缓经过城市上空,巨大的断掌与琐屑渺小的城市在同一构图中形成魔幻般的影像奇观,隐喻某种抽象的力量在操纵生活,但这股力量又以自身的缺陷(巨手指示方向的食指缺失)让人感到怀疑。流浪艺人诵读着里尔克《杜依诺哀歌》第一首中的诗句:“如果我呼喊,各级天使中间有谁听得见我?”[2]个体生命无尽的孤独感与不可预期性以影像形式具象地呈现出来。《尤利西斯的凝视》中,曾经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权威的列宁被呈现为巨大而瘫痪的雕像,这堆被肢解的石头,竟穿行整个巴尔干半岛,盲目与荒诞显而易见。影片中的人物——那位导演站在雕像脚边,随船前往已在战火中解体的南斯拉夫。这是一种对意识形态权威的思考与形象性嘲讽。 二、穿黄制服的人 如果说,“破碎的雕像”寄托了安哲罗普洛斯对文明与历史、权势与历史的忧虑与思考,那么“穿黄制服的人”则承载了导演对世界的一种希望,也是导演电影语言诗学探索的表现形式之一。“常有人会问我电影中那些令他们不解的元素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像那些穿黄色衣服的人,我不知道为何这就被称为超现实,我只是把他们当作一种诗的元素,这些是我不能解释也不想解释的。所以当人们问起我那些穿黄色衣服的人的意义时,我回答,黄色是一种颜色。”[3]尽管安哲罗普洛斯拒绝回答“意义”,我们却不能无视“意义”。安哲罗普洛斯生长在一个信仰基督的社会中,受圣像画影响极深。在圣像神学中,每一种颜色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色彩多是人物形象的辨识符号。比如,圣母的披风是深樱桃红色,圣人尼古拉白色的披肩上一定有黑色的十字样式,圣徒彼得被描绘成身着褐色服装,耶稣多半穿着红色的长袖衫外套蓝色的披风……圣像画背景的颜色则多选用金黄色。而且,黄色“有最佳的远距离效果和醒目的近距离效果”[4],足以影响观众的视觉体验。“穿黄制服的人”作为标签似的存在,几乎成为安哲罗普洛斯影片中一个固定的韵脚,使影片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节奏感。 “穿黄制服的人”虽与叙事情节无关,却是一种具有精神内核的人文指代,使叙事层面获得一种更为饱满的情绪与意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影片的表现空间与思想深度。《塞瑟岛之旅》中在儿子身边穿梭着穿黄雨衣的人,《雾中风景》穿黄雨衣的人从站台经过,《永恒与一天》中三位穿黄雨衣的人伴着公车 行使,《鹳鸟踟蹰》结尾,穿黄制服的人爬上电 线杆,架起连接的电线。穿黄色制服的人,总以 各种形式重复出现在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世 界中,像是一种提醒和劝慰。世界无论存在多 少地理上的边境和心灵上的隔阂,至少还存在 沟通的可能,这是安哲罗普洛斯对世界的温情 渴望。“穿黄制服的人”这一意象在单个画面、 单部影片中只是人物视线中的一抹风景,但从 整体看,却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涵义深厚的隐 喻体系,寄托着导演对世界、人生的参悟和期 望。这种隐喻“以闪电的光芒照亮了叙述,刹那 间夸大了感受的范围。隐喻是影片的情绪—— 涵义上的各个‘纽结’的浓缩物。”[5]正是“穿 黄制服的人”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视觉上的节奏 感,领悟到一种沟通的可能性。 三、镜子与镜子中的影像 “镜子与镜子中的影像”体现了导演一种 独特的思考方式,并展现了在这种思考方式下 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影片中一些重要人 物的出场往往首先通过镜子显现出来,镜子已 经被从具体事物中剥离并抽象出来,成为一种 接近于真实的、理性世界的隐喻和象征。《塞瑟 岛之旅》中,影片中的导演亚历山大通过镜子 发现了酷似“父亲”的卖花老人,镜中老人蹒跚 的身影,满脸的沧桑激起了亚历山大对父亲心 理上的渴望。卖花老人与影片开始时许多被选 的“父亲”形象截然不同。那些老人虽然在年龄 与相貌上与父亲特征相符,却没有卖花老人写 在脸上与刻在骨子中的沧桑与沉重,正是这一 点,使亚历山大找到了想象中的“父亲”。现实 中寻访不得的形象或是情感,在“镜子”中却有 意外的发现:通过“镜子”,亚历山大找到了“父 亲”;通过“镜子”,安哲罗普洛斯发现了一种更 加接近真实的思考途径。《塞瑟岛之旅》中,“父 亲”在海上的浮筏上等待何去何从,儿子在酒 馆中忧心忡忡。这时,安哲罗普洛斯利用“镜 子”这一道具强化了儿子思想与心理上的负 担。镜子中,一群艺人在唱歌跳舞,“儿子”在独 自吸烟,狂欢与烦闷的对比更加真实地凸显了 “儿子”的真实心境。《永恒与一天》中,阿尔及 利亚的小男孩、军人与老人在镜子中的影像真 实地再现了主人公的心境。小孩害怕军人把自 己押送出境,而老人则在短暂的交往中慢慢对 小孩产生了心理依赖。在镜子中,我们往往更 能够看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镜子中的影像往 往褪去伪装,被还原为一种更为本真的存在。 上面提到的一些意象是安哲罗普洛斯影 片中频繁出现的隐喻与象征载体,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形象或场面也是安哲罗普洛斯整个 隐喻与象征体系的一部分。比如,《猎人》中那 具死了三十年仍然流着鲜血的尸体,《雾中风 景》中在姐弟面前被拖行致死的马,《尤利西斯 的凝视》中那个着急与姐姐见面的老人,…… 这些电影意象生成了独特的造型手段与表意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审美对象,它们的意蕴 远远超过电影语言的隐喻性,而进入到更加深 厚的哲学层次。从导演创作的角度讲,这是一 种超越有限升华到无限的艺术追求过程,从审 美的主体上讲,这是在读解电影过程中超越影 像语言之外的一种“诗学性”阐释。 隐喻与象征的运用使安哲罗普洛斯的影 片产生多层次的阐释空间,增强了电影艺术的 吸引力和感染力。安哲罗普洛斯影片中的隐喻 建立在对社会及人生的深度关注中。“隐喻一 旦失去了广泛的社会概括的远景,而‘粘附在’ 日常的生活情境中,就会流于支离破碎。它的 美学特性是大胆进行巨大概括与极度简洁相 结合。”[6]由于隐喻与象征镜像修辞方式的运 用,安哲罗普洛斯的作品超出了电影的读解范 畴,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哲学等方面获得了 多元阐释的可能性。 注释 [1](匈)伊芙特著 崔君衍译:《世俗神话:电影的野 性思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 页。 [2](奥地利)里尔克著 绿原译:《里尔克诗选》,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2页。 [6]傅睿邨:《Meeting Mr. Angelopoulos——与安 哲罗普洛斯对话》,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6,第 90页。 [4](德)爱娃?海勒(Eva Heller)著 吴彤译:《色彩的 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 页。 [5] (苏)多宾著 罗慧生、伍刚译:《电影艺术诗学》,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75页。 [6] (苏)多宾著 罗慧生、伍刚译:《电影艺术诗学》,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83页。 作者简介 赵春霞,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教师,山东师范大 学电影学硕士,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探微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探微 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提问应具有趣味性 课堂提问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从某种状态中激奋起来。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教师精心设计的新颖别致的教学提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触摸春天》一文,课题本身就充满了悬念。因此在板书课题后,我这样提问:“看到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纷纷提问:“春天是美好的,春暖花开我们用眼睛能看到,为什么说是触摸呢?”“春天怎样触摸?”“关于《触摸春天》是不是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以问题引发问题,经过梳理,根据学生的问题组织教学,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学生的思路就很容易与文章的思路沟通起来,学习自然充满了乐趣。 二、课堂提问应具有目的性

课堂教学提问不应该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讲授一篇课文之前,首先应在吃透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问题应紧密关联,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体会个中妙处,使之有渐入佳境的喜悦感。问题应力求难度适中,太浅显的不必问,太艰深的不宜问,难度较大的可分几步问。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例如《彩色的非洲》,教学时围绕“多彩”展开教学,抓住重点词句的品析,感悟“非洲”的多彩。紧接着提问:非洲是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儿呢?这样的提问起到了问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三、课堂提问应具有科学性 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教师提问前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才摘桃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 杨秀莲 专题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2.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缺一不可。 3.基本过程:前期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主要环节有: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确定目标、设计策略、选择教学媒体、估计学习效果。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 1.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的备课教案的区别 传统备课:以书本、教师、课堂为中心,老师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备课,以一个教学组、教研组为单位。 新课程教学设计:克服了以往的局限性,更强调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而非单纯注重教材,老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更加注重过程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授人以渔”。 2.新课程教学设计与传统教案的区别 传统教案:以课时为单位而进行的教学方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 新课程教学设计:不仅仅针对一种教学内容,它可以说是一个单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基本构成要素分析 (一)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1.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分析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要关注教师、学生、内容、环境。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定位,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从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元认知态度出发。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载体,教学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需要二度加工、再创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非智力因素。 3.教学对象 学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规律。 (二)制定教学策略 1.定义: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成形式等综合性方案。 2.构成 1)组织形式: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有探究、合作、分组讨论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教学有规”,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遵循规律,优化教学效果,要依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选择。 3)学法指导 ①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放在首位,诱发学习动机,激发 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②制定促进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策略。关注教学过程,从学生的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 发现和解决问题

浅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充分展示思想政治学科的魅力与价值。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成为学生亲与信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精通教材,熟知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教学新手段,运用教学新方法,研究思维训练新形式。并且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能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动作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喜欢严肃古板的教师,尤其是严肃古板的思想政治教师。适当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会调节

课堂气氛,使原本艰涩的问题、尴尬的局面变得轻松自然。 2.教师要注意教学案例的新颖性 针对教材的滞后性,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内容,从而使理论更加切合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可信度。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偏重于外在的表面的知识,忽略了内在的素质培养,许多学生一毕业,就把所学的所谓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并没有转化为自身的内功。我在教学中,注重启蒙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讲课中,灵活运用课外生活为引例,帮助学生消化课内知识。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规律,迁移能力。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3.教师要注意在讲授时寓教于“乐”,提高兴趣 大家也许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老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是乐不起来的。对“乐”的理解也不是指在讲有关原理时讲几个笑话,让学生大笑一番。思想政治课的寓教于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有无比的乐趣,能够在这种乐趣中比较轻松愉快地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不会学得那么累。如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社会调查等活动,尤其是辩论会和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非常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参与性极高,开展这样的活动时笑声总是此起彼伏,在这样快乐的气氛中,学生有很大的收

课堂教学艺术(一)

课堂教学艺术 第一节备课艺术 一、备课概述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做的一切设计准备工作。在既定的教师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的条件下,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认真备课可善于备课,是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 (一)备课的类型 备课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的必要条件。作为前提和背景,整理与探索备课的形式和程序,总结其类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备课的形式、阶段的整理与探索就有教学实践的意义。 一般来讲,较为常见的备课类型有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等五种类型,其中课时备课是应用最多的备课类型。 很多优秀的教师还有常年备课的习惯,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学艺术的修养、教学对象的考察与研究等。常年性备课已经逐渐成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备课的程序来看,我们一般将教师课时备课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整合信息——教学设计——编写教(学)案。第一阶段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资料,深入了解学生,努力从方方面面搜集吸纳备课信息。第二阶段是对备课信息进行构思加工,设计教学方案。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敢于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处理,以便以简驭繁,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三阶段是编写教(学)案。教案编写应详略得当,言简意赅,有操作性。一份好教案总是反复修改得以完善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不少学校针对学生学习,还设计出学生的学案,以上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意义的,不

是截然分开的,尤其是在编写教案过程中,经常伴随着对教学方案的修正和优化。 (二)备课艺术的特点 为了保证备课的科学性和高质量,在坚持基本程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握好备课的一下特点: 1、教学目的的决定性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所确定的教学目的,决定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怎样教。凡是与教学目的无关的或不利于实现教学目的的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要勇于舍弃。 2、备课的发展性 教师在讲授同一内容时,原教案决不能原封不动地拿起来再用,而必须根据知识的发展、教法的改革、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以及学生表现及教学的其它反馈信息,对教案进行调整、修改、补充。 3、教材、课标的规定性 在实际教学中,允许对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充实,而且更提倡教师将教材体系融会贯通,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但一切调整和补充,都要以教材和课标所规定的内容为基本内容,其他各种材料都应作为辅助材料,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 4、教学活动的教育性 备课不仅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会创新的策略与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科学发展的观点,才能自觉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5、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 备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对象,考虑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研究如何创造条件,使一些难点、重点的内容变不易接受为容易接受,使学生听懂、学会。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 怎样全面评价一堂课,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相关的教学理论,整理一下评课的几个主要环节,与大家分享。 一、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教学思想 1、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 一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新课程确立的是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个目标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因此,评课时要注意该教师是否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能力和情感目标。 二看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要适应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与时代发展的特点,切合大多数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2、教学过程是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一看学生参与的广度;二看学生参与的深度;三看学生的自觉程度,主动参与,专注程度。 3、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了学生发展的目标。 我们在评价教学效果的时候,一要看教学效率是否高。二要看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气氛是否热烈。三要看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四要看师生双边活动是否流畅自如;五要看近效与远效是否齐抓并举,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挖掘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深入开发教材资源,把知识教授与育人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教材功能的最优化。因此教师必须挖掘教材,吃透教材的具体内容,发现教材内容的价值。 1、看能否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 我们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思维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重组。一般来说,教材总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几个方面来安排的,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精确合理地取舍。 2、教材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一节课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是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志。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地位突出的内容,难点是大部分同学难以理解、掌握和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一看教学的重点内容安排是否正确,时间的运用是否合理,学生是否正确理解。二看是否找准难点,突破力度如何,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 3、教材是否有拓展和延伸。 教师能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作适当的调整、拓展,使教学内容更面向现实,富有挑战性。教师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

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毫无疑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和知识传承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因此,教学的艺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学语言的艺术。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 一、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类型 在政治课教学中,优化教学语言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首先应了解什么样的语言是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才能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语言。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以下几种语言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生活化的语言:这里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但在政治课堂上很少出现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因其出现的频率较少,所以很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哲学常识中,讲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这上框题时,为了引出贝克莱的思想,我故意说道:“下面,我们来看看英国一位名人――小贝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学生一听,咦,球星贝克汉姆怎么跑到政治课上来了?兴趣顿时大增。 2.艺术性的语言:这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语言类型,也是最易触动学生心灵的语言类型,是完成政治课的情感教育目标的最佳工具。例如,在讲到正确对待货币这个内容时,我用一首小诗来作结尾,使得学生的情感在艺术享受中得到了升华。 3.幽默性的语言:例如,在一次试卷分析课上,当讲到“居民用的自来水是不是商品时”,针对部分同学的错误,并为了防止出现普遍存在的习题课上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我说道:“这道题有些同学判断错误,大家是不是觉得,自来水嘛,自己跑来的,当然不是商品喽?”同学们一听哄然大笑,课堂沉闷感一扫而光,一堂讲评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很好地完成了。 4.形象化的语言: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讲出来的总是平板的、干瘪的、严肃的词语,如果加入一些象声词,把要讲的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到货币的职能时,我在给学生讲述《儒林外史》中严监生的故事时,自己加入了一些形象化的描述,形象地勾画出了一个视财如命的吝啬鬼的形象,使得学生立即便兴致盎然。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 全面实施新课改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状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为了与时俱进,适应当代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需求,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已成为当代高中政治教师深思、探讨的课题。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面临高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如何上好一堂思想政治课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教师在课前备好课、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后反思,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等多面。下面我对这个课题阐述几个自己的观点。 一、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松紧适度,让学生感兴趣的同时认为学习内容简单,有条理,易于理解。教学设计完成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好不好,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环节。 1、巧妙设计教学情境 教师要精心组织,大胆设计,敢于创新,创设出符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加,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如:我在讲《征税和纳税》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违法税法的四种行为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剧的教学情境,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展示自己课前的小情景剧,其他同学观赏的同时归纳总结了四种违法税法的行为。不仅让他们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更形象直观地表现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2、案例设计要恰到好处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身边的事、名人事迹、时事政治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所举事例与教学内容能够联系的恰到好处。教学中教师会经常用到案例设计,举出好的例子,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点。我在讲《国家财政》时,在讲“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这个知识点时,我采用了国家近年来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学生既知道又感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此知识点。 3、做好课堂问题的设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前要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认真设计课堂问题,做到精、准、变的同时要难易适中。不做无谓的提问,对问题的设置要合理有效,例如不要总问是不是,对不对一些对学生来说觉得冗长、枯燥的问题,要使问题有新意,挑起学生对解答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达到让他们主动找寻问题答案的目的。如我在讲《企业的经营》时,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你如何使自己的企业走向成功?学生看到这个问题后,觉得很有发挥的空间,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做到导课生动有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有趣活泼的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集中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创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心裁的导入。通常我使用的导入方法有:歌曲、小品导入法、寓言故事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 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 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 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微]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微] 小学语文课堂提 问 摘要: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有效的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活跃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17-034-01 课堂提问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要研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性质、形成和涉及到的范围和相互间的关系,努力去把握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减少提问的盲目性。正向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课堂提问要注重艺术性。 一、课堂提问要把握课文本质 在教学中,要多提有助于理解课文本质意义的问题,少提表面现象性的问题,那种可问可不问的问题尽量不问。一篇课文,总有它的内涵和中心思想。凡涉及到课文内涵、中心思想,并与思想内容有关的词语和句子等方面的问题,都属于本质性问题,

而涉及到课文其他枝枝节节的问题,属于现象性问题。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过程,写出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因此,凡是同描写五壮士壮举的词语和句子的问题都是本质性的问题。教学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五壮士毫不犹豫、英勇跳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掉下深谷。”我就抓住“冲锋”、“纵身”这两词语进行提问:什么叫冲锋和纵身?这两词体现出五壮士此时心里怎样?表现出他们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冲锋”、“纵身”这两个词表现出五壮士的毫不犹豫、英勇、不畏惧。这样两个词对学生理解五壮士的毫不犹豫是有帮助的,但是对于“冲锋”、“纵身”这两个词的意思并不是本文的关键,并且五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平时的媒体、书籍等理解这两词的意思和感受。因此,就不必多加提问。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提本质意义的问题,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中心思想,而表面现象性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一节话,很容易对上号,这些缺乏思维强度的问题,很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课堂提问要精练 在语文课堂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精”。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_1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是其生命线,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实效性问题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必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及运用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对策,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尤其要求大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生多师少”和轻视课堂教学的现状,加之教学资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合班讲大课的授课方式,甚至有人肆意贬低课堂教学作用。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会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合班上大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讲到底的授课模式,其教学效果就必然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从而会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对提高新形势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每一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的教师们都面临和思考着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 1.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发展也明显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由此我国不断流入越来越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所以,各种政治信息就通过日益强大的媒体不断传播,不断冲击着社会大众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基于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的思想观念来引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的基础,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教师队伍不断更新的新形势 现代教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这些年轻教师普遍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政治观念,并且很可能与思想政治课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