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参考题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其基本属性是:

(1)是地球表面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空间: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空间。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大小不一,界线具有过渡性。

(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分级性、多级性、层次性等。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但是反映的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的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各个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分析入手,对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人文要素之间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但它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4.适度人口:p93

法国人口学家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的人口。因此,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人口也相应的有多少个,适度人口存在着静态和动态的变化。

5.人口承载力:又称土地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也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

6.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p115

技术进步扩大了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技术进步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得区域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域竞争能力。

(三)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多样化:

一方面新技术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出现,使原有的产品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与扩大。

(四)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力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会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投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从而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7.技术选择的原则:因地制宜

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层次。

必须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利用率。

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当地劳动力就业需要,充分利用人力。

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必须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8.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

广义上:含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含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狭义上: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

9. 配第-克拉克定理:p210

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关系密切。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生劳动力转移的结果是:使得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增加,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对收入差异造成的。

10.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p298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普劳克斯提出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点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影响。他还认为:富有创新的优势经济元素在经济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其他经济元素则处于受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经济元素具有推动效应,它自身的增长和创新会诱导推动其他经济元素的增长。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普劳克斯的增长极中的“极”,是指推动型的企业及与其相互依赖的产业部门,而不是地理空间中“极”,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重视是不够的。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的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的发展。

布德维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市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这样增长极就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含义: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积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便具有推动与空间聚集意义上的增长极的意思了。

从60年代起,人们对增长极的研究也自然的就沿着“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和“空间增长极”----聚集空间两条主线展开。

三、推动型产业的特征和作用机制:

(一)特征:在区域规划实践中,利用增长极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确定推动型产业,这种产业通常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1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

2有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

3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

4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的市场十分宽广,能有全国或国际性市场。

5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

(二)作用机制:

根据普氏的看法,某区域一旦有了推动型的产业,那么它就可以增加生产的总产出。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直接贡献。同时推动型产业可以启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是推动型产业对经济体系总产出的间接贡献。这种贡献主要是推动型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包括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旁侧联系产业扩散效益,带动其他相关的发展。

由于扩散效益,推动型产业增加单位投入,必然产生若干倍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乘数效

应,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就是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四、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正负影响效果。

1负效果:极化作用、回流效应。

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的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区,剥夺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大。

2正效果:扩散作用,涓滴效应。

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内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金、技术、人才的信息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起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五、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p307

(一)作用: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性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带动中心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二)意义:

对区域开发和区域规划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其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

1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即利用集聚效果。

2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即利用扩散效果。

(三)注意问题:

1增长极与城镇关系2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

3选择适宜地点培植增长极4充分发挥增长极功能

5增长极体系6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

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问题存在和解决:

1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很强,而扩散作用较弱,会加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2增长极一般多以城镇为依托,在新城区,地方交通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入住。

3增长极一般以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先进,培养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11.主导产业及其判定基础标准:

(一)主导产业的含义:

目前对主导产业无统一的解释,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即带头产业,即能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

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导产业是能引导、带动国家、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

2、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

3、主导产业一般具备当时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和市场方面走在前面。

4、主导产业应该领先增长。

(二)主导产业确定的意义:

1、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产业部门,能带动经济较快增长。

2、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主导产业判断标准p222

是以它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和竞争能力两个方面,建立标准体系:

1、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作用

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12.区域规划的概念:p235

1、含义: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布置。

具体有:A描绘未来: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发展状态的构想。

B行为决策:即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为和步骤。

13.产业规划中的点轴模式中点轴的选择和原则。我国在此理论上上开发出来的典型区域。点-轴渐进扩散开发模式:p318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

点-轴开发中的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网络、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

其工作步骤是:

1在区域范围内确定有发展条件好,且潜力大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做发展轴。

2在个条发展轴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

3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一)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4矿产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尤其是水资源。

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轴线尤其是高层次的重点发展轴线不应该也不可能很多,当原来的发展轴线还未完全形成、发展时候,一般不宜再开辟新的轴线。

(二)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发展轴上的各个点是经济发展轴带地域的各级中心城镇,它们是轴线集聚作用和扩散作用的核心,有以下几点考虑: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规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三)我国在此理论上上开发出来的典型区域:我国提出的产业带模式、三个地带发展战略等都是条带开发模式的发展而来。在中国沿海地带,重点开发“一环”环渤海湾,“一岛”(海南省)“一湾”(北部湾沿岸)“三个三角”(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角洲),连接成最大的产业密集带。

14.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以及如何解决?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P332

(一)土地的需求:

土地的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消费活动的基本需求。土地需求量预测的项目通常包括两大类:

1农业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农业生产用地指: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产养殖业用地等。

农业建设用地指: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谷场,机动车用地等。

2非农业建设用地预测:

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用地,特殊用地等。

*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A平均增长法B回归分析法C用地定额指标法

(二)土地的供给:

土地的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含已经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

研究土地供给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资源的部门之间分配问题,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即合理的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含: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为节约用地,充分提高用地效益,土地供给宜遵循以下原则:

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

2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

3与环境协调发展。

(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

这个矛盾最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建设用地,即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数量比例结构上,而农业用地主要是耕地,矛盾的解决实际就是要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系。

解决土地供需矛盾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吃饭,二是建设,三是保护环境。

过程分析:P251。

15.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16.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耕地保护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1)中国土地现状:①我国耕地总量不足133.32*104KM2,已不能满足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需求。

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并且开发成本高。

③各项建设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又提出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如新的城市规划需要占用耕地,村庄和集镇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

④人口与耕地的逆向发展,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2)(一)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减少,并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也有所增加。

(二)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

1严格控制城镇发展用地规模,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

2调整村镇居民点用地,部分退宅还地。

3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土地利用面积。

4进行土地整理、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

5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方法,建立保护耕地的经济制约机制。

6改变土地管理体制,强化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17.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要求、条件、基本组织形式。

(一)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1农业自然条件分析:主要是光、土地、水分及其组合情况等。

2农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含农业劳动力条件、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农业原有基础,分析区域农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等。

(二)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指农业生产部门与其他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部门实行联合在一起,共同经营管理的形式,是农工商、产供销一体经营的简称。具有以下的内涵:(三)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条件:p356

区域农业产业化需要具备的条件主要有:

(1)要有相对的资源优势,一是要有资源的优势,要具备一定规模条件;二是这种资源优势要有区域特色。

(2)主导产品要有较高的商品率,既要选择商品率高,又有一定商品量的农副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

(3)要有系列的开发项目。一方面通过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另一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对资源进行系列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4)有运作灵活的产业化组织载体,特别是必不可少的龙头组织建设。

(5)建立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包括利益分配制度、合同约束制度、矛盾协调机制、风险承担机制、企业组织机制等。

(四)区域农业产业化基本组织形式

我国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按照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形式基本上有三种模式:(1)“公司+农户”模式:即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的农户联系,企业收购农户的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价格随行就市;农户独立组织生产,要承担生产和市场的风险。(2)“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即以专业的开发公司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协会为纽带,以众多的专业农户为基础,通过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结成经济共同体。一般由专业公司负责种苗、技术、销售,农户负责生产经营,产品由企业以保护价格收购,双方结成半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3)“专业批发市场+农户”模式: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发育专业批发市场,拓宽商品流通渠道,运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带动优势产业扩大规模以及发展与其配套的加工业、运销业等,进而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

18.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和新兴生产技术武装生产处高新产品的部门,不仅生产硬件物质产品,也生产软件信息产品,这些产品既有二产,也有三产的。

19.高新技术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的特点

(一)高新技术区的区位选择:

其区位选择与传统产业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由其产业特征决定的:

1传统产业是资源制约性的产业,对于原材料、能源、劳动力依赖性很强,区位选择往往考虑接近原材料产地、接近市场、水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区域。

2高新技术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不强,但要求有较高的智力资源,对信息的依赖性强,对资

金的需求量大,对环境质量要求高,对各种服务的需求多。

其区位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各个因素:A智力密集程度B开发性技术条件C信息资源条件D基础设施条件E生产生活环境

(二)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形成:高新技术区

1以高新技术区的形成条件、成果特色和组织形式为主,划分五类:

A高新技术工业园区B高新技术园区C科学研究园区

D科学工业园区E高新技术产品装配园区

2以功能性布局形成划分三类:A科技工业园区B技术城C高新技术加工区

20.加工制造业的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生产布局和特点

(一)加工制造业布局要求:p365

1一般加工制造业具有相似的生产工艺流程,规划布局时:

A可以使某一类型的企业摆脱地方性原料的局限。

B可以使另一类型的企业与原料基地关系更加密切。

C扩大区域之间的地域分工,使区域优势发挥更加充分。

2加工制造业是技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工业部门,其发展与布局往往受技术熟练程度和加工经验制约较大,特别是一些深加工和精细组装部门,在规划布局时,大城市成为最佳区域,因为有技术,有熟练工人。

3加工制造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有污染,环保要求也很重要。

(二)影响加工制造工业布局的因素:

主要有原料供应、市场需求、专业化协作,技术基础等四个方面。

21.基础设施的含义:p412

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教卫生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等。

基础设施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A广义:基础设施包括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等硬件与软件之分B狭义:基础设施是指有形的资产部门,即技术性的工程设施。

22.基础设施发展的三种理论、作用以及分类

基础设施发展的理论:p415

⑴(一)优先论:先行论,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P-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提出了“社会分摊资本”的概念和超前建设的观点。他认为:在消费品工业建立以前,必须大规模地筹集大量不可分割的社会分摊资本,建立起基础设施部门,这些资本通常占投资总额的30-35%。

(二)滞后论:优先发展直接生产部门,滞后建设基础设施部门。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是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该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发展建设基础设施部门,对“有限论”提出异议。(三)同步论:基础设施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同时投资,共同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是大推进理论的倡导者,他认为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的生产以及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按不同比例进行大规模投资,实行均衡增长战略。

⑵分类: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通讯系统等。

⑶基础设施的作用:p414

1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2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4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5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

23.城镇体系的概念:p461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1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2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3城镇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4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

24.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发展条件以及城市化水平预测。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1)城镇化水平:指一个地区城镇化所达到的程度。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中、小城镇中的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例;二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的数目;三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城镇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指标系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世界各国衡量城镇化进展情况的最基本方法。

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2)城镇化发展条件

(3)城镇化水平预测:p488(一)含义:一般理解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但我国对城镇人口的统计标准却十分混乱。

1城镇概念的外延:应该包括乡镇政府驻地的集镇。

2城镇人口的概念:应该是常住人口,而不是非农业人口。

(二)区域总人口增长的预测:从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个方面进行预测。

(三)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预测:以近十年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动统计,结合半夜现代化和耕地规模经营发展趋势。

(四)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时间序列:自下而上,剩余劳动力转换法等预测方法。(4)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

1城镇发展战略方针:

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2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1)要与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和高层次的城镇战略目标相协调。

(2)战略目标不应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类同。

(3)战略目标应当是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24.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

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

25.区域发展目标体系:

(1)总体目标: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一般只用一、二个具体的指标,加上适当的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有的只提出方向和奋斗目标,不出现具体的经济指标或其他指标。(2)具体目标:是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是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又是其的具体反映。

①经济目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结构指标

②社会目标:人口构成指标、人口总量指标、物质生活水平指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

③建设目标:空间规模指标、空间结构指标、环境质量指标

26.产业结构如何演变以及原则

27.区域产业结构目标和原则

(一)优化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二)产业结构优化原则:p229

1、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发展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4、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28.产业结构合理化条件

(1)区域是否充分利用了资源。

(2)区域产业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现状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一、名词解释:

区域科学、增长极、人口承载力(中国)、产业结构

二、简答:

1、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主导产业及其判定标准

3、简述基础设施发展的三种理论

4、圈层结构内涵及各特征

5、土地利用分区及其意义

三、论述:1、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并针对现状分析我国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

2、区域农业产化的内涵,基本要求及条件。目前我国区域农业产业化基本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3)区域政策与制度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后习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的值。 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分) 1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 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 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 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 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 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等。 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 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 A、区域分工全球化 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 A、人口容量 B、适度人口 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C ) A、人口数量 B、人口迁移 C、人口素质 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 C ) A、局部优势 B、潜在优势 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 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D )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 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 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 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 四、简答题:(各5分) 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 (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区域分析与规划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 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 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即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5.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就是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 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6.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 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7.人口素质:即人口质量,由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 德修养等方面构成。 8.适度人口: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候 都存在一个经济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

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9.区域政策:区域政策是根据区域差异而制定以协调区域间关系和 区域宏观运行机制的一系列政策之和,在宏观层次上影响着区域发展。 10.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 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1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 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13.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 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14.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 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15.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 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6.土地:是指地球陆地表面上的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Microsoft Word 文档 (3)

1、名词解释 1. 主导产业: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2. 区域规划: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对未来一定地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 3.所谓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4. 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5.外部性:它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主体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其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却有意或无意地对与该项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在经济学中就将这种影响称为外部性。 6. 区域发展: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7.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 8.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的值。 9外部性:它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经济主体的本来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但其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却有意或无意地对与该项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组织造成了这样或那样、有利或有害的影响,在经济学中就将这种影响称为外部性。 10、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 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 为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11.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12.极化效应: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从极化波及和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只是地方性的。13.扩散效应: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其作用方向恰好与极化方向相反。极化是向心流动,扩散是离心流动。

区域规划考试题

1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 2主体功能区规划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3“三结构一网络”: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地域空间结构和网络系统组织。 4规模经济效应与乘数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可以诱导相关产业的扩张,并向核心地区集中,增强核心的竞争能力。乘数效应——由于扩散效益,推动型产业单位投入的增长,必然产生若干倍的经济增长。 5城市经济区: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经济区。 6.简述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成果 内容:(一)分析评价现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明确规划编制原则、重点和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提出本省、自治区在国家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综合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城镇发展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城镇化进程中重要资源、能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要求。 (四)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趋势、城乡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趋势、省域内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等影响本省、自治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要求。 (五)按照城乡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的规划要求,包括省域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居民点体系和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要求;提出省域综合交通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的建议;提出需要从省域层面重点协调、引导的地区,以及需要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协调解决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相关问题。

区域分析与规划练习题

区域分析与规划 一、填空题: 1、区域规划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自然区区域规划、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区区域规划 、社会区区域规划。 2、主导产业评判标准就竞争能力来书表现在: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3、区域优势的类型有: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绝对区域优势与相对区域优势 、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4、主导部门的条件有: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具有高度的增长率、与其他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 6、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从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来讲,主要看: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7、影响扩散效应(或反波效应)的因素 (1)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所隶属的主导部门的类型及其性质 (2)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综合体的规模大小 (3)增长极区位所在区域的区域条件(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等社会条件) (4)区域决策系统的效率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8、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9、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成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是: (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10、规划工作的步骤有: (1)、(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2)、(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3)、(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4)、(规划方案设计)、 (5)、(规划方案评估)、 (6)、(报批定案)等六个阶段。 11、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 (1)、(战略目标)、 (2)、(战略重点)、 (3)、(战略方针)、 (4)(战略布局)、 (5)、(战略措施)。 12、土地需求量预测必须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为依据,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 平均增长法)、 (2)、(回归分析法)、 (3)、(用地定额指标法)。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论文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论文 巢湖市柘皋镇集镇总体规划 院系:环境与测绘工程学院 班级:12级地理科学 姓名:吴茂成 学号:2012101109 2015 年1月5日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目的 (4) 三、规划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现状概况 (5) 六、规划用地布局 (5) 七、规划期限:2014——2024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发展战略. (6) 一、集镇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6) 二、产业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目标 (7) 四、集镇空间发展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集镇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集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空间结构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集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8) 第四章集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9) 第五章集镇发展目标、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发展目标 (10) 二、集镇发展策略 (10) 三、集镇发展职能 (10) 四、集镇性质 (9) 五、集镇规模 (9) 第六章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集镇发展方向选择 (11)

城市规划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的职能是(A)。 A.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B.城市性质 C.对城镇政治、文化、科研等起作用 D.在经济方面的职能 2.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最具硬性的依据是(B)。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 B.该城市所在区域对城市的影响 C.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D.对该城市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3.城市形态是指(C)。 A.城市各项用地集中成片 B.组团状城市 C.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 D.城市呈现的主要形态 4.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C)。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农业和商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化的是(C)。 A.城市覆盖的地域范围越来越大 B.城市数量越来越多 C.城市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 D.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6.《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主要是中国古代对(C)城市布局的规定。 A.边关城市 B.府城 C.王城 D.县城 7.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唐长安城的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市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市的正中,应为宫城 D.明清皇室建筑日、月、天、地坛位于北京城外 8.促进城乡规划学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工业发展

B.居住环境恶化 C.汽车交通的出现 D.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9.“规划的选择理论”和“倡导性规划”是城市规划中(B)的体现。 A.政府大力宣传城市规划的作用 B.公众参与 C.综合规划 D.系统思想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C)。 A.主要法 B.主干法 C.基本法 D.行政法 1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A)几个层面组成。 A.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C.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D.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 12.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 A.促使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B.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题库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2)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3)评价方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 3、简述生态破坏经济损失估算的方法。答:(1)成本—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各种生态破坏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的基础。目前与之相关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实验评价法和成果参照法。 4、说明生态补偿的对象、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答:(1)补偿对象: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2)补偿主体: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获益的单位和个人,可将其分为三大类:政府补偿、市场补偿和社会补偿。(3)补偿标准:既切合实际又合理的生态建设的成本补偿,因时、地而异,因程度而异。(4)补偿方式:经济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非经济补偿(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5、何为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答:(1)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2)解决措施:外部效果内部化。政府的直接管制、基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汇总

第1章绪论 第一节区域及相关概念 一、区域和区域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一定空间内一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的划分 1.按区域属性分类 1)行政区2)经济区3)自然区4)社会区 2.按区域的功能分类 1)部门区2)特殊区 (三)区域的特征 1.系统性 2.结构性 3.层次性 二、区域研究与区域分析 (一)区域研究的发展 (二)区域分析 据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破个自然及人文要素间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区域分析的完善和系统化起源于区位论。 常见的去分析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等。 三、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规划 (一)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区域二,层面的空间发展计划与行动,目前与未来的需要与资源状况,引导和协调区域的变化与发展。 (二)区域空间规划 从城市规划专业从业和教学任务来说,本书所指的区域空间规划是指将时间发展序列投影在地域空间上的组织,以实现区域空间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整合,所称的区域规划主要是指侧重于空间方面的区域空间规划,这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首先区域的空间资源以及资源的空间特征是区域规划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空间上整合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是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区域研究及区域规划的任务 一、区域研究的意义 (1)区域研究是区域和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 (2)区域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策拟定提供思路。 (3)区域研究是推动区域理论不断往前发展的利器。 二、区域研究的任务 区域研究的任务包括: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地域,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也可以研究区域内

区域规划复习资料题库

关于区域规划的几个热点话题 1、搞区域规划就是重新瓜分利益? ①首先,规划的主体是谁?不同的规划主体有不同的内容,或者说不同的规划内容要有不同的主体去做; ②第二,规划的目的要明确,是为了避免产业同构、避免恶性竞争,还是为了什么 ③规划的立足点是什么?是全国统筹还是区域统筹? ④规划的方式是什么?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落实的,还是引导性的 区域经济不是放大的“诸侯经济” 2、区域经济不是放大的“诸侯经济” 现在的所谓“诸侯经济”不仅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而且造成大量低水平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大力促进跨地区资产重组和要素流动有助于减弱诸侯经济的负面影响,但从根本上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削弱行政权力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使民营经济成为地区发展的主力军。 3、中国区域经济新地图 从“单极突进”到“多轮驱动” 京津冀成就中国“三极” “中部崛起”打造第四极 中国能源战略重心西移 4、中国首次提出“不”的区域发展理念 第一章绪论 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的基本属性: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3、区域的划分 (1)依据区域的概念划分

(2)依据区域的特性划分 4、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的区域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5、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3、自然资源评价: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在数量、质量、种类、组合特征、资源优势、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估 自然资源评价的目的:①战略目的:为国土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服务。 ②效益目的:A、通过资源评价来估测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B、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评估资源的使用价值和货币价值。 评价的原则:①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②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③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④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①单项资源评价②效益评价 ③综合评价④潜力评价 4、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使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5、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区别: 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好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3.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 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密切联系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 7.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8.生态环境补偿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7.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8.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15.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19.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0.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21.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成本和教育的社会成本 22.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着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最新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教程文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的值。 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分) 1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 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 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 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和功能区。 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 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专利等。 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 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 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 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 A、区域分工全球化 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 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 A、人口容量 B、适度人口 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C ) A、人口数量 B、人口迁移 C、人口素质 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 C ) A、局部优势 B、潜在优势 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 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D )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 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 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 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 四、简答题:(各5分) 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区域的划分, 依据区域概念划分为均质区和结节区 依据区域特性分为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 基本属性,1.地球空间2.范围界限3.体系结构4.客观存在 结构性分为层次性组织性和稳定性 2.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3.区域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20世纪50年代 标志人物,艾德萨,区域科学之父54年,第一个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系 1958年区域科学学报 区域科学的定义,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4.自然资源的分类1利用目的:农业,药物,能源,旅游2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3按照其属性和用途划分:自然资源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太空自然资源陆地自然资源分为,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海洋资源分为生物化学气候矿产海底 1.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有限,区域,整体,多用途,社会 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2.劳动分工规律3.产业布局的指向性4.区域利益 3.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 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区域产业布局特色 4.年龄构成: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将全部人口划分为三组,即零到14岁,少年儿童组14到64最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 5.人口自然增长分析四种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6.技术进步的类型: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型和技术进步型 7.区域分工模式:水平分工垂直分工和混合分工 8.产业按照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源资金劳动技术知识 9.技术进步的测算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法)2.科布-道格拉斯函数3.肯德里克(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模型) 10.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区域比较优势基准2.产业关联基准3.莜原两基准 11.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表现:1.回顾影响2.前瞻影响3.劳侧影响 12.产业机构优化的目标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13.极化方式的三种类型1.向心式极化2.等级式极化3.波状圈层式极化 14.扩散方式四种类型:核心等级波状跳跃式 15.影响加工制造业工业布局因素:原料供应状况,市场需求,专业化协作,技术基础 16.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影响布局因素 17.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特点: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销售与服务 18.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19.物流中心主导功能分类与功能模式:配送型物流中心,仓储型物流中心,货物枢纽。。。 名词解释1.区域,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和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3.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内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5.资环承载力: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治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3.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5.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6. 区域空间管制是以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密切联系的区域为基础单元,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不同层级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或利益团体之间的沟通、对话、协商,在达成共识、自我约束、建立互信的基础之上,逐步实现区域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各类资源占有者之间的公平。 7.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者自然、环境要素)。 8.生态环境补偿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 9.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就是促进补偿活动、调动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 7.自然资源承载力: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8.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15.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和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19.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20.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21.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是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成本和教育的社会成本 22.教育收益:教育收益是教育对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与技巧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也称教育的经济收益。教育收益可分为:教育的个人收益和教育的社会收益 23.适度人口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能够供养的最优人口数量。 24.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提供的人口数量。 25.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26.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 27.技术转让指一个国家或企业引进国外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所必须附带的设备、仪器和器材,用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28.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29.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