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课时 光合作用(四)

第10课时 光合作用(四)

第10课时  光合作用(四)
第10课时  光合作用(四)

第10课时光合作用(四)

[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B级)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B级)

3、化能合成作用(A级)

[基础知识]

考点1 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B)

(一)光合作用强度

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指标:

原料(CO2)消耗的数量

一定时间内

产物(O2和有机物)生成的数量

(二)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

1、黑暗条件下(即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注:黑暗条件下不考虑叶肉细胞进行暗反应,因为此时缺少光反应产物<[H]和ATP>)

2、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此时测定的气体变化量代表净光合作用

3、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上述两种条件下温度要相同,以保证两种条件下呼吸速率相同。)

小结:三种速率的表示方法

项目表示方法

净光合速率(又称表观光合

O2的释放量、CO2的吸收量、有机物的积累量速率)

考点2 化能合成作用

①含义:自然界中的少数种类的细菌,虽然细胞内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化学能)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这些细菌也属于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也属于生产者。

②典型实例:硝化细菌。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氧化成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

[活动方案]

活动一:感悟高考

(2012江苏)为探究低浓度NaHS0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报告 ①材料用具:

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0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

③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见图l ,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NaHSO 3增加了叶片内

叶绿体形成ATP 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 ______ ,进而加快对图2中______________(填字母A-D )物质的利用。

(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μmol/L 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 mmol/L NaHS03效应

真正的光合速率(又称实际

光合速率) O 2的产生量、CO 2的固定(消耗)量、有机物的制造量

呼用速率(黑暗中测量)

CO 2的释放量、O 2的吸收量、有机物的消耗量

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在下面坐标中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 000μmol·m-2·s-l)。

活动二:光合作用强度的测定

例1、取等量植物A和植物B的叶片置于密封透明装置中,在适宜条件下逐渐增强光照,测得密封装置内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以下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光强(mol光子/m2.s)0102550100250500600

放氧速率

(μmolO2/m2.s)A叶片-20-10-5-16152835 B叶片-2-0

.5

1.536101211

A.若以CO2的吸收速率为指标来表示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则得到的相应数值应该和上表相同

B.当光照强度为500 mol光子/m2.s 时,制约植物A和植物B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均为CO2的浓度

C.当光照强度为100 mol光子/m2.s后,A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B植物均为6μmolO2/m2.s D.当光照强度为50 mol光子/m2.s时,A植物中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而B植物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解析:解决此类习题的关键是要区分以下几种说法的实质

①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速率(或CO2的吸收速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指的是净光合速率

②光照条件下,氧气的产生速率(或CO2的消耗速率、有机物的产生速率)指的是真正的光合速率(实际的光合速率)

上表中光强为0(即黑暗条件下)时,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相应的测定得到的数据代表呼吸速率,如A叶片的呼吸速率为20个单位;光强为100单位时,放氧速率为6个单位,代表的并不是真正的光合速率,而是净光合速率,A叶片其真正的光合速率(实际的光合速率)为6+20=26个单位。

活动三: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特别提醒葡萄糖只有分解成丙酮酸之后才能进入线粒体继续反应。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

2、植物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夜间(黑暗)只进行呼吸作用。

3、在下面的四幅图中标出A点、AB段、B点和B点之后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转移方向。

图(1)表示黑暗中,只进行 ; 图(2)表示细胞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

图(3)表示细胞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 图(4)表示细胞呼吸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

特别提醒:植物三种速率的表示方法

项目

表示方法

净光合速率(又称表观光合速率)

O 2的释放速率、CO 2的吸收速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

真正的光合速率(又称实际光合速率) O 2的产生速率、CO 2的固定速率、有机物的制造速率

呼吸速率(黑暗中测量)

CO 2的释放速率、O 2的吸收速率、有机物的消耗速率

[检测反馈]

1.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 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得到如下所示曲线。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 段(不包括A 、B 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光照强度

吸收

A

B

C

放 CO 2

A

CO 2

B

CO 2

C CO 2

CO 2

D

2.(多选题)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这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的分解

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 TP

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3.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

该植物在2000lx光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

生的氧气量(毫升)是

A.17

B.12

C.23

D.18

4.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由上图可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2)甲图P 点,限制马

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因

素为;

(3)乙图Q 点,高CO2浓度条件下,若要进一步提高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可尝试采取的措施是;

(4)预计丙图Q 点之后三条曲线的走势为

[建构知识网络]

活动一(1)②株型、长势、叶片均一蒸馏水1mmol/LNaHSO3溶液③不同光照强度下低浓度的NaHSO3溶液均可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

(2)类囊体 A B D

(3)见下图

【解析】(1)该实验中自变量为是否喷施NaHSO3溶液,因变量是水稻光合速率,其它为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要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用实验材料的株型、长势等条件要基本相同;实验操作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喷洒一定量的蒸馏水,实验组喷洒1mmol/LNaHSO3溶液;③根据图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喷洒NaHSO3溶液的植株光合速率均高于喷洒蒸馏水的对照组,说明NaHSO3溶液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均能提高水稻植株的光合速率。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可以产生ATP,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图2中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C3,C表示光合作用产物糖类,D表示C5,光反应增强,ATP和[H]增多,可促进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进而促进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5的利用。

(3)根据题中信息,0.2μmol/L的硫酸甲酯吩嗪和1mmol/L的NaHSO3溶液效应相同,可促进水稻光合作用效率,但二者无累加效应和抑制效应,即二者混合使用效果和分别使用的效果是一样的。据此信息结合图1可作出对应的条形图。

活动二例A

活动三

1A

2答案ACD

解析由图可知:甲表示水的光解,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影响因素主要是光照;

乙表示水的生成,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影响因素主要是温

度(影响酶的活性);两种膜上均有ATP生成,因此,A、C、D均正确;乙中的[H]主要来自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由丙酮酸和H2O彻底水解形成,葡萄糖的水解只是产生了很少量的

[H],故B错误。

3.C

4.(1)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答不全不给分)(2)光照强度

(3)适当调节环境温度(或将温度调到最适温度)

(4)三条曲线都会随温度升高而呈逐渐下降趋势

(学生)第4讲 光合作用

专题4(真题)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l分,共l 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 光合作用需要CO2作为原料 B.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C. 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 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2.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 光合作用需要CO2作为原料 B.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C. 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 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3.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 A B C D 6.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光叶绿体() A、有机物+氧→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C、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 7.科学家萨克斯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后,再将此部分叶片用锡箔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8.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C.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D.包括以上三者 9.呼吸作用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水和淀粉 C.氧气和水 D.无机盐和水 10.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A、有机物+氧→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C、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分) 1.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2.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蓝蓝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 ①将甲、乙两装置(如下图)暗处理两天;②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 ③摘取叶片A、B进行水浴加热;④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1)甲、乙两装置中,除了空气中的______ ____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据此可知,蓝蓝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设计甲、乙两装置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 (2)步骤①,暗处理是为了避免叶片中原有的______对实验造成影响。 (3)步骤③,装酒精的烧杯是[ ],酒精溶解了__ ___后,达到使绿叶_____的目的。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只有叶片[ ]变蓝色,该结果表明:______装置不能进行光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学习,分析并掌握其原料、条件、产物、场所和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重点: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难点: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 1、生态系统中,人们把植物称为什么?为什么? 2、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问题1,阅读资料思考柳苗生长之谜中的问题。 新课推进: 一、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师;出示 (一)思考题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时候作用?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二)模拟实验动画:“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生:结合查阅教材内容和观看实验过程的动画,独立思考和解决上述问题。 师:出示问题答案并纠正学生的误区。 (三)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师:结合视屏过程引导生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生:完成P54表格。 二、植物光合作用及其场所 (一)、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 师:绿色植物是有机物的生产者,植物的绿色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的?有机物的“加工厂”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哪一器官? 生:阅读教材P55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利用水绵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场所实验过程,思考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场所。 师:出示恩吉尔曼实验过程图片并讲解并补充讲解光合作用的原料为二氧化碳和水。 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并完成对P56胡萝卜、仙人掌、银边春藤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的辨别。 (二)观察叶片和叶绿体的结构 师:出示叶片结构和叶绿体结构图。 生:通过观察图片感受叶片和叶绿体结构。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 二、指导思想: 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创设教学情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人教版)第二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二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的第三个知识点。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包括水分代谢、矿质代谢、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三个部分,其中有机物和能量的代谢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实现的。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生物界最基本的新陈代谢,同时,光合作用对前面学过的(细胞、ATP、酶等)知识的复习、巩固,对后面的(动物的新陈代谢等)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使学生牢固掌握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知识非常重要。光合作用部分共有五个问题:光合作用的概念、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意义。重点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难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光合作用已经具有粗浅的了解和初步的基础,并且认知结构已基本形成,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学习动机有一定内在的信念,认知活动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这一节知识中,既有微观上的、分子水平上(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等)的知识,又有宏观上的知识(光合作用的意义),有的知识(光合作用的过程)很抽象,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启发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设置适量的问题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 2.掌握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技能目标: 1.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含设计),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能力; 3.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4.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观,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法设计: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分析、讨论、归纳相结合,师生共同探究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学法指导:

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的分析(一)

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的分析(一) 教学随笔 2008-09-09 21:52:38 1、纵坐标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是净光合作用强度? 这是什么图?分析坐标图时,首先要明确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含义。 大家知道我们通常用单位时间里CO2 吸收量、O2 释放量、有机物的制造量来代表光合作用强度。而光合作用强度又有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和净光合作用强度,我们如何区分它们呢? 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①如果CO2 吸收量出现负值,则纵坐标为光合净产量;②(光下)CO2 吸收量、O2释放量和葡萄糖积累量都表示光合净产量;③光合作用CO2 吸收量、光合作用O2释放量和葡萄糖制造量都表示光合总产量。 因此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

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 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 用强度逐渐增加 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不随光照强度的 增加而增加。 3、几个点、几个线段的生物学含义: 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净光合强度为负值 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 AB段:此时光照较弱,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仍为负值。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释放CO2。 B点: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强度净为0。表现 为既不释放CO2也不吸收CO2(此点为光合作用补偿点) BC段: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吸收CO2。 C点: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此值为纵坐标(此点为光合作用饱和点) CD段:净光合作用强度已达到最大值,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 加。 N点:为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的最低的光照 强度。(先描述纵轴后横轴) 4、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  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 之后,限制因素主要是其它因素了  AC段:限制AC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D段:限制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外因有:CO2浓度、温

光合作用探究公开课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教学设计萧县中学宏新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的教学设计 萧县中学宏新 设计说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生记住这段历史和结论,而是要将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整合其中,充分应用二手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重走科学家之路,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的精神。本案例中,用二手资料探究光合作用发现的科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过程,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并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 一、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此课程基本理念的极为有效的载体,生物学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好素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照本宣科介绍几个科学家的实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调动,要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再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本课教学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经典实验为探究的载体,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探究的背景,以真正理解探究过程和实验设计策略并学以致用为中心目标,采用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从“课外”到“课堂”再到“课外”的开放式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第高中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第二部分容“光 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本册教材第五章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是对细胞的能量来源进行探讨,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代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必修一的重点容之一。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课的容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梅耶、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的研究。课文还结合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介绍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生物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这些经典实验归纳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这些容能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科学家三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难;重温先人勇于探索的过程,懂得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新技术、新理论的发现和综合应用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从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特别是物理、化学技术的使用对生物学起到的推动作用,再一次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理念;在科学

第四讲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四讲酶和呼吸作用 知识点一:酶 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酶的作用、机理及特性 (1)作用:提高反应速率,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2)作用机理:①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②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 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①高效性 (3)酶的特性②专一性 ③作用条件温和:高温、强酸、强碱都会使酶失活,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 3、对照试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它一般要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 1.控制变量 (1)自变量:指在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的变量。 (2)因变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量。 (3)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些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 _________。

例1. 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例2.下列符合图示含义的是( ) A.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随pH从5升高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温度从0~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该酶的最适pH为7 例3.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消化酶后,置于0 ℃至80 ℃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 ℃至0 ℃的环境中处理(如下图),其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为( )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学设计 成都市玉林中学吕茜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第4节的教学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两小节。“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技能目标 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O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H 2 情感目标 通过模仿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按照学案实施流程和教师的引导,首先可通过自主阅读课本有关段落,简要寻找、梳理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知识要点,然后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理解、注重比较并学会归纳知识要点。 整个学习过程教师要注意方法的介绍、学情的关注和适时点拨。特别注重通过图解的认识、列表的比较,认清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发生的部位和条件等,让学生能够真正明确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中,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伴随着的能量转换过程,以便从整体上认识、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全过程。

光合作用曲线图分析大全

有关光合作用的曲线图的分析 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纵坐标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强度还是净光合作用强度? 光合总产量和光合净产量常用的判定方法: ①如果CO2 吸收量出现负值,则纵坐标为光合净产量; ②(光下)CO2 吸收量、O2释放量和葡萄糖积累量都表示光合净产量; ③光合作用CO2 吸收量、光合作用O2释放量和葡萄糖制造量都表示光合总产量。 因此本图纵坐标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 (2)、几个点、几个线段的生物学含义: A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光合作用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净光合强度为负值由此点获得的信息是:呼吸速率为OA的绝对值。 B点:实际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处于动态衡),净光合作用强度净为0。表现为既不释 放CO2也不吸收CO2 C N点:为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值(CM)时所对应的最低的光照强度。(先描述纵轴后横轴) AC段: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加 AB段:此时光照较弱,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强度仍为负值。此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外还有剩余。表现为释放CO2。 BC段:实际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呼吸产生的CO2不够光合作用所用,表现为吸收CO2。 CD段:当光照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净光合作用强度已达到最大值,光合作用强度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3)、AC段、CD段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 在纵坐标没有达到最大值之前,主要受横坐标的限制,当达到最大值之后,限制因素主要是其它因素了 AC段:限制AC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CD段:限制CD段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外因有:CO2浓度、温度等。内因有:酶、叶绿体色素、C5 (4)、什么光照强度,植物能正常生长? 净光合作用强度> 0,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BC段(不包括b点)和C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白天光照强度大于B点,植物能正常生长。 在一昼夜中,白天的光照强度需要满足白天的光合净产量 > 晚上的呼吸消耗量,植物才能正常生长。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光合作用专题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三: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四讲光合作用专题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重点实验) 实验原理:①.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②.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分离。(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 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方法步骤:1.提取色素 加入SiO2、CaCO3 称取绿叶研磨过滤收集滤液 无水乙醇 2.制备滤纸条 取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将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待干燥后再画两、三次。 4.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将3mL层析液倒入烧杯,插入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但不能让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盖上烧杯。 现象及结论: 1、溶解度:胡萝卜素 > 叶黄素 > 叶绿素a > 叶绿素b 2、含量:叶绿素a > 叶绿素b > 叶黄素 > 胡萝卜素 3、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1) 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无刺激性异味,且易于研磨。 (2) 加入少许SiO2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少许CaCO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研磨时 叶绿体中色素受到破坏,加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3) 研磨要迅速、充分,防止无水乙醇挥发。 (4) 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以免滤液挥发。 (5) 剪去滤纸条一端的两角,防止色素带扩散不整齐(防止边缘效应)。 (6) 滤液细线不仅细、直,而且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可以画两三次)。 (7) 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 基础训练题] 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重要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均有叶绿体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通过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单元中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了解作为消费者,赖以生存的食物能量归根结底来自绿色植物—生产者。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打下理性知识的基础。本节课以光合作用中的一个经典实验——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有机物为载体,旨在引导学生对实验的探究,建立光合作用的模型,掌握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选择实验材料等规则,进而能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领悟科学精神,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3、知识体系 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4、编写意图 本节从海尔蒙特的实验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有机物从哪里来”,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使学生知道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大自然生产了有机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还利用图片、表格、生动的文字创设发现解决问题的情境,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制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活动,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获得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渗透对绿色植物的爱,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使教学内容的组织沿着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逐步展开。 5、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课标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第4讲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强化精练(含解析)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强化练) 一、选择题 1.(2019河北唐山一模)线粒体在合成ATP时,下列哪个条件不需要( ) A.基质中含有O2 B.基质中含有ADP C.基质中含有 NADPH D.基质中含有丙酮酸 答案 C 当线粒体基质中存在氧气时,细胞质基质中的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合成少量的ATP,且可发生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大量ATP,A、D正确;合成ATP的原料是ADP和Pi,B正确;NADPH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指NADH,C错误。 2.(2019河南商丘一中预测)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呼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时,所需能量均是由ATP提供的 B.某同学500米赛跑时,细胞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均来自葡萄糖 C.若污染物Q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则对无氧呼吸没有影响 D.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产生ATP 答案 D 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物质时,所需能量并不都是由ATP提供的,GTP等也可提供能量,A错误;在细胞呼吸过程中,H2O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氢一部分来自葡萄糖,一部分来自水,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若污染物Q抑制浮游植物有氧呼吸的各个阶段,则对无氧呼吸也有影响,C错误;细胞的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第二阶段没有ATP的产生,D正确。 3.(2019江西南昌二模)若呼吸底物全为葡萄糖,下列关于人体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800 m赛跑过程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 B.马拉松比赛时消耗等量葡萄糖放出的能量比步行时多 C.环境温度从0 ℃升到37 ℃,人体内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逐渐上升 D.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目的是保证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 答案 A 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摩尔的葡萄糖,就会产生6摩尔的CO2,同时消耗6摩尔的O2,人体细胞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既无CO2的产生,也无O2的消耗,所以人体在800 m赛跑过程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A正确;相比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葡萄糖分解彻底,释放的能量多,马拉松比赛时,肌肉细胞以有氧呼吸为主,也进行无氧呼吸,步行时肌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马拉松比赛时消耗等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曲线分析

【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1 ?单因子因素 (1)光照强度 ①原理分析:光照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原理是通过影响光反应阶段,制约的产生,进而制约暗反应阶段。 ② 图像分析: A点时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 强,但是仍然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时代谢特点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BC 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限制 C点的环境因素可能有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 ③应用分析:欲使植物正常生长,则必须使光照强度大于 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物产量。 (2)光照面积 ①图像分析: 作用面积的饱和点。 照不足。 0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增加而增加,而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 但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呼吸量(0C段)不断增加,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BC段)。 ②应用分析:适当间苗、修剪,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徒长。封行过早,使中下层叶子所受的光照往往在光补偿点以下,白白消耗有机物,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CO2浓度 ①原理分析:C0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生成。 ②图像分析:图1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的C02浓度,即C02 补偿点,而图2中的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02的最低浓度;两图中的B和B'点都表示C02饱和点,两图都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C02浓度增加而增大。 ③应用分析:大气中的C02浓度处于0A段时,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 中可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和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增加C0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⑷温度 ①原理分析:是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 0 B ) COb/> "f / fi 連 ft* ATP 和[H] 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适当 0A段表明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光合作用实际量不断增大,A点为光合 随叶面积的增大,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原因是有很多叶被遮挡,光 2 4

(完整版)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人教版) 福安二中阮建英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光合作用知识的掌握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奠定基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与光合作用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光合作用知识在全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本节重点;同时希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所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 ●对光合作用发现史有待于系统研究 ●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 (2)描述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实验设计,学会控制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能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同时能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和探索中前进的。通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关系的分析,能树立科学的辨证观点。 四、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

(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二细胞的代谢第4讲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教案

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考纲要求] 1.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b)。2.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异同(b)。3.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b)。4.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和产物(b)。5.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a)。6.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b)。7.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c)。8.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异同(b)。 1.理清需氧呼吸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厌氧呼吸 (1)反应式 ①分解成乙醇的反应式:C 6H 12O 6+2ADP +2Pi ――→酶2C 2H 5OH +2CO 2+2ATP 。 ②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 6H 12O 6+2ADP +2Pi ――→酶2CH 3CHOHCOOH +2ATP 。 (2)过程: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其全过程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3)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

提醒厌氧呼吸需注意的几点提醒 (1)产物不同的原因:①直接原因是参与催化的酶不同;②根本原因是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2)只释放少量能量的原因:其余能量储存在乙醇或乳酸中。 (3)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厌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4)人和动物的骨骼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玉米的胚、马铃薯的块茎厌氧呼吸也生成乳酸。葡萄的果实、苹果的果实、酵母菌厌氧呼吸生成乙醇和CO2。 (5)厌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并产生少量ATP。 3.判定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依据 提醒(1)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无论是否有氧气的参与,都是生物氧化过程。 (2)细胞呼吸的底物是有机物而并不只是糖类,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线粒体只能利用丙酮酸和[H],不能吸收利用葡萄糖。 (4)真核生物细胞并非都能进行需氧呼吸,如蛔虫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厌氧呼吸。 (5)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进行需氧呼吸,如蓝细菌、硝化细菌等,因为其细胞中含有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场所为质膜。 4.影响细胞呼吸的外因及实践应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曲线分析 生物组应中保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变化曲线图中, 如图1所示: 最典型的就是夏季的一天中 CO 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 1?曲线的各点含义及形成原因分析 a 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 释放减少; b 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e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c 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e 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d 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 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 ef 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 fg 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见图2) 积累有机物时间段 制造有机物时间段 消耗有机物时间段 C02的吸收 g 禺时 2. ⑴ ⑵ ⑶ ⑷ ce 段; bf 段; og 段; 制造育机物 ------- 消耗有机慚 图2 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 e 点; 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Sp — SMh SN 。 3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 (1)如果N 点低于M 点, 增加; ⑵如果N 点高于M 点, 减少; ⑶如果N 点等于M 点, 一昼夜CO 含量的变化曲线图 说明经过一昼夜, 说明经过一昼夜, 说明经过一昼夜, (见图3)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4)CO 2含量最高点为c 点,CQ 含量最低点为e 点。 4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昼夜 Q 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见图 4) (1) 如果N 点低于 总量减少; (2) 如果N 点高于 总量增加; (3) 如果N 点等于 总量不变; (4) O 2含量最高点为e 点,O 2含量最低点为c 点。 5.用线粒体和叶绿体表示两者关系 M 点, M 点, M 点, 说明经过一昼夜, 说明经过一昼夜, 说明经过一昼夜,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M *讨间 C02的含吐

第四节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导学案

第四节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主备:王成富 审核:李玮、张春艳 编号:1—510 班级 学习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说出有关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学家及其经典实验的结论,能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表示光合作用,并能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 分析光合作用探究实验的过程及其设计思路,将大量文字转换成简洁明了的图文,学会在复杂的情景中分析实验的变量和对照的设置。 3. 体验科学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概念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自主探究】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阅读教材P100—102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列表总结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2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能说明什么问题? 3.恩格尔曼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4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 5.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用一个化学反应式表示出来。 【课堂演练】 1.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O 2需要光和验证O 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 .①②和①③ B .②③和①② C .②④和①③ D .②③和③④ 2.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绿叶经光照24小时,然后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⑤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A .①② B .③⑤ C .②④ D .③④ 3.下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时的实验示意图,图中A 物质 和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 .1∶2 B .2∶1 C .8∶9 D .9∶8 4.普利斯特莱把一只小白鼠和一盆植物一同放到一个玻璃罩内,结 果小白鼠和植物都能存活很长时间。但后来有人重复这个实验,却有的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以下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并不科学,没有重复性 B .该实验的成败与否,要看是否将装置置于阳光下 C .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小白鼠需要的氧气达到了平衡 D .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与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达到了平衡 《学海导航》P63页例题3

导学案光合作用第二课时.doc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一、学习目标 1、光合作用的定义 2、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 、叶绿素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3、光合作用的过程 总反应式:CO 2 + H 2O (CH 2O )+ O 2 6CO 2+12H 2O C 6H 12O 6+6H 2O+6O 2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光强度、光质都可以影响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在一定光强度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光质:由于色素吸收可见太阳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最多,吸收绿光最少,故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一样。白光下光合效率最高,红光和蓝紫光下光合效率较高,绿光下光合效率最低。 (2)CO 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 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3)温度: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 (4)矿质营养: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二、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与疑点 1、重点难点是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等。 2、疑点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 三、学法指导 1.了解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从而理解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一般方法。 2.理解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及作用。 3.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分析,掌握光合作用过程的意义。 4.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5.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原理及方法。 四、叶绿体的结构 结合讲解叶绿体的结构,教师归纳: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色素的作用是 光能。 思考: 1.为什么植物的叶片一般是绿色的? 2.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3.植物体内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哪些? 4.生产上,用何种颜色的塑料薄膜做顶棚产量高? 5.绿色植物在CO 2等量时哪种光下光合产物最多? 6.用绿色、红色、蓝色、紫色玻璃罩分别罩住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光照相同的时间后,罩内O 2最少的是哪种颜色的玻璃罩?为什么? 7.为什么要用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来提取色素? 光 能 叶绿体 光 能 叶绿体

第四讲——器官(叶)

第三节叶(leaf) 叶:着生在茎节上,常为绿色扁平体,含有大量叶绿体,具有向光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重要器官。 叶的生理功能: 叶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片内具有叶绿体,叶绿体在光能的作用下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植物吸收的太阳光能主要存在于碳水化合物中。我们所吃的蔬菜粮食、烧的炭柴都是由光合作用而来,因此光合作用产物不仅能够供植物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提供其他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食物,也是某些工业生产的原料。所以,光合作用是生物界几乎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关键。 释放能量供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排出CO 2,植物生理活动的需要,由呼吸作用的定义可以看出,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相反的。但是呼吸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当然如果呼吸过度对农业生产的产量是有影响的。 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通过叶表面的气孔将气体散失。 蒸腾作用的意义——根系吸水的动力、矿质元素转运的动力、降低叶表面温度。 叶的其它功能: 吐水作用:又称溢泌作用,它是植物在夜间或清晨空气湿度高,而蒸腾作用微弱时,水分以液体状态从叶片边缘或叶先端的水孔排出的现象。水分的一种代谢方式。如滴水观音、番茄的叶片等。 吸收作用:叶表面吸收农药、肥料。 贮藏作用:变态叶具有贮藏作用。洋葱、百合的肉质鳞叶。 繁殖作用:少数植物叶可以生不定根,具有繁殖能力。落地生根叶缘的小植株和不定根;秋海棠的叶子,插入土中都能长成新植株。 重要的叶类中药材: 1、大青叶——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片。 2、青黛——清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的作用。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4讲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教案

第4讲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1.细胞呼吸的原理需氧呼吸(1)①含义: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 ATP的过程。②过程

酶③反应式:CHO+6O+6HO――→6CO+12HO+能量。22621226 (2)厌氧呼吸 ①场所:细胞溶胶。 ②过程 a.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 ③反应式 酶a.产物为酒精:CHO――→2CHOH+2CO+少量能量。2626125 酶b.产物为乳酸:CHO――→2CHO+少量能量。 .光合色素 36661232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

色素功能 :蓝绿色叶绿素a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和红光叶绿素b:黄绿色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类胡萝 蓝紫光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2)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目的 3.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 ①条件:光、色素、酶、水。 ②场所:类囊体膜上(即光合膜)。 ++NADP―→O③物质变化:H22光能ATP →――ADP+Pi酶 NADPH中。→电能―+ ONADPH([H]) →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④能量变化:光能― (2)碳反应 NADPH。CO、ATP、①条件:多种酶、2②场所:叶绿体的基质中。这个六碳分子随即分解个六碳分子,分子固定,RuBP 形成1③物质变化:CO首先被1个2的磷酸基团生成三碳糖,ATP个三碳酸分子,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成2个三碳6CO进入卡尔文循环就形成释放的化学能储存在糖分子中。和ATP每3个并将NADPH2,还有一个三碳糖分子运到叶绿体外合成蔗糖或被叶绿RuBP5个三碳糖分子再生成糖,其中体利用合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质。 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④能量变化:ATP和 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联系 (1)二者的比较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图示(2). 的来源、去路的比较[H]和ATP(3)光合作用与需氧呼吸过程中

4.2光合作用第二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1)

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问题导学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活动与探究1 填写以下表格。 1 ?光照是影响暗反应的条件吗? 2 ?联系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是什么? 3 ?在黑暗环境,暗反应能进行吗?为什么? 4?填充下列光合作用的过程的流程图。 巳迁移与应用1 光反应的产物中,哪些是暗反应进行所必需的条件?( ) ◎ ( CH ?。) ②C02③ATP ④[H ]⑤氧 ⑥酶 ⑦水 A .③④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⑥⑦ D .③④ 1. 光合作用反应式及其元素去向 t 6CO 2+12H 2O —- L T 叶録幣T t 2. 环境条件变化对叶绿体中 ATP 、[H ]、C 3、C 5含量变化的影响 在明确变化条件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被分析物质生成量和消耗量的大小确定其含量的升 降。具体分析如下: (1) 1简式: (2)完整反应式:

停止光照 a. ATP 不再产生 ADP 积麋 k 原有盘TP 仍魁歧卜舍呈增册 分鮮,直至全部 消耗 ATP 减少 3T , C 5J 。 (2) :-11. Ci II 」: 札G 不再生成 G 积累电會 h*昴有G 淮续还原生 ― 量増加¥ 成G-直至全部淌耗 G 减少 ATP 积羞+ 會昼堆加. ADP 咸少 即: CO 2 停,C 5T , C 3J , ATP f , ADP J 。 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豎活动与探究2 1 ?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并由此反应式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2 ?绘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并进行适当的解释。 3 ?在进行植物温室栽培时,适量燃烧石油液化气或放一些干冰能够增产,你知道是什 么原因吗? 4 ?在大棚种植时,晚上有时适量进行人工光照,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巳迁移与应用2 下图表示某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O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达到动态平衡 B ?光照强度在达到 A 点以前,植物不能正常生活 C . A 点以后,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D ?此图不能表示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a. ATP 不再分崎 h 康有ADP 讎续 合咸ATP.直至 乩G 不再还席成G h.愿有G 仍缝续参 与「{的固宅■貢卡 全部消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