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检验工糕点糖果检验考核大纲

食品检验工糕点糖果检验考核大纲

食品检验工糕点糖果检验考核大纲
食品检验工糕点糖果检验考核大纲

深圳市职业技能鉴定食品检验工(糕点糖果

检验)考核大纲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食品检验工(糕点糖果检验)。

1.2职业定义:使用检测设备,用抽样检查方式对糕点糖果

的感官、理化、卫生及食品内包装材料等指标进行检验的人员。

1.3职业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

资格四级)。

1.4基本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5培训期限要求: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

和教学计划确定。食品检验工培训不少于300学时,每学时标准为45分钟。

1.6申报条件:

参照《关于印发职业技能鉴定各职业报考条件的补充通知》(深职鉴办〔2013〕15号)执行

1.7鉴定方式、鉴定时间:

1.8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

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

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以上者为合格。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12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为l20~180min。

1.9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

比为l∶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l∶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4)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5)勇于竞争、不断创新。

2.1.2职业守则要求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2)认真负责、严于律己、不骄不躁、吃苦耐劳、勇于开拓;

(3)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思想、科学文化素质;

(4)敬业爱岗、团结同志、协调配合。

2.1.3法律与法规相关知识

食品检验人员应了解的相关法律主要包括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劳动法等基本法律法规。

2.2基础理论知识

(1)标准化、计量、质量基础知识

(2)误差一般知识和数据处理常用方法

(3)化学基础知识

(4)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5)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

2.3专业基础知识

(6)实验室通用专业知识

(7)食品卫生学检验知识

2.4专业知识

(1)糕点糖果的感官、理化、微生物检验知识

2.5专业相关知识:

(1)实验室用电常识

(2)实验室安全防护知识

(3)生产加工与包装

2.6质量管理知识:质量方针、岗位质量要求、岗位的质量

保证措施与责任。

2.7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现场文明生产要求、安

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环境保护知识。

3鉴定内容

3.1初级

3.2中级

4参考书

4.1 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4.2 《食品检验工(初级)》、《食品检验工(中级)》、黄高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2月

4.3 《糕点糖果检验技术》、技术监督行业工人技术考核培训教材编委会组编、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年11月

4.4《基础化学》、赵玉娥、王传胜徐雅君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

4.5《化验员读本》、刘珍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4.6《食品微生物学》、董明盛贾英民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

4.7《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何晋浙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年6月

中级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中级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职业技能鉴定试卷 1、试卷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二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1. 我国电力的标准频率是( )Hz。 (A)220 (B)110 (C)60 (D)50 2.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 (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 (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3. 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 (B)CHCl 43 (A)CH (C)CHCl (D)CHCl 223 4. 原子是由( )和电子所构成的。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质子、中子和正电荷 5. 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

(A)碘水溶液 (B)碘化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6.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 )。 (A)乙醇 (B)甲醛 (C)甲醇 (D)丙酮 7. 下列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是( )。 (A)加入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B)在BaSO 沉淀中加入KNO 43 (C)在CaCO沉淀中加入盐酸 24 +(D)在AgCl沉淀中加入H 8. 强电解质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 )。 (A)强电解质是导体 (B)水能导电 (C)强电解质水溶液有正负离子 (D)强电解质水溶液有自由电子 9. 下面的( )项为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推荐标注内容。 (A)产品标准号 (B)批号 (C)配料表 (D)保质期或保存期 10. 下列试剂在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过程中未采用的是( )。 (A)乙醚 (B)氯化钠 (C)无水亚硫酸钠 (D)无水乙醇 11. 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12. 双二硫腙光度法测Pb,选用波长为( )。 (A)510nm (B)440nm (C)660nm (D)540nm 13. 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 )不发生显著改变。 (A)PK酸 值 (B)浓度 (C)缓冲容 (D)pH值 14. 食品卫生检验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为使接种室达到无菌状态,一般采用()方法是正确的。 (A)30W紫外线灯开启1h 后关灯操作 (B)30W紫外线灯开启隔夜,关灯操作 (C)在紫外线灯开启下操作 (D)开启紫外线灯1h后关灯在酒精灯下操作 15. 在检验肠道细菌时应将培养物置()培养。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

姓名:考号:单位: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 试题一饮料中总抗坏血酸含量测定(60分) 说明(本题满分6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考核内容 一、操作步骤 试样吸光值的测定 1、用1ml移液管准确移取2.00ml经过预先制备的总抗坏血酸试样(相当饮料样品20.0g),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2、用25ml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上述溶液至250ml锥形瓶中,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异去最初3ml滤液。用10ml量筒取10ml此氧化提取液放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g/L硫脲溶液,混匀。 3、于三个试管中各加入4ml上述溶液,并在各试管中各加入1.0ml 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50℃以下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h。 4、1h后,取出三支试管放入冰水中,逐滴向每一试管加入5ml 85%硫酸,边加边摇动试管(需1min以上),取出放在室温10min后比色测定。 5、用1cm 比色杯,以空白水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定吸光值A。注意:空白水组成:在一支试管中加入4ml上述2、步骤稀释液,1.0ml 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5ml85%硫酸,禁止保温、加热。 标准曲线的绘制 6、用量筒移取50.00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 7、用10ml量筒量取10ml上述滤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5.0硫脲溶液,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混匀。此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浓度为20μg/ml 。 8、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10、20、25、40、50、60ml上述标准使用液,分别放入7个100ml容量瓶中, 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抗坏血酸标准稀释液浓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 。 9、分别取7个100ml容量瓶中的各4ml上述稀释液放入7个试管中,以下操作步骤同步骤3、以及4、5点,进行比色。注意:空白水调零点可用上述5、的空白水。 10、用实验室电脑桌面上的《cvxpt32.exe》作图,并保存图片在桌面上的《考试Word文档》上。注意:在序号后写上考生姓名、考号再Copy图片和回归方程在下面。 结果计算: C×V

中级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职业技能鉴定试卷 中级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容。 一、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的括号中。每题1 分,满分80。) 1. 我国电力的标准频率是(D )Hz。 (A)220 (B)110 (C)60 (D)50 2.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A)。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3. 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B)。

(A)CH4(B)CHCl3 (C)CH2Cl2(D)CH3Cl 4. 原子是由(A )和电子所构成的。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D)质子、中子和正电荷 5. 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D )。 (A)碘水溶液(B)碘化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6.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B )。 (A)乙醇(B)甲醛(C)甲醇(D)丙酮 7. 下列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是(D )。 (A)加入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B)在BaSO4沉淀中加入KNO3 (C)在CaC2O4沉淀中加入盐酸 (D)在AgCl沉淀中加入H+ 8. 强电解质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C )。 (A)强电解质是导体(B)水能导电

(C)强电解质水溶液有正负离子(D)强电解质水溶液有自由电子 9. 下面的(B )项为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推荐标注容。 (A)产品标准号(B)批号(C)配料表(D)保质期或保存期 10. 下列试剂在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过程中未采用的是(C )。 (A)乙醚(B)氯化钠(C)无水亚硫酸钠(D)无水乙醇 11. 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B)。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12. 双二硫腙光度法测Pb,选用波长为(A )。 (A)510nm (B)440nm (C)660nm (D)540nm 13. 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D )不发生显著改变。 (A)PK酸值(B)浓度(C)缓冲容(D)pH值 14. 食品卫生检验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为使接种室达到无菌状态,一般采用(D )方法是正确的。 (A)30W紫外线灯开启1h 后关灯操作(B)30W紫外线灯开启隔夜,关灯操作 (C)在紫外线灯开启下操作(D)开启紫外线灯1h后关灯在酒精灯下操作 15. 在检验肠道细菌时应将培养物置( C )培养。 (A)28 ℃ (B)25℃ (C)36±1℃(D)45℃

食品检验工(高级题库)——技能题

食品检验工(高级题库)——技能要求题 一、面粉中磷含量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仪器准备同第三章第五节训练4,可见分光光度计应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其他测定用仪器齐全。 (2)试剂准备同第三章第五节训练4,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吸管、容量瓶。 ②正确绘制标准曲线,并能准确查出测定结果。 ③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 ④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12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4)评分表见表1。 表1面粉中磷含量的测定评分表 二、消毒牛奶中汞含量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仪器准备同第四章第三节训练9,所用测定仪器准备齐全。 (2)试剂准备同第四章第三节训练9,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测汞仪、消化装置、汞蒸气发生器、抽气装置、吸管、容量瓶。 ②正确绘制标准曲线,并能准确查出测定结果。 ③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的结果之差不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

④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12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4)评分表参见表1。 三、白酒中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仪器准备同第五章第四节训练1,可见分光光度计应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其他测定用仪器齐全。 (2)试剂准备同第五章第四节训练1,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吸管、容量瓶。 ②正确绘制标准曲线,并能准确查出测定结果。 ③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④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12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矣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4)评分表参见表1。 四、葡萄酒中铁含量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仪器准备同第五章第四节训练3,可见分光光度计应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其他测定用仪器齐全。 (2)试剂准备同第五章第四节训练3,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吸管、容量瓶 ②正确绘制标准曲线,并能准确查出测定结果。 ③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④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12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4)评分表参见表1。 五、啤酒中苦味质含量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仪器准备同第六章第三节训练实例,紫外分光光度计应 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其他测定用仪器齐全。 (2)试剂准备同第六章第三节训练实例,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食品检验工题库答案版汇总

食品检验工题库+答案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 1、我国电力的标准频率是( D )Hz。 A、220 B、110 C、 60 D、50 2、标准是对( D )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A、单一 B、复杂性 C、综合性 D、重复性 3、实验室安全守则中规定,严格任何( B )入口或接触伤口,不能用( B )代替餐具。 A、食品,烧杯 B、药品,玻璃仪器 C、药品,烧杯 D、食品,玻璃仪器 4、若样品中脂肪含量超过10%,需用( C )提取3次。 A、酒精 B、丙酮 C、石油醚 D、CCl 4 5、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B )。 A、0.1ml B、0.01ml C、1ml D、0.02ml 6、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7、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A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 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 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8、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B )。 A、CH 4B、CHCl 3 C、CH 2 Cl 2 D、 CH 3 Cl 9、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D )。 A、碘水溶液 B、碘化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10、仪器中的光源基本功能是( C ) A、发光 B、发热 C、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辐射 D、无很大的作用 11、预包装商品是销售前预先用包装材料或者包装容器将商品包装好,并有预先确定的( C )的商品。 A、使用方法; B、产品的性质; C、量值(或者数量) D、内容物种类 12、标注净含量为50g<Q n≤200g的产品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不得低于( B )m m A、2 B、3 C、 4 D、6 13、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是( B )。 A、固定时间 B、死时间 C、保留时

食品检验工高级试题库及答案

食品检验工(高级)试题库 知识要求试题 一、判断题(是画√,非画×) 1.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可直接配制而不用标定。 ( ) 2.一个样品经过10次以上的测试,可以去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平均值 ( ) 3.由于仪器设备缺陷,操作者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及环境等的影响均可引起系统误差。( ) 4.滴定管读数时,应双手持管,保持与地面垂直。 ( ) 5.用已知准确含量的标准样品代替试样,按照样品的分析步骤和条件进行分 析的试验叫做对照试验( ) 6.称取某样品0. 0250g 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结果报告为96. 24(质量分数)是合理的( ) 7.为了使滴定分析时产生的误差小于0. 1 %,滴定时标准溶液的用量应大于20mL 。( ) 8.将HCI 标准溶液装人滴定管前,没有用该HCI 标准溶液荡洗,对分析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 9.标定Na 2 S 2 03溶液最常用的基准物是K 2Cr 207。 ( ) 10. K 2Cr 207标准溶液通常采用标定法配制。 ( ) 1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通常用直接配制法配制。 ( ) 12.用Na 2 C 2 04基准物标定KmnO 4溶液时,应将溶液加热至75 ~85℃后,再进行 滴定。 ( )

13.所有物质的标准溶液都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14. 用基准物质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一般要选用摩尔质量较小的基准物质() 15.用标准溶液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能小于20mL() 标准溶液应贮存于白色磨口瓶中。() 16. 已标定过的KmnO 4 17. NaOH标准溶液应储存于橡胶塞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在瓶口还应设有碱- 。() 石灰干燥管,以防放出溶液时吸入C O 2 l 8. 4. 030 + 0. 46– +的计算结果应表示为。() 19.在多次平行测定样品时,若发现某个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计算时就应将此数据立即舍去。() 20.记录原始数据时,要想修改错误数字,应在原数字上画一条横线表示消除,并由修改人签注。() 21.检验报告单可以由进修及代培人员填写但必须有指导人员或室负责人的同意和签字,检验结果才能生效。() 2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一种良好的定性定量尹分析方法。() 2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24.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袍无荚膜,多数有动力,周生鞭毛。() 25.志贺氏菌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抱、无荚膜、无鞭毛、运动、有菌毛。() 26.葡萄球菌属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阴性球菌、无芽袍、一般不形成荚膜、有鞭

2012食品卫生学与检验复习资料汇总

《食品卫生学与检验》考纲 1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消费者安全的科学。 3、食品卫生的概念:指从食品的生产,制造到最后消费之间无论在任何步骤,都能确信食品处于安全、完整及美好的情况。 4、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内容及面临的挑战。 内容:1.食品微生物2.食品的化学污染3.食品添加剂4.食品安全性评价5.食品企业、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6.食品卫生标准、法规的制定 面临的挑战:我国食品卫生研究工作开展时间较短,技术力量也较薄弱,因此还存在着 大量的问题,如检测手段落后甚至在某些地区不能开展,因此造成了食品卫生标准成为一纸 空文。 5、食品的细菌污染概念和途径 食品的细菌污染:主要指非致病性细菌对食品的污染,是用以衡量食品污染程度,间接 估测食品变质可能性及评估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途径:1.原料受污染2.加工过程的污染3.储藏过程的污染4.运输与销售过程的污染5.食品消费的污染 15、致病性病毒对食品的污染: 口蹄疫病毒:主要侵害偶蹄类动物,当人接触了染毒的动物或食用了被口蹄疫病毒污染的食品后,可感染该病毒而发病 猪水疱病毒:引起人畜共患性水疱病。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如带毒的猪肉、乳或被菜刀、案板、容器等污染的食品后即可感染 猪瘟病毒:未经适当处理的病猪肉及其副产品,出散播病原外,还能成为细菌性食物中毒 的原因 甲肝病毒:甲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用餐具、茶杯、牙具等, 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和其他排泄物 污染,往往可以引起甲爆发流行 疯牛病毒:传染途径主要是受孕母牛通过胎盘传染给犊牛和食用染病动物肉加工成的饲料这两种传染途径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染源为病人和带毒者,病毒可随粪便排出,污染饮水食物经口感染 16、霉菌、霉菌毒素的概念与卫生学意义 霉菌:真菌的一部分,是丝状真菌的统称 卫生学意义:①霉菌污染食品可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甚至不能食用。每年全世界平均至少有2%的粮食因为霉变而不能食用。②霉菌如在食品或饲料中产毒可引起人畜霉菌毒素中毒 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

食品检验工试题库附答案

食品检验检疫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 1、我国电力的标准频率是( D )Hz。 A、220 B、110 C、60 D、50 2、标准是对(D )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A、单一 B、复杂性 C、综合性 D、重复性 3、实验室安全守则中规定,严格任何(B )入口或接触伤口,不能用(B )代替餐具。 A、食品,烧杯 B、药品,玻璃仪器 C、药品,烧杯 D、食品,玻璃仪器 4、若样品中脂肪含量超过10%,需用( C )提取3次。 A、酒精 B、丙酮 C、石油醚 D、CCl4 5、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B )。 A、0.1ml B、0.01ml C、1ml D、0.02ml 6、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7、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A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 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 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8、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B )。 1 / 24 A、CH4 B、CHCl3 C、CH2Cl2 D、CH3Cl 9、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D )。 A、碘水溶液 B、碘化钾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0、仪器中的光源基本功能是(C) A、发光 B、发热 C、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辐射 D、无很大的作用 1、预包装商品是销售前预先用包装材料或者包装容器将商品包装好,并有预先确定的(C )的商品。 A、使用方法; B、产品的性质; C、量值(或者数量) D、内容物种类 2、标注净含量为<Qn≤的产品净含量标注字符高度不得低于(B )mm A、2 B、3 C、4 D、6 3、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气体,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浓度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是(B )。 A、固定时间 B、死时间 C、保留时间 D、相对保留时间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答案

:考号:单位: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试卷 食品检验工(高级)技能考试试卷 试题一饮料中总抗坏血酸含量测定(60分) 说明(本题满分60分,完成时间90分钟) 考核容 一、操作步骤 试样吸光值的测定 1、用1ml移液管准确移取2.00ml经过预先制备的总抗坏血酸试样(相当饮料样品20.0g),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2、用25ml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上述溶液至250ml锥形瓶中,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异去最初3ml滤液。用10ml量筒取10ml此氧化提取液放入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 20g/L硫脲溶液,混匀。 3、于三个试管中各加入4ml上述溶液,并在各试管中各加入1.0ml 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50℃以下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h。 4、1h后,取出三支试管放入冰水中,逐滴向每一试管加入5ml 85%硫酸,边加边摇动试管(需1min以上),取出放在室温10min后比色测定。 5、用1cm 比色杯,以空白水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定吸光值A。注意:空白水组成:在一支试管中加入4ml上述2、步骤稀释液,1.0ml 20g/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5ml85%硫酸,禁止保温、加热。 标准曲线的绘制 6、用量筒移取50.00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1mg/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 7、用10ml量筒量取10ml上述滤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5.0硫脲溶液,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混匀。此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浓度为20μg/ml 。 8、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10、20、25、40、50、60ml上述标准使用液,分别放入7个100ml容量瓶中, 用10g/L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抗坏血酸标准稀释液浓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 。 9、分别取7个100ml容量瓶中的各4ml上述稀释液放入7个试管中,以下操作步骤同步骤3、以及4、5点,进行比色。注意:空白水调零点可用上述5、的空白水。 10、用实验室电脑桌面上的《cvxpt32.exe》作图,并保存图片在桌面上的《考试Word文档》上。注意:在序号后写上考生、考号再Copy图片和回归方程在下面。 结果计算: C×V

食品检验工高级试题库及答案精编版

食品检验工高级试题库 及答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食品检验工(高级)试题库 知识要求试题 一、判断题(是画√,非画×) 1.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可直接配制而不用标定。() 2.一个样品经过10次以上的测试,可以去掉一个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求平均值() 3.由于仪器设备缺陷,操作者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及环境等的影响均可引起系统误差。() 4.滴定管读数时,应双手持管,保持与地面垂直。() 5.用已知准确含量的标准样品代替试样,按照样品的分析步骤和条件进行分 析的试验叫做对照试验()6.称取某样品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结果报告为(质量分数)是合理的() 7.为了使滴定分析时产生的误差小于%,滴定时标准溶液的用量应大于20mL。() 8.将HCI标准溶液装人滴定管前,没有用该HCI标准溶液荡洗,对分析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9.标定Na 2S 2 3 溶液最常用的基准物是K 2 Cr 2 7。 () 标准溶液通常采用标定法配制。() 1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通常用直接配制法配制。() 12.用Na 2C 2 4 基准物标定KmnO 4 溶液时,应将溶液加热至75~85℃后,再进行滴 定。() 13.所有物质的标准溶液都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14.用基准物质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一般要选用摩尔质量较小的基准物质() 15.用标准溶液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能小于20mL() 16.已标定过的KmnO 4 标准溶液应贮存于白色磨口瓶中。() 标准溶液应储存于橡胶塞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在瓶口还应设有碱-石灰干燥 管,以防放出溶液时吸入CO 2 。() 的计算结果应表示为。() 19.在多次平行测定样品时,若发现某个数据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计算时就应将此数据立即舍去。() 20.记录原始数据时,要想修改错误数字,应在原数字上画一条横线表示消除,并由修改人签注。() 21.检验报告单可以由进修及代培人员填写但必须有指导人员或室负责人的同意和签字,检验结果才能生效。() 2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是一种良好的定性定量尹分析方法。() 2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24.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阳性杆菌,无芽袍无荚膜,多数有动力,周生鞭毛。() 25.志贺氏菌的形态特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抱、无荚膜、无鞭毛、运动、有菌毛。()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 1按照GB 4789.2-2016菌落总数测定进行液体样品测定时,若两个接种原液的样品的培养皿中均无菌落出现,则应报告()CFU/ml。 A、0 B、<1 C、<10 D、<1×稀释倍数 正确答案:B 2在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用做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是() A、粪链球菌 B、大肠菌群 C、沙门氏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B 3()发酵利用试验在微生物法检验食品中大肠菌群上有重要意义。 A、葡萄糖 B、乳糖 C、麦芽糖 D、甘露醇 正确答案:B 4在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用做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是() A、粪链球菌 B、大肠菌群 C、沙门氏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B 5大肠菌群MPN计数法中,在LST肉汤管中的培养时间是() A、24~48h B、24~36h C、36~48h

D、48h±2h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5题,50.0分) 1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三项 A、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大肠杆菌 D、致病菌 正确答案:ABD 2以下关于菌落总数检验错误的是() A、活菌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 B、活菌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200~500之间的稀释度 C、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培养是48h D、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培养是24h 正确答案:BD 3以下关于大肠菌群检测说法错误的是() A、MPN法是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B、MPN法中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20min C、初发酵实验中,培养24±2h未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 D、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正确答案:BC 4空气中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方法有()。 A、直接沉降法 B、过滤法 C、气流撞击法 D、通风法 正确答案:ABC 5菌落总数测定时需要注意哪些误差?() A、菌落计数误差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图

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流程 一、流程图

二、引用依据: 《食品卫生标准》 三、关键项描述: 1 准备: 1.1人员交通工具准备:通知科室食品监测组人员,并与检验科、质控室、办公室做好沟通。 1.2.设备准备: 散装食品采样箱:口罩、帽子、无菌台布、无菌乳胶手套、记号笔、签字笔、镊子、75%酒精、火柴、酒精灯、无菌袋、无菌广口瓶,冷藏包。定型包装食品采样可携带盛放食品用的纸箱。 1.3 工作表格 样品采集记录单、根据任务量大小,考虑携带数量。 2 确定采样地点、种类、数量和检测项目 2.1样品来源 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抽(采)样方案,样品来源一般为以下几个方面:经常性卫生监测及上级领导临时布置的监测;卫生许可审核中采集的样品;可疑不合格样品及可疑受到污染的样品;追索突发事故原因的样品;客户委托样品的检测。 2.2采集数量 2.2.1即食类预包装食品,非即食类预包装食品: 原包装小于500克的固态食品或小于500毫升的液态食品,取相

同批次的最小零售原包装;单件包装在250克(毫升)以上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各为三件包装(不得少于六个);单件包装在100克~250克(毫升)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各为六件包装,(不得少于10个);单件包装在100克(毫升)以下的小包装食品,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需要量按散装或大件包装食品折算。 2.2.2散装食品或现场制作食品 根据不同食品的种类和状态及相应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检验单位,用无菌抽(采)样器现场采集5倍或以上检验单位的样品,放入无菌抽(采)样容器内, 抽(采)样总量应满足微生物指标检验的要求。即理化检验每件样品量为1.5千克(升),分成三份;微生物检验每件样品量为0.75千克(升),分成三份。 2.2常见样品种类、检测项目 见附件1。 3 现场采样 3.1 采样原则 抽(采)样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集样品,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抽(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客观性。不能随意的采样;抽(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对样品来源中前两项样品应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注意去其代表性;对于其后两项的样品应选择典型样品,提高阳性检出率。感官不合格产品不必进行理化检验,直接判为不合格产品。应采集同一

(完整版)食品检验工(中级)试题精选(3)

一、判断题(共计15分,每小题1.5分,正确的在()内打“∨”,不正确的在()内打“×”)。 1、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进行检验评价的方法。() 2、可溶性的游离态单糖和低聚糖总称糖类,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3、普通酸度计通电后可立即开始测量。() 4、消毒就是消除有毒的化学物质。() 5、有机磷农药检测主要用气相色谱法,重金属检测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6、食品中水分检测最准确的方法是重量法() 7、QS认证主要关心农产品市场准入,它涉及到所有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 8、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是致病菌() 9、测定牛乳中灰分含量时,坩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2mg。() 10、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光源灯亮时就一定有单色光。() 二、选择题(共计30分,每小题2分,每题有四个答案,请将你认为其中唯一的一个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内。 1、食品生物污染主要是()及其毒素的病毒的污染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生物 2、GAP代表良好()规范。 A.农业 B.操作 C.卫生 D.技术 3. ( )属于易挥发液体样品。 A.发烟硫酸 B.工业硫酸 C.硫酸溶液 D.水 4.我国现行的统一试剂规定等级和符号对应正确的是( )。 A. 优级纯G.R. B.分析纯 C.R. C.化学纯B.R. D.医用级C.R. 5.碳水化合物是由(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统称为糖类。 (1) 氮、氢、氧。(2)碳、氢、氮。(3) 碳、氢、氧。 6.显微镜使用完毕后,油镜介质可用( )擦净。 A.纱布 B.绸布 C.擦镜纸 D.吸水纸 7.能准确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试剂瓶 B.刻度烧杯 C.吸量管 D.量筒 8.滴定分析可分为以下四类,正确的是( )。 A.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法、络合滴定法 B.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称量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C.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D.酸碱滴定法、称量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9. 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性是( )。 A.发酵乳糖、产酸、不产气 B.不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C.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D.发酵乳糖、不产酸、不产气 10.测定菌落总数时采用的培养基是( ). A.EMB琼脂 B.营养琼脂 C.B-P琼脂,; D.三糖铁琼脂 11.烧开水是一种( )措施。 A.防腐 B.消毒 C.灭菌 D.致死 12. 紫外灯照射是( )措施。 A.防腐 B.消毒 C.灭菌 D.以上都错

中级食品检验工试题库与答案

中级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试题(一) 一、选择题 1. 我国电力的标准频率是( )Hz。 (A)220 (B)110 (C)60 (D)50 2.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 (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 (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3. 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 (A)CH4 (B)CHCl3 (C)CH2Cl2 (D)CH3Cl 4. 原子是由( )和电子所构成的。 (A)原子核 (B)质子(C)中子 (D)质子、中子和正电荷 5. 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 (A)碘水溶液 (B)碘化钾溶液(C)硝酸银溶液 (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6.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 )。 (A)乙醇 (B)甲醛 (C)甲醇 (D)丙酮 7. 下列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是( )。 (A)加入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B)在BaSO4沉淀中加入KNO3 (C)在CaC2O4沉淀中加入盐酸 (D)在AgCl沉淀中加入H+ 8. 强电解质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 )。 (A)强电解质是导体 (B)水能导电 (C)强电解质睡溶液有正 (D)强电解质水溶液有自由电子 9. 下面的( )项为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推荐标注内容。 (A)产品标准号 (B)批号 (C)配料表 (D)保质期或保存期 10. 下列试剂在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过程中未采用的是( )。 (A)乙醚 (B)氯化钠 (C)无水亚硫酸钠 (D)无水乙醇 11. 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号 (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12. 双二硫腙光度法测Pb,选用波长为( )。 (A)510nm (B)440nm (C)660nm (D)540nm 13. 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 )不发生显著改变。 (A)PK酸值 (B)浓度 (C)缓冲容 (D)pH值 14. 食品卫生检验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为使接种室达到无菌状态,一般采用()方法是正确的。 (A)30W紫外线灯开启1h 后关灯操作 (B)30W紫外线灯开启隔夜,关灯操作 (C)在紫外线灯开启下操作 (D)开启紫外线灯1h后关灯在酒精灯下操作 15. 在检验肠道细菌时应将培养物置()培养。 (A)28 ℃ (B)25℃ (C)36±1℃ (D)45℃ 16. 实验中出现的可疑值(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值),若不是由明显过失造成,就需根据( )决定取舍。 (A)结果的一致性 (B)是否符合误差要求 (C)偶然误差分布规律 (D)化验员的经验 17. 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预热20min (B)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针指“0” (C)选择工作波长 (D)调节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至透光100% 18. 万分之一天平称取100mg(不含100mg)以下样品时,为( )位有效数字。 (A)四 (B)三 (C)二 (D)一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菌落总数的数值是指()。 a.整个样品的细菌总数 b. 整个样品表面的细菌总数 c. 1g(1mL)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d. 1g(1mL)样品中的活菌总数 1. A. 1g(1mL)样品中的活菌总数 2. 3. 4. 2、通过肉、乳对食用者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引发肝癌的真菌毒素是()。 1.桔青霉素 2.黄曲霉素 3.黄绿青霉素 4.展青霉素 3、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37℃、24h能发酵乳糖、()、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1.产气不产酸 2.产酸产气 3.产酸不产气 4、猪肉黄脂与黄疸的鉴别方法之一采用的试剂是()。 1.氢氧化钠-乙醚 2.乙醇-氢氧化镁

5、肉新鲜度检验的方法包括实验室检验和()。 1.感官检查 2.病理学检查 6、菌落总数的数值是指()。 1.整个样品的细菌总数 2.1g(1mL)样品中的活菌总数 3.1g(1mL)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7、鲜蛋贮存时间越长,其比重则()。 1.越大 2.无变化 3.越小 8、日本的“水俣病”是由于食用了严重污染()的鱼类而发生的。 1.镉 2.甲基汞 3.铅 4.砷 9、 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在()、()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1.37℃、44h 2.37℃、24h 3.20℃、44h

10、 乳的滴定酸度是以酚酞为指示液,用0.1000 mol/L()标准溶液滴定100 g 牛乳试样至终点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经计算确定试样的酸度。 1.氢氧化钠 2.盐酸 3.氧化镁 11、 猪宰后检验中必须剖检的淋巴结是下颌淋巴结、肩前淋巴结或颈浅背侧淋巴结 腹股沟浅淋巴结或乳房淋巴结、髂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肝门淋巴结和 ()。 1.支气管淋巴结 2.腘淋巴结 3.颈深后淋巴结 12、 猪屠宰后进行横膈膜肌脚采样检验,其目的是检查猪肉中有无()。 1.弓形虫 2.肉孢子虫 3.旋毛虫 13、日本的“水俣病”是由于食用了严重污染__________的鱼类而发生的。 a. 镉 b. 甲基汞

职业技能考证 食品检验工理论试题

食品检验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80分) 1. 个别测定值与多次测定的算数平均值之间的差值称为………………………………()A相对误差B相对偏差C绝对偏差D绝对误差 2. 在以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为基准物标定NaOH溶液时,下列仪器中需用操作溶液淋洗三次的是………………………………………………………………………………()A滴定管B容量瓶C移液管D锥形瓶 3. 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小于0.1%,滴定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为…() A ≤10mL B 10-15mL C 20-30mL D 15-20mL 4. pH=11.20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 四位 B 三位 C 二位 D 任意位 5.为了使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称取样品的最低质量应……………………( ) A 小于0.1g B 在0.1-0.2g之间 C 大于0.2g D 任意称取 6. 12.26+ 7.21+2.1341三位数相加,由计算器所得结果为21.6041,应修约为……………() A 21 B 21.6 C 21.60 D 21.604 7. 测定果汁饮料中果汁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0.3853g,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A 36% B 36.41% C 36.4% D 36.4131% 8. 用无水Na2CO3来标定0.1mol/L HCl溶液,宜称取Na2CO3为…()(M= 105.99g/mol) A 0.5-1 g B 0.05-0.1g C 1-2g D 0.15-0.2g 9.用直接法配制0.1mol/L NaCl标准溶液正确的是…………()(M= 58.44g/mol) A 称取基准NaCl 5.844g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B 称取5.9g基准NaCl溶于水,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搅拌 C 称取5.8440g基准NaCl溶于水,移入1L烧杯中,稀释搅拌 D 称取5.9g基准NaCl溶于水,移入1L烧杯中,稀释搅拌 10. 某人根据置信度为95%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如下报告,合理的是………( ) A(25.48±0.1)% B(25.48±0.135)% C(25.48±0.1348)% D(25.48±0.13)% 11. 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降至管尖后,应等待………………………()以上 A 5s B 10s C 15s D 20s 12. EDTA直接法进行配位滴定时,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金属指示剂-被测金属配合物颜色 B 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 EDTA-被测定金属配合物的颜色D上述A与C 的混合色 13. 下面滴定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棕色碱式滴定管盛I2标准液 B 滴至终点时,用洗瓶冲洗锥型瓶内壁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思考题-答案版

食品检验工中级理论知识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 中。)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 中。) 1.乳糖胆盐发酵液配制时,高压灭菌温度是()。 A、160℃ B、121℃ C、100℃ D、115℃ 2.伊红美蓝琼脂成分不包括()。 A、碳酸氢钠 B、磷酸氢二钾 C、伊红 D、美蓝 3.三糖铁琼脂成分不包括(A)。 A、盐酸 B、硫代硫酸钠 C、蒸馏水 D、酚红 4.缓冲蛋白胨水需要高压灭菌温度是()。 A、160℃ B、115℃ C、100℃ D、121℃5.Baird-Parker氏培养基成分不包括()。 A、氯化钠 B、氯化锂 C、琼脂 D、蒸馏水 6.血琼脂平板接种后的培养温度是()。 A、65℃ B、55℃ C、45℃ D、35℃ 7.较常用的菌种保藏法是()。 A、接种植物 B、土壤掩埋 C、血平板保藏 D、液氮超低温保藏 8.下列哪项对于菌落总数的稀释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菌落总数的稀释过程中,用1 毫升未灭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毫升,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毫升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充分混匀后得到的是1:100的稀释液 B、菌落总数的稀释过程中,用1 毫升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毫升,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毫升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充分混匀后得到的是1:100的稀释液 C、菌落总数的稀释过程中,用1 毫升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毫升,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毫升稀释液的试管中,充分混匀后得到的是1:10的稀释液 D、菌落总数的稀释过程中,用1 毫升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0样品匀液1 毫升,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毫升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充分混匀后得到的是1:1000的稀释液 9.菌落总数10-1稀释度的结果为0、0,10-2稀释度的结果为0、0,10-3稀释度的结果为0、0,则其结果为( )。 A、<1 B、<100 C、<1000 D、<10 10.下列选项中对于大肠菌群检验程序叙述正确的是()。 A、检样稀释——乳糖发酵试验——证实试验——报告 B、检样稀释——分离培养——证实试验——报告 C、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报告 D、检样稀释——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报告 11.下列选项中对于菌落总数测定中选取正确的菌落范围是()。 A、1~150 cfu B、10~150 cfu C、30~300 cfu D、10~300 cfu 12.下列选项中对于大肠菌群计数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每个稀释度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报告每100毫升(g)大肠菌群的MPN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