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6.22祖国统一大业

图解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微试题)6.22祖国统一大业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人教新课标)

第3课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①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②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③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④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2.“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

A.不同的国情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D.不同的生活习惯

答案:B

3.(2012·天津高考)“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

答案:D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 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 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 845家……

——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材料四“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

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

(1)根据材料一,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央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6分)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8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内容可归纳出变化。第(2)问,考查“一国两制”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共同点”与“发展”。第(3)问第一小问,“一国两制”设想的提出是为了台湾的回归,但首先成功运用于港澳说明了其正确性;第二小问阐述港澳回归的共同意义。第(4)问,即从“一国两制”理论与港澳回归的相互关系中回答即可。

答案:(1)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

(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提供借鉴。

(4)“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港澳的回归使“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创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