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坻区历史文化

宝坻区历史文化

宝坻区历史文化
宝坻区历史文化

天津宝坻区大唐庄镇休闲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

——历史文化

目录

天津市历史 (2)

古代 (2)

近代 (3)

现代 (3)

宝坻区历史 (4)

人文 (4)

曲艺之乡 (4)

曲艺名人 (6)

设计段历史文化实物保留 (9)

可沿用的传统历史活动 (10)

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第三大城市,由于临近渤海,让她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经过了几百年的洗礼,造就了现在的天津市还有富有曲艺细胞的天津人民。天津由十三个市辖区组成,宝坻区在天津市区的北部,及京津唐三角区的中部。

宝坻区是著名的“京东八县之一”。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民风淳朴,风光秀丽,素有“宝地”之称。宝坻区地理位置在东经117°8′至117°40′,北纬39°21′至39°50′之间,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临近渤海湾。全区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24公里,平原高度在海拔2.5—3米之间。宝坻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光、热、水条件较好,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明显。

宝坻宝地,上有川林,下有矿藏,河渠千转,肥田万顷。新的千年,宝坻蒸蒸日上,城

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被众多投资者誉为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为尽快融入国际市场,宝坻对自身重新审视后提出了“立足天津、依托北京、借助河北、服务东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战略构想,确立了“让世界人建设宝坻,促进资本快速集中”的发展理念。根据“大北京”规划和天津总体发展战略,宝坻将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协调,功能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现代商贸物流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区和特色居住区,打造新世纪的锦绣宝地。

天津市历史

古代

四千多年前,天津所在的地方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现在天津处于的位置原来是海洋,黄河改道前由泥沙冲积形成,古黄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宁河县附近入海,西汉时期在黄骅县附近入海,北宋时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固定。汉武帝在武清设置盐官。

隋朝修建京杭运河后,在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今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是天津最早的发祥地。

唐朝在芦台开辟了盐场,在宝坻设置盐仓。

北宋归辽国管辖,在武清设立了“榷盐院”,管理盐务。

南宋金国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设直沽寨,在今天后宫附近已形成街道。是为天津最早的名称。

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这里成为漕粮运输的转运中心。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揭开了天津城市发展新的一页。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

近代

清末开埠

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

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

北洋政府(1912-1928)

民国初年,天津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数以百计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遗老进入天津租界避难,并图谋复辟。其中包括民国总统黎元洪和前清废帝溥仪。

南京国民政府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天津,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天津特别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别市改为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会由北平迁至天津,天津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天津又改为院辖市。

日本侵略军占领时期(1937-1945)

日军侵占时期,百姓苦不堪言。日本对天津基本上实行的是武力统治。日本军人对天津肆意烧杀抢掠,加上当时天津水灾,使天津成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被抓走的“劳工”达5万人。由于天津曾于清朝大量开辟租界,所以日本侵略军占领初期,租界内还算比较安全。但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强行占领其他国家租借地之后天津再无宁日。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948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性决战,即“平津战役”。1949年1月15日凌晨5时,人民解放军东西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1月1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现代

新中国成立(1949至今)

1949至1958年2月,天津是河北省境内中央直辖市。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1967年1月恢复直辖市。

宝坻区历史

西汉置雍奴县。唐天宝元年(742)改称武清县。辽会同元年(938)割武清、潞、三河等县置香河县。金大定十二年(1172)分香河建县,取《诗经》中“如坻如京”之意(如坻如京:后来人们便以“坻京”一词来形容谷物堆积如小洲和高丘。形容此地的宝贝堆积如小洲和高丘),命名为宝坻县。承安三年(1198)升为盈州,泰和四年(1204)又废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前夕,即从1949年8月,宝坻区隶属于河北省天津专区,1958年6月,改属河北省唐山专区,同年11月与香河县合并,仍称宝坻县,1960年3月又改属河北省天津市,1962年6月,又分为宝坻、香河两县,1973年8月,宝坻县改属天津市;2001年撤县设区,为天津市辖宝坻区。

大唐庄在位于宝坻区最南端,镇政府驻地大唐庄村,距宝坻城区48公里,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相传,时有山东省青州府寿光县唐士英、唐士农兄弟俩随燕王扫北到此定居,形成村落后取名大唐庄,相沿至今。

人文

曲艺之乡

天津是全国出名的曲艺之乡,在这片土地上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曲艺品种,有很强的地域色。其中,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东大鼓、京韵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等曲艺形式是在天津形成;而京剧、河北梆子、相声、评剧、评书、单弦、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是在天津兴盛和发展的。相声和京剧更是天津曲艺的重要代表。

天津时调:天津时调,中国天津曲种。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它用天津地方语的字音演唱,内容通俗易懂,腔调高亢爽朗,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其表演形式为一人或二人以上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除少数曲目二人对唱外,多为一人独唱,伴奏乐器为大三弦、四胡、扬琴、笙。唱腔有靠山调、老鸳鸯调、喇哈调、怯五更调、悲秋调、落尺时调等。句式以7字句为主,有长短句相间;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垛子板等。初为船夫、搬运工人、人力车夫等人的业余演唱,其曲调非常丰富,包含许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调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调。

天津快板:天津快板是由天津时调演变而来,句式灵活,几言皆可,但要求上下句对仗,尾字押韵,可通篇一韵到底,也可中途换韵,创造性地使用了“赋、比、兴”,风格粗犷、明快、幽默,其最高境界可用“平如无风湖面,爆如炸雷闪电,脆如珠落玉盘,美如酒醉心田。”中的“平、爆、脆、美”四个字来概括。伴奏乐器:竹板、大三弦和扬琴等。是由群众自发创造并发展起来的。这种快板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了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所用的节子板,同时配以天津时调中“数子”的曲调,用三弦伴奏,别具一格。天津快板风格粗纩、爽朗、明快、幽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天津人的喜爱,也为其他省市群众所喜爱。

京东大鼓:京东大鼓流行于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的部分地区。在不同时期和地方有过不司的称谓,先后有京东怯大鼓、乐停调、平谷调大鼓、平谷调、乐亭调大鼓、四平调大鼓、乐亭大鼓(与流行于河北唐山一带的乐亭大鼓名同实异)、铁片大鼓、铁板大鼓、承德地方大鼓等十数个名称。其中尤其乐亭调大鼓在河北成名时间久长。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与刘宝全同时并起的艺人有张小轩、白云鹏。京韵大鼓在五四运动时期,曾出票友张云肪等人编写厂一些新曲目,由白云鹏、崔子明等人演唱。崔子明创滑稽大鼓,成为京韵大鼓的一个支派.唱腔以一板三眼的慢中板和有板无眼的紧板为主,必要时穿插一些一板一眼的板式,基本腔调有平腔、高腔、落腔、甩腔、起伏腔。起伏腔是“刘派”唱腔的主要创造,包括有各种长腔、悲腔、花腔。此外,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韵白(包括在板眼节奏之内的韵白和没有板眼节奏的韵白)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与唱腔衔接自然。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四胡,有时佐以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以及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数十段。

铁片大鼓:乐亭大鼓是北方较有代表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及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演出时由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人分持三弦等乐器伴奏。乐亭大鼓相传1850年前后由温荣创立于河北乐亭县,曾与评戏、唐山皮影并称"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自形成以来,名人辈出,流传较广,有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底蕴。

快板书:曲艺曲种。由数来宝演变而成。因沿用数来宝的击节乐器两块大竹板儿(大板儿)和五块小竹板儿(节子板儿)而得名。大小竹板儿合称为“七块板儿”。大家对快板书这种曲艺形式应该都不陌生。快板书引人入胜的故事,击节铿锵的演唱,火爆抓人的艺术效果,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可能不知道,快板书如此好听好看,从“开山”到现只有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它绝对是天津“本地制造”。

曲艺名人

天津的曲艺精神散播在全市范围内,每一个市辖区里都有文明海外的曲艺界名人,当然宝坻区也不例外。

赵丽蓉:赵丽蓉(1928年3月11日~2000年7月17日),天津宝坻人,中国著名小品、评剧表演艺术家。

原籍西庄村(今属口东镇),孩提时期在沈阳被抱上戏台演“彩娃子”(喜神),四、五岁便守在侧幕看戏;六岁登台演“童儿”。1937年“七七事变”后定居北平(今北京),拜马金贵为师并开始正式学戏,工青衣、花旦。此后在包头、大同、哈尔滨、沈阳、张家口等地“走南闯北”,1945年成为主角。北京解放前夕,赵丽蓉加入门头沟“青年剧社”。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与小白玉霜等同占华北戏院日夜分班演出。1952年参加总政解放实验评剧团后,一直与新凤霞合作,初演闺门旦,后演彩旦。她在《刘巧儿》中扮演大婶、《花为媒》中扮演的阮妈、《杨三姐告状》中扮演的杨母等舞台形象均受观众赞誉。1953年到中国评剧院。1962年,赵丽蓉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搬上银幕,后来《杨三姐告状》也拍摄成电影。年过花甲的赵丽蓉最初登上春节晚会舞台表演小品是在1989年,此后一共参加了6届。《英雄母亲的一天》(1989年)、《爱谁谁》(1994年)、《如此包装》(1995年)、《打工奇遇》(1996年)等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赵丽蓉第一次在电视连续剧中扮演角色是在中央台摄制的电视剧《西游记》中,此后,她在影视片《苍生》中饰田大妈、《红楼梦》中饰刘姥姥。1991年,她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获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以及同年的中国电影政府奖。1992年,她又获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四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赵丽蓉家中有六个姐妹,两个兄长。她的大姐与戏曲之家结亲后,对弟妹们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当最小的赵丽蓉出生时,家中已形成良好的戏曲氛围。她姐姐是很有名望的老艺人芙蓉花,哥哥是著名小生演员赵连喜。2000年7月17日早晨7时30分因肺癌在北京海淀区温泉家中溘然辞世,享年72岁

马季:马季(1934-2006),宝坻区黄庄乡人。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候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大多数相声后来者所遵循,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供献。马季原名马树槐。少年时在上海为学徒工。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业于表演相声。1956年调中央广播说唱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常务理事,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等职。是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演员。马季于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25在家中因心脏病,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天通苑分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曾出版相声选《登山英雄赞》,相声作品《打电话》、《画像》及《新桃花源记》等作品先后被拍成电影。

尚和玉:尚和玉(1873~1957),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武生创始人。原名尚壁,字和玉,为了保护嗓子,尚和玉长期独居,有人将他的名字倒置过来,称其为“玉和尚”,有人还戏称他为“尚老道”,一般人都尊称他为“尚老将”。

宝坻区大套人。年幼时家境贫寒,他在家排行最小。7岁时开始和一梆子班学戏,工武生。久经磨炼之后,学得一身好功夫,而且唱工、做派俱佳,20岁左右就已在乡间故里有“活赵云”之称。不久便只身进京闯荡。当时的北京城是诗歌京剧名家荟萃之地。尚和玉进了玉成班,又经过一番摔打和起伏,在一出《收关胜》中饰演关胜一角,大获成功。他从三张桌子搭起的台子上一个“云里翻”稳稳落地,征服了全场。1900年庚子事变后,尚和玉回到天津发展,长达25年之久。此间往来北京、上海等地,红极一时。后从师于著名武生俞菊笙,即当时武生三大派之一的俞派。尚和玉得到了俞之内弟张玉贵、俞之姐夫张虎山二位老师的精心培养,艺路大开,后到津门及东北各地演出,崭露头角。他武功扎实深厚,身段、把子、架式、气度稳练大方,唱、念咬字真切有力。为人敦厚,演戏严肃认真,为同代杨小楼所推重。他的艺术风格是以粗犷豪壮、勇猛凝重著称,并有自己的创新。后来与杨小楼各自光大俞派艺术,并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杨派与尚派。尚和玉凭借一身绝技,在《四平山》中演活了李元霸,每次演出都会博得满堂喝彩。杨小楼对尚和玉精湛的技艺推崇备至,曾发誓不演李元霸的戏。

1926年,尚和玉应梅兰芳之邀,参加了梅剧团,与梅兰芳同台演出的剧目有《长坂坡》、《金山寺》、《凤还巢》和《太真外传》等,之后,尚和玉定居北京。在他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曾同孙菊仙、余叔岩、杨小楼、翁偶虹、刘仲秋、钱宝森、言菊朋、陈德霖、周信

芳、马连良、刘喜奎、王又宸、章遏云、奚啸伯等等著名演员同台演出。上演的剧目还有《晋阳宫》、《伐子都》、《定军山》等。尚和玉作为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作为一个流派的创始人,他十分注重新人的培养。早年尚和玉曾在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教,20世纪30年代应邀到天津稽古社戏班任名誉社长、特邀教师,亲自主持子弟班的教学工作。培养了李元春、张春华、徐俊华、蔡宝华、刘武华等许多剧坛后起之秀。建国后,尚和玉在中国戏曲学校执教,又培养了一批武生人才。为了保护嗓子,尚和玉长期独居,有人将他的名字倒置过来,称其为“玉和尚”,有人还戏称他为“尚老道”,一般人都尊称他为“尚老将”。尚派传人有韩长宝、朱小义、娄廷玉、傅德威、侯永奎和天津稽古社的蔡宝华等,他们在继承尚派的基础上分别有所发展。《四平山》是尚和玉最著名的代表作,《艳阳楼》、《铁笼山》、《挑滑车》等剧也是他艺术生涯中比较重要的剧目。1957年,尚和玉病故于北京。诞辰: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逝世:1957年,农历丁酉年。

董湘昆:董湘昆,男,京东大鼓演员、职工曲艺家,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人。从1952年开始在基层工会文工团以相声、曲艺剧、单弦、京东大鼓、清唱、河南坠子等形式进行演出。1953年参加天津广播电台业余广播曲艺组学习演唱。同年,他担任文化宫和平区工人俱乐部业余曲艺团团长。此后他到天津艺术学校戏剧班学习,毕业后演出话剧、曲艺剧,后来侧重于京东大鼓演出。

1954年拜刘文斌为师,专攻京东大鼓。他不仅在继承老一辈艺人的唱腔和表演风格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又有所发展和创新。他嗓音宽厚、发音甜润、字眼清楚、乡土味浓,赶板、垛字、闪眼、落字、窍口灵巧。他的演唱朴实真挚,刚健稳重,充分表现了京东大鼓淳朴健康、豪放爽朗、顿挫分明、抑扬有度的艺术特点。为了使这一曲种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他还对唱腔不断进行加工和丰富。

二十多年来,在天津市历届职工业余文艺演出中,他的演出都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称赞。1956年董湘昆参加全国职工曲艺会演和全国会演、全国调演,《模范孙桂珍》、《白雪红心》、《送女上大学》获奖后出版唱片。1980年被推选为区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天津市曲协理事,同年加入中国曲艺家协会。1982年在从事舞台生活30周年纪念会上获天津市文化局和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业余曲艺家”称号,并获得全国工会积极分子奖章。

刘小楼:刘小楼,哈尔滨市评剧院小生演员,生于1922年,祖籍河北宝坻县(天津市宝坻区)。他出身评剧世家,7岁在天津随父刘宝山学戏,9岁登台,17岁正式应工小生,先后

与桂宝芬、刘翠霞、李金顺、爱莲君、芙蓉花、小白玉霜、六岁红、鲜灵霞、鸿巧兰、李兰舫等同台。1949年同小白玉霜合作首演了评剧现代戏《兄妹开荒》,1950年参加哈尔滨市评剧团,同喜彩连、李子巍、郭砚芳等长期合作,1962年拜倪俊声为师。

刘小楼嗓音清脆、音域宽阔,演唱声情并茂,韵味浓郁,流畅动听,婉转抒情。他的唱腔板头扎实、吐字清晰、节奏稳健、变化自如,节奏处理灵活自如、含蓄大方,尤为难得的是其唱腔与女声同弦同调(即用正弦唱正调),最高音可达G调6音。

代表剧目有:《白蛇传》、《柳毅传书》、《唐山伯点秋香》、《杨乃武与小白菜》、《人面桃花》、《孔雀东南飞》等。其中《柳毅传书》中的“大丈夫威武不屈”、《白蛇传》中的“娘子把真情说一遍”、《人面桃花》中的“三春杨柳黄莺唱”等唱段为小生腔的经典。

刘小楼的弟子有:宁维学、李儒林、李云峰、高云成、徐玉民等。

刘小楼历任哈尔滨市评剧团副团长兼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常务理事等。

出生:1922年,农历壬戌年

逝世:2007年4月10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廿三日,5时

尚静波:笔名:宁河、丁可性别:男出生年月:1947 民族:满族天津宝坻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1968年赴呼市郊区插队务农,后历任呼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山丹》月刊编辑,呼和浩特文联专业作家、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文学创作一级。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斗二闲话》,《蓝太阳》、《黑枪》、《爱的复苏》,故事集《烽火大青山》,长篇纪实文学《学十人谈》等。短篇小说《斗二闲话》、《姑父》分别获内蒙古第二、四届索龙嘎二等奖,中篇小说《失重》获内蒙古改革题材文学一等奖,短篇小说集《爱的复苏》获全国满族文学评奖三等奖,《黑枪》获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

设计段历史文化实物保留

设计地块南侧与国道205相接的道路边缘,有五座抗日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碉堡,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芦苇荡自然景观,让人联想到孙犁先生曾写的抗日题材小说《芦花荡》。

可沿用的传统历史活动

民间广场艺术生长、扎根于民间,为群众喜闻乐见,它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此,天津独有的“皇会”在清朝盛极一代,至今尚有余响。

天津“皇会”,最初叫“娘娘会”,是为庆祝海神天后娘娘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三而举办的迎神赛会。从清朝韧年以后,每年这一天到来时,虔诚信仰天后娘娘的农商官绅都要举办迎神赛会,以求驱灾赐福。这实际是一次民间表演技艺的会演。所有参加迎神会活动的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文艺节目的出节目。

“娘娘会”的会期为四天,第一天(三月十六日)“送驾”,把天后从天后宫接出来,送回娘家即闽粤会馆(后改在如意庵、千福寺),因为天后林默是福建人,意在让娘娘与父母团聚一次,颇富人情味儿。第二日(十八日)为“接驾“日,各会聚于闽粤会馆,接娘娘返回天后宫。第三、四日(二十、二十二日)为“巡香散福”。大会从天后宫出发,由接香会抬着香锅,经过各大街道,接受善男信女的香火,意为天后散福给各家男女儿童。在这四天出会中,每天都有各会沿途表演节目,逞技献艺,浩浩荡荡,观者如堵。最后一日(二十三日)是天后寿诞之日,天后在宫中接受人间香火祝贺,大会也在天后宫表演最精彩节目。香客络绎不绝,观众摩肩接踵,从早到晚,通宵达旦,方才烛灭人散。

天津皇会从清初到清末兴盛了两百多年。但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以后,人心惶惶,市面冷落,一年一度的皇会不得不停下来。在1924年和1936年又举办过两次,以后就再未举办。

迎神的皇会虽然不举办了,但参加迎神赛会的民间文艺组织、节目、技艺以及銮驾、会旗、乐器还有不少保留至今。现在有些老人和青年还能表演那些传统的民间广场文艺节目。他们平时有暇就聚在街边、村头,练习、娱乐。天津南郊小镇葛沽,号称花会之乡,每年春节期间,这里仍保留着“跑辇“风俗,辇是船民接送海神娘娘的交通工具。十几道花会拥戴着八驾宝辇和两个宝亭从正月初二到十六,热闹半个月,到高潮时,通宵达旦,观者云集。

昔日以海神天后庆寿为目的皇会,变成了今日以娱民为目的的花会,他们在天津城区和村镇健康地活动着,发展着,给天津百姓奉献着欢乐。

长白山旅游文化资源综述

长白山旅游文化资源综述 [摘要]长白山广义的概念是指长白山脉,辽、吉、黑三省东部山区的总和;狭义的长白山是指吉林省东部与朝鲜交界的山地区域,是东北山地最高的部分,以长白山天池为代表。我们讨论的是狭义的长白山,对其旅游资源做一简单的综述。 【关键字】长白山;旅游资源;生物圈 长白山内涵丰富,这里即有自然文化,又有人们千百年来在生活中产生的农耕、渔猎、游牧等物质文化,还有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1、自然生态资源 长白山是中、朝两国界山,是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的三江发源地。长白山是座休眠的火山,有过数次喷发。因此,形成的的地貌景观神奇壮观、原始自然的美景,林间栖息珍禽异兽。使其于1980年列入联合国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长白山区保存着大片原始森林,植物1242种,动物550多种。红松、云杉、水曲柳、黄菠萝、紫椴等,还有人称“美人松”的特有松树品种。 2、长白山的食材资源 长白山地区的山野菜品种繁多,近80个品种。主要有蕨菜、薇菜、刺嫩芽、大叶芹等。 这里的野菜没有任何污染,营养丰富,做出的菜肴有浓郁的自然鲜味。如今,山野菜不仅受到国人偏爱,在国外也非常的畅销。野果主要有:越桔、笃斯越桔、山核头、山葡萄、圆枣子等等,这些野果不但美味可食,而且还有药用、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 长白山山脉特有的林蛙,是极其珍贵的食物和动物药材资源。珍贵的冷水鱼类有细鳞鱼、花羔红点鲑等鱼类,是鸭绿江上游的特产鱼类,也是国家保护的珍惜冷水鱼类品种。 3、边境旅游资源 长白山地区的东部与俄罗斯相连,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旅游在于自然与人文两大资源。具体包括长白山、鸭绿江、图们江、日本海几大自然脉络。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句丽古城遗址,将军坟、好太王碑等人文景观构成了边境旅游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的脉络。散落在我省边境线上的日俄、抗日、抗美援朝战争等历史记忆脉络则构成了其复杂的人文历史部分。

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景山八片保护区保护规划

编制起止时间: 2000.7—2000.12 建设部2002年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张广汉 主要参加人: 王川赵中枢赵燕菁 赵霞王小舟黄鹭新 张枫刘雪娥何子英 范颖李骐莉郭玉娟一、项目内容简介 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 前街、景山后街、陟山门街、地 安门内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 八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京 皇城北部中轴线上,规划范围总 面积140.45公顷,其中重点保护 区为127.47公顷,建设控制区 12.98公顷。规划区是皇城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质由元代 的皇家御苑、明代为皇宫服务的 后勤供应的衙署厂库、到清代以 后逐渐演变为以居住为主的街 区。规划街区的功能性质为体现 古都北京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 部分,以居住、旅游为主的历史 文化保护区。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 规划原则:①保护历史的真 实性、完整性和历史延续性;② 重点突出整体风貌特色的保护; ③保护与合理使用相结合,完善 设施,保持街区活力;④居民 参与;⑤循序渐进原则。 三、创新与特色 1. 规划在对保护区的历史 变迁、用地、人口、建筑和市政 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 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 合北京旧皇城的特点并借鉴国 内外保护历史街区的先进经验, 确定保护的内容和原则。 2. 规划根据建筑质量、建 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分类 与评价,将建筑分为文物类建 筑、保护类建筑、改善类建筑、 保留类建筑、更新类建筑和沿街 整饰类建筑六类,对每一幢建筑 提出具体的保护整治要求。 3. 规划将保护传统街区特 色和真实的历史遗存,与改善街 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紧密 结合。如在保护街巷、胡同传统 空间环境前提下,以解决交通 “可达性”而非“通畅性”为目 标组织保护区的内外交通;对于 较窄的街道,规划建议采用综合 管沟或套管浅埋等方式综合解 决市政设施;一般民居的房屋修 缮,按照每家每户都有厨房和厕 所、客卧分开的原则更新内部设 施,外部修缮。 4. 以院落为单位进行人 口、建筑和局部构件、古树名木 的详细调查,根据院内居民需要 可以逐院实施规划,循序渐进, 逐步实施,便于操作和管理。 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方式规划图

吉林省地域文化游衍生品开发策略研究

吉林省地域文化游衍生品开发策略研究

————————————————————————————————作者:————————————————————————————————日期:

吉林省地域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策略研究-旅游管理 吉林省地域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策略研究 佟璐琰 旅游衍生品是旅游文化产业中极具附加值的实体产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成熟,旅游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衍生品的发展。旅游衍生品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播,也是推广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地域文化的深层研究,及对国内外旅游衍生品的设计调研,从产品设计角度提出了一套针对吉林省地域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使之能形成体系化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促进吉林省整体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旅游衍生品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旅游衍生品又称之为旅游纪念品,是能代表旅游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一定纪念性、收藏性及实用性的系列可供销售的产品,它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带给旅游者回忆与精神享受,承载地域文化精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审美性。 旅游衍生品按照使用功能可分为旅游纪念工艺品、实用品及礼品等;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工业产品与手工艺品,工业品类指可以进行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特色办公品、日用品、玩具等,手工艺品为纯手工制作,如一些草编背包、挂件、刺绣等。此外还可以分为原生态衍生品与再设计类衍生品,原生态类更多地保留了地域性的文化图形符号及材质等,而再设计类则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更深层的符号抽象,融合现代文化的创意性设计元素更多。 二、旅游衍生品的市场现状与开发趋势 目前,国内旅游衍生品设计现状良莠不齐,普遍存在地域性融入不足、缺乏创意性、做工差、毫无实用性等问题,在设计研发上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产品中

天津历史文化名人之

天津历史文化名人之 ——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 (2011春行政本科孙琳作业) 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 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1936 年任天津市市长。1940年以中华民国上将 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 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张自忠1914年在天津法政学堂读书时,投笔从戎,赴奉天府(今辽宁沈阳)投奔陆军第二十镇(相当于师)团长、临清同乡车震。1916年随车震在湖南作战时,部队被击溃而回乡。1917年,车震将张自忠推荐给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在冯部当差。 1930年,在蒋冯阎中原大战中,部队 被蒋介石收编为第三十八师,担任师长。 1933年在喜峰口参加长城抗战,任前敌总 指挥。1935年任察哈尔省(今河北西北部 和内蒙古中部)主席。次年五月,任天津市长。七七事变后,于07月28日接替宋哲元,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今北京)市长。平津沦陷后,潜回南

京。11月,任第五十九军军长,1938年调往徐州,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对日军作战。三月上旬,日军包围临沂,庞炳勋的四十军五个团被困。此前,在中原大战中,庞首先例戈,并向张自忠的师部突然袭击,张险遭不测。但张自忠不计前嫌,于03月14日率部增援临沂,从三面向包围临沂的日军发起攻击,与守军里应外合,激战七昼夜,歼日军板垣师团一部。战后,升为第二十七军团长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五月初,在碾庄,张部又歼日军三百余人。九月率部在河南潢川阻击日军12昼夜。10月,第二十七军团改称第三十三集团军,他任总司令。武汉失陷后,他转战豫南鄂北。1939年四月,在钟祥田家集截击日军,歼其一部。12月,张自忠曾组织部队偷袭日军指挥部,被人们誉为活关公。1940年五月,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日军集中30万重兵由随县、钟祥、信阳向襄樊进犯。张自忠亲率三个团由宜城北上,过汉水,至枣阳截击日军,奋战九昼夜,在追击中陷入日军重围。从早晨到中午,他奋勇督战,不肯退避。在战斗中,肩部中弹,仍指挥若定。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5月16日,张自忠英勇殉国。随他出征的官兵也全部阵亡。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5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优秀将士,抢回张将军的尸骨,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

以新闻的视角看长白山文化

以新闻的视角看长白山文化 摘要:长白山文化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与振兴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的构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文章从新闻的角度宣扬和报道“长白山文化的定义和特色”、“在长白山文化产业框架下,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以及“以挖掘长白山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的重大意义”并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长白山文化与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长白山文化;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构建新闻报道及新闻作品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软”实力,它不仅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而且还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够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强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闻报道中着重宣扬长白山文化及其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与振兴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的构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 长白山文化的定义和特色 长白山文化是东北地域特有的民族文化,它是长白山地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以先进文化为指导的充分反映东北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复合型大文化,因此它具有独特的民族区域特色。长白山文化在公元前1世纪至2世纪的西汉初期,就已经确立起来,它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一体多元”的复合文化。

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梁琴和张福有在著作《长白山文化论丛》中,提到蒋立华先生把长白山文化概括为具有以下特色:首先,长白山文化是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其次,长白山文化是军政合一、尚武崇实的政治文化。第三,长白山文化是质朴耐劳,各族融合的民俗文化。第四,长白山文化是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萨满文化。长白山文化的原型是原始的肃慎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多民族的多元复合文化。长白山文化的原型是肃慎文化,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多民族的多元复合文化。 二.在新闻文化的视角下构建东北旅游经济和谐运行机制 1.东北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1)吉林省旅游资源现状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长白山它最为著名,被称为“东北第一山”。山区有大量温泉和冷泉,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并且,长白山还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另外吉林省还有松花江雾凇、集安高句丽古迹、渤海国遗迹、朝鲜族风情、长影世纪城等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满族风情的旅游景区——吉林市的“三村一岛”,即乌拉街满族镇的韩屯村及昌邑区的打渔楼村、聂什马村和位于乌拉街镇的雾凇岛等特色资源,长春市的伪满州国皇宫;四平市的叶赫那拉古城等。依靠这些资源优势,近年来吉林省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辽宁省旅游资源现状 辽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山岳、森林、草地、海滨等自然风

南阁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南阁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南阁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文本) 目录 一、总则 1-1、规划依据 1-2、保护工作回顾 1-3、规划范围 1-4、规划原则和目标 1-5、规划指导思想 1-6、基本工作方针 1-7、规划期限 二、保护框架规划 2-1、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价 2-2、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2-3、保护框架的结构 三、保护层次与保护范围 3-1、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 3-2、重点保护区的划定 3-3、传统风貌协调区范围的划定 3-4、自然风貌协调区的划定 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层次与保护范围 4-1、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4-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4-3、文物建筑保护细则 五、土地利用规划 5-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5-3、土地利用规划规模 5-4、土地利用规划 六、保护与整治方法 6-1、保护工作原则与方法 6-2、保护方法分类 6-3、民居保护细则七、建设控制规划 7-1、目的 7-2、适用范围 7-3、高度控制 八、空间景观保护规划 8-1、景观资源构成 8-2、重要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8-3、村落环境与景观保护及整治 8-4、自然山水景观保护 九、道路交通系统调整规划 9-1、规划策略 9-2、道路交通规划 9-3、传统街巷规划 9-4、村落传统街巷空间整治 十、生态与环境规划 10-1、生态目标与措施 10-2、环境整治对策 10-3、环境控制措施 十一、旅游发展规划 11-1、旅游发展策略 11-2、旅游发展目标 11-3、旅游路线规划 十二、水系整治规划 12-1、水系整治策略 12-2、九曲溪 12-3、里槽坑 12-4、村西水道 12-5、村东水道 十三、基础设施规划 13-1、给水与消防 13-2、雨水和污水

通化:尽显长白山地域文化风韵

通化:尽显长白山地域文化风韵 “长白雄东北,嵯峨俯塞州”。悠悠历史长河,孕育了通化灿烂丰富的关东长白山文化。如今的山城儿女,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积极谋求向“文化强市”跨越,探索一条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夯实基础、扩大规模,彰显长白山地域风韵的文化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地域丰厚的文化资源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像重视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文化强市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比翼齐飞格局。”通化市委书记刘保威说。“十一五”期间,通化市文化产业产值平均增长20%以上。随着“文化产业提速计划”的实施,争取到“十二五”期末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五动”产业发展措施,扮靓“中国松花砚之乡” 通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高句丽文化、萨满文化的发源地,是吉林省目前惟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也是我国松花石和松花砚的主产区。 “鸭头春水浓于染,柏叶贞珉翠更寒,相映朱珅山色好,千秋长漾砚池澜。”是启功先生对通化松花砚的赞美。通化松花石文化源远流长,4000多年前就有使用松花石的器物和记载,松花砚则是中国历史上名贵石砚,尤为清代的皇家御用珍品。随着清王朝的衰败,这一中国历史文化名砚失传达100多年,直至1979年通化工艺美术厂重新发掘松花石“老坑”,这一“大清国宝”又得以重新面市。 如今,“一方石头和谐一个家庭,汇聚了一批朋友,造福了一方百姓,成就了一个产业,弘扬了一种文化。”就是通化市松花石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通化市委、市政府站在打造长白山地域文化中心和特色文化经济的高度,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做大做强以松花石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使其成为继医药、钢铁、食品、人参产业之后又一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通化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松花砚之乡”;松花石砚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砚”;松花石和松花砚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松花石砚雕刻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策推动。制定了《通化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4条,设立通化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扶持新上松花石艺术品产业开发技术改造等一批项目,促使全市松花石产业由分散式、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多元驱动。积极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松花石产业,如吉林瑞璟松花石有限公司投资8600万元,建成面积为5500平方米的通化瑞璟松花石交易和博览中心。以及个人投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松花石会馆、展馆、工作室发展到12个,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民营资本参与松花石产业建设的多元投入新格局。 园区带动。新建总投资6480万元,面积1.6万平方米的通化关东文化产品交易市场被确定为“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现有135家企业及业户入住市场,年可实现经营收入1.5亿元。通化市工艺美术厂被确定为“吉林省文化产业师范基地”、“吉林省松花石(砚)设计和雕刻人才培训基地”。带动壮大了毓赢松花石有限公司、瑞璟松花石有限公司、通化市青龙松花砚雕刻有限公司、银河工艺品厂等一批知名企业。 人才助动。利用通化师范学院、通化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资源,相继开设了松花石艺术设计雕塑专业、雕刻与设计专业,并与“省级松花石(砚)设计和雕刻人才培训基地”市工艺美术厂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力度。组建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分期分批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每年引导帮助100名大学生就业成才。工艺美术

天津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制作:博艺学号:6016205313 王乐学号:6016205360 伟学号:6016205317 浩学号:6016205315 2016年11月12号

历史文化 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充满着文化气息的城市。来这个城市之前,从各种资料中了解最多的当然是用方言说出来的相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的“逗你玩”给我印象最深。的本土相声生动幽默。方言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不仅仅是从相声中了解来的。以前看周恩来总理生前的视频,他也不时地说出几句话,周总理本身是一个幽默的人,我那时想,人会不会都比较幽默。还有后来的汶川地震时,我们温家宝总理用话对灾难中的孩子们说:“孩子们呐,不要怕,政府不会放弃你们的,爷爷陪你们一起度过灾难”。这些种种是我从方言中了解到的气息。它幽默、温暖、充满着智慧…… 民俗工艺篇 还有很多民俗文化,它们传承着一些时代记忆,给人一种跨时代之美的享受! 泥人:除此之外,我还从初中语文课本中学到的泥人,这是的彩塑,这是一种深得百姓厚爱的汉族民间艺术品。泥人创始人叫做明山,清朝道光年间人。生于,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一时传为佳话。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泥人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俨然成为中国泥塑的又一个高峰。骥才先生对“泥人”高度评价“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泥人”的泥塑题材,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顽童,尤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男性孩童。泥人的作品享誉国外,作品多次参加国际性展览,屡获殊荣。有些国家还将其作品著名“中国之特产”作藏品列,中国美术馆收藏泥人的作品达九件之多,居民间艺术品之首,成为国宝之一。

河北区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河北区的历史与文化探析 河北区因座落在海河以北而得名,是天津的发祥地之一。清末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这里曾是天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中心,因而素有“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之誉。多年来,河北区依托丰厚的资源优势,不断彰显“文化河北”的区域特色,“十三五”期间更是将“文化兴区”战略纳入区域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中,将做大、做优、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运河文化 大运河古称沽水,又名潞河。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改凿运 渠,实行潞水通漕,成为运渠。 元代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元、 明、清三代来自江南的河、海漕 运,皆经此转输北京。流经天津 的大运河被分成南、北两段并与 海河交汇,其交汇处称为“三岔 三岔河口航拍图 河口”,经1918年的“裁弯取直”后北移,成为今貌。河北区境内段自勤俭桥至南、北运河交汇处的老三岔河口共长6.3公里。天津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随着漕运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 -112-

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而位于河北区的三岔河口素有“天津摇篮”美誉,是历代天津的政治中心,尤其是近代形成的宗教 文化、名人寓居文化、工商科技 文化、近代新式教育文化等,颇 具特色,在近代具有引领性,是 “近代中国看天津”的重要组成 部分。大运河于2006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人故居文化 中国近现代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纷纷在此筑舍结庐,以踞 此要冲为荣。目前已知的名流志 士、达官显贵的旧居寓所,有多 达50余处幸存,包括:戊戌变 法代表人物之一的梁启超故居 及书斋饮冰室,集诸学于一身的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李叔同故居和李林, 《日出》等为代表作的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著名剧作家曹禺故居,津门近代 书法四大家之一的华世奎旧居和章草 大师郑诵先旧居等文化名人寓所;民 金刚桥旧影 梁启超故居外景 曹禺故居纪念 -113-

天津的历史文化

天津的历史文化——泥人张 (一)简介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发展、繁荣、濒危、再发展等几个时期,几经波折,泥人张彩塑艺术逐步走向成熟,被民间、宫廷、乃至世界认可。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泥塑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溯源 张明山是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1826-1906)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以家族形式经营泥塑作坊塑古斋。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 1915年,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张玉亭的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等四代人的传承,“泥人张”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泥人张彩塑采取了保护、扶持、发展的政策,安排张家几代艺人到文艺创作、教学等部门工作,第二代传人张玉亭被聘为天津市文史馆馆长,同时民间彩塑艺术步入大学殿堂,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先后受聘于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任教,在天津建立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先后招收五批学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彩塑艺术专门人才。第四代传人张铭在主持工作室和教学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呕心沥血,传授技艺。从此,泥人张彩塑艺术从家庭作坊走向社会。郭沫若曾题词“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是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再经大胆创新,遂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 (三)艺术特色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泥人张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是一个涉及面极广,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有着服务社会、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四)制作 “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无杂质的纯净胶泥,经风化、打浆、过滤、脱水,加以棉絮反复砸柔而成为“熟泥”,其特点是粘合性强。辅助材料还有木材、竹藤、铅丝、纸张、绢花等。塑造好的作品应避免阳光直射或置于炉火周围,正确的晾干方法应是自然风干。 “泥人”彻底干燥后要入窑烘烧,温度要达700摄氏度左右,出窑后经打磨、整理即可

长白山文化民俗

按《长白山志》的观点,长白山有狭义、一般意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主峰,即海拔17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锥体。一般意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系的主脉——长白山脉,包括长白山区的中山、低山、丘陵、熔岩高原、台地等。广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系,或称长白山山地,实质上具有山系或亚山系的性质。 一、长白山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外延 长白山既是一座物产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也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长白山文化,是广义的大文化。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长白山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它既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等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同时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二、长白山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长白山文化的考古依据 长白山地区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比较丰富的。松花江流域有吉林桦甸寿山仙人洞、蛟河砖场遗址、吉林西山、蛟河仙人洞、安图石门山、抚松仙人洞、抚松新屯遗址等。图们江流域有吉林和龙石人沟、珲春北山等遗址。此外,鸭绿江流域有辽宁东港前阳人遗址等。就年代跨度而言,长白山三江流域旧石器遗址从距今20万年到6万年、2万年不等。这是一批填补空白的重大发现,是长白山文化之源,是长白山文化、中华文化、人类文化宝库中之瑰宝。长白山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生长点,有其特殊的发展轨迹。东北文化区,是北方草原与中原文化区交汇的前沿地带。这一地区能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是各种文化不断渗透、长期碰撞、互相交汇的必然结果。距今约6000至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以牛河梁“坛庙冢”三位一体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以及彩陶和成组出土的玉礼器为标志,昭示了中华民族祖先从氏族到古国的历程,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开始映照在辽河流域。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远古神殿,其遗址中文化内涵与宗教遗存的丰富程度是任何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通化的王八脖子遗址,从新石器晚期到明代,一共分为六期、13层,至今已经有五六千年。以辽河流域T形柄曲刃青铜短剑为特征的青铜文化,曾被称为“辽宁式铜剑”,分为辽西和辽东两种类型,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古代族系。辽西青铜短剑文化深受燕文化的影响,而辽东地区含青铜短剑遗存的墓葬普遍采用石棺葬,尤以高大的石棚和石盖墓引人注目。柳河、梅河口境内现存的石棚墓还是保存比较完好的。近几年,在通化市东山宾馆的山坡上也发现了石棚墓,虽已坍塌,但可完全复原。下面两个基座和盖顶石都保存完好。吉林市西团山的石棺墓,都是典型代表。 长白山文化的特点 长白山不仅有文化,而且长白山文化具有源头性,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长白山下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流域”的旧石器遗址,就年代跨度而言,从距今20万年到6万年、2万年不等,足可证明长白山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 1981年12月25日,苏秉琦先生谈到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时,以西辽河流域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两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与富河文化)与两种青铜文化(夏家店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_黄松筠

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 黄松筠 内容提要自夏商周以来,中国东北地区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即典型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多民族文化聚合的构成方式、多元文化类型共处的并存形式、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地域文化内部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这些特征与我国诸多的地域文化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 关键词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多民族文化不平衡性 中国东北是相对于中国中原的地理方位上的概念,这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在近现代史上,是指今日的辽、吉、黑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三盟而言。自夏商周以来,这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居住着众多的不同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一地域文化有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即典型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多民族文化聚合的构成方式、多元文化类型共处的并存形式、民族文化融合中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地域文化内部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这些特征与我国诸多的地域文化相比,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因此,对东北地域文化历史特征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对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入认识,而且对于我国地域文化的研究也是不无益处的。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划分标准 近年来地域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颇丰。2004年在山东举行的14省区地域文化研讨会上,学者们对地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了许多的有益见解,但有些提法也很值得商榷,有的提法甚至存在着概念上的混乱,有必要予以澄清。这是探讨东北地域文化历史特征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研讨会的与会专家认为:地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重要素综合作用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01。这种提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在于:有的学者在谈到/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众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0的时候,紧接着就说:/但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地理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0人们不仅要问:起关键作用的因素竟然/主要有两个0,那么,究竟哪一个因素起主要作用呢?这是探讨地域文化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准确地认识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实质。 人所共知:/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0o笔者认为:在促成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众多要素0中,起首要作用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这种提法,并不否认人文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而恰恰是为了说明社会人文因素是在怎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发挥作用的。所谓地域文化,实际上是探讨在特定的地域,人们是在怎样特定的自然地理的环境下,以怎样的方式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过着怎样的经济生活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生活,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诚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政治的、军事的等诸多社会人文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曾予以很大的(有的时候可以说是十分重大的)的影响,但不能因此说社会人文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曾起过主要的作用。 把社会人文因素与地理自然环境因素并列为/起关键作用0的因素,这不仅无助于认识地域文化的内涵、实质以及它的形成和发展,反而只能徒添一些混乱。所谓/地域文化划分标准的多重性0一说,即是其中的一例。 关于地域文化划分标准,研讨会的5综述6把与会学者所提出的三种观点,概括为/划分标准的多重性0,即/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0(如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0(如草原文化、绿洲文化、海岛文化)、/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0(如齐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 164

长白山

长白山 中国名山--长白山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高度2691米,是东北第一高峰,而长白山最高峰是位于朝鲜境内的将军峰。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境内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火山体。长白山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长相守、到白头”。 简介 长白山(Changbai mountain),亦作白头山(Beakdu Mountain),是东北第一高峰,号称“东北屋脊”,位于今日中国吉林省和朝鲜两江道三池渊郡。 长白山古时称为不咸山(或为白罗聂·显干之音译)、“太白山”,清朝时满族人称之为白山(Golmin SanggiyanAlin)或“白头山”,近代朝鲜半岛人和日语中的汉字也都以“白头山”称之。长白山也以“白山”(指长白山)与黑龙江的“黑水”(指黑龙江)并称,是中国东北的代名词。 长白山这个名称是辽代金代开始采用的,金女真人定其名为“长白山”,传至今日,已有八百多年,据《金史·世纪》记载,“长白山”一词,最早是由金世宗完颜雍最早使用的。《契丹国志》:“长白山在冷山东南千余里……禽兽皆白。”《金史.卷第三十五》:“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厥惟长白,载我金德,仰止其高,实惟我旧邦之镇”。 中国的满族神话中长白山即是满族的发祥地。清朝统治者宣称爱新觉罗氏的始祖就是在 长白山植物(26张) 长白山的仙女孕育的。1677年,康熙派遣内大臣武默纳、费耀色前往长白山拜谒,又撰有《祭告长白山文》,称颂“仰缅列祖龙兴,实基此地”。这次拜谒活动历时两月,回京复命后,康熙下了一道圣谕说:“长白山发祥重地,奇迹甚多,山灵宜加封号,永著祀典。以昭国家茂膺神贶之意。著礼部合同内阁,详议以闻。”十一月,礼部建议:请求册封长白山为“长白山之神”,还要在山上设帐立碑,每年春秋二祭(望祭、叩祭)。康熙批准了这个建议,从此形成了祭祀长白山的制度。第二年春,武默纳再上长白山,赍敕封长白山之神,祀典与祭祀五岳一样。 编辑本段区域 广义区域 广义的长白山是指长白山脉,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的总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设计方案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设计方案 作者:甘泉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0年04月24日 一、项目背景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中心区,为青羊区所辖。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子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规划面积100亩。 成都自秦朝建城以来,历代都是城郭以内兼有大城、少城城恒的重城。清代进关后实行种族隔离制度,满汉不杂居,于是成都少城就成为驻守成都的八旗子弟的聚居地,故又称满城。宽、窄巷子为清代少城三十三条兵丁胡同的其中两条。 满城是一个有中轴线和城墙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完美结合体;现已成为现代建筑和明、清建筑共存的地区。宽窄巷子就存在于有着古老历史的少城之中,她与大慈寺、文殊院并列为成都市最主要的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独特的街巷空间;“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清新恬静的居住氛围;丰富多变的庭院空间;淡雅朴素的建筑造型;类型丰富的近代住宅建筑都是宽窄巷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她的存在承载了老成都很多历史的记忆。 然而历史在进步,城市也在发展,物换星移,老城曾经的喧闹与繁华今天都已风光不再。人口增加,交通发展,原有的街道模式和民居型制已产生了很大改变,由于年久失修,宽巷子、窄巷子不仅建筑大多已十分破败,而且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拥入,昔日的四合院已经变成了大杂院。文人的风雅,小巷的风光,时代的印记,已在渐渐的逝去。在这个西部大都市里,宽、窄巷子的居民没有天然气、没有厕所、做饭烧蜂窝煤、雨季担心危墙坍塌……成都,正快速撕毁最能准确叙述和表现它价值的其中一页。这些都是我们不想也不愿意见到的,可是确实因为历史她在改变着…… 人的生命需要相同的血脉得以延续,城市的延续也需要其独有的“脉”使其永生。我们的城市在进步的同时已经丢失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人一个被切断的历史。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思考,在历史文脉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以新的内涵,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宽窄巷子怎样才能够在城市在进步的同时延续历史的“脉”呢? 怎样解决城市发展与延续历史文脉的矛盾呢? 我们的设计师面对这些疑问,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毫无疑问,我们不想将这些遗迹从城市的版图上抹去,宽窄巷子作为文化遗产,本身是不能再生和不可复制的。本次景观设计着重留住城市记忆,重塑历史氛围。因为缺乏历史记忆的建设,修建得再漂亮,也是人为臆造的一个文物赝品或流通商品,失去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对于历史,我们不想他就只能在发黄的纸片上追忆; 我们也不想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专题研究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目录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 前言 (2) 第一章地域文化 (3)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 (3) 二、地域文化的分类 (3) 三、国内地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9) 四、国内地域文化的社会发展以及推广 (14) 第二章城市发展 (17) 一、城市概念 (17) 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驱动因素 (18) 三、城市的发展规律 (19) 第三章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24) 一、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5) 二、地域文化于城市发展的关联 (28) 第四章研究结论 (39) 一、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9) 二、地域文化发展战略 (40)

前言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有的城市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独特气质,这种文化往往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城市化进程往往与地域有很大的关联,良好的地理环境通常会滋生一系列的产业,从而带动人们追求城市化的动力。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进步,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只限于经济的增长,今后加强文化发展的口号也势在必行。 地域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决定着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决定着城市的品牌和魅力。地域文化研究就是要开发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弘扬本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打造本地区城市真实的名片,展现本地区的魅力和风采。 地域文化研究,通过对本地区全面的文物普查和考古遗址抢救性发掘,以及有关典籍和遗存的保护、整理,可以真实了解和正确认识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地域文化也是生产力,地域文化是明天的区域经济,这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们的共识。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即向世人宣告: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一定的区域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文化,而地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

了解家乡历史,传承天津文化

了解家乡历史,传承天津文化 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刘喜友 我国文化遗产日举办已近十个年头,由此不禁想到了美丽的家乡天津历史文化又有多少人了解、重视,又该如何传承? 我们的家乡——天津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多条河流的汇合处,毗邻元明清都城北京成为拱卫京师的重地。历史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北方的一座历史名城。经考古发掘,北部的青池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这是迄今发现天津最早的农业文明踪迹。天津人民在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特有的津味儿文化。 创始于明末鼎盛于清朝的杨柳青年画是我国著名的木板年画之一,因发源于西青区杨柳青而得名。年画采用木板刻印和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手法,题材广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享有“津西第一宅”美誉的石家大院是著名的石家府第。大院规模宏大,建筑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设计含有寓意如“步步高升”、“连升三级”等。石家大院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完好的民宅建筑群之一。占有重要地位。 到了近代在内忧外患的历史中天津也迈向了近代化的历史步伐。俗话说近代中国看天津,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天津历史文化名城尤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居于重要位置。天津的名人故居有很多,号称“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故居;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的梁启超于1914年定居天津,2006年国务院公布梁启超旧居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此外还有静园溥仪、张学良、李叔同、张自忠等名人旧居。在中西交汇、兼容并包的文化背景下涌出了一大批名人,这也是天津文化一大特色。同时近代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品。著名的“泥人张”始于清代道光年间,几经波折泥人张彩塑艺术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泥人张”艺术深得百姓喜爱。 在城市生活中许多方面也体现出我们特色的津味文化。如天津的小吃是丰富多样、美味可口的。煎饼果子和锅巴菜俗称中国式的快餐,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和十八街麻花号称天津小吃三绝。另外,西方许多的建筑风格希腊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浪漫主义等在天津都可以找到实例。以五大道为代表的异国风格城市建筑使天津享有了“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2011年被天津市规划局确定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天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改革开放天津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邓小平视察开发区写下了“开发区大有希望”几个大字,这是对天津新的期望。1991年我国北方第一个符合现代国际经济发展要求的国税区成立。2005年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进一步发挥天津特有的区位优势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的国家级新区,天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1年11月天津精神提炼总结活动启动。广大市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积极为家乡做贡献掀起了天津精神大讨论的热情。多方参与,多方讨论最终确立了天津精神是“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天津精神凝聚了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来源:北京文博查看次数:4117 时间:2004-7-27 14:48:00 【大中小】【打印】【关闭】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在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基础上,自2000年7月起,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2家单位,共同编制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这项《规划》制定了统一的规划原则、标准和要求,对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查、评估分类和规划编制。经过公众参与、两轮规划方案预审及专家审议,《保护规划》已正式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批准。 1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 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2 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长白山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品牌设计分析.docx

长白山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旅游品牌设计分析 1 长白山地域文化与旅游品牌设计 1.1 长白山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長白山所处吉林省,其地域属于平原崛起的活火山山脉,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和艺术学者都运用许多新的视觉和方法阐述了长白山区域的文化内涵和特征,从而相互影响,构成了长白山地域文化的内涵。而长白山地域文化又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有下列特征:(1)自然:长白山自然物产之多,山珍奇多,物种极其丰富;(2)人文:人文资源具有长期性,比如是满族和朝鲜族的聚集地;(3)经济:靠山吃山的本质,长白山以动植物作为主要经济来源。 在整个长白山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各个特征元素相互独立却又相互依存,彼此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同一发展体系各个元素相互渗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不但具有汉族的特点,慢慢兼具着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体现出了鲜明的包容性。 1.2 长白山旅游品牌设计的概述及意义 旅游品牌是商业化的概述,有其特殊的意义,现在品牌已经成为现代商品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名称”和“标志”这两项内容构成了品牌的重心,而品牌的价值包括文化、经济、精神等各个层次,其最重要的就是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设计理念创新。 要做到首先提升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观观,通过创新型的旅游品牌形象,能让消费者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设计创新要有较高的辨识度,通过形象化的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品牌推广,可以让消费者直观的了解其特征,利用其视觉设计中的图形、文字及颜色来丰富旅游品牌、展现其品牌特征;最后是较高的旅游设计品的品质凸显,通过突出产品的良好品质,扩大商品在市场的传播效应,才能打开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更好的传播“长白山”这个旅游品牌。 1.3 长白山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设计的关联性 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不同的旅游品牌形象的体现,地域性与品牌传播是相辅相成的,地域文化是旅游品牌定位的基础。设计不能为形式而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