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导读

R.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导读

R.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导读
R.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导读

R. Langacker《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

张辉 齐振海 导读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1. 引言

R.W. Langacker撰写的两卷本的《认知语法基础》是认知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的发轫之作。同其它三本认知语言学奠基著作一样(它们分别是G. Lakoff 和M. Johnson的《我们所依赖的隐喻》(1980)、G. Lakoff《女人、火和危险的事情》(1987)和M. Johnson的《心中之躯》(1987)),这两卷本是摘引率最高的认知语言学著作之一。由于《认知语法基础》创建了一种崭新的和与众不同的研究语言和其结构的理论,其中Langacker创造了一套特殊的术语,因此这两卷都比较艰涩难懂。第一卷主要讨论理论假设,介绍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对语言结构进行最佳描写的所需的工具和概念。除了第一卷中的详细论述外,Langacker为使语言学的读者能尽快掌握其基本理论,在不同的论文集中用较为浅显的语言构画了认知语法的基本观点,它们分别是“认知语法概述”(An Overview of Cognitive Grammar) (Rudzka‐Ostyn 1988)、“概念化、符号化和语法”(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Tomasello 1998)和“动态的以用法为基础的模式”(A dynamic usage‐based model) (Barlow and Kemmer 2000)。读者在阅读第二卷之前,要想尽快地掌握认知语法基本思想,可参阅这些文章。

Croft 和Cruse (2004:1)指出, 认知语言学有三个基本的理论假设:(1)语言能力不是一个自主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faculty);(2) 语法就是概念化形成过程(conceptualization);(3) 语言知识源起于语言的使用。这三个理论假设的中心论题是,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的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哪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呢?Langacker指出了五种认知能力:(1) 凝固化(entrenchment)或自动化(automatization), (2) 抽象能力(abstraction),(3) 范畴化能力 (categorization), (4) 组合能力(composition)和(5)符号化能力(symbolization)。这五种认知能力与语言现象密切相关,是认知语法的出发点和起始点。Langacker的主要语言观是,语言组合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具有不同凝固化以及不同抽象层次的语言结构,以一定的范畴化、组合关系和符号化的关系连接在一起。

认知语法的分析都以一定的识解(construal)为基础。识解是我们用交替的方式对同一场境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能力。这也就是人的语言能力和一般认知能力是不可分的。识解包括抽象性(schematicity)、图形/背景的转换(figure/ground reversal)、视角(perspective)、隐喻、突显(prominence)和侧重(profiling)等。

语义结构的研究在认知语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Langacker(1998:4)认为,决定意义的变量有两个:一是概念内容(conceptual content), 一是该概念内容被人所识解的方式。作为常规语义值所固有的一个方面,语言成分在其所引起的概念内容上赋予某一识解方式。识解的常规方式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说该语言的人对世界的看法。语言所赋予的识解是很表面化的(语言相对论极端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即使识解不同,词语所引起的概念内容是大致是一样的,这是语言理解和语言间的翻译的基础。语言符号为说话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识解场境的手段,他可以熟练地运用语言在不同识解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Langacker提出了认知语法五个基本的观点:(1) 意义就是概念形成过程。(2) 经常使用的词语一般表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意义网络。(3) 语义结构相对于“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s)时才能显示出其特征。认知域是一种的背景知识,以此为背景,我们才能获得对某个场境的概念化。(4) 一个词语的基体(base)是该词语固有的和必然唤起的概念内容。一个词语的侧重是在此基础上那个突显的部分。通过在基础上赋予一个侧重(profile)才能得到一

个语义结构。一个词语的语义值(semantic value)既不存在于基础中,也不存在于侧重中,而存在于基础和侧重的结合之中。(5) 语义结构包含了常规的“意象”(imagery)。即语义结构是人们以常规认知方式识解场境。语法也是一种意象。

《认知语法基础:描写应用》第二卷是在第一卷理论介绍的基础上,通过考察英语名词、动词、小句和小句组合等问题,说明认知语法可为许多语言现象提供更加简洁和合理的描写。本卷分三大部分,总计12章。下面我们就三部分的重要概念和术语做一简要介绍。

2. 本书主要内容概述

2.1 名词结构(nominal structure)

认知语法认为,所有的词语都标示(designate)一个实体(entity)。实体是认知语法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任何可被概念化的事物、关系、场境或事件。我们可以区分侧重事物的名词和侧重关系的动词。

名词侧重认知域中的一个区域(region)(这里区域一词应作抽象理解,不应与空间区域混为一谈),即一组相互连接的实体(interconnected entities)。而动词则是侧重关系和过程。动词本身体现出概念组织更高的层次,因为动词包含了不仅仅是一种关系,而且是一系列的关系。具体地讲,动词包括了在想象的时间(conceived time)内一系列连续分布的静态关系。听读者以顺序的方式来逐一扫描这些状态,称为顺序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而名词则以总体扫描(summary scanning),把这些状态作为一个格式塔(gestalt)整体地激活,或只激活这一顺序关系中的一部分(Langacker 1987, 沈家煊1994, 齐振海、张辉2004)。

2.1.1 名词词组

名词和名词词组是有区别的,前者标示一个种类或类型的事物,后者标示这一种类或类型的一个具体实例。名词词组具有更复杂的概念组织结构。在这一节里我们着重谈谈从名词到名词词组的四个过程。

2.1.1.1 语境定位(Grounding)

Langacker用“ground”这个术语指言语事件的语境,包括言语事件中的参与者、时间、地点、情景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前面的话语、参与者的共享知识等等。语境定位指的是,参照言语事件的语境,把一个实体进行“安置”的过程。语境定位实际上就是言语行为的参与者与所标示的实体建立“心理接触”的过程。经过语境定位,名词词组标示的是一个由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指认的具体例子。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语境定位后的名词词组不一定是指称现实世界的实体,而又可能是指称心理空间(可能是想像和违实心理空间)中的实体。

2.1.1.2 例举

名词指定一个种类或类型。一个类型只有在其例举域(domain of instantiation)才能得到例举。例如“房子”的例举域是三维空间。“动物”的例举域是狗、猫、老虎等。任何一类名词,其距阵(matrix)不仅包括例举域而且还包括与其种类相区分的一些参数,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区分可数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是有范围的,在例举中是连续的,而且在种类上由不同的物质组成。例如 “pencil”是有范围的,在物理空间中是连续的,铅笔各部分由不同物质组成,并投射到种类空间(quality space)的不同区域。不可数名词具有种类上的一致性 (qualitative uniformity),所有例举都投射到品种空间的同一区域中去。人们把不可数名词识解为种类上是同质的。

语境定位的名词词组(grounded nominal),其中心语是限定词,而名词标示这一类型,限定词的作用是在语境中侧重这一类型中的一个例子。由于语境定位后的名词词组标示一个例子,而不是一个类型,复合词语(composite expressions)的侧重来自于限定词,而不是名词。也就是说,限定词赋予了名词词组的语境定位特征(grounding properties)。Langacker认为, 词组的哪一部分具有侧重的作用,哪一部分就是中心词(head)。

2.1.1.3 具体化(specification)

在例子“桌子上的红橡皮”中,“桌子上的”和“红”都修饰“橡皮”,它们经过提供更详细和具体的信息,使橡皮这一类型更加具体化。

2.1.1.4 量化(quantification)

量词包括像“many”(许多),“most”(大多数),“一些”(a few)和一些数词。量词使侧重的例子具有一定的数量,量词也具有例举和语境定位的作用。Langacker把量词区分为绝对量词(absolute quantifier)和相对量词(relative quantifier),另外相对量词还可分出一个小类:全称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

绝对量词赋予所标示例子的大小和数量。它们“对规模的大小进行直接描写” (Langacker 1991:82‐86) 。换句话讲,绝对量词仅仅给出数量和大小,而没有任何隐含指称关于例子总体数量的前提。

相对量词赋予名词的数量,但同时又隐含一个参照总体(reference mass)。这种量词相对一个参照总体对数量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参照总体包括范畴的最大限度的例举(maximal instantiation)。例如:

(1) Most parents support their children

句(1)中 “Most parents”作为参照总体唤起了该范畴的总体扩展。参照总体也可由语境来决定,再请看例(2):

(2) Most parents were present at the Parent‐and‐Teacher meeting.

例(2)中“most parents”所唤起的参照总体是在该学校上学的孩子家长。因此,相对量词把实际标示的总体定义为某一隐含参照总体的一部分(可能是全部或是一部分)。

相对量词一个次类是全称量词,它的参照总体包括所有可能的例子,如“all”等类指词(generic)。这里应该指出的是,类指并非与“现实”世界有关,而是与理想化的“图式”或“有结构的世界模式”(structured world model)有关 (Langacker 1991: 264)。

2.2 名词词组结构(nominal structure)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名词词组具有较复杂的结构,其概念组织有四个部分组成:具体化、例举、量化和语境定位。四个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个名词词组具有以下层次的概念结构:(语境定位(量化(例举(具体化(类型))))。

在概念结构与句法结构之间这种完全一致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化、举例、量化和语境定位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研究名词词组的任务异常的复杂和有争议。

2.3 时态、体和情态

2.3.1 时态与语境定位

动词的时态、体和情态动词是小句(clause)进行语境定位主要手段。语境定位的名词词组标示事物的一个例子。语境定位的小句(grounded clause)标示的是过程的一个例子。对小句进行语境定位是依据言语事件的语境把一个过程置于某一具体的场境之中。语境定位有一些明显与动词和主语有关的标记,如动词屈折变化以及动词与主语之间的一致关系等。

英语有过去时和现在时两种主要的时态。当说话人说一个过程的例子发生在说话之前,他就把这一过程例子置于过去时间和现在之前,即小句把过程一个具体例子置于说话时之前的那一段时间之中。这是过去时原型用法。我们还可以用过去时表示其他并不发生在过去的事件,例如用过去时指称违实情境或把它作为“语用软化”的手段,表示委婉和客气。这些都暗示了过去时一些更加抽象的用法特征:过去时使某一过程的例子置于远离语境(ground)的情境之中,这种远离语境可以指远离现在的时间,也可以指远离现实。与之相对照的是,现在时则把侧重的情境与说话之时对应起来,并传达了与时间和现实的邻近关系。

Langacker区分了完成体过程和未完成体过程。完成体过程是受时间制约的(temporal bounded), 其特点是完成体过程参照了过程的起始点和终止点。未完成体过程则不参照起始

点和终止点。完成体/未完成体过程的区分对时态与时间状语的一致关系和对进行时(progressive)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2.3.2 情态动词与语境定位

英语中另一个重要的语境定位手段是情态动词,如can,must, might和should等。

作为语境定位的情态动词在语义上为我们观察一个情境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情态动词在可能性方面评估一个事件,而其它语境定位手段,如时态,则是致力于描述一个事件的“现实性”(actuality), 不管该话语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虚拟之中。一个事件,如“Tony walk to the bookstore” ,可被人们评估为可能(Tony can’t walk to the bookstore), 或者评估为不可能(Tony can’t walk to the bookstore), 或者评估为想要(should),必须(must)等。

Langacker认为,情态动词可用“力”(force)的概念来解释。“力”可作用于人和事,使事件变得必须做(must),力还可以阻止一个事件改变(can’t),“力”的强度和作用方式也会改变,因此,“must”是高强度的情态动词,而“should”则是低强度的。

我们通常区分情态动词的“义务的”用法(deontic use)和“认识的”用法(epistemic use),前者主要关于允许、义务和禁止,后者是关于知识和信仰,包括可能性和确定性的情态动词。Langacker认为,这一区分与“力”的来源有关。情态动词的义务的用法把“力”识解(construe)为来自物理世界的定律、意图、欲望和计划或来自于与法律,规定和道德等有关的社会心理世界。例如在“You must do it this way”中,其必需性来自于以上提到某种世界。

在情态动词“认识的”用法中,力来自于逻辑、推理和常识,例如句子“He must be there by now”是一个逻辑的推理,在说这句话时,我们以相当高的确定性推测他已经在那里了。

2.4. 小句结构(Clause Structure)

小句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像动词一样,小句也标示一个过程。但与动词有所区别的是,动词标示的关系过程在概念上具有依赖性(conceptually dependent),需要其它实体参与到过程中去。小句所标示的是概念上自主(conceptually autonomous)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受时间影响的关系(temporal relation)中涉及到对参与者进行的描述。对小句的参与者,参与者的语义角色和句法结构等进行描写和解释是每一种语法理论必做的工作,认知语法也不例外。

2.4.1 小句结构的构成成分

小句结构的构成成分包括所标示过程中参与者的数量、参与者的语义角色和句法上表达参与者的方式。参与者的数量与传统的不及物小句(intrasitive clause)、及物小句(transitive clause)和双及物小句(ditransitive clause) 的区分有关,它们分别有一个参与者、两个参与者和三个参与者。我们在确定小句的参与者数量时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考察参与者对所标示的小句(designated clause) 来说是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用“参与者”指那些不可或缺的成分,而用“情况”(circumstance)指那些非固有的和可有可无的成分。参与者本身具有动词补语的地位,它们丰富了动词语义结构中所固有的概念内容,而情况则只具有非强制的修饰语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参与者需要明晰地陈述出来,而情况则可以省略。

2.4.2. 参与者角色(participant role)与语法关系

参与者角色是一种语义角色,表示直接参与小句所标示的情境中的一个实体,如施事、受事和接受者等,其数量是开放的。语法关系是句子中一个名词词组所具有的具体的语法角色,如主语和宾语等,其数量只有有限的几个。

2.4.2.1 参与者角色的主要类型

(1) 施事(AG):典型的施事是一个起动或为动词所标示的过程提供输入能量(energy) 的有生命的实体。(2) 工具(INSTR):典型的工具是一个施事所使用的无生命的,用来影响受事的实体。(3) 受事(PAT):受事是被动词所标示的过程影响到的实体。这个实体可以经历状态的变化或位置的变化等。(4) 位置(PLACE)、来源(SOURCE)、目标(GOAL)和路径(PATH)是一些主要的处所角色。(5) 感事(EXPER):感事是指经历认知活动和状态的有生命的实体。(6) 刺

激(STIM):在感事心中导致某一认知活动或状态的实体。(7) 零角色(ZERO):零角色是那些仅仅存在或表现出某一特征的参与者角色,这个参与者角色通常不与另一实体发生相互作用关系。

另外,Langacker做了一些更细的区分,例如,他进一步区分了受事和移动者(MOVER)。受事经历了状态的内部变化,而移动者则改变了位置。Langacker还提出宏观角色(macro‐role)的概念,通称一些某些方面相同的参与者角色。他把受事、感事、移动者和零角色称为宏观角色主位(macro‐role theme),因为这四个角色出现在自主的单一参与者的过程中。例如,The ice melted (PAT). I itch (EXPER). The balloon rose (MOVER). She is tall (ZERO). (Taylor 2002)。与主位角色相对的,是施事和工具。它们无法出现在自主的单一参与者的过程中。在2.5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者角色与语法关系(主语和宾语)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4.2.2 主语与宾语

语法描写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确认主语和宾语的特征,这也是语法研究颇有争论的问题。Langacker从概念和抽象的层次上,通过一些一般的认知能力,对主语和宾语进行了描述。他指出, 主语和宾语地位最终可归结为在侧重关系(profiled relationship)中赋予在参与者上的一种焦点突显(focal prominence)① 。

Langacker认为,主语和宾语名词词组的作用是分别标明侧重关系的射体(trajectory) 和界标(landmark)。他把射体界定为(1)侧重关系中的主要图形(primary figure),(2)人们着重要描述的成分,(3) 行为链(action chain)中最先引人注意的是起始点(starting point),人们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侧重关系的整个概念 ②。

在这个整体的行为链中,射体/界标的不对称是焦点链(focal chain)一种特殊的类型。射体和界标被看成是在关系参与者(relational participants)的自然顺序中第一和第二的焦点。动词赋予了这种不对称性,是动词语义中固有一个特点。

认知语法对主语和宾语特征的描写并没有参照语法成分,而是参照了侧重和焦点突显这些人类一般认知的能力:一个名词词组之所以可以成为主语,是因为在侧重关系中侧重了射体。而一个名词词组之所以成为宾语,是因为在侧重的关系中侧重了界标。这说明主语和宾语这些语法关系也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驱动的结果。

2.5 小句结构与行为链模式

我们描述小句时可参照一个包括时间、空间和物理力的模型概念:小句侧重一个施事/受事相互作用关系,这一相互作用关系被人们识解 (construe) 为一个事件,换句话讲,典型的小句应是,通过中间的实体(工具),把动能(energy)从力的起动者(施事)传输到力的接受者(受事)身上。小句被抽象地描述为侧重一个单一和整体的过程。

人的基本经验的认知模式构成了小句结构类典型的基础。上面讲到的行为链模式(也称为台球模式(billiard‐ball model))在描述典型限定小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认知模式与我们感知经验有关,称为舞台模式(stage model)。像我们看话剧一样,观看者把他所观察的情境组织为有一些相互作用的参与者占据的场境(setting)。在时间顺序上,参与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个事件。

另一个重要的认知模式是角色原型(role archetype), 就是上面所讲施事,受事和感事等参与者角色。Langacker认为,这些角色不是语言的,而是根植于人的日常经验的非语言的概念。像其它认知模式一样,角色原型常常构成了语言结构意义的一部分。

我们把以上三种认知模式结合起来,我们便得到了一个典型的事件模式(canonical event

①焦点突显是人们一般认知能力之一。其它的一般认知能力有识解(construal)、抽象性(schematicity)、图形/背景转换、视角(perspective)、心现扫描(mental scanning)、侧重(profiling)和隐喻(Langacker 1998: 4‐9)。

②请参阅2.5节关于小句结构和行为链的论述。关于射体和界标的解释,请参阅沈家煊1994,齐振海, 张辉 2004.

model)。舞台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生在场境内的事件和从外部视角观察该事件的观察者。从台球模式继承了行为链作用关系,一个离散的物体通过力的相互作用把动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行为链头首(head)为施事,而其尾部(tail)是经历状态变化的受事,因此,典型事件模式代表了人们对类典型行为的观察。

典型限定小句的结构和典型事件模式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典型小句反映整个模式;小句的成分对应典型事件模式某些方面: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应观察者;对情境的识解对应着人观察情境的关系;语境定位的动词对应动能间的相互作用。其它的语法成分对应相互作用中的参与者或者场境。另外,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占据了场境,这一场景包括了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参与者/场境关系的识解。

典型的小句唤起典型的事件,事件通常采取行为链的形式。我们参照行为链从日常经验中吸取了基本的参与者角色。请看例句:

(3) In the store, Floyd broke the glass with a hammer.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1来表示例句(3):

图1表示,事件采取了行为链的形式,包括通过工具从施事到受事的动能的传递。通过这一相互作用,编码了施事和受事参与者,主语和宾语具有了典型的价值。用小句内部的旁格补语(oblique complement) “with a hammer”表示工具。用小句外部的状语修饰语 “in the store”表示背景。

例句(3)是典型的施事/受事相互作用的小句,在这一过程中,整个从施事到受事的行为链得到了侧重。下面我们看一下一些非典型的小句:

(4) A sharp knife easily sliced the bread.

(施事 工具主语 受事宾语 )

(5) The bread sliced easily with a sharp knife.

(施事 工具 受事主语 )

这两句都把整个行为链作为概念基础(conceptual base)。但在句(4)中,只有工具/受事的相互作用被侧重; 在句(5)中只有受事被侧重。两句分别把工具和受事作为主语。因此我们可以说,主语是行为链中所侧重部分的头首(head),而宾语则是行为链中所侧重部分的尾部(tail)。

有些动词代表了限定小句的非典型例子,如see, love, understand等,它们描写感事之间的关系,是感知、感情或认知的处所,例如:

(6) I {see/love/understand} it.

在该句中,及物小句并非都指的是物理力,而可以看作是力动能概念(force‐dynamics)向其它认知域的隐喻映现。在上句中,行为链的头首和尾部的相互作用力则是社会或心理的力。因此, Langacker称为类比的行为链(action‐chain analog)。

2.6 有标记编码(marked coding)

Langacker 把编码(coding)③分为无标记编码和有标记编码两种。上面我们讲的编码反映典型事件模式与小句成分的自然对应和组织关系。有标记编码是对这种对应和组织关系的背离。“场境‐主语结构”(setting‐subject construction)就是有标记编码的一种(Langacker 1991: 345‐348)。例如:

(7) Thursday saw yet another startling development.

在句(7)中,主语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场境。句中的两个名词词组分别标示动词的射体和主要界标,侧重“从感事到零角色”的关系。动词see是不及物的,因为射体不是参与者,并没有通过类比行为链与界标联系起来,而是通过容器/内容的关系与界标相连。

有些动词如“contain”既可作为不及物动词也不作为及物动词,这主要取决于不同的侧重,前者侧重静态的容器/内容关系,如例句(8),而后者侧重整个行为链的相互作用关系,如例句(9)。例如:

(8) The dam contains 2000 acre feet of water.

(9) So far the dam is containing the surging floodwaters.

这说明在场境/参与者关系和容器/内容关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场境/参与者关系是容器/内容关系图像/图式的具体体现,而行为链则是“来源‐路径‐目标”图像图式的具体体现,是典型事件模式中体验性(embodiment)的表现。

2.7 小句的整合

小句之间的整合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从较低的整合到较高的整合是一个连续体。(1) 最低程度的整合:两小句简单地排列,中间没有任何连接词,完全按照象似性(iconicity)原则。

(2) 并列:两小句完全地置于同一语境中,并可作为独立的概念形成过程而存在,,中间有and, but和or等连词连接。(3) 从属:两小句中,其中之一为主、另一小句为辅。两小句之间常有时间、因果、目的、结果等关系。其从属连词为when, if, so that, because等。(4) 补语化:一个小句作为另一个小句中的一个参与者,如宾语小句就是一个小句次要参与者(secondary participant)。(5) 最高的整合:两小句完全熔合。Langacker分析的“提升句式”(raising construction)(例如The bike is cheap to buy.)就是两个小句(他们分别是someone repairs the bike和repairing the bike is cheap)的完全熔合(Langacker 1995)。

3. 认知语法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看,认知语法有两个的发展方向:一是认知语法自身还在不断地完善,指出一些新的论点,涉及更多的语言层面和现象;二是对认知语法进行跨学科的讨论和验证,这主要表现在语言习得、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实验性的研究方面。下面就简述一下这二个方面的发展。

自1991年《认知语法基础》第二卷出版以来,Langacker和其它的认知语法学者进一步扩展了认知语法的解释机制和范围。他们认为,人们的图像‐‐图式能力(image‐schematic abilities)和概念原型(conceptual archetype)(主要是指那些从经验中得来的认知模型)对语言结构的描写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Langacker (1993)提出另一个与语言结构密切相关的认知能力:参照点结构(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他认为,这种能力可使我们唤起一个实体,并把它作为认知参照点,建立与另一个实体的心理接触(mental contact)。Langacker和其它学者用这种一般的认知能力来解释领属结构、代词/先行语关系和提升句式等(Langacker 1993,1995,1999. van Hoek 1995. Taylor 1996)。

有些学者运用Langacker提出的概念来分析其它的语言现象。Davidse (1999) 运用Langacker提出的名词词组量化,举例和具体化分析英语的存在句。Paradis (2001)运用“界

③ Langacker (1991) 认为,编码是指人们想要表达的概念化和为此目的所激活的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编

码与识解是密切相关的。人如何识解一个情境决定语言结构是否合适对该情境进行编码。相反,一个语言

结构体现了常规的意象(conventional imagery),因此对其编码的情境赋予了一个识解。

限性”(boundedness)的概念研究形容词。根据界限的有无所进行的概念形成过程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Langacker (1987)讨论了界限性与名词和动词跨范畴的对应关系,指出名词中可数/不可数名词和连续/非连续动词都与界限性有关:可数名词和非延续动词是有界限的(bounded), 不可数名词和延续动词是无界限的(unbounded)。Paradis认为,形容词的界限性与级差性(gradability)有关,并进一步指出界限性是语义理论分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

Langacker的另一篇重要论文试图把认知语法运用到语篇分析上来,提出了认知语法的语篇分析框架(Langacker 2001)。

认知语法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跨学科方向。以Tomasello为主的一批发展心理学家运用认知语言学(特别是认知语法)观点来解释和分析语言习得的过程,提出了语言习得的以用法为基础的理论(usage‐based theory)。根据这一理论,Tomasello(2000:63)认为,最基本的心理语言学分析单位是话段(utterance)。一个话段就是在交际语境的一个语调曲拱(contour)内,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表示一个相对连贯的交际意图。在语言习得中,共同注意格式(joint attentional format),即儿童和成人之间相互理解的社会交往,构成了用法事件(usage event)的共享前提和共同注意框架。母语首先在这种共同注意框架中产生。

Kellogg (1996) 在对语言无序(paraphasia)的研究中证明了名词和动词解释的概念基础。Verfaillie 和Daems (1996) 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在人的视觉事件感知中施事是最先被感知到,从而为施事/受事的不对称性提供了实验证据。Holmqvist (1999) 把认知语法用于计算机的计算和操作。他指出,很少有人试图把认知语法应用于计算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认知语法并不关注解决语言和语义的处理,而是解释语言现象。因此如果要把它应用于计算机,首先就得设计与之相应的表示过程的认知语法(processual cognitive grammar); 二是如果不对认知域、句式图式、图式类型等概念进行明确的重新解释,要建立认知语法的计算模型也是不可能的。Holmqvist的认知语法计算模型包括三个部分:(1) 图式的表征,(2) 语义组构的过程,(3) 配价暗示的机制以及图式的更新。

综上所述,认知语法经过近20年的发展和探索,形成了许多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论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汇流的证据(converging evidences), 即方法的多元化。这使认知语法的研究朝着跨学科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Barlow, M. and S. Kemmer. (eds.). 2000. Usage‐based Model of Language. Stanford: CSLI . Croft, W. and A.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dse, K. 1999. The semantics of cardinal versus enumerative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3‐250.

Holmqvist, K. 1999. Implementing cognitive semantics‐‐‐overview of the semantic composition processes and insight into the grammatical composition processes. In Stadler, L. & C. Eyrich(eds.). 1999. Issu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Johnson, M. 1987. The Body in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ellogg, M.K. 1996. Neurolinguistic evidence of some conceptual properties of nouns and verb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CSD.

Lakoff, G and M. Johnson. 1980. The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W. 1987.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 Vol,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 1988. An overview of cognitive grammar. In B. Rudzka‐Ostyn (ed.). 1988. Langacker, R.W. 1991.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Vol.2.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W. 1993.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 Cognitive Linguistics.

Langacker, R.W. 1995. Raising and transparency. Language 1‐62.

Langacker, R.W. 1998. Conceptualization, symbolization and grammar. In Tomasello. M. 1998. Langacker, R.W. 1999.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angacker, R.W. 2000. A Dynamic Usage‐based Model. In Barlow, M. & S. Kemmer (ed.). 2000. Langacker, R.W. 2001. 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 Cognitive Linguistics. 143‐188. Paradis, C. 2001. Adjectives and boundedness. Cognitive Linguistics. 47‐65.

Rudzka‐Ostyn, B. (ed.) 1988. Topic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Taylor, J. 1996. Possessives in English: An Exploration in Cognitive Grammar. Oxford: Clarendon Press.

Taylor, J. 2002. Cognitive Gramma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omasello, M. (ed.) 1998. The Ne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 Structure.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Tomasello, M. 1998. The cultural origin of human cognition. Mass.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Tomasello, M. 2000. First steps toward a usage‐based theor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61‐82.

van Hoek, Karen. 1995. Conceptual reference point: A cognitive grammar account of pronominal anaphora constraints. Language. 310‐340.

Verfaillie, K. and A. Daems. 1996. The priority of the agent in visual event perception: on 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tical agent‐patient asymmetries. Cognitive Linguistics, 131‐147.

齐振海, 张辉,2004.《认知语法基础》第一卷导读. 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家煊 1994. R.W.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第1期,12‐20。

王德春, 张辉 2001. 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外语研究》第3期,1‐10。

《欧也妮 葛朗台》每章梗概,人物分析,高考题目

欧也妮葛朗台 内容 古老的索漠县城*郁、荒凉,在一条起伏不平的大街尽头,有一座灰暗、*森、静寂的老屋,住着远远闻名的大富翁葛朗台先生。 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捅匠,1789年共和政府索漠标卖教会产业时,他正好40岁,有幸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于是他把岳父给他的400路易往标卖监督官手里一送,就三钱不值两钱买下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由于葛朗台是个共和党人,很快就当上了县里的行政委员,后又当上了市长。但天有不测风云,1806年拿破仑称帝时,他因有"红帽子"嫌疑被免职。那时他57岁,妻子36岁,女儿欧也妮才10岁。葛朗台虽然丢了官,但靠着他的不断经营和葡萄园的收入终究还是变成了地方上的“冒尖户”。加上他时来运转,接二连三地得到岳母、妻子的外公和自己外婆的三笔遗产,从而取得了"新贵"头衔,成为县里“纳税最多”的人。至于他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才略知一二。不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秘库,说他半夜里瞧着累累的黄金快乐得不可形容,连他的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金子的光彩。葛朗台是种植葡萄的能手,他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没失败过。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如同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在索漠城,人人都被他钢铁般的利爪干净利落地抓过一下。到1816年,有人估计他的财产大概有五六百万。财产的剧增,给这个富翁的行为也镀了金泽,他的一举一动都像是钦定的,到处行得通,他的说话、衣着、姿势、瞪眼都是地方上的金科玉律。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 1819年11月中旬的一天,是欧也妮23岁的生日。晚饭刚过,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便争先恐后地来到葛台家,向欧也妮小姐拜寿。公证人克罗旭的侄儿送来了索漠城少有的鲜花,银行家格拉桑的公子献上了欧洲少见的望角铁树。葛朗台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嘀咕道:"他们都看中我的钱,哼!我的女儿,休想:我利用这班人替我钓鱼!"正当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玩牌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随进来了一位十分漂亮的青年,他就是葛朗台的侄儿,23岁的查理。 查理是按父亲吩咐来索漠暂住几月的。他的父亲是古老葛朗台的亲弟弟。查理从巴黎带来了最漂亮的猎装、猎枪、刀子和刀鞘,全套最新奇的各色背心以及当时十分时髦的各式硬领与领带,并把母亲给他的一套华丽纯金梳妆用具也随身带着。查理以为在伯父家能遇到上百的客人,一心想到他的森林中去围猎,过一下城堡生活。但这里的一切都使他失望,客人都是些衣冠不整、邋遢衰老的人,房子破旧,陈设简陋,仆人俗气,生活平淡。 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心神不宁。她倾慕查理表兄弟的小手、肤色和外貌,不觉神魂颠倒,夜不能眠。于是她开始梳装打扮,换上新袜子,穿上惹人注目的新衣服。一大清早就听到她叫拿侬做奶酪和千层饼给查理吃的声音;她还拿自己的私房钱给查理买喝咖啡用的糖。 葛朗台却对侄儿冷若冰霜。他从查理带给他的信中得知,由于经纪人和公证人的破产,使他的弟弟,也就是查理的父亲负了400万债务,迫使他走上了绝路。查理的父亲在信中一再请求大哥做查理的监护人,慷慨地接济查理,让他到美洲去做生意报纸上登载了巴黎葛朗台破产自杀的消息。查理得知噩耗,痛哭得死去活来。欧也妮也为可怜的表兄弟洒下了同情的泪水。此后她对查理更为关怀备至,使查理感到了温暖和慰籍。葛朗台却对弟弟的死讯无动于衷,只是热衷于他的生意。他看准时机,把1000桶酒以每桶200法郎的高价抛出,卖了20万法郎,又砍掉在阿尔邦的一些林木卖了60万法郎,加上白杨,总收入达90万。欧也妮听说父亲赚了大钱,就央求他救济查理,结果却遭到了父亲的一顿大骂:"你再想到他,我就把你送到修道院去。"晚上,为了查理父亲的债务,葛朗台可足足转了一夜的念头。 第二天,葛朗台请来克罗旭吃晚饭。饭后他把太太和女儿打发去睡觉,然后就和克罗旭正式谈判。葛朗台假装口吃,和克罗旭兜了一阵圈子后,决定由商事裁判所出面阻止巴黎弟弟的破产事件,使事情不了了之。办法很快谈妥,银行家格拉桑为巴结葛朗台,欣然接受了这件差事,速往巴黎办理。 当夜11点,欧也妮悄悄地来到查理的卧房,发现床边有10多封信,便情不自禁地看了查理写给巴黎的情人阿纳德的诀别信,顿时对查理充满同情,决定把自己近6000法郎的积蓄送给查理。查理在接受这笔财产时感激涕零,

欧也妮葛朗台情节简述

欧也妮葛朗台情节简述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欧也妮葛朗台情节简述: 1、请简述葛朗台从一名箍桶匠一跃成为地方首富的经历。 葛朗台有幸娶了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并通过贿赂的手段买到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利用当市长的机会造了好几条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之地;在房产登记时,借职权之便占了不少便宜;1806,他从岳母外婆妻子的外公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高人。 2.葡萄园主们成立攻守同盟,约好囤积居奇但是当荷兰人客和比利时人客上午要走的时候,葛朗台在客栈前边的广场上走来走去,比利时人来找他,成果二百法郎一桶成交,一半付现钱,用金币支付。他把其它葡萄园主全都蒙骗了。 3·请讲述一个葛朗台嗜金如命的故事。 ①为了款待葛朗台的侄子,女仆要去买肉。 “用不着。佃户会送禽鸟来,你给我们做野禽汤好了。我就去吩咐佃户,给我打几只乌鸦来。这种野味炖汤,再好不过了。” “老爷,听说乌鸦吃死人肉,这可是真的” “你真笨,拿侬!乌鸦跟人一样,逮着什么吃什么。咱们不也一样靠死人吃饭吗什么叫遗产 ②葛朗台从不买肉和面包。佃户给他送足够的阉鸡、母鸡、鸡蛋、黄油和小麦。租用磨坊的人除了缴纳租金,还要登门拿小麦去磨。葛朗台要租他菜园的菜农供应蔬菜。取暖用的木材,是从田园四周作为篱笆的矮树或烂掉一半的老树上锯下来的。他的开支,仅仅是圣餐费,妻女的衣着花销以及教堂座位的租金等。 ③妻子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这简直就是“抹自己的脖子”。但他从克罗旭口中得知花几个看病钱会保住更大一笔财产时,认为这交易划得来。他请来索漠最有名的医生为太太诊治,战战兢兢地探问“要不要花很多钱要不要吃药呢”,最后咬着牙说出了“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二百法郎也行。” ④.简述葛朗台临终前已久念念不忘金钱的故事。 葛朗台临终前将目光转向堆放金子的密室,惊恐地询问女儿金子是否还在。并要求把金子摆在桌子上,觉得这样心里才暖和。神甫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十字架放到他嘴边亲吻,他却想抓住十字架。他最终留下了“好好照看一切,到了那边向我交账”的遗言,而后死去。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艺术高峰是《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 2.《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为中心思想的长篇小说。书中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3.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4.《儒林外史》中,王冕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书中第一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5.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6.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7.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钱财。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蘧公孙“看破了相”。 8.牛浦郎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为妻,但他后来却撇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9.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甲】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

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范进,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10.【乙】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乙】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选段中的【乙】指的是周进,他痛哭不止的原因是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却连秀才也未考上,路过一处考场,进去观看,触景生情。 二、选择题。 11.马二先生告诉蘧公孙作文时为主的气是(C) A.注疏气 B.朴实气 C.理法气 D.词赋气 12.匡太公的遗嘱中,要求匡超人以之为重的是(D) A.出人头地 B.利禄 C.功名 D.德行 13.王太守到了南昌府之后,衙门里出现的三种声音分别是(A) A.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 B.打人声、骂人声、撞人声 C.玩乐声、唱歌声、饮酒声 D.吟诗声、下棋声、唱曲声 14.《儒林外史》中建立军功,却被连降三级的将军是(D) A.萧云仙 B.鲍文卿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恩格斯花费大量心血整理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在英、法等国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1825年开始并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邪路。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是德国莱茵省议会关于经济问题的争论。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的是法律。1842年至1843年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就推动他的研究由纯政治或哲学转向经济问题。1847年8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新的说明。此后又出版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1857-1858年,写了《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即《资本论》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4-1865年,又重新写了《资本论》第三稿。在此基础上,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

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恩格斯写的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七篇共二十五章。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阐述了三大学说:一是劳动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一篇的内容;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二至第六篇的内容;三是资本积累学说,主要是第七篇的内容。第一卷从生产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劳动价值学说 阐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的关系 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商品生产者所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人的劳动可以区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由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仍然存在,但已经发展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着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

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书中人物,。尤在士林”“机锋所向,正如鲁迅所说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 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着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荀玫等人之后,《儒林外史》中大着笔墨的便是蘧公孙娄公子一批官宦之后了,也不过是附庸风雅之辈,接着又引出马二先生匡超人等一批人物来,坑蒙拐骗,混迹“文坛”上。最后作者写下琴棋书画四大奇人,身有一技之长,谋生吃饭,闲暇便做“学问”,自言

--《资本论》导读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

《资本论》第3卷导读 第一篇至三篇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引言 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也是分配理论和竞争理论。剩余价值相对说来是看不见的,在现象上,可以看见的是利润。利润又是与资本成比例的。这似乎是与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也是“三位一体”公式的基础。 因此,应当进一步研究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格的直接基础不再是价值而是含有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因此,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同时要说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起作用的特殊方式。 与剩余价值和价值相比,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是更加具体的东西,也是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意识中、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形式。这样,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从理论上再现具体的最后一个环节或层次。这个环节所在的层次正好是或直接操作的经济运行层次,以颠倒的方式表现的内在关系与范畴,在这个层次中成为可操作的对象,同时具有与内在关系不同的规律或机制。 因此,研究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理论,不仅要注意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平均价格,注意分配关系的制度特征,而且要注意利润、平均利润对资本的调节作用,资本如何在

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流动,即资源是如何在利润、平均利润的作用下进行有效配置的。实际上,从运行层次看,利润、平利润提供了一种关于效率标准的尺度。 1.方法与结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数量方法、动态方法 2.重点阅读范围:《资本论》第3卷第1——5.1章,第8——10章,第12章。 一、成本价格、利润和利润率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P30.2——41.2) [1.)(v c +→k ,m k m v c w +=++= 2.成本价格的两重意义。 3.成本价格掩盖了价值生产的真象。 x w m v x c +=+++)(,w x m x v c =-+++)()(]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P41.3——45.3) [1.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的一个超过额。 2.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 m k w +=→π+=k w 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必然性。 4.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不一致的可能及其意义。,π+==k w p ,若w p ≠,则m ≠π] 3.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P49——57) [1.转化是一个客观过程。 2.)v c m +='π。 3. 4.利润率和利润使资本关系神秘化。] 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第3章) 5.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第4章)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1500字欧也妮葛朗台写作背景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1500字欧也妮葛朗台写作背景 【导语】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法国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以吝啬鬼葛朗台的家庭生活和剥削活动为主线,深刻的剖析了葛朗台的罪恶发家史及泯灭人性的拜金主义。 主要人物:葛朗台老头--索漠城的箍桶匠,后来成为了百万富翁。 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老头的女儿。 查理--葛朗台老头的侄儿,欧也妮的情人。 故事讲述了葛朗台老头的发家史和他对金钱的狂爱。有人评价这一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葛朗台老头的吝啬和对金钱的痴狂,在书中随处可见:“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爱,作出决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决定--送拿侬一只旧表。除了这些葛朗台还对自己的亲人吝啬:“尽管葛朗台家财万贯,然而

他的开销却很节省。他从来不卖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不觉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欣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 这时的葛朗台知到女儿将自己的金币送给查理,他爱钱如命的本质战胜了亲情,将自己竟有的女儿送进了阁楼,让她在那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1822年10月,葛朗台太太平静地死去。太太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弃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欧也妮一点也不明白,就在文契上签了字,父亲这才放了心。”自己的妻子还才安息,他却为了遗产到处奔波。“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间,正巧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质在此表显得无疑。 与父亲相比欧也妮表现得十分慈爱,善良。办了不少公益事业:建了1所养老院、8处教会小学和一所图书馆。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知识点、阅读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知识点及练习题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资本论》第一卷导读 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写成、恩格斯花费大量心血整理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写作背景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在英、法等国占据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集中表现为1825年开始并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给工人阶级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用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而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能把工人运动引向邪路。马克思正是适应这种历史的需要而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推动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的动因是德国莱茵省议会关于经济问题的争论。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的是法律。1842年至1843年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就推动他的研究由纯政治或哲学转向经济问题。1847年8月,出版了《哲学的贫困》,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作了新的说明。此后又出版了《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1857-1858年,写了《经济学手稿(1857-1858)》,这是《资本论》的最初草稿,即《资本论》第一稿。1861-1863年,又写了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1864-1865年,又重新写了《资本论》第三稿。在此基础上,1867年9月14日马克思亲自校订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 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一卷包括马克思写的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恩格斯写的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第四版序言,正文七篇共二十五章。 《资本论》第一卷共七篇,阐述了三大学说:一是劳动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一篇的内容;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主要是第二至第六篇的内容;三是资本积累学说,主要是第七篇的内容。第一卷从生产过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劳动价值学说 阐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形式和价值规律,构成了整个《资本论》理论体系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因此,《资本论》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是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的二重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某个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一)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欧也妮·葛朗台》,“书中的葛朗台非常吝啬”妈妈这么告诉我。于是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他到底有多么吝啬? 《欧也妮葛朗台》是由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写成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葛朗台精于算计,趁着当时剧烈动荡的社会环境,乱中发财,成为苏缪城的首富。他是个十足的守财奴,虽然他有四五百万的家产,但生活却还不如普通人,常常把租户交来抵租的水果蔬菜拿到市场卖,把剩菜烂果子留在家里自己吃。不到规定的时间不准生火,不管天多冷都不能。晚上一家人都到一个房间做事,那样可以节约蜡烛。他把什么都当做自己赚钱的工具。他最后将要死的那几天,总是叫女儿拿出一把黄金来洒在桌子上,还说:“我看见他们心里就热乎了。”脸上露出极为幸福的表情。虽然我感到他很可恶,竟然这么冷酷无情,但他将要逝世的时候,我还是为他的死感到可惜:一生就这么过去了,每天脑子里只有钱,只有算计,这样他会快乐吗?对于他也许是的。但是想想,你有那么多金子,你渴望自己拥有这么多金子,但当你死去的时候,那钱是带不走的。你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最后还是留给了你的后人(当然欧也妮很孝顺)。与其这么攒钱,倒不如好好

的生活。这样,是亏了自己。他的人生除了钱就没有别的了吗?他脑中就转不过这个弯来吗? 欧也妮是葛朗台的女儿,美丽温娴、天真单纯、善良多情。到二十二岁都没有出去见过别的世面,成天在家缝缝补补。后来暗地与堂弟夏尔·葛朗台相爱,但夏尔又抛弃了她。因为伤心,欧也妮嫁给了他不喜欢的德·彭封庭长。欧也妮可谓一个孝子,父亲曾经只让她吃清水面包,与她母亲的死也有着莫大的关系,更是父亲提供很大的条件使夏尔变心,她却依然待父亲那么好。父亲死后,她虽在生活上继承了父亲的吝啬,但她把钱用在公益事业上。心地善良的她还替背叛他的夏尔还上了他夏尔父亲两百多万法郎的巨债,当夏尔知道欧也妮有一千七百万家产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吃惊与懊悔!欧也妮是伟大的!她的那颗高尚的心,只为最温良的感情而跳动! 这部小说,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活动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生活中,我们做人做事要大方,不要太吝啬,不要被金钱牵着鼻子走,否则你的朋友都不会喜欢你。只有活得坦然,才会快乐!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二) 欧也妮是这部小说中最为善良、纯洁的一个人物,整部小说就是以她的悲剧人生为中心线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与老葛朗台、夏尔、德·蓬风等人的对比中逐渐呈现出来,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难越多,周围其他人物的虚伪、丑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宽容、慈爱也越显分明。 专横、吝啬的父亲老葛朗台给了欧也妮一个"黯淡而凄凉的童年",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考点梳理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考点梳理 故事背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冕、杜少卿。从周进的哭,范进的笑,王玉辉的笑而后哭,可以看出作者笔锋所指不是某个人,而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因此,作者在对人物进行褒贬时,他的讽刺总是紧密地围绕着事物的本质问题而显示其分寸。不同的人物典型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认识价值。 典型人物分析 《儒林外史》中写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 闲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说:“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如周进、范进、梅玖);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如严贡生、汤知县、王惠太守);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如杨执中、权勿用、杜慎卿、娄三、娄四公子);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如王冕、杜少卿、庄征君、虞育德)。”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一、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总也忘不了书中的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欧也妮主要情节简述

《欧也妮·葛朗台》主要情节概括 1、简述一个葛朗台如何发迹的故事。 答:①一七八九年,共和政府在索漠地区拍卖教会产业,葛朗台把手头现款再加上妻子的陪嫁,凑成一笔两千金路易的资本,携款直奔县政府,从监卖国有地产的官员手中,廉价买到区里最好的几片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按收成交租的分种地。 ②葡萄园主们建立攻守同盟,约好待价而沽。但是当荷兰客人和比利时客人上午要走的时候,葛朗台在客栈前面的广场上走来走去,比利时人来找他,结果二百法郎一桶成交,一半付现钱,现钱是金币。唯利是图的投机商把其他葡萄园主全都蒙骗了。 2、试简述葛朗台的发家史。 答:他利用大革命的好时机,通过贿赂拍卖监督官的手段,三钱不值两钱地买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他荣任镇长(或:市长、区长)期间,曾冠冕堂皇地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几条出色的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在房产地产登记的时候,他利用职位,占了不少便宜,只交很轻的税;在法劳丰侯爵手头拮据时,他又用极便宜的价格,买下了法劳丰田产。 3、简述一个葛朗台嗜金如命(贪婪)的故事。(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一个情节。) 答:①葛朗台从不买肉和面包。佃户给他送足够的阉鸡、母鸡、鸡蛋、黄油和小麦,租用磨坊的人除了缴纳租金,还要登门拿小麦去磨。葛朗台要租他菜园的菜农供应蔬菜。取暖用的木材,是从田园四周作为篱笆的矮树或烂掉一半的老树上锯下来的。他的开支,仅仅是圣餐费,妻女的衣着花销以及教堂座位的租金等。 ②作为千万富翁的葛朗台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楼梯的踏板被虫蛀坏了。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说:“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莫城抢光呢,侄儿。” ③为了款待葛朗台的侄子,女仆要去买肉。 “用不着。佃户会送禽鸟来,你给我们做野禽汤好了。我就去吩咐佃户,给我打几只乌鸦来。这种野味炖汤,再好不过了。 “老爷,听说乌鸦吃死人肉,这可是真的?” “你真笨,拿侬!乌鸦跟人一样,逮着什么吃什么。咱们不也一样靠死人吃饭吗?什么叫遗产?” ④临终法事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葛朗台似乎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想把十字架抓

《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基础训练1(含答案)

基础训练 一、填空 1.吴敬梓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是长篇讽刺小说。全书56章。它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2.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____________。 3__________,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后隐居于会稽山中,以此自终。 4.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6.在《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__________。 7.张铁臂,曾在娄家_________事件中骗取娄式兄弟钱财。此后,他以_______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_________“看破了相”。 8._________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但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二、写出下列的代表人物。 1、八股文士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名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将下列“一句话评语”和对应的名著连接起来。 《儒林外史》历史的长城 《红楼梦》龙争虎斗 《三国演义》书生现形记 《诗经》失去的大观园 《聊斋志异》先民的呼声 《史记》瓜棚下的怪谈

资本论导读复习题(优.选)

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拜物教、货币、货币流通、货币的支付手段、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劳动时间 选择 1. 《资本论》第一卷是以下哪部马克思著作的续篇?B A 《政治经济学批判》B《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D 《共产党宣言》 2. 列宁指出,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时,“他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的铭刻上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谁?B A 列宁 B 恩格斯 C 法拉格 D 马克思 3.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B A.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研究生产关系 D.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 4.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这说明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C) A、抽象法 B、分析综合法 C、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D归纳演绎法 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像是(C) A.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B.社会生产方式 C.揭示人类各个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D.生产资料所有制 6.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A) A 物质承担者 B 实体 C 对象 D 本质 7.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使用价值同(D)交换的量的关系 A 价值 B 效用 C 劳动 D 使用价值 8. 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力越高,该商品的价值就(C) A 不变 B 无法判断C越小D 越大 9. 将少量复杂劳动换算成简单劳动,以下选项错误的是(D) A 自乘的 B 多量的 C 多倍的 D 等时间的 10. 因为“商品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也没有”,所以我们研究商品价值要从(A)入手 A 使用价值 B 有用性 C 交换关系 D 等价物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探讨价值关系或价值形式,目的是研究(B) A 分工 B 劳动生产力 C 资本家的心理 D 货币之谜 12. 商品交换双方让渡彼此的商品时,必须首先承认对方是私有者,关于这种共识以下描述错误的是(C) A 契约关系B意志关系C 法权关系D 买卖关系 13.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这句话指的是(A) A 商品可以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 B 商品的规格是一样的 C 商品拥有人格 D 商品的质量是一样的 14. 马克思在论述交换过程时指出,“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是因为(C) A 不转手会造成商品变质B不转手会造成商品贬值C商品所有者需要交换各种其他商品D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15. 商品在金上的价值表现——x量商品A=y量货币商品——是商品的(A) A 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格 D 使用价值 16. 表示商品的价值,仅仅需要想象中的金,这是货币在执行(A)的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

《欧也妮·葛朗台》情节题

《欧也妮葛朗台》情节叙述题 1. 简述欧也妮具有反抗意义的故事。 答:有一天,欧也妮母女正在欣赏查理赠送的首饰盒,恰好被葛朗台撞见了。他看到首饰盒上的金子,眼睛里发出亮光,把身子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他把首饰盒抓在手里,准备用刀子把金子挖下来。欧也妮急了,她声称如果父亲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这把刀子自杀。父女争执起来。直到葛朗台的妻子晕过去,他才住手。 2. 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一些“吝啬”的具体表现。 答:(1)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 (2)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是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已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价了,可永远当做奢侈品看待…… 3.简述欧也妮的婚姻经历。 答:欧也妮爱着查理,并将自己的全部金币赠给了他。父母去世后她还等着查理归来。查理发大财后写信要违约。她一气之下与蓬风结婚,没想到欧也妮33岁成了寡妇,于是人们又“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就像当年克罗旭他们一样”。 4.试简述葛朗台的发家史。 答:葛朗台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动乱年代大捞—把发了横财的资产者。大革命爆发时,他还是索漠城的一个富裕的箍桶匠,共和政府时期,他行贿负责拍卖教会产业的官员,贱价买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外加一座修道院和几块田地。他投机革命,成了共和党人,还当了一段时期的镇长。他利用职权,买了更多的产业,曾冠冕堂皇地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几条出色的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不断积累财富,成了索漠城的首富。后来另一次政权更迭使他得到了进一步发财的机会。他造谣欺骗、控制市场、哄抬物价,挤垮别的商人,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他是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作者通过他的发家史,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 5.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一个情节。 答: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后死了。 6.《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作者设置了哪些情节来表现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 答:情节有: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临终守密室,临死抓法器。 7.举例说明《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对金子强烈占有欲的细节描写。 答:①葛朗台看到查理送给女儿的金梳妆匣,立刻眼睛发亮,身子一纵,向梳妆匣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向一个熟睡的婴儿”。②教士来给他作临终法事的时候,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他那似乎已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 9.“关女儿禁闭”和“抢梳妆匣”是《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个情节,这些均与小说中的梳妆匣有密切的联系,请简述梳妆匣的来历。 答: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伯父葛朗台,但葛朗台不念亲情要打发他走。查理为了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课程编号: 306020414 英文名称: THE CAPITAL 授课对象: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开课单位: 商学院 邰丽华教师姓名: 周学时: 4 总学时: 72 学分: 4 课程简介: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主线,逻辑严密、生动科学地论证和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产生、成长、发展直至解决的历史必然性,以充分的事实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决定性力量。《资本论》不仅从制度层面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还从运行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作为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实现方式和运行特点,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其中主要包括狭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的积累理论等。 教材: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 参考书: 1.资本运行论析——《资本论》与市场经济弓孟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张燕喜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5月版。教师简历: 自1994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94年——95年:任助教,主讲政治经济学课程;?95年——2001年:任讲师,从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至今,任副教授,主讲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原理等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研究生“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部分授课任务;?2003年任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从教以来,共发表教材、合著、论文等多部(篇),累计60余万字。其中2001年至今,在《当代经济研究》、《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曾作为与会代表参加2002年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六次会议。 财政学 课程编号: 306020173 英文名称: PUBLIC FINANCE 先修课程: 经济学原理 授课对象: 本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