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通用航空大事记(2001-2008)

中国通用航空大事记(2001-2008)

 5月,为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加强西北地区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经国家民航局批准,新疆通航公司与西北航空公司本着平等合作、共同开发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在西安签订了“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参股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协议书”。

6月,中国派队参加第二届世界航空运动会,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将派出57人的代表团,这是中国第二次参加世界航空运动会。

6月,内蒙锡林郭勒盟遭受严重的蝗灾,民航局华北管理局为落实温家宝副总理的指示和民航局1355号电报要求,由马晓文副局长带队组成检查组检查灭蝗工作,参加任务的有冀华航空公司、黑龙江通用航空公司、鹤翔通用航空公司、荆门通用航空公司。

7月13日至16日,经国家体育总局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批准,在四川省广汉市由国际航空联合会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共同主办“四川广汉三星堆国际特技飞行表演活动”,国内除了超轻型飞机、“初教六”特技飞行表演队外,动力伞、热气球和飞机跳伞也来加盟,节目丰富多彩。

7月22日,民航局副局长鲍培德一行在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副局长任积东的陪同下,到新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调研检查工作。

6至8月,我国东亚飞蝗在发生范围和发生程度上均超过了2000年,共有9家通用航空公司的27架飞机投入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灭蝗作业。飞机灭蝗作业已于8月25日全部结束,累计飞行作业1463小时,防治面积近93.3万公顷,保证了飞机灭蝗作业任务安全顺利的完成。(中国通用航空50年)

8月9日,哈尔滨,运十二飞机的又一新型别—运十二E型飞机,历经一年多的设计、试验,满载着哈飞航空人勤劳、奋进的汗水,首次升空,运十二E型飞机是哈飞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计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委及中航第二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市场需求,为满足西部高温高原地区使用要求,在运十二Ⅳ型飞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新一代支线、通用飞机。

8月12日至14日,东北地区航空护林合同签订会在青岛召开。林业、民航、空军各管理办,通用公司及保障单位参加会议。会议落实各类航空护林飞机、直升机38架,其中民航系统33架,军航系统5架,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的15个基地、45条航线上执行巡逻、机降、灭火、空投、空运、急救等任务,计划飞行1935小时。

8月,温州市直升机航空项目自1996年12月提出后,经历了三次选址和漫长的申报和审批过程,现已获得民航华东管理局的批复。罗孚直升机起降点获准立项建设,目前,由于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难点

和相关因素,因此更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协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8月15日,首架欧洲直升机公司生产的蜂鸟EC120B直升机落户北京首都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首都通航成立与发展的近两年时间,填补了首都北京国际化大都市没有直升机空中服务的空白。

8月15日,民航局副局长杨元元一行到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调研检查工作,在座谈会上杨元元副局长表示,民航局将不断加大对进一步发展通用航空事业支持的力度,并制定一些切合实际,有利于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政策和规章,促使通用航空事业能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8月3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102号《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修订〈通用航空企业审批管理规定〉(CCAR-135LR)的决定》已经二OO一年八月三十一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站)

9月初,武汉东湖发生超轻型飞机非法飞行致一名游客死亡事件后,民航局下发了《关于查处、取缔违法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紧急通知》,各管理局和省(市、区)局,立即组织进行清查工作,到“十一”前,共查处开展非法飞行航空俱乐部和公司21家,查处到开展非法飞行的航空器和航空运动器材54架(套),打击违法、非法飞行的嚣张气焰,为清理整顿通用航空市场打下基础。(中国通用航空50年)

11月,为规范通用航空生产管理,解决通用航空生产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保证通用航空安全运行,民航华北管理局在北京召开民航华北地区通用航空生产管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针对通用航空调机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按局领导的要求,依据民航规章及华北的实际制定了《华北通用航空生产管理(暂行)规定》。

11月,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的新形式,推进通用航空优势企业的联合,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与北方航空公司黑龙江通用航空公司开展了资产置换整合工作。(中国通用航空50年)

12月3日至4日,东北管理局在沈阳召开了东北地区通用航空安全工作座谈会。讨论了《东北地区通用航空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

12月8日至15日,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在广东省阳江市举行,这项赛事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热气球赛。

12月10日,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CCAR—201)通过,规定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10号联合发布,并经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8月1日实施。首次规定了外商以合作经营方式投资公共航

空运输和从事公务飞行、空中游览的通用航空企业,必须取得中国法人资格。(民航局网站)

全年春秋两季航空护林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共有12家通用航空公司出动68架飞机、直升机,在20个航空护林基地、59条巡护航线上执行巡逻、机降灭火、化学灭火、空投、急救等任务,飞行近5300小时。(中国通用航空50年)

2001年底,我国正式开展运营的通用航空企业共有36家,已批准筹建的通用航空企业12家。(中国通用航空50年)

[返回顶部]2002年
1月5日,国内通用航空领域的龙头企业——中信海直收购了北方航空公司的黑龙江通航,这次购并让中信海直的资本之手直接伸进了公务机航空市场。(新华网)

3月13日,由民航局安技中心、中国民航航材总公司、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以及新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有关人员参加的Y5、Y5B型飞机加装防尘滤网项目试验目前在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进行。

3月18日,朝阳飞行大队圆满完成春季通用航空作业的飞行员训练任务,此次训练达到了熟练飞行、提高飞行员技术水平的目的,同时也为全年高质、高效、安全完成通航作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月10日,由东方通用航空公司投资兴建的开发区机场—滨海通用机场落成开航,天津市领导、天津滨海新区领导、中外油公司及相关单位领导到会祝贺并为开航剪彩。滨海通用机场的启用,标志着天津开发区向国际现代区域迈进了一大步。

6月,由民航飞行学院组建四川三星通用航空公司成立。(中国通用航空50年)

6月,正常护林期结束后,又发生了内蒙古雷击森林火灾,按总局领导的指示要求,积极协调,民航局和东北地区管理局做好积极调用直升机的准备工作,保证了航空护林灭火任务的完成,国家林业局为此给民航局发来了感谢信。(中国通用航空50年)

8月,四川三星通用航空公司与国家气象局使用夏延飞机合作开展人工降水作业。(中国通用航空50年)

10月30日至11月2日,由中信海直一架海豚直升机航拍的,中央电视台精心制作的为党“十六大”召开献礼的电视系列片《千秋伟业》在中央一台连续播出,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

11月,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经空军司令部批准成立的。大高航空城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中国冬枣之乡-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境内。(山东新闻网)

全年春秋两季航空护林东北地区、西南林区,共有12家通用航空公司出动68架飞机、直升机,在20个航空护林基地、59条巡护航线上执行巡逻、机降灭火、化学灭火、空投、

急救等任务,飞行近5800小时。(中国通用航空50年)

2002年底,我国正式开展运营的通用航空企业共有39家,已批准筹建的通用航空企业13家。(中国通用航空50年)

[返回顶部]2003年
1月8日,中信海直与中国航空总公司签订《合资组建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同和章程,中信通航的筹建并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批准。(中国民航信息网)

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批准了《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该条例将于2003年5月1日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这样的条例,该条例的发布和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对于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我国空域资源,保证通用航空飞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信海直荣获中国民航局颁发的2002年度“航空安全金鸥杯”。这是中信海洋直升机公司首次获此殊荣。

3月26日,中飞通用航空公司承担的国家863重点工程项目—国产高光谱扫描仪首次运用于秦始皇陵考古研究的航空遥感任务在陕西临潼圆满完成,填补了中国航空遥感史上的空白。

4月,2003年4月18日是中飞通用航空公司连续安全飞行10周年的纪念日,鉴于中飞通用航空公司在保障航空安全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中国民用航空局研究决定,授予中飞通用航空公司“安全飞行先进单位”称号。

4月15日,民航华北管理局宣传贯彻《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认为,要以贯彻《条例》为契机在各单位掀起学习规章、执行规章的热潮。最终达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生产,建立通用航空良好运营管理秩序。

6月,为落实民航局杨元元局长对通用航空安全工作的指示,民航局和民航管理地区管理局开展了通用航空安全大检查,刘绍勇副局长率队深入东北航空通航作业基地进行安全检查,并在东北通用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7月,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二十周年。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83年组建的“兵团航空服务队”及其后改建的“新疆通用航空公司”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缩影。

8月,南航珠海直升机公司通过了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中国民航同时通过“双认证”的首家通用航空公司。

9月16日,中波通用航空合作研讨会在波兰驻华大使馆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波兰使馆经济贸易处邀请中方有关政

府部门和部分通航企业参加。

10月18日,由中信海直执管国家海洋局首架海监直升机—Z9型直升机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海洋海空立体综合管理跨越的新的一步。

10月26日上午10时26分,我国首次按国家民航适航条例CCAR-23部进行设计和适航取证,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飞机——“小鹰”-500,在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机场成功进行了首次升空飞行。“小鹰”-500的首飞成功,填补了我国通用航空4~5座轻型多用途飞机的空白,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活塞式中、高档私人商务机。经考评该机的综合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机型先进水平,可完全替代进口机型。(民航资源网)

11月6日,新疆建设兵团与南航集团新疆通用航空公司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签约仪式。增资扩股后的新通航将为中国西部经济腾飞,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返回顶部]2004年
4月20日,浙江东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运行合格审定工作正式启动。为规范通用航空飞行管理,提高安全运行水平,民航局、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根据新发布的中国民航CCAR—91部《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确定由民航浙江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对浙江东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实施运行合格审定工作。

4月26日至29日,民航局副局长李军对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通用航空安全及发展进行检查调研。调研期间,李军副局长表示,民航局和地区管理局将继续大力支持通用航空发展,抓紧研究解决通航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同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通用航空的宣传,积极培育通用航空市场。

5月24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要客部联合美国世兴公司主办的2004年通用航空商务交流研讨会在京瑞大厦举行。100余名中外通用航空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厂商代表和航空营运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一个通用航空的商务交流平台,为投资者提供通航投资机会的交流活动。《中国民航报》

6月30日,中信海直参加交通部举行的港口设施与船舶保安演习,这次演习主要是检验我国履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规则)的准备情况以及全面履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赋予的海上保安的义务,表明我国政府反对恐怖主义的决心。

10月12日,《非经营性通用航空登记管理规定》(CCAR-285)已经2004年10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4年11月12日起施行。(民航局官网)

中国民用航空局令 第133号,《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已经2004年10月1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2日起施行。(民航局官网)

10月25日,由中信海直执管的“中国海监B—7112号”直升机和哈尔滨飞龙公司的一架直升机随着“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起航,共同担负这次南极考察直升机飞行任务。

[返回顶部]2005年
2月25日,民航局正式下发了民航局通筹〔2005〕002号《筹建认可通知书》。拟筹建江苏华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江苏华宇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网站)

3月16日至18日,中国通用航空商务交流会在西安开幕,此次交流会由首都机场要客部、金鹿公务机公司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通用航空运营商与中国的航空人士面对面的坐在一起,交流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旨在促进中国通用航空业迅速而平稳的发展。(中国通用航空商务交流会官网)

6月滨州大高通用航空城有限责任公司与奥地利钻石飞机制造公司合资成立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DA40型钻石系列轻型飞机。经过3年多建设,滨奥公司已完成投资3亿余元,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通用飞机生产厂房,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技术水平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大众网)

9月,首批公安部空中警务机务工程人员培训在中国民航大学通用航空研究中心开课,公安部空中警务培训基地也将在中国民航学院设立。

9月9日,随着当天的最后一架次飞行任务的结束,标志着东方通用航空公司实现了安全飞行20周年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标志着该公司继安全飞行15周年以来继续保持了我国通用航空最长的飞行安全记录。(人民网)

9月16日,重庆市政府会议大厅,唐继龙从西南航空管理局手中接过三峡通用航空公司“经营许可证”。 作为民资申办国内通用航空公司的第一人,这是唐继龙梦寐以求的时刻,这个梦他做了9年,唐的梦终于揭幕开演,并且为时不晚,9年的纷纷扰扰,悲悲喜喜,终可付之一笑。(21世纪经济报道)

[返回顶部]2006年
3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刘大响3月12日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十一五’规划将发展通用飞机、直升机列入高技术产业工程重大专项之中,必将使我国的航空工业和全体国民从中受益。”“通用航空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开辟出广阔的投资领域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5月28日至30日,在中国山东滨州举行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盛会——首届“中国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 本届博览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中国

民用航空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国际商会供销合作行业商会、滨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光明网)

5月29日,首届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国际论坛在山东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探讨研究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是我国通用航空重建55年来首次举办的盛会,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深远的历史意义。

5月29日,中信海直通过CCAR—91部运行合格审定,这标志着中信海直已经具备了作为一家独立航空承运人进入商业非运输航空的资格,也标志着该公司运行管理工作开始迈上一个新台阶。

6月2日,民航局以东北地区管理局为主会场,召开民航通用航空安全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是在近期国内通航安全形势严峻,5月份连续发生两起通航严重飞行事件的背景下召开的,中心议题是通报分析国内通航安全形势,并对下一步通航安全工作做出部署。各地区管理局领导干部和国内通航企业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

10月26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中国通用航空历史进程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刻,是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全体同仁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通用航空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通用航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返回顶部]2007年
3月15日,通用航空发展专题研讨会召开。王顺昌副局长在研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民航各级管理部门和通用航空业内广大员工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密切配合,开拓进取,努力开创通用航空发展新局面。

3月27日,通航委员会第一次常务委员会在石家庄召开。

4月7日至11日,“第二届海峡两岸通用航空交流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加强海峡两岸通用航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两岸通用航空发展。

4月19日至20日,第一届中国通用航空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长富宫举行。来自国内外通用航空业的管理层、行业协会、通航企业的代表15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内外官员、专家、企业高层对国内外通用航空业现状与发展情况作了精彩演讲。他们演讲的核心观点就是尽管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搜狐网)

5月,为保障2008年奥运会顺利进行,北京市政府按照奥运组委会统一部署,组建奥运保安直升机飞行队。奥运会结束后该直升机飞行队则将担负其北京空中巡逻之责任。

6月5日,中信海直参与了在秦皇岛海域举行的,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陆空立体航上

溢油应急演习。

7月30日,人保财险河南分公司与中航协通用航空委员会在郑州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是两个行业发挥各自优势,实施强强联合的重要措施,它将更加有效地服务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

10月26日至27日,在西安举办“2007中国通用航空大会”。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腾飞、远航,为有志于中国通用航空产业的投资与合作的企业和各界人士搭建一座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在陕西省西安市政府的支持下,联合中国航空学会举办中国通用航空大会。(中国通用航空大会官网)

10月8日至17日,为改进和加强我国民航通用航空的安全监管工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政策、法规层面扶植和促进我国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健一行8人于2007年赴美国华盛顿及阿拉斯加就美国通用航空发展及安全监管情况进行了考察。与美国通用航空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美国通用航空的安全监管及行业保障体系情况作了较全面的了解。考察后考察组向局领导提交了“关于美国通用航空安全考察情况的报告”。(中国民航报)

11月6日,中国通用航空商务交流会在京举行。此次交流会由首都空港贵宾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与美国世兴公司主办,首都机场公务机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中国民航报 )

12月,民航局下发了《民航东北地区通用航空政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在民航东北地区开展通用航空政策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民航局将制定新的通用航空发展政策。

[返回顶部]2008年
1月31日下午,首架直升机投入冰雪救灾行列,执行专题新闻报道航拍任务。(中国江苏网)

2月12日起,一架标有“浙电抢险特巡”字样的直升机开始对浙江电网一些受灾线路进行特别巡视,这是浙江首次采用直升机巡线的方式排查电网冰雪灾情。(新华网)

2月17日,一架直升机在广东省乐昌市云岩镇对遭受冰雪灾害的±500千伏江城输电线路的灾后重建情况进行巡查。江城输电线路的铁塔多位于深山老林中,那里的积雪覆冰尚未融化,人工巡查的难度很大。(新华网)

3月12日上午,位于蒲城境内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评审会议在蒲城召开。到会专家及领导认真审议,一致认为,由城市建设研究院西安分院编制的通用航空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翔实,成果规范,指导思想明确,方案基本合理,同意通过评审。规划方案评审的通过,标志着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的建设进入了

一个新阶段。该园区将是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特色显著、最具竞争力及世界知名的通用航空专业园区。(蒲城商务网)

4月24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欧盟VEATAL计划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清华大学与中国宇航学会协办的“2008年北京国际飞艇会议”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飞艇在应急救援及民事和军事工程中的应用”。(清华新闻网)

5月14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决定调用直升机赶赴灾区救援,民航局指示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发布明传电报,在全国连夜调动6家通用航空公司的30架直升机,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同时,民航局成立了民用直升机抗震救灾飞行指挥部,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领导下,统一负责管理调用的民用直升机。(新华网)

5月15日,亚洲最大直升机中国昌飞直-8 加入抗震救灾支援行列。(中国江西新闻网)

5月17日,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米-26从黑龙江作业现场辗转飞抵广汉,用于执行救灾物资空投和灾区伤员运输任务。(民航局网站)

5月20日16时25分,中国民航使用米--26直升机将110名灾民从绵竹市清平乡空运至广汉。该直升机是中国民航投入灾区执行救援任务的34架直升机中载运量最大的直升机,一次能运120人,是普通直升机的5~6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民航局网站)

5月22日,民航局向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办、各航空公司、各机场公司、学院、局属各企事业单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下发明传电报,表彰在前一阶段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通用航空单位:新疆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四川三星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贵州双阳通用航空公司、武汉直升机有限公司、海南亚太通用航空公司、河南蓝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湖北楚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荆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荆州同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通用航空企业以及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委员会。(民航局网站)

至6月1日,据民用直升机抗震救灾飞行指挥部的统计, 30架民用直升机共执行飞行救援任务608架次,运入各类救灾物资152.6吨,救援人员405人;从灾区接运出伤员和灾民1511人。此外,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治理工作中,米-26直升机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共执行33次任务,运送多台大型机械和物资,共计481吨。

直升机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创造了5个第一:第一个从空中抵达汶川、茂县、映秀、北川等重灾区;第一个将食品、药品等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第一个从灾区运回伤员;第一个搭载通信小分队飞抵

汶川;第一个将通信设备运抵灾区。(新华网)

6月19日,中国民航局召开全国通用航空安全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今年以来通用航空安全情况,李健副局长对全行业下一阶段通用航空安全工作提出五项要求。(民航局网站)

6月23-25日,2008年通用航空商务交流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有三项:—、建设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公务机保障能力。二、建设通用航空的应急救援能力以应突发性灾难的发生。三、让公务包机带动台湾海峡两岸直航。( 08通用航空商务交流会官方网站)

7月29日,中央电视台对奥运村进行了开村以来首次航拍。在奥运期间,央视启用9架直升机进行航拍。(新华网)

8月,中国航空二集团研制生产的直9型直升机、CA109直升机等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的多个领域广泛使用。其中直9型直升机将在奥运会期间在北京上空巡航,执行空中巡逻、事故救援以及空中巴士走廊试验飞行;CA109直升机将用于奥运航拍,并将作为北京市公安局警用直升机用于空中治安巡逻监控、交通疏导监控、空中指挥、对地支援和反恐处突等。(中国网)

10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简称“中航工业”)与天津市政府在滨海新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滨海新区打造中国直升机产业基地,建设中直公司总部基地、研发基地、产品总成基地和客户服务支持基地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网站)

10月22 日,在中国天津召开了成立中国通用航空协会第二次筹备工作会议。中国民航局政策法规司靳军号副主任,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协会魏振中秘书长,以及来自制造、运营、服务、保险各行业的单位共计 33 家,代表近 50 人参加了会议。(通用航空网)

11月3日,国家民航局副局长王昌顺在珠海航展上透露,民航局计划在广东和东北率先实行低空开放试点。目前正在加紧制订相关方案。

11月5日,中航集团下属的哈飞股份与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就Y12F飞机收购达成协议,签下了20架共价值8亿元人民币的Y12F飞机收购框架协议。紧接着,哈飞股份与英国GKN宇航公司签署了为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HTF7500发动机短舱的转包合同。按照合同,哈飞股份将从2011年至2028年为HTF7500发动机提供1450架份的短舱复合材料构件,合同总价值超过2亿美元。这是哈飞股份继4日与黑龙江的龙垦通用航空公司签下共价值4亿人民币的5架直15直升机之后,签下的又一大单。(ido社区网站)

12月3日,广西百色航站梧州基地的一架M-26航护直升机仅用2个小时就扑灭了贺州市姑婆山一处火场两条

700多米长的火线,显示了直升机在扑灭山火的巨大威力,以及森林航空消防空中灭火的实力和不可替代作用。这是广西首次使用大型直升机空中灭火。(民航资源网)

12月9日,民航局出台十项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行业平稳较快发展。其中涉及通用航空的内容是:“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在加快“十一五”建设项目,特别是中西部支线和西部干线机场建设项目的同时,提前实施一批具备条件的“十二五”项目。增加院校培训、科研项目及民航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投入。九、促进通用航空发展,扩大航空服务范围。以农林航空、紧急医疗救护以及短途客货邮等为主要服务对象,在东北和西部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兴建通用航空机场;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通用航空企业在上述地区使用小型航空器,从事短途客货邮业务,与干支线航空运输有效衔接,进一步增强航空运输网络的通达性;支持社会力量购买私用、自用航空器,简化引进、适航管理及登记程序,完善空域保障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促进公众对通用航空的消费。”(民航局网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