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雀巢并购案例

雀巢并购案例

雀巢并购案例
雀巢并购案例

雀巢并购银鹭案例分析

一、并购双方简介及过程

1、收购方——雀巢公司

1867年由亨利·内斯特莱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

雀巢公司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亿瑞士法郎。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

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雀巢在五大洲的81个国家中共建有443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2、被购方——银鹭食品有限公司

银鹭事业始创于1985年,而厦门银鹭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位于海滨开放城市——中国厦门,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大的罐头、饮料生产基地之一、福建省重点扶持成长型企业、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中国食品工业突出贡献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以“人才、科技、名牌”的发展战略为基石,以绿色科技、人文关怀为努力方向,内强管理,外拓市场,实现银鹭处处相伴、关爱时时相随的“银鹭所在,关怀至爱”的愿景。

集团以食品饮料生产为支柱,涉及果蔬保鲜、进出口贸易、包装材料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科研开发、电子科技、房地产开发、实业投资等多种产业领域。银鹭集团目前的的业务横跨农产品、食品、锅炉、电子、酒店、房产等众多领域。

3、并购过程

2011年4月18日,雀巢与银鹭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5月24日,商务部对此并购交易正式立案。

8月26日,雀巢收购银鹭通过了商务部反垄断审查,正式获批。

9月8日,雀巢公司与银鹭食品集团在第15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合资协议。

11月17日,银鹭厦门总部“年产60万吨食品饮料新厂”正式开工,同时银鹭还将总部迁至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

4、并购结果

2011年11月17日,经过近两年的洽谈和沟通,银鹭正式“嫁给”了雀巢——雀巢收购60%股权并获得监管部门审批通过。

根据协议,银鹭、雀巢将通过合资改组原银鹭食品集团公司,改组后拥有新股东成分的银鹭食品集团公司,雀巢方持股60%、银鹭方持股40%,但继续由银

鹭原经营团队管理,并沿用

“银鹭”品牌。按照协议,银鹭公司总裁陈清渊将继续管理位于厦门的合资公司。

雀巢公司与厦门银鹭集团共同为银鹭集团下属的银鹭食品公司增资25亿元人民币,其中雀巢公司出资15万,引入集团出资10亿元。

二、并购动因

1、雀巢并购银鹭的内部动因

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主打产品包括雀巢咖啡、奶制品、瓶装水、烹饪食品等。由于缺乏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国的流通体系、市场结构以及中小城市的分校渠道与方式、地域结构、消费心理、风俗习惯和口味了解的不真实不具体,需要得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支持。雀巢公司的产品是以咖啡为主,但现在中国整个咖啡市场处于初期阶段,市场已形成一定的饱和,需要更多的去寻找其他利润增长点。

银鹭食品是国内八宝粥和蛋白饮料市场的领头羊,而雀巢在咖啡、奶粉、瓶装水等市场保持领先。一旦雀巢完成对银鹭的收购,将极大地丰富其产品线有助于雀巢公司扩大对中国速食食品市场的供应服务。

在雀巢并购银鹭之前,雀巢和银鹭就已经建立了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银鹭是雀巢Nescafe咖啡的合作生产商,代工生产“雀巢咖啡”即饮咖啡。雀巢公司表示:银鹭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雀巢咖啡”即饮咖啡的市场反应很好,说明了银鹭的品质和管理能力。

在中国国内乳饮料市场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的背景下,银鹭几乎没出现过负面新闻,品牌声誉极佳,商品的品质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这些都与雀巢的公司文化十分契合。

2、雀巢并购银鹭的外部动因

(1)、市场推广提升战略

雀巢作为世界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知名度高,在国际市场食品行业中占一定份额,但目标人群主要针对城市白领。

银鹭以“中餐式饮料”为主,其市场深入中国二三线城市,并且银鹭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有很广泛的分销体系。

“雀鹭联姻”,雀巢从中得到了进军细分市场和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机会,而银鹭有望通过携手雀巢品牌,增加银鹭产品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曝光度,进一步由此打通国际市场。

(2)、增强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指的是企业对市场的一种控制力,市场势力理论最为核心的观点是并购活动是可以起到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对其经营环境的把控,提升其市场的占有率,并提高长期获利的机会。

雀巢尽管进入中国市场历史悠久,在国内罐头和蛋白质饮料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由于其在新兴市场的份额落后于对手,新兴市场对于该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计划在2020年之前要达到45%,当前约为33%。面对玛氏、卡夫等竞争对手,收购新兴市场优秀品牌对其来说无疑是一条捷径。

对于银鹭,娃哈哈、达利园、亲亲等本土八宝粥品牌竞争不相上下,差距并不明显,银鹭要借助雀巢这个外资突围。

三、并购启示

我认为雀巢为进入中国的蛋白饮料市场,直接并购一个文化认同、管理规范的企业是最简单的方式。如果雀巢自己在中国建立产品线,从审批到开工再到建立渠道,成本太大。此次并购将会实现双赢。雀巢一直和银鹭有合作,并购前银鹭即是雀巢部分咖啡产品的委托加工方,选择银鹭,主要从对产品补充,丰富市场角度考虑,雀巢先进的技术经验和完善的管理模式,与银鹭的独特理念和对消费者充分的了解相结合,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

银鹭产品线比较单一,在往多元化和其他品类上拓展的过程中能力有限。银鹭被雀巢收购也可以获得更长足的发展,雀巢是一个老品牌的食品厂家,对于银鹭往其他方面的拓展应该会带来更大的生产力。

雀巢之所以收购银鹭,主要是看中了银鹭在八宝粥、蛋白饮料市场上的优势,而这一业务并非雀巢所擅长的,而短期来看,雀巢仍将实行双品牌策略,一方面,银鹭将借助雀巢庞大的销售渠道布局全国,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雀巢渠道也将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并借助银鹭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发展自身业务。

民族品牌被并购有利有弊,在外资推动下,国内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也有可能国内品牌被雪藏,逐渐淡出消费市场。所以说,外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既给民族品牌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公司收购案例

公司收购案例 【篇一:公司收购案例】 就在几年前,并购一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还是相当陌生的。我们只是在一些来自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消息中听到这样的词汇。面对大洋彼岸数十亿、上百亿美元的成交额,惊心动魄的并购与反并购之战,我们如隔岸观火。短短几年间,并购竞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分享一些关于并购的案例,欢迎阅读! 并购成功的案例1:海航集团并购allco金融集团飞机租赁业务2010年1月19日,中国海南航空集团购买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飞机租赁业务签字仪式在悉尼举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议会上议长阿曼达法齐奥(amandafazio)、中国驻悉尼总领事胡山、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邱德亚、海航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健及项目顾问巴拉特拜斯(bharatbhise)等中澳两国政界和界近100位嘉宾出席。 胡山总领事在仪式上致词。他海航集团成功收购allco金融集团飞机租赁业务,表示此次收购是中国企业对澳投资多元化的重要标志,表明在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澳两国工商界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趋势日益加强。胡总领事希望这样有利于两国企业和人民的合作成果越来越多。 海航集团是中国第四大航空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跨领域、多元化、化的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allco金融集团因受此次金融危机冲击而于去年破产。经过谈判,海航集团通过其位于香港的子公司香港升飞公司(hongkongaviationcompany)以1.5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商用飞机租赁业务。此项目于2009年下半年分别获得中、澳两国政府批准。至此,中国四大航空公司均已在澳开展业务。 并购成功的案例2:联想并购ibmpc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的现金加收购ibmpc部门。协议内容包括联想获得ibmpc的和的全球业务,以及原ibmpc的研发中心、制造工厂、全球的经销网络和服务中心,新联想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及ibm-think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商标think 的权利。介此收购,新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 联想在付出6.5亿美元现金和价值6亿美元联想股票的同时,还承担了ibm5亿美元的净负债,来自于ibm对供应商的欠款,对pc厂商

雀巢和徐福记并购案例

一、并购概述 2011年7月11日,雀巢和徐福记同时宣布,雀巢和徐福记的创始家族签署了合作协议,17亿美元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但该交易仍有待我国监管部门批准。雀巢溢价24.7%收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雀巢将收购徐福记60%的股份,徐氏家族持有剩余的40%。目前, 这一收购计划尚未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徐福记现任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徐承将继续负责合资公司的运营。雀巢当天表示,通过计划安排方案收购徐福记独立股东所持有的该公司 43.5%的股权,收购价为每股4.35新元,相当于过去180天按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4.7%。如果这一方案被独立股东批准,雀巢公司随后将再从徐氏家族目前持有的56.5%的股权中购得16.5%的股份。目前,雀巢已获得两个最大的独立股东——Arisaig Partners Holdings(持股9.0%)和The Baring Asia Private Equity Fund IV,L.P. 的下属机构(持股16.5%)-不可撤销的投票赞成此协议方案的保证。雀巢获得徐福记60%股份的总价格约为21亿新元(约合17亿美元)。7月4日,徐福记宣布在新加坡交易所的股票暂停交易,原因是雀巢与徐福记正在洽谈收购事宜。此次收购之前,雀巢已先后收购了云南山泉和银鹭食品60%的股权。 二、案例综述 1、交易双方 (1)雀巢公司。由亨利·内斯特莱(Henri Nestle)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商。

拥有138年历史的雀巢公司起源于瑞士,最初是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2005年,雀巢公司在全球拥有500多家工厂,25万名员工,年销售额高达910亿瑞士法郎。2010年销售额达到1097亿瑞士法郎,纯利润达到342亿瑞士法郎。其中的大约95%来自食品的销售,因此雀巢可谓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公司以生产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闻名遐迩,目前拥有适合当地市场与文化的丰富的产品系列。雀巢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4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1990年,雀巢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厂开始运营,随后又建了多家工厂。雀巢通过利用本地原材料在本地制造同等高品质的食品,替代进口产品,帮助中国在这方面节约了大量外汇。现在雀巢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本地制造的。在过去的二十年中,雀巢从瑞士对大中华区的直接投资已累计达七十亿元人民币。雀巢大中华区的总部设在北京,经营二十一家工厂,其中四家在上海地区、三家在广东省、四家在天津地区、三家在四川省、两家在山东省、一家在黑龙江省、一家在江苏省、一家在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在北京地区,还有一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2001年,雀巢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雀巢研发中心,致力于应用科技和营养研究,并开发中国消费者喜爱的、适合中国人口味和消费能力的营养食品。 2)徐福记。 创始于1978年,创办者徐氏兄弟,曾分别在台湾经营徐记食品、徐

传媒行业收购案例总结

传媒行业收购案例总结 笔者使用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查询并购事件—按行业分裂——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起始时间2015-3-1,截止时间为2016-3-26,得知发生并购事件154个,据笔者粗略统计,除去体育行业、文化旅游行业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32起。其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16起、协议转让78起,增资38起。 笔者选择了其中的标的公司成立时间短(2014年1月1日后成立)、历史 业绩少但承诺利润较高的公司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过筛选大约有5个并购案例符合条件,现在分析如下: 1、华谊兄弟投资控股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2015-11-19协议转让)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2日,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制作、复制、发行;专题、专栏、综艺、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影视文化信息咨询;影视剧本创作、策划、交易;艺人经纪;制作、代理、发布;电子和数字媒体广告及影视广告;实景娱乐、演出。冯小刚持有目标公司99%的股权,陆国强持有目标公司1%的股权。 标的公司的主要财务数据:截止公告日,目标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为: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36万元,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91万元,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0.55万元,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万元。 标的公司的基本业务情况为:目标公司主营业务是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制作,影视剧本创作、策划、交易等。目前目标公司已经储备和开发的项目包括电影《手机2》、电影《念念不忘》、电影《非诚勿扰3》、电影《丽人行》、电视 剧《12封告白信》以及综艺节目等,除此之外,目标公司已经制定并且实施新人导演计划,培养新一代导演。 此次对外投资协议主要内容:依据本协议项下的条款和条件,老股东冯小刚同意将其持有的目标公司69%的股权转让给公司,老股东陆国强同意将其持 有的目标公司1%的股权转让给公司,本次股权转让完成之后,公司持有目标公司70%的股权,冯小刚持有目标公司30%的股权。股权转让价款:公司受让老股东冯小刚和陆国强合计持有的目标公司70%的股权,股权转让价款为人民币10.5亿元。 业绩承诺如下:老股东(冯小刚、陆国强)作出的业绩承诺期限为5年,

腾讯企业发展战略

腾讯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提起“互联网行业”和“创新话题”,我们一定会想到这家不断陷入“抄袭门”的公司——腾讯。自腾讯1998年成立至今,14年的发展历程,一路过关斩将,坐拥现在“中国市值第一”、“营收第一”、“盈利第一”佳绩. 本文以“腾讯”为例,回顾腾讯14年的发展历程,审视现状,展望未来。 通过对腾讯公司公司内部资源能力分析,发掘腾讯发展道路上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揭示腾讯一路前行的“核心竞争力”。根据腾讯的愿景和战略目标定位,深入研究腾讯公司是如何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开展一系列的战略制定的,并对其战略选择加以剖析。 最后,通过腾讯近期的组织架构调整来看腾讯发展的未来。 本文旨在对腾讯全面剖析,呈现一个真实的腾讯公司,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树立一个行业真面的、积极的领袖企业。 1公司背景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以“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并基于此完成了业务布局,构建了QQ、腾讯网、QQ游戏以及拍拍网这四大网络平台,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网络社区。目前,腾讯市值超过了300亿美元,已经成为中国市值第一、营收第一、盈利第一的互联网公司。同时,腾讯也超过雅虎、ebay成为全球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腾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着更广阔的互联网应用前景。 1.1发展历程

图1腾讯公司的发展历程 1998年11月,腾讯公司成立,其主要业务是无线互联网寻呼解决方案。 1999年腾讯公司的即时通信服务开通,QQ注册用户逐年剧增。 2003年9月,QQ的注册用户达到2亿。 2004年6月16日,腾讯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是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经过2004年到2010年的长足发展,腾讯公司立足即时通讯工具QQ,相继推出QQ游戏、QQ幻想、QQ空间、腾讯微博等衍生品,最终在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这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全世界首次单一应用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亿。 十多年来,腾讯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的经营理念,始终处于稳健、高速发展的状态。 1.2发展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腾讯已经初步完成了面向在线生活产业模式的业务布局,构建了QQ、https://www.doczj.com/doc/1715559630.html,、QQ游戏以及QQ移动手机门户这四大网络平台,分别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网络社区。 在满足用户信息传递与知识获取的需求方面,腾讯有https://www.doczj.com/doc/1715559630.html,门户、QQ即时通讯工具以及收购的Foxmail电子邮件; 满足用户群体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方面,腾讯推出的个人博客Q-Zone与访问量极大的论坛、聊天室、QQ群相互协同; 在满足用户个性展示和娱乐服务方面,腾讯拥有非常成功的虚拟形象产品QQshow、QQpet (宠物)和QQGame(游戏)QQMusic/Radio/LiveTV(音乐/电台/电视直播)产品,另外对手机用户提供彩铃、彩信等无线增值业务; 在满足用户的交易需求方面,专门为腾讯用户所设计开发的c2c电子商务的拍卖网已经上线,并和整个社区平台无缝整合。 1.3问题与挑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腾讯已经实现了从创业公司到大型上市公司的转变,但互联网行业的日新月异,腾讯依然面对很多问题与挑战。 1、腾讯目前过分依赖QQ这一即时通讯平台,这一竞争优势是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且难以切入的,但是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瞬息万变,腾讯很难保证QQ在未来不会被取而代之。 2、腾讯的业务量不断扩张,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腾讯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岗位培养人才,才能确保内部组织高效运转,满足组织快速膨胀的需要。 3、腾讯公司不断壮大,员工人数日益增多(截止2012年,员工人数超2万),所以腾讯公司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保证公司高效运营。 综上所述,腾讯优秀的经营业绩是不可否认的,但也应当正视隐藏的问题和挑战,辩证的看待企业的发展,才能使腾讯保持清醒和冷静,不断走向卓越。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联手徐福记

并购案例分析:雀巢联手徐福记 *** 金融学 41504327 摘 要: 雀巢并购徐福记,是一次你情我愿的善意并购,也是中国糖果市场上两大巨头的强强 联手。在这场并购案中,两家企业互相妥协,实现了双赢。本文将对这两家企业及这次并 购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生的动机和后续影响进行归纳。最后还总结了雀巢公司成功 并购的经验,并对我国民族企业近年来频发的被并购现象做出了反思。 关键词:并购;雀巢;徐福记;民族企业 一、企业背景 1、收购公司:雀巢 雀巢公司,由亨利?内斯特莱于1867年创建,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是 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雀巢在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中共 建有5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 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雀巢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的1908年,雀巢公司就在上海开设了它在 中国的第一家销售办事处。雀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商之一,八十年代初,雀巢就开始与 中国政府商谈在中国投资建厂,并将其在营养品和食品加工方面的世界上顶尖的专有技术 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转让给中国。1990年,雀巢在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合资厂开始运营,随后又建了多家工厂。雀巢通过利用本地原材料在本地制造同等高品质的食品,替代进口产品,帮助中国在这方面节约了大量外汇。现在雀巢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中99%是在本地制造的。 近两年,雀巢在中国大陆市场频频并购。在2020年收购徐福记之前,雀巢已收购中 国瓶装水十强企业之一的云南山泉70%的股权以及国内蛋白饮料和八宝粥市场份额最大的 银鹭60%的股权。这样的大型并购使得雀巢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大中华区已 成为其全球范围内业务增长最为迅速的区域市场。 2、目标公司:徐福记

腾讯公司战略分析教案资料

腾讯公司战略分析

摘要 腾讯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 提 供商,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腾讯业务非常广泛,涵盖:即时通讯、门户网站、网络游戏、无线服务、电子商务、搜索等业务,所以,对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研究腾讯公司发展战略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腾讯发展历程,然后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拥有的内部资源能力分析提炼出腾讯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最终明确揭示出腾讯拥有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接着我们根据腾讯的愿景以及战略目标定位,深入研究了腾讯是如何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制定,并对腾讯当前的战略进行了剖析。最后,我们在对腾讯公司发展战略记性全面分析后,进一步明确指出腾讯要想确保各项战略顺利实施应具备或提升的资源能力。 关键词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战略分析;对策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目录 一、公司简介 (1) (一)企业愿景 (1) (二)企业使命 (2) 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发展自身 (2) (三)价值观 (2) (四)经营理念 (2) 二、外部环境分析 (3) (一)宏观环境分析 (3)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 2.经济环境分析 (3) 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4) 4.技术环境分析 (5) (二)产业环境分析 (6) 1.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6) 2.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6) 3.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6) 4.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 (6) 5.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7) (三)竞争环境分析 (7) 1.世界范围内 (7) 2.中国范围内 (7) (四)市场需求分析 (8) 三、内部环境分析 (9) (一)资源分析 (9) 1.人力资源 (9) 2.财务资源 (9) 3.实物资源 (9)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9) (三)品牌价值分析 (10) 四、SWOT 分析 (11)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案例16-5:甲骨文敌意收购仁科

案例16-5:甲骨文敌意收购仁科 一.并购各方概况 1.甲骨文公司 甲骨文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供应商,向超过145个国家的用户提供数据库、工具、应用软件以及相关的咨询、培训和支持服务。甲骨文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城,全球员工超过40000名,2003年年收入达到95亿美元,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自1977年在全球率先推出关系型数据库以来,甲骨文公司已开始利用技术革命改变现代商业模式。甲骨文公司同时还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对客户关系——操作应用——平台设施实施全球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公司。 2.仁科公司 仁科公司(People Soft Inc.)是全球第二大的企业应用程序软件公司,在150个国家和地区中用以拥有11000位客户。仁科是人才资本管理应用程序领域的领导者,同时,在制造、客户关系管理、房地产、分析、财务管理、供应商关系分析管理、分销以及资产管理等各种软件方面也居于领先地位。仁科在12个行业中明显地占据了领导地位,其中包括金融服务、电信、人事、高等教育、制造和分销、政府、房地产以及日常消费品等。

二.并购过程 2003年6月6日,对还沉浸在几天前以18亿美元签约收购竞争对手J.D. Edwards公司的喜悦之中的硅谷软件企业仁科公司却不是那么顺利。这一天,甲骨文公司向仁科公司发出了51亿美元的巨额收购要约,真可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甲骨文公司做出如此大手笔的第一收购计划,果真要掀起一场软件行业的兼并浪潮,还只是借机阻挠仁科的规模重组进程,令人费思。在硅谷的高科技企业中,甲骨文公司的收购计划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在这个行业中,,第一收购的做法通常是被小心避免的,因为一旦这样做,被收购公司的技术精英们就会离职而去,反而“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得到一个无用的资产。2003年6月7日,仁科公司对软件巨头甲骨文公司6月6日的敌意收购进行了猛烈抨击,指责这是一“种恶劣的坏行为”,企图阻止仁科自己的收购。 仁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威(曾经供职于甲骨文公司)认为:“显然,甲骨文明显的企图是阻止仁科本周宣布的对J.D. Edwards 的收购。”仁科曾在6月12日宣布,他将用18亿美元友好收购竞争对手J.D. Edwards 仁科董事会12日正式宣布不接受甲骨文公司51亿美元的收购邀请。董事会认为这次收购时恶意的,收购价格远远低于公司的价值,其目的在于破坏仁科收购J.D. Edwards 的计划。 仁科表示,最近几年,它与甲骨文公司相比市场份额已经有所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案列分析 -----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 一、引言 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所有业务,包括门户网站、雅虎搜索、即时通讯、拍卖业务,以及3721网络实名服务等。根据协议,雅虎将拥有阿里巴巴35%的投票权和40%的经济获益权,同时向阿里巴巴支付10亿美元,雅虎因此成为阿里巴巴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二、并购双方简介 (一)阿里巴巴简介 阿里巴巴()是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是全球国际贸易领域内最大、最活跃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2003年5月,阿里巴巴投资 1 亿人民币推出个人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 2004年7月,又追加投资亿人民币。截至 2005 年7月10日,淘宝网在线商品数量超过 800万件、网页日浏览量突破 9000 万、注册会员数突破760万、2005 年二季度成交额达亿人民币,遥遥领跑中国个人电子商务市场。2003 年10月,阿里巴巴创建独立的网上交易安全支付产品支付宝(),目前,支付宝已经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以及国际的VISA 国际组织等各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二)雅虎简介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雅虎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在全球消费者品牌排名中位居第 38 位。雅虎还在网站上提供各种商务及企业服务,以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及网络使用率,其中包括广受欢迎的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网站解决方案的雅虎企业内部网;影音播放、商店网站存储和管理;以及其他网站工具及服务等。雅虎在全球共有24个网站,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克拉克市,在欧洲、亚太区、拉丁美洲、加拿大及美国均设有办事处。 三、并购背景及其动因 (一)并购背景 1.雅虎: 雅虎中国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很严重的瓶颈期,在本地化的道路上步履艰难,因此作为投资一方的软银公司本着投资回报最大化的考虑,自然希望能够将其优化整合。从雅虎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处理不了的中国业务盘出去,正好有利于集中精力在其他市场竞争。 2.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本身在国内的B2B领域是无可非议的老大,在业务上与雅虎无大冲突,同时雅虎强大的搜索功能与国际背景还将对阿里巴巴的发展大有益处,因此进行内部处理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3.国际背景: 百度在美国上市,股票表现抢眼之极,中国概念在纳股再度成为助推力,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下一个极具潜力的网络企业,不应忽略,在合并案中,雅虎只是以业务并入和现金入股的方式进入,并不影响阿里巴巴原有董事会的结构与权利分配。 (二)并购动因 一般而言,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二是实现企业特定的发展战略,三是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就阿里巴巴而言,我们认为,其收购雅虎中国的动因有两方面。 1.站在集团战略发展角度,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网络大国,使其在国内网络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收购雅虎中国后,阿里巴巴的业务范围将拓展到除了无线、游戏外的所有互联网领域。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阿里巴巴的B2B、C2C已经成为市场领导者,即时通讯工具有雅虎通和淘宝网,搜索是第2名,这时,挤进四大门户的行列也非难事;同时,以阿里巴巴积累的商务用户为基础,加上淘宝网用户群和雅虎中国以白领为主的受众群,若要发展广告业务,其竞争力已与很多门户网站不相上下;另外,有了流量基础,定位可以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

雀巢收购徐福记案例分析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课程大作业报告 任课教师:周林 小组成员信息:

目录 雀巢简介 (3) 雀巢在中国的发展 (4) 徐福记企业状况 (5) 公司状况 (5) 公司规模 (5) 销售状况 (5) 雀巢和徐福记关联情况分析启示 (6) 徐福记SWOT分析 (6) 徐福记优势(strengths) (6) 徐福记劣势(Weakness) (7) 徐福记机会(opportunity) (8) 徐福记威胁(opportunity) (8) 雀巢SWOT分析 (9) 雀巢优势(Strengths) (9) 雀巢劣势(Weakness) (11) 雀巢机会(opportunity) (11) 雀巢威胁(threaten) (11) 双方洽谈过程 (12) 收购后的雀巢和徐福记 (13) 收购后雀巢的发展状况 (13) 收购后徐福记的发展状况 (14) 消费者影响 (14) 市场影响 (14) 参考文献 (15)

雀巢简介 1867年,雀巢公司创始人,一位居住在瑞士的化学家享利·内斯特 尔(Henri Nestle)先生, 用他研制的一种将牛奶与麦粉科学地混制 而成的婴儿奶麦粉,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因母乳不足而营养不良的婴儿 的生命.从此,开创了雀巢公司的百年历程。“Nestle”的意思是“小 小鸟巢”,这个温馨的鸟巢作为雀巢公司的标志,深受消费者熟悉和喜爱,它代表着雀巢公司的理念:关爱、安全、自然、营养。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雀巢秉承一贯的理念和原则,以人为本,以质量为重,为世界各国的消费者提供优质食品,带来美好生活。 1905年,雀巢育儿奶粉公司与美国人办的另一食品公司合并,取名雀巢英瑞炼乳公司; 1949年为另一家瑞士公司购进,改为现名雀巢食品公司。 20世纪初,公司开始实行多样化生产,并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其分支机构开设在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已有1200多家工厂、商号,总部设在瑞士的韦维。 公司1990年销售额达333亿美元,主要产品为速溶咖啡、炼乳、奶粉、婴儿食品、奶酪、巧克力制品、糖果、速饮茶等数10种。 1991年,根据美国兰通公司的调查结果,雀巢咖啡这一品牌被列为世界十大注明品牌之一,品牌价值1994年被确定为115.49亿美元。 近几年,雀巢公司已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在尽力使新产品达到更大的一致性外,同时也接受品牌呈现在各地的细微差异。计划的目标有:为雀巢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品牌,如雀巢咖啡制定基本的传播战略;为这些战略品牌制定关于包装和标志符号的方针,以产生更大的一致性;通过减少为每个品牌效劳的广告代理商的数目,以提高同消费者沟通的效率和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雀巢技术有限公司是雀巢的一个独特的机构,负责为各运营部门提供有关食品和营养品方面的最新技术。机构中有研究员3000人次,他们在各个研究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原材料,影响刺激器官的特性诸如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和质地以及消费者习惯。该机构旨在提供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再就是进行饮食方面的基础研究以了解复合食物的机理。该机构十分注意自身的发展,1987年在洛桑开设的研究和营养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食物研究实验室之一。该机构在十个国家共设有19个技术开发分部。1990年公司的研究开发经费为5.6亿瑞士法郎,占年销售额的比重达12%以上。 2010年在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44位,营业收入991.145亿美元。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5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并购案例分析分享,权当抛砖引玉

本人IT出身,未上过会计跟法律课程,进入投行也是误打误撞(投行研的,顺手投了投行),一年半了,IPO,再融资,并购都做,前两者都没做成,后者过了3个case。总觉自己基础不扎实,会计和法律很多东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虽然cpa过了4门,司考也12年过了),可能很多东西是需要慢慢沉淀的。 以下是自己写的一些案例分析(团队分享用),以前IPO是看投行小兵的(基本上,他的东西我都看了两遍以上),并购重组就看finantree的,多谢两位分享,受益匪浅。这里分享这些,一呢我自己对有些东西把握不准,希望各位指点,二呢希望对刚入门的人有点帮助吧,三呢,希望对自己的一个鞭策,每周都能看点新东西,写点新东西。哈 我比较喜欢看最新的案例,主要是看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点都是有预沟通成分在里面,有利于借鉴;还有就是刚拿到批复的案例,拿到批复就得批复完整的重组报告书,一般来说,修订说明是整个报告书的精华,重点写了证监会对于本报告书关注了什么问题。 下面2个案例是最近炒得比较火的通过并购退出的IPO案例(同捷科技和XX集团,前者是2009年创业板被否,后者是2011年中小板被否),我已知的还有XX集团借壳山鹰纸业,新大新材同业并购易成新材,各位可补充。 个人觉得以后拟IPO企业通过并购退出会遇到一个共性问题:利润同业比较偏高。拟IPO企业都是咬着牙冲利润,以前是为了IPO,现在是为了估值,但是最近宏观经济不好,很多行业内的上市标杆企业却是忙着利润“大洗澡”,反正亏了,做大亏损额,为以后的利润增长做铺垫。这样的话,重组报告书一比较,问题就会比较大。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新大新材同业并购易成新材,已经有很多媒体和人士质疑该交易,两者都是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却差别较大。 案例分析的结构:1)介绍上市公司;2)介绍交易标的;3)介绍交易方案;3)我认为比较特别的地方。【各位看官喜欢看什么,可以提】 一、成飞集成同业并购同捷科技案例分析 (一)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成飞集成自设立以来主要从事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业务,经过多年稳健发展及2007 年首发A 股上市的良好促进作用,已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积极谋求业务转型升级,致力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力求成长为具有突出地位的汽车领域核心供应商。 2011 年,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增资控股中航锂电,成功介入锂离子动力电池这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从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主业 1 / 37

恶意收购简介

恶意收购 敌意收购(hostiletakeover),又称恶意收购(hostiletakeover),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当事双方采用各种攻防策略完成收购行为,并希望取得控制性股权,成为大股东。当中,双方强烈的对抗性是其基本特点。除非目标公司的股票流通量高可以容易在市场上吸纳,否则收购困难。敌意收购可能引致突袭收购。进行敌意收购的收购公司一般被称作“黑衣骑士”。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美国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以LBO 形式进行的并购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作美国的恶意并购浪潮。作为一种并购模式,LBO 并不必然等同于“恶意收购”,LBO是指并购者借助垃圾债券等金融工具筹集资金,通过收购目标企业的流通股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再通过出售公司资产等行为筹措资金偿还垃圾债券的行为;而“恶意收购”是指在LBO的执行过程中,收购方仅对交易的短期财务结果感兴趣,通过将目标公司分拆,以比买进价更高的价格出售公司股票,获得超出公司市场价值的破产价值收入,而不是通过经营管理使目标公司获得更大收益的途径来获

取收益。即使恶意收购未能成功,目标公司也将为避免其接管而支付庞大的费用,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且将不可避免地侵害中小股东的权益。 毒丸计划正式名称为“股权摊薄反收购措施”,是美国著名的并购律师马丁〃利普顿(Martin Lipton)于1982年发明的经济策略。当一个公司一旦遇到恶意收购,尤其是当收购方占有的股份已经达到10%到20%的时候,公司为了保住自己的控股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目的是让收购方手中的股票占比下降(摊薄股权),同时也增大了收购成本,让收购方无法达到控股的目标。毒丸计划一经采用,至少会产生两个效果:其一,对恶意收购方产生威慑作用;其二,对采用该计划的公司有兴趣的收购方会减少。1985年,毒丸计划在美国特拉华法院被判决合法化。 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也称再回购协议,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以获得即时可用资金;协议期满时,再以即时可用资金作相反交易。在形式上表现为附有条件的证券买卖。回购协议从即时资金供给者的角度来看又称为"反回 购协议"。 黄金降落伞是指目标企业董事会通过决议,由企

腾讯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腾讯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15级影视制片管理李玥 201504313026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有 腾讯公司为?自?己定义的使命是: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使产品和服务像?水和电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便便捷和愉悦;关注不不同地域、群体,并针对不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开放共赢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营造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目前,腾讯把“连接?一切”作为战略略?目标,提供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两项核?心服务。 (在哪?里里竞争) ?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的?长远发展规划。(怎样竞争)成为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是腾讯的远景?目标。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在哪?里里竞争) 把“连接?一切”作为战略略?目标,提供社交平台与数字内容两项核?心服务。 过即时通信?工具QQ、移动社交和通信服务微信和WeChat、?门户?网站腾讯?网(https://www.doczj.com/doc/1715559630.html,)、腾讯游戏、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等中国领先的?网络平台,满?足互联?网?用户沟通、资讯、娱乐和 ?金金融等?方?面的需求。

1、腾讯公司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 (怎样竞争) ?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的?长远发展规划。—— ?目前,腾讯50%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拥有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在存储技术、数据挖掘、多媒体、中?文处理理、分布式?网络、?无线技术六?大?方向都拥有了了相当数量量的专利利,在全球互联?网企 业中专利利申请和授权总量量均位居前列列。

吉利并购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兴起一次大的并购浪潮,其主要特征是大量的杠杆收购(LBO)和敌意收购,史称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在此期间,更具体地说在1986年11月至1988年10月的两年间,美国吉列公司经历了分别来自佩雷尔曼-雷夫隆公司和康尼斯顿公司两个敌意收购方的三次收购攻势,吉列公司采取包括业务整合、设置反收购措施、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寻求法律保护、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反收购措施,成功地抵御了这些敌意收购,维持了主营业务的持续发展,并在接下来的经营中创造了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在这四次收购与反收购的较量中,美国政府、司法机关、经济学者、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员工等各种市场主体的立场与观点各不相同。通过这一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有助于了解美国这一时期并购活动的情况,以及它给美国的公司并购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并购敌意收购收购报价 目录 一、吉列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二、收购方的基本情况 三、吉列公司的估值分析 四、吉列公司为反收购的内部调整 五、吉列公司反收购案例的启示 一、吉列公司的基本情况与市场表现

1901年,吉列与威廉?尼科尔森在缅因州注册了美国安全剃须刀公司;1904年,吉列获得了美国专利,并筹集到足以扩大生产的资金;到了1917年,吉列在特拉华州的公司成立,它每年销售100万把剃须刀和1。15亿个刀片。1917—1945年间,美国先后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刺激了吉列剃须刀和刀片的市场需求,战争成为空前的促销和宣传手段。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吉列施行多元化发展与跨国经营相结合的战略,积极进行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的的并购活动,并成为一家国际化、多元化、面向顾客的大型企业,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在世界各地设有分支机构与工厂。吉列的国际业务量占公司全部业务量的比例从1965年的32%,上升到1978年的50%,到了1993年,这一比例已达70%。多年来,吉列产品在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市场一直敌意收购吉列公司的案例分析经典案例赏析中国并购评论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 1990年,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传感器(Sensor)剃须刀;1992年4月,它已经占领了非一次性剃须刀市场43%的份额,每年带动售出10亿个刀片;到了1994年底,吉列借助这一产品已占据了剃须刀和刀片市场67%的份额。目前,吉列形成了5大盈利中心:博朗小家电、文具、传统清洁用品(如除臭剂、洗发水)、牙刷以及剃须刀和刀片。 吉列公司推崇稳健型的经营模式,强调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公司股东的重要性。由于在主营业务的选择上以现金流充裕、产品具有重复性消费的特点(剃须刀及刀片、牙刷、电池),所以吉列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现金流,并定期发放固定数额的股息,从而在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群体中树立起稳健经营、保障分红的良好形象。同时吉列在世界范围内培育起一个高效的营销体系,并拥有良好的市场形象,吉列在二级市场上一直是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的中小股民所追捧的对象,其收益表现一直优于代表美国市场平均水平的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 1982—2004年间总体业绩优良,公司在1986年、1991年、1995年以及1998年四次股票拆细后,平均股价依然保持在40美元上下,这表明在此期间公司股价是一路上扬的。在此期间,公司分红的水平亦相对稳定。 二、收购方的基本情况 三次收购吉列公司的主要有两个收购方,一个是康尼斯顿集团,一个是雷夫隆集团的佩雷尔曼。康尼斯顿集团试图通过争取代理权的方式来争夺吉列董事会四个董事席位,从而达到控制吉列公司的目的。一旦控制了吉列董事会,就会作出分拆出售资产的决定,以争取更高的收益。佩雷尔曼拥有奥林奇收购公司,它是一家主要从事杠杆收购的公司,由雷夫隆集团、马克安德鲁斯及福布斯集团共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毕业论文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1.企业并购概述 (2) 1.1企业并购的定义 (3) 1.2企业并购的类型 (3) 1.3企业并购的目的和功能 (4) 2.并购案例的介绍 (4) 2.1案例背景 (4) 2.2并购各方概况 (5) 2.2.1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 (5) 2.2.2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6) 3.并购动因分析 (7) 4.并购过程及结果 (9) 5.并购对双方的影响 (10) 5.1并购对上汽的影响 (11) 5.2并购对南汽的影响 (11) 6.并购的启示与思考 (12) 6.1发挥“双品牌”优势 (12) 6.2资源的整合 (12) 6.3政府的支持作用 (13)

6.3并购模式的创新 (13) 结束语 (14)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Analysis on Merger Case of Enterprises 学生:金煜 指导老师:刘进梅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购事件将层出不穷。当这些企业在经济市场上进行并购时,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了。从并购的历史数据来看,成功的企业并购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多,有的企业甚至因不成功的并购而陷入了困境。并购充满风险,这一点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并购研究既是目前并购实践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和完善现有并购理论的客观需求。为了企业的发展前途,企业并购应该引起人们的相当注意。本文就此问题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旨在给企业并购与整合以有益的启示。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the events about merger will be more and more.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hen merger in the market of economy . From the historical data, the success of merger was not expect as much, even more some of them fell into difficult because of unsuccessful merger.Merger which is full of risk has been realized.Mergers research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present merger practice,but also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enriching and improving the existing theory. For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the merger should be cause people's considerable attention.This paper select a case about the issue,in order to give merger and combine some useful inspire. 关键词:企业并购整合启示与思考 Key words:Enterprise Merger Combine Inspire and think 前言 全球经济的发展刺激并购市场不断扩大,通过并购整合与行业重组,企业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资源,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并购的一个主要战场。由于中国并购市场在规则管制方面进行的改进,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已经逐渐习惯了采用并购策略,将并购看成是扩展业务、增加

企业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

企业并购成功实务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 一、案例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沃尔沃,英文名为Volvo,瑞典著名汽车品牌,又译为富豪,该品牌汽车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也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1999年4月1日,被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收购。 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谈判,中国民营企业吉利终于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拥有80多年历史的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今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后,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从收购标的看,吉利将100%拥有沃尔沃轿车品牌,同时拥有沃尔沃轿车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包含了沃尔沃轿车的所有资产及知识产权。从财务数据上看,2009年,吉利总营业收入为42.89亿元,而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币1000亿元。把总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豪华车巨头沃尔沃轿车收入囊中,吉利此次并购的成功,有利于迅速做大自身的产销规模。从品牌价值上看,根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国际品牌榜显示,拥有百年历史、被誉为“最安全豪华轿车”的沃尔沃轿车,品牌价值高达20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利用其高端品牌形象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对于吉利而言是条捷径。 二、能够成功并购的原因 (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思想 吉利的总裁李书福是一个拥有远大梦想的人。吉利作为我国自主品牌,敢于收购收入超过自己20倍的沃尔沃是因为有远大的战略目标为支撑的。吉利知道要使企业做大做强,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国际化才是最好的战略目标。吉利早在2002年正确制定了海外并购的战略计划,将目光投向沃尔沃。并开始为国际化的道路做准备。吉利近年来快速发展,

雀巢徐福记并购案分析

雀巢徐福记并购案分析 组员:简代红、杜梦琳、康萤、罗丹、熊庆 下面主要分为7个模块给大家讲解: 分别是(一)企业的背景 (二)并购目的 (三)并购过程 (四)并购类型 (五)并购前后股权结构的变化 (六)并购后的财务影响 (七)并购后的协同效益 (一)企业的背景: 一、雀巢公司简介: 该公司于1867年创建于瑞士日内瓦,20世纪初,公司在世界各地收购并建立企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食品制造商。最初以生产婴儿食品起家,后因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而闻名于世,其旗下的著名品牌有“哈根达斯”和“雀巢咖啡”。2010年在全球五百强企业中排名第44位,营业收入991.145亿美元。目前,雀巢在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中共建有500多家工厂,所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由总部领导下的约200多个部门完成。雀巢销售额的98%来自国外,因此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 二、徐福记公司简介: 创始于1978年,创办者徐氏兄弟,徐福记是由来台湾的徐氏兄弟——曾分别在台湾经营徐记食品,

徐福记食品、安可食品、巧比食品等知名品牌,被誉为”二十年金字招牌。是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果企业之一。它于1992年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注册创立东莞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凭借33年(1976-2009)成功的市场销售经验,开拓新局,快速获得成长扩展。 1997年徐福记与新加坡汇亚集团(TRANSPAC)及仲华海外投资基金共同合资,为集团带来崭新思维及理念,共同成立BVI徐福记国际集团,并注册成立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专事经营徐福记品牌在中国糖点领域的永续发展。2000年,徐福记正式涉足现代渠道的经营管理。为集团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大步拓展,扎下厚实的根基。2008年徐福记在中国拥有100家销售分公司,超过33000个直接管控的终端零售点,成为中国最大的糖果品牌和糖点企业之一。 (二)并购目的: 一、雀巢方面并购目的: 1、中国消费市场巨大,看准商机。雀巢总部位于日内瓦,但是销售额的98%都来自国外,被称为“最国际化的跨国集团”,中国人口众多,消费潜能大,因此看准中国市场商机。雀巢在并购徐福记之前,已经收购了云南山泉矿泉水,及厦门银鹭饮料公司,雀巢在中国的并购链条不断延长,意图明显。 2、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资料显示,一直以来,雀巢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新兴市场对该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贡献率达45%,而目前这一数字为33%左右。在我国的糖果市场中,雀巢的份额约占2%,在所有厂商中名列第五,而徐福记在国内糖果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排名第二。因此选择与国内优秀糖果企业合作,可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