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寒假作业1答案

历史寒假作业1答案

历史寒假作业1答案

历史寒假作业(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1-20

21.(1)中国: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英国:工业化时代到来。原因:工业革命开展(2分)。

(2)原因: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1分)

经济上:中国史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1分)政治上:大国心理,防范外来势力的干扰。(1分)

(3)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腐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任答3点3分)(4)农本思想忽视重工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大国心理造成中外交流的缺乏;小农经济带来的对先进文明的抵制。(任答2点2分)

22.(1)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

(2)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1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分)

(3)经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任答2点2分) 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3分) 思想文化: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中体西用”的思想。(2分)

23.(1)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2)情况:①在西方近代化生产的刺激下产生。(2分)②采取机器生产;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更高的生产效率。(2分)③规模较大;采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2分)④在一定时期内能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传播比较迅速。(2分)

(3)现象:发展艰难,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1分)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1分)

24.(1)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经济(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科技(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3分)

(2)安徽四川(2分)作用:①对特区:使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②对沿海: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③对全国: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分)(3)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

(4)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

25.(1)汉武帝(1分)。实行盐铁专卖制度(2分)。

(2)察举制(1分)。铁器是农业生产必备的工具,不可或缺(2分)。

(3)问题:铁器质量差、价格高、强买强卖(2分)。认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损害了百姓利益,使社会活力受到压抑。(4分)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寒假作业 答案 1、C, 2、D, 3、A, 4、C, 5、A, 6、A, 7、B, 8、C, 9、D,10、D,11、B,12、D,13、C,14、D,15、B,16、B,17、C,18、D,19、A,20、C 21、答案:(1)(√)(2)(×)(3)(×)(4)(√)(5)(×) 22、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任选其二即可)。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3)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雪洗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人民反 ___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中日双方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平等对话和交流,加强两国间的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关系的正常、友好发展。(意思相近即可) 23、答案:(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材料三:南京 ___ 材料四: ___政权垮台(蒋家王朝覆灭、国民政府统治在大陆结束)。 (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华民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___政权垮台,结束了 ___政权在中国22年的统治,中国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代。(任意一个事件即可)

24、答案:(1)民族内部团结一致,战胜日本 ___的侵略。作用: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为雪洗近代中国的耻辱、取得反 ___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 ___、。“双十协定”。全国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国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国共双方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打内战,会损害中华民族的利益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 25、答案:(1)错误:通过互联网理由:1912年还未发明互联网; (2)错误:在理由: ___在南京宣誓就职; (3)错误:想去年理由:维新派人士被杀应在1898年; (4)错误:袁世凯理由:被杀的是谭嗣同等六人; (5)错误:《新青年》理由:1915年才在创刊。 一、单项选择题: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1答案

七年级数学寒假作业1 一、基础知识: 1、在下面的四个有理数中,最小的是( D ). A 、-1 B 、0 C 、1 D 、-2 2、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000000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C ). A 、0.149?610 B 、1.49?710 C 、1.49?810 D 、14.9?7 10 3、若a 为有理数,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D ). A 、a a >- B 、1a a > C 、a a ||= D 、2 a ≥0 4、-2的立方与-2的平方的和是 ( C ). A 、0 B 、4 C 、-4 D 、0或-4 5、已知b a m 225-和437a b n -是同类项,则n m +的值是( C ). A 、2 B 、3 C 、4 D 、6 6、下列解方程步骤正确的是( D ) A 、由x x 2+4=3+1,得x x 2+3=1+4 B 、由7(1)x x -=2(+3),得71x x -=2+3 C 、由0.5x x -0.7=5-1.3,得5x x -7=5-13 D 、由 136 x x -+2 -=2,得2212x x -2--= 7、某书上有一道解方程的题:13 x x +?+1=, 处在印刷时被油墨盖住了,查后面的答案知这个方程的解是x =-2,那么 处应该是数字( B ). A 、7 B 、5 C 、2 D 、-2 8、已知线段AB=10cm ,点C 是直线..AB ..上一点,BC=4cm ,若M 是AC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度是( D ). A 、7cm B 、3cm C 、7cm 或3cm D 、5cm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若|x|=2,则 3 18 x =__1或-1________ 。 10、用四舍五入法把0.00304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所得到的近似值是 0.0030 。 11、数轴上,若点A 表示的数是4-, 点B 与A 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点C 与点B 的距离是2,则点C 所表示的有理数为 2或6 。 12、单项式3 3a π-的系数是____-3π____,次数是___3____。 13、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c b c 可化简为___-a-b______。 1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20小时,乙单独做要12小时。现在先由甲单独做5小时,然后乙加入进来合 做。完成整个工程一共需要多少小时?若设一共需要x 小时,则所列的方程为 。 15.角1820α'=?,角630β'=?,则αβ+= 24°50′ . 16.观察下面两行数 第一行:4,-9, 16,-25, 36,… 第二行:6,-7, 18,-23, 38,… 则第二行中的第6个数是 -47 ;第n 个数是 . 17.计算:(1)15113 12()812232 (+)?(-24)+?-? (2)2211 ()42 -?(-2)--?4. 18. 已知2(2)3a b ++-||=0,求2222 13 ab a b ab a b (9-3)+(7-2)+2(+1)-2的值。 19.解方程. (1)2953x x -=+; (2) 5731 164 x x --+= . 图3 图3-3

【原创】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含答案

【KS5U原创】山东省2016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历史》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多极化局面形成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遭遇严冬 2.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4.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不断深化,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紧密纽带是() A.欧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东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大海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不包括( ) A.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希腊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C.发达的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D.辉煌灿烂的文化 6.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是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日益凸显 7.某同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搜集的史料包括“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等。他拟定的最合适的论文题目应是() A.《东西方政制之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浅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探究》 8.太平天国一方面宜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剧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幕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纂础 9.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0.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变化的过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寒假作业历史

建陵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寒假作业历史 编辑:夏以俭审核:彭富花 前言: 各位同学,愉快的寒假将至,希望大家利用短暂的假期复习好历史知识。大家要根据《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逐一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在落实知识点的时候,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强调第一次记忆过程的准确性。比如《2019年江苏省高考说明》要求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那么同学们就要注意对于这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比如宗法制的源头、宗法制的核心内容以及宗法制的影响,是不是自己已能很准确地表述。 其次对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也要力求准确理解,比如对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的掌握。因为只有对概念做到准确理解,才能使我们既提高记忆效率,又能使我们在解题时,灵活运用。在落实知识点的过程中,又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就按照专题来进行复习,这一步比较容易,重在熟记每个知识点,为下一步打下基础。第二步可试着按时间顺序,将同一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史内容进行梳理。这步较难,但很有意义,因为历史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时间观念。 第三,在不折不扣完成前面两点要求后,可适当做一些题目。我们提供了四份综合习题供大家练习。这样不仅可以检测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先行一步,在实战中,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者,通过以上三点夯实基础,才能在复习中腾出更多宝贵时间,进行能力方面的训练,为最后的高考奠定基础。祝大家高考成功! 寒假作业历史(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左传》中记载:楚子至于洛,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遂罢之。”这段史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已经瓦解B.楚国赢得了周王室的尊重 C.天命观成了统治阶级指导思想D.诸侯崛起,周王室衰微 2.司马迁认为,图l所示地区“于天下三分 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 六。”秦汉时期,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 因素有 ①处于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突出 ②大兴水利,建设贯通南北的运河体系 ③作为全国道路网络的中心,交通便利 ④曲辕犁的使用、推广,生产技术进步

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历史高二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 历史高二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导语】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大准备了历史高二寒假作业试题,希望你喜欢。一、单项选择题: 1-5 DCBBA 6-10 DCBCC 11-15 CCBDB 16-20 ACAAD 21-25 CDDAC 26-30 DCCDB 二、非选择题: 41. (10 分) (1)詹姆士一世强调“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1 分); 洛克主张天赋人权,认为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不可剥夺的,坚持人民有权反抗暴政。(2 分)根本原因是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1 分) (2)现象:“人治”与“法治”的斗争(或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交锋)。(2 分)影响:詹姆士一世的思想导致了国王和议会之间长期的激烈斗争,洛克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新秩序提

供了理论论证。(4 分) 42. (24 分) (1)政治设计:君主立宪政体(1 分)。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议会和内阁掌握实权,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4 分) (2)不同:《独立宣言》宣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而1787 年宪法却没有规定保证人权的条款。(4 分)原因:《独立宣言》发表的目的是动员广大人民参与独立战争,而1787 年宪法的制定者则都是有产阶层,没有下层民众利益的代表者。(4 分) (3)实践: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颁布《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拿破仑时期颁布《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兰西第三__ 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3 点 6 分) (4)提出了要求取得普选权的__目标。(1 分)目标变化:有组织地进行__ ,组织__ 政党,夺取政权。(2 分)原因: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到了新阶段。(2 分)

七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七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1-2页一、略二、泻一泄到一道义一异查一察众一重晦一诲三、我早就想把你抓住了,我早就想剿灭你了(意对即可)。四、1.⑴用出全部力量,一点儿也不保留。 (2)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2.D 3.B 4.为了突出春天的绿给人间带来了许多温馨。 5.B 6.⑴绿的谦虚⑵绿的宽容⑶绿的博大和永恒⑷绿的可靠7.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8.通过对四季的绿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3-4页一、略二、B 三、如:我们不做山沟里易涨易退的小溪,要做寒暑不变的一望无涯的沧海。四、1.裹,渺,瘪,骤 2.患得患失、垂头丧气到获得“殊荣。” 3.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成为最棒的种子玉米。 4.如:“但有时候需要再等一下”;“但不要急于求成”;“但成功的过程即是等待的过程”;“天生我材必有用”;“希望总在前头”等。 5.落入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6.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要接受必要的磨炼。不要半途而废。 5-6页一、C二、1. 兴致勃勃 2. 恐吓 3. 眺望 4. 抱憾 5. 心有余悸三、D 四、略 五、1.皇帝的新装;丹麦;童话;安徒生;《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 2. A 3. A 4. 爱新装成癖、虚伪;怕丢官职;教训皇帝、捞钱。 7-8页一、略二、D 四、略五、B 六、1. 。;;;;……;2.“招牌”是商店的标志,这里用“招牌”比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密切关系。 3.姿态万千⑤ 4.是该段文字的中心对①②③④句总结 5. 阴森乌云密布变化无常说明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6. ①‖②③④‖⑤ 7.总——分——总 9-10页一、C 二、 B 三、A 四、1.故意造作来掩饰;认为地位低下而自卑。 2.出租车司机出租汽车 3.稳稳地把着方向盘,还不时照应着两侧行人,让车轮由水洼里轻巧地、舒缓地踱了过去,不见一点水花溅起来。那车子驶离水洼,也没有立即加速,却见那小司机一手把了方向盘,一手扶着车窗,探出头,回转过脸来,望了望后面的行人,留下一个含着些歉意的微笑;虽然并没有溅染任何一个行人的裙边裤脚,却仿佛是在为车过水洼那片刻间,可能惊扰了行人——其中也包括着我和我的友人——而致歉似的 4.A C D F 5. 4 ;1 2 ;3 6.踱是慢步走,这里形容司机车速放得很慢。用“踱”形象生动地写出小司机行车时不伤害、惊扰行人的文明行为,显示了“的士”的风度。7.B D 8.把、扶、探、回转、望、留下 11-12页一、D 二、略三、 C 四、要信守承诺,要富有责任感(意对即可)六、1.不重视,不注意;老是这样下去。 2.农药的危害:破坏生态链;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整理了高一历史寒假作业选择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 秦始皇陵秦长城阿房宫 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D.工匠水平的高超 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陶片放逐法” 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9.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原创】新课标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历史》必修一、二、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含答案_2

新课标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2《历史》必修一、二、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海禁”政策的实施B.社会矛盾尖锐 C.倭寇为患D.土地兼并严重 2.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熙宁二年,苏辙《上皇帝书》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表明( ) A.唐代四民界限模糊 B.唐代商品经济繁荣 C.宋代小农经济衰落 D.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5.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的政权解读错误的是()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缺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 C.专制主义集权思想浓厚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 6.《古希腊文学与社会》在描述雅典戏剧公演时写道:“这些观众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政治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可见,观剧不可能()A.陶冶人们情操 B.渲染希腊城邦精神 C.培养公民意识 D.活跃公民大会气氛 7.《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当几个人在一个特定事务上具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和利益时,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他们的共同管理才能终止。这主要体现了( ) A.契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集体意识 D.分权意识 8.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行政长官必须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记录原告的请求、请求的原因、法官的任命及判决的要旨等并形成一定程式的书状,后边有行政长官附加的事项。法官则要检查书状中所提出的事实,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并依据书状内容判断是否作出判决。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罗马() A.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 B.法官审理案件重视证据 C.司法审查程序较为严格 D.法律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 9.绅士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下绅权和皇权是共存的。宋代官爵恩泽出于皇帝,共存谈不上,共治也将就一下了。元明清三代连共治也说不上,……绅权成为皇权的奴役了。这说明( ) A.绅士权威的衰弱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2)A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2)A 一. 精挑细选: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A、家庭暴力和失火 B、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C、鸦片输入 D、烟草输入 2. 下列是一个反映中国1903年一家四兄弟情况的历史故事,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捕杀害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所宅子 D.老四远赴重洋去美国留学 3.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A.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 .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 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4.某电视台欲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参阅下列哪些人物的传记() A. 孙中山、黄兴 B.林则徐、魏源 C.康有为、梁启超 D.邓世昌、丁汝昌 5. "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这里的"他"是指() A、鲁迅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6. 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 是()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 7.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等事,这一地点应该是()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8.8月1日是我国的建军节,这是因为我党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在这天诞生于() A、南昌起义中 B、秋收起义中 C、广州起义 中 D、井冈山会师 9.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的《松花江上》,它写 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10.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 有() 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③照相、看电影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③④

历史寒假作业1答案

历史寒假作业(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1-20 21.(1)中国:农业和轻工业比重大。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英国:工业化时代到来。原因:工业革命开展(2分)。 (2)原因:工业革命后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1分) 经济上:中国史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1分)政治上:大国心理,防范外来势力的干扰。(1分) (3)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腐朽;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任答3点3分)(4)农本思想忽视重工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大国心理造成中外交流的缺乏;小农经济带来的对先进文明的抵制。(任答2点2分) 22.(1)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分) (2)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1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分) (3)经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标志着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工业开始出现。(任答2点2分) 政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逐渐加深;产生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国门被迫打开。(3分) 思想文化: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和“中体西用”的思想。(2分) 23.(1)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分) (2)情况:①在西方近代化生产的刺激下产生。(2分)②采取机器生产;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更高的生产效率。(2分)③规模较大;采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2分)④在一定时期内能获得丰厚利润;因此传播比较迅速。(2分) (3)现象:发展艰难,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1分)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1分) 24.(1)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经济(或物质)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科技(或技术)基础: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要成就。(3分) (2)安徽四川(2分)作用:①对特区:使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②对沿海: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③对全国: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3分)(3)经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分) (4)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 25.(1)汉武帝(1分)。实行盐铁专卖制度(2分)。 (2)察举制(1分)。铁器是农业生产必备的工具,不可或缺(2分)。 (3)问题:铁器质量差、价格高、强买强卖(2分)。认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损害了百姓利益,使社会活力受到压抑。(4分)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16)+辛亥革命+Word版含答案

(16)辛亥革命 1、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一度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然而辛亥革命后却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当时中国( )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2、《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3、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 这是指辛亥革命(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而后来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 该变化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C.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 D.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5、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 材料说明(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6、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 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清朝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7、武昌起义发生后12天,湖南、陕西两省首起响应,当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这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以内。 这直接表明( ) A.革命内部潜伏着巨大危机 B.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 C.全国性武装暴动提上日程 D.武昌起义带来了示范效应 8、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 )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原创】新课标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历史》必修一、二、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史含答案_5

新课标2016年高三历史寒假作业5《历史》必修一、二、三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据台湾学者张玉法的《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一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类型有: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A.42、7、5、2 B.7、42、5、2 C.5、7、42、2 D.2、5、7、42 2.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 ) () ①韩非子②孟子③黄宗羲④李贽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3.1832年6月,一艘英国商船驶抵宁波,对中国地方官提出了通商要求。结合时代特征判断,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中国人对英国造船技术感兴趣并效仿 B.地方官因宁波非泊船之所而命其 C.船上商品通过宁波合法转售到内地 D.地方官因《南京条约》而同意其请求 4.近代中国一学者在介绍某个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西方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5.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和奴隶,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逐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由此可知( ) A.雅典公民权有狭隘性 B.雅典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暴政 C.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 D.雅典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6.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 A.韩非 B.墨翟 C.孟轲 D.庄周 7.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D.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8.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寖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9.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 D.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10.《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

学期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参考_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学期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参考_八年级数学寒假作业 (导语)这篇关于学期八年级历史寒假作业答案参考的文章,是大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页 1、文字记载 2、人工取火、农耕、畜牧、定居 3、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4、二三百万 5、劳动 6、打制石器、采集、狩猎 7、磨制石器、种植粮食、饲养家畜、陶器 7、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8、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 9、云南、元谋人、170万10、北京人、山顶洞人 11、东非、九千、西亚12、农业和畜牧业13、中国 14、水稻、粟15、科学知识16、黄帝、炎帝 17、①建造宫殿②发明车船③制作衣裳④教人打井 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养蚕抽丝技术 18、①发明耒耜,教人农耕②发明医药③发明陶器④开辟集市 19、尧、舜、禹,禅让20、A21、B22、C 第2页 1、国家、文字、青铜器 2、希伯来人、腓尼基人、阿卡德人、苏美尔人,希伯来,苏美尔。 3、印度、中国。 4、阿育王,大力推广佛教 5、蛋壳黑陶杯 6、公元前2070,禹,夏朝 7、哈拉帕、摩亨佐?达罗。巴比伦。二里头,夏 8、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9、妇好 10、殉葬、祭祀11、《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12、甲骨文、商朝 13、法老、太阳神 14、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①众生平等。②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东南亚、中亚,公元前后西汉末年 15、商汤,商16、空中花园17、商。司母戊鼎。 18、古埃及19、两河流域20、古印度 21、填写表格: 所在流域名称流域出现文明时间文明古国形成时间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8世纪 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500年中国黄河—长江流域距今约五千年公元前2070年 第3页 1、填写表格: 成就文字建筑工艺天文历法科技宗教 古埃及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防腐解剖 计算面积、圆周率阿蒙神 太阳神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太阴历星期制度 六十进位法太阳神 古印度阿拉伯数字佛教 古中国甲骨文长城青铜制造技术道教 2、读《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相关题目。 古国名称所在流域流域文明出现时间 A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 B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公元前3500年 C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公元前2500年 D中国黄河—长江流域距今约五千年

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一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篇一:2014年小学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语文) 小学一年级上册寒假作业(语文)作业(一)一、读拼音写笔画 h?nɡ( shù ) ()( h?nɡ piě) diǎn ) pi ě()( nà shù wān )()( shù wān ɡōu ) shùɡōu )() shù zh? )h?nɡ zh? (h?nɡɡōu ()(h?nɡ zh? ɡōu )( piě zh?)(h?nɡ zh? wān ɡōu ()h?nɡ xi? ɡōu ( wān ɡōushù tí)( w? ɡōu ))(shù zh? zh? ɡōu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íɡ? ()( sān tiān mùěr liùɡ? )( máo jīn )( bā t?u shànɡ shēnɡ)( mǐ chǐ) shuǐ niú)))(ɡuǎnɡ dà chū rù)( ?r zi rì yu?r?n kǒu ( huǒ chē()()()( kāi m?n )()()( xiǎo mǎ)( shǎo jiàn )(bái yún (fēi niǎo )()(shān yánɡ)() shū běn )zhōnɡ xīn y?nɡ lì()(shǒu zú)(dōnɡ fānɡ xīɡuā)(-1-)()(

xià yǔ(zǒu le ɡōnɡ pínɡ zì)()()(jǐjǐ piàn ɡu ǒ pí)( lu? bo )( wěi ba 尾())shēnɡ zhǎnɡ hu í lái m?n yá tǔ lǐ()()()()萝()三、写出与以下字意思相反的字。 黑—关—东—上—短—死—出—外—反—大—降—去—有—圆—左—多—四、把表示数量词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棵两(座块片朵只条把一()田头群个堆颗间束本)小树一()山一()树林一()果园一()狗一()伞一()红花一()白鹅一(一(一()小河一()白云一()彩虹一()木船一()野花一()枣一()花生一()鸭子)牛一()苹果一()杏子)风光一(一()天安门)鲜花一()桃一()房子一()书一()布熊五、填空: 1.远看()有色,近听()()()()声。春去花还在,()()惊。 )—()()()身穿绿(-2-谜语中出现了三对意思相反的词,是(—(),所描述的景物有()()();()—();()。)),谜底是()裳。茄(2、豆角青青细(),黄()高高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doc

2016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选择题 1-5bcada 6-10aacac 11-15babac 16-20dbcdc 21-25badcc 26-30dbacd 31-35dadcb 36-40dacca 41-45bcaba 46-50ddada 判断题 51-55abbaa 56-60abbbb 61-65abbbb 66-70abbab 问答题 71.(1)《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从此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美国1787年宪法为美国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权力机构: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分别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掌握) 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 意义:通过三权分立,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防止专制独裁统治的出现,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3)性质:前者——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后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权。 作用:后者作用更大。理由:前者反映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后者反映各阶层人民的民主,具有更广泛的民主性;前者由于当时不具备实现民主的条件,在实际上没有真正推行;后者在人民掌权的前提下,真

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2.⑴丘吉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⑵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 ⑶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73.(1)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其他力量的有力牵制。②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加快,成立欧盟,对国际事物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由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也有一定影响力。③俄罗斯走出低谷,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④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兴起,在国际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2)动荡因素: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暴露,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纠纷不断。和平因素:第三世界不断壮大;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选择题 1-5bcada 6-10aacac 11-15babac 16-20dbcdc 21-25badcc 26-30dbacd 31-35dadcb 36-40dacca 41-45bcaba 46-50ddada 判断题 51-55abbaa 56-60abbbb 61-65abbbb 66-70abbab 问答题

八年级2020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2020寒假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DBBCC、DBBDD。 二、填空题 1、振动,介质,0,音色,响度。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先升华后凝华,液化,凝华。 4、凸,倒立,弱。 5、异种,吸引。 6、同一高度,缩小,照相机。 7、蒸发,熔化,吸。 8、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表的量程选小了,烧坏。 9、0.2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三、作图(学生上黑板画) 四、实验题: 2、(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减少实验误差,提升实验的准确度,增加干电池的个数。 (3)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3、(1)凹,靠近。 (2)晶状体太凸,成像在视网膜前。 五、计算题:

解:S=Vt=340m/s×01s÷2=17m。 答: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障碍物至少17m。 六、综合题 1、MN,AO,3,6,右。 2、A, 3、-2 ℃ ,24 ℃ ,0.38。 4、(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杯底。 (2)读数时两眼没有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1. 1鞠;颤。2憧憬3孙犁《芦花荡》《荷花淀》 4.D 5.qiáo cuì lǜe zhàn 6.寄托苏醒7.这个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仅仅血和泥。8.长白山黄河江南南海解放区9.对解放区的热爱和向往(比喻:像恋人的柔发,不像牲口一样活。) 10.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 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11.抒发了对灾难祖国的 热爱,表达了对解放区的向往。12.飞鱼飞到广州动物园13.(1)小 明晚上练习影响了邻居的休息(2)陈伯伯在夸奖自己练习刻苦2. 1.nǜe jìn cuān qiú 2.①因寒冷而哆嗦。②倾斜,歪斜。 3.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1)“他”其他人(2)“图书馆”别的 地方 5.因为在刹那间我突然想起记忆中那块青色的墓碑,想起了那 个把宽容给了“我”,把爱给了世界的女孩。 6.“我”发现那幢公 寓竟然只有四层7.描述中表现梅里特的惊恐和疑惑即可8.妻子这 个人物性格不明显,其他人物个性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9.对犯错 误的人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就是多给人一个机会(犯了错误努力改正同样

高三数学寒假作业(1)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 =R ,集合{|22}A x x =-<<,2{|20}B x x x =-≤,则 A B = ( ) A .(0,2) B .(0,2] C .[0,2) D .[0,2] 2.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11场比赛,他们每场比赛得分的情况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则甲、乙两名运动员中位数分别是( ) A .19、13 B .13、19 C .20、18 D .18、20 3.已知向量)1,(),2 1 ,8(x x ==,其中1>x ,若)2(b a +∥,则x 的值 为 ( ) A .0 B .2 C .4 D .8 4.已知函数2log (0)()2 (0) x x x f x x >?=?≤?,若1 ()2 f a = ,则实数a = ( ) A .1- B C .1- D .1或5.直线20ax y a -+=与圆229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交 C .相切 D .不确定 6.在区间[0,1]上任取两个数a 、b ,则方程220x ax b ++=有实根的概率为 ( ) A .18 B . 1 4 C . 1 2 D . 34 7.已知a ∈R ,则“2a >”是“22a a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甲 乙 7 9 8 0 7 8 5 5 7 9 1 1 1 3 3 4 6 2 2 0 2 3 1 0 1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