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术成果一览表

学术成果一览表

学术成果一览表

学术成果一览表

单位(盖章):姓名:填表时间:年月日

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评选办法

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评选办法 为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促进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术研究工作的关心了解,加强我校重要学术成果的宣传,鼓励广大师生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产出能够提升我校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决定组织开展“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评选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审原则 (一)质量第一、宁缺勿滥; (二)公开、公平、公正; (三)实行回避制度。 二、评审范围与条件 (一)“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应是由我校教学科研人员为主要完成人、我校为成果署名第一单位且成果知识产权完全或主要由我校享有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研究成果。 (二)“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评选原则上四年举办一次。参评成果原则上应为近四年公开发表、出版发行或获得奖励认定的成果,截止时间为评选当年12月31日。 (三)参评成果必须是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的优秀成果,应填补了学科领域的某些空白,具有较高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对学术发展或解决实践问题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在校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与好评,能够代表西南大学学术水平并提升西南大学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 (四)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及以上级别等国家级奖项的成果自动入选“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

三、评选程序 (一)通知发布。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在评选当年12月发布通知,并对当年评选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二)成果推荐。参评成果采取委员推荐和组织推荐两种方式,坚持高标准,宁缺毋滥。 委员推荐主要由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推荐,原则上每位委员可推荐参评成果1项。 组织推荐主要由学术分委员会、社会科学处及科学技术处推荐。原则上各学术分委员会可推荐参评成果1项,科学技术处与社会科学处可各推荐参评成果2-3项。 (三)形式审查。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对参评成果进行形式审查。 (四)专委会审议推荐。学术评价与学术道德专委会审阅材料并进行评议,推荐20-30个参评成果作为“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候选成果。 (五)校学术委员会审定。校学术委员会审阅候选成果材料,经充分评议后投票确定“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入选成果名单。 (六)入选成果名单公示。公示“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入选成果名单,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接受全校师生和社会各方的监督。 (七)结果公布。学术委员会公布“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评选结果,并颁发荣誉证书。 四、附则 (一)本办法制定和修订经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二)本办法解释权在校学术委员会。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校发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 认定办法校发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上海财经大学文件 校发﹝2015﹞39号 关于印发《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的 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已于2015年6月25日上海财经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该认定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财经大学 2015年7月7日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7月8日印发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学术成果评价改革,完善学术成果认定标准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扩大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支撑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全面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认定原则 1.坚持质量导向。学术成果认定按照国内外公认的学术评价机构发布的学科分类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学术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度作为认定依据。 2.鼓励多元发展。鼓励多元发展,将各类学术成果纳入评价认定体系,充分尊重教师研究兴趣,发挥研究专长,最大限度激发教师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对接学校功能定位,鼓励教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第三条认定范围 1.科研类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着作、科研课题、科研获奖、决策咨询等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活动所产出的成果。 2.教学类成果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所产出的成果。

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一、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简要概括,侧重体现成果、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 申请人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功能研究。曾参与1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并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成功申请。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洪堡学者博士后资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国际一流化学和材料类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被引用99次。 其中,以仿生方法制备三维有序大孔方解石单晶的研究成果在Angew. Chem. Int. Ed.上作为“非常重要(VIP)” 文章和插图封面刊出。该成果在国际引起高度关注,陆续被Science、Chem. Rev.等权威学术杂志多次引用;国际著名专家在Angew. Chem. Int. Ed.以Highlight给予本工作专题评述,称该研究是生物矿化机理在材料合成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实现“自下而上”的多孔有序单晶的构筑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另外,申请人发展了一系列基于胶体晶体模板构筑新型图案化纳米结构的材料制备方法,并制备了半导体氧化锌一维纳米结构阵列、半导体硫化物、贵金属和碳酸钙的有序大孔薄膜等。发展了一种气液界面胶体晶体模板制备大面积半导体有序大孔薄膜的方法,申请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一项。 二、候选人领导或参与过的项目: (请注明本人在项目中的角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胶体晶体模板的新型纳米结构的溶液相合成”(20873002)(参与人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形貌与构造可控的无机微纳结构的低温溶液合成”(20673007)(参与人员)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子课题“准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与组装”(2007CB936201)(参与人员) 三、候选人代表性论文(著): (请注明影响因子) 1. C. Li and L. Qi. Colloidal crystal-assisted patterning of crystallin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2010, 22, 1494-1497. (Frontispiece, IF=10.86) 2. C. Li and L. Qi. Bioinspired fabrication of 3D ordered macroporous single crystals of calcite from a transient amorphous phas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2008, 47, 2388-2394. (IF=10.879,VIP paper, frontispiece, highlighted in Angew. Chem. Int. Ed.) 3. C. Li, G. Hong and L. Qi. Nanosphere lithography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a general approach towards free-standing high-quality nanonets. Chemistry of Materials2010, 22, 476-481. (IF=6.397) 4. C. Li, G. Hong, H. Yu and L. Qi. Facile fabrication of honeycomb-patterned thin films of amorphous calcium carbonate and mosaic calcite.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0, 22, 3206-3211. (IF=6.397) 5. C. Li, G. Hong, P. Wang, D. Yu and L. Qi. Wet chemical approaches to patterned arrays of well-aligned ZnO nanopillars assisted by monolayer colloidal cryst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2009, 21, 891-897. (IF=5.368) 6.G. Hong, C. Li and L. Qi. Facile fabr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silver thin film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molecular sensing.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0, 20, 3774-3783. (IF=8.49) 7. C. Li, G. Hong, J. Cai and L. Qi. Ordered semiconductor nanoarrays: from self-arrangement to patterned evolution. Chapter in Encyclopedia of

2013主要科研成果一览表

2013年度主要科研成果一览表 字数单位:万字序号课题类型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字数署名人课题组人数发表/出版单位发表/上报时间备注 1 《中国海外投资促进体系研究》专著57.8裴长洪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5月 2 《减贫与包容:发展经济学研究》专著37.30朱玲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13年1月 3 院重大课题《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 选择》专著51.1朱玲、杨春学、 魏众等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3月 4 宏观经济篮皮书:中国经济增长 (2011-2012)专著43 张平、刘霞辉、 袁富华等 社科文献出版 社 2013年1月 5 宏观经济篮皮书:中国经济增长 (2012-2013)专著22 张平、刘霞辉、 袁富华等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13年10月 6 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国际 经验专著30.5 杨春学、姚宇、 刘剑雄等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12年11月 7 《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3)》专著28 旷建伟主编 周济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2013年7月 8 国情调研项 目 《转型发展—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 专著33.6 胡家勇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12年12月 9 《经济危机整体论——马克思主 义经济危机理论再研究》专著30.1裴小革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13年4月 10 院重大课题《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研究》专著64刘霞辉 黄志钢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8月 11 社科基金项 目 《历史上西北民族贸易与民族地 区经济开发》 专著25 魏明孔 杜常顺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12年12月 12 《浙西中心镇扩权与绿色增长》专著31.5 王宏淼、魏枫、 贵斌威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2013年4月

个人主要科研成果(2002-2008)

李中原 一、个人主要科研成果(2002-2008): 1、关于知识产权纳入民法典的设想,载《东吴法学》2002年号。8千字 2、参加李昌麒主编:《民法、商法、经济法实用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本人 撰写4万余字。 3、潘得克吞体系的解释、完善与中国民法典的体系建构,载《私法研究》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8万字 4、人身关系六题——与徐国栋先生商榷,载《法学》2003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3年第4期全文转载)。1万字 5、合同期前救济制度的比较研究,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9千字 6、参加陈小君主持:《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田野调查解读》,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人撰文近2万字。 7、反思诚信,载《河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5千余字 8、中世纪罗马法的变迁与共同法的形成,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2005年出版)。 2.8万字 9、欧洲大陆近代民法学思潮流变考纲——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载《私法研究》第5卷(2005年版)。1.3万字 10、罗马法在中世纪的成长,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2万字 11、关于“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的研究——兼评《合同法》第64条,载《东吴法学》2006年。 12、中国担保法简介,载Masini等主编《纪念马可?波罗诞辰750年文集》,意大利TIELLEMEDIA出版社(罗马)2006年版,第二作者。 13、自然权利与近代民法学上的权利本位——对欧陆主观权利学说的历史考察,载易继明主编《私法》总第14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个人主要教学成果(2002-2008):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我国法律体系法典化后对法学本 科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于2006年底立项,课题编号:06AIJ0090118,主持人:史浩明(苏州大学法学院),本人排名第三。 2、 3、参编《中国民事法律制度继承与创新》,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四作者(8万字)。 三、参加课题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现代中国民法的知识转型:知识社会学的考察》(项目批准号:06JA820047),主持人:徐涤宇(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本人排名第三。 2、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2007年度中青年课题《物权法领域公私法接轨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7SFB3025),主持人:徐涤宇(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本人排名第三。

学术成果的价值实现

第一,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的评审方式,到了终评阶段,评审组组长对申报人有具体的了解。关键环节在于通讯评审,在通讯评审环节,一个申报课题组5个专家打分,匿名评审。要求每个人入围的比例不能超过25%。如何设计课题、怎么把课题表填好,显得十分重要。 国家社科基金,一共26个学科。各个学科有自己的分配评审部门。课题申报人在选择申报课题时,没有必要和课题指南完全对应,自选课题需要课题的精心设计,“不要为申报而申报”,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设计,选题的时候,要和自己的专业定位相关,要和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身份相关。课题评审专家看重的,除了选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作为课题牵头人,以前做过什么,例如发表过的文章、所获得奖项。课题设计非常重要。 进入终评阶段,毕竟还要淘汰三分之一。申报者一定要投本专业的。对于相同的课题,在终评阶段,靠对你的熟悉程度。这是年度申请。 重大招标,整个过程都是专家组来评。社科处,有必要把历年申报成功的案例挂到网站上供参考。 国家社科基金走出去。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鼓励走出去,这对于掌握国际话语权有着重要意义。今天我希望我们的学者,要把自己的研究站在全球的高度来设计。 国家社科基金每年评审两次“中华学术外语项目”,这个项目目前的资助项目费是最高的。每一个项目的最高资助额度是30万。申请的规则是“反映中国内容的原创性作品”、同时要求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认可的国际上有影响的出版

公司拿到出版合同,这是必备条件。常年申报,每年评审两次。这个课题的组织申报是靠规划办系统,比如由华大社科处组织申报,到省社科规划办,再到国家社科规划办;还有一个方向是,直接交出版社(国内目前认定的不到20家)。出版社中拿到资助较多的,有社科文献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出版社,到国家广电总局的“经典中国翻译工程”;还有一个外宣办的中华文化走出去项目评审,这个个人不能申报,需要通过出版社去申报,每年资助的量比较大。目前在走出去翻译资助的项目上。 国家社科基金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叫后期资助,没有获得过教育部、中国社科院的课题资助,就可以去申报后期资助,视同为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后期资助的申报方式,一个是通过社科规划办,另一个是全国的16家出版社,可以直接申报,通过出版社申报的,不用专家推荐,由出版社直接推荐,比例比自己的申报的比例高。通过出版社申报的中标比例,是20%-23%左右,而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比例在50%左右。 最后一项,大家最应该关注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奖项,改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已经编辑出版四年,社科文献出版社是主要的出版单位之一。《文库》有规则,不分是否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只要已经形成成果的,要有全稿,一年评审一次,常年申报。2014年申报后,国家社科规划办要给每一位作者颁发证书,前两年颁发证书的时候,会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话。列入《文库》的图书,文史哲占的比重大。华侨大学可以有意识的去争取,去利用好这些平台,更好的实现成果价值。

成 果 简 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1

成果简介(含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本课题针对中学实验教学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学生缺乏动手习惯与能力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有关实验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立题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学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新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常规。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扎实,政策法规依据及教育科学依据充分,目标明确。从学习教育理论到构建教育教学模式,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应用,从教师的身体力行到学生主体的积极自主发挥,采取教师边探讨边实践,学生“学中做”、“做中学”的师生互动的研究形式,整个研究过程组织得当、方法科学合理。 三、课题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动手习惯与能力、兴趣和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路子。 1、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新型实验教学活动框架。 2、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进修、自我角色转变提供了一个好形式。 3、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动脑习惯与能力提供了一个好途径。 4、调动全体学生进行实验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活动,使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改革成为现实,使在全方位上培养学生动手习惯和能力成为可能。 5、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科技教育、实验研究、教具仪器的研制及开发能力。

四、该课题研究在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在实验教学模式的学科化研究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根据实验教学的科学 性、实用性、优效性、创新性原则,突出素质教育思想,注重认知、 情感、技能目标统一,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杠杆、以创新 思维为基调的由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系统中自主选题、自行 设计、自己动手动脑的大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且具有较强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理论水平,师生的实验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有提高。(1)撰写论文30多篇,其中在国家、省级CN报刊上发表 文章14篇(含学生发表文章6篇)。(2)获奖论文13篇,其中省级7 篇。(3)自制教具学具40多件(个),省、市级获奖6项(其中学生3 项)。(4)学生参加青少年创新大赛、全国劳技教育创新大赛、“光大 杯”大赛、自制教具评选等共获全国、省、市一、二、三等奖三十多 人次。获国家专利一项。(5)课件4个。(6)讲座4个。(7)学生调查报 告、研究报告4份,研究性学习论文十多篇(其中获省级一等奖3篇)。 (8)实验(校本)教材三编,约5万字。 五、产生较广泛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学校先后多次获县、市、 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优秀组织奖。被评为省少年科学院一级 分院。在《中学生理化报》、《少年发明与创造》、《巢湖日报》、 《安徽教育报》、《中国知识产权报》以及省、县等多家电视台、电 台均有对学校开展实验、实践、科技活动获得了可喜成果的报道。《教 育文汇》以“教研组写真”长篇专文报道了物理教研组。 安徽省庐江二中“大实验教育开放式实验”课题组束义福

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入选成果一览表

附件: 首届“西南大学重要学术成果”入选成果一览表 一、自然入选成果 序号单位成果名称获奖种类及级别负责人 1 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 入增长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 成果(人文社会科学) 一等奖 温涛 2 教育学部走向优质均衡的职业教 育统筹发展研究——基 于京津沪渝均衡测度的 调研分析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 成果(人文社会科学) 一等奖 朱德全 3 教育学部新课程下的教学方式转 变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 成果(人文社会科学) 一等奖 靳玉乐 4 数学与统计学院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贡 献的研究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 成果(人文社会科学) 一等奖 宋乃庆 5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机 理与新品种选育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加纳 6 柑桔研究所柑桔良种无病毒三级繁 育体系构建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周常勇 7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蚕学与系统生物研究所 家蚕基因组的功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夏庆友 8 生技技术中心高产优质转基因棉花取 得重大突破 中国高等学校 十大科技进展 裴炎

二、评审入选成果 序号单位成果名称负责人 1 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 工作研究 黄蓉生 2 心理学部《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ethods and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Psychological Suzhi》(英文版)《学 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中文版) 张大均 3 心理学部探究人格奥秘、探究心理时间黄希庭 4 文学院民族国家文学研究李永东 5 文学院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研究系列成果何宗美 6 新闻传媒学院中国电影“观念-美学”研究论文系列虞吉 7 美术学院《而立之年》彭伟 8 历史文化学院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蓝勇 9 历史文化学院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潘洵 10 数学与统计学院Hamilton系统与椭圆方程的可解性研究唐春雷 1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智慧自适应传动的科学研究、工程化和产业化薛荣生 12 化学化工学院重要肿瘤标志物蛋白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袁若 13 材料学部高功率密度细菌生物燃料电池基础理论发展与应 用 李长明 14 资源环境学院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研究谢德体 15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国际标准IEC/TR 62795 FDT/DTM和EDDL设备集成 技术互操作规范 刘枫 16 生物技术学院超高产人工三倍体嘉陵20号选育推广余茂德 17 生物技术学院西南地区高抗氟性家蚕新品种选育研究与推广朱勇 18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何光华 19 动物科技学院大足黑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张家骅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是面向全省的科技奖励,是本省科学技术奖励的组成部分和补充。 第二条为保证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的评审质量,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发现和培养人才,制定《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学术论文类、学术著作类的推荐、评审、授奖的各项活动。 第二章评奖范围 第四条评奖范围在自然科学领域内进行,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交叉边缘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工作总结、一般性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一般性综述、统计资料、产品说明书和国内外科技动态介绍等不在本办法评选之列。 第五条本奖项每一年评选一次(具体时间见当年征文及评选通知)。在规定时限内发表的学术成果均可以参评。 第六条凡存在知识产权、署名权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推荐;涉及违背有关保密规定、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学术成果不得申报。

第三章评审标准 第七条根据学术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分一、二、三等奖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 一等奖:理论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创新观点和见解,理论研究上有重要突破,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对学科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应用性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或者重大技术发明和创造,技术上有重要创新和突破,对推动相关领域技术进步有重要作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在国际会议、国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在较高级别国家统一刊号的学术刊物、正式出版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著作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期刊社出版发行。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等奖:理论性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创新观点和见解,理论研究上有一定突破,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对学科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应用性研究成果,技术上有较大创新和突破,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在国家级学术会议、省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或相应级别国家统一刊号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著作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期刊社出版发行。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等奖:理论性研究成果,具有一些新思想和观点,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对学科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应用性研究成果,技术上有一定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科研、生产上有指导和推广价值,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在省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或相应级别国家统一刊号的学术刊物上发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校发

上海财经大学文件 校发﹝2015﹞39号 关于印发《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的 通知 校内各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已于2015年6月25日上海财经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该认定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财经大学 2015年7月7日上海财经大学2015年7月8日印发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成果认定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学术成果评价改革,完善学术成果认定标准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科研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扩大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大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支撑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全面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认定原则 1.坚持质量导向。学术成果认定按照国内外公认的学术评价机构发布的学科分类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学术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度作为认定依据。 2.鼓励多元发展。鼓励多元发展,将各类学术成果纳入评价认定体系,充分尊重教师研究兴趣,发挥研究专长,最大限度激发教师创新潜能和创新活力,对接学校功能定位,鼓励教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 第三条认定范围 1.科研类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课题、科研获奖、决策咨询等从事科学研究和科研活动所产出的成果。 2.教学类成果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项目等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所产出的成果。

3.教师指导学生学术活动的成果,包括: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重要学术类赛事等与学生学术研究相关活动所产生的成果。 二、科研类成果认定 第四条根据认定原则和我校科研工作实际情况,将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课题、科研获奖、决策咨询等成果按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贡献度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第五条学术论文认定。以Thomson发布的国际公认的《期刊引证分析报告(JCR)》(含自然科学版SCI和社会科学版SSCI)和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发布的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为蓝本,补充我校自定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类核心期刊目录,遴选我校自定国际期刊分类目录和权威期刊A、B目录,其认定办法为:(一)A级学术论文 1.我校自定国际期刊分类目录中的第一类、第二类期刊论文; 2.JCR分区目录SSCI、SCI一区(Q1)期刊论文; 3.ESI高被引学术论文; 4.权威期刊A论文; 5.获得上海市(中央部委)一等奖及以上、教育部二等奖及以上和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励论文; 6.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的文章(3000字以上)。 (二)B级学术论文 1.我校自定国际期刊分类目录第三类期刊论文;

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有

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有: 1) Zhang,Aiqing;Reyna Christine.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s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nstructive critic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0, in press (SSCI刊物).AA 2)Zhang,Aiqing;Reyna Christine;Qian Zhenbo.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s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Chinese Workplace: A Test of Western Models in a Collectivistic Context.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8, 38, 9, 2361–2377 (SSCI刊物)。AA 3)Zhang,Aiqing;Yu,Guangtao;Qian,Zhenbo. The responsibility judgment and criticism decision from an atribution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 Vol.43, issue (3-4):663.(被SSCI收录)。AA 4)Zhang,Aiqing;Xia,Feifei. The antecedents of help giving in Chinese culture: Attribution, judgment of responsibility, expectation change and the reaction of affect,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2007,Vol.35, No.1. 135-142. (SSCI刊物)。AA 5)Zhang,Aiqing. The 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help giving: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Vol.39, No.(5-6):179.(被SSCI收录)。AA 6)张爱卿,吕昆鹏,钱振波.企业社会责任形象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 经济管理,2010年第8期,86-92。A 7)张爱卿,钱振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张爱卿等.从个体印象管理到组织印象管理.心理科学进展,2008,N0.4,631-63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A 9)张爱卿.基于不同情境的人才测评方案设计.经济管理,2007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A 10)张爱卿等.塑造企业社会责任的典范:远大空调的社会责任实践,载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精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1(并获校MBA案例征文一等奖)。 11)张爱卿.人才测评(MBA精品教材,人力资源管理系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12)张爱卿.当代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商学院MBA教材精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5)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基本要求(修订稿)》的通知(成理校发[2014]6号)

成理校发〔2014〕6号 关于印发《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 学术成果基本要求(修订稿)》的通知 各学院: 为进一步保证学位授予质量,促进我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修订《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基本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成都理工大学 2014年2月28日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2014年2月28日印发

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成果基本要求 (修订稿) 为进一步保证学位授予质量,促进我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对研究生申请学位时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的其它科研成果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学术虚假现象、严禁篡改实验数据、捏造研究成果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条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依据本规定制定本学科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或取得其它科研成果的具体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定标准,且须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三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一)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或公开出版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一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二)有一篇及以上且排名前两位的学术论文发表在重要期刊上(包括SCI、SCIE、EI、ISTP、CSCD、CSSCI、中文核心期刊)。如果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排名第二,排名第一者应为其导师,在导师签字认可该研究生为论文执笔者后,方可作为申请学位的学术成果。 (三)有一项及以上成都理工大学作为主持单位或参加单位

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简介范本

近五年主要学术成就简介范本 范本一 利用同步辐射能谱研究凝聚态物理,特别是在探索***的机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发现***的直接证据,理清它与***的关系,解决了一个该领域的主要问题;发现了***及其作为超导序参量的重要性;指出***作用不可忽略;发展光电子能谱和软x射线散射新技术,建成国内首个***仪。在“科学”、“自然”、“物理评论快报”等杂志发表论文25篇,被引940多次。 范本二 在***任职期间,主持神经系统网络形成和应用实验室,首次提出***的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一系列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和***的新药。近五年共发表11篇期刊论文,多数刊登在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国际一流期刊。曾在数十种主要国际会议上做大会专题发言。 范本三 开展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研究,降低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和脆弱性,解决非线性时滞系统递推控制器设计的***难题。提出基于参数辨识的***和***反馈控制器设计原理,克服辨识过程中对状态微分信号的依赖,揭示系统***时滞、***时滞和增益的解析关系。提出自适应时变参数设计方法,突破了***控制算法在高动态流量下的性能瓶颈问题。SCI收录50篇,他人引用145次,

EI收录71篇,专著1部。 范本四 在复杂制造系统的智能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的独创性研究。在模糊PID控制研究基础上,提出全新的***设计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多个复杂制造过程和系统;首次将***引入电子封装过程,在***创建了全球首个面向电子封装的***研究实验室,并已开发出***系统;在香港主持了17项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内4项科研(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SCI论文20多篇。现任***副主编。 范本五 在我国开辟了***动力学和***动力学两个研究方向,首创国际领先水平的非对称***技术,首次提出***方面3个理论关系式和***安全评判准则,创建了吸能***设计和***安全评估方法。以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进步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1项,EI、SCI收录12篇。带领学术团队自主研建国际领先的***试验系统,建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负责“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Ⅱ) 建设。 范本六 首次通过量子化学过渡态理论计算得到了有***的氧化化学动力学参数,发现了***氧化的新的反应通道,提出了迄今最全面的含***复杂系统反应模型;合作开发了电站锅炉“***”,据

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如内容较多,本栏目填不下时,可另纸接续(以下各栏目均如此)。

一、候选人的主要学术成就、科技成果及创新点: 本人主要研究方向是磁性材料与强关联电子系统中的电子结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工作是对准一维材料Sr2RhO4的研究。这个工作解释了角分辨光电子谱与密度泛函理论的矛盾,揭示了自旋轨道耦合与电子关联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顺磁性材料的莫特绝缘转变指出了一个新的思路。该工作发表在权威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 本人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紧束缚方法在磁性系统中的应用。主要研究铁缺陷问题和磁性半导体的掺杂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物理杂志Physical Review B 上。 二、候选人领导或参与过的项目: 三、候选人代表性论文(著): Yaresko A., Guo-Qiang Liu, V.N. Antonov, O.K. Andersen Interplay between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Fermi surface nesting in iron pnictides Phys. Rev. B 79 (2009), 144421 (IF=3.772) Guo-Qiang Liu., V.N. Antonov, O. Jepsen, O.K. Andersen Coulomb-Enhanced Spin-orbit Splitting: The Missing Piece in the Sr2RhO4 Puzzle Phys. Rev. Lett. 101 (2008), 026408 (IF=7.621) Guoqiang Liu and Bang-Gui Liu " Tight-Binding study of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n-doped Ge" Phys. Rev. B 73, 045209 (2006). (IF=3.772) Guoqiang Liu, D. Nguyen-Manh, Bang-Gui Liu and D. G. Pettifo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point defects in iron within Tight-Binding Stoner model" Phys. Rev. B 71, 174115 (2005). (IF=3.772) 影响因子数据来自Wikipedia 2010年数据 四、候选人专利列表: (请注明授权国家、专利所有者以及本人的排名)

何克抗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

何克抗教授的主要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 (一)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也是中国当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支点和基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是教育逐步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在近2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中,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数字时代教育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教育理论,以及创新的数字化学习支持环境开发是两条发展的主旋律。在这两条发展的主线中,何克抗教授的学术思想及其研究实践起了里程性界碑作用,引领了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方向。 1.理论研究成果 在20年的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何克抗教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不断引领着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研究的方向。 阶段一:教育技术深化认识阶段 在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技术开始在教育领域渗透,电化教育的实践基础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迁移。在这种迁移过程中,特别需要正确的方向引领,何教授敏锐地觉察到了当时教育技术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发表了《当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在对教育技术94定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还从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网络化、教学模式应用多样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等领域,分别介绍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 何教授这篇文章是AECT’94定义在我国的最早译介传播者之一,对当时电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专业进行了重新定位,指引了电化教育实践工作的转型,丰富和完善了电化教育的内涵,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技术发展的全新内涵与发展方向由此鼎定,关注和研究教学过程,致力于在创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成为何教授后续十几年研究工作的主旋律。 阶段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引进与发展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并广泛的进入校园,教学工作者与学习者拥有了功能强大的认知工具,这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成为可能。何教授是国内最早介绍和引进建构主义的学者之一,在96年发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系统介绍了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环境的基本内涵和特征。随后几年,何克抗教授持续关注和研究建构主义,逐步从引进、介绍走到了调整、发展和应用。他对建构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发展,在反思中对理论进行了创造和创新,为建构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赋予了新的内涵。 阶段三:“中国式”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何教授对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贡献不仅仅在于介绍了国外教育技术94定义和建构主义,更是在大量、广泛、深入的信息化教学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中国教学特色,可概括成“中国经验”

历年重要科研成果奖励一览表

历年重要科研成果奖励一览表 奖励名称成果名称获奖 级别 颁奖单位 第一完 成人 年份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高性能锰锌、镍锌铁氧化体材料 与器件研究及产业化 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葛洪良2010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基于材料微结构调控和新型封装 结构设计的LED研发及产业化 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徐时清2016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光子材料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 及发光机理研究 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徐时清2012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HD制备均一性NdFeB磁粉及其 研发曳引机专用大尺寸磁瓦的关 键技术 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张朋越2012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陶瓷增强环保型摩擦材料的关键 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徐时清2011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低熔点无铅封接玻璃的开发与开 发 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徐时清2009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高工作温度钕铁硼磁体研究开发 及产业化 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舒康颖2008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CoPtW纳米复相合金永磁薄膜开 发及应用研究 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葛洪良2006 浙江省科学技 术奖稀土掺杂光电信息功能材料若干 基础问题研究 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徐时清2006 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0UH-F/40SH-F风力发电机专用 磁钢(第二单位) 二等奖江西省人民政府舒康颖2014 浙江省自然科 学奖铝制氢材料的设计、产氢动力学 研究及应用 三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黄岳祥2016 辽宁省科学技 术奖轻质铝合金催化制氢 (第三单位) 三等奖 辽宁省科学技术 奖励委员会 范美强2012 宁波市科学技 术奖N55系列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关键 生产技术(第二单位) 一等奖宁波市人民政府舒康颖2012 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CoPtW纳米复相合金永磁薄膜开 发及应用研究 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厅葛洪良2006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大碳笼富勒烯的合成、结构与性 质研究 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刘子阳2012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氧化物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以及 磁性研究 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王新庆2010 浙江省高校优 秀科研成果奖 磁性材料磁畴动态测试仪研制二等奖浙江省教育厅刘亚丕2007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金属基纳米晶永磁体的关键制备 技术及其矫顽力增强机理研究 三等奖浙江省教育厅张鹏越2011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若干基础问 题研究 三等奖浙江省教育厅邓德刚20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