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目_(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目_(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目_(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目_(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A)(答案在后面)

院系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2 0分)

1、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

A.《1 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德意志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3、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是( )

A.运动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系统的观点

D.否定的观点

4、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5、人类社会和自煞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劳动

C.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6、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在( )

A.社会意识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

C.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影

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时间的一维性

B.时间的持续性

C.时间的顺序性

D.时间的重复性

9、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积极的成果是奠定了( )的基础

A.剩余价值论

B.劳动价值论

C.再生产理论

D.流通理论

1 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C.形而上学和诡辩论蛇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1 1、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1 2、在认识过程中,割裂反映和刨造的关系会导致(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B.消极直观反映论

C.二元论

D.诡辩论

13、生产关系的本质是( )

A.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

C.人们在土产中的分工协作关系

D.人们的阶级兰系

1 4、唯心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表现为( )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1 5、国家是代表( )

A.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

B.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C.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

D.统治阶级利益的

1 6、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B.精神文明的发展史

C.阶级斗争的发展史

D.国家政权的更替史

17.新经济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 )

A.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B.建立工农联盟

C.通过发展商业建立市场经济

D.实行粮食税制度

18、民主社会主义是( )

A.科学的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

C.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探索

D.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

1 9、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 )

A.选择的自主性

B.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

2 0、社会进步根源于( )

A.物质文明的发展

B.精神文明的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D.人的解放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 0分)

l、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是( )

A.唯物史观的发现

B.辩证唯物主义的创立

C.剩余价值的发现

D.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刨立

E.无产阶级政党的刨立

2、1 9世纪4 0一9 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批判和清算了(

A.蒲鲁东主义

B.工联主义

C.拉萨尔主义

D.巴枯宁主义

E.杜林的假社会主义

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A.机械性

B.朴素性

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

E.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4、在对外开放中,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同对也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这体现了(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B.实事求是的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辩证否定的原理

E.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5、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

E.唯心主义诡辩论

6、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E.检验真理的尺度

7、下列哪些说法不科学( )

A.知识价值论

B.经理阶层主体说

C.科技史观

D.历史人学

E.社会经济制度趋同论

8、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主张( )

A.世界的可知性

B.认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C.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D.物质第—性,意识第二性

E.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9、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

A.没有研究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的物质根源

C.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D.忽视了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

E.不承认社会意识的作用

10、共产主义是指( )

A.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

B.人类社会最合理的社会制度

C.一种渺茫的幻想

D.共产主义的运动和实践

E.理论上的一种假说

三、辨析题 (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共5题,任选作4题,5题全作,只取前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l、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2、世界统一于存在。

3、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4、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5、人权高于主权。

四、材料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要求观点正确,论理充分。共2题,任选作1题,两题全作,只取第1题。14分)

材料题(一)

材料1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材料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材料3

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材料4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材料5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波,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

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请回答:

(1)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

(2)结合材料4、5作者认为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人类认识的必然趋势,要实现这个飞跃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3)引结合材料1、2、3、4、5,你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含哪两次能动的飞跃?材料题(二)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做到两条,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同时,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那个年代、针对当时的形势和斗争需要所提出来的具体论断、具体行动纲领区分开来。”(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12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7月)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什么特点和品质?

2、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说明为什么必须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论述题(要求论点正确,条理清晰,紧扣论题。共3题,任选作2题,3题全作,只取前两题。每小题10分,共2 0分)

1.试论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哲学依据,联系实际说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

2.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论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及其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及其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A)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D

3.B

4.A

5.B

6.C

7.B

8.A

9.B 10.A

11.C 12.B 13.B 14.D 15.D 16.A 17.C 18.D 19. B 20.C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CE

2. ABCDE

3.ACD

4.ABDE

5.ABC

6.ABCD

7. ABCDE

8.ABD

9.BC 10.ABD

三、辨析题答案要点

l、错误。(1分)“科学的科学”是对旧哲学的称呼,以往的哲学家(例如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不是“科学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分)

2、错误。(1分)存在既有物质的存在,也有精神的存在。(1分)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统一于存在,而是统一于物质。(2分)

3、错误。(1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质特征不是有用,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2分)上述观点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真理观。(1分)

4、错误。(1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1分)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2分)

5、错误(1分)。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民族传统、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对于人权的理解和评价标准也不相同。(1分)国家主权是保证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高于主权”是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借口。(2分)

四、材料题答案要点

材料题(一)答案要点:

(1)根据分析材料1、2、3,作者认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分)(2)要实现这个飞跃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第一,感觉的材料要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第二,要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波,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4分)

(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应包含两次能动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次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6分)

材料题(二)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高度科学性和彻底革命性的统一。(2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必须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4分)

(2)、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4分)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坚持运用它来分析和研究今天的实践。要注意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他们那个年代、针对当时的形势和斗争需要所提出来的具体论断、具体行动纲领区分开来。(4分)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3分)(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就形成和丰富发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在党的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3分)

(3)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永褒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4分)

2.答案要点:

(1)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完全、无条件的正确认识。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真理的内容客观的;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是相对、有限的正确认识。它也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认识广度的相对性;其二是认识深度的相对性。(2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感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种不同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辨证转化。(3分)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分)

(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分)

3. 答案要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更的决定力量。(2分)(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运用,就形成

和丰富发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党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在党的群众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2分)

(3)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永褒生机和活力的源泉。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3分)

(4)在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把“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及其的根本利益”的作为归结点和最终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继承和发展。(3分)

※<习题二>

填写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B)

院系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找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错选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1、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这是( )

A.所有哲学都承认的命题 B.所有唯心主义都承认的命题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的命题 D.唯心主义也承认的命题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

A.经济地位 B.分配多少

C:社会分工 D.政治立场

4、把事物的运动绝对化会导致( )

A.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B.绝对主义的静止论

C.割裂物质和运动 D.割裂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

5、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本质上体现了(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物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物与物的关系

6.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7、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8、主观与客观、理沦与实践的统—应是( )

A.循环的 B.绝对的

C.具体的 D.无条仆的

9、发展的实质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11、唯物史观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 ( )

A.社会关系 B.自然界

C.人 D.生产力

12、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是( )

A.唯物辩证法的命题 B.形而上学的命题

C.唯心主义的命题 D.似是而非的命题

1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题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对立统—规律

15、“自然从来不飞跃”,这个命题表现的、是( )

A.肯定事物变化的连续性 B.否定事物变化的连续性

C.夸大事物变化的连续性 D.夸大事物变化的间断性

16、对科学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社会生产 B.社会制度

C.文化教育 D.社会意识

1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足( )

A.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是没有区别的

C.人类社会发展像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其客观规律的

D.社会发展过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

18、国家的实质是( )

A.独立于阶级之外的社会力量 B.调和阶级矛盾的机关

C.全体居民共同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机关 D.阶级统治的暴力机构

19、认识的本质在于( )

A.能动的反映 B.自由选择

C.科学评价 D.主观创造

2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二、不定项选择(在所给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有多少选多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

A.政治学 B.文学 C.道德 D.宗教 E. 修辞学

2、以下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C.同一就是与差别对立并排斥差别的同一

D.一切斗争都是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

E.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外力推动和引起的

3、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 )

A.动中有静,静中含动

B.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E.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

A.颠倒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B.把理论当成实践的来源和动力

C.揭示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规定了理论对实践的决定意义

E.肯定了理论应走在实践的前面

5、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它是事物分化形成多样性的条件

B.它是人们理解事物运动的前提

C.它是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基础

D.它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E.它是辩证法革命本质的根本体现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

A.同—性和斗争性不可分离

B.同—性是斗争性的基础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D.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E.斗争性重要,同一性不重要

7、辩证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因为( )

A、它批判继承了以往哲学的积极成果,克服了它们的缺陷

B.它在实践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

C、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D、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E、它开辟了绝对真理的时代

8、“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E.历史规律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C.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

D.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E.审美关系

10、质变量变的复杂性体现在( )

A.质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B.量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C.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D.质变和量变唯以区分

E.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共5题,任选作4题,5题全作,只取只取前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2.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

3.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4.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5.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四、材料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要求观点正确,论理充分。共2题,任选作1题,两题全作,只取第1题。14分。)

材料题(一)

材料1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运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原理分析:

(1)材料1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材料题(二)

材料1: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材料2: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

请回答:

(1)材料1包含有哪些基本思想?这些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2包含中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哪些基本思想?这些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五、论述题 (要求论点正确,条理清晰,紧扣论题。共3题,任选作2题,3题全作,只取前两题。每小题10分,共2 0分)

1.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2.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

3.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B)答案要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C

3.A

4.A

5.C

6.B

7.D

8.C

9.D 10.B

11.A 12.A 13.C 14.D 15.D 16.A 17.C 18.D 19.A 20.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D

2.ACDE

3.ABC

4.CE

5.ABC

6.ABCD

7.ABCD

8.ABE

9.BCDE 10.ABCE

三、辨析题答案要点

1.错误。(1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1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2分)

2. 错误。(1分)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实质的区别。运动的外延最大,它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的外延次之,变化既包括量变也包括质变,既包括前进性的变化也包括后退的变化;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产生,是指事物前进性的变化。(3分)

3. 正确。(1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标准;一切认识的正确与否,最终只有通过实践检验,因此,实践标准是确定的。(1分)任何实践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一定的实践不能证明一切正确理论观点的真理性,也不能反驳一切错误理论观点的荒缪性。(3分)

4. 错误。(1分)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区分不同上层建筑性质的根本标志。(3分)

5. 正确。(1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但是,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3分)

四、材料题答案要点

材料题(一)答案要点

(1)材料1的合理性是看到了人民群众在历史的作用,强调一种民本主义。局限性是民本史观而不是唯物史观的群众史观,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角度提出问题的。(4分)(2)材料2和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4分)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是: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片面夸大杰出人物的历史功绩,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而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6分)

材料题(二)答案要点

(1)材料1包含的基本思想是:辩证法是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和方法看世界,强调事物的永恒发展;辩证法强调辨证的否定,认为辨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批判又继承;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4分)这些思想告诉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又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分)

(2)材料2包含中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思想有: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根本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4分)这些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反对思想僵化,反对教条主义。(3分)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辨证关系的原理。(1)绝对真理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完全、无条件的正确认识。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真理的内容客观的;其二是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是相对、有限的正确认识。它也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认识广度的相对性;其二是认识深度的相对性。(2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不是两种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感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两种不同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辨证转化。(3分)

(3)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且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被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必须坚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同时,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穷尽真理,必须始终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真理。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要把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教条主义,又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化。(5分)

2.答案要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矛盾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而孤立存在,矛盾的普遍性制约着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分)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即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放弃了这一条,现代化建设就会走上邪路,失去社会主义性质。(3分)

(3)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既要反对教条主义,又要反对经验主义。(3分)

3.答案要点

(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力杠杆。表现在:它作为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它是改造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革命力量;它作为革命的精神力量,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和更新。(3分)

(2)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准备了物质技术基础。(3分)

(3)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关键在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既要反对科技决定论,又要反对科技异化论。(4分)

※<习题三>

填写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

院系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

______

一、在下面各题的 4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项,并将正确选项的字母

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该题无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A.对世界状况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模式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趋势的不同回答

2.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 )

A.是一切哲学的观点

B.只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

C.只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

D.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世界观和人生观

B.唯物论和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认识论和真理观

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

A.感性认识

B.意识的能动性

C.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和政治的统一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6.承认自然界对人类意识的根源性是()

A. 一切哲学派别的共性

B.唯物主义哲学的前提

C.唯心主义哲学的共性

D.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前提

7.“物质是永恒的”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

A.都是正确的

B.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C.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D.都是错误的

8.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

A.承认联系与承认孤立的对立

B.承认发展与承认静止的对立

C.承认全面与承认片面的对立

D.承认矛盾与否认矛盾的对立

9. 认识的本质是 ( )

A. 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摹写

B.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在头脑中对客体的重构

D. 主体对客体的创造

10.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B.否定世界的统一性

C. 坚持世界不可知性

D. 坚持世界可知性

1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生产关系

B.地理环境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12.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 )

A.人和人的关系

B.人和物的关系

C.物和物的关系

D.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

13..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主要是看 ( )

A.劳动者的技能状况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状况

D.运输设备的状况

14.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经济管理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15.在下列社会心理中,最稳定的是( )

A.阶级心理

B.阶层心理

C.团体心理

D.民族心理

1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好中心,同时又注意抓好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没、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

A.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原则

17.“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

18.“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所说的“真正的哲学”是指()

A.唯物主义哲学

B.产生于一切时代的哲学

C.唯心主义哲学

D.反映时代特征和要求的哲学

19.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

A. 对立和统一

B.运动和静止

C.肯定和否定

D. 量变和质变

20.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 ( )

A.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B.人们的普遍愿望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其他国家的影响

2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A. 国家政权

B.法律制度

C.物质文明

D.军队警察

2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包含的哲理是( )

A.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B.没有质量就没有量变

C.量变就是质变

D.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2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

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24. 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 )

A.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

D.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

25.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劳动发展史

B.精神文明发展史

C.国家政权发展史

D.阶级斗争发展史

26.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

A.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是无限的

27.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 )

A.人之初,性本善

B.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8.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们 ( )

A.选择的自主性

B.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的改造

C.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D.摆脱必然性而独立

29.人生观的核心是关于 ( )

A.人生理想的观点

B.人生目的的观点

C.人生态度的观点

D.人生意义的观点

30.人的价值实现的途径是 ( )

A.努力学习书本知识

B.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C.不断改选自己的世界观

D.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下面各题的 5个选项中,请选出2—5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

的字母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错选、少选、多选,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

20分)

1. 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表现为 ( )

A.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B.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C.真实联系和虚假联系

D.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E.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不同于其他哲学,就在于它实现了()

A.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E.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统一

3.下列观点中,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A.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B.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C.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E.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4.人工智能的出现证明()

A.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人脑是可以认识的

C.思维是可以模拟的

D.人类的思维将进一步发展为机器的思维

E.随着机器人的发展,会产生出比人类更高的思维

5.下列观点中,表明时间一维性的有()

A.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复回

D.一寸光阳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E.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6.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A.空气污染严重

B.世界性水源危机

C.臭氧层变薄

D.森林惨遭毁灭和物种减少

E.地球的生物圈已经不复存在

7. 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 ( )

A.社会人口结构

B.社会消费结构

C.社会经济结构

D.社会政

治结构

E.社会意识结构

8.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 后者不是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

B.前者是某一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 后者是同一社会制度的部分质变

C.前者的发动者是被统治阶级, 后者的发动者是统治阶级

D.前者一般都是暴力的形式, 后者一般是非暴力的形式

E.前者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后者是同一社会制度的自我

9.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明()

A. 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

B. 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

C. 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

D. 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

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人权的观点有()

A.人权即人的基本权利

B.人权是抽象的

C. 人权是具体的

D.人权就是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E.在阶级社会里,人权是有阶级性的

三、辩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共6题,任选作5题,6题全部作答,第6题的答卷无效。每小题4分,共20分)

1.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

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4.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5.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部矛盾则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

四、材料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要求观点正确,论理充分。共2题,任选作1题,两题全部作答,第2题的答卷无效。10分。)

材料题(一)

材料1: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当一种政治上层建筑成为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桎梏时,推翻旧政治上层建筑的政治革命则是新社会的催生婆。”

材料2:

“我们在改革开始时,对社会主义理解着重于物质文明,在80年代初提出精神文明,要求两手抓,现在认识到还应包括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健全,即政治文明,或者说是一种制度文明。”

问题:

1.结合社会发展动力的有关原理对材料1 加以分析说明。(10分)

2.结合教材第五章和第七章的有关内容对材料2加以分析说明。(14分)

材料题(二)

材料1: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主张要求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2: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树都砍完了,但

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

问题: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对材料1的观点加以评析。(10分)

2.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不同于孟德斯鸠之处,并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10分)

五、论述题 (要求论点正确,条理清晰,紧扣论题。共3题,任选作2题,3题全部作答,第3题的答卷无效。每小题10分,共2 0分)

结合实际论述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2.论述道德的本质、特点和功能。联系实际阐明目前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

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3.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分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共20分)

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A

3.C

4.D

5.B

6.B

7.A

8.D

9.B

10.B

11.C 12.D 13.B 14.C 15.D 16.B 17.B 18.D 19.D

20.C

21.A 22.A 23.C 24.B 25.A 26.B 27.D 28.B 29.D

30.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DE

2.CDE

3.CD

4.BC

5.ABE

6.ABCDE

7.CDE

8.ABCDE

9.ACE 10.ACE

三、辨析题答案要点

1、答案要点:

(1)错误。(1分)

(2)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歪曲反映。(2分)

(3)客观存在与思想意识的关系。(2分)

2、答案要点:

(1)正确。(1分)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人脑加工和改造了的东西,是客观世界的主

观映象,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4分)

3、答案要点:

(1)错误。(1分)

(2)革命的运动必须要有革命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要接受实践的检验。(2分)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分)

4、答案要点:

(1)错误。(1分)

(2)只有社会规律才会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2分)。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2分

5、答案要点:

(1)错误。(1分)

(2)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依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起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4分)

6、答案要点:

(1)错误。(1分)

(2)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

(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2分)

四、材料题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 1、唯心主义得两种基本形式就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与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得唯心主义与不彻底得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得唯心主义与历史观上得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得某种具体实物瞧作就是世界得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就是b a、科学得世界观与方法论 b、系统化理论化得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得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得意义得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得根本分歧就是d a、肯定世界得统一性还就是否认世界得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就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就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就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就是指c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得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得普遍状态 6、时间与空间就是c a、物质得唯一特性 b、物质得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得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得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得实质就是d a、事物数量得增加b、事物得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得变化d、新事物得产生与旧事物得灭亡 8、在生活与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与“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b a、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得原理b、量与质相统一得原理 c、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得原理 d、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得原理 9、有得哲学家认为,世界上得一切现象都就是有原因得,因而一切都就是必然得,偶然性就是不存在得。这 就 是 一 种 c

算24点题目全集

24点题目 28) 1226 (1+2)*(2+6) 29) 1227 (2+2)*(7-1) 30) 1228 (2-1+2)*8 31) 1229 2*(1+2+9) 32) 1233 3*2*(1+3) 33) 1234 4*(1+2+3) 34) 1235 (1+2)*(3+5) 35) 1236 3*(1*2+6) 36) 1237 1+2+3*7 37) 1238 2*(1+3+8) 38) 1239 1*2*(3+9) 39) 1244 (1+2)*(4+4) 40) 1245 4*(2-1+5) 41) 1246 (2-1)*4*6 42) 1247 2*(1+4+7) 43) 1248 1*2*(4+8) 44) 1249 4+2*(1+9) 45) 1255 1+5*5-2 46) 1256 (1+5-2)*6 47) 1257 1*2*(5+7) 48) 1258 (1+5)/2*8 49) 1259 9+(1+2)*5 50) 1266 6+(1+2)*6 51) 1267 (1+7)/2*6 52) 1268 1*6/2*8 53) 1269 6+1*2*9 54) 1277 (7*7-1)/2 55) 1278 1+7+2*8 56) 1279 1+9+2*7 57) 1288 8+1*2*8 58) 1289 9+2*8-1 59) 1333 (1+3)*(3+3) 60) 1334 4*(1*3+3) 61) 1335 1*3*(3+5) 62) 1336 3+3*(1+6) 63) 1337 1*3+3*7 64) 1338 3*(1+8)-3 65) 1339 (1+3)*(9-3) 66) 1344 1*3*(4+4) 67) 1345 1+3+4*5 68) 1346f 6/(1-3/4) 69) 1347 (1+3)*7-4 70) 1348 8+(1+3)*4 71) 1349 1+3*9-4 72) 1356 1+5+3*6 73) 1357 (7-3)*(1+5) 74) 1358 1+8+3*5 75) 1359 9+1*3*5 76) 1366 6+1*3*6 77) 1367 (7-3)*1*6 78) 1368 (1+6/3)*8 79) 1369 3*(1+9)-6 80) 1377 (7-3)*(7-1) 81) 1378 (7-(1+3))*8 82) 1379 (1+7)*9/3 83) 1388 (1+3)*8-8 84) 1389 1*8*9/3 85) 1399 (9-1)*9/3 86) 1444 4+4*(1+4) 87) 1445 1*4+4*5 88) 1446 4*(1+6)-4 89) 1447 1+7+4*4 90) 1448 8+1*4*4 91) 1449 4*(1+9-4) 92) 1455 4+(5-1)*5 93) 1456f 4/(1-5/6) 94) 1457 1+4*7-5 95) 1458 (8-4)*(1+5) 96) 1459 9+(4-1)*5 97) 1466 (1+4)*6-6 98) 1467 (1+7-4)*6 99) 1468 (1+6-4)*8 100) 1469 (9-(1+4))*6 101) 1477 (7-4)*(1+7) 102) 1478 4*(1+7)-8 103) 1479 (7-4)*(9-1) 104) 1488 1*4*8-8 105) 1489 1+4*8-9 106) 1555f (5-1/5)*5 107) 1556 5*(1+5)-6 108) 1559 (9-5)*(1+5) 109) 1566 1*5*6-6 110) 1567 1+5*6-7 111) 1568 (1+8-5)*6 112) 1569 (9-5)*1*6 113) 1578 (1+7-5)*8 114) 1579 (9-5)*(7-1) 115) 1588 (1*8-5)*8 116) 1589 (8-5)*(9-1) 117) 1599 9+1+5+9 118) 1666 (6-1)*6-6 119) 1668f 6/(1-6/8) 120) 1669 (1+9-6)*6 121) 1679 (9-6)*(1+7) 122) 1688 (1+8-6)*8 123) 1689 9+1+6+8 124) 1699 9+1*6+9 125) 1779 9+7+1+7 126) 1788 8+1+7+8 127) 1789 9+1*7+8 128) 1799 9+7-1+9 129) 1888 8+1*8+8 130) 1889 9+8-1+8 131) 2223 3*2*(2+2) 132) 2224 4*(2+2+2) 133) 2225 2*(2+2*5) 134) 2227 2*(2*7-2) 135) 2228 (2/2+2)*8 136) 2229 2+2*(2+9) 137) 2233 (2+2)*(3+3) 138) 2234 3*(2+2+4) 139) 2235 3*(2*5-2) 140) 2236 2*(2*3+6) 141) 2237 2*(2+3+7) 142) 2238 2+2*(3+8) 143) 2239 (2+2)*(9-3) 144) 2244 2*(4+2*4) 145) 2245 2+2+4*5 146) 2246 (2-2+4)*6 147) 2247 2+2*(4+7) 148) 2248 8+(2+2)*4 149) 2249 2+4+2*9 150) 2255 2*(5+2+5) 151) 2256 2+2*(5+6) 152) 2257 2*5+2*7 153) 2258 2*(5+8)-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SEO网站优化测试题及答案

SEO网站优化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45题 1. 如果你的网站是关于手机的,下面哪个是最好的网页标题?() A. 手机,买手机,手机报价,手机新闻,手机游戏,手机软件 B. 本站提供各种价格的便宜手机供你选择 C. 手机 | 手机之家 D. 主页 | 2. 一个纯内容的页面(如文章,博客等)应该有多少字?() A . 100 - 200 B . 500 - 800 C . 200 - 400 D . 800+ 3. 最优关键字密度?() A . 2 %- 5 % B .页面内容保持正常,但是利用隐藏文字, alt 标签, meta 标签尽量多加关键字 C .尽可能保持文章对用户的友好性 D .不管关键字密度,搜索引擎不关心这个,只集中于内容,做到人们都爱链接你的页面 4. 你应该在 meta 标签里放什么?() A. 在 meta 标签的 keywords 中放满关键字列表,把重要的关键字放在 meta 标签的description 中 B. 忽略 meta 标签,搜索引擎不用这些 C. 在 meta 标签的 description 中写上你网站的简短描述,在 meta 标签的 keywords 放上最重要的关键字 D. 在 meta 标签的 keywords 放上最重要的关键字,忽略 meta 标签的 description 5. 你怎么利用网站上的图片?() A. 利用 alt 标签精确描述每张图片,包括图片周围的描述性内容 B. 在 alt 标签中写上最重要的关键字,后面加上“图片” C. 只在必要的时候使用,不用每张都加,因为这根本不重要 D. 利用 alt 标签加入关键字列表以增加关键字密度 6. 内容很少网站获得高排名的最好方法?() A. 拥有大量各种各样网站的自然(内容相关)反向链接 B. 网站页面填满关键字和隐藏文字 C. 使用内容生成软件来做搜索引擎作弊来获得搜索引擎排名 D. 付费来获得高 PR 值 7.下面哪种做法不会受到 Google 的惩罚?() A. 针对搜索引擎自动生成数千个页面 B. 稳步创建高质量链接 C. 采集其它网站的内容 D. 有 google 认为是坏链的网站的反向链接 8.设计网站的结构时,下面哪个方法不好?() A. 创建网站地图指向网站的每个页面 B. 网站的每个页面都可以通过最多 3 次点击访问 C. 把网站的所有内部页面链接到你的其它网站 D. 创建网站的结构性 9、搜索引擎营销的简称是( ) A、SEO B、SEM C、SEC D、SERP 10、友情链接方面,PR的选择应该优先选择的链接为( ) A、PR高,相关性低 B、PR低,相关性高 C、PR高,相关性低 D、RP高,相关性高 11、下面哪个HTTP状态码是搜索引擎返回的抓取正常的状态码( ) A、500 B、301 C、200 D、404 12、下列URL对SEO最友好的是( ) A、seo/ B、seo/ C、 D、?id=21 13、不支持的代码为( ) A、Allow B、Disallow C、Crawl-delay D、noindex 14、以下哪一种提高PR值的行为被Google 认为是作弊行为( ) A、与很多相关站点友情链接 B、加入很多网站目录站、导航站 C、向PR值高的站点购买链接 D、发布供求信息,带有反向链接 ) ?( 不是网站外部链接添加方式_____、以下15. A. 论坛发帖 B. 自身网站文章链接 C. 黄页发布 D. 博客发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D)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 )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 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 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 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 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B.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16.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

小学四年级算24点比赛试题

四年级算24点比赛试题 (时间:40分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算24点。(每题3分,共60分) 例:2 4 4 8 4+8=12,4-2=2,12×2=24。或(4+8)×(4-2)=24。 (1)1,4 ,7 ,7 (2)1 ,7 ,7,9 (3)3 ,3,5,7 (4)4,5,5,7 (5)1,5 ,7 ,10 (6)1 ,4 ,4,9 (7)5 ,6 ,7 ,9 (8)4,4 ,7,8 (9)1,3 ,10,10 (10)2,2 ,4,4 (11)5,8,8,8 (12)1,2 ,8,10 (13)6 ,6,9,10 (14)3,3,3 ,10 (15)2 ,3 ,10 ,10 (16)8,8,8,10 (17)7 ,8,8,10 (18)1,3 ,3,6 (19)3,3 ,3,5 (20)4 ,4 ,8,9

二、用三种方法算24点。(每题5分,共40分,算对一种得2分,算对二 种得4分,算对三种得5分) 说明:调换加数、因数顺序,调换加减、乘除运算顺序,除以1与乘1均视作同种算法。 例:2 4 8 10 第一种: 2+4=6,6+8=14,14+10=24。或2+4+8+10。第二种: 10-2=8,4×8=32,32-8=24。或(10-2)×4-8=24。第三种: 2+10=12,8×12=96,96÷4=24。或8×(2+10)÷4=24。 (1)3,4,4 ,6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2) 4 ,6 ,7 ,7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3) 2 ,3 ,4 ,10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4)3,8,10 ,10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5) 2 ,2,8 ,8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6)1,2 ,3 ,10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7)1,3,4 ,7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8)3,4,9 ,9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30 分)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c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 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 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 —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b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预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是() A.中国哲学、埃及哲学、德国哲学 B.中国哲学、希腊哲学、印度哲学 C.中国哲学、英国哲学、法国哲学 D.中国哲学、俄国哲学、日本哲学 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A.可逆性 B.不可逆性 C.无限性 D.持续性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4.“激变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 D.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 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B.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 C.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 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真知的 6.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D.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8.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 A.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专指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政治代表 C.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 D.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 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小学生算24点题目及答案汇总

小学生算24点题目及答案汇总:3 4 5 6 ((3-(4-5))×6)=24 3 4 5 7 ((3×(7-5))×4)=24 3 4 5 8 ((3×(5-4))×8)=24 3 4 5 9 ((4-(5-9))×3)=24 3 4 5 10 ((3×(4/5))×10)=24 3 4 6 6 ((3×(4+6))-6)=24 3 4 6 8 ((3×(8-6))×4)=24 3 4 6 9 ((3-(6-9))×4)=24 3 4 6 10 ((3×(10-4))+6)=24 3 4 7 7 ((3+(4×7))-7)=24 3 4 7 8 ((4×(7-3))+8)=24 3 4 7 9 ((3×(4+7))-9)=24 3 4 7 10 ((3+(4+7))+10)=24

3 5 6 10 ((3+(5+6))+10)=2 4 3 5 7 8 ((7×(8-5))+3)=24 3 5 7 9 ((3+(5+7))+9)=24 3 5 7 10 ((5-(7-10))×3)=24 3 5 8 8 ((3+(5+8))+8)=24 3 5 8 9 ((5+(3×9))-8)=24 3 5 9 9 ((5/(3/9))+9)=24 3 5 9 10 ((3×(10-5))+9)=24 3 4 8 9 ((3+(4+8))+9)=24 3 4 8 10 ((3×(10-8))×4)=24 3 4 9 9 ((3×(9-4))+9)=24 3 4 10 10 ((4+(3×10))-10)=24 3 5 5 6 ((3×(5+5))-6)=24 3 5 5 7 ((7+(5/5))×3)=24

网优考试题库

网优考试题库单选题: 1.3G技术相对与2G技术,主要引入了()概念 A.频分 B.时分 C.码分 D.功分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2.目前TD国内使用的主要频段() A.1755-1785 B.1880-1920 C.2010-2025 D.2110-2170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3.射频拉远方案将传统的基站(Node B)系统拆分为( ) A.基带单元和远端射频单元两部分 B.基带单元和电源两部分 C .射频单元和控制单元 D.远端单元和近端单元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4.BCCS单板的主要功能( ) A.完成控制.时钟.交换三方面的功能 B.完成与RRU的连接控制 C.完成控制.时钟功能 D.完成控制.传输.交换三方面的功能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5.TD-SCDMA特有的切换方式是( ) A.硬切换 B.软切换 C.接力切换 D.越区切换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6.TD-SCDMA理论上的小区最大半径是多少( )

A.8.5KM B.1.5KM C.11.25KM D.5.5KM 答案:C 题型:单选题 7.2002年10月23日,中国信息产业部为我国TD-SCDMA划分的无线频率带宽为( ) A.40M B.155M C.55M D.200M 答案:B 题型:单选题 8.NodeB 产品是TD-SCDMA RAN 系统的重要组成网元,NodeB 通过()接口与UE 通信 A.Iu B.Iur C.Iub D.Uu 答案:D 题型:单选题 9.下列选项不属于TD关键技术的是( )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动态信道分配DCA C .上行同步 D.时分双工TDD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10.掌握TD主要技术的公司是( ) A.大唐移动 B.中国移动 C.中兴 D.华为 答案:A 题型:单选题 11.射频拉远方案将传统的基站(Node B)系统拆分为( ) A.基带单元和远端射频单元两部分 B.基带单元和电源两部分 C .射频单元和控制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机考复习题

9、方法论是()。 A、关于方法的理论体系 B、一种方法 C、方法和理论的对立统一 D、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案:D】 17、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答案:C】 20、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B、可知与不可知有无同一性 C、先知与后知有无同一性 D、矛盾有无同一性 【答案:A】 25、二十世纪初以来流行美国的、以杜威、詹姆士为代表的一个哲学流派是 ()。 A、人本主义 B、实用主义 C、科学主义 D、历史主义 【答案:B】 29、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 A、阶级矛盾和阶层矛盾 B、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C、生产矛盾和生活矛盾 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答案:B】 36、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C】 39、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A、客观存在的物体 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 C、一切自然现象 D、客观实在性 【答案:D】 4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 A、原子 B、物质 C、精神 D、运动 【答案:B】 42、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 B、静止 C、规律性 D、可知性 【答案:A】 44、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诡辩论

【答案:B】 4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主义 【答案:C】 46、承认相对静止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 【答案:A】 47、静止是指()。 A、同运动对立的事物存在状态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绝对的不运动 D、静止是无条件的 【答案:B】 49、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在于()。 A、无论何时何地运动无条件存在 B、物质运动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物质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答案:A】 51、形而上学认为静止()。 A、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存在运动之中 C、不包含运动于其中 D、是寓于运动之中的

24点练习题大全(打印版)

24点练习题大全1 1 1 1 : 算不起 1 1 1 2 : 算不起 1 1 1 3 : 算不起 1 1 1 4 : 算不起 1 1 1 5 : 算不起 1 1 1 6 : 算不起 1 1 1 7 : 算不起 1 1 1 8 : (1+1+1)*8=24 1 1 1 9 : 算不起 1 1 1 10 : 算不起 1 1 2 2 : 算不起 1 1 2 3 : 算不起 1 1 2 4 : 算不起 1 1 2 5 : 算不起 1 1 2 6 : (1+1+2)*6=24 1 1 2 7 : (1+2)*(1+7)=24 1 1 2 8 : (1*1+2)*8=24 1 1 2 9 : (1+2)*(9-1)=24 1 1 2 10 : (1+1)*(2+10)=24 1 1 3 3 : 算不起 1 1 3 4 : (1+1)*3*4=24 1 1 3 5 : (1+3)*(1+5)=24 1 1 3 6 : (1*1+3)*6=24 1 1 3 7 : (1*1+7)*3=24 1 1 3 8 : (1-1+3)*8=24 1 1 3 9 : (1+1)*(3+9)=24 1 1 3 10 : (10-(1+1))*3=24 1 1 4 4 : (1+1+4)*4=24 1 1 4 5 : (1*1+5)*4=24 1 1 4 6 : (1-1+4)*6=24 1 1 4 7 : (7-1*1)*4=24 1 1 4 8 : (1+1)*(4+8)=24 1 1 4 9 : (4-1)*(9-1)=24 1 1 4 10 : (1+1)*10+4=24 1 1 5 5 : 5*5-1*1=24 1 1 5 6 : (5-1*1)*6=24 1 1 5 7 : (1+1)*(5+7)=24 1 1 5 8 : (5-(1+1))*8=24 1 1 5 9 : 算不起 1 1 5 10 : 算不起 1 1 6 6 : (1+1)*(6+6)=24 1 1 6 7 : 算不起 1 1 6 8 : 6*8/(1+1)=24 1 1 6 9 : (1+1)*9+6=24 1 1 6 10 : 算不起 1 1 7 7 : 算不起 1 1 7 8 : 算不起 1 1 7 9 : 算不起 1 1 7 10 : (1+1)*7+10=24 1 1 8 8 : (1+1)*8+8=24 1 1 8 9 : 算不起 1 1 8 10 : 算不起 1 1 9 9 : 算不起 1 1 9 10 : 算不起 1 1 10 10 : 算不起 1 2 2 2 : 算不起 1 2 2 3 : 算不起 1 2 2 4 : (1+2)*2*4=24 1 2 2 5 : (1+5)*(2+2)=24 1 2 2 6 : (1+2)*(2+6)=24 1 2 2 7 : (7-1)*(2+2)=24 1 2 2 8 : (2-1+2)*8=24 1 2 2 9 : (1+2+9)*2=24 1 2 2 10 : (1+2)*(10-2)=24 1 2 3 3 : (1+3)*2*3=24 1 2 3 4 : (1+2+3)*4=24 1 2 3 5 : (1+2)*(3+5)=24 1 2 3 6 : (3-1+2)*6=24 1 2 3 7 : 1+2+3*7=24 1 2 3 8 : (2-1)*3*8=24 1 2 3 9 : 3*9-(1+2)=24 1 2 3 10 : (10-1*2)*3=24 1 2 4 4 : (1+2)*(4+4)=24 1 2 4 5 : (5-1+2)*4=24 1 2 4 6 : (2-1)*4*6=24 1 2 4 7 : (1-2+7)*4=24 1 2 4 8 : (1-2+4)*8=24 1 2 4 9 : (9-(1+2))*4=24 1 2 4 10 : 1*2*10+4=24 1 2 5 5 : 1-2+5*5=24 1 2 5 6 : (1-2+5)*6=24 1 2 5 7 : 1*2*(5+7)=24 1 2 5 8 : (5-1*2)*8=24 1 2 5 9 : (1+2)*5+9=24 1 2 5 10 : 2*10-1+5=24 1 2 6 6 : (1+2)*6+6=24 1 2 6 7 : (7-(1+2))*6=24 1 2 6 8 : (6-(1+2))*8=24 1 2 6 9 : 1*2*9+6=24 1 2 6 10 : (1+2)*10-6=24 1 2 7 7 : (7*7-1)/2=24 1 2 7 8 : (1+7)*2+8=24 1 2 7 9 : 2*9-1+7=24 1 2 7 10 : 1*2*7+10=24 1 2 8 8 : 1*2*8+8=24 1 2 8 9 : 8*9/(1+2)=24 1 2 8 10 : 10+(8-1)*2=24 1 2 9 9 : 算不起 1 2 9 10 : 算不起 1 2 10 10 : 算不起 1 3 3 3 : (1+3)*(3+3)=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练习测试题 1.名词解释 (1)哲学 (2)世界观 (3)唯物主义 (4)辩证法 (5)马克思主义哲学 (6)方法论 (7)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 (二)自我测试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 (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 (一)练习测试题 1.名词解释 (1)物质 (2)意识 (3)运动 (4)静止 (5)时间 (6)空间

GSM网络规划优化测试题及答案

无线网络规划优化考试题 2007年12月 一、【单项选择题】出题数量为:20题 话统数据储存在BAM的硬盘上,路径是:。可以将其压缩后拷贝到本地BAM的硬盘的相应子目录下进行离线分析。(D ) A、OMC\BSC\BAM\APPSVR\MAINTAIN; B、OMC\BSC\BAM\APPSVR\DATAMAN; C、OMC\BSC\BAM\APPSVR\TEST; D、OMC\BSC\BAM\APPSVR\STATS。 OMC话统台将用户权限分为三级:业务查看、业务设置、业务管理。其中,权限最高的是:(C) A、业务查看; B、业务设置; C、业务管理。 由于一个话统任务最多只能登记60个原始指标,因此,如果要统计BSC“整体性能测量”的所有指标,需要创建个话务统计任务。(B) A、2; B、3; C、4; D、5。 MS在RACH信道发送CHANNEL REQUEST消息,如果消息中携带的接入原因为分组呼叫(Packet Call),则BSC收到此消息后,将该消息转发给PCU。PCU收到此消息后,进行PDCH 信道分配,并发送PACKET IMMEDIATE ASSIGNMENT COMMAND(华为Pb接口内部消息) 给BSC,BSC将该消息转换为Abis接口的消息下发到BTS,BTS最后将此消息发送给MS。(C) A、ASSIGNMENT REQUIRED; B、IMMEDIATE ASSIGNMENT; C、IMMEDIATE ASSIGNMENT COMMAND; D、ASSIGNMENT COMMAND。 当BSC收到来自MSC的ASSIGNMENT REQUEST消息,BSC发现消息中要求的CIC状态为不可用,此时统计一次什么原因的指配失败?(B) A、设备故障; B、地面资源不可用; C、地面资源已分配; D、无可用信道。 “BSC整体性能测量”话统任务中,话统指标“BSC内小区间切换次数”是在源小区下发什么消息时统计?(B) A、Inter Intercell Handover Request; B、HANDOVER COMMAND; C、HANDOVER REQUEST; D、HANDOVER REQUIRED。 在“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话统中,需要考虑MS和BTS的灵敏度之差,目前BSC取两者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题库 一、单项选择 1、人类解放就是(C )。 A.实现绝对自由 B.摆脱规律的支配 C.摆脱盲目必然性和社会关系的奴役 D.不受任何束缚 2、人民群众的主体(D )。 A.是体力劳动者 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 .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3、技术社会形态是(A )。 A.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划分 B.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 C.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划分 D.以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划分 4、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水平的是(A )。 A.夸克禁闭理论 B.达尔文进化论 C.相对论 D.细胞学说 5、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D )。 A.科学、技术、生产三者浑然一体 B.基本上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 C.“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不占主导地位 D.“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占主导地位 6、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C)。 A.生产关系 B.宪法 C.国家 D.政党 7、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人的解放程度总要受到(A )。 A.生产发展的制约 B.生产关系的制约 C.社会进步的制约 D.上层建筑的制约 8、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B )。 A.客观实在性 B.主观能动性 C.规律客观性 D.运动绝对性 9、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C )。 A.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10、暴力革命是(B )。 A.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B.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会革命的辅助形式 D.社会革命的特殊形式 11、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A )。 A.生物圈 B.大气层 C.生态系统 D.地理环境 12、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A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3、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D )。 A.一般的政治斗争 B.思想斗争 C.经济斗争 D.夺取政权的斗争 14、或然率是指(.B )。 A.可能性在质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B.可能性在量上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C.必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判定 D.偶然性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15、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 )。 A.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B.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D.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 16、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 A.阶级关系 B.夫妻关系 C.政治关系 D.经济关系 17、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 含义(C )。 A.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纯精神的活动 B.把实践看成个人的生活 实践或犹太人的利己主义活动 C.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把实践看成人为应付C环境所采取的生物性的活动 18、劳动对象是指(C )。 A.生产资料 B.各种产品 C.引入生产过程中进行加工改造的物质对象 D.各种生产工具 19、在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D )。 A.从外在形象到内在本质的飞跃 B.从个性认识到共性认识的飞跃 C.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0、解放思想体现着(B )。 A.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C.唯心主义与认识论的统一 D.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统一 21、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C )。 A.贝克菜和休漠 B.谢林和费希特 C.叔本华和尼采 D.黑格尔和孔德 22、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B )。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B.革命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 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2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 B )。 A.生产关系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C.上层建筑的发展 D.经济基础的发展 24、生产力的含义是指(C )。 A.人的体力的支出 B.人的脑力的支出 C.所有制、分配关束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人类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25、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B )。 A.运动的、发展的 B.批判的、革命的 C.科学的、真理的 D.实践的、客观的 26、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这表明劳动 ( D )。 A.已成为可有可元的事情 B.已成为纯粹的娱乐和消遣 C.已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 D.已成为一种高度自觉、自由、自主的活动 27、否定之否定规律( A )。 A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28、社会革命(D )。 A.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B.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C.在人民群众觉悟高的国家才会发生并取得胜利 D.在具备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的国家才会发生 29、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D )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