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举办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

关于举办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

渝教高函〔2017〕32号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举办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

教学

比赛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提高高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决定举办重庆市第三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比赛组织机构

本届比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

设立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委会(名单见附件5)。

二、比赛形式和时间

本届比赛分为学校初赛和市级决赛两个阶段。竞赛时间

为2017年7月至10月。

三、比赛网站

参赛报名及参赛作品提交均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117995995.html,/)进行, 比赛通知、公告、流程、评审规则等均在该网站予以公布。作品具体技术规范和操作步骤参见网站微课活动页的赛事指南和帮助文档。

四、参赛对象

各高校教师和师范类学生。为调动各方积极性,将教师与学生分开进行评比。

教师组按照教育层次,将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分组评比。学生组整体为一类。为鼓励教育技术团队在课程制作中发挥作用,特设立技术类单项奖。

五、比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各高校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或学习需求由参赛教师/学生自选主题,报送系列微课或单个微课,完整呈现某个专题或一门课程的知识学习。参赛者精心选择参赛内容,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设备,录制时长为5-10分钟的微课视频,并配套提供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辅助扩展资料(可选),如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等。其中视频资料为微- 2 -

课必备资源。

(一)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

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片头应显示单位(校、院、部等)名称+微课名称+作者姓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视频文件格式需为H.264 MP4且分

辨为1024×768及以上(4:3);1280×720及以上(16:9)。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微习题、微课件、微反思。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

求。

(三)微教案设计要求

微教案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属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六、比赛程序

(一)初赛阶段: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为各高校组织

- 3 -

本校参赛教师和学生参赛作品制作、上传时间。各高校可

通过组织评选本单位内参赛微课作品,选拔参赛教师和学生。在校内评选的基础上各高校推荐作品参加市级决赛,其中推荐的教师作品不超过5个,学生作品不超过5个。

其中教师组沿用上届专家分组打分的评分模式,学生组的评分则采用网络评价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评分模式。校内学

生作品需处于浏览量前20名方可进入校内专家打分环节。

(二)决赛阶段:2017年10月开始为市级决赛评选时间。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委会将组织专家结合初赛推荐意见和网络评选结果,评定决赛选手进而角出奖项,并择期召开现场教学展示、观摩及表彰大会。

七、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比赛按教育层次、选手身份分开设置奖项。

本科教师组: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

高职教师组: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

学生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

秀奖8名。

(二)优秀组织工作奖:面向各参赛单位和市级赛事组织

单位的组织人员,根据赛事组织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工作- 4 -

奖。设优秀组织奖10名。

(三)单项奖:根据微课作品的制作效果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程度设立技术类奖项,设一等奖1名、二等

奖2名、三等奖3名。

八、评审流程

(一)学校初赛

此阶段所有作品面向用户开放展示,本科和高职分别进行

分组评审。

1.9月10日前:

①发送联系人表:各院校将“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织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附件1)发送至大赛邮箱:cqgjwk@https://www.doczj.com/doc/117995995.html,,以便进行各院校管

理员的添加和管理工作。

②提交评审人员信息:管理员向系统管理员提交评审人

员信息(姓名+手机号)发送至邮箱:cqooc@https://www.doczj.com/doc/117995995.html,

2.9月15日前:

①参赛作品上传:院校管理员登录“重庆高校在线开

放课程平台”,进行本院校教师及学生用户的导入和管理工作;教师及学生在“个人中心-我的微课”中即可开展微课建设,填写元数据,上传微课视频及相关拓展资源,并提交

院校管理员审核。作品上传截止日期为2017年9月15日。

②作品审核提交:院校管理员登录“重庆高校在线开

- 5 -

放课程平台”,对教师及学生参赛作品进行审核、提

交。

③作品审核发布:系统管理员对审核通过的参赛作品进

行再次审核,通过后进行发布。

3.10月1日前:

①评审人员在线评分:评审人员对应组别在“重庆高

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对参赛作品进行在线评分。

②初赛结果报送:将评选出的5名教师及学生作品按“重庆市第三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和“重庆市第三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决赛作品登记表”(附件3)的要求填写后发送至大赛邮箱:cqgjwk@https://www.doczj.com/doc/117995995.html,;经签字盖章的汇总表、登记表原件邮寄至: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网络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杨燕清

收)。

(二)市级决赛

1.10月10日前:

①初赛结果提交:管理员将教师学生初赛作品提交到“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②线下录入省级评审专家信息:系统管理员线下录入省

级评审专家信息并进行分组。

2.10月30日前:

专家在线评分:省级专家对应组别在“重庆高校在线开- 6 -

放课程平台”上对初赛作品进行在线评分,并评选出奖

项。

3.11月1日后:

决赛结果发布:系统管理员将决赛获奖作品在“重庆高

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进行发布。

4.12月:

颁奖典礼:届时将举办重庆市“高教社杯”第三届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颁奖典礼,为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发获奖证书。

九、其他

(一)每位参赛者作为第一作者提交参赛作品限报一项(同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按一项计算),非第一作者限报两项。每个作品涉及的参赛人数不超过10人。作品的作者及

作者排序,必须在比赛作品登记表中准确填写,上报后不再变

动。

(二)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

品,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

何不良信息内容,则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三)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在重庆市高

校在线开放平台进行免费展示。

(四)赛事组织单位不向参赛教师或学校收取任何费

用。

- 7 -

(五)微课教学比赛相关具体事宜由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联系人:杨燕清,联系电话:139********。

微课制作及评审平台技术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数字化教学服务中心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熊英,谭培亮,周云春, 67778602,cqooc@https://www.doczj.com/doc/117995995.html,。

赛事各阶段最新赛事动态将在“重庆市高校在线开放平台”官方网站公布。

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比赛,加强宣传,充分组织发动学生参与竞赛,规范竞赛管理,确保竞赛效果。

附件:1.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比

赛组织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

2.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比

赛决赛作品汇总表

3.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比

赛决赛作品登记表

4.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作品评

审标准(试行)

5.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委会名单

- 8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6月21日

- 9 -

附件1

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组织单位及联系人信息表

填表时间:年月日组织单位名称(盖章)领导小组成员

联系人职务

联系电话手机

电子信箱@ QQ

备注本表作为后期评选优秀组织单位的重要依据- 10 -

附件2

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

比赛决赛作品汇总表

单位名称(公章):填表时间:年月日

作品编号名称学科

作者电话

是否同

意网上展示

- 11 -

说明:1.类型填写内容为:单个微课请标注A、系列微课请标注B。

2.本表作为后期评选优秀组织单位的重要依据。

- 12 -

附件3

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

比赛决赛作品登记表

作品编号:(由组委会填写)作品名称

学科组别教师组□学生组□

作者

信息

姓名所在单位

联系人姓名手机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

作品

简介

(包括作品简介、创作说明等,300字以内)

共享说明是否同意将作品在重庆市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上发布。□是□否签字: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

年月日

- 13 -

附件4

重庆市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作

评审标准(试行)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

选题设计(15分)选题简明

(5分)

主要针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活动等环节进行

讲授、演算、分析、推理、答疑等教学选

题。尽量“小(微)而精”,是围绕某个具体的

点,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课程难点和创新点,

经专家评审确认可予以适当加分

设计合理

(10分)

应围绕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的问题

或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要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

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20分)观点正确

(10分)教学内容严谨,没有任何政治性错误。

逻辑清晰

(10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作品规范(25分)结构完整

(10分)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作品一般应包含微课视

频,也可以是:微教案、微习题、微课件、微反

思等。

技术规范

(10分)

微课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视频画质清晰、图

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微教学设计围绕所选主题进行,重点突出,注重实效,

体现完整设计思路;

微课件设计形象直观,层次分明,简单明了,教学辅助

效果好;

微习题设计有针对性与层次性,设计合理难度等级的主

观、客观习题。

语言规范

(5分)语言标准,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有感染力。

- 14 -

教学效果(40分)形式新颖

(10分)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

学模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讲授类、讨论类、解

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录

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如用手写板、电子白

板、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

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

趣味性强

(10分)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目标达成

(20分)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附件5

第三届“高教社杯”高校微课教学

比赛组委会名单

主任:

赵为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

蒋后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处长

刘革平西南大学信息中心主任

余志祥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委员:

方明建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忠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秦泽农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光平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 15 -

杨燕清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州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 1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