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历史地理名词解释

一、历史地理学科发展与历史自然地理

【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尽全时空】: 现代历史地理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因此,研究任何事物都要涵盖与其相关的一切时间点和空间(地域)点,讲求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计量推理,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重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所有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讲求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力求探索人地空间时间函数上的变量。

【人地互动观念】:人可以影响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人是环境的产物,又反过来影响之。人地互动意味着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受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时期是决定性的),同时,人自从诞生之日起,便时刻影响着环境、改变着环境。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或称核心理念),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

【《长水集》】

谭其骧先生的论文集。现行版本由上、下两册及续编合成。内容涉及广泛,上册主要有对古籍中地理沿革的考证,对几种地理史籍的校补、评校,对古代若干少数民族的论述和考证,对近代几种关于历史地理的史籍和工具书的评述,以及作者与师长、友人的通信等。下册探讨了有关河流湖泊变迁,海岸线变迁,上海地区成陆年代以及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等问题,并对古代制图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续编则是作者的学术心得。此书是谭其骧的经典著作,在学术界产生过很大影响。

【沿革地理】

记述并考证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等的沿袭与变革的领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即沿袭,革即变革,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制度、地方名称和方位、水道名称和流经的沿袭和变革。沿革地理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成为一门显学,出现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名家,清末杨守敬则是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编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二千年来沿革地理的最后终结。

【禹贡】:《禹贡》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地理著作,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源头。1934年,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在北平创办《禹贡》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文,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事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两人更创立了禹贡学会,奠定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其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学会下设16个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是其中之一。目前,葛剑雄任主任。

【《禹贡》半月刊】

禹贡学会创办的刊物。1934年,顾颉刚、谭其骧在北平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同时,于1934年3月创办《禹贡》半月刊。《禹贡》半月刊共出版了7卷82期,发表论文708篇,内容包括历史、自然、经济、城市、交通、人口、民族、民俗、边疆史地等各个领域,对后代有很大影响。至1937年“七七”事变停刊。

【禹贡学会】

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

【《中国历史地图集》】

谭其骧主编的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图集共分八册,上自原始社会,下迄清末,分为20个图组,分图304幅。它不仅包括了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还包括边区少数民族政权所辖的地区,体现了中国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收录了全部可考的县级以上地名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和界线,并将重要交通道路,历代河流湖泊变迁予以体现。图集在编纂过程中吸收了20世纪以来现代历史地理学、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测绘制图学的研究成果,是“五四”以来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为以后历史地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曾任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员兼历史系教授。古史辨派代表人物。20世纪30年代创办《禹贡》半月刊,并组织“禹贡学会”,在学术界推动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注重对民间文学、民俗学的考察。

【谭其骧】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字季龙,浙江嘉兴人,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1930年进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先生,1934年,他与顾颉刚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并创办《禹贡》半月刊。1950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建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并主持编纂《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作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其重要著作有《长水集》等。

【侯仁之】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他对北京历史地理有深刻的研究,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并主编《北京历史地图集》。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张相文】

【李旭旦】

【《历史地理》】

《历史地理》辑刊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一本全国性学术刊物。该刊于1981年创刊,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负责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连续出版,主要刊载历史地理及相关领域理论、方法以及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该刊自创刊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人谭其骧先生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邹逸麟、周振鹤、辛德勇先后担任主编,编委包括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主要学者,代表着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最高水准。

【冰期】:在地质历史上,世界气候有过巨大的变动,发生过多次全球性的冰川覆盖面积扩大,称为冰期,在这个时期,冰川大规模增长和扩展;

【间冰期】

与冰川大规模扩展相对应的是冰川大规模的退缩和消亡,这个时期称为间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大暖期一词系哈夫斯坦(U Hafasten)于1976年提出的,是指间冰期中最暖阶段。这个时段时限较宽,包括了一些冷波动和在水分热量搭配上的气候不良波动。用大暖期替代以前应用较广但含义较窄的高温期与气候最宜期。哈夫斯坦建议的全新世大暖期起于北欧的孢粉气候分期系列的北方期与大西洋期过渡阶段,约在距今8200年前,终于亚北方期的后段,约距今3300年。中国研究者提出大暖期或高温期始于距今10000~7500年,止于距今5000到2000年。大暖期延续约5500年,包含了相当多的气候与环境波动。

【皇木采办】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都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2分)主要采办的对象是南方山区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主要采办地区多在湖广西部、四川、贵州地区。(2分)此举不仅使各地野生天然楠木林等珍稀树种多荡然无存,而且使南方山区的森林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中世纪温暖期】:指北大西洋地区内由公元10世纪到14世纪所出现一个不正常温暖的时期。大约是在公元950年至1150年,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时期。欧洲已经进行大量关于中世纪温暖时期及小冰河时期的初步研究,气候不正常的现象已经是很明显及有清晰的记录。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被雨水冲蚀后引起的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现象,其后果是土层变薄,质地变粗,土地贫瘠,在土地疏松的山区或沙质平原,因植被破坏,利用不当或耕作不合理,往往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使土壤流失。(生态学定义)

【黄河大改道】:黄河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宋代以后最为频繁。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最大的改道有6次,史称黄河六大徙。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汉唐安流期】:公元1世纪至10世纪接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被称为汉唐安流期。其安流的主要原因是: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草原沙漠化】:过渡放牧、开荒种田、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不能正常生长、更新、繁殖,引起土地沙化,形成戈壁,最后形成沙漠,叫草原荒漠化。历史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沙漠化,主要是移民屯垦造成的。(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按地貌形态和地表组成物质可分为石漠和岩漠、砾漠或戈壁、沙漠、泥漠或粘漠、盐漠。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地球上以风成沙物质和沙丘覆盖地表的特定区域,即只分布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的荒漠领域。

【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其最终结果大多变成沙漠,因此,也叫“沙漠化”。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

【沙漠化】 沙漠化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绿洲文明】:主要靠高山冰川融雪和地下水补给的河流灌溉的农业文明区。往往位于沙漠的边缘地区。

【贝壳海岸】:历史遗留的早期海岸遗迹,多由大量的贝壳、贝壳皮及砂等组成。在一些粉砂质海岸上,往往有大量的贝壳、贝壳皮等组成的贝壳堤,这种堆积岸可用来开辟盐田和围垦土地

【贝壳堤岛(滩脊)】是海岸带重要的一种地貌。5000多年来,黄河多次徒迁,携带大量泥沙经渤海西岸、南岸入海,造就了土地和泥质滩涂海岸,使种类繁多的贝类赖以繁衍生息,在风瀑潮和海浪潮汐运动作用下,它们被推移到海岸堆积,随着黄河改道,海岸线的变化,形成了多条平行于海岸线的贝壳堤,有的已远离海洋变为陆地,有的已埋于地下变为滨海湿地

海侵: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又称海进。通常,海侵是海水逐渐向时代较老的陆地风化剥蚀面上推进的过程。

【直沽】:

天津地名,源于天津卫名。天津卫,“其地曰直沽”。故说,天津地方地名自直沽始。直沽名,最早出自《金史·完颜佐传》,时称直沽寨。《金史》记载直沽寨历史,仅此一处。这可能与直沽寨历史暂短有关系。有历史文献资料根据,可以佐证直沽寨存期暂短。

【珠江洲潭岛屿时代】:由于海湾河谷的大面积堆积,珠江三角洲出现了一些岛屿洲潭,进入岛屿洲潭时代。明清以来,珠江三角洲成陆加快,洲潭岛屿大部分新积为沙滩,现代水网基本形成,洲潭岛屿时代结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经济与渔业经济都有极大地发展。

【葱岭】: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为古代东方和西方陆路交通的要道。汉属西域都护统辖。唐开元中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捉。相传因山上生葱或山崖葱翠得名,或说即《穆天子传》中的舂山。舂、葱系一音之转。葱岭是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之必经之地。据《西河旧事》“其山高大,上多大葱”而得名,地理上属亚洲中部,位于中国、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上。

【冈身】(较低而平的山脊为冈)位于长江口南岸的几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在长期波浪作用下,将近海的泥沙和介壳动物的遗骸堆积在长江口南岸的边缘,形成几条西北—东南向的沙堤。以后沙堤以东成陆,而这些沙堤高于两侧地面,俗称“冈身”。冈身在今吴淞江北岸有五条,在今吴淞江南岸有四条,是体现长江口南岸海岸线变迁的重要地理标志。

【贝壳堤】

贝壳堤是与海岸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其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粉沙淤泥岸、相对海水侵蚀背景和丰富的贝壳物源,贝壳堤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我国著名的贝壳堤是天津贝壳堤,位于渤海湾西岸,共有四条,体现了渤海湾西部海岸线的变迁情况。贝壳堤对于研究古海岸线位置、推断海岸环境演变历史,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平原海岸】

地势平坦宽阔的海岸。有“沙岸”之称,系由巨厚而松散的沉积物组成,这种海岸的岸线平直、单调,岸上地势平坦,有些地方多沙洲、浅滩,潮间带宽阔,缺乏天然良港和岛屿。平原海岸的岸线很不稳定,当入海河流有大量泥沙供给时,海岸线迅速淤长;而河流泥沙供给中断时,平原海岸质地软的淤泥粉砂极易被海水破坏,使海岸崩塌后退。我国的海岸地貌大体上可以杭州湾为界,杭州湾以北除了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外,大部分为平原海岸。

【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为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等汇集於此,曾经形成巨大的湖泊。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因河流改道湖泊多次变迁。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後塔里木河东流,湖水又有增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梁山泊】:湖泊名,在今山东省东平﹑郓城等县间,梁山脚下。本系古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面北徙,环梁山成巨泊,始称梁山泊。北宋时,黄河溃决之水汇入,熙宁以后周围达八百里。

【云梦泽】

云梦及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

【震泽】

震泽,古时亦称“具区”,即今太湖。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仍为湖陆相间的低洼平原。随着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而沿海地区泥沙的堆积,又使太湖平原逐渐向碟形洼地发展,最终形成了水面辽阔的大型湖泊,即先秦地理著作中所记载的震泽。

【减河】

为分泄河流洪水,用人工开挖的河道。开挖减河的目的在于减杀水势,防止洪水漫溢或决口,减河可以直接入海、入湖或在下游重新汇入干流。减河以海河水系为代表,海河水系由于众流汇于天津入海,每当夏秋汛期洪水集中时,易酿成水灾,故从唐代开始,即开了不少减河以泄洪水。如无棣河、明代的四女寺减河、清代的马厂减河、建国后的独流减河等等,使得海河形成了统一入海的海河水系和分流入海的分流水系并存的格局。

【济水】

黄河流域著名河流。俗称大清河。济水在古时独流入海,与江水(长江)、河水(黄河)、淮水(淮河)并称华夏“四渎”,山东省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现代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梁山泊】

史书上记载位于今山东省的著名湖泊。源于巨野泽,又称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鹿县东北。944年,黄河在滑州决口,巨野泽南部淤高而向北扩展,梁山成为湖中孤山,形成梁山泊,以后不断扩大。金代湖面内缩,元代河水决入,梁山泊又成泽国。后黄河夺淮入海,梁山泊来水减少,到康熙时淤成平陆。

【王景治河】

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的事件。公元69—70年,明帝命王景修治黄河,对黄河下游河道进行全面的整治。王景根据王莽时决口后几十年冲决成的大河溜势,随地势高低,通过疏浚壅塞,开凿高阜,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王景治河使得河道流路顺直,有利于泥沙的冲刷,并创造水门控制法,利用水门调节水沙,延缓了泥沙的堆积,是黄河下游在此后800年河道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潘季驯】

明代著名水利专家。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使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在治河中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使黄河下游被固定为单一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黄河。潘季驯治河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使得水灾减少,有利于漕运,并保障了农业生产。

【束水攻沙】

束水冲沙法,就是人为地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一般适用于流量较大的河流,如黄河。最早使用这种方法治理黄河的是明朝著名水

【蓄清刷黄】

明代潘季驯治河的措施之一。明嘉靖以后,徐州至淮阴段黄河水患严重,潘季驯在治理时,在本河段内大筑遥堤、缕堤、减水坝等拦洪、泄洪工程,又于下游增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以洪泽湖清水来冲刷黄河河口段的积沙,即所谓“蓄清刷黄”,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铜瓦厢决口】

黄河一次重要的决口。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使得黄河发生了一次大改道。洪水先冲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各县,又向东漫流于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地,分成三股,皆向东北流至张秋镇,会合后穿山东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至此,黄河结束了700多年由淮河南流入海的历史,又北流由渤海湾入海。

【荆江】

长江中游冲积平原上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420公里。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以下称下荆江。下荆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以北是古云梦大泽范围,以南是洞庭湖,地势低洼,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东晋时代开始筑堤防水,围垦云梦大泽,至明代形成北岸荆江大堤。由于泥沙不断沉积,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形成了“地上河”。

【荆江河曲】

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而形成的河曲。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游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作用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即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今日形势。

【乾嘉垦殖】

清中叶以来,南方丘陵和低山地区出现的一次大规模的山地垦殖运动。由于人口膨胀,人口压力极大,人地矛盾突出,致使许多地区的无地、少地农民向山区进发,进行山地垦殖。乾嘉垦殖运动促进了山区开发,使得人口压力暂时缓解,但同时也造成了森林的破坏与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新秦中】

秦汉时指陕北、宁夏和鄂尔多斯高原一带。自秦朝统一以后至西汉时期,随着西北边郡移民屯垦事业的发展,农耕经济曾经大幅度向西北推进,农耕区域一直扩展到了阴山脚下,自秦长城以南处处阡陌相连、村落相望,其中“河南地”(关中盆地往北的黄河以南地区)的新兴农业尤为繁荣,堪与关中地区相媲美,在当时被称为“新秦中”。

【统万城】

十六国时匈奴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位于毛乌素沙地内部的无定河流域,因其城墙为白色,俗称白城子,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当时的自然环境是“临广泽而带清流”,唐宋时为夏州城,但环境开始恶化,9世纪时已出现“飞沙为堆,高及城堞”之状,10世纪开始沙漠化,北宋初年,宋太宗毁夏州城。统万城是匈奴族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它的兴衰反映了当地人地关系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楼兰】

古西域国名。遗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罗布泊西,是汉晋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汉在楼兰驻兵屯田,将内地先进的农业技术特别是灌溉技术带入楼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魏晋及前凉时期,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随着气候变干,楼兰一带河流水量开始减少,播种困难,干旱迫使楼兰走向衰亡。后因孔雀河改道,楼兰被迫废弃。现今这里大部分已为无情的流沙所湮没,受风力侵蚀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

二、疆域与民族

【僮仆都尉】

匈奴官名。西汉时匈奴右日逐王置,常居焉耆、危须、尉黎(均在今新疆焉耆周围一带)间,以领西域诸国,向其征收赋税。以“僮仆”为官名,盖视西域各国为匈奴之僮仆。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日逐王降汉,僮仆都尉遂罢,汉政府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西域】

汉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西域”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域指今甘肃敦煌以西,葱岭(今帕米尔)以东的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指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中亚的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北和非洲北部在内。

【吐谷浑】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一支。该部原居今辽宁一带,西晋末时,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至枹罕,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后以吐谷浑为国号建立了国家,建都伏俟城,其官制,服饰,器用都仿效中原王朝。隋文帝与之联姻,隋炀帝时派兵大败吐谷浑,在其地设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唐朝时被征服,加封青海王,7世纪初,被吐蕃吞并,五代时期开始受辽国统治。

【冼夫人】

俚族首领。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俚人,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洗夫人辅佐冯宝平息了今广东省境内的原住民与中原人士的冲突,引海南岛各族部落归附南梁,梁开始在此设立崖州。隋朝时,岭南数郡共举冼太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开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西州回鹘】

唐末回鹘的一支。西迁至新疆东部,以高昌(今吐鲁番)为都城,又称高昌回鹘。其疆域西面开拓至龟兹(今新疆库车)以西阿克苏、乌什一带,与喀喇汗国接壤,西北界天山,北包有准噶尔盆地,南隔塔里木盆地与于阗为邻,东至敦煌西,与西夏分界,东南以阿尔金山与黄头回纥接壤。12世纪20年代臣服于西辽,13世纪初臣服于蒙古。【喀喇汗国】

回鹘西迁至中亚所建立的王国。又称黑汗王朝,是中国境内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语民族建立的王朝。它是一个松散的多民族部落联合,实行双汗制,大汗直接统治东部,建都八拉沙衮;副汗治怛罗斯和疏勒。其盛时版图东至今新疆,与西州回鹘以荒山、沙漠为界,东北隔准噶尔盆地为西州回鹘,北至巴尔喀什湖,西北至锡尔河、阿姆河下游,西南抵阿姆河,南至葱岭。大约自1041年起喀喇汗国一分为二,1132年东西两汗臣服于西辽王朝。1211年,东喀喇汗王朝被西辽所灭,次年西喀喇汗王朝为花剌子模所灭。

【土司制度】

元朝首创的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制度。在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按等级分为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和土府、土州、土县的各级土司进行统治。授予少数民族部族首领为土司,土司的职位可以世袭,但袭官需获朝廷批准。土司上属省管辖,只对中央政府负担规定的贡赋和征伐任务,在其辖区内保持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权利。明清两代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但不彻底,新中国成立后,土司制度才彻底废除。土司制度变松散的统治为严格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

【北庭都护府】

唐代设在西域天山以北的地方军政机构。唐高宗灭西突厥,在其故地设昆陵、濛池二都护府,武则天时,将以上两都护府改置为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其治所在庭州,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吐蕃攻占庭州,北庭都护府遂废。北庭都护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西北边防,发展中西交通有重要意义。

【多伦会盟】

清政府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的会盟。康熙时,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在多伦诺尔与蒙古各部贵族进行会盟。主要内容为:规定喀尔喀蒙古需遵守清廷的法令;令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具疏请罪,以结束喀尔喀蒙古内部纷争;废除喀尔喀蒙古三部旧有名号,留汗号,依次授予汗、亲王、郡王、贝勒等爵位;依49旗例编族,分左中右三路,设盟,实行盟旗制度。多伦会盟确立了清朝对漠北蒙古的正式管辖,对于巩固多民族统一有积极作用。

【奴儿干都司】

明朝前期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全称: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括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永乐十一年(1413年)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曾两次在特林修建永宁寺,并立有两碑。奴儿干都司于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废弃,其所属卫所依然保留。奴儿干都司的设立加强了中央政府对东北地区的控制。

三、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制度

【山川形便】

划分行政区划的原则。是指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能够使行政区划与经济、文化区划一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但这些行政区域也可能利用山川险要,形成割据,不便于中央管理,如四川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割据现象。因此山川形便只是行政区划的原则之一,还要与犬牙相错的原则结合使用。

【犬牙相错】

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之一。是指为削弱地方经济力量和文化认同感,防止地方割据而有意打破山川地形特征,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这种区划多数导致相邻行政区域的边界犬牙交错,参差不齐,故名犬牙相错。利用犬牙相错划分的行政区域往往地跨多个自然区域,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特点、文化风俗差别较大,如陕西省地跨秦岭南北,安徽省地跨淮河、长江。此方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利于地区协调发展,故应与山川形便的原则结合使用。

【初郡】

汉朝边疆地区新设的郡。与中原地区的郡县都有明显不同,是为了更好的协调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设置的,它的管辖区域都是少数民族原来居住的地区,以原有的民族或部落地域为郡的范围,并保持原住民的各项政治、社会习俗。汉朝“初郡政策”的内容在民族政策上具有开创性,是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较为科学、有效的统治措施,促进了当地发展。

【双头州郡】

东晋南北朝时所设立的特殊的州郡。即指两州、郡合治一地,一人兼任两刺史或太守。双头州郡只存在于东晋南北朝时期,起于东晋,盛行于南朝,北朝又沿袭其制。双头州郡可分为三类:实土郡——实土郡;实土州、郡——侨州、郡;侨州、郡——侨州、郡。隋统一全国后,撤消侨州郡县,双头州郡也随之消失。双头州郡的出现是东晋南北朝时地方行政区划混乱,州郡县三级制趋于崩溃的表现。

【侨州郡县】

东晋南朝时期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纷纷流徙,大部分渡淮南迁。迁往南方的移民多是以原中原世家大族为核心形成的流民集团,当地政府为招抚流民,安置世家大姓,保持其原有显赫的郡望,即就地按原来的籍贯的州郡县名设置政区,给予不税不役的待遇,因其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在名前加“侨”,称侨州、侨郡、侨县以示区分。侨州郡县主要分布在南北交通道路和地广人稀之处。隋统一全国后,废除侨州郡县。【土断】

东晋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由于侨民大量增加,而国家赋税无所得,在管理上、经济上均十分不便,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也就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并通过省并、割实、改属、借侨名新立郡县等措施,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土断共进行了10次,比较著名的有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和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土断缓和了行政区划上的混乱现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道路制】

唐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为防止地方割据,唐前期和宋代,按制府州直属中央管辖,刺史无兵权,州县属均由中央吏部铨选。然而面对这样庞大的府州,中央实际上是无法直接统治的,但又不愿意在府州上再加一级行政机构,怕地方扩大权限与中央抗衡,于是设计了一种监司机构,每一机构专司一项事务,直属中央,务司其职,互相牵制,于是就产生了道路制度。道路制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体现。

【藩镇】也称方镇,唐朝后期设立的军镇。唐玄宗时,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初期只掌管地区的军政,后权力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安史之乱后,内地也遍设藩镇,并逐渐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以河朔三镇为代表的河朔型藩镇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而中原型藩镇、边疆型藩镇和东南型藩镇,依旧服从中央政府。藩镇割据,使得唐朝国力日趋衰落。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唐初沿袭北朝以来制度,在军事重地置总管,后改为都督,管辖几个州的军事。高宗时,为加强防务,给边境诸州都督带使持节,以增其权力,称节度使。开元时有沿边八节度,天宝时有沿边九节度使和一经略使。开元末节度使权渐重,除军事外,已兼及民政、财政和监察,故造成尾大不掉之势,爆发安史之乱。至德以后,内地也遍设节度使,节度使兼辖区内所驻地的本州刺史,其辖区称镇、藩镇、方镇或道,从而形成了道(方镇)、州(府)、县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宋代后,节度使权利不断被削弱,元代时废除。

【斡鲁朵制】

辽代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宫帷制。斡鲁朵是皇帝皇后的宫殿、行帐所在,辽代共有12宫,1府。这种以皇帝或皇太后私奴所建立的州县,属该皇帝的某宫(斡鲁朵)所辖,实际就是皇帝的头下军州。由宫卫统辖的州县大多集中在上、中、东三京道即契丹腹地,有利于保卫契丹统治核心集团。

【实土卫所】

明代卫所的一种。边区军户多而民户少,或以军户为主,卫所土地自成一区,称实土卫所。如五行都司中陕西、山西、四川行都司系实土卫所。辽东都司只领卫所,不领府州县,全系实土卫所。万全都司大多为实土,大宁都司原系实土,永乐初内迁后,遂无实土。留守司均无实土。有实土的都司卫所,既管军务,又管民事,实际上成为一种地方行政区划。

【口北三厅】

清代地名。泛指当时直隶省(今河北省)所管辖的多伦诺尔厅、独石口厅、张家口厅等三个直隶厅之地,均位于长城以北的农牧交错地带。三厅皆在雍正年间设立,雍正二年(1724)置张家口厅,十年置多伦诺尔厅,十二年置独石口厅,三厅同属于直隶省管辖的口北道。

四、人口、城市与交通

【永嘉南渡】

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官民为避战乱而向江南地区大规模的移民,史称永嘉南渡。永嘉是西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311年,匈奴兵破洛阳,俘虏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当时南方社会相对较安定,中原人民为避战乱,纷纷越淮渡江,相率南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高潮。永嘉南渡客观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开发。

【棚民】

在山上搭棚居住的流民。明代大批失去土地和逃避繁重赋役的农民,背井离乡,流徙他处。自宣德至成化年间,从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各省流亡的农民迁徙至豫、鄂交界的荆、襄山区的大约有一二百万人,主要从事林、矿、纸、炭、木耳、种植等生业,因“筑棚而居”,史称“棚民”。明政府为控制这些人口,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置郧阳府。

【闯关东】

清代向东北移民的事件。康熙时,在辽东设柳条边,封禁东北,严禁汉人自由迁入垦殖。但由于人多地少、灾荒等原因,大量汉族人迫于生计,纷纷在封禁的背景下用各种方式出关,或从长城口,或从天津、登州泛海潜入辽东半岛以至松花江流域,晋、冀、鲁、豫四省均有,尤以冀、鲁两省为多,俗称“闯关东”。1878年(光绪四年),清政府取消移民东北的禁令,向东北移民形成高潮。大量移民迁入,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

【跑口外】

明,清至民国初年,由长城内的山西,陕西北部、河北及邻近地区的居民因经商或谋生而向长城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活动。多由古北口、张家口、独石口、喜峰口进入草原,称为“跑口外”。大量移民迁入,促进了蒙古地区的开发,但也对当地农牧业生态环境有所破坏。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客家人是历史时期北方汉族移民迁入赣粤闽交界地区,以其人数的优势和经济、文化的优势同化了当地原住居民,又吸收了原住居民固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载体。形成了一种有别于相邻各民系语言的方言系统,过着具有山区特点的农耕生活。

【泛舟之役】

秦国由水路运粮支援晋国的事件。惠公在位期间,晋国连年大旱,故向秦国借粮。公元前647年,秦国沿渭水、黄河、汾水水道,将大量粮食由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南)运至晋都绛(今山西翼城东),以赈灾荒,史称“泛舟之役”。这是先秦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水运活动。

【直道】

秦朝修建的军事交通工程。秦始皇为抵御匈奴,命蒙恬率领10万工人修建,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筑,历时两年半。直道自咸阳北面淳化为起点,北由子午岭上,进入鄂尔多斯草原,至今包头市西南秦九原郡治所,全部用黄土夯实,汉时仍被利用,今尚有断续遗迹可寻。

【五尺道】

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又称滇僰古道,僰道。秦统一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在夜郎、滇等地设立的郡县而在此筑路,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故史称“五尺道”。五尺道的开通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原王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鸿沟】

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位于古代荥阳成皋一带(今河南省郑州荥阳)。魏惠王迁都大梁后开始兴建,是战国时代中原地区沟通河淮的最重要的人工运河,沟通了河淮之间的济、汝、颍、涡、睢、泗等河,形成了以鸿沟为干渠的水运交通网。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中原地区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

【驰道】

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驰道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对于陆路交通的发达,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

【扬一益二】

唐后期扬州和益州经济地位突出的表现。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地位上升,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已南移至长江流域,即首尾的成都和扬州,其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即所谓“扬一益二”,扬州、成都成为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扬一益二”是安史之乱以后中晚唐时期的情形,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五、历史经济地理

【黄道婆】

元代女纺织技术家。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在元代大有发展,在江南棉纺织业的发展中,黄道婆做出重大的贡献。黄道婆将从崖州黎族妇女那里学来的先进棉纺技术与内地原有的纺织技艺结合起来,并有所发明创新,如创制轧棉籽的搅车、三锭脚踏纺车、弹棉椎弓;在染织方面,还能错纱、配色、织出各种美丽图案,适应和推动了当时棉纺织业的发展。

【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汉武帝末,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推行代田法。代田法把一亩地分成三圳和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休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圳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圳里,这样作物入土深,抗风耐旱。代田法配合便巧的农具,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每亩产量增加了一斛至三斛。

【区种法】

西汉汜胜之在关中地区总结和推广的耕作方法。亦称区田法。成帝时,汜胜之总结出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即区种法,这是一种园艺式的耕作技术,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耕细作,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区种法的出现说明西汉农业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占城稻】

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占城稻于北宋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根据我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占城稻的传入,使水稻生长周期大大缩短,促使双季稻复种和稻麦轮作制的发展,使水稻产量大大增加,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圩田】

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水利田。唐末五代兴起,宋时大盛,明清延续。圩田即在水乡河床较高,田面较低的地方,沿河渠岸和田边筑堤,内以围田,外以隔水,每圩方圆几十里。晏堤建水闸,旱则开闸引水灌溉,涝则闭闸拒水。圩田使南方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围堤农业】

珠江三角洲农业开发的主要形式。珠江三角洲围堤农业起源很早,由于珠江三角洲径流弱,潮汐强,河网交错,农业开发首先要围堤,否则无法开垦。在筑堤时,有的沿着河流两岸,顺着河道水流的趋向修建单向较大堤防,有的圈筑成封闭的小围。围堤将一定的土地辟为农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农业的发展。

六、历史军事地理与历史文化地理

【函谷关】

中国古代重要关隘。函谷关是山东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函谷关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秦国所建,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西,东有崤关,西有潼关,有路如槽,深险如函,故名函谷。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将秦关移到新安县东北,是为汉代函谷关。函谷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玉门关】

汉武帝时始置的通西域的重要关隘。因从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汉代玉门关是当时通往西域各地的交通门户,唐代时重建,玉门关是汉唐西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军事征战和商旅往返不断,宋以后中国同西方的陆路交通逐渐衰落,玉门关也随之衰落。

【山海关】

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交通的重要关隘。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隅,燕山与渤海之间。山海关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位于山海之间而得名。山海关地理位置险要,是中原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交通咽喉,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山海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关内”、“关外”、“闯关东”等称谓,均指山海关而言。

【嘉峪关】

明代长城西端终点。位于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初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重修。明代嘉峪关是通往西北的一个重要关口,关外少数民族多取此道进贡,是明军与西北民族征战的一个重要关隘。嘉峪关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金界壕】

金朝为防御蒙古的入侵在大兴安岭区域所建造的壕堑。金界壕又称金长城,为防御蒙古的入侵,金在北部边境修筑界壕,金界壕从公元1123年开始修建,直到1198年前后才最终成形,是金代北部边疆上的一条防线。界壕由外壕、主墙、内壕、副墙组成,多兴筑在较为平缓的草原地带,或山麓的缓坡和平地上,因此界壕很容易被风沙掩埋,防御作用有限。

【九边】

明代北边的九个军区。明代自永乐边卫内迁以后,三面近塞,宣德以来,蒙古南进入漠南地区。为防御蒙古,明朝在不得不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固原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九边”是明朝防御蒙古势力的重要战线。

【辽东边墙】

西起山海关,东迄辽宁宽甸县鸭绿江边的一段明长城的总称。明代为了加强防备蒙古兀良哈部和女真各部的侵扰,沿边修筑了一条长达880余里的辽东边墙。辽东边墙按其地理位置和修筑年代,可以分为三部分:辽河流域边墙;辽西边墙;辽东东部边墙。辽东边墙是明代防御兀良哈蒙古和女真各部的军事工程,是保卫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

【柳条边】

清康熙年间于东北地区兴建的地方壕沟。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的禁区,为防止满族退化,保持满族传统习俗,保证旗人有足够土地,严禁汉人自由迁入垦殖,故在封禁地区修浚边壕,沿壕植柳,谓之柳条边。柳条边分老边(盛京边墙)和新边,后随着俄国入侵东北,加上关内人口暴增,关外土地极待开发等因素,清政府取消了东北移民禁令,柳条边予以撤除。

【文化重心区】

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主要精神文化的各种要素的叠加区。所谓各种文化要素,它包括代表这个时代主流思想的文学、史学、哲学、学术文化、科学技术以及受这种文化影响的区域居民的教育状况和文学素养,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等。上述各种文化要素的密集、叠加分布的地区,就是文化重心区。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秦汉以来以函谷关为界的东西地区在人才分布上的特色。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文士相才;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武将。“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是一种独特的人群现象,反映了不同区域风俗背景下所形成的人才地理分布,有着悠久的民俗传承。

【巴有将,蜀有相】

秦汉以来四川盆地东西的巴郡和蜀郡在人才分布上的特色。成都平原的蜀郡在西汉时是文化发达地区,多出文士相才,而巴郡东部“人多劲勇,少文学,有将帅材”,故《华阳国志》记载有“巴有将,蜀有相”之称。此现象反映了历史时期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人文背景不同,人才和风俗特色各异。

【王士性】

明代人文地理学家。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临海城关人。一生喜游历,漫游名山大川,到过除福建以外的14个省,每到一地,都详细记述山川、气候、地貌、道路及农林特产、风俗、文化、古迹等自然和人文要素。他善于将地理现象和人文现象结合研究,如将浙江地区划分为"杭、嘉、湖平原水乡,是为泽国之民;金、衢、严、处丘陵险阻,是为山谷之民;宁、绍、台、温连山大海,是为海滨之民"等等。著有《五岳游草》、《广游记》、《广志绎》等,今被辑成《王士性地理书三种》。

七、历史地理典籍与历史地图

【贾耽】

唐代地理学家。字敦诗,沧州南皮人。曾任各级官员,博学好古,在地理学和地图学上有很大成就。其代表作为《海内华夷图》、《古今郡国道县四夷述》、《皇华四达记》等,他绘制的地图取材丰富,并用裴秀的制图六体为理论指导,特别是采用朱墨两种颜色来区分历史地名和当代地名,“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今古殊文”,开创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此法一直为后世的历史沿革地图所沿用。

【蛮书】

记载南诏史事的史书。唐樊绰著,又名《云南志》、《云南记》等,共10卷。全书对唐代云南交通、山川、六诏历史沿革、政治制度、民族分布、主要城镇、物产、风俗习惯、南诏周边民族等内容做了十分详细的记载。原书已佚于明代以后,清乾隆年间开四库馆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所叙多系作者亲历,史料价值较高,是研究唐代西南地区的一部重要区域历史地理和边疆历史地理的著作。

【通鉴地理通释】

宋代王应麟所著的地理学著作。《通鉴地理通释》虽冠“通鉴”之名,实则泛考古今地理,依次为历代州域总叙、历代都邑考、十道山川考、周形势考、名臣议论考、七国形势考、三国形势考、晋宋齐梁陈形势考、河南四镇考、东西魏周齐相攻地名考、唐三州七关十一州考、石晋十六州考,叙述历代疆域政区沿革及攻防形势,该书编撰体例对后世影响亦较为大。

【杨守敬】

清末历史地理学家。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以长于考证著名于世,是一位集舆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大学者。他一生著述颇丰,他的代表作有《历代舆地图》、《水经注疏》、《水经注图》等,均为中国沿革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著作,他也成为了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

【历代舆地图】

清代杨守敬主编的历史地图。《历代舆地图》绘制了自春秋至明代的历代疆域政区,并辅以山川形势,历代正史地理志中的县级以上地名基本全收,并绘制了一级政区的界线,是历来历史地图中最详备的一种。在地名考订方面,吸收了以往沿革地理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地理志》中的讹误进行纠正,或一朝或一国为一组,共44组,图首冠以《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分订34册,以《大清一统舆图》为底图,朱墨套印,古今对照,代表了二千年来沿革地理的最后终结。

【《水经注疏》】

清代杨守敬所著的地理著作。《水经注疏》是杨守敬与门人熊会贞历时数十年写成。其体例、大小纲领皆由杨守敬拟定。《水经注疏》吸取历代《水经注》的研究成果,考证精详,疏之有据,博采群籍,相互参证,对前人之失多所指正。杨守敬《水经注疏》问世后,深受舆地学者的推崇。《水经注疏》中国沿革地理学的里程碑著作,是郦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皇舆全览图】

《伊犁条约》:《中俄伊犁条约》是清光绪七年(1881)沙俄强迫清政府在彼得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是:一、沙俄归还被其强占的中国伊犁地区,而仍割去伊犁西部霍尔里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两岸的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

二、赔款增至900万卢布(合509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三、俄商在新疆各地贸易,改“均不纳费”为“暂不纳税”。四、俄商只能到嘉峪关,免去到西安、汉口通商,仅许于肃州(甘肃嘉峪关市)和吐鲁番两地增设领事。五、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其便”。

《尼布楚条约》中俄两国缔结的第一个条约。正式名称是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在挫败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1689年9月7日)由清政府全权使臣索额图和沙俄全权使臣戈洛文签订于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条约共分6款,其中有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规定是:两国以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发源处沿外兴安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唯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暂行存放待议。《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俄国将其侵占的一部分领土交还中国;与此同时,俄国通过条约将中国让予的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一举纳入它的版图,将乌第河与外兴安岭之间的地方划为待议地区,并获得重大的通商利益。《尼布楚条约》是双方经过谈判、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结果。条约的订立为中俄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奠定了基础,使中国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

库页岛:库页岛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江)出海口的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面隔鞑靼海峡与大陆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与日本相隔。又作“窟说”(音悦)、“屈设”、“骨嵬”、“苦夷”、“苦兀”、“库叶”等。库页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金朝开始,库页岛即归中国管辖。以后相继归:元朝,明朝,后金,清朝,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亦规定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钓鱼岛: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倭人称其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七座小岛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位于闽之正东,台之东北,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处在大陆架上,附属于台湾岛,以海沟与琉球群岛相隔。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1972年美国将钓鱼台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被划为冲绳县石垣市,历史上琉球不属于日本。针对日美再三挑衅我钓鱼岛主权行径,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中华民族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坚定不移。

36、千里长沙:今西沙、中沙一带的古称,又称万里长沙、万里长堤、石星石塘。而南沙一带则称千里石塘、石堂、万里石塘。我国关于南海诸岛的记载早在宋代。

37、南诏:(738年-937年)是中国唐朝时代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国境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

38、麦克马洪线:清朝末期英国控制印度,为了进一步侵略西藏英国殖民者召开有当时清朝和西藏地方代表参加的会议,在会上英国殖民者背着中国政府和西藏代表签定条约,把西藏大约9万多的土地划归印度,这就是麦克马洪线,中国历届政府都不承认它的合法性。

39、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清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即是将其“土司”制度,改设州县,由中央派遣非世袭的“流官”管治。一方面,可将“化外”之民尽量纳入土司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社会制度,加强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

40、州:“州”的本义是指水中之“高地”或“小岛”根据顾颉刚的解释,所谓的“州”为一般广大的区域。“九州”是古代传说中设置的九个州,后代称中国。

41、郡县制: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 的总称。郡县制形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于全国。郡县制规定郡守、县令和县长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42、侨置州郡:东晋、南朝时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的郡县。东晋初,侨州、郡、县均沿用北方原地名,刘裕收复青徐等州后,曾以原州、郡名前加“北”字,与侨州、侨郡相区别。刘裕代晋后,又取消“北”字而在侨州郡县名前加“南”字。土断实行后,侨州、郡、县数目日减,隋统一后,完全废除。

43、双头州郡:东晋南北朝时期,二州、二郡合治一地,称为双头州郡。是一种混乱的区划制度。

44、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不分侨旧,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土断制度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加快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45、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

46、“湖广”:“湖广”一词多出现在和清朝有关的历史中。作为地名,主要指湖北、湖南二地。湖广一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朝。元朝设湖广行中书省,简称“湖广”、“湖广省”,”、“湖广行省”,辖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雷州半岛。

47、关内关外:秦汉时期以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叫“关内”,以东地区叫“关外”。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嘉峪关以东地区为“关内”,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嘉峪关以西为“关外”。

48、关东关西:古代指函谷关(古函谷关在今天河南灵宝市东北,新函谷关在今天河南新安东)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杜甫《兵车行》“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49、江左江右:【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50羁縻州:羁縻制是一种在不破坏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保留或基本保留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和政治制度的政策措施。唐在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制度,任命其首领为长官,保留其社会政治形态,承认其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但是军队必须由中央统一调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或自制州。

51、监军:官名。古代监军皆为临时差遣,代表朝廷协理军务,督查将帅。汉武帝时设置监军使者。东汉、魏晋皆有,省称监军,也称监军事。隋末以御史监军事,唐玄宗始以宦官为监军。中唐以后,出现监军镇,与统帅分庭抗礼。明代以御史或宦官为监军,专掌功罪,赏罚的稽核。清废除。

52、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道是唐在行政区划上的一个重要改动。贞观元年开始设立道。北宋初年,承唐代道制而设立路,成为一级行政区划。

53、行省制:元代施行的一项政治制度。元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在中央设置中书。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清所继承。

54、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

记》中一直称楚长城为方城。因为长期有长城和方城的不同叫法,所以人们并不认为方城是长城,甚至以为是孤立的城堡或城垣,楚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

56、汉长城: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一个朝代。汉长城东起辽东,经阴山、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新疆。为加强防御,在阴山以北修筑的是两道平行的外长城。汉长城全长2万余里,工程浩大,规模空前。主要是在汉武帝反击匈奴,加强防御而修筑的。

57、明长城: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58、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山海关城,周长约4公里,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

59、嘉峪关: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嘉峪关市西南隅祁连山脉嘉峪山。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60、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关隘,是历史上今河南地区与陕西地区交通的重要关隘。战国和秦代函谷关在河南灵宝县西,汉武帝时,将秦关移到新安县东北,为汉代函谷关。

61、玉门关:汉武帝设置的通西域的重要关隘,因从西域输入和田玉石而得名。玉门关为汉唐西北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汉代为都尉治地,军事征战和商旅往返不断。

62、阳关:汉唐时期与玉门关一样,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因位于玉门关之南,故称阳关。关口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南70公里古董滩附近。

63、九边: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御力量,在长城沿线划分成九个防区,形成九个军镇,称九边。即辽东镇、蓟、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固原、宁夏、甘肃

64、龙门碣石: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四大区之一,龙门在今陕西韩城市、山西河津县黄河两岸龙门山,碣石在辽宁绥中县。龙门碣石地区为畜牧或半农半牧区。

65、山东山西:以华山为界,以西为山西,以东为山东。

67、江南:长江以南

68、天府:三国以前“天府”指关中平原,指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击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三国以后,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地区。

69、苏湖熟,天下足: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已经南迁到长江流域,长江下游的经济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湖地区是全国主要产粮区。

70、湖广熟,天下足:明清以来,北方地区在“明清宇宙期”的背景下,经济地位大大下降,长江中游的汉江平原经济发展起来。

71、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2、东南财赋地:中国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造成历史时期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日渐适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使东部和南部地区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最终在宋代以后形成“东南财赋地”的格局。这是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所致。

73、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74、稻麦复种制:我国最早实行复种轮作是在战国时期。当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部分地区改变了一年一熟制。把冬麦和一些春种或夏种的作物搭配起来,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一年或几年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

75、占城稻: 占城稻是出产于印支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宋朝时引入我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

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76、美洲高产作物: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的番茄、辣椒、花生等经济作物和农作物。

77、天下之中:洛阳

78、七大古都:由于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古代“七大古都”的说法,分别是指安阳、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其位置区位的变化,基本上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分布区位的发展变化轨迹。

79、东西京: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后改都洛阳,因此东汉人习惯称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此称长安为西京。

80、扬一益二:唐朝时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益州)为东西两个中心。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成都物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就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

81、草市镇: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中唐以后打破了州县以下不得设市的规定。一般认为我国草市镇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最早出现在江淮地区。中唐以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品经济日盛,突破了州县以下不能设市的规定,出现了许多草市。宋代随着市经济规模的扩大,为了管理市,便在市内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形成市镇。

82、《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佳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cm,长528。7cm,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博物馆。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的记录了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

83、西汉五大都市:是指西汉时期在长安以外形成的临淄、洛阳、邯郸、宛、成都五大商业都会。这是秦汉之际农业发展带动商业、手工业、交通运输发展,从而促使一批商业贸易城市发展的结果。

84、明代包城高潮:明代,中国县级城市普遍以砖石墙替代土墙,大大增强了城市的防御能力。既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地位不高,而内部控制更为加强,也体现了冷兵器时代末期,冷兵器与城市城防的矛盾对立发展到顶点。

85、直道:古道路名。秦始皇35年(前212年),命大将蒙恬主持开筑,北起九原(今包头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长700公里,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由于道路较直,故名。

86、驰道:我国秦汉时专供帝王出巡时行驶马车的道路,后它成为全国统一的交通国道,这是我国古代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87、五尺道: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因道宽五尺而得名。

88、西北丝绸之路:亦称丝路,之所以称“西北丝绸之路”,是为了区别于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络地中海多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名。其基本走向定于西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

89、两京驿道:唐代起,交通最繁忙的两条官道,是当时东西交通大动脉。

90、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还有一条从西南地区到东南亚、南亚地区与西方相连接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公元前4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政事论》一书谈到产在支那成捆的丝,也说明当时中国丝绸也可能经西南地区传到今印度。《史记》卷116记载了汉代张骞通西域在大夏见到产于今四川的蜀布、邛竹杖,反映了在今云南与印缅之间有一个蜀贾人市,中转有关货物,说明当时就存在一条商业通道

91、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末期,在汉代中国丝绸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东南亚和南亚

92、站赤:元代境域广大,广置驿站,蒙古译为“站赤”,交通通达,一度形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邮驿路线。

93、淞沪铁路:我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建于1876年。

94、灵渠:秦在进军岭南时,便将湘江海洋河与漓江支流灵渠始安水联系起来,史称“灵渠”又习惯称“兴安运河”。灵渠设计是拦截一部分海洋河水,让其穿过兴安城,在城西北进入始安水,始安水通灵渠,然后在三江镇江合入漓江,构成长三十五里的灵渠。灵渠北出洞庭湖入长

95、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达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96、横断山民族走廊:在中国西部甘青川滇直到东南亚地区,山脉南北纵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岷江、雅砻江、大渡河六江从北向南奔涌,河谷深切。在中国历史上,横断山纵列河谷受东亚历史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

97、客家人:北方汉族人民迁入赣闽粤交界地区,以其人数的优势、文化的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原著居民,又吸收了原著居民固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新的文化载体----客家体系,体系下的居民就是客家人,当客家体系形成后,迁入的汉族被同化,其成员也成为客家人。

98、江西填湖广:元末明初,战乱影响巨大,湖广、四川为重灾区,对人口损耗极大,而江西等地是人口自然增殖和外来移民较多,形成了东向西的人口推动力,明代迁入湖广的外来移民中江西籍占绝大多数,故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

99、湖广填四川: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有两次:一次是元末明初,一次是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量损耗,清初土著十分少,大约503左右。为恢复经济,顺治十一年开始清开始推行鼓励多省民众入舒垦殖的政策,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形成。在清入川中,湖广籍占多数,占总人数35%左右,而川东的湖广移民占移民的50%以上。清康乾嘉三朝是湖广填四川的高潮时期,到了清末四川人口已达5000了。这次移民运动对于恢复四川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100、闯关东:清军入关后,大量满族人迁入关内。清初又以东北为“兴龙之地“,严禁汉人自由迁入垦殖,在辽东边墙插柳结绳,形成柳条边。只允许汉族人在关外边内之地开垦,形成大量荒地。由于灾荒等原因,大量汉族人迫于生计,纷纷在封禁的背景下用各种方式出关,形成历史上的闯关东。关东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闯关东”。从清到民国数百年间,山东人开始兴起闯关东。

101、走西口:所谓“西口”指长城西部的张家口、独石口。走西口成为西北地区移民进入蒙古的代名词。“走西口”的移民主要来自华北西部的山西。陕西地区和河北西北地区。历史上的走西口,对于口外一些地区的农业开发产生个积极的影响。

102、江浙人文薮:宋代中国文化教育重心东移南迁,江浙地区成为我国文化重心,人才辈出。

103、洛学:北宋洛阳以程颐、程兄弟为首的学派。后世把洛学和闽学结合,形成程朱理学。又称“伊洛之学”,为北宋时期河南洛阳人程颢,程颐兄弟建立的学派。二程从学于周敦颐,后长期在洛阳讲学,所以他们的学说或学派就被称为“洛学”,他们提出了“理”的哲学范畴,认为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二程理学是保守的和唯心的,但也包含有辩证法因素。

104、闽学:南宋朱熹创立的学派。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朱熹自号“紫阳”,后来学者称朱熹为“紫阳夫子”,闽学又称“紫阳学派。闽学导源于周、程、张、邵,直接根源于二程理学。其中以濂、洛、关、闽四大学派最有影响、闽学是集理学之大成者,它以朱子学为思想核心,形成一个以“天理”为基础的庞大的逻辑体系。主张“天理”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体现于伦理就是仁义礼智,表现为政治则是礼乐刑政。105、蜀学:流行于川陕一带的学派,影响极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宋代蜀学指由苏洵开创,由苏轼、苏辙兄弟加以发展,由黄庭坚、张耒、秦观等文人学士参与组成的有共同思想基础与学术倾向的学派;广义的宋代蜀学指两宋时期包括三苏、周程及其在蜀后学、张栻、度正、魏了翁等著名人物融合蜀洛、贯通三教而以宋代新儒学为主的巴蜀地区的学术。

106、婺学:南宋以吕祖谦为代表的理学派别。宋代学术地域特色明显,由吕氏家族创立的“中原文献学”又称“吕学”,南渡后因吕祖谦移居婺州,故称“婺学”又称“金华学派”。婺学首倡经世致用,对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持折中态度。

107、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说明以函谷关为界的东西地区在人才分布上的特色。

108、巴有将,蜀有相:四川民风好文,多出宰相;重庆民风好武,多出将帅。表明四川和重庆在人才特色上的明显差异。

109、裴秀:西晋河东闻喜人,曾编制《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提出了地图编绘的“制图六体”,即编绘地图的六条原则。

110、贾耽:唐代沧州南皮人,撰有《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另著有《海内华夷》等书。这些地图取材广泛,并用裴秀理论为指导,特别是采用朱墨两种颜色来区分历史地名和当代地名,十分可取。

111、《汉书地理志》:我国正史中的第一部地理志,共上下两卷,卷首记汉以前历代的疆域沿革,正文主要以西汉政区郡为纲,详述103郡国及所辖地区相关内容。它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纲的地理著作,同时也是我国正史中最好的一部地理志,其体例被历代正史沿用。

112、《元和郡县图志》:唐代李吉甫所撰。它咋魏晋以来的总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元和郡县图志》的内容非常丰富,作为一部讲述全国范围内的地理总志,首先对政区沿革方面有比

113、《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

114、《太平寰宇记》: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乐史撰。二百卷。是继《元和郡县志》后又一部现存较早较完整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前一百七十一卷依宋初所置河南、关西、河东、河北、剑南西、剑南东、江南东、江南西、淮南、山南西、山南东、陇右、岭南等十三道,分述各州府之沿革、领县、州府境、四至八到、户口、风俗、姓氏、人物、土产及所属各县之概况、山川湖泽、古迹要塞等。幽云十六州虽未入宋版图,亦在叙次之列,以明恢复之志。十三道之外,又立“四夷”二十九卷,记述周边各族。

115、《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所著的区域地理著作,全书集自然与人文于一身,但以军事地理为主。着重记述历代兴亡大事、战争胜负欲地理形势的关系,注重经世致用,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尤为重视。不但对于军事地理、沿革地理方面《读史方舆纪要》有十分重要的记述,而且在经济地理方面亦有相当可观的内容。

116、《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117、《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全书分为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公孙述、刘二牧志,刘先主志,刘后主志,大同志,李特、李雄、李期、李寿、李势志,先贤士女总赞,后贤志,序志并士女目录等,共12卷,约11万字。记录了从远古到东晋永和三年巴蜀史事,记录了这些地方的出产和历史人物。洪亮吉认为,此书与《越绝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118.武关:武关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它是秦楚两国相抗衡的产物。

119、潼关:潼关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形成今日潼关城旧址。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清为潼关县,民国时袭之。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120、大散关:亦称散关山口,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南大散岭上。北连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散关当山川之会,扼西南、西北交通要道枢纽。亦称崤谷。今川陕公路、宝成铁路由此通过。大散关亦称散关,关中四关之一,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都江堰: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斯特拉波

斯特拉波,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地理学家,生于现在罗马的阿马西亚,是古希腊地理学的代表之一,着有《地理学》一书。

2、克利福德·达比

克利福德·达比是英国近代地理学的代表之一。他对复原过去持一种疑问的态度,又认为一切地理学都是历史地理学。

的结果。

3、《禹贡》半月刊

《禹贡》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地理著作,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源头。1934年,顾颉刚先生和谭其骧先生在北平创办《禹贡》半月刊,专门登载历史地理学研究论文,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事历史地理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两人更创立了禹贡学会,奠定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

4、五服制

五服制是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是古代理想化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等级权力分配制度。它是一个以王都为中心,向四面等距扩张的矩形统治区域和权力层级划分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五服制不可能被完全执行。

5、三条四列

三条四列是指《禹贡》“导山”部分在经过汉朝儒者的阐述之后,为中国山脉大环境的一种基本定性方式,反映了中国山川地脉分布形势。三条是指北条导岍、中条西倾和南条嶓冢;四列则是导岍为阴列、西倾为次阴列、岷山为正阳列和嶓冢为次阳列。

6、王畿

王畿是位于甸服之中的、以王邑为中心的区域。从王邑向外分别是四鄙、四甸。整个王畿由王田区、农田区以及宗族邑聚一同构成,是古代天子的直辖领地以及统治中心。

7、附郭县

附郭县是指某个县级地方行政单位的治所包含在另一个县的县城里面。有时候,大县的城内甚至会包含两个或以上的其他县的治所,以致难以分清首县所在,故通称这些县为“附郭县”。

8、四至八到

古代地理图书,用“四至”(东﹑西﹑南﹑北四正)或“八到”(合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表示州县地理方位距离,合称“四至八到”。“四至八到”连标始见于宋朝的《太平寰宇记》,是泛指所至地界。

9、道里广轮

道里是指路程上的距离,而广轮是指土地的面积。道里广轮即是指古人绘制地图时,在图纸上厘定实际距离与地图距离、实际面积与地图面积的绘图方法。

10、统县政区

唐朝中期以后,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多设置藩镇,派遣节度使进行管理。节度使最初只是掌管军务,后来就总揽辖区内数州的军民财政大权。从此,本来军事意义上的藩镇或者道,逐渐成为统辖州、县的实际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域。

11、内史

内史原本为周代官名,秦代时延袭,负责掌管治理京畿地区,后逐渐掌握地方行政,并因此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名。秦内史地位相当于西汉时的三辅(即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治所设在咸阳。

12、刺史部

汉武帝在位期间,他在全国范围内分十三个区域为十三部,各设置刺史一人,负责巡视监察。刺史所监察的区域就是刺史部,其命名借用《禹贡》的“九州”、《周礼·职方》的两个州名和汉朝新开辟的交趾、朔方。西汉后期以后,刺史部逐渐成为实际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

13、侨置郡县

中国东晋南朝为北方流亡百姓所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东晋政府在他们的聚居之地,以其原住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又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长官,对流民予以登记和管理。侨民的户籍是临时性的,不需要承担赋役。

14、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即两州、两郡同治一地,一人带两州刺史、两郡太守。这种状况主要起源于侨寄制度,即某州、郡失去了自身的土地,只能将自己寄治于其他州郡。

15、单车刺史

单车刺史在东汉中期出现,“单车”即不领兵之意。单车刺史多数为“假节都督诸军事”,次为使持节。

16、四监司

在宋代,中央向地方行政单位“路”排遣的一种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机构,包括转运使、提点刑狱使、安抚使和提举常平使,统称为四监司,分管财政、军事、司法和农业等事务。四监司的设置打破了地方政区只有一个首长的旧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