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影响: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

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

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

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

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

种棵树

树木可以改善微观小环境的气候,保持空气湿度,因为它的光合作用能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使空气更新鲜干净。此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千磅。

使用荧光节能灯

如果把家中最常使用的三盏灯换成荧光节能灯,每年就能少排放二氧化碳3百磅。

重新设定空调温控器

冬季时将空调温控器比原来调低2度,夏天时则调高2度,这样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千磅。

检查热水器

保证家中的热水器温控器不要超过120华氏度,这样每年可少排放二氧化碳550磅。

回答者:8 - 一级2010-4-9 08:38

根本哈根的最后时刻,谁能许给世界一个未来?

100 多年间,人类经济发展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燃烧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另外,约1/5 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

据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 摄氏度~6.4 摄氏度之间。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看,地球气候已经开始朝着6 摄氏度~7 摄氏度的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 摄氏度的地球生态警戒线,几乎宣告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处在毁灭性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从喜马拉雅冰川的悄然融化到南极冰架的轰然崩塌,从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北方严重干旱,从缅甸强热带风暴到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一场场触目惊心的灾难,使气候问题成为21世纪政治家之间最热门的话题。甚至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可能是二战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因为它涵盖了粮食、能源、环保、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最有可能成为搭建世界新秩序的舞台。随着全球变暖和减排深入人心,“气候主权”、碳排放权,某一天或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人权并列,成为一国重要属性。

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和几十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全世界加速寻找新秩序的方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印尼总统苏西洛等政要在气候会议前发表了这样类似的观点:当世界面对多个危机考验的时候,答案就在于寻找共同之处。目前,世界面临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两大难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绿色经济。

当马尔代夫的政要用“水下内阁会议”的方式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和恳求的声音时,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全球变暖如果得不到遏止,将因此导致灭亡的物种,最终会蔓延到食物链的终端——人类。全球的媒体都在想尽办法为这次关乎子孙后代、影响人类未来的联合国会议造势。可是数天之后,当哥本哈根会场内,争吵和指责的声音代替了“人类共同的担忧”,通过媒体狂轰滥炸式的报道充斥着全世界人们的耳根。这时,善良的人们猛然发现,之前最猛烈的指

责别国污染地球生态的发达国家集团欧盟,成了支支吾吾的怯懦者;一贯以“文明世界领导者”自居的超级大国美国,只是由国务卿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敷衍了事。刚刚在访问亚洲时向全世界做出减排11%承诺的奥巴马总统,也懂得了“惜时如金:,决定只用聊聊数小时“过境”丹麦,而不再以其挂在嘴边、写在所有报纸上的“领导者”的身份在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议上发挥他的“积极作用”。

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承诺单位11年内,GDP减排45%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因为主办国的“技术性”失误被数次“拦”在会场门外;我们也看到年近七旬的中国总理到达根本哈根的第一天就拖着疲惫的身躯游走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间,进行艰难的斡旋。

美国和欧盟一向不喜欢中国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明里暗里给中国下绊,联合起来给中国制造麻烦,所以我们听到了一贯以“报道事实”为座右铭的某些西方著名媒体联合起来造谣惑众,公然“抹黑”中国;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明目张胆的妄图消解中国的积极影响,完全无视中国“减排45%”这一负责任的、充满魄力的庄严承诺。

这样的争吵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十多年前的京都谈判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对发达国家为其设立减排义务问题上取得了极大成功。新西兰代表团建议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问题,4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相继发言,否决了新西兰的提案。世界主流媒体对会议争端进行报道时,引用了当时中国谈判代表钟述孔的一句话:“发达国家每两个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可你们连公共汽车都不想让我们坐!”

其实,气候谈判的实质是分配日渐稀缺的温室气体大气容量资源,如果说几个世纪以来对国家疆土的分割已大体结束,那么,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分割才刚刚开始。发达国家眼睛盯着“低碳经济”的巨大蛋糕,妄图继续充当未来世界气候秩序、低碳贸易游戏的规则制定者。在人类共同的未来面前,某些发达国家的眼里,仍然只有它自己的利益,仍然只看到钱。什么义务,什么责任,通通被满口仁义道德的发达国家抛在一边。

在这个时候,世界人民需要代表他们根本哈根的会场里商讨决定着世界未来的政治家们,需要这个世界的“精英们”用他们政治智慧,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许地球一个美好的未来。相信,世界各地翘首以盼的民众不会失望,相信13亿中国人不会失望,因为,一个负责任的中国正在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一起,为人类美好的明天,做不懈的奋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