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散文。课文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着鲜花的情景,最后讲述自己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以及对德国奇丽风景和奇特民族的赞美之情。课前,教师要鼓励学生查阅有关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作者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6个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

2、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教育。

教学课时:共2课时

教学流程:(本课是第二课时)

(课前齐声朗诵美丽景色的诗句,美好品德的名言、警句)

一、激情导入,直奔重点

师:同学们,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祖国锦绣山河,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季羡林先生走近德国,看看那里独特的风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德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自由谈)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吗?——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学生齐读这句话)

师:那么,景色是怎样的奇丽?民族又是如何的奇特呢?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体会去感悟。按照以往的学习惯例,我们按这样的步骤来进行小组学习,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学习要求。

(学生小组学习、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二、品读课文,以读引说

1、根据前置性作业和书中批注,并结合课外知识,进行小组交流学习,要求人人发言。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抓住文中的几个重点去体会感悟,“奇丽的景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学生汇报环节:

一):奇丽的景色

重点研读、领悟的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二):奇特的民族

重点研读、领悟的句子:

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2、每一家都是这样的,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话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三、升华感悟,以读引写

师:此刻,相信大家与我一样,心中也有了一个美丽的梦。请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对课文的感悟,快快拿起你的笔,写出“你”心中的梦想吧。

(学生写话练习:可以写希望中国人民也能像德国人民那样;可以写各国人民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可以写祖国文化如同这花一样姹紫嫣红;也可以写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

(学生写完后读自己写的话)

师总结:多么美好的梦啊!这是你们的梦,也是季老的梦,更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梦,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自觉地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的社会必将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让我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心中美好的梦,再次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四、延伸课外,以读引读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也要与大家分享季老先生的作品——《季羡林文集》《季羡林散文集》

板书设计:

景美景色奇丽

人美民族奇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