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非反应时范式:指不以反应时为因变量的其他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

1.刻板解释偏差(SEB)

刻板解释偏差是基于归因范式的内因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人们在面对与自己期望不一致的情境下会做出更多的解释行为,以试图使不一致得到合理解释。

一致与不一致情况下的解释偏差如果存在,就可以推断存在着内隐的刻板印象。 SEB问卷有25个题目,其中16个是SEB测题,其他9个是无关项目。每个题都只有半句的原因,留后半句让被试填写。16个SEB测题中,有一半是与靶子的刻板印象一致的测题,另一半是不一致的。

2.投射测验

即让被试根据一张模棱两可的照片或图片讲一个故事,或对一个抽象的刺激(如墨迹)进行联想性描述。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一)仪表的认知

(二)表情的认知

(1)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2)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

(3)眼神

(4)言语表情(speech expression)

二、对他人人格的认知

人格是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心理品质,而且看不见、摸不着,要通过人们的言谈举止去推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急难时刻见真情”

“利动小人心,义动君子心”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第三节社会认知偏差、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认知偏差

光环作用(Halo effect)

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

相似假定作用(similarity assumption)

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

类化原则(generalization)

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

积极偏见(positive prejudice)

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

举例:

在为各类文娱会演、演讲赛中评奖时,评委常遇到这个宽大效应的干扰:前面演出的节目,由于给了高分,以致于不得不提高后面所有节目的评分

隐含人格理论(recessive personality theory)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

首因效应(primary effect)和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新近感知到的信息对认知过程同样具有影响作用,能够改变已有印象并促进新印象形成。

卢钦斯的实验

实验设计:研究者设计了两段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活动的文字。一段称为E,一段称为I,研究者将两段文字分别作为E-I、I-E、只有E和只有I四种排列,让被试看完文字描述后在人格特质表上评

价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E段文字

吉姆与朋友们一起去上学、在阳光下取暖、在商店与熟人聊天、与

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

I段文字

吉姆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阴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等候买

东西、见到前天刚认识的女孩不打招呼。

实验条件及结果

条件被试的评定

E-I 78%的人认为吉姆友好热情

I-E 18%的人认为吉姆友好外向

只有E 95%的人认为吉姆友好外向

只有I 3%的人认为吉姆友好外向

后来卢钦斯改变了实验条件,其一是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其二是将E、I两段描述隔开呈现给被试。念完一段后花5分钟时间让被试作无关的工作,然后再将另一段呈现给被试。在这种条件下,大部分被试根据后面一段的描述去评价吉姆的特征。

标签效应

在认知所感知的信息中,其中某些信息会比其他信息对认知过程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能够左右和改变认知形成的整体印象,这类信息称作中心特征,其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即是“标签效应”。

刻板印象

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在经验累积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不同社会身份、地位、背景的人的各种看法、判断、推测和猜想。

印象——就是我们最初在遇到某一个人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形成的对别人的评价。

二、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一)一致性

(二)评价的中心性

奥斯古德(C.E.Osgood)等人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的形容词涉及三个基本范围,即评价(好—坏)、力量(强—弱)和活动(积极—消极)。

罗森伯格等人进一步对评价范围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人们是根据社会特性和智能特性

来评价他人的。

(三)中心特性作用

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

三、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一)平均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

(二)增加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

(三)对上述两种模式分析

安德森(N.Anderson)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支持平均模式的有力证据。

他曾经设想了一个加权平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性之外,还通过平均所有特性去形成一种综合的印象。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是指行动者透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试图操纵、控制知觉者对其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

琼斯和皮特曼将印象管理的行为成分分成五部分:

(1)逢迎

(2)模范

(3)威胁

(4)自我提升

(5)恳求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1.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代表人物:库利和米德

主要观点:

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观和别人对他的评价,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看待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相位,塑造良好印象。

2.自我表现论

代表人物:戈夫曼

主要观点:

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每个参与者都会通

过印象管理,使其参与者能够保住面子。

在交往过程中,个体不仅彼此向对方表现自我,还努力进行特殊的印

象处理。

把社会交往看成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个人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

3. 情景认同论

代表人物:亚历山大

主要观点:

?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

式。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自己最为恰当的最为满意的情景认同。

(三)印象管理的过程

1.印象管理的动机

(1)与个人目标的相关程度

(2)目标的价值

(3)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

(四)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自我表现是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

1.交往对象影响人的自我表现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2.交往的情境影响自我表现

3.参照群体认同

(五)印象管理的策略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1.“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door effect)

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

2.“门面”效应(the door-in-the-face effect)

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

讨好

琼斯提出了四套赢得他人喜欢的讨好策略:

1.恭维或抬举他人

2.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遵从别人

3.自我表现

4.给予好处(施惠)

恰当的自我表露

(六)印象管理的识别

认识他人时不仅要看其外表的言谈举止,更要注意诸如面部表情、声调及身体运动等非言语行为,它们是判断认知对象的真实情感、态度和动机的有力线索。

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F.Heder)的归因理论

他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B.Weiner)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即把原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但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琼斯和戴维斯认为推断行为原因的过程包括两个基本步骤。首先推断个体的行为是不是有意为之。其次,认知者要进一步确定究竟是活动者的哪些内部品质导致了行为的发生

三条基本原则:

社会赞许性原则

自由选择原则

自觉性原则

四、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或形态)。

凯利提出了探索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条原则:

一贯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

五、归因偏差(attribution warp)

(一)过高估计内在因素

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易作外在归因,而观察者对他人行为倾向易作内在归因。

(三)自我防御性归因

我们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工作或好品格等。

与此相反,对于自己的败绩往往从外在环境中寻找原因为自己开脱。

小结

1.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选择性、互动性、防御性、认知的完形特性等特征。

2.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采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明认知过程,社会认知的图式就是这种研究的成果之一。图式能帮助人们快速、经济地加工大量的信息,但图式也有缺点,在它的指导下,可能产生错误的解释、不正确的期望和僵化的行为模式。图式具有个体差异性。

3.社会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的动态过程。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两大方面:个人知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有很多因素影响社会认知,如认知者因素、认知情境因素和认知对象等。其中,认知者的认知偏差反映了社会认知的一个特性,有很强的规律性,也很难克服。

4.在社会认知活动中,一旦人们能够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属性作出判断也就形成了印象。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了印象形成的一些规则和基本模式。

5.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这种“归因”较多地涉及到了人们的情感和动机因素,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活动。所以它并不完全遵循逻辑规则,常会发生各种偏差。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第二节知觉他人、群体和自我 第三节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 高级过程 第四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 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印象的形成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3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种种现象的信息;(非社会性信息) 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里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社会性信息)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4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5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J.Bruner,1947)在“价值与需 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 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布鲁纳 6 实验材料:一套硬币,有1分、5分、 10分、25分、50分等种种大小不同的 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30个家庭贫富不同的10岁孩子。 实验程序: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 实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圆形大小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 社会知觉实验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7 社会知觉的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8 人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9 角色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0 人际关系的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1 群体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2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 第 1 页共1 页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社会心理学知识(4)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二、社会知觉的范围 1.面部表情 人是富有表情的动物。人的表情往往能反馈其身心状态。在诸种表情中,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物,它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习惯的部分。相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全人类有较高的一致性。面部表情以面部肌肉变化为标记。 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 “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传达许多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他人的情绪、态度、意向等。几乎人的全部体验尽在目光之中。 2.身段表情即姿势和体态,它可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其中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的。 3.言语表情 它不是指说话的内容,而是指说话时的音量、语调、节奏等特征。人们通过言语表情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其准确性往往与通过面部表情的判断一样。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个体将他人许多有意义的特征进行比较、概括与综合,形成一种总的印象。但这些特征的重要性不一样,有些处于知觉中心,有些则处于知觉的边缘。许多研究发现,热情还是冷漠在对他人人格知觉中,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特征;而文雅还是粗鲁则被认为是边缘特征。 研究表明,根据外表判断人格特征往往是不可*的。通过行为观察、分析生活史以及使用人格量表进行测查等手段可对他人人格的知觉较为全面和准确。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括自他关系认知,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他关系的认知,即他人与他人的关系。洋见本章第六节。 (四)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包括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这个领域叫归因。本节第三单元将专门讨论。 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

什么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特征

什么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特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什么是社会认知社会认知的特征》的内容,具体内容: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那么你对社会认知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社会认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那么你对社会认知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社会认知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志作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认知的过程既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又必须通过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和归纳)来进行。社会认知是个体行为的基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过程中作出各种裁决的结果。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

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人的表情以面部表情为最重要,此外身体的动作与姿态、说话的语调等也是属于人们表情范围之内的种种形式。 对他人性格 对他人性格的真正认识,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可能。但对他人性格的某些方面,在较短时期内也是可以认识到的。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道路,甚至是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都会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对性格认知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学的、客观的标准而相当困难。对人际关系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一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二为对他人与他人之间的认知。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经常表达的意见、表露的态度和情绪,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使得对人际关系认知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社会认知的特征 社会认知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认知选择性 人们是根据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 认知反应显著性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英文] social percepti on [编辑本段][名词解释] 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人为对象的知觉,有时又称作人际知觉。 [编辑本段]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信息;另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 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如果说后者是社会性信息,则前者为非社会性信息。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做社会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换句话说,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 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近年来,现代认知心理学介入社会心理学,出现了社会认知这个词,社会认知的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社会认 知的过程。 [编辑本段]社会认知的过程 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 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与刺激背景之间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 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气氛 很冷淡,你便有了这里的人很冷漠的印象。你总要去寻找一些与先前经验一致的信息,如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打水而没人告诉你等。其实,水房就在办公室的隔壁,而且门口有醒目的标牌 别人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才没告诉你。先前的经验使你忽略这些信息。先前经验容易使人得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整理)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杨文圣 一、社会事实 1、事实及其特点 苏联哲学家柯普宁把人们对“事实”的理解和运用概括为三类: (1)现象、事物和事件本身被称为事实; (2)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感觉和知觉被认为是事实; (3)事实也指我们想用它来论证或反驳某种东西的不容置辩的理论原理。 “事实乃是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事物(及其情况)为概念所接受,并由主体作出判断而被知觉的。事实乃是关于感性经验的一种知识形式。一般地说,所谓事实就是经验事实。”——彭漪涟《事实论》 “事实”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1)可靠性;(2)客观性;(3)理论附着性。 2、社会事实及其特点 一切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社会事实的价值特点——欧阳康《社会认识方法论》 (1)利益的分化和价值取向的冲突。 (2)社会价值事实的功能非中立性和价值多元性。 (3)价值目标的预期性和价值结果的非预期性。 (4)社会事件的即时价值与历史价值之间的背离与差异。

3、社会认知和社会评价及其困境 (1)社会认知的界定 从心理学上看,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对人的行为原因的认知。 科学的社会认知所追求的是揭示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包括对社会价值属性和社会运动方向的把握。 (2)社会评价的界定 社会评价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在对象性关系中的对象化活动,借助于主、客间的双向过程,实现人对社会的支配和拥有。 社会评价是从某种社会角度去考察和评价事物、现象的社会价值,判断该事物和现象对社会的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3)社会评价的困境 其一,社会事件具有单一性,社会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一定的社会事件一旦转化为历史便成为后人永远不可能直接把握的“本文”,以后的认识对它说来永远只能是一种解释,而且这种解释是否符合历史“本文”本身,既无法度量,也无法判别。 其二,社会现实中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自我相关,互为主客体,由此必然产生出相互补充、相互顺应或相互制约、相互避讳的“自适应”现象,再加上利害关系和情感因素的渗入,都会从正面或反面妨碍对客体的正确把握,从而造成社会过程中所特有的“社会测不准”现象。 其三,社会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宿命的而是选择的,受着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而有限的理性无法对知识的增长作出准确的预测,因此对社会未来的预测是不可能的。

社会知觉和认知归因练习题(标准答案)

社会知觉与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印象控制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认知对象的职业习惯与认知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自我图式与认知/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印象整饰 7.每个人对他人进行认知判断时通常根据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据此进行推断。 印象形成的中心原则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9.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仁慈效应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有多大的缺点,选男朋友只认富二代的认知心理是? 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刻板印象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只要你认为自己行,你就一定行。心理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 16.以偏概全。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晕轮效应 19.上一次他给我留下很坏的印象,以后我不想理他了。近因效应 20.人在进行社会认知时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走捷径,有选择性地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有帮助的信息。 21.吃中国菜,娶日本老婆,住英国的房子,到美国赚钱。刻板印象 22.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2005年第2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总第104期No.2,2005Journal o f Fuyang Teacher s Co lleg e(Social Science)Sum No.104 关于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综述 李晓侠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安徽阜阳 236032) 摘要:社会认知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社会认知是指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和认知。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研究的领域在不断的丰富。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社会认知的起源,主要理论,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社会认知;自我中心;观点采择;心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05)02-0087-03 一、引言 社会认知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涉及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因此吸引了众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内容进行粗略的介绍,为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社会认知提供方法和借鉴。 二、社会认知研究的起源 社会认知的研究主要起源于两个方面:认知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来自皮亚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儿童认知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他对认知发展的解释是:社会相互作用的经历引发了认知上的冲突,有冲突引起的不平衡成了发展的驱动力;社会相互作用在儿童去自我中心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并且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社会认知对个体行为的调节作用。皮亚杰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为后人研究社会认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借鉴。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知觉、自我、归因等的研究中。社会知觉包括对人的知觉、角色知觉、群体知觉等,这些内容本身就是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自我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的课题,从詹姆斯的“主观我和客观我”到库利的“镜像我”、米德的自我发展的角色采择理论以及苏利文的“重要他人”等。还有近年来的归因研究等,都是当前社会认知研究的重要课题。 社会认知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或80年代初期。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正式同意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开辟“社会认知”的栏目,1982年“社会认知”杂志宣告出版,1984年有怀威尔和斯库尔主编的《社会认知手册》问世。从此,社会认知研究在当代心理学研究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 三、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Flavell)1998年提出: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4]。 四、目前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自我中心的研究 自我中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皮亚杰在《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提出来的。自我中心是指个体不能区 收稿日期:2004-12-16;修订日期:2005-03-18 作者简介:李晓侠(1976-),女,安徽阜阳人,阜阳师范学院教育系教师。 ? 87 ?

社会知觉概述

第一节社会知觉概述 导课:在上课前,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吧。一个世界500强的公司经理在回办公室取东西时,发现自己没有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已经下班,经理试图联系未果。于是经理难忍怒火给他的秘书发了一封措辞严厉的谴责信。经理在邮件中写到:我曾告诉过你,想东西,做事情时不要想当然,结果晚上你就把我锁在门外了,从现在起,无论是午餐时段还是晚上下班后,你跟你服务的每一名经理都确认无事后才能离开办公室,明白了吗?可想而知啊,这样的一封邮件发出去,秘书会怎么回复呢?后来秘书给经理回复了邮件,她写到:首先,我锁门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如果丢了东西这个责任谁来负?其次,你有钥匙自己没带,就不要说别人的不对。第三,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你无权干涉我的私人时间。第四,我从工作以来,就一直很尽责任,加班也没有怨言,你还用这种语气,请注意一下。 由此可见,只要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从外界接受各种信息并对此作出反应。知觉过程就是人们依赖自己的经验,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中要预见和理解人的行为,认识到员工与管理者的知觉差异与归因是十分重要的。本章将介绍知觉的一般概念机特征,然后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社会知觉以及归因进行探讨与学习,希望对管理者的实践有所启迪,达到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知觉与社会知觉的知识。{写板书,第三章,第一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感觉。感觉—个体对于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PPT感觉分类) ⑴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⑵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 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由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 1954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

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章社会认知理论 1.自我效能概念:“自我效能”由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管理、运动以及诸如发展中国家的艾滋病(AIDS)等看起来极为棘手的社会问题等领域。它同时也是目前横扫心理健康领域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主要特征。“自我效能”与自尊不同,它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班杜拉凭借着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三元交互决定论——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论)的理智把握,在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下,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这一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 自我效能理论来源于班杜拉提出的三元交互决定论的观点——即人类行为与人内在诸因素以及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相互决定的。在三者交互作用的机制中,班杜拉又特别重视由人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自我系统,他由此衍生开来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应或有效性,它包括一系列的自我效能现象,其中最为核心也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与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水平相关,但并不代表个人真实的能力水平。自我效能感具有决定人们对行为任务的选择及对该任务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同时也影响人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思维模式以及情感反映模式。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被称为自我效能信息,班杜拉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的自我效能信念主要是通过亲历的掌握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和情绪状态这四种信息源提供的效能信息而建立的。 1.亲历的成败经验 亲历的成败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的亲身行为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亲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因为*自己的经历得到的关于自身的认识最可*,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另外,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个体对自我形成行为表现成败的各个因素(如:任务的难度、个人的努力程度、外界援助的多寡等)的权衡。 2.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非常重要。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判断,增强自信心,确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相似的行为操作。相反,当看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人,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遭失败时,他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 言语说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另一个信息源是他人的鼓励、评价、建议、劝告等。言语说服是进一步加强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能力信念的手段。尤其是当个体在努力克服困难时,如果外界有人表达了对他(她)的信任或积极的评价,会较容易增强其自我效能。 4.情绪与生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与生理状态有时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比如生理上的疲劳、疼痛和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能力的判断,降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可通过个体的选择、认知、动机、情感四种中介来发挥其主体作用: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第七章认知与社会认知理论 一、内部原因 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型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行为主义的缺陷。 二、外部原因 邻近学科的影响,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把与计算机做类比。 三、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兴起 勒温场理论:人们受到各自认知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在表征时会有不同的组织方式。凯利最早解释个体行为中的差异是由于个体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信息加工中存在着差异引起的,将认知结构视为人格结构。第二节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最负盛名的著作有:《社会学习与临床心理学》(1954)《人格社会学习理论的运用》(1972)第三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班杜拉简介(美国心理学家) 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理论观点 (一)交互作用论强调人是主动的,反对把人看成是被动的、是潜意识行动与过去历史的受害者,或者只是由环境决定的。主张交互作用论,即人受环境力量的影响,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行为的方式。个人与环境以交互作用的方式彼此影响,每个人的人格特点是个人和情境变量持续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经验的差异就是个别差异的原因。 (二)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人通过观看他人(榜样)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包括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和观察“示范者”所受到的强化。又称替代学习、榜样学习、模仿学习。由于看到他人行为被强化,而代替了自己行为的强化,所以观察者也能学习到示范者的行为。观察学习的好处:效率高、错误率低;间接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即可明白该怎么做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注意过程,只有注意到榜样的行为,辨别出其重点并认识到其特征时,才能通过观察来学习。保持过程,看到某个榜样的次数并不多,为了再现榜样的行为,必须记住它。我们是以“心象表征系统”和“言语表征系统”两种方式在记忆中将榜样行为的重要线索进行编码的。动作再现过程,将先前编码的心象和言语线索转化为动作的再现。动机过程,虽然没有强化也可以发生观察学习,但对榜样的注意会受到动机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否作出所观察的行为,也会受到动机的影响。 (三)对强化的发展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看到某行为受到奖励后,观察者表现出该行为也随之增加,像是自己获得了强化一样,当他们看到某行为受到惩罚后,他们的相应行为也随之减少,象是自己受惩罚一样。这个现象被称为替性强化。自我强化:一个人在表现某项行为之后,若自己感到有成就,那种满足感,就具有极大的强化作用。 (四)预期作用与行为目标解释行为的学习与表现的差异一个人的行为不是完全盲目的,而是依照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对行为的后果,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 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认知概述 - 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对他人表情的认知 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人的表情以面部表情为最重要,此外身体的动作与姿态、说话的语调等也是属于人们表情范围之内的种种形式。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对他人性格的真正认识,必须通过长期的观察才有可能。但对他人性格的某些方面,在较短时期内也是可以认识到的。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道路,甚至是了解一个人在家里兄弟姐妹中的排行,都会有助于了解其性格特征。对性格认知的研究,因其缺乏科学的、客观的标准而相当困难。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两层意思:一为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二为对他人与他人之间的认知。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往往根据他人经常表达的意见、表露的态度和情绪,来推测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使得对人际关系认知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是否正确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能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

特征 社会认知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认知的选择性 人们是根据刺激物的社会意义的性质及其价值大小,而有选择地进行社会认知的。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这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刺激下,个人心理状态、情感、动机所发生的某些变化,这种变化随着个人对社会刺激的意义所理解的程度而转移。 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 这是自我意识发挥作用的结果,它使个人的认知体验不被他人所觉察,从而使个体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 方式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认知方式有场依赖型(field dependence)和场独立型(field independence)、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三类。 场依赖型 场依赖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易受人士)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行为常以社会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因此,他们这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二课社会知觉与归因 几个基本概念:1、知觉… 2、社会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包括个体(自我知觉)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人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 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的客观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过去的经验 、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3、认知者的情绪 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如不能解释则产生新的图式。图式是一种网络,是知识经验的网络,是知识经验,图式不是图。 图式的作用: 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印象形成与管理 一、几个概念

1、印象: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初次印象:又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A、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最初获得的信息…….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对后期信息的组织、理解有定向作用;近因效应:最新(即最后)获得的信息……熟人易近因效应,生人易首因效应 B、光环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最初的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使其他品质也因此罩上类似的色彩),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C、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具有社会适应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会具有消极的性质,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社会认知理论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社会认知理论是在2O世纪7O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教育理论,9O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中加入了认知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三元交互决定论 行为到底是由外部力量决定的还是由内部力量决定的,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决定论:个人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 个人决定论强调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环境决定论强调外部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论,他的理论在于探讨环境、人及其行为之间的动态的相互决定关系。将环境因素、行为、人的个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一方面,人的主体,诸如信念、动机等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其行为,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以及行为主体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主体特征如性格、社会角色等引起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再者,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

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 (2)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他按信息加工的模式对观察学习进行了分析,认为观察学习是由4个相互关联的子过程组成的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产出过程、动机过程。注意过程指的是在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开通的过程它决定着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示范原型;第二个过程是对示范活动的保持,要对示范活动进行保持就必须以符号的形式把它表象化,从而保留在记忆中,观察学习主要依存于两个表象系统表象和言语,其中,言语编码较之视觉表象在观察学习时更具有确实性;第三个过程是产出过程也就是把符号表象转换成物理形式的外显行为的过程;最后一个过程,动机过程是指观察着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诱因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总之,观察学习只有在这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三)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性的一种自我判断,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的问题产生兴趣并全力投入其中,能不断努力去战胜困难,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效能也将会不断的得到强化与提高,相反,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遇到困难时一味的畏缩和逃避。

【人格心理学】认知与社会认知取向理论知识点整理

认知与社会认知取向的人格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人格心理学课程笔记整理 第一节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一、个人建构理论 (一)人性观 ?人人都是科学家,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修正假设、再验证的过程。(二)基本假设 ?“一个人的行为是由其预测事件的方式所引导的。”(Kelly,1955) ?人格是由建构(construct)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三)建构的实质 ?建构是人们试图解释世界时所使用的观点、思想、见解。 ?建构通常具有两极性。 ?“Sense-making makes sense” (四)建构的意义 ?人用建构来解释事件并预测事件 ?一个人的人格就是他的建构系统 ?个体差异来自于个人建构的差异 ?建构相似的人易成为关系亲密的人(三观相合) (五)建构的分类 按重要性分:核心建构与外周建构 ?核心建构(core constructs):人行为时最基本的建构,十分重要 ?外周建构(peripheral constructs):并不十分重要,可以加以改变 按排列层次分:主导建构与从属建构 ?主导建构(Superordinate constructs):适用范围较广泛,可以包含另一些建构?从属建构(Subordinate constructs):适用范围较窄,属于下位建构(解释的东西比较局限) 按通透性分:可渗透性建构与非渗透性建构(过度都不好,偏可渗透性比较好)?可渗透性建构(permeable constructs):容许新事物纳入到适用范围中来(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改变,eg.科学;变态&健康) ?非渗透性建构(impermeable constructs):拒绝新成分的加入(顽固&僵化的建构,eg.强迫症患者) 按可塑性分:紧缩性建构与松散性建构(建构就是假设) ?紧缩性建构(tight constructs):对事件的预测绝不可变(假设的连接非常紧密,一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没怎么样就不行,eg.刻板印象和偏见)?松散性建构(loose constructs):预期是可变的、有差异的(假设的连接不那么紧密,可变) ?过度松散(没有预期,永远在变,也就是胡乱预测)是有问题的,建构系 统混乱(精分患者极度松散) 按表达方式分:言语建构与前言语建构 ?言语建构(verbal constructs):以言语来建构(成人多用) ?前言语建构(preverbal constructs):以非言语,如感觉来建构(小孩多用,难以用言语表达)

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与刺激背景之间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除此之外,社会信息的选择途径也有独特之处。 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取足够的信息。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气氛等,都是信息的来源。 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例如你新到一个工作单位,同事们对你很冷淡,你便有了这里的人很冷漠的印象。你总要去寻找一些与先前经验一致的信息,如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打水而没人告诉你等。其实,水房就在办公室的隔壁,而且门口有醒目的标牌,别人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才没告诉你。先前的经验使你忽略这些信息。先前经验容易使人得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先前经验本身可能是错误的,而认知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先前经验是在信息搜集时就产生了误差,下的结论是不合适的。 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第一,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而先前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有误差。第二,个体没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他所搜集的信息往往是从少数人身上得到的,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的行为表现,并不能代表一个群体或一类人的总体特征。第三,个体往往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例如很多人都认为到沿海地区可以发大财,他们总拿某某人去南方一年赚了300万等作为论据,却忽视了大多数人都在那里辛苦打工的事实。 信息的整合过程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很独特,以下介绍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https://www.doczj.com/doc/1814897465.html,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社会知觉和认知归因 答案

社会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印象形成的平均加权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合社会角色行为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为克服认知者容易出现的印象的平均模式,以及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等而进行的综合性印象整饰 7.每个人对他人进行认知判断时通常根据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据此进行推断。 晕轮效应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效应、类化原则 9.以己度人。 投射效应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归因中的折扣原则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有多大的缺点,选女朋友只选漂亮的富二代的认知心理是? 印象形成的累加模式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只要你认为自己行,你就一定行。 自我实现预言效应 16.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 印象的一致性规则、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 印象形成的晕轮效应

第二章社会知觉和认知

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社会知觉和认知 引言 一、人性是善还是恶的假设 1、人性恶(知人知面不知心,本是朋友却在高考时应一时的嫉妒偷别人的准考证)因而需要用严刑俊法加以约束(法家的治国观),善只是伪善。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时,在学生会上说:在他毕业时一定要到农村去做教师(当时教师既穷地位又低),到毕业后就绝对不肯去。 2、人性善,在儒家看来人性是善的,有四个善端:人恻隐,仁义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恭敬)之心,礼义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正因为人具有先天的仁、义、礼、智所以人性没有不善的,人之所以为恶乃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仁者无敌,得道多助)。 3.人性无善,无不善。人是环境造就的。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默者黑。 这些人性的假设对你有何启示。 二、关于是否理性的假设 1、人是非理性的,是受潜意识支配的,因而常常自己做了什么也不清楚。(此地无银三百两, 人的理性就象一个软弱的骑手,而无意识则是一匹野马,人不是意识驾驭潜意识,而是无意识把意识不知带往何方。) 2、人是理性的是受人的理智支配的,人在做事时只依据利害关系行动的,因而人情淡如水, 世态炎凉。一个人为了救另两个女人结果死了,这两个女人既不报案,逃之夭夭,在死者葬礼时也不参加。当记者问时还回答说:我没有叫他救我。 3、人有时理性有时感性。一切以时间、条件、环境和当时的情景为转移。 这些人性的假设对你有何启发(人说的并不是人的真实的想法,人的想法往往在不经意中流露。因而当一个女孩问他的男友,爱不爱他如果很轻而易举地说出爱的必有欺骗之歉,并无真实的意义,这种话的意义就是骗取女孩子的信任而已。一个说他有多少利害的,往往有不实的成份。言过其实者不可大用。 三、关于不同人相处的假设 1、对做大事的人的假设。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即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福。) 2、对小人的假设。只可同享福不能共患能,有利相趋,有难相害,坏人对待坏人绝对比坏 人对待好人要恶毒,会出买朋友的就会出买你,会轻易抛弃妻子的就会抛弃你。 3、对君子和圣人的假设,其人重义轻利,可共患难也可同享福。 (这一人性的假设对你有何启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只有知人才能善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患难见真情,急风知劲草。) 四、关于命运的假设。 1、消极观:命由天定,既生瑜,何生亮。 2、积极观: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作为的结果。恶贯满盈。 第一节社会知觉 “斯蒂文令人羡慕的爱情生活”(43页) 社会知觉(也称社会认知)是研究个体如何感知、认识自己、他人与群体及如何解释与推断社会行为与事件的。根据社会认知和知觉的对象,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我的知觉;二是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三是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四是对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